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詩話

指数 詩話

诗话是中國古代對詩文的文学批评。 许顗在《彦周诗话》稱:“诗话者,辨句法、备古今、纪盛德、录异事、正讹误也。”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诗话之源,本於钟嵘《诗品》。”中國的第一部詩話作品是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欧阳修在序中说:“居士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也。”欧阳修《六一诗话》之后司馬光作《温公续诗话》。宋朝人喜著詩話,郭绍虞《宋诗话考》統計现存完整的宋人诗话有42种,加上散佚者合计138种。其中以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严羽的《沧浪诗话》成就較高,產生了理论批评性质。特別是《沧浪诗话》中提出学诗的三境:“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至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袁枚對宋朝詩話持否定態度:“我读宋诗话,呕吐盈中肠。” 詩話作品盛極於明清朝,李东阳的《怀麓堂诗话》、谢榛的《四溟诗话》、王世贞的《艺苑卮言》、王世懋的《艺圃撷余》都是質量頗高的作品。赵翼的《瓯北诗话》、潘德舆的《养一斋诗话》等,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潘德舆又云:“诗有三境,学诗亦有三境。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又如何文焕编印《历代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在理论批评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张伯伟指出,元好问的《中州集》、方回的《瀛奎律髓》、钱谦益的《列朝诗集》等書的“这些小传兼诗评的文字辑出单行,即成诗话”,他同時也認為朱彝尊的《静志居诗话》、王昶的《蒲褐山房诗话》“这一类诗话,溯其源流,便是从选本中分化而出”。词话、曲话等形式也在诗话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特点为韵文与散文并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也被視為詩話作品。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算是現代詩話的一種,偶雜以西方文學理論,最明顯是受叔本华哲学的影響,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在描写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人间词话》引喻的三種境界,第一境出自晏殊的〈蝶戀花〉,第二境引自柳永的〈鳳棲梧〉,第三境出自辛棄疾的〈青玉案〉。夏志清認為錢鍾書的“《谈艺录》是中国诗话里集大成的一部巨著,也是第一部广采西洋批评来译注中国诗学的创新之作。”。陆文虎认为《谈艺录》当是传统诗话的最后一种,所謂“《谈艺录》出而诗话亡”。.

31 关系: 司马光叔本华夏志清姜夔中州集人间词话何文焕元好问王世贞王世懋王国维王昶章學誠缪钺鍾嶸袁枚談藝錄謝榛鲁迅趙翼辛棄疾錢鍾書郭绍虞钱谦益柳永李东阳欧阳修潘德舆朱彝尊方回晏殊

司马光

司馬光(),字君實,号迂叟。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十月十八日,卒于宋哲宗元祐元年九月一日,享壽66岁。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縣)人,世称涑水先生,身後稱司馬溫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新!!: 詩話和司马光 · 查看更多 »

叔本华

#重定向 阿图尔·叔本华.

新!!: 詩話和叔本华 · 查看更多 »

夏志清

夏志清(),江蘇吳縣人,生於上海浦東,中國文學評論家,教授。 夏之父為銀行職員,夏於1942年自滬江大學英文系畢業時,已大量閱讀了中國文學名著。1946年9月隨長兄夏濟安至北京大學擔任助教,醉心於西歐古典文學,因研究威廉·布莱克檔案(William Blake Archive)論文脫穎而出,取得留美獎學金至耶魯大學攻讀英文碩士、博士。 在紐約州立學院任教時,獲得洛克菲勒基金會(又稱洛氏基金會)贊助,完成《中國現代小說史》一書,也奠定他學者評論家的地位。1961年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幾年後接任翻譯家王際真(Chi-Chen Wang, 1899-2001)之教席。2006年7月,當選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是該院成立以來當選時最高齡的院士,夏志清表示「好像在作新娘子」。 夏濟安是其親兄。.

新!!: 詩話和夏志清 · 查看更多 »

姜夔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人。中国南宋词人。父亲姜噩。 一生没有做过官,家貧,无立锥之地。精通音乐,会为诗,初学山谷之江西詩派,後被歸類為江湖詩派。亦善填词,自度十七曲传世。范成大称其:“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他的词对于南宋后期词坛的格律化有巨大的影响,姜夔和張炎並稱為「姜張」。曾與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約卒於嘉定二年(1209年)。.

新!!: 詩話和姜夔 · 查看更多 »

中州集

《中州集》,又《稱翰苑英華中州集》、《中州鼓吹翰苑英華集》,金元好問編,10卷,附樂府1卷。 中州(今河南一帶)乃金朝政治、經濟中心,書成於金亡之後,共收錄作者251人,錄2062餘首,首录显宗二首、章宗一首,其余作家“每人各为小传,详具始末”,當時在世者不收,故無元好問、刘祁等人作品。《中州集》有作者小傳﹐內容豐富﹐多載生平事蹟以及趣闻轶事﹐還常列舉帶有詩話性質的佳句名篇、诗文著作及诗词评论。另有南宋官吏朱弁、滕茂实等5人诗作84首。 《中州集》卷一的“蔡珪小传”首先提出萧贡所謂的“國朝文派”的說法,元好問以為国初文士如宇文虚中﹑蔡松年﹑吴激等都是宋儒,是“借才异代”,直到蔡珪、党懷英以後才出現國朝文派。 《中州集》最早以《国朝百家诗略》為藍本,並追忆、辑录前辈及交游诸人之作,初刻於蒙古海迷失后二年(1250年)。康熙年间郭元釪编《全金詩》,即以此书为基础而有所增补。元初修《金史》,有41人的列傳取材自《中州集》,其中如馬定國則大部份抄錄《中州集》卷一〈馬御史定國〉之文,僅略為刪改,“其小傳足備金源一代故實”。《四庫全書總目》說《中州集》:“大致主於藉詩以存史,故旁見側出,不主一格”。元好问在《自题中州集后》评价金代诗歌,“部下曹刘气尽豪,江东诸谢韵尤高。若从华实评诗品,未便吴浓得锦袍”。.

新!!: 詩話和中州集 · 查看更多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為王国维于1910年所作,是王国维的一部重要文学批评著作。.

新!!: 詩話和人间词话 · 查看更多 »

何文焕

何文焕(1732-1808),字少眉,号也夫。清朝嘉善(今屬浙江)人。 生於雍正十年,早年為诸生。与潘梦庐友善。编有《历代诗话》16册,共收自钟嵘《诗品》至明代的詩話二十七種。何文焕亦曾重刻顾安之《唐律消夏录》。嘉慶十三年卒。另有《無補集》15卷、《续集》1卷。.

新!!: 詩話和何文焕 · 查看更多 »

元好问

元好问()在郝經撰寫的《遺山先生墓銘》開頭提到「歲丁巳秋九月四日,遺山先生卒于獲鹿寓舍。」由這可知元好問的去世時間為丁巳年舊曆九月初四。另外,根據丁巳條目中所換算的公元年份,只有1197年和1257年比較靠近其生存時代。依替劉景玄撰其墓誌銘此事,發生於元光二年(1223年),故可確認其卒年於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世稱遺山先生。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著作有《中州集》、《南冠录》、《壬辰杂编》、《續夷堅志》等等。.

新!!: 詩話和元好问 · 查看更多 »

王世贞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直隸太仓州(今江苏太倉)人,明朝文學家、史學家。“后七子”之一。.

新!!: 詩話和王世贞 · 查看更多 »

王世懋

王世懋(),字敬美,號麟州,又號損齋,或曰牆東生。直隸太倉(今屬江蘇省)人。明朝政治人物。南京刑部尚书、史學家王世貞之弟。.

新!!: 詩話和王世懋 · 查看更多 »

王国维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晚号观堂(甲骨四堂之一),谥忠悫。浙江杭州府海宁人,国学大师。 王國維與梁啟超、陳寅恪、和趙元任號稱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连接中西美学的大家,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金石学、甲骨文、考古学等領域成就卓--。甲骨四堂之一。王國維精通英文、德文、日文,使他在研究宋元戲曲史時獨樹一幟,成為用西方文學原理批評中國舊文學的第一人。陳寅恪認為王國維的學術成就“幾若無涯岸之可望、轍跡之可尋”。--述甚丰,有《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观堂集林》、《古史新证》、《曲录》、《殷周制度论》、《流沙坠简》等62种。.

新!!: 詩話和王国维 · 查看更多 »

王昶

王昶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詩話和王昶 · 查看更多 »

章學誠

學誠(),清代史學家、思想家。字實齋,號少巖,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 。.

新!!: 詩話和章學誠 · 查看更多 »

缪钺

缪钺(),字彦威,江苏溧阳人,1904年12月6日(清光绪三十年甲辰十月三十日)生于直隶(今河北省)迁安县,北京大学文科肄业。曾任河南大学、广州学海书院、浙江大学、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教授,1995年1月6日逝世于成都。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学与文学、唐宋文学、诗学、词学、古籍整理、中国古代思想史等领域均有建树,书法亦堪称大家。.

新!!: 詩話和缪钺 · 查看更多 »

鍾嶸

鍾嶸(?-518年),字仲偉,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西)人。出身世族,“好學,有思理”,精《周易》,有辭章修養,在南朝齊梁時代曾作過參軍、記室等小官。 曾仿漢代“九品論人,七略裁士”的方式撰寫《詩品》(原名《詩評》,北宋後改稱為《詩品》),成書於梁武帝天監十二年(513年)以後,品評自漢至梁122位五言詩作家,齊梁之際,文學思潮浮靡訛濫,故書中提倡風力,反對玄言,是中國第一部專論五言詩的古典文學批評名著。《詩品》有評曹操父子,鍾嶸將曹操置於下品,乃嫌其「古直」而少文彩。.

新!!: 詩話和鍾嶸 · 查看更多 »

袁枚

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時稱隨園先生,浙江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谿,年廿四中進士,曾官溧水、江浦、沭陽、江寧等地知縣,不到卅八歲即辭官還鄉,致仕之後因投資地產有道,家財萬貫。 袁枚擅長詩、賦、制藝,能寫駢文、小品文、筆記,乾隆時期為诗坛盟主,又為“清代駢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筆亦與大學士直隸紀昀齊名,時稱「南袁北紀」。其喜好廣泛,甚至編寫食譜、志怪小說,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祭妹文》等。書信亦有名,其《小倉山房尺牘》與許葭村《秋水軒尺牘》、龔未齋《雪鴻軒尺牘》,人稱「清代三大尺牘」。 袁枚生平喜稱人善、獎掖士類,也提倡女性文學,廣收女弟子。不喜理學、漢學,追求自由,反對統一思想,他說「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天亦不能做主,而況於人乎?」,故被當時的許多文人嚴厲批判,袁枚依然悠哉度日,在文壇享有盛名。.

新!!: 詩話和袁枚 · 查看更多 »

談藝錄

《談藝錄》,錢鍾書作品。 《談藝錄》一書最初寫於1939年冬,錢鍾書在湖南安化縣藍田鎮(今漣源)蓝田国立师院外文系任教之時,由冒景璠提議,每完成一稿,交由吳忠匡審校,“始屬稿湘西,甫就其半”。兩年後,回到上海,又補寫《談藝錄》另一半。1942年初稿完成,隨後又不断补充修订。1948年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1983年再增補訂稿。1984年中華書局出版。 夏志清認為:「錢著《談藝錄》是中國詩話裡集大成的一部巨著,也是第一部廣採西洋批評來譯註中國詩學的創新之作」。曹聚仁在《我與我的世界》(1972)一書中說:「勝利以後,回到上海,讀了錢鍾書先生的《談藝錄》,才算懂得一點舊詩詞」。然而,海外學者一開始對於《談藝錄》評價並不高。夏志清就說過,儘管該書「眼光正確,範圍驚人,旁徵博引……,卻沒有能替中國詩的急需重新估價立下基礎」。周振甫又著有《〈談藝錄〉補訂本的文藝論》。.

新!!: 詩話和談藝錄 · 查看更多 »

謝榛

謝榛(),字茂秦,號四溟山人,山东临清人,明朝作家。 嘉靖二十一年卢楠因得罪縣令而下狱,被嚴刑拷打。谢榛至京师为其称冤,卢楠在狱中度过了十多年,幸好县令已罢官,平湖陆光祖代之,冤案始得昭雪。嘉靖三十年卢楠出狱后,到彰德拜谢谢榛。 身為明朝後七子之一的謝榛是著名作家,也是明朝研究詩體詩格的重要學者,所著的《四溟詩話》為明朝論述詩歌的本質特徵有相當深入的見解。其論點對詩歌構思,創作方式與鑑賞角度對於後世文壇十分重要。.

新!!: 詩話和謝榛 · 查看更多 »

鲁迅

鲁迅,本名周树人,原名樟寿,字豫才、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聞名於世,浙江绍兴人,為中国的近代著名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山巨匠,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近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主要成就包括杂文、短中篇小说、文学、思想和社会评论、学术著作、自然科学著作、古代典籍校勘与研究、散文、现代散文诗、旧体诗、外国文学与学术翻译作品和木刻版画的研究,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新!!: 詩話和鲁迅 · 查看更多 »

趙翼

趙翼(),字雲崧,號甌北,江蘇常州府陽湖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文學家、史學家。.

新!!: 詩話和趙翼 · 查看更多 »

辛棄疾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居士,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东历城)人。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职,因归正人的身份,辛弃疾也始终未能得到南宋朝廷的重用以及实现他北伐的夙愿。追赠少师,谥忠敏。 辛弃疾是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与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和爱国诗人陆游双峰并峙。辛弃疾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

新!!: 詩話和辛棄疾 · 查看更多 »

錢鍾書

钱锺书()中国作家、文学研究家。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鍾書,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曉暢多種外文,包括英、法、德語,亦懂拉丁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中国著名作家、诗人兼講座教授余光中分析當代中文時,常稱道錢西學列於中國人之第一流,兩岸三地之作家如陶傑、宋淇,行文之時,亦多交許讚之。 其妻杨绛为翻譯家、作家,女儿钱瑗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堂弟钱锺韩为工程热物理学家。.

新!!: 詩話和錢鍾書 · 查看更多 »

郭绍虞

郭绍虞(),原名希汾,字绍虞,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国语言文学家。 父郭鲁卿,世居苏州。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早年師從陆尹甫、陆雨庵,1910年在苏州工业中学求学期间,創辦《嘤鸣》。1915年擔任上海进步书局编辑,五四运动中,成为新潮社社员。1919年12月1日在《晨报副镌》发表《马克思年表》。1921年与叶圣陶等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1921年在济南第一师范学校教書。1921年在福州协和大学国文系教授。1927年7月起,擔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以照隅室作为斋名,娶张方行為妻。1934年出版《中国文学批评史》,朱自清誉为“开创之作”。1939年,刊行《宋诗话辑佚》。1941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子弟小学任教。1942年在开明书店任编辑。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6月23日,病逝上海。著有《中国文学批评史》、《沧浪诗话校释》、《宋诗话考》、《汉语语法修辞新探》等。.

新!!: 詩話和郭绍虞 · 查看更多 »

钱谦益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绛云楼主人、蒙叟、东涧老人,又因其住址而称虞山、因其职位而称宗伯,直隶常熟县(今江蘇省苏州市常熟市)人,万历三十八年探花。作为明末清初时期文学领域的集大成者,钱谦益领导这一时期的文坛长达五十年。在政治上钱视为東林黨或復社人士。明朝时四次出仕,官至礼部尚书。后在南京降清,任礼部侍郎五个月,被视作“贰臣”。辞官后投入反清复明运动,为遗民义士接纳,更成为联络东南与西南抗清复明势力的总枢纽。后钱谦益的诗文被乾隆帝下诏禁毁。 陈寅恪认为其是“复国之英雄”,“应恕其前此失节之愆,而嘉其后来赎罪之意,始可称为平心之论”,并称钱与其妻柳如是的诗文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新!!: 詩話和钱谦益 · 查看更多 »

柳永

柳永(生卒年不詳,有學者推斷為987年-1053年),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原名三變,排行第七,時人或稱「柳七」而不直稱其名,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又稱柳屯田。柳永是北宋著名詞人,作品流傳甚廣,盛行一時,相傳「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柳永早年在汴京生活,流連歌樓酒肆,寫下許多描述歌妓的艷詞,其風格較為卑俗,為士大夫所鄙視,影響了他的仕途,使他受到排斥,中年以後才中科舉,此後流宦各方,多任職各地的下級官吏。柳永多用民間流行篇幅較長的慢詞創作,不限於士大夫常用的小令,拓展了宋詞的形式,並擴大詞的視野,其詞主要描寫男女之情與羈旅行役,坦率生動,直言無隱,不避口語,善於融情入景和運用鋪敘手法,技巧高妙,影響了其後詞人如蘇軾和周邦彥的作品,後世通俗文學亦推崇柳永的地位。柳永作品輯為《樂章集》,現存詞200餘首,對宋詞的發展甚有貢獻。.

新!!: 詩話和柳永 · 查看更多 »

李东阳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茶陵縣(今湖南茶陵)人,金吾左衛軍籍。.

新!!: 詩話和李东阳 · 查看更多 »

欧阳修

歐陽修,又作歐陽脩(),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號文忠。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北宋時期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他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曾積極參與范仲淹所領導的慶曆新政政治改革。文學方面,歐陽脩成就斐然,是唐代韓愈、柳宗元所倡導之古文運動的繼承者及推動者,為古文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其散文風格平易自然,韻味深美,詩歌風格平易清新,為宋詩奠下基礎,其辭賦創立文賦的新體裁,使中國辭賦有柳暗花明的新發展,所著兩部史書《新唐書》及《新五代史》列入廿四部正史之中,所定家譜格式為後世歷代沿用,經學上開創宋人直接解經、不依注疏的新風氣,易學上打破易傳的權威地位,在中國金石學、詩話及花譜撰作三方面,都是開山始祖。政治上文化上,皆屬當世最高領袖之一,在文學、史學、經學,俱有劃時代的成就。.

新!!: 詩話和欧阳修 · 查看更多 »

潘德舆

潘德輿(),字彥輔,號四農,江蘇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車橋鎮人。經學大師。 性至孝,五六岁時,母病不食,德輿亦不食。道光八年(1828年)戊子科江南鄉試第一名舉人,与郭仪霄、张际亮、张履、徐宝善、汤鹏等友善,对杜甫非常崇敬,一生研究用力甚勤。 潘德輿二十六歲時,弃科举进士之业,潛心攻讀經學,他以為“天下之大病不外一吏字,尤不外一例字,而實則不外一利字”,又說“近世于一二魁儒負劻擠大略,非雜縱橫即陷功利,未有能破例字利字之跼而成百年休養之治者”。道光十五年(1835),任安徽知縣,未到官卒。著有《養一齋集》、《詩話》、《詩文集》有弟子鲁一同。.

新!!: 詩話和潘德舆 · 查看更多 »

朱彝尊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浙江嘉兴人,祖籍江蘇吳江,明末清初政治人物,诗人、词人、经学家。.

新!!: 詩話和朱彝尊 · 查看更多 »

方回

方回(),字万里,一字淵甫,号虛谷,別號紫陽山人,徽州歙县(今屬安徽)人。 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進士,原爲甲科第一,爲賈似道排抑,置乙科首,調隨州教授,累迁知严州。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至建德,方回出降,改授建德路總管兼府尹。至元十四年(1277年)赴燕京覲見元世祖。為門生所不恥,遂罷官。長期寓居錢塘,與宋遺民往來。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卒。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另有《瀛奎律髓》49卷,其中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書入都……》阿諛元廷爲“今日朝廷貞觀同”,爲周密《癸辛雜識》別集卷上所深詆。.

新!!: 詩話和方回 · 查看更多 »

晏殊

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文港鄉(今南昌進賢縣)人。北宋著名詞人晏幾道父親,世稱晏殊為大晏,晏幾道為小晏。為北宋前期著名婉約派詞人,與歐陽修並稱「晏歐」。.

新!!: 詩話和晏殊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