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苦味酸

指数 苦味酸

苦味酸,化学名2,4,6-三硝基苯酚,字母缩写TNP、PA是一种炸药,名字由希腊语的πικρος(苦味)得来,味道很苦。纯淨物室温下呈略带黄色的结晶,难溶于四氯化碳,微溶于二硫化碳,易溶于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溶于热水、乙醇、乙醚。它是苯酚的三硝基取代物,受硝基吸电子效应的影响而有很强的酸性。 干燥的苦味酸感度较低,略高于TNT(三硝基甲苯),储存和运输都比较安全。但是某些苦味酸盐的较高,因此储存苦味酸必须用非金属容器,装于弹体中的苦味酸必须经过严格的干燥,以阻止苦味酸腐蚀金属,生成高感度的盐。 苦味酸的为-45.39%,爆发点320℃(5s),当密度为1.70g·cm-3时,爆热和爆速分别为4.52MJ·kg-1和7.35km·s-1;密度为1.72g·cm-3时,爆压为26.5GPa,爆温约3000K,爆容约680L·kg-1。撞击感度24%-36%,对摩擦不敏感。做功能力为315cm3(铅孔扩张值),等效105%TNT当量;猛度16mm(铅柱压缩值),等效103%TNT当量。.

27 关系: 希腊语布尔战争帕斯卡三硝基甲苯地雷哈利法克斯爆炸硝基化合物硝化反应硝化纤维硝酸磺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炸当量炸药甲午战争电子效应焦耳航空炸弹苦味酸铵苯酚陸奧號戰艦TNT染料氧化日俄战争手榴弹

希腊语

希臘語(Ελληνικά)是一种印歐語系的语言,广泛用于希臘、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等国,与土耳其包括小亚细亚一帶的某些地区。 希臘语言元音发达,希臘人增添了元音字母。古希臘語原有26个字母,荷马时期后逐渐演变并确定为24个,一直沿用到現代希臘語中。后世希腊语使用的字母最早发源于爱奥尼亚地区(今土耳其西部沿海及希腊东部岛屿)。雅典于前405年正式采用之。.

新!!: 苦味酸和希腊语 · 查看更多 »

布尔战争

布尔战争,是英国与南非布尔人建立的共和国之间的战争。历史上一共有两次布尔战争,第一次布尔战争发生在1880年至1881年,第二次布尔战争发生在1899年至1902年。.

新!!: 苦味酸和布尔战争 · 查看更多 »

帕斯卡

帕斯卡(符號Pa或Pascal)是國際單位制(SI)的壓強單位。在不致混淆的情況下也可簡稱為「帕」。它等於每平方米一牛頓。以法國學者(同時身兼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音樂家、宗教家、教育家、氣象學家、哲學家)布莱茲·帕斯卡之名而命名。百帕(hPa)和千帕(kPa)也是自Pa衍生出來的氣象常用單位,正常海平面約101kPa、或1013百帕。.

新!!: 苦味酸和帕斯卡 · 查看更多 »

三硝基甲苯

2,4,6-三硝基甲苯(英文:Trinitrotoluene,縮寫:TNT)常见炸藥之一,至今仍大量应用在军事和工业领域上。它的IUPAC命名是2-甲基-1,3,5-三硝基苯(2-methyl-1,3,5-trinitrobenzene),由甲苯经过硝化製成,熔點為354 K(80.9°C)。由于呈黄色晶體狀,所以與苦味酸一同被俗稱為「黃色炸藥」。和硝酸銨可成為阿馬托炸藥。 與硝化甘油不同,精煉的三硝基甲苯對於摩擦、震動都十分稳定。即使被枪击,也不易爆炸。它需要雷管引爆。TNT不會與金屬起化學作用或者吸收水份。因此它可以存放多年。但它與鹼強烈反應,生成不穩定的化合物。 TNT爆炸反應式:2C7H5N3O6 → 12CO + 5H2 + 3N2 + 2C 每公斤TNT炸藥可產生4200千焦的能量。虽然三硝基甲苯的能量密度比脂肪(38MJ/kg)和糖(17MJ/kg)小,但它的分子中有三个硝基作为氧化剂,不需要大氣中的氧氣,所以引爆时会产生大量气体,产生爆炸。現今有關爆炸和能量釋放的研究,也常常用「公斤黃色炸藥」或「噸黃色炸藥」作為單位,以比較爆炸、地震、行星撞擊等大型反應時所釋出的能量。.

新!!: 苦味酸和三硝基甲苯 · 查看更多 »

地雷

地雷是一種放置或埋在地下的爆裂物,經常被用來殺傷經過的敵方人員或車輛,是一種被動式的陸戰軍事武器。.

新!!: 苦味酸和地雷 · 查看更多 »

哈利法克斯爆炸

哈利法克斯爆炸發生在1917年12月6日,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法國貨船SS Mont-Blanc滿載炸藥,與挪威船舶SS伊莫在海峽發生碰撞,海峽與哈利法克斯港及貝德福德盆地相接。大約二十分鐘後,法國貨船在港中爆發,摧毀哈利法克斯列治文區,並觸發18米高海嘯。大約有2000人死於海嘯,火災和建築物倒塌,近9000人受傷。哈利法克斯爆炸是核武器發展前最大的人造爆炸,約2900噸TNT炸藥。1918年5月,達爾豪西大學教授霍華德·L.布朗森估計爆炸約2400噸TNT炸藥。.

新!!: 苦味酸和哈利法克斯爆炸 · 查看更多 »

硝基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是含有一个或若干个硝基官能团(-2)的有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通常易爆,尤其是当分子内含有超过一个硝基且不纯时。 芳香硝基化合物通常通过硝化反应合成,即混合硝酸和硫酸(混酸)与有机分子反应得到硝化产物。最大规模生产的硝基化合物要数硝基苯。许多炸药都是通过硝化反应制得,包括三硝基苯酚(苦味酸)、三硝基甲苯(TNT)和三硝基间苯二酚(收敛酸)。硝化甘油也是其一。.

新!!: 苦味酸和硝基化合物 · 查看更多 »

硝化反应

硝化是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NO2)的过程,硝基就是硝酸失去一个羟基形成的一价的基团。芳香族化合物硝化的反應机理為:硝酸的-OH基被質子化,接著被脫水劑脫去一分子的水形成硝酰正离子(nitronium ion,NO2+)中間體,最後和苯環行親電芳香取代反應,並脫去一分子的氫離子。 在此種的硝化反應中芳香環的電子密度會決定硝化的反應速率,當芳香環的電子密度越高,反應速率就越快。由於硝基本身為一個親電體,所以當進行一次硝化之後往往會因為芳香環電子密度下降而抑制第二次以後的硝化反應。必須要在更劇烈的反應條件(例如:高溫)或是更強的硝化劑下進行。 常用的硝化剂主要有浓硝酸、发烟硝酸、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酸或是脫水劑配合硝化劑。 有机化合物经硝化后颜色会加重,如果引入多个硝基,其氧化功能会非常强,因此成为爆炸性物质。如黄色炸药TNT就是甲苯经硝化生成的三硝基甲苯;苯经硝化制得产品为硝基苯,是制造染料的原料;甲烷经气相硝化得到硝基甲烷,是一种火箭燃料;纤维经硝化形成一种透明塑料-赛璐珞,最早用来制造电影胶片,后来因为极其易燃,经常引起电影院火灾,已经被淘汰。.

新!!: 苦味酸和硝化反应 · 查看更多 »

硝化纤维

硝化纤维(Nitrocellulose),学名纤维素硝酸酯,也称硝化棉、硝基纖維素,通常由棉絨纖維和木漿等纤维材料浸入浓硝酸浓硫酸混合液中制得,多數用于制作發射藥。与硝化甘油相比,比較稳定,安全,便于运输。为白色或微黄色棉絮状物,易燃且具有爆炸性,化学稳定性较差,常温下能缓慢分解并放热,超过40°C时会加速分解,放出的热量如不能及时散失,会造成硝化棉温升加剧,达到180°C时能发生自燃。硝化棉通常加乙醇或水作湿润剂,分别称作硝化棉酒棉或硝化棉水棉。一旦湿润剂散失,极易引发火灾。如果在装卸作业中存在野蛮操作,发生硝化棉装箱包装破损、硝化棉散落的情况。试验表明,包装破损时,在50°C下2小时乙醇湿润剂会全部挥发散失。易于导致仓储自燃。.

新!!: 苦味酸和硝化纤维 · 查看更多 »

硝酸

硝酸(分子式:)是一种强酸,其水溶液俗称硝镪水。纯硝酸为无色液体,沸点83℃,在-42℃时凝结为无色晶体,与水混溶,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其不同浓度水溶液性质有别,市售浓硝酸为共沸物,溶质质量分数为69.2%,一大气压下沸点为121.6℃,密度为1.42g·cm-3,约16mol·L-1,溶质重量百分比足够大(市售浓度最高为98%以上)的,称为发烟硝酸,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硝酸的酸酐是五氧化二氮()。.

新!!: 苦味酸和硝酸 · 查看更多 »

磺化

化就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磺基的过程。 磺基(-SO3H)就是硫酸分子H2SO4(HO-SO2-OH)中去掉一个羥基形成的。如在苯分子中引入磺基就会形成苯磺酸。 磺化一般有两种方法:.

新!!: 苦味酸和磺化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苦味酸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爆炸当量

量又稱「黃色炸藥爆炸當量」,是指炸藥的爆炸造成的威力,相當于多少質量單位的黃色炸藥(TNT)爆炸所造成的威力相同。質量單位通常以千克(kg)或噸(t)來計量,而在核武器的威力衡量上則通常用「萬噸」,較少使用的有「億噸」。由于黃色炸藥每單位質量所産生的爆炸程度基本相同,所以以該種炸藥作為爆炸當量的參考系。 如果某種武器表明爆炸當量為2万噸,意思就是說該種武器所産生的威力與2万噸黃色炸藥爆炸產生的威力相同。通常來說,核子武器的爆炸當量都在10,000噸以上。於1945年8月6日,投於日本廣島的核彈大約等於1.3万噸的黃色炸藥,現代的核子武器大約都相當於10万噸到2千万噸黃色炸藥,曾試爆過最大的核彈是俄國5800万噸的沙皇炸彈。.

新!!: 苦味酸和爆炸当量 · 查看更多 »

炸药

#重定向 爆炸物.

新!!: 苦味酸和炸药 · 查看更多 »

甲午战争

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稱清日戰爭,國際通稱First Sino-Japanese War,是大清和日本在朝鲜半岛、辽东、山東半島及黃海等地进行的一場戰爭。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按照中国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战争。丰岛海战是戰爭爆發的標誌。最終大清戰敗,並於1895年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新!!: 苦味酸和甲午战争 · 查看更多 »

电子效应

电子效应,理论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之一。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涉及π键的共轭效应;一类是涉及σ键的诱导效应和超共轭效应。 电子效应本质上来讲就是由于不同原子之间存在电负性的差别,这个差别导致了化学键的极化。这种极化的结果可以沿着化学键传导,从而对分子本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产生了影响。.

新!!: 苦味酸和电子效应 · 查看更多 »

焦耳

耳(簡稱焦)是國際單位制中能量、功或热量的導出單位,符号為J。在古典力學裏,1焦耳等於施加1牛頓作用力經過1公尺距離所需的能量(或做的機械功)。在電磁學裏,1焦耳等於將1安培電流通過1歐姆電阻1秒時間所需的能量。焦耳是因紀念物理學家詹姆斯·焦耳而命名。 以其它單位表示, 1焦耳也可以定義.

新!!: 苦味酸和焦耳 · 查看更多 »

航空炸弹

航空炸弹泛指由航空器或者是太空飛行器攜帶使用的炸彈。目前尚未有實用化的太空載具投擲的空用炸彈系統服役,因此絕大多數的場合是指航空飛行載具使用者。尤其是轰炸机和戰鬥轟炸機的重要弹药。 絕大多數的航空炸弹都沒有動力,不過有一種專門對付機場跑道的特殊炸彈,在尾端裝有小型火箭發動機,作用不在於延伸有效射程,而是增加撞擊時的動量,深入跑道下方,擴大破壞效果。 主要用于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摧毁军事设施,交通枢纽以及其他军事或非军事目标。 炸弹包括弹头,弹体,装药,弹尾,扩爆,引信的部分。.

新!!: 苦味酸和航空炸弹 · 查看更多 »

酸(有时用“HA”表示)的传统定义是当溶解在水中时,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大于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化合物。换句话说,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水的pH值(25℃时为水的pH值是7)。酸一般呈酸味,但是品尝酸(尤其是高浓度的酸)是非常危险的。酸可以和碱发生中和作用,生成水和盐。酸可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两种。.

新!!: 苦味酸和酸 · 查看更多 »

苦味酸铵

苦味酸铵是一種黄色晶体。分子式C6H2(NO2)3ONH4,密度1.60 g/mL,加熱至265~271℃分解,到423℃爆炸。苦味酸铵在1841年由化學家馬爾昌德制得,但是一直都沒有用途,直到1869年它才和硝酸鉀混合在一起當作火箭的燃料。目前苦味酸铵可用於制造穿甲弹的爆破药。它可用苦味酸的水溶液经氨水中和而成。.

新!!: 苦味酸和苦味酸铵 · 查看更多 »

苯酚

苯酚(化学式:65,PhOH),又名石炭酸、羟基苯,是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晶体。有毒。 苯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

新!!: 苦味酸和苯酚 · 查看更多 »

陸奧號戰艦

陆奥号战列舰是日本海军长门級战列舰的第二艘,舰名源于日本古代的令制国陆奥。在大和級战列舰服役前是日本海军最强大的战列舰,也是同期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战列舰之一伊藤正德,刘宏多(译),联合舰队的覆灭,海洋出版社1991。.

新!!: 苦味酸和陸奧號戰艦 · 查看更多 »

TNT

#重定向 三硝基甲苯.

新!!: 苦味酸和TNT · 查看更多 »

染料

染料是有颜色的物质但有颜色的物质并不一定是染料。作为染整工業基礎,必须能够使一定颜色附着在纤维上。且不易脱落、变色。染料通常溶於水中,一部份的染料需要媒染劑使染料能黏著於纖維上。 染料和色素吸收部份波長的光,所以看起來帶有顏色。與染料比較,色素並不溶於水中,亦不會附著於其他物質上。 考古資料顯示,染色技術於印度和中東已有超過五千年歷史。當時的染料從動植物或礦物質而來,甚少經過處理。大多數染料來自植物界(如植物的根、莓類、樹皮、葉子和木料等),但此類染料甚少被廣泛用於商業上。 第一種人造的有機染料苯胺紫(mauveine)由威廉·珀金(William Henry Perkin)於一八五六年發明。其後共有上千種染料被發明出來。.

新!!: 苦味酸和染料 · 查看更多 »

氧化

氧化又被称为氧化作用、氧化反应。是还原剂(被氧化物)与氧化剂(被还原物)之间的氧化数升降。还原剂的氧化数上升(失去电子),氧化剂的氧化数下降(获得电子)。 一般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时放热,个别可能吸热,如氮气与氧气的反应。电化学中阳极发生氧化,阴极发生还原。.

新!!: 苦味酸和氧化 · 查看更多 »

日俄战争

日俄戰爭(日露戦争;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是大日本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為爭奪在朝鮮半島和滿洲地區的勢力範圍的戰爭。主戰場位於辽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島一帶海域。 日俄戰爭中,俄羅斯帝國遭遇連場敗仗,最終在美國總統羅斯福斡旋下,簽訂《朴次茅斯和约》,戰爭結束。俄羅斯帝國在日俄战争失敗後,損失了用作維持其帝國的常規軍事力量,國內自此動蕩不安,爆发一連串革命事件。俄军在日俄战争中的惨败,是1905年爆發的血腥星期日革命事件最直接的导火线。 日俄戰爭有不少总体战的特點,雙方皆大規模動員軍隊,以及其所需的龐大補給,该場戰爭形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場預演。Steinburg, p. 3.

新!!: 苦味酸和日俄战争 · 查看更多 »

手榴弹

手榴弹,又称手雷,是一种手投式的武器,具有爆炸功能。因為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的手雷外形和碎片都像石榴和菠蘿,由而得名,近年來由於FPS遊戲的流行,而在台灣有「芭樂」的俗稱。.

新!!: 苦味酸和手榴弹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TNP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