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英倫入侵

指数 英倫入侵

英倫入侵(British Invasion)是指英國流行音樂、搖滾樂、节拍音乐在美國及加拿大爆紅的時期,與戰爭無關。英國音樂和英國文化行為影響美國的流行文化,而形成大西洋兩岸,浩瀚洶湧的反傳統運動。 1964-1967年,披頭四樂團在美國綜藝節目《艾德·沙利文秀》持續演出,標誌著英倫入侵的高峰。其他早期知名樂團有、奇想樂團、滾石樂團和,而動物樂團是在入侵的最前端。 1970年代末,多支英國龐克樂團打入美國市場,是第二波英倫入侵的開始。.

14 关系: 加拿大反文化奇想樂團動物樂團綜藝節目美國节拍音乐龐克音樂英國音樂英國文化披頭四樂隊滚石乐队流行音乐摇滚乐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新!!: 英倫入侵和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反文化

反文化(或反主流文化、逆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英语:Counterculture或counter-culture)是亞文化的一種, 這種文化所倡導的行為規範與價值觀通常與主流文化所規範的習俗大相徑庭,有時甚至相反。Eric Donald Hirsch.

新!!: 英倫入侵和反文化 · 查看更多 »

奇想樂團

奇想樂團(The Kinks)是一支英國搖滾樂團,于1964年由雷和戴夫·戴維斯兄弟成立於倫敦北區墨斯維丘。它是公認「英國入侵」時代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樂團之一。他們的音樂曲風多元,融合節奏藍調、英國歌舞雜耍、民謠和鄉村等元素。奇想樂團的原始陣容包括雷·戴維斯(主唱、節奏吉他)、戴夫·戴維斯(主奏吉他、歌唱)、皮特·奎特(貝斯吉他、歌唱)和米克·艾沃瑞(鼓、打擊樂器);其中,戴維斯兄弟自始至終走過樂團的32年音樂生涯,而奎特和艾沃瑞分別在1969年、1984年被約翰·道爾頓和巴布·亨利特取代。道爾頓隨後又於1978年由吉姆·羅德福頂替。尼基·霍普金斯在1960年代中期擔綱樂團在錄製專輯時的鍵盤手;往後,約翰·葛斯林、伊恩·吉布斯等人皆曾任全職團員,負責演奏鍵盤樂器。 他們於1990年進入搖滾名人堂。 Category:1964年成立的音乐团体 Category:英式節拍樂團 Category:英國入侵歌手 Category:英國搖滾樂團 Category:倫敦樂團 K.

新!!: 英倫入侵和奇想樂團 · 查看更多 »

動物樂團

動物樂團(The Animals) 是英國一個節奏藍調和搖滾樂團,成立於1960年代初的泰恩河畔新堡。樂團於1964年在倫敦成名,並因其堅韌不拔而聞名於世。主唱以粗曠和深沉的藍調歌聲著稱,他們的招牌歌曲也是跨大西洋的冠軍單曲《日昇之屋》,以及諸如《》,《》,《》和 《》等熱門歌曲。樂團平衡了堅韌的搖滾樂和節奏藍調的專輯題材,也是英倫入侵美國流行音樂的一部分。 動物樂團在1960年年代中期經歷了許多人事的變動,並且遭受了糟糕的商業管理。樂團在使用Eric Burdon and the Animals這個團名時,有很大的變化行為是樂團搬遷到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並取得商業成功,成為一個迷幻搖滾及硬式搖滾的樂團,像歌曲《》、《》和《》,之後樂團在組團未滿10年時解散。總之,樂團在英國單曲榜和美國告示牌百大單曲榜都有10首單曲進入前20名榜單。 1968年樂團原始成員的Eric Burdon、Alan Price、Chas Chandler、Hilton Valentine和John Steel,在他們的家鄉泰恩河畔新堡重聚參加一場一次性的音樂會。他們後來在1975年和1983年各有短暫復出。從此以後,有幾次以各種名義進行了部分創始團員的重組。 1994年,動物樂團5位創始團員(上圖)入選搖滾名人堂。.

新!!: 英倫入侵和動物樂團 · 查看更多 »

綜藝節目

綜藝節目是一種娛樂性的節目形式,通常包含了許多不同性質和元素的演出,例如音樂與搞笑等類型。過往通常在電視上播出,而大部分的綜藝節目會邀請現場觀眾參加錄影,但也有現場實況播出。 常見的綜藝節目主要分為四大類型:綜合經典(亦即大型傳統綜藝節目)、遊戲、益智、談話。 隨著時代演進,綜藝節目含括的不同元素衍生出各種子類型和變化創新,各子類型開枝散葉、持續發展。.

新!!: 英倫入侵和綜藝節目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英倫入侵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节拍音乐

节拍音乐(Beat Music)、英国节拍乐(British Beat)或默西節拍(Merseybeat)(特指来自默西河畔的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的乐队)是一种属于流行乐和摇滚乐的音乐流派,形成于1960年代早期的英国。节拍音乐是摇滚(rock and roll)、嘟-喔普、噪音爵士乐和节奏布鲁斯这几种类型的融合。这一流派中诞生了制造“英國入侵”风潮的许多乐队,他们从1964年起占领了美国流行乐榜单,并对日后流行乐和摇滚乐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包括树立了摇滚乐队的典型形态——由主音吉他、节奏吉他、贝斯吉他和架子鼓组成。.

新!!: 英倫入侵和节拍音乐 · 查看更多 »

龐克音樂

#重定向 朋克搖滾.

新!!: 英倫入侵和龐克音樂 · 查看更多 »

英國音樂

英國音樂至今仍一直非常受歡迎。從1960年代一群音樂家開始推廣搖滾樂以後,英國創造出非常多知名的新音樂領域,像是重金屬、民謠、鼓打貝斯、車庫搖滾、迷幻浩室、龐克、塵垢、金屬、英倫搖滾、新浪潮、輾蕊、血腥輾蕊,以及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經歷革新後的當地民謠。 英國並出了許多對全球極富影響力的歌手及樂團,像是謬思合唱團、披頭四、比吉斯合唱團、衝擊合唱團、1世代、鐵娘子樂團、猶太祭司樂團、平克·佛洛伊德、性手槍、誰合唱團、深紫色樂團、滾石合唱團、酷玩樂團、皇后樂團、創世紀樂團、超級流浪漢合唱團、愛默生,雷克與帕瑪(Emerson, Lake & Palmer)、艾瑞克·克萊普頓、洛史都華、羅克希音樂樂團、Foghat、奇想樂團(The Kinks)、Rockpile、超凡樂團(The Prodigy)、艾爾頓·強、綠洲合唱團、布勒樂團、齊柏林飛船合唱團、壞公司合唱團(Bad Company)、電台司令、幻覺皮衣合唱團(The Psychedelic Furs)、流行尖端樂團(Depeche Mode)、治療樂隊、黑色安息日、史密斯樂團、比利·愛多爾、大衛·鮑伊、險峻海峽合唱團(Dire Straits)、ELO、異教樂團(The Cult)、Yes、警察合唱團、放蕩樂團等。.

新!!: 英倫入侵和英國音樂 · 查看更多 »

英國文化

英國文化受其自由民主、島國、大國、宗教等等的因素影響。英國由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愛爾蘭四地區組成,四地區都有獨自的風俗和象徵。傳統上英國并不屬於歐洲,但歐洲文化也很大程度上地影響到了英國,二者綜合發展成了西方文化。 英國文學、音樂、電影、藝術、戲劇、媒體、電視、哲學和建築也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在科技上也很先進。運動也是英國文化重要組成部份之一,它也是很多運動的發源地,包括本國最流行的英式足球。英國因此也被描述為“文化大國”, 倫敦也由此成爲了世界文化中心之一。 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這場運動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於一度是大英帝國,英語也隨著其殖民地的拓展而成爲了一種世界性語言,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等等諸多國家人民的母語也都是英語。這些國家有時統稱英語圈。 其殖民地的文化反諸其身,對其文化,尤其是飲食產生了重大影響。.

新!!: 英倫入侵和英國文化 · 查看更多 »

披頭四樂隊

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是1960年在利物浦组建的一支英国摇滚乐队,在华语地区亦称为“甲壳虫乐队”、根據香港華人文化才是正確統稱為披頭四,由於香港1997年前深受英國文化教育才統稱為“--”、“--”等。乐队成員為约翰·列侬、保羅·麥卡尼、喬治·哈里森和林戈·斯塔尔。他们被广泛地承认为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摇滚乐队。根植于噪音爵士乐和50年代摇滚,披头士探索了各种音乐类型,从流行谣曲到迷幻搖滾,经常创新地运用经典元素。1960年代早期,他们的极度流行产生了披头士狂热现象。随着日后创作的成熟,他们被视为当时反文化运动理想的化身。 从1960年起的之后三年间,披头士在利物浦和汉堡的俱乐部中演出,逐渐积累了声望。乐队经理人布萊恩·愛普斯坦把他们打磨成职业乐队,制作人乔治·马丁激发了他们音乐上的潜能。在1962年末发行第一首打榜歌《Love Me Do》后,披头士走红英国。后一年,随着披头士狂热在英国的蔓延,他们取得了“Fab Four”的昵称。到1964年初,披头士已征服美国流行乐市场,成为国际巨星,引领了英國入侵潮流。1965年后,披头士制作了一系列革新的、影响深远的专辑,包括《Rubber Soul》(1965)、《Revolver》(1966)、《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1967)、《The Beatles (White Album)》(1968)以及《Abbey Road》(1969)。乐评界认为它们是披头士最好的作品。1970年披头士解散,之后乐队成员都有各自成功的单飞生涯。列侬于1980年12月遭枪击遇害,哈里森于2001年11月因肺癌病逝。剩余的成员麦卡特尼和斯塔尔如今依旧活跃在乐坛。 根据美國唱片業協會统计,披头士是美国史上销售量最高的乐队,共售出1.77亿张唱片。他们是英国排行榜上冠军专辑最多,也是英国单曲销量第一的乐队。2008年,披头士在《公告牌》的“史上最成功音乐人Hot 100”榜单上登顶;2014年,他们以20首冠军单曲在《公告牌》“最多冠军单曲”榜单上排名第一。他们拥有10座格萊美獎,1座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以及15座艾弗·诺韦洛奖。乐队作为一个整体入选了《时代》杂志的“时代100人:本世纪最重要的人物”名单。披头士是史上最畅销的乐队,全球总销售量估算为6亿到10亿间。2004年,《滾石雜誌》把披头士列歷史上最伟大的艺人。.

新!!: 英倫入侵和披頭四樂隊 · 查看更多 »

滚石乐队

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是一支英国摇滚樂乐队,于1962年4月在伦敦成立。布莱恩·琼斯(Brian Jones,吉他手、口琴手、和唱)、伊恩·斯图尔特(Ian Stewart, 钢琴手、和唱)、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 主唱、口琴手)以及基思·理查兹(Keith Richards, 吉他手、和唱及主唱),加上贝斯手比尔·怀曼(Bill Wyman)和鼓手查里·沃茨(Charlie Watts)组成了早期的滚石乐队。伊恩·斯图尔特雖然1963年在官方的團員名單中被移除,但還是偶爾會擔任樂隊中的鋼琴手,直到他在1985年逝世。布莱恩·琼斯在1969年時被迫離開了樂隊,不到一個月後就離奇的溺斃在自家的游泳池,之後被米克‧泰勒所取代,直到1975年米克‧泰勒也離開了樂團。從那時開始,朗·伍德(Ron Wood)即成為了樂隊中的吉他手,直到現今。在1993年比爾‧懷曼離開了樂隊之後,達里爾·瓊斯(Darryl Jones)成為了樂團中的主要貝斯手。其他值得注意的樂隊中的鍵盤手包括尼基·霍普金(Nicky Hopkins),在1967年至1982年間在樂團中活躍;比利·普雷斯頓(Billy Preston)在1970年代中期也擔任過樂團中的鍵盤手,查克‧雷佛(Chuck Leavell)則在1982年擔任鍵盤手至今。滾石樂團在樂團初期是由布萊恩‧瓊斯所領導,不過在不久賈格爾和理查茲成為樂團中的主要創作動力來源之後,賈格爾和理查茲則取得了樂團中實際的領導地位。 滾石樂團是在1964-1965年間在美國取得巨大商業成功的英國入侵樂團中的前鋒樂團,並且在1960年代被視為反叛、反文化、青春的象徵。在1966年至1967年間,滾石樂團受到迷幻搖滾的影響而進行了很多音樂上新的嘗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專輯是 Their Satanic Majesties Request (1967) ,此時期也被樂評及樂迷視為滾石樂隊隊史上的低潮。在那之後,滾石樂團回歸到藍調的根基,發行了乞丐盛宴(Beggars' Banquet, 1968)、任血流淌(Let It Bleed, 1969)、粘手指(Sticky Fingers, 1971)、流亡大街(Exile On Main Street, 1972)四張被公認為樂隊隊史上最棒的專輯。 滾石樂團則繼續發行了獲得巨大商業成功的專輯,例如有些女孩(Some Girls, 1978)、將你紋身(Tattoo You, 1981),在1980年代,米克‧賈格與基思‧理查茲之間因為音樂上的發展方向的對立而使樂隊幾乎面臨解散,不過之後他們設法修補它們之間的關係,並在1989年回歸,發行了鐵圈(Steel Wheels, 1989),並舉行了獲得巨大商業成功的巡迴演唱會。自1990年代開始,滾石樂團新的音樂作品就越來越沒那麼廣受好評和頻繁了。儘管如此,滾石樂隊還是繼續以現場演唱會作為樂團的吸引力,舉辦了包括在1990和2000年代創紀錄的體育館等級的巡迴演唱會。在2007年,滾石樂團一舉包辦了在前五名的其中四名。 滾石樂隊在1989年入選了美國搖滾名人堂 , 在2004年則入選了。《滾石雜誌》在"史上最偉大的100位藝人"中將滾石樂隊排名第四,只落後於披頭四樂團、巴布‧狄倫、與貓王,他們在全世界預估已經銷售超過兩億張唱片,在2008年,《告示牌》雜誌在"史上最熱賣的100個藝人"當中將他們名列第十。.

新!!: 英倫入侵和滚石乐队 · 查看更多 »

流行音乐

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或POP music),亦稱流行歌曲、現代流行音樂,是指一段时期内廣泛被大眾所接受和喜歡的音樂。現代流行音乐又可作商业化运作,有時稱作商業音樂。和流行音乐形成对比的音乐形式是古典音樂和民間音樂。目前因為利益壟斷的關係,導致於外界難以一窺堂奧。.

新!!: 英倫入侵和流行音乐 · 查看更多 »

摇滚乐

摇滾音樂(Rock Music)是20世紀50年代初起源於“搖滾” 音樂中的一種廣泛音樂類型,並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特別是在英國和美國發展成為一系列不同的風格。W.

新!!: 英倫入侵和摇滚乐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