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萨维尔·勒·皮雄

指数 萨维尔·勒·皮雄

萨维尔·勒皮雄(Xavier Le Pichon, ),法国地质学家。在他的众多贡献中,最负盛名的是1968年提出的板块构造论的综合模型。 他是法兰西学院的教授。.

17 关系: 巴黎第六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布列塔尼布雷斯特地质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美国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美国国家科学院物理学荣誉军团勋章板块构造论法兰西学院法国法国科学院日本国际奖

巴黎第六大学

巴黎第六大學(法语:Université Paris VI),又称皮埃尔和玛丽·居里大学(法语:Université Pierre et Marie Curie,UPMC),是一所法國大學,坐落于巴黎市区中心的拉丁区,是巴黎大学及巴黎科学学院中科学师资的主要继承者。该校有大约32000名学生,其中约21000名为科学生,约11000名为医学生。2018年1月1日起,巴黎第六大学与巴黎第四大學合併為索邦大學。 该校拥有超過180間實驗室,絕大多數的實驗室都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有合作關係。除坐落于拉丁区的主校区,以及位于十三区的医学校区外,该校在巴黎还拥有7个附属医院,并在法国各地设立了超过125个研究所,包括著名的亨利·庞加莱研究所与巴黎天体物理研究所。 巴黎第六大学共有19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玛丽·居里获得2次诺贝尔奖)和7位菲尔兹奖得主,在数学、物理、化学及医学领域全球领先。特别地,在7位菲尔兹奖得主中,6位在巴黎科学学院完成博士学位或留任教授研究员,是巴黎第六大学及索邦大学主要的师资力量。 巴黎第六大学依据“顶级期刊及高被引论文数”,“校友及教工获奖人数”等多项数据,在多项排名中均为法国排名最高,世界排名顶尖的公立大学。其中,2018年《美国新闻》将巴黎第六大学评为法国第1、全球第38,数学领域全球第1,物理领域全球第11,另有11项学科排名处于世界前50;2017年《ARWU》则将巴黎第六大学评为法国第1、全球第40,数学领域全球第3,物理领域全球第13,自然科学领域全球第14,工程领域全球第25。在2015年《自然指数》排名中,巴黎第六大学被评为全球第5大研究型大学,世界十强科研机构。 巴黎科学学院名誉校长馬克·扎曼斯基(Marc Zamansky)将巴黎第六大学比喻为「在巴黎中心科学思想的结晶」(la matérialisation de la pensée scientifique au cœur de Paris)。.

新!!: 萨维尔·勒·皮雄和巴黎第六大学 · 查看更多 »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重定向 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新!!: 萨维尔·勒·皮雄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 查看更多 »

布列塔尼

#重定向 布列塔尼大區.

新!!: 萨维尔·勒·皮雄和布列塔尼 · 查看更多 »

布雷斯特

布雷斯特可以指以下地方:.

新!!: 萨维尔·勒·皮雄和布雷斯特 · 查看更多 »

地质学

地质学(法语、德语:Geologie;Geology;拉丁语、西班牙语:Geologia;源于希腊语 γῆ 和 λoγία)是对地球的起源 探討壓力與時間、历史和结构进行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并涉及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涉及其他行星和衛星的太空地质学(Astrogeology)。.

新!!: 萨维尔·勒·皮雄和地质学 · 查看更多 »

哥伦比亚大学

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英文: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通称:哥伦比亚大学),是一所坐落于纽约市曼哈顿上城晨边高地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常春藤联盟成员。她被视作世界上最具声望的大学之一。 哥伦比亚大学最初名为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王室特许状成立。她是全美历史第五悠久及纽约州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九所美国独立宣言签署前成立的殖民地学院之一。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国王学院于1784年被重新命名为哥伦比亚学院(Columbia College)。一份1787年起草的章程将学校置于一个私人董事会的管理之下。1896年,她从麦迪逊大道搬迁至她现在位于晨边高地,占地32英亩的校址,并同时被赋予了一个新名称,即“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大学协会的十四个创立成员之一,并且是美国第一所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大学。 大学直辖二十所学院,包括哥伦比亚学院、傅氏基金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和通识教育学院 三所本科生院。同时,许多临近的机构也附属于哥伦比亚大学,包括教师学院、巴纳德学院、协和神学院。另外,学校还与美洲犹太教神学院、巴黎政治学院和朱利亚学院拥有本科联合教育项目 。大学同时在安曼、北京、伊斯坦布尔、巴黎、孟买、里约热内卢、圣地亚哥、亚松森和内罗毕建立了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哥伦比亚大学是每年一度的普利策奖的颁发机构,哥伦比亚大学——包括其前身国王学院——的著名校友包括五位美国开国元勋;九位美国最高法院法官;二十位在世的亿万富翁;二十九位奥斯卡奖获得者;以及二十九位各国元首,包括三位美国总统。九十五位校友、教职工或研究人员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在全球所有大学中名列第五。.

新!!: 萨维尔·勒·皮雄和哥伦比亚大学 · 查看更多 »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城市,為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紐約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纽约还被称为「世界文化之都.

新!!: 萨维尔·勒·皮雄和纽约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萨维尔·勒·皮雄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

#重定向 美國地球物理聯盟.

新!!: 萨维尔·勒·皮雄和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家科学院

美国国家科学院(United State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缩写:NAS), 是由美国著名科学家组成的组织,其成员在任期内无偿地作为“全国科学、工程和医药的顾问”。 美国国家科学院是在1863年3月3日由林肯总统签署法案创立的。截至到2014年4月2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有2214名国家科学院院士以及444名外国国籍院士。其中有170多名院士曾获诺贝尔奖。现任院士每年选举产生新的院士,外籍院士没有投票权。.

新!!: 萨维尔·勒·皮雄和美国国家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物理学

物理學(希臘文Φύσις,自然)是研究物質、能量的本質與性質,以及它們彼此之間交互作用的自然科學。由於物質與能量是所有科學研究的必須涉及的基本要素,所以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物理學是一種實驗科學,物理學者從觀測與分析大自然的各種基於物質與能量的現象來找出其中的模式。這些模式(假說)稱為「物理理論」,經得起實驗檢驗的常用物理理論稱為物理定律,直到有一天被證明是有錯誤為止(具可否證性)。物理學是由這些定律精緻地建構而成。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化學、生物學、考古學等等科學學術領域的理論都是建構於這些物理定律。 物理學是最古老的學術之一。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等原本都歸屬於自然哲學的範疇,直到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期間,才漸漸地從自然哲學中分別成長為獨立的學術領域。物理學與其它很多跨領域研究有相當的交集,如量子化學、生物物理學等等。物理學的疆界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物理學裡的創始突破時常可以用來解釋這些跨領域研究的基礎機制,有時還會開啟嶄新的跨領域研究。 通過創建新理論與發展新科技,物理學對於人類文明有極為顯著的貢獻。例如,由於電磁學的快速發展,電燈、電動機、家用電器等新產品纷纷涌现,人類社會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由於核子物理學日趨成熟,核能發電已不再是藍圖構想,但其所引致的安全問題也使人們意識到地球環境、生態與人類的脆弱渺小。.

新!!: 萨维尔·勒·皮雄和物理学 · 查看更多 »

荣誉军团勋章

#重定向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新!!: 萨维尔·勒·皮雄和荣誉军团勋章 · 查看更多 »

板块构造论

板块构造论(又稱板块构造假说、板块构造学说或板块构造学,總稱「板塊飄移」)是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现象而发展出的一种地质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现今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1968年法国勒皮雄划分),海洋和陆地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根据这种理论,地球内部构造的最外层分为两部分:外层的岩石圈和内层的软流圈。这种理论基于两种独立的地质观测结果:海底擴張和大陆漂移。 岩石圈可以分為大板塊及小板塊,兩板塊相接觸的部份則可依其相對運動來分為分離板塊邊緣、聚合板塊邊緣及轉形斷層。在板塊邊緣常會出現地震、火山、造山運動及海沟。现今每年的相對運動距離約在0至150 mm不等。 板塊可以分為海洋板塊及較厚的陸地板塊,兩者都有各自的地殼。在聚合板塊邊緣會有隱沒帶,會將板塊沉降至地幔,使岩石圈質量減少,而分離板塊邊緣因海底擴張形成的新地殼,這種對板塊的預測稱為輸送帶原理。較早期的理論認為地球會漸漸膨脹或是漸漸收縮,也都還有一些人支持。 板塊可以移動的原因是因為岩石圈的強度比下方的軟流圈要大,地幔密度的變化造成了。一般認為板塊運動是由海底遠離擴張脊的運動(因為地形及地殼的變化,造成地球引力的差異)、阻力及隱沒帶向下的吸力等影響組合而成。另一種解釋則是考慮地球旋轉的受力差異,以及太陽及月亮的潮汐力。這些因素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及其關係還不清楚,目前也還有許多爭議。.

新!!: 萨维尔·勒·皮雄和板块构造论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学院

法兰西学院可以指:.

新!!: 萨维尔·勒·皮雄和法兰西学院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萨维尔·勒·皮雄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法国科学院

法国科学院(Académie des sciences)是法兰西学会下属的五个学院之一。它集中了最出色的法国科学家和与法国有联系的外国科学家。与中国科学院不同,法国科学院不设研究机构。.

新!!: 萨维尔·勒·皮雄和法国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日本国际奖

日本國際獎(日本国際賞,Japan Prize)是國際科學技術財團所頒發的獎項。该奖项授予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独创性的和飞跃性的成果,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和平与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获奖者多为世界有名的科学家。获奖者可以得到奖状,奖牌及5000万日元的奖金。该奖项只授予在世人物。 在1981年,提出了日本也需要和诺贝尔奖所匹敌的奖项的构想。1983年确定了奖项的设立,1985年在国立剧场举行了第一次颁奖仪式。颁奖仪式上,天皇、皇后、首相、參眾兩院議長和最高裁判所長官都會出席。.

新!!: 萨维尔·勒·皮雄和日本国际奖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勒皮雄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