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若望二十三世

指数 若望二十三世

教宗聖若望二十三世(Sanctus Ioannes PP.,),原名安杰洛·朱塞佩·龙嘉利(Angelo Giuseppe Roncalli);于1958年10月8日至1963年6月3日岀任羅馬教宗,是歷代教宗中頗受敬重的一位。曾召開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提倡“清廉教會”,1963年4月发布著名教宗通谕《和平于世》。.

51 关系: 司鐸級樞機发展中国家天主教貝加莫教區天主教會威尼斯宗主教列表宣福禮宗座宮上主永恆的智慧主教希腊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三重冕庇護十二世保加利亚保祿六世土耳其圣人在伯多祿座位和平于世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梵蒂岡會議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第二次梵蒂岡會議總主教美國美國福音路德教會美国圣公会絨帽 (教宗)為罪懺悔牧者的王子聖伯多祿廣場聖父聖衣 (宗教禮服)貝加莫省贝尔加莫輔仁大學肯尼迪若望·保祿二世若望保祿二世樞機歡快回憶法国我們的鐸職之始方濟各 (教宗)意大利教宗教宗方濟各教廷教廷大使慈母與導師...普世教會合一運動 扩展索引 (1 更多) »

司鐸級樞機

#重定向 樞機.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司鐸級樞機 · 查看更多 »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也称作--,Developing country),指经济、社会方面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與发达国家相對。但現今隨著經濟發展,已有部份的發展中國家的生活水平和发达国家差距不大(包括波斯灣產油國、智利、哥斯大黎加、馬來西亞、汶萊和部份東歐國家),另外相反的是也有部份的發展中國家反而因生活水平退步而滑入-zh-tw:最低度開發國家;zh-hans:最不发达国家;zh-hant:最不發達國家-。.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发展中国家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貝加莫教區

天主教貝加莫教區(Dioecesis Bergomensis、Diocesi di Bergamo),是義大利一個天主教教區。屬米蘭總教區。 教區包括貝加莫省的大部分地區。2012年有教友912,000人,佔總人口93.8%。有389個堂區、司鐸957名。現任教區主教為方濟·貝斯基。.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天主教貝加莫教區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威尼斯宗主教列表

威尼斯宗主教(Patriarch of Venice)或稱為拉丁禮威尼斯宗主教,是天主教拉丁禮教會的宗主教。威尼斯宗主教與東儀天主教會的宗主教不同,他們是直接被教宗任命,而不會先由總主教和主教選舉產生,再由罗马教宗任命。現在的威尼斯宗主教是由威尼斯總主教享有的榮譽頭銜,並沒有宗主教之實權。 1451年,威尼斯總主教升格為宗主教。阿奎萊亞宗主教(英語:Latin Patriarch of Aquileia)於1420年7月7併入,在1451年時再合併格雷多宗主教(英語:Patriarch of Grado)和“卡斯泰洛主教”(英語:Bishopric of Castello)。宗主教教座設在意大利威尼斯的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1807年之前為城堡區聖伯多祿聖殿)。宗主教管理的教區是威尼斯宗主教區。.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威尼斯宗主教列表 · 查看更多 »

宣福禮

宣福禮(Beatificatio.;Beatification,字根來自beatus,受祝福的),又稱為宣福、列福、列福式,是天主教會追封已過世人的一種儀式,用意在於尊崇其德行,認定其信仰足以升上天堂。天主教徒相信,以真福者的名號禱告,真福者將會為祈祷者向天主代禱,會有更好的成效。 經過宣福禮之後,此人可以享有真福者、或真福品(Beato,Blessed)的稱號,其位階僅次於聖人。.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宣福禮 · 查看更多 »

宗座宮

宗座宮(Palazzo Apostolico)是教宗的正式官邸,位於梵蒂岡城,又稱教宗宮、使徒宮、梵蒂岡宮或神聖宮殿。最早於5世紀由教宗西玛克籌建,做為拉特朗宮的替代居所;後來經過多次毀壞及重建,直到1447年,教宗尼古拉五世決定興建新的建築,即今日所見之宗座宮。 該官邸結搆複雜。內設、羅馬教廷各機構、眾多小聖堂、梵蒂岡博物館、梵蒂岡圖書館等。在這1千多個房間中,最著名是繪有米開朗基羅壁畫《最後的審判》和《創世紀》的西斯廷小堂,以及拉斐爾房間等。 其他教宗宅邸尚有拉特朗宮、以及羅馬城外東南30公里處的岡道爾夫堡教宗別墅。梵蒂岡宮在15世紀取代了拉特朗宮,但後來它曾一度被奎里納爾宮搶了風頭,但奎里納爾宮在義大利統一後成為義大利國家元首的官邸。.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宗座宮 · 查看更多 »

上主永恆的智慧

《上主永恆的智慧》(Aeterna Dei sapientia)是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於1961年11月11日發出的教宗通諭。這是若望二十三世任內第6道通諭,通諭是為了紀念教宗聖利奧一世離世1500周年而發出。.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上主永恆的智慧 · 查看更多 »

主教

主教是基督宗教的高級聖職人員職稱,為天主教、東正教與圣公会採用,詞源自希臘文「episkopos」(επίσκοπος),即「epi」(由上往下)及「skopos」(觀察者),意為監督(overseer)。依據初期教會的傳統,祝聖主教代表授予聖職聖事的圓滿性。主教即是藉著聖靈/聖神被祝聖為教會中的牧人及管理者,也是教義的導師及聖職敬禮的司祭。在一般基督宗教主流教會,指耶穌基督派遣使徒/宗徒繼續實行祂的使命,到了第一世紀末至第二世紀初就形成了主教的制度。.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主教 · 查看更多 »

希腊

希腊(Ελλάδα,),官方名称为希腊共和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位于欧洲东南部的跨大洲国家。2015年其人口约为1,090万。雅典为希腊首都及最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为第二大城市。 希腊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北邻阿尔巴尼亚,北部邻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东北邻土耳其。希腊分为九个地区:马其顿、中希腊、伯罗奔尼撒、色萨利、伊庇鲁斯、爱琴海诸岛(包括十二群岛及基克拉泽斯)、色雷斯、克里特和伊奥尼亚群岛。爱琴海位于希腊本土东侧,爱奥尼亚海位于西侧,克里特海和地中海位于南侧。希腊海岸线长达,为地中海盆地国家中最长,世界第11长。希腊拥有大量岛屿,其中227个岛屿有人居住。其百分之八十区域为山地,奥林波斯山为全境最高峰,海拔。 希腊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270,000年起即有人居住。其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为民主制度、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史学、政治学、重要科学及数学原理、西方戏剧(悲剧及喜剧)的发源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腓力二世首先统一了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大帝迅速征服了古代世界的大片地区,将希腊文化和科学自东地中海地区传播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希腊为罗马所吞并,成为罗马帝国及其继承国拜占庭帝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后者为希腊语言及文化所主导。公元1世纪希腊正教会建立起来,塑造了现代希腊的文化认同,并将希腊传统传播至正教世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夺取了希腊地区。1830年,在经历独立战争后,希腊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希腊的文化遗产由其1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可见一斑,这一数目在欧洲及世界均居前列。 希腊为民主制国家,发达国家及高收入经济体,其生活质量较高,及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希腊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为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第十个成员国,并自2001年以来为欧元区成员国。其亦为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包括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希腊的独特文化地位、旅游业、船运业及战略地位使其被归为一中等强国。其为巴尔干地区最大规模经济体,并为这一区域重要的投资者之一。.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希腊 · 查看更多 »

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

《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由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新華通訊社譯名室編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本提供規範化人名翻譯的工具書。本书有姊妹篇《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 · 查看更多 »

三重冕

三重冕(Triregnum)是過去天主教教宗所戴的三層冠冕,由主教冠和三面王冠組成,後有兩條垂帶。 在禮儀中教宗不會戴它,而是放在祭壇上。教宗只會在、向全世界發表「致全城與全球」的祝辭、發表聖座隆重宣言,以及在出場、退場時戴上。.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三重冕 · 查看更多 »

庇護十二世

可敬的教宗庇護十二世(Venerabilis Pius PP.,),原名尤金·派契利(Eugenio Maria Giuseppe Giovanni Pacelli),天主教會第260任教宗(1939年3月2日—1958年10月9日)。2009年12月19日獲列為可敬者。 任內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庇護十二世 · 查看更多 »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共和国(Република България)是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国家。它与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马其顿、希腊和土耳其接壤,东部滨临黑海。.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保加利亚 · 查看更多 »

保祿六世

真福教宗--(Beatus Paulus PP.,),本名若翰·蒙蒂尼(Giovanni Battista Enrica Antonia Maria Montini;於1963年6月21日到1978年8月6日担任教宗。.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保祿六世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Türkiye Cumhuriyeti)是一個橫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鲁吉亚、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伊斯坦堡是最大城市,但其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 目前正申請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因北塞浦路斯、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人權及新聞自由等問題暫時拒絕土耳其加入。土耳其由2009年起为突厥議會成员国。 其氣候屬地中海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黑海沿岸,涼爽濕潤;內陸、東北、東南則冬季寒冷,夏季乾熱。.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土耳其 · 查看更多 »

圣人

聖人,指被大众认为具有特别美德和神圣的人。在中国,古代聖明的君主帝王,及後世道德高尚儒学造詣高深者,稱聖人。圣人的介定經常出現在诸子百家书籍。 有的宗教专门通过一定的仪式加封聖人,但也有聖人直接被大众尊奉为聖人,比方一些宗教創始人或神職人員。基督宗教(包括羅馬天主教會、聖公宗、東正教會)、印度教、佛教(猶如藏傳佛教活佛和南傳佛教的羅漢)、伊斯兰教、古巴的桑特里亚教中都有聖人。一些新纪元运动的人也将聖人的概念结合入他们的信仰。 如果沒有被宗教封聖的被公眾認可的人物,或者從當事人所不信仰的其他宗教的角度界定,可能會被稱為偉人或英雄。.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圣人 · 查看更多 »

在伯多祿座位

《在伯多祿座位》(Ad Petri cathedram)是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即位8個月後於1959年6月29日發出的首道通諭。這道通諭主要論述真理、團結和和平,而通諭並沒有根據當時的社會風氣來編寫和闡述教義。相反,它以溫和及關懷的語調為教宗提出有關真理、團結和和平的訊息。.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在伯多祿座位 · 查看更多 »

和平于世

《和平于世》(Pacem in Terris),全称为《论在真理、公正、仁爱、自由中建立普世和平》,是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于1963年4月11日发布的通谕,它仍是20世纪最著名的通谕之一。 该通谕的名称,来自于其开头:“和平于世,乃是各时代所有人都最为渴求之事,只有谨守上帝所订立的秩序,方能牢固地在世间实现和平。”在该通谕中,若望二十三世对当时的政治情况作出了反应。当时世界正处于冷战之中,两年前柏林墙建立,数月前前爆发了古巴导弹危机。教宗在该通谕中阐述道:冲突不应靠诉诸武力来解决,而应该靠谈判。他进一步强调尊重人权的重要性,这是基督教对人的理解的核心结果。《和平于世》是教宗第一次在通谕中提到了“全人类的善良意志”,而非仅提天主教的信仰。.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和平于世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梵蒂岡會議

#重定向 第一次梵蒂岡大公會議.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第一次梵蒂岡會議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

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Concilium Œcumenicum Vaticanum Secundum),簡稱梵二大公會議、梵二會議、梵二,又稱紐曼會議,是天主教會第21次大公會議,也是距今最近召開的一次大公會議,於1962年10月11日由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召開,1965年9月14日由次任教宗保祿六世結束。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是天主教會歷史上第21次大公会议。起初,人們以為它是第一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的續會,但後来羅馬教廷作出了澄清了:它將是另一次新的大公會議,取名“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 。 在1959年6月29日所颁布的《忝登伯鐸寶座》通谕中,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指出此次大公會議的目標將會是:「發揚聖道、整頓教化、革新纪律」。 本次會議最其重要的結果,即是認同被傳教國之傳統可以與天主教、基督教相容,且可以互相援引,令使爭議三百多年的中國禮儀之爭畫下句點,並且將所謂的《利瑪竇規矩》予以尊重。.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梵蒂岡會議

#重定向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第二次梵蒂岡會議 · 查看更多 »

總主教

总主教,也翻譯為大主教,是基督教传统教会的一种高階聖職人員,根据天主教及聖公會的制度,数个教区组成一个教省,其中會設有一個總教區,總教區的正權主教則稱為總主教;而教省總主教在省属教区中有某些权限。通常兼任省屬教區主教組成的主教團團長。不過這一職銜在聖秩聖事三階級的分類上和一般的主教是同等的。頭銜簡稱為『abp.』.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總主教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美國福音路德教會

美國福音路德教會(Evangelical Lutheran Church in America, ELCA),屬於信義宗,教會體制採修訂過的主教制(設有主教,但隸屬堂會保留部份會眾制的權力),總部位於芝加哥。美國福音路德教會是主流新教(Oldline Protestant)之一,教會聲稱約有400萬教友,是美國最大型的信義宗教會。2014年,教會有3,668,034人受洗的教友 。 ELCA的神學觀源自馬丁路德,接受和協同書的指導。該教會對自身的描述是「福音的、普世的、合一的」(Evangelical, Catholic and Ecumenical)。相比保守的密蘇里路德會(Lutheran Church–Missouri Synod)和威斯康辛福音路德總會(Wisconsin Evangelical Lutheran Synod),大多隸屬ELCA的堂會,其神學立場介於溫和到自由派之間,不過也是有偏向保守派的堂會。 ELCA支持女性擔任神職人員,並在2009年通過決議「終身許諾單配偶關係」(committed monogamous relationship)的LGBT人士可擔任神職人員,底下的堂會(Congregations)可自行決定是否要接受此項決議,也可自行決定是否要為同性伴侶關係提供宗教上的祝福儀式。在墮胎議題上,ELCA描述其自身為「支持生命的社群」(a community supportive of life),鼓勵女性探索墮胎的替代方案,例如收出養;但是ELCA也認為在某些情況下,墮胎是道德上負責任的決定,包括會造成母親生命威脅的時候,違反其中一方性自主意願而懷孕的時候,會導致胎兒早死和嚴重受苦的極端異常狀態的時候。 該教會參與普世教會協會以及(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並和美國聖公會、聯合衞理公會、美國長老教會、美國歸正教會、美國聯合基督教會和美國摩拉維亞弟兄會達成共融。 和羅馬天主教會在1999年發表《關於稱義教義的聯合聲明》,該聯合聲明宣稱雙方教會對「通過對基督的信念,憑藉神的恩典稱義」這一觀點的一致。.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美國福音路德教會 · 查看更多 »

美国圣公会

美国圣公会(The Episcopal Church)是普世聖公宗在美国、洪都拉斯、台湾、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委内瑞拉、英属维尔京群岛和部分欧洲地区的一个,教會體制採主教制。總部位於紐約市。 美国圣公会保持了圣公会的神学认识和宗教传统,以聖經、基督傳統、理性共同作為聖公會的信仰根基,自我描述為是“遵循大公教会传统的新教派别”(Protestant, yet Catholic)。聖公會繼承了使徒統緒,認定其主教的按立源自於使徒時代的聖秩聖事。公禱書是聖公會共用的禮儀書,同時也是普世聖公宗和各成員教會的法典。 美國聖公會現任首席主教為孔茂功(,又譯:米.嘉里)。孔茂功原任北卡羅萊納教區主教區(Diocese of North Carolina),他在2015年6月25至7月3日期間於美國猶他州鹽湖城召開的美國聖公會第78屆全國大會(General Convention)上,獲選接替嘉芙蓮.舒歌莉(Katharine Jefferts Schori,又譯:蕭寬玲)成為美國聖公會第27任首席主教,亦是美國聖公會首位非裔首席主教。 美國聖公會在社會福音運動相當活躍,反對死刑,支持民權運動以及肯定性行動(affirmative action)。 美國聖公會參與普世教會協會,並和美國福音路德教會、美國部份省份的摩拉維亞弟兄會、瑞典教會、舊天主教會達成共融。2016年1月14日,由於對同性婚姻的立場分歧,美國聖公宗與普世聖公宗協議停止與普世聖公宗的共融三年。.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美国圣公会 · 查看更多 »

絨帽 (教宗)

絨帽 (camauro),源於希臘語kamelauchion (「駱駝皮帽」的意思),拉丁語稱為camelaucum,是天主教教宗專用的一種帽子。 教宗绒帽是以紅色羊毛或天鹅绒周圍飾以白色貂皮,通常在冬天戴,以代替小瓜帽(zucchetto),而其他圣职者戴四角帽(biretta)。如四角帽以及学者所戴的四方帽一样,绒帽也源于皮莱乌斯帽(the pileus),起初是由剃度(tonsure)过的圣职者戴着以防頭部受涼。它经常和肩衣(mozzetta)配套,后者有时也用毛皮衬里。 绒帽自12世纪起就成为了教宗的衣饰。1464年前,它也被枢机戴着,但没有貂皮剪边。自那时起,绒帽便成了教宗独有的衣饰,而枢机们只能戴深红色的四角帽了。教宗绒帽自1963年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死後一度絕跡,直到2005年12月末重新出現在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头上,被當時的傳媒形容為聖誕老人。(圣尼古拉,后来成了传奇性的圣诞老人,曾为米拉的主教) Image: Innocent VII.jpg|教宗英诺森七世(1404年-1406年) Image:Pope_Julius_II.jpg|教宗儒略二世(1503年-1513年) Image:Benoit_XIV.jpg|教宗本笃十四世(1740年-1758年) Image:ClementXIII.jpeg|教宗克勉十三世(1758年-1769年).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絨帽 (教宗) · 查看更多 »

為罪懺悔

《為罪懺悔》(Paenitentiam agere)是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於1962年7月1日發出的教宗通諭。這是若望二十三世任內第6道通諭,內容是有關內心和外在懺悔的需要。.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為罪懺悔 · 查看更多 »

牧者的王子

《牧者的王子》(Princeps pastorum)是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於1959年11月28日發出的教宗通諭。這是若望二十三世任內第4道通諭,內容探討教會使命及本地神職人員和非神職人員的天主教徒對教會的參與,這道通諭使用伯多祿前書第五章第4節裏的文字作為標題。.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牧者的王子 · 查看更多 »

聖伯多祿廣場

聖伯多祿廣場(Piazza San Pietro),亦譯聖彼得廣場,位於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前,長340公尺,寬240公尺,由貝爾尼尼設計,是羅馬最著名的廣場。整個廣場有兩重的巴洛克式柱廊圍繞。.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聖伯多祿廣場 · 查看更多 »

聖父

聖父(God the Father)在許多單一神論宗教之中,主神的性別均為男性,尤其是以父親的角色出現。在支持三位一體的基督教之中,聖父為造物主三位一體的位格之一,另外兩個位格分別是聖子與圣靈,雖然本質上、屬性上、本體上與另外兩個位格相等,卻是位格中的「神首」(Godhead),從功能上來看是發出旨意的,差派聖子作救贖,並和聖子差派圣神作保惠師的。但一位論的基督教中,天父雅威才是“獨一的真神”,與聖子與圣神不同。(;;).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聖父 · 查看更多 »

聖衣 (宗教禮服)

#重定向 圣衣 (宗教礼服).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聖衣 (宗教禮服) · 查看更多 »

貝加莫省

貝加莫省(Provincia di Bergamo)是意大利倫巴第大區的一個省。面積2,723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1,098,740人。首府貝加莫。 下分244市鎮。 B.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貝加莫省 · 查看更多 »

贝尔加莫

貝加莫(Bergamo;伦巴底语:Bèrghem),是意大利西北部倫巴底大區的一个城市,大约位于米兰城东北方40公里,这个城镇面积共39.6平方公里,人口有121,316人。.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贝尔加莫 · 查看更多 »

輔仁大學

天主教輔仁大學(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通稱輔仁大學、輔大(FJCU、FJU),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的私立天主教大學。初由本篤會於1925年建校北京,1933年改聖言會接辦,1952年一度停辦後,復由聖言會、耶穌會與中國聖職單位於1961年在臺復校。現址新北市新莊區,毗鄰捷運輔大站,設有12個學院、輔大醫院及若干博物館、圖書館與研究院。 輔大直屬教廷督導,現為同名法人體系一員及亞洲博雅大學聯盟、EUTW七校聯盟、優久聯盟創始成員,享有高度募款力及高度國際性。固定入選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並發行全臺唯一A&HCI期刊。輔大校友涵蓋多國院士、各級政要、外交官、作家及影視名人在內,至今已達18萬餘人。.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輔仁大學 · 查看更多 »

肯尼迪

肯尼迪(Kennedy)是祖籍爱尔兰苏格兰地区的姓氏。可以指:.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肯尼迪 · 查看更多 »

若望·保祿二世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Sanctus Ioannes Paulus PP.,)是第264任天主教教宗,本名卡罗尔·若瑟·沃伊蒂瓦(Karol Józef Wojtyła,国际音标:,),出生於波蘭,于1978年10月16日被选为教宗,是第一位波蘭裔及斯拉夫裔教宗,也是自1522年亞德六世離世後456年來第一位非意大利人出身的教宗,在位時間則是史上第二長,僅次於庇护九世。 從事聖職前曾擔任過運動員、戲劇演員、礦工、化學工廠員工。擔任教宗後總共進行過102次國際訪問,是历史上出行最多的教宗。逝世被尊稱為大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 the Great),是史上第四位及1138年來首位被冠上「大教宗」(The Great Pope)頭銜的教宗,其他三位分別是教宗良一世、教宗額我略一世和教宗尼各老一世。教宗方濟各於2014年4月27日,將其和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同時冊封為聖人。其紀念日定於10月22日。.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若望·保祿二世 · 查看更多 »

若望保祿二世

#重定向 若望·保祿二世.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若望保祿二世 · 查看更多 »

樞機

樞機是教宗治理天主教會上主要的助手和顧問之職務,由教宗親自任命,是天主教會各級神職人員中僅次於教宗的職位,因而常被外界視為「教會親王」。該職通常由具主教銜的神職人員出任,他們通常也是重要教區的正權主教、或是聖座重要部門的首長。 樞機的拉丁文原名為「cardo」(英文對應詞為「cardinal」),有鉸鏈、樞紐、重要的意思。另一字源為「incardinare」。樞機們組成樞機團,當教宗職務出缺時,只有樞機團有權選舉下一任教宗,傳統上教宗也由樞機中選出。領樞機職的人本身很多是主教,因穿紅衣、戴紅帽,故在中文環境裡,經常被天主教外人士稱為紅衣主教。.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樞機 · 查看更多 »

歡快回憶

《歡快回憶》(Grata recordatio)是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於1959年9月26日發出的教宗通諭。這是若望二十三世任內第3道通諭,內容探討玫瑰經和為教會、使命、社會及國際祈禱的人。.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歡快回憶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我們的鐸職之始

《我們的鐸職之始》(Sacerdotii nostri primordia)是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於1959年8月1日發出的教宗通諭。這是若望二十三世任內第2道通諭,內容談及生前作為一位神父的貢獻以及教宗對教會內各神父的忠告。.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我們的鐸職之始 · 查看更多 »

方濟各 (教宗)

方濟各(Franciscus;Francesco;Francisco;)是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宗,本名豪爾赫·馬里奥·伯格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耶穌會會士,義大利裔阿根廷人,能說流利的拉丁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和德語。1958年加入耶穌會,1969年成為神父,1997年擔任天主教布宜諾斯艾利斯總教區總主教,並在2001年由時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冊封為樞機。他在2013年3月13日獲選為教宗,成為首位出身於拉丁美洲、南半球與耶穌會的教宗,也是繼額我略三世後1282年以來首位非歐洲出身的教宗。.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方濟各 (教宗)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教宗

教宗(Papa)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国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天主教會使用「教--宗」为中文譯名,部分華語圈教外人士、日本、韓國、越南則譯為「教--皇」。現任(第266任)教宗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教宗 · 查看更多 »

教宗方濟各

#重定向 方濟各 (教宗).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教宗方濟各 · 查看更多 »

教廷

在天主教會,教廷(Curia;或稱為「廷」)是個別教會/地方教會的管理人員與機構組成之團體,主要功能為輔助主教等高級神職人員管理與領導教會。其狹義上指各教區的「教區廷」,廣義上則包含羅馬教廷等實施聖統制的基督教宗派之核心領導機構。 與其他天主教會的機構相同,「教廷」的組織雛形來自於古羅馬。「Curia」(英語對應字為「court」,與法院同字)是古羅馬的一種地方統治單位,在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後,也負責管理各地方的教會事務。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原有世俗政治的「Curia」消失,但教會的「Curia」仍延續下來,並演變為今日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文的使用上,「教廷」一詞常等同於羅馬教廷,而天主教會本身也如此使用,如聖座在中華民國的外交代表機構,就被稱為「教廷駐華大使館」。.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教廷 · 查看更多 »

教廷大使

教廷大使(Nuntius)是圣座的一个外交官衔,来自古拉丁语词汇Nuntius,意为“envoy”(使节)。本文不仅有关该头衔,也说明其他衍生出的类似头衔,这些头衔都在罗马天主教会的组织结构中使用。.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教廷大使 · 查看更多 »

慈母與導師

《慈母與導師》(Mater et magistra)是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於1961年5月15日發出的教宗通諭。這是若望二十三世任內第5道通諭,內容探討基督教和社會進程。.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慈母與導師 · 查看更多 »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ecumenism 或 ,或稱教會再合一運動、基督信仰合一運動,簡稱合一運動),是提倡現代基督教內各宗派和教派重新合一的運動。普世教会合一运动在最初開始時稱為“向心運動”,主要對象為基督宗教。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的开端是1910年在英国爱丁堡舉行的世界宣教會議,由歐美等地的基督新教教派發起。1921年在瑞士日內瓦成立的国际宣教协会(IMC)、1948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的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WCC),都是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產生的組織。 這個運動在今天不獲部分基督教宗派接受,被認為是為了一味追求合一、卻妥協信仰立場的運動。.

新!!: 若望二十三世和普世教會合一運動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圣约翰二十三世教宗若望廿三世約翰二十三世若望廿三世龙嘉利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