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萨克森-迈宁根

指数 萨克森-迈宁根

萨克森-迈宁根(Sachsen-Meiningen)是韦廷家族在图林根的一个邦国。1680年由萨克森-哥达分裂产生。1871年加入德意志帝国。1918年德国君主制覆亡,1920年成为魏玛共和国图林根州的一部分。.

32 关系: 博恩哈德 (萨克森-迈宁根)博恩哈德三世 (萨克森-迈宁根)君主制奧地利帝國宪法中欧希尔德堡豪森县康拉德 (萨克森-迈宁根)德国革命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關稅同盟德意志邦聯北德意志邦聯公國图林根神圣罗马帝国韦廷王朝韋廷家族恩斯廷系諸邦國萊茵邦聯萨克森-希尔德布尔格豪森萨克森-哥达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萨克森-阿尔滕堡魏瑪共和國迈宁根恩斯特 (萨克森-迈宁根)松讷贝格县格奥尔格 (萨克森-迈宁根)欧洲普奥战争普魯士王國

博恩哈德 (萨克森-迈宁根)

博恩哈德·弗里德里希·尤里乌斯·海因里希(Bernhard Friedrich Julius Heinrich;),出生于科隆。萨克森-迈宁根亲王。萨克森-迈宁根王室首领,韦廷家族首领。是萨克森-迈宁根弗里德里希·约翰王子与妻子利珀-比斯特菲尔德的阿德莱德女伯爵的幼子。前任王室首领格奥尔格的弟弟。 Category:科隆人 Category:韦廷王朝.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博恩哈德 (萨克森-迈宁根) · 查看更多 »

博恩哈德三世 (萨克森-迈宁根)

博恩哈德三世·弗雷德里克·威廉·阿尔布雷希特·格奥尔格(Bernhard III Frederick Wilhelm Albrecht Georg,),出生于迈宁根。萨克森-迈宁根末代公爵。萨克森-迈宁根王室首领,韦廷家族首领。是格奥尔格二世与第一任妻子普鲁士的夏洛特·弗里德里卡公主的长子。 |- Category:韦廷王朝.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博恩哈德三世 (萨克森-迈宁根) · 查看更多 »

君主制

君主制(Monarchy)是指君主为国家元首,并由其名义上或实质上执掌政府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的擔任與政權掌控,會依各個國家的制度而不同;縱使是同一個國家,在不同时期也各不相同。.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君主制 · 查看更多 »

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Kaisertum Österreich)是當時歐洲列強之一,而且為歐洲面積第三大國、人口第二大國和外交第一大國。中文中所說的奧國、奧帝國等就是指奧地利歷史上的帝國時期。該國是1804-1867年間,地跨中欧、南歐和東歐的一個強國。領土包括現在的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地亞、北意大利、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亚等廣大地區,首都位於今奧地利皇室轄地內的維也納。 因為奧地利皇帝直接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所以在德意志地區有著絕對支配權;在國際地位上一直代表著整個德意志地區、其在國際事務的影響力遠遠凌駕於德意志第二強國普魯士之上,直到普奧戰爭被普魯士打敗後才永遠與德國分離。奧地利帝國為神聖同盟的積極推動者、發起者和最主要的成員國,在神聖羅馬帝國還沒解體的七年戰爭中、和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的拿破崙戰爭中代表著舊歐洲的封建勢力和至高無上的皇權,並身兼德意志邦聯的永久主席國,為現代奧地利共和國的前身。奧地利帝國這個名稱亦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奧地利和其他領地的統稱,在1867年後,奧地利帝國成為奧匈帝國的主體。 因為都是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地域遼闊的大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西班牙殖民帝國三者合起來又通稱為哈布斯堡帝國。.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奧地利帝國 · 查看更多 »

宪法

憲法,又稱宪章、根本法或憲制文件,是一个主權国家、政治實體或地區、自治地区、聯邦制國家的联邦州或國際組織及其成員的最基本法律。與憲法擁有同樣地位的還有基本法。 憲法通常規定一個國家的社會制度、國家制度、國家機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但不一定包含以上全部內容,例如會逐漸增加憲法內容的英國不成文憲法。憲法定義國家政體及政府運作方式,以及法律訂定的方式。憲法在一個國家之全部法律中具有最高權威和最大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之依據。有些憲法(特別是成文憲法)會限制政府的權力,其方式是訂定一些政府權力的運作範圍,例如人民的基本權,例如美国宪法就是這類的憲法。憲法之制定和修改,一般須經過特定之程序。考量美國憲法與美國黑奴曾經同時並存,認定憲法並非民主國家特有的法律種類,以憲法的原文"Constitution"作為思考的起點,憲法的定義其實是國家基本結構的意思,漢朝的約法三章亦能歸類為憲法。 印度憲法是世界所有主权国家中,篇幅最長的成文憲法,,共有444條,分為22章,12份附表及118個修正案,若翻譯為印度英語有117,369字。美國憲法是篇幅最短的成文憲法,共有7條,27個修正案,合計4,400字。.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宪法 · 查看更多 »

中欧

中欧是對欧洲中部的代稱,包括奥地利、捷克、德国、匈牙利、列支敦士登、波兰、斯洛文尼亞與斯洛伐克。 但受二戰後冷戰氛圍的影響,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西德有時會被人們認為也是西歐國家的一部份,而東德、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則也會被人普遍認為是東歐國家。.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中欧 · 查看更多 »

希尔德堡豪森县

希尔德堡豪森县(Landkreis Hildburghausen)是德国图林根州南部的一个县,县府希尔德堡豪森。.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希尔德堡豪森县 · 查看更多 »

康拉德 (萨克森-迈宁根)

约翰内斯·弗里德里希·康拉德·卡尔·爱德华·霍斯特·阿诺德·马蒂亚斯(Johann Friedrich Konrad Carl Eduard Horst Arnold Matthias,),出生于。萨克森-迈宁根王室继承人、维丁家族继承人,称:萨克森-迈宁根亲王,萨克森公爵,利希-克利夫斯伯格公爵,萨菲尔德亲王,图林根领主,迈森藩侯,亨内贝格、坎贝格、拉文斯贝格伯爵,克拉尼希费尔德和拉文斯泰因男爵等。.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康拉德 (萨克森-迈宁根) · 查看更多 »

德国革命

#重定向 德国十一月革命.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德国革命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德意志帝國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關稅同盟

德意志关税同盟(德语:Deutscher Zollverein)于1834年由38个德意志邦联的邦国组成。在当时工业革命的浪潮,同盟的成立有助贸易往来、减少内部竞争。而同盟成立的主要倡导者是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由于同盟充满贸易保护主义的色彩,它不容许奥地利帝國加入,这令奥地利帝国与普鲁士的竞争更为激烈。.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德意志關稅同盟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邦聯

德意志邦联(;1815年6月8日—1866年8月23日)是在1815年根据维也纳会议而成立的一个松散组织,目的是团结在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废除后余下的德意志邦国。.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德意志邦聯 · 查看更多 »

北德意志邦聯

北德意志邦聯()于德意志邦联解散后,在1867年成立,由德国北方二十二个邦国组成。它其实只是一个过渡组织,在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后便被废除。但是,它帮助普鲁士控制德国北部,加强她对南德邦国的影响力,犹如关税同盟一样。聯邦明显地排除了奥地利帝國与巴伐利亚王國。 聯邦在普奥战争后成立。普鲁士击败奥地利后,奧托·馮·俾斯麥创立北德宪法。宪法在1867年7月1日生效。普王威廉一世出任聯邦主席,首相俾斯麦兼任聯邦首相。所有德意志邦国在联邦议会(Bundesrat)都有议席,普鲁士独占十七席。北德议会(Norddeutscher Reichstag)由有條件前提的民选制度产生。 普法战争后,巴伐利亚、符腾堡与巴登(连同黑森公国的剩余部分)与聯邦合并,组成德意志帝国。威廉一世成为德意志皇帝。.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北德意志邦聯 · 查看更多 »

公國

公國,是一种君主制国家,指封建制下公爵或女公爵的封国。欧洲封建制中的公国拉丁文称为Ducatus。中国封建制中也有公国,是中国公爵的封地。.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公國 · 查看更多 »

图林根

圖林根自由邦(Freistaat Thüringen)是德国十六个联邦州之一,面积16,200平方公里,在联邦中列第十一位;人口245万,列第十二位。首府为埃尔福特。图林根绿色植被覆盖良好,加之位于德国中部,被称作“德国的绿色心脏”。.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图林根 · 查看更多 »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韦廷王朝

韦廷王朝(Wettin)是源自德國的一個王朝,此家族成員曾出任薩克森選帝侯、國王,波蘭國王,英国国王等。.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韦廷王朝 · 查看更多 »

韋廷家族恩斯廷系諸邦國

恩斯廷系在1485年韋廷王朝分家後,繼承了薩克森選帝侯之位和王朝在圖林根的領地。在宗教戰爭期間,該分支逐漸傾向支持基督新教。最終,在1547年,薩克森選帝侯的職位和領地,被當時的神聖羅馬皇帝卡爾五世改封予阿贝丁系。.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韋廷家族恩斯廷系諸邦國 · 查看更多 »

萊茵邦聯

萊茵邦聯又稱萊茵聯盟(德语:Rheinbund;法语:Confédération du Rhin),是俄國亞歷山大一世及奧地利弗朗茨一世於奧斯特里茨戰役敗於拿破崙後拿破侖所建立的國家,是1806年至1813年間於德意志地區的政治實體,最初成員有16個前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後來邦聯再加入了19個邦國,邦聯總共統治超過了一千五百萬人,對法國在東線的戰事有著戰略性的優勢。.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萊茵邦聯 · 查看更多 »

萨克森-希尔德布尔格豪森

萨克森-希尔德布尔格豪森(Sachsen-Hildburghausen)是韦廷家族在图林根的一个邦国。1680年由萨克森-哥达分裂产生。1702年升为公国,1826年并入萨克森-迈宁根。.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萨克森-希尔德布尔格豪森 · 查看更多 »

萨克森-哥达

萨克森-哥达(Sachsen-Gotha)是韦廷家族在图林根的一个邦国。1640年由萨克森-魏玛分出,1680年分裂为七个邦国。.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萨克森-哥达 · 查看更多 »

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

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Sachsen-Gotha-Altenburg)是韦廷家族在图林根的一个邦国。1681年由萨克森-哥达和萨克森-阿尔滕堡合并而来。1806年成为莱茵联邦的一个邦国,1815年成为德意志邦聯的一个邦国。1825年绝嗣,被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和萨克森-希尔德布尔格豪森瓜分。.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 · 查看更多 »

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

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Sachsen-Coburg-Saalfeld)是韦廷家族在图林根的一个邦国。1735年由萨克森-科堡和萨克森-萨尔费尔德合并而来,1825年得到哥达,1826年将萨尔费尔德交给萨克森-迈宁根,更名萨克森-科堡-哥达。.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 · 查看更多 »

萨克森-阿尔滕堡

萨克森-阿尔滕堡(Sachsen-Altenburg)是韦廷家族在图林根的一个邦国。1603年由萨克森-魏玛分出,1672年绝嗣,归于萨克森-哥达,形成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1825年,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绝嗣,阿尔滕堡归于萨克森-希尔德布尔格豪森。1826年,萨克森-希尔德布尔格豪森将本土交给萨克森-迈宁根,改称萨克森-阿尔滕堡公国。1871年加入德意志帝国,1918年德国君主制覆亡,1920年成为魏玛共和国图林根州的一部分。.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萨克森-阿尔滕堡 · 查看更多 »

魏瑪共和國

威瑪共和國(Weimarer Republik)指1918年至1933年採用共和憲政政体的德国,于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霍亨索伦王朝崩溃后成立。由於這段時間施行的宪法(一般称之为《威瑪憲法》)是在憲法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因而得此名稱。其使用的國名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威瑪共和」这一稱呼是后世历史学家的称呼,从来不是政府的正式用名。有如現在的法蘭西共和國算是第五共和國,共和是針對政權的說明。 威瑪共和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嘗試,于德国十一月革命后而生,因阿道夫·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虽然1919年的威瑪共和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在法律上仍然有效,但納粹黨政府在1933年采取的一体化(Gleichschaltung)政策已经彻底破坏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玛共和国在1933年已经名存实亡。.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魏瑪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迈宁根

迈宁根(德语:Meiningen)是德国图林根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59.46平方公里,总人口21423人,其中男性10378人,女性11045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360人/平方公里。.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迈宁根 · 查看更多 »

恩斯特 (萨克森-迈宁根)

恩斯特·博恩哈德·维克托·格奥尔格(Ernst Bernhard Victor Georg,),出生于迈宁根。萨克森-迈宁根亲王。萨克森-迈宁根王室首领,韦廷家族首领。是格奥尔格二世与第二任妻子霍亨洛厄-朗根堡的费奥多拉公主的长子。博恩哈德三世的异母弟弟。1928年,博恩哈德三世去世,只有一个女儿。所以头衔由恩斯特继承。因为,恩斯特亲王的婚姻属于贵庶通婚,他们的五子一女没有继承权,均被授予萨菲尔德(女)男爵称号。萨克森-迈宁根王室首领有恩斯特的弟弟格奥尔格继承。.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恩斯特 (萨克森-迈宁根) · 查看更多 »

松讷贝格县

松讷贝格县(Landkreis Sonneberg)是德国图林根州南部的一个县,县府松讷贝格。.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松讷贝格县 · 查看更多 »

格奥尔格 (萨克森-迈宁根)

萨克森-迈宁根亲王格奥尔格(Georg von Sachsen-Meiningen;),出生于卡塞尔。萨克森-迈宁根王室。弗里德里希·约翰王子与妻子利珀-比斯特菲尔德的阿德莱德女伯爵的种子。因为长子安东·乌尔里希王子1940年在二战阿尔伯特河畔索姆战役阵亡;次子弗里德里希·阿尔弗雷德王子放弃继承权,并于1953年成为一名僧侣。所以1946年,格奥尔格亲王去世后,头衔由其弟博恩哈德亲王继承。 Category:纳粹主义者 Category:韦廷王朝.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格奥尔格 (萨克森-迈宁根) · 查看更多 »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欧洲 · 查看更多 »

普奥战争

普奥战争(又名七週戰爭或德意志内战)发生于1866年,原因是奥地利与普鲁士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普鲁士的胜利令它称霸德意志,最后完成统一大业。在德国和奥地利,此战称为德意志之战(Deutscher Krieg)或兄弟之战(Bruderkrieg)。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此战是第三次独立战争。.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普奥战争 · 查看更多 »

普魯士王國

普魯士王國(Königreich Preußen)是一個位於現今德國和波蘭境內的王國,存在於1701年至1918年,同時也是從1871年至一戰戰敗前,領導德意志帝國的政治實體,其領土囊括整個帝國的三分之二。王國名字是繼承普魯士而來的,雖然它的權力基礎是從勃蘭登堡得來的,曾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新!!: 萨克森-迈宁根和普魯士王國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