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营造法式

指数 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是中國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对于古建筑研究,唐宋建筑的发展,考察宋及以后的建筑形制、工程装修做法、当时的施工组织管理,具有无可估量的作用。此書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编成,崇宁二年(1103年)颁发施行。由将作监少监李诫所作。书中规范了各种建筑做法,详细规定了各种建筑施工设计、用料、结构、比例等方面的要求。 全书357篇,3555条。是当时建筑设计与施工经验的集合与总结,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原书《元祐法式》于元祐六年(1091年)编成,但因为没有规定模数制,也就是“材”的用法,而不能对构建比例、用料做出严格的规定,建筑设计、施工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李诫奉命重新编著,终成此书。.

58 关系: 南禅寺升起大木作天一阁宋式彩画宋朝将作监屋簷屋顶崇宁工段营造录中國平江府乾隆乌头门建筑伍崇曜开封市佛光寺侧脚北宋唐朝商务印书馆元祐元符四库全书秦桧紹興 (南宋)绍定绍兴市营造法式萬有文庫說郛钱谦益苏州市考工记陶宗儀陶湘李诫 (北宋)李敖格子门梁思成榫卯模数永乐大典清工部工程做法清式營造則例...清朝朱启钤斗栱文津阁文渊阁文溯阁政書 扩展索引 (8 更多) »

南禅寺

南禅寺乃多处佛教寺院的名字。它们是:.

新!!: 营造法式和南禅寺 · 查看更多 »

升起

升起(生起)为宋《营造法式》中词汇,指建筑的檐柱由中间两柱向两端角柱逐渐升高,由此前檐呈缓和的上扬曲线的做法。升起的作法,唐代实物就有了。 明清官式建筑,取消角柱升起。部分地区的建筑依然保留了角柱和正脊升起的做法。 Category:東亞傳統建築.

新!!: 营造法式和升起 · 查看更多 »

大木作

大木作,中国古典建筑术语,最早见于宋代李诫《营造法式》,其中将建筑的木料工程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两大类,凡与建筑整体木框架构有关的构件的规格,工料、归入大木作范围;大木作包括材,斗拱,栋,梁,柱,橼,檐,平坐,铺作,阑额,阳马,举折等。。大木作在《营造法式》中占据最多篇幅,是全书的重心;大木作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心。 《清代匠作则例》沿用大木作的称呼,有时也称为大木作法。清代大木作包括檐柱,,桃尖,天花梁,抱头梁,穿插,牙梁金柱,同梁,单步梁,随梁,抹角梁,角梁,间枋,楞木,柱,架梁,项梁,砸头枋,檐枋,金脊枋,大额枋,承橼枋,龙门枋,天花枋,博脊枋,花台枋,井口枋,机枋,云托,交角,砸头桁科,平身斗,扶脊枋,斗口,柱头科,角科,飞檐翘橼,花架橼,榻脚木,顺望版,滴珠版龙头,雷公柱,燕尾,天花帽见梁,平缝板,宝瓶等。.

新!!: 营造法式和大木作 · 查看更多 »

天一阁

天一阁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月湖西侧的天一街,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于明代嘉靖四十年(1561年),由當時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它不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图书典籍,并且对后世其他藏书楼的兴修也产生过重大影响。天一阁一度藏书7万余卷,但到了近代,由于吏治腐败、盗窃和自然损毁,书籍仅存1.3万余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查访和募捐,书籍达到30万卷。1982年,天一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目前,天一阁所在地成立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由于其历史和知名度,天一阁也成为宁波城市形象的象征。.

新!!: 营造法式和天一阁 · 查看更多 »

宋式彩画

宋式彩画指宋李诫《营造法式》中规定用于宋代建筑的彩画。宋式彩画分为三等六类:.

新!!: 营造法式和宋式彩画 · 查看更多 »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新!!: 营造法式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将作监

将作监是中国古代负责宫室、宗庙、陵寝等政府土木建筑的机构,兼领百工。秦、汉、魏、晋、隋、唐沿置,均隶属少府(少府监),少府负责工程技术与相关政令,将作监负责组织具体施工和隶属政府的匠户的日常管理。 宋代与少府监并立,政令仰工部。元代称将作院,管理范围包括前代少府监与将作监。明代初设将作司,后废入工部。清朝以工部掌其事。.

新!!: 营造法式和将作监 · 查看更多 »

屋簷

屋簷,是屋頂邊凸出引雨水滴落地面的上蓋。 簷前滴水、飛簷走壁就是指建築物該處。.

新!!: 营造法式和屋簷 · 查看更多 »

屋顶

屋顶是建筑的普遍构成元素之一,主要目的适用于防水,有平顶和坡顶之分,干旱地区房屋多用平顶,湿润地区多用坡顶,。坡顶又分为单坡、双坡、四坡等。 在中国古代,屋顶除了实用功能之外,还肩负了很多等级礼制的使命。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各有其使用的规则。.

新!!: 营造法式和屋顶 · 查看更多 »

崇宁

崇宁(1102年-1106年)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5年,指追崇熙宁之道,复行新法。.

新!!: 营造法式和崇宁 · 查看更多 »

工段营造录

《工段营造录》,清代李斗著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收入《扬州画舫录》卷十七。乾隆年间,扬州盐商富豪在瘦西湖边大兴土木,建造园林、别墅。据李斗自序,三十年来,“曾往来于诸工段间,阅历既熟,以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皆登而纪之”,将扬州瘦西湖上的工段营造制度方面的见闻,写成《工段营造录》,附于《扬州画舫录》卷十七 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工部颁布了钦定的《工程做法》(又称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对建筑制度作出严格的规范化,李斗《工段营造录》成书在《工程做法》之后数十年,当时清代营造标准已经定型,书中反映的扬州瘦西湖上工段营造法则,确实反映清代《工程做法》,大部分术语和营造标准,和清代工部《工程做法》相符。 1931年 中国营造学社出版《工段营造录》单行本。.

新!!: 营造法式和工段营造录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营造法式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平江府

平江府,北宋时设置的府,在今江苏省、上海市境。元朝时,改为平江路。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改平江军节度。政和三年(1113年),苏州升为平江府。南宋绍兴初年,节制许浦军。北宋崇宁时,户一十五万二千八百二十一,口四十四万八千三百一十二。 下辖六县:吴县、长洲县、昆山县、常熟县、吴江县、嘉定县。.

新!!: 营造法式和平江府 · 查看更多 »

乾隆

乾隆(z;,公元1736年至1795年)为中国清朝第六位(入關後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的年号。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清属蒙古尊其为腾格里特古格奇可汗。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葬于清东陵中的裕陵。 乾隆帝是执政时间第二长的中国皇帝,仅次于其祖父康熙帝;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為尊敬其祖父康熙,提前讓位於嘉慶帝,之后任四年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四年。 嘉庆帝登基后改元嘉庆,但宫中仍用“乾隆”年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万岁爷进药底簿》封皮上书“乾隆六十三年”。.

新!!: 营造法式和乾隆 · 查看更多 »

乌头门

乌头门是唐宋时代体现官阶等级的大门建筑,只有官阶在五品以上(唐朝)或六品以上(宋朝)的官员才可以建立乌头门。宋朝允许乌头门传子孙。.

新!!: 营造法式和乌头门 · 查看更多 »

建筑

建築,通常指的是對那些為人類活動提供空間的、或者说拥有内部空间的構造物進行規劃、設計、施工而後使用的行為過程的全體或一部分。「建築」除了可指具體的構造物外,也著重在指創造建造物的行為(過程、技術)等。通常在表示具體建造物時,稱之為「建築物」,但在漢語中兩者常被混同使用。建築經常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文化的符號,也被當成是一種藝術作品。歷史上許多重要的文明都有其獨特的代表性建築成就。 「建築」一詞可以是:.

新!!: 营造法式和建筑 · 查看更多 »

伍崇曜

伍崇曜(Howqua IV,),原名元薇,商名绍荣,字紫垣,一字良輔,广州南海人,清朝廣州十三行怡和行行主,藏、刻書家。.

新!!: 营造法式和伍崇曜 · 查看更多 »

开封市

開封(英文:Kaifeng)古稱老丘、啟封、大梁、浚儀、汴京、汴梁等,簡稱汴,河南省地級市,地處河南省中東部,西與省會鄭州市毗鄰,東與商丘市相連,南接許昌市和周口市,北隔黃河與新鄉市相望。截至2016年,開封市總面積6266平方公里,下轄5個市轄區、4個縣,常住454.67萬人。 開封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及北宋相繼在此定都,北宋稱此為東京开封府。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北宋首都東京開封府更是當時繼唐朝首都長安後的世界第一大城市。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 開封是戲曲之鄉,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豫劇發源於此。開封市內五湖四河環繞分佈,素有“北方水城”之稱。開封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菊花名城、中國書法名城,擁有國家5A、4A級旅遊景區8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 、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吸引著眾多海內外遊客。 開封是河南省新興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發展區城市,鄭州大都市區核心城市。開封自貿區也是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

新!!: 营造法式和开封市 · 查看更多 »

佛光寺

佛光寺一般可以指:.

新!!: 营造法式和佛光寺 · 查看更多 »

侧脚

侧脚宋代建筑术语,是指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营造法式》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均“柱首微收向内,柱脚微出向外,每屋正面,随柱之长,每一尺侧脚一分,若侧面,每一尺即侧脚八厘;至角柱,其柱首相向,各依本法”即正面柱子的柱脚向外倾斜柱高的1/100,侧面倾斜8/1000,而角柱在正面、侧面两个方向,柱脚各按例倾斜的做法。.

新!!: 营造法式和侧脚 · 查看更多 »

北宋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宋朝的一个時期,自趙匡胤發動陈桥兵變強迫后周末帝禅让(960年)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于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后以应天府為首都建南宋,与北宋合称“两宋”。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宋朝以「火」為五行德運,並取紅色為王朝正色。 北宋的最大统治区域包括东、南到海,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北宋是面積最少的中原统一皇朝,亦無法統治河西走廊及燕雲十六州。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三千二百五十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一亿一千二百七十五万。.

新!!: 营造法式和北宋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新!!: 营造法式和唐朝 · 查看更多 »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由原美北长老会美华书馆工人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四人得到长老会美國籍牧师费启鸿的帮助,于1897年2月11日始创于上海,秉承“倡明教育,开启民智”之宗旨,为中国现代出版业巨擘,在上百年的漫长岁月中,对中国现代的文化与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商務印書館初期承印商业簿记表冊、帳本、教會圖書等印務,故得名商务。.

新!!: 营造法式和商务印书馆 · 查看更多 »

元祐

元祐可能是指:.

新!!: 营造法式和元祐 · 查看更多 »

元符

元符(1098年六月-1100年)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三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三年,改元原因為咸阳百姓段义捡到一枚玉印,经鉴定认定该符印是上天降的传国之宝,為祥瑞,因此改元“元符”,以示庆祝。 元符三年正月宋徽宗即位沿用。.

新!!: 营造法式和元符 · 查看更多 »

四库全书

#重定向 四庫全書.

新!!: 营造法式和四库全书 · 查看更多 »

秦桧

檜(),字會之,江寧府(今江蘇南京江宁)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补密州教授,曾任太学学正。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靖康之禍後隨同徽、欽二帝被擄到金國,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回到南宋。此後出任礼部尚书,两任宰相(僕射、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獨攬相權十九年。因其力主对金议和,并促使宋高宗杀害抗金将领岳飞等,被民间广泛视为汉奸、卖国贼,元編《宋史》列入奸臣。.

新!!: 营造法式和秦桧 · 查看更多 »

紹興 (南宋)

紹興(1131年-1162年)是南宋皇帝宋高宗的第二个也是最後一個年号,共计32年,有承繼前業,振興昌盛又或是紹奕世之宏修,興百年之丕緒之意。 紹興三十二年六月宋孝宗即位沿用。.

新!!: 营造法式和紹興 (南宋) · 查看更多 »

绍定

绍定(1228年-1233年)是南宋皇帝宋理宗的年号,共计6年。.

新!!: 营造法式和绍定 · 查看更多 »

绍兴市

绍兴市(普通话:Shào Xīng;吴语:Zau Shin),简称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浙江第四大城市。旧称会稽、山阴,越文化中心。现在是中華人民共和国纺织业与小电机、节能光电工业的中心。 绍兴是浙江的文化中心之一,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有名的水乡、酒乡、桥乡,绍兴风景秀丽、人才辈出,著名的文化古迹包括兰亭、禹陵、鲁迅故里(包括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百草园等)、蔡元培故居,周恩來祖居,秋瑾故居,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賀知章故居等名人故居,东湖、沈园、吼山、新昌大佛寺等,古代越王“卧薪尝胆”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绍兴纺织业、小电机、节能照明、生物酿造业极发达,纺织业出口产品占世界纺织面料交易额的60%,绍兴中国轻纺城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市场。另外,绍兴出产的黄酒(又称绍酒)更是闻名遐迩,成为国宴专用酒。根据酿制工艺和口感不同,绍兴黄酒又分加饭酒、花雕酒、善酿酒等。.

新!!: 营造法式和绍兴市 · 查看更多 »

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是中國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对于古建筑研究,唐宋建筑的发展,考察宋及以后的建筑形制、工程装修做法、当时的施工组织管理,具有无可估量的作用。此書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编成,崇宁二年(1103年)颁发施行。由将作监少监李诫所作。书中规范了各种建筑做法,详细规定了各种建筑施工设计、用料、结构、比例等方面的要求。 全书357篇,3555条。是当时建筑设计与施工经验的集合与总结,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原书《元祐法式》于元祐六年(1091年)编成,但因为没有规定模数制,也就是“材”的用法,而不能对构建比例、用料做出严格的规定,建筑设计、施工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李诫奉命重新编著,终成此书。.

新!!: 营造法式和营造法式 · 查看更多 »

萬有文庫

《萬有文庫》,是商務印書館於1929年起開始出版的綜合性叢書,共收書1710種,4000冊。 1928年王雲五開始籌備《萬有文庫》,1929年起陸續出版,第一集有圖書1010種共2000冊,第二集有700種共2000冊。王雲五在《萬有文庫》的印行緣起中說:“本文庫之目的,一方在以整個的普通圖書館用書貢獻於社會,一方則採用最經濟與適用之排印方法,俾前此一二千元所不能致之圖書,今可三、四百元致之。” 董桥在《点亮案头一盏明灯》谈到:“早岁家中书房集藏好多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包罗万象,朴素实用,确是跟我一起走过成长治路。后来到了台湾,又买了许多那边商务补印的‘丛书集成’,粗粗的书皮,淡淡的墨色,翻阅轻便,仿佛夜雨秋灯,故旧重逢,剪烛闲谈,惬意得很。‘万有’当是‘万物’之意,徐渭《坐卧房记》说的‘一室之中可以照天下,观万有,通昼夜,一梦觉而无不知。’读这些文库、丛书,我常常会想起王云五在商务的业绩,觉得这样的读书人,实在体贴周到得可爱。”.

新!!: 营造法式和萬有文庫 · 查看更多 »

說郛

《說郛》,元末陶宗儀編纂,共100卷。 《說郛》即五經眾說,書名取揚子語“天地萬物郭也,五經眾說郛也”。《說郛》收集秦漢至宋元名家作品,如百家雜記、筆記、詩話等,顺治四年(1647年)編成,共搜集古籍1292种,条目數萬,有经史传记、百氏杂书、考古博物、山川风土、虫鱼草木、诗词评论等。書成不久陶宗儀病逝,抄本多被松江文士收藏。杨维桢为之序:“学者得是书,开所闻扩所见者多矣。”《四库提要》评:“是书实仿类说之例,每篇略存不必求全,多历代史志所不载”。 《說郛》一書輾轉流傳,卷多散佚,成化十七年(1481年),郁文博在龚某家借得此書,閱罷後以為“是书搜集万事万物,备载无遗,有益后人。”又覺字多訛誤,遂補為一百卷。明代景泰年間校刊《說郛》120卷,已非陶氏原著。清初陶珽編有120卷本,是今世通行本,但錯誤很多。清初江南書坊取《說郛》舊版,分類重編為《錦囊小史》、《群芳清玩》等書。還有《續說郛》46卷本,收集有名家著述527种。1990年8月,上海古籍出版社集陶宗仪版《說郛》、陶珽版《說郛》120卷本和《续说郛》46卷本,影印出版,定名為《说郛》三种。 Category:叢書 Category:元朝典籍 Category:1640年代書籍.

新!!: 营造法式和說郛 · 查看更多 »

钱谦益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绛云楼主人、蒙叟、东涧老人,又因其住址而称虞山、因其职位而称宗伯,直隶常熟县(今江蘇省苏州市常熟市)人,万历三十八年探花。作为明末清初时期文学领域的集大成者,钱谦益领导这一时期的文坛长达五十年。在政治上钱视为東林黨或復社人士。明朝时四次出仕,官至礼部尚书。后在南京降清,任礼部侍郎五个月,被视作“贰臣”。辞官后投入反清复明运动,为遗民义士接纳,更成为联络东南与西南抗清复明势力的总枢纽。后钱谦益的诗文被乾隆帝下诏禁毁。 陈寅恪认为其是“复国之英雄”,“应恕其前此失节之愆,而嘉其后来赎罪之意,始可称为平心之论”,并称钱与其妻柳如是的诗文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新!!: 营造法式和钱谦益 · 查看更多 »

苏州市

苏州(苏州话:),古称吴,现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的中心地带,著名的鱼米之乡、状元之乡、院士之乡、经济重镇、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余年,而官方认定的建城史逾2500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江南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长期为江南地区一级行政区的首府和经济文化中心。早在东汉中期,就成为仅次于中国首都洛阳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和世界十大城市之一,明清时期,更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当时,苏州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十大城市之一。但庚申之劫后,工商业衰败,人口锐减,苏州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衰落时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众多开发区的建立,苏州经济开始快速发展,1978-2013年年均经济增长超过14%。据联合国的报告,苏州人口在2000年至2014年年均增长6.5%,在全球超过五百万人口的城市高居首位,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城市。 苏州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北翼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长期居全省之冠,是全省的经济中心、工商业中心、对外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也是全省重要的金融、文化、科教城市及交通枢纽。根据2015年官方发布的各项统计数据,苏州的人类发展指数已达到0.894,相当于世界第18位的以色列。 苏州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0个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还承办过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新!!: 营造法式和苏州市 · 查看更多 »

考工记

《考工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关于手工业技术的国家规范,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根据郭沫若考证,《考工记》作者是齐国人,因为书中用的是齐国度量衡、齐国地名和齐国方言。.

新!!: 营造法式和考工记 · 查看更多 »

陶宗儀

陶宗儀(),字九成,號南村。黃岩清陽人(今屬浙江台州路橋)人。元末明初文史學家。 父陶煜官至上虞縣尹,叔陶復初是書畫家。元惠宗至正八年(1348年)三月,科举失利,舉進士不第,八月避兵出遊浙東、浙西。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后,定居雲間(今上海松江),開館授課。終身不仕。人稱“南村先生”。工書法,尤能小篆,勤於筆記,隨身攜帶筆墨,遇事即記。著有《書史會要》、《南村輟耕錄》、《說郛》、《南村詩集》等。 T T T Z.

新!!: 营造法式和陶宗儀 · 查看更多 »

陶湘

陶湘(),字兰泉,号涉园,江苏武进人。 陶青之後,祖父陶世绵,父陶恩泽。同冶十年(1871年)出生,光绪十七年(1891年),娶同里恽氏为妻,與盛宣怀友好。辛亥革命後迁居天津。袁世凯执政时,曾任江苏沙田局总办。历任上海、天津、山东等地纱厂经理。又曾擔任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经理。好讀書,藏書三十萬卷,“缘其纸洁如玉,墨凝如漆,怡目悦心,为有清一代所擅美。”,多明本及清代精刻本,例如《儒学警悟》的明钞本。1929年擔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晚年寓居上海,處境不佳,不得不出售藏書以维持生计。1940年卒。.

新!!: 营造法式和陶湘 · 查看更多 »

柱是建築物中垂直的主結構件,承托在它上方物件的重量。 在中國木建築中,橫樑直柱,柱陣列負責承托樑架結構及其他部分的重量,如屋檐,在主柱與地基間,常建有柱础。另外,亦有其他較小的柱,不置於地基之上,而是置於樑架上,以承托上方物件的重量,再透過樑架結構,把重量傳至主柱之上。例如脊瓜柱或蜀柱,是在樑架之上承托部分屋檐的重量。 中国古代的柱子多数为木造,属于大木作范围;间有石柱。明清时期,东南的一些地方普遍用石材或砖材制作檐柱,以取得更好的耐久性。为防水、防潮,木柱下垫以石质柱础,有时会在柱础和柱之间再增加一层石制或木制的柱櫍。.

新!!: 营造法式和柱 · 查看更多 »

李诫 (北宋)

李诫(),一說李誠,字明仲,郑州管城县(今河南省郑州新郑市)人,北宋著名建筑师。.

新!!: 营造法式和李诫 (北宋) · 查看更多 »

李敖

李敖(),字敖之、幼名安辰,自稱李大師。台灣历史学家、文学家、作家、政治評論家、政治人物、文化批評者、中國近代史學者。生於满洲国时期的哈爾濱市,籍貫吉林扶餘,祖籍山東濰縣,李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肄業、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業。公開活動常身著一件自稱是价值12000元新台币的名牌紅色夾克,成為他的象徵。李敖情史非常豐富,也曾因此帶來個人爭議。 李敖成名於20世纪60年代,當時在《文星》雜誌上為胡適辯護,反對中國傳統文化,力主全盤西化,掀起中西文化論戰。早年少谈当代政治议题;後來才逐漸反對國民黨一黨專政;20世纪70年代走入政治運動,曾因捍衛言論自由,反抗國民黨對黨外異議人士的迫害,而成為政治犯,服刑5年8個月。解嚴後,多次參選,曾任立法委員,卸任後逐漸轉往中國大陸發展,除研究、寫作、教學外,積極從事評論。李敖有濃厚的自由主義、民族主義思想,自認反蔣、反日、反美、反台獨、反國民黨、反民進黨。晚年倾向于赞美中國共產黨,以及兩岸統一,但他曾批評和諷刺中國共產黨的言論自由問題。 2018年3月18日上午10時59分,李敖在台北市榮民總醫院因腦瘤病逝,享年83岁。.

新!!: 营造法式和李敖 · 查看更多 »

营造法式“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 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大殿一等材斗拱 佛宮寺釋迦塔二等材 转角铺作 材是宋代《营造法式》中建筑构件的长度的标准。《营造法式》卷四《大木作制度一》开章明义:“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宋代官式建筑所用的木材规格,按木材横断面的大小,分为八个等级,一等最高,八等最低。《营造法式》规定,木材的广度和厚度之比一律是3:2。简单说,宋代有八等木材。 《营造法式》规定,以每种规格木材本身的的广度作为长度的度量模数,就叫1材,又将1材的高度均分为15份,1材的宽度分为10份,每份为“1分”°(读如“份”)。1材、1分°的实际尺寸,随不同等级的木材的广度按比例增减。例如一等木材的广度.

新!!: 营造法式和材 · 查看更多 »

格子门

格子门,也称为格扇,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在殿阁,民居房屋安装的戴格眼供采光的木门。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東亞地區的傳統建築也受中國影響而有格子門。宋李诫《营造法式》和元代薛景石《梓人遗制》中都称为格子门,清代称为格扇。一般房屋每间安装四扇高六尺至一丈二尺的格子门,狭窄的稍间安装两扇格子门就够了;如在檐额或梁柎下,则安装六扇双腰串格子门。 格子門橫拉式和推拉式兩種,中國的格子門在宋代或之前的多為橫拉格子門,後來推拉式格子門普及。日本稱格子門為格子戶,近古較為流行橫拉式格子門,稱為障子,但亦有推拉式格子門。朝鮮傳統建築外門多用推拉式格子門,室內房門亦有橫拉式。 格子门分三个部分。中间一横条在宋代称为腰串(清代称为索腰,日語稱為中棧)、腰串之上留格眼,腰串下安装障水板(日語作腰板)。除腰串外,格眼约占门高的三分之二,障水板占三分之一。明代的格子门,为了增加亮光,格眼与障水板的比例增加到七比三或八比二。日本、朝鮮式格子門有部份沒有障水板,只有腰串,腰串上下皆為格眼;也有些亦有些整扇門都是格眼,沒有腰串和障水板。亦有些只有障水板、格眼,沒有腰串。日本稱有障水板、腰串的推拉式格子門為棧唐戶,有障水板的橫拉式格子門則稱為腰付障子。 有些格子門的格眼沒有任何覆蓋物,古代的格子門有些會糊上紙或牡蛎壳片,可遮光和擋風。近現代有些格子門的格眼以玻璃覆蓋,也有些以化學纖維代替紙張作為覆蓋。.

新!!: 营造法式和格子门 · 查看更多 »

梁可指:.

新!!: 营造法式和梁 · 查看更多 »

梁思成

梁思成(),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中國著名建築史學家、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和教育家,一生致力於保護中國古代建築和文化遺產。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在《建筑五宗师》书中与吕彦直、刘敦桢、童寯、杨廷宝合称“建筑五宗师”。.

新!!: 营造法式和梁思成 · 查看更多 »

榫卯

榫卯为榫头卯眼的简称,是一种传统木工中接合两个或多个构件的方式。其中构件中的凸出部分称为榫(榫头,也称作笋头),凹入部分则称为卯(卯眼,也称作卯口、榫眼等)。 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 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餘部分则称作榫肩。.

新!!: 营造法式和榫卯 · 查看更多 »

模数

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计量单位。单位被應用於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等項目,使构配件安全吻合,并有互换性。 Category:建筑 Category:计量单位.

新!!: 营造法式和模数 · 查看更多 »

永乐大典

《永樂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編撰於明永樂年間,全書22,937--,11,095冊,約3.7億字。《永樂大典》屢遭浩劫,正本不知去向,副本今存不到800卷,約為原書的4%。《大英百科全书》称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新!!: 营造法式和永乐大典 · 查看更多 »

清工部工程做法

《清工部工程做法》指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工部颁布的《工程做法》七十四卷,2768页。 《清工部工程做法》和宋代李诫《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由官方颁布的关于建筑标准的仅有的两部古籍,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建筑学家梁思成将此二部建筑典籍称为“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梁思成在三十年代对《清工部工程做法》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著成《清式营造则例》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二书。.

新!!: 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 · 查看更多 »

清式營造則例

《清式營造則例》是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三十年代初研究清代匠作则例中的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工部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成果。此书脱稿于1932年,1934年由中国营造学社出版。自此书出版一来,此书已成为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文法课本之一。.

新!!: 营造法式和清式營造則例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营造法式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朱启钤

朱啟鈐(),字桂莘、桂辛,號蠖園。祖籍貴州紫江(今開陽縣),生于河南信阳。中国政治家、实业家、古建筑學家。.

新!!: 营造法式和朱启钤 · 查看更多 »

昂是中国古代建筑一种独特的结构--斗栱结构中的一种木质构件,是斗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利用内部屋顶结构的重量平衡出挑部分屋顶的重量。又有上昂和下昂之分,其中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仅作用于室内、平坐斗栱或斗栱里跳之上。 唐佛光寺大殿柱头铺作中的批竹昂是现知最早的实例。上昂始见于宋代建筑的内槽铺作,下端撑在柱头枋处,上端托在内跳令栱之下。至明清,官式建筑的带下昂的平身科有转化为镏金斗栱的做法,原来斜昂的结构作用已丧失殆尽,只起到装饰作用。.

新!!: 营造法式和昂 · 查看更多 »

斗栱

斗栱,又称--、枓--、斗科、欂櫨、铺作、蓮花托、牌科,朝鮮半島又稱--包(공포、栱包),是東亞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建筑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斗栱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東亞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

新!!: 营造法式和斗栱 · 查看更多 »

文津阁

文津阁是清代皇家藏书馆,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平原区西部。文津阁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主楼文津阁高二层,是一座仿照浙江宁波天一阁建造的藏书楼。文津阁藏有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一部和《诸子集成》一部。文津阁前有一个池塘,四围假山上一个露窗倒影入池水中,宛如新月。 Category:承德 Category:藏書樓 Category:中国楼阁 Category:清朝建築.

新!!: 营造法式和文津阁 · 查看更多 »

文渊阁

文渊阁(a),位于紫禁城外朝东路、文华殿以北,是清朝皇宫藏书楼。.

新!!: 营造法式和文渊阁 · 查看更多 »

文溯阁

文溯阁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沈阳故宫之西。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兴建。它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内廷四阁其中的一座。.

新!!: 营造法式和文溯阁 · 查看更多 »

政書

政書,又稱會要體,是中國及其他漢字文化圈地區記錄典章制度的書籍,政書之名源於明代錢溥的《秘圖書目》。 政書可分成兩大類,一為記述歷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書”,以“十通”、《歷代兵制》、《營造法式》為代表;另一種是記述單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斷代式政書”,稱為會要,唐贞元年间苏冕撰《会要》四十卷,是成书最早的一部会要。大中年间,杨绍复等又撰《续会要》四十卷。此二书久佚。今存的會要如:《唐會要》、《五代會要》、《西漢會要》、《東漢會要》、《宋會要輯稿》、《春秋會要》、《秦會要》等。司馬遷《史記》的“八書”首次記述典章制度,班固《漢書》將“八書”改寫為“十志”,後世史書多以“志”來記述各朝典章制度。会典和会要同为断代体政书,但亦有所別,私修多為会要,官修多為会典。.

新!!: 营造法式和政書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元祐法式營造法式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