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小前锋
小前锋(Small forward),俗稱第三人/三號位置(the three),是篮球比赛阵容中的一个位置;傳統上以進攻得分為主要任務,強調快速推進上籃的能力。隨著各種半場進攻戰術以及三分線的發展,現今籃壇的小前鋒除了速度以外,往往還被要求具備運球突破以及長距離投射的能力。 由於強調速度多於強調力量,小前鋒通常較大前鋒靈活,而體格不如大前鋒壯碩。受限於人類先天的體型條件,能夠達到小前鋒技術要求的籃球運動員,很少有身高超過2米10的;以現今世界男子籃壇的一般水平而論,通常小前锋的身高介於1.96米(6呎5吋)與2.05米(6呎9吋)之间。 由於對靈活走位及外圍投射能力的要求,在現今的籃球場上,许多優秀的小前锋球员往往也可兼任得分后卫;能够兼打这两个位置的球员通常被称为「鋒衛摇摆人」。 历史上著名的小前锋球员有:勒布朗·詹姆斯、朱利叶斯·欧文、拉里·伯得、斯科蒂·皮蓬等。另外,德克·诺维茨基虽然具備打小前锋的技术和天赋,但由於過人的身高(7英尺),經常以大前锋的位置上場。 現時代表有:Carmelo Anthony ,Lebron James,Kawai Leorard,Kevin Durant ,Gordan Hayward.
查看 萨沙·帕夫洛维奇和小前锋
巴尔
巴尔(塞尔维亚语:Бар)是位于黑山西南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一座港口城市,人口13,719(2003年)。.
查看 萨沙·帕夫洛维奇和巴尔
得分后卫
得分後衛(Shooting guard,又作Two guard、off guard),簡稱“分衛”或“得後”,俗稱“二號位置”。是籃球比赛陣容中,五個固定位置之一。傳統的得分後衛的主要責任,就是盡可能的投進球。一般擔任該位置的球員對體形、體能和心理質素的要求非常高,在速度和爆發力上具有優勢。他們往往是由隊伍中得分能力最強的球員擔任,球風非常全面。許多得分後衛都可以兼任小前锋。大多數得分後衛的身高在6英尺3(如本·高登)到6英尺9(如Kevin Durant )之間,體重通常在190到240磅之間。 Michael Jordan 被認為是NBA歷史上最出色的得分後衛,他使這個位置的功能得到了明確化。其他著名的得分後衛如 Kobe Bryant 。現役的NBA優秀得分後衛包括:Dwyane Wade、DeMar DeRozan、Paul George 、James Harden 、Manu Ginobili和Klay Thompson等。 Category:篮球位置.
犹他爵士
他爵士(Utah Jazz),是一支位於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的NBA籃球隊,分屬於西區的西北組,主場為Vivint智慧家庭體育館。 球隊於1974年在紐奧良成立,命名紐奧良爵士(New Orleans Jazz),成為NBA的第18支球隊。著名球星「手槍」皮特·馬拉維奇是他們得到的第一個隊員,他亦是第一代爵士的重要人物,但後來由於傷患其影響力大大減低。經過數季的低迷,於1979年,爵士隊決定搬遷到鹽湖城,改名為現今的猶他爵士。接著球隊藉由2個成功的選秀,得到了達瑞爾·格里芬斯、馬克·伊頓,並由交易得到了艾德里安·達特利,建造了第二代的爵士隊。於1983-84賽季首次打入季後賽,自此至2004年,並在傳奇控球後衛約翰·史托頓帶領下連續19年出席季後賽。 第三代的猶他爵士亦是最為人所共知的,猶他雙煞時代1984年NBA選秀,爵士在第一輪第16順位選中了的約翰·史托頓,1985年NBA選秀,他們又在第一輪第13順位選中了“郵差”卡爾·馬龍,兩人當時的擋切戰術(Pick & Roll)可以説是NBA史上非常著名。曾於1996-1998年度由馬龍、史托頓、傑夫·霍納塞克帶領下2次打入NBA總決賽,可惜兩次皆被迈克尔·杰弗里·乔丹帶領的芝加哥公牛隊以2-4打敗。 而隨後傑夫·霍納塞克及約翰·史托克頓先後宣佈引退,卡爾·馬龍投洛杉磯湖人隊,三老時代正式結束。正式步入重建時期。重建第四代的猶他爵士隊。 其後,爵士亦離開了季後賽的名單。03-04球季雖然大部份球評人推測爵士可挑戰NBA總季最差成績紀錄。(現紀錄為9勝73敗,由費城76人队持有)但在教練傑瑞·史隆的領導下,仍取得42勝40負的佳績,西區排名第九。季後球隊得到來自底特律活塞队的梅米特·奧庫和克里夫蘭騎士隊的卡洛斯·布泽尔加盟,聯同2001年新秀來自俄羅斯的安德烈·基里连科組成新的三人組。可惜包括他們三人在內的四位主力(第四位為馬特·哈普林全都2004-2005年度球季受傷患缺席大部份比賽,令爵士以26勝56敗,20年來最差成績完成賽季,西區排名14。由於成績慘烈,爵士於選秀權上20年來首次進入前十位,抽得第六位。後再於交易中以第六位選秀權換來第三位選秀權,而他們亦利用此選秀權選取德隆·威廉姆斯,取代約翰·史托克頓引退後的空缺。.
蒙特內哥羅
黑山(黑山语:Црна Гора,拉丁字母:Crna Gora)意即“黑色的山”,是位於巴尔干半岛西南部、亞得里亞海東岸上的一個多山國家。过去多采用其英文名稱“Montenegro”的音译,如「门的内哥罗」,中國大陸、新馬、港澳則意譯作「--」; 台灣則譯作「--」。 黑山的東北為塞爾維亞,東為科索沃(2008年2月17日单方面宣布独立),東南為阿爾巴尼亞,西北為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以及克羅埃西亞,西南則為亞得里亞海(為地中海的其中一個部分)。 黑山原为1910年建立的黑山王国,一战后加入新成立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二战后成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南斯拉夫的四个加盟国(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馬其頓)在1990年代初独立后,黑山和塞尔维亚成为了南斯拉夫仅存的两个加盟共和国。2003年,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决定放弃“南斯拉夫”的国名,改称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舉行公民投票,獨立派以55.5%的得票比例在投票中險勝;同年6月3日,黑山國會正式宣佈獨立,同時成为联合国会员国。2017年6月5日,黑山加入北約,成為該組織第29個會員國。.
亦称为 亚历山大·帕夫诺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