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虎尾寮 (臺南市)

指数 虎尾寮 (臺南市)

虎尾寮是位在臺灣臺南市東區的一個地名,舊稱虎尾藔,可分為廣義與狹義。廣義的虎尾寮相當於東區的富強里、富裕里、自強里、關聖里、文聖里、南聖里、東聖里、復興里、裕聖里與虎尾里,狹義則指位於虎尾里的虎尾寮聚落。此條目主要描述的是廣義的虎尾寮。.

24 关系: 大字 (行政區劃)天興縣仁德庄仁和里 (堡里)復興里 (臺南市東區)德高厝後甲關帝殿裕聖里關聖里臺南州臺南市臺南市 (州轄市)臺南市第四期市地重劃區臺南廳臺南縣 (日治時期)臺灣臺灣縣 (1684年-1887年)虎尾里東區 (臺南市)永康上中里永康下里永康里 (堡里)新豐郡1920年臺灣

大字 (行政區劃)

#重定向 大字.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大字 (行政區劃) · 查看更多 »

天興縣

天興縣,臺灣明鄭時期時的兩個縣級行政區之一,鄭經統治時將縣改制為散州,臺灣為清朝統治後,原天興縣疆域被分成了臺灣府底下的諸羅縣與臺灣縣。另外臺南縣政府於1983年9月在其底下的佳里鎮佳里興(今佳里區佳里興)立有「古天興縣治紀念碑」,但天興縣治是否在佳里興仍有爭論。.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天興縣 · 查看更多 »

仁德庄

仁德庄,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南州新豐郡。今台南市仁德區。.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仁德庄 · 查看更多 »

仁和里 (堡里)

仁和里,是台灣南部自明鄭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即今臺南市的東區南部、南區東北部及仁德區西北部。 仁和里北邊為臺南市、永康下里,東邊為仁德北里、仁德南里,南邊為文賢里,西邊為永寧里、新昌里。.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仁和里 (堡里) · 查看更多 »

復興里 (臺南市東區)

復興里為中華民國臺南市東區轄下之一里,面積約0.2559平方公里。東邊與裕聖里相連,西面以富農街一段與自強里,南面以富農街一段188巷與虎尾里相鄰,北以富農街一段300巷與關聖里相連接。復興里轄區內有復興國小、復興國中。 復興里原屬自強里轄域內,因自強里戶口數快速增加,乃於91年2月4日本市里鄰編組調整由自強里劃出12鄰而與虎尾里6個鄰劃編組成本里,考其里名之命名,係因本里轄區內有復興國小、復興國中而得名以符實際。.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復興里 (臺南市東區) · 查看更多 »

德高厝

德高厝是中華民國臺灣臺南市東區的一處地名,舊稱下灣、竹篙厝。廣義的德高厝在被稱為「竹篙厝」的時期相當於今東區東門路以南各里的範圍,狹義的德高厝則指位於今德高里的德高厝聚落。目前該地名的使用可見於德高里的德高厝上帝廟與崇成里的德高厝郵局。.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德高厝 · 查看更多 »

後甲關帝殿

後甲關帝殿,又稱後甲關帝廳,位於臺灣臺南市東區,其歷史可追溯至明鄭時期。原本被暫列為三級古蹟,但在1985年因拆除舊廟加以改建,其古蹟資格遂遭撤銷。今貌大致為1988年重修後的結果。該廟原為官廟,但後來官員覺得出城參拜不便,且進入庄頭的道路狹小,遂在西定坊臺灣巡道署(今永福國小一帶)建立新的關帝廟(今八吉境關帝廳)。該廟的信仰圈轄境內有前甲顯明殿、虎尾寮太子普安宮、後甲武聖宮、後甲北極殿、關聖宋將軍壇、關聖林聖宮(姓林角)六個角頭廟。.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後甲關帝殿 · 查看更多 »

裕聖里

裕聖里為中華民國臺南市東區轄下之一里,位於九期重劃區,面積約0.4065平方公里。東邊為仁德區,南界以虎尾與仁德區為界,西以裕忠路臨復興里,北以裕文路與文聖里相鄰。.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裕聖里 · 查看更多 »

關聖里

聖里為中華民國臺南市東區轄下之一里,位於九期重劃區內,以東邊通過的中山高速公路為界與仁德區比鄰,西與東聖里隔著富農街二段,南邊以裕平路與文聖里分隔,北至裕和路與南聖里相鄰。 該里也是二次大戰後臺南市最早設置的里之一,從日治末期的臺南市虎尾寮大字分割而成(另一個分割出來的里是虎尾里),里名來自創設時位於轄區內的後甲關帝廳。.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關聖里 · 查看更多 »

臺南州

臺南州是臺灣在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轄域為今臺南市、嘉義市、嘉義縣、雲林縣。臺南州於1920年9月1日正式設置,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二戰投降後,於該年11月9日為中華民國的臺南州接管委員會接管。.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臺南州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

臺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位於臺灣西南部的都市,其西面臨臺灣海峽、東面臨阿里山山脈、北面與嘉義縣鄰接 、南面與高雄市鄰接。面積約2,191.65平方公里,為平原區比例最大,地形最平緩的城市,設籍人口約188.5萬人,為中華民國六個直轄市之一。臺南市區的建城歷史可上推至1620年代,為臺灣最早建立的城市。爾後從荷治時期到清治末期將巡撫衙門遷至臺北為止,臺南一直都是臺灣的首府,遂有「古都」之稱;清代設臺灣府治於此得名「府城」,臺南市在19世紀時為臺灣的政治、經濟、金融中心。現今則為南臺灣學術、教育之中心,包括中央研究院、國家圖書館、科學園區南部分址均位在臺南。依據平面媒體民調,台灣縣市競爭力排名,臺南市已連續3年高居全台第二名。現以小吃、夜市商圈、旅遊度假、古蹟文化、娛樂流行吸引觀光人潮。並以宜居、樂活城市著稱。.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臺南市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 (州轄市)

臺南市()是台灣日治時期1920年至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臺南州。範圍涵蓋今臺南市北區、東區、南區、中西區、安平區。 在日本時代,臺南為僅次於臺北的第二大城市。中國曾計畫在臺南設立副領事館,後因二戰爆發之故而未能實現,仍可看出其地位。.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臺南市 (州轄市)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第四期市地重劃區

臺南市竹篙厝第四期市地重劃區、簡稱四期重劃區,其名稱意為名自「東區竹篙厝段主要計畫」內由臺南省轄市第四次規劃的公辦市地重劃區。.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臺南市第四期市地重劃區 · 查看更多 »

臺南廳

臺南廳為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設立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臺灣總督府以辦務署負責地方政務,而縣及廳介於總督府與辦務署之間,造成行政事務上的欠缺靈活 ,而廢止「三縣四廳」,設「二十廳」之行政單位,「廳」下設「支廳」,臺南廳下轄下轄安平、車路乾、大目降、灣裡、關帝廟、噍吧哖等六支廳,後廢止車路墘支廳。 明治42年(1909年)10月,台灣總督府將原有之二十廳,廢止合為十二廳,台南廳合併鳳山廳及鹽水港廳的一部分(麻豆、六甲、蕭壟、北門嶼等地)為台南廳。範圍包括廳直轄(今臺南市東、中西、北、南與仁德區)以及灣裡、麻豆、蕭壠、北門嶼、六甲、噍吧哖、大目降、關帝廟、阿公店、楠梓坑、打狗、鳳山等12支廳。 File:1901 Taiwan.svg|1901年臺南廳位置,南側黃色地區 File:1909 Taiwan.svg|1909年臺南廳位置,亮藍色地區.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臺南廳 · 查看更多 »

臺南縣 (日治時期)

臺南縣(1895年-1901年),是臺灣日治初期的一個縣級行政區劃,期間曾短暫改制成臺南民政支部。由於日治初期臺灣的行政區劃經常調整,臺南縣的範圍也時有調整,最初規劃時相當於現在臺灣的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及花蓮縣,1901年臺南廳成立前夕的轄區則相當於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扣除恆春廳)。.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臺南縣 (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臺灣縣 (1684年-1887年)

臺灣縣,1684年設立於今臺南市南部,為臺灣府首縣,隸屬福建省。1887年臺灣建省,另於臺灣中部新設臺灣縣,原臺灣縣改稱安平縣。1893年時人口約196,000人。.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臺灣縣 (1684年-1887年) · 查看更多 »

虎尾里

虎尾里位在由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三段以北,南鄰和平里,西鄰自強里,北鄰復興里,東鄰仁德區。 此區原本面積較現今大,在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2月4日劃出部分轄區成為復興里與裕聖里。.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虎尾里 · 查看更多 »

東區 (臺南市)

東區是臺灣臺南市37個行政區之一,在縣市合併之前,因位於原省轄臺南市東側而得名。區內大專院校與國中小遍布,有文教區之美譽;而國道一號、縱貫公路與臺鐵縱貫線等重要交通路線皆有通過本區、故商業機能亦極為發達。.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東區 (臺南市) · 查看更多 »

永康上中里

永康上中里,是台灣南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即今台南市的永康區中部。 永康上中里西邊及北邊為內武定里,東邊為廣儲東里、廣儲西里、長興上里,南邊為永康下里。 1920年地方制度改正時,新設永康--(戰後改為鄉,即今永康區之前身),即取名自堡里名,但永康庄範圍與永康里並不相同)。同時,也連帶將埔姜頭庄更名永康,設庄役所(相當於鄉公所)迄今。.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永康上中里 · 查看更多 »

永康下里

永康下里,是台灣南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即今台南市的北區東部及東區東北部。 永康下里北邊為內武定里、永康上中里,東邊為長興上里、長興下里,南邊為仁德北里、仁和里,西邊為臺南市、外武定里。.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永康下里 · 查看更多 »

永康里 (堡里)

永康里,是台灣南部自明鄭時期至清治時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約為今台南市的北區東部、東區東北部及永康區中部。 永康里為1664年(南明永曆十八年)明鄭時期始設的四坊二十四里之一,其西邊為承天府,西北邊及北邊為武定里,東邊為廣儲里、長興里,南邊為仁德里、仁和里。 永康里後來分拆為永康上中里、永康下里。.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永康里 (堡里) · 查看更多 »

新豐郡

新豐郡為臺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隸屬臺南州,1920年合併當時臺南廳的直轄(今臺南市安平、中西、東、南、北區與仁德區、永康區)與關帝廟支廳(今歸仁區與關廟區、龍崎區),分為臺南市及新豐郡。.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新豐郡 · 查看更多 »

1920年臺灣

1920年臺灣已被大日本帝國統治25年,此年是臺灣行政區劃大幅改制的一年,五州二廳制開始實施。.

新!!: 虎尾寮 (臺南市)和1920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