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迈克尔·史密斯 (化学家)

指数 迈克尔·史密斯 (化学家)

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 Smith,),出生于英国的加拿大化学家与商人。由于在定点突变(Site-directed mutagenesis)方面的工作成果,他与凯利·穆利斯(Kary Mullis)一起分享了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曾当选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15 关系: 加拿大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定點突變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弗雷德里克·桑格化学家化學哈爾·葛賓·科拉納凯利·穆利斯皇家学会诺贝尔化学奖黑潭英国溫哥華曼彻斯特大学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新!!: 迈克尔·史密斯 (化学家)和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英語: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位于美国威斯康辛州首府麦迪逊市,是威斯康辛大学系统的旗帜性学校。它是美国最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 在2015年上海交通大學大學學術排名評比為全球第24名,在2017年U.S. News & World Report 世界大學評比全球第31名,學校亦有「公立常春藤」之稱,是美國知名的十大联盟和美國大學協會的創始成员。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是北美洲規模最大的大學之一,在政治學、經濟學、社会學、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等各大领域皆享負盛名,當中社會學於2013年至2016年期間更與普林斯頓大學及柏克萊大學並列全美國排名第一。諾貝爾獎得主21位 ,40座圖書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實際面積有一萬零六百四十九英畝,共有八百五十棟建築物。.

新!!: 迈克尔·史密斯 (化学家)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 查看更多 »

定點突變

定點突變(Site-directed mutagenesis),經由設計好的寡核苷酸,在任何一個基因片段上進行隨意或設計好的突變,也就是說,這種突變是預先設定好的,所以也有人將它稱為“反遺傳法”。定點突變由加拿大生化學家迈克尔·史密斯發明,他與PCR發明者凯利·穆利斯在1993年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根據生物學,基因會發生突變,突變可以自發也可以誘發。在定點突變法之前,突變株的產生必須經由自然界或用化學等方法讓基因突變,這屬於隨機突變。而突變株必須在生物體上有所改變,才能確定有突變發生。突變位置必須利用分生或化學方法來確定。而定點突變法可經由設計好的寡核苷酸,在任何一個基因片段上進行隨意或設計好的突變,也就是說,這種突變是預先設定好的。.

新!!: 迈克尔·史密斯 (化学家)和定點突變 · 查看更多 »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niversité de la Colombie-Britannique,簡稱UBC)--簡稱卑--詩大學或卑大,是一所位於加拿大卑斯省的公立大學,也是U15大學聯盟、大英國協大學協會、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和Universitas 21成員之一。UBC为全世界培養了眾多的顶尖人才,學術聲譽極高,至目前為止共有7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其中包括著名经济学家-zh-tw:勞勃·孟岱爾;zh-cn:罗伯特·蒙代尔;zh-hant:羅伯特·蒙代爾;zh-hk:羅拔·蒙道;-。UBC於1908年創校,現在總共有兩個主要校區。學校主校區位於緊鄰溫哥華市西端的大學保留地,為卑斯省最古老的大學,起初為研究性合作機構,後來逐漸發展為聞名國際的綜合大學;另外该校位於基隆拿市的新校區成立于2005年,稱為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奧卡納干分校,取代原奧卡納干大學學院。.

新!!: 迈克尔·史密斯 (化学家)和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 查看更多 »

弗雷德里克·桑格

弗雷德里克·桑格,OM,CH,CBE,FRS(Frederick Sanger,),英國生物化學家,曾經在1958年及1980年兩度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是第四位兩度獲得諾貝爾獎,以及唯一獲得兩次化學獎的人。.

新!!: 迈克尔·史密斯 (化学家)和弗雷德里克·桑格 · 查看更多 »

化学家

化学家一般是指从事于近现代化学研究的科学家,有专职和兼职之分,在英國亦可指藥劑師。化學家們會對化學元素、原子、分子及它們如何互相作用作出研究。化學家們研究並測試藥物、炸藥及之類其他的東西。化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科學,因為現在大多數的新藥物都是根据化学研製出的。 广义上,化學家有时也包括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士和西方古代的炼金术士。一個化學家與其他人做事的不同之處是他們通常都會很小心地檢查身邊每一種物體的變化。他們的工作,大部分是研究怎樣可以大量生產各種昂貴的藥用或者工業用化學品,務求造福大眾或者牟利維生。 每個化學家會有不同的專科,但是他們有些共同的做事方法。首先,他們看一種東西通常都會研究它是酸還是鹼,並且用原子的角度去分析那物體。其次,他們很小心地測量那些物體混合的時候不同物質的比例、化學作用正在進行的時候反應的速度及不同物體之間化學特性的分別。還有,他們會用自己有限的知識去嘗試瞭解那些自己不熟悉的東西,從而令自己學更多知識。 材料科學家是冶金學家的一類,但是他們讀書時通常都是主修化學。 小部份化學家都是在讀到大學畢業就出外當基層工作,大部份公司都雇用有博士學位的人。很多有關化學的工作或大學化學的課程對數學、物理、生物和化學同樣重視,因為化學又稱為中心科學。 讀到碩士的時候,化學科學生就得專攻一個分支。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生物化學,有機化學或無機化學等等。 讀完書之後,化學畢業生成為化學家,就會出來工作。他們多數會加入化學工業或做藥劑師。在很多國家大學其實有一科藥劑學專科,不過亦會有人讀畢化學後做藥劑師。又有些化學家會選擇為政府工作,當政府的化驗所技術員。.

新!!: 迈克尔·史密斯 (化学家)和化学家 · 查看更多 »

化學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礎自然科學。化學研究的對象涉及物質之間的相互關係,或物質和能量之間的關聯。傳統的化學常常都是關於兩種物質接觸、變化,即化學反應,又或者是一種物質變成另一種物質的過程。這些變化有時會需要使用電磁波,當中電磁波負責激發化學作用。不過有時化學都不一定要關於物質之間的反應。光譜學研究物質與光之間的關係,而這些關係並不涉及化學反應。准确的说,化学的研究范围是包括分子、离子、原子、原子团在内的核-电子体系。 「化學」一詞,若單從字面解釋就是「變化的學問」之意。化学主要研究的是化学物质互相作用的科学。化學如同物理皆為自然科學之基礎科學。很多人稱化學為「中心科學」,因為化學為部分科學學門的核心,連接物理概念及其他科學,如材料科學、纳米技术、生物化學等。 研究化學的學者稱為化學家。在化學家的概念中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或比原子更細小的物質組成,如電子、中子和質子。但化学反应都是以原子或原子团为最小结构进行的。若干原子通过某种方式结合起来可构成更复杂的结构,例如分子、離子或者晶體。 當代的化學已發展出許多不同的學門,通常每一位化學家只專精於其中一、兩門。在中學課程中的化學,化學家稱為普通化學(Allgemeine Chemie,General Chemistry,Chimie Générale)。普通化學是化學的導論。普通化學課程提供初學者入門簡單的概念,相較於專業學門領域而言,並不甚深入和精確,但普通化學提供化學家直觀、圖像化的思維方式。即使是專業化學家,仍用這些簡單概念來解釋和思考一些複雜的知識。.

新!!: 迈克尔·史密斯 (化学家)和化學 · 查看更多 »

哈爾·葛賓·科拉納

哈爾·葛賓·科拉納(Har Gobind Khorana,),生於英属印度,印度裔美國分子生物學家。他在1968年,因為解出了遺傳密碼,而與羅伯特·威廉·霍利以及馬歇爾·沃倫·尼倫伯格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同年还获得了拉斯克基础医学奖。科拉納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lfred P. Sloan名誉退休教授 。 科拉納1922年生于英属印度的赖布尔(现为巴基斯坦的格比尔瓦拉),1948年获得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1960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任酶研究所共同所长,并在此期间发现RNA编码蛋白质合成机制。 2011年11月9日在美国麻省康科特市逝世。.

新!!: 迈克尔·史密斯 (化学家)和哈爾·葛賓·科拉納 · 查看更多 »

凯利·穆利斯

凯利·巴克斯·穆利斯博士(Kary Banks Mullis,),美国生物化学家。1993年因发明聚合酶链锁反应(PCR),与迈克尔·史密斯分享诺贝尔化学奖。同年还获得日本国际奖。 PCR的技術現已成為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內的關鍵技術。 穆利斯質疑愛滋病是否起於HIV病毒,質疑全球暖化並無堅實的科學根據;他也支持占星學。他這些非主流的觀點令他受到《紐約時報》的批評。.

新!!: 迈克尔·史密斯 (化学家)和凯利·穆利斯 · 查看更多 »

皇家学会

倫敦皇家自然知識促進學會的會長、理事会及追隨者們(The President, Council, and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Improving Natural Knowledge),簡稱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是英国资助科学发展的组织,成立于1660年,并于1662年、1663年、1669年领到皇家的各种特許狀。学会宗旨是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它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而又从未中断过的科学学会,在英国起着国家科学院的作用。英國君主是学会的保护人。.

新!!: 迈克尔·史密斯 (化学家)和皇家学会 · 查看更多 »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Nobelpriset i kemi)是诺贝尔奖的奖项之一,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從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每年于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颁发。 根據诺贝尔的遺囑,化学奖是为了表彰「在化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新!!: 迈克尔·史密斯 (化学家)和诺贝尔化学奖 · 查看更多 »

黑潭

黑潭(中國大陸譯為布莱--克浦;香港譯為黑--池;台灣譯為黑--潭,Blackpool,讀音:) ,英國英格蘭西北區域的單一管理區,屬於名譽的蘭開夏郡一部分,有142,700人口,佔地34.92平方公里,行政總部位於布萊克本。 黑潭西臨愛爾蘭海,東、南、北三方被蘭開夏郡包圍:東北與懷爾區相鄰,東南與法爾德區相鄰。黑潭以東南325公里(202英里)達英國首都倫敦,以東南偏東24公里(15英里)達蘭開夏郡郡治普雷斯頓。.

新!!: 迈克尔·史密斯 (化学家)和黑潭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迈克尔·史密斯 (化学家)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溫哥華

溫哥華市(City of Vancouver)是加拿大卑詩省低陸平原地區一沿岸城市。根据2016年加拿大统计局人口普查,温哥华市人口有631,486人,而大溫哥華地區的人口为246萬,是卑詩省以至加拿大西部最大的都會區,以及全國第三大都會區;市內人口則在全國排行第八。 溫哥華以英國航海家喬治·溫哥華命名,歐洲人抵達溫哥華一帶後,區內經濟早期主要依賴於林木業。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於1887年延至溫哥華後,溫哥華成為北美西岸水陸路交通的主要樞紐之一,更構成遠東地區、加拿大東部和英國之間貿易往來的重要一環。 溫哥華港現時是加拿大最大和最繁忙的港口,以貨物總噸數計也是北美第四大港口。此外,溫哥華的自然環境深受遊客歡迎,令旅遊業成為市內第二大經濟支柱。溫哥華也是北美第三大製片中心,有「北方好萊塢」之稱。也是20世紀後,與美國舊金山同為華人在北美最集中的地區。 溫哥華近年經常在各項世界最佳居住城市的調查中名列前茅。 溫哥華亦曾於2010年與125公里以外的威士拿聯手舉辦冬季奧運會和冬季殘奧會。 此外溫哥華還曾舉辦2015年女子世界杯足球賽,決賽場地即設在卑詩體育館。.

新!!: 迈克尔·史密斯 (化学家)和溫哥華 · 查看更多 »

曼彻斯特大学

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縮寫為UoM)是一所著名的英國大學,世界50強頂尖名校,歷年最高世界排名為全球第26名。曼大是英國著名的六所“紅磚大學”之首,英國“常春藤聯盟”羅素大學集團的創始成員之一,始建於1824年。大學校園位于英國第二繁華城市曼彻斯特,是英國最大的單一校址大學。 作為全球最頂尖的科研與教學機構之一,曼徹斯特大學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舉世矚目的貢獻,在國際上享有極高聲譽。校友、教授和研究员中共有25位諾貝爾獎得主(在英國僅次於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及倫敦大學學院)。現任專任教職員中有3位諾貝爾獎得主,為全英之冠。在2014年英國官方組織的研究卓越框架(REF)評估中,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實力位居全英第5名(第1至4名為倫敦大學學院、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與愛丁堡大學)。 曼徹斯特大學是英國獲得女王周年獎次數第二多的大學(7次),僅次於牛津大學(9次)。曼大的年收入達八億多英鎊,每年收到全英最多的本科入學申請,是入學競爭最為激烈的英國大學之一。曼徹斯特大學的圖書館為全英第三大學術類圖書館,僅次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 根據2014/15QS世界大學排名,曼徹斯特大學位居英國第8名、歐洲第11名、全球第30名。根據2014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曼徹斯特大學位居英國第5名、歐洲第7名、全球第38名。根據2014-15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曼徹斯特大學位居英國第8名、歐洲第12名、世界第52名。根據2015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世界大學排名,曼徹斯特大學位居英國第6名、歐洲第9名、世界第49名。根據2013/14QS世界大學雇主聲譽排名,曼徹斯特位居全球第9名。在英國畢業生就業市場研究機構High Flier Research發佈的2014-2015最受頂級雇主青睞大學排名中,曼大位居全英第1名,也是該排名發佈10年來唯一穩居全英前3的大學。.

新!!: 迈克尔·史密斯 (化学家)和曼彻斯特大学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米高·史密斯迈克尔·史密斯邁克爾·史密斯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