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翼地效應機

指数 翼地效應機

地效飞行器,也称作--或飛翼船,是一種利用地面效應飛行的飛行器,是结合了普通飞机与气垫船两者特点的飞行器。与普通飞机的不同处是,這種飞行器主要在地效区飞行,也就是贴近地面、水面飞行,需要全時間利用翼地效應來運作。与气垫船的不同处是,气垫船靠自身动力产生气垫,而地效飞行器靠地面效应产生气垫。不過此類飞行器只能夠在離地幾尺至十幾尺的高度飛行,不能任意改變高度。氣墊船經常被誤會為是翼地效應機,但實際上兩者是仰賴不同的原理來產生浮力。.

11 关系: 天翼一号中山科學研究院地面效应喷气发动机冷战固定翼飛機無人機飞行器蘇聯里海怪物氣墊船

天翼一号

天翼一号(DF-100),中國大陸的第一艘地效飞行器。.

新!!: 翼地效應機和天翼一号 · 查看更多 »

中山科學研究院

#重定向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新!!: 翼地效應機和中山科學研究院 · 查看更多 »

地面效应

地面效应(Ground effect)亦稱為翼地效應(Wing-In-Ground effect, WIG)或翼面效應(Wing-In-Surface-Effect, WISE),是一种使飞行器诱导阻力减小,同时能获得比空中飞行更高升阻比的流体力学效应:当运动的飞行器距离地面(或水面)很近时,整个飞行器体的上下压力差增大,升力会陡然增加。前苏联就是利用这种效应,研制多款翼地效应飞行器並進行實際的測試飛行。 這種現像在飛機或是賽車產生的氣流被地面或水面影響時,就會發生。 此種現像主要使用在兩個地方:.

新!!: 翼地效應機和地面效应 · 查看更多 »

喷气发动机

喷气发动机(Jet engine)是一种--加速和排出的高速流体做功的热机或电机。它既可以输出推力,也可以输出轴功率。 大部分喷气发动机都是依靠牛顿第三定律工作的内燃机,但也有一些例外。常见的喷气发动机有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冲压发动机、脈衝壓式噴射引擎等。.

新!!: 翼地效應機和喷气发动机 · 查看更多 »

冷战

冷戰(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國及英國為首的--、與以蘇聯為首的--之間长达半世纪的政治對抗。一般认为,冷战始于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结束于1989年苏东剧变。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员国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华约成员国則为社会主义阵营,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1949年)、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他們透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佈署、對第三國的支援、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總統隆納·雷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年)和開放政策(1985年)。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的團結工聯最為突出。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援,導致了蘇聯旗下的衛星國,在數週內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年底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戰爭和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新!!: 翼地效應機和冷战 · 查看更多 »

固定翼飛機

固定翼飞机(Fixed-wing aeroplane或 aeroplane, airplane)簡稱飞机,是指由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它是固定翼航空器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另一种固定翼航空器是滑翔机。飞机按照其使用的发动机类型又可被分为喷气飞机和螺旋桨飞机。.

新!!: 翼地效應機和固定翼飛機 · 查看更多 »

無人機

無人機(Uncrewed vehicle、Unmanned vehicle、Drone)或稱無人載具是一種無搭載人員的載具。通常使用遙控、導引或自動駕駛來控制。可在科學研究、軍事、休閒娛樂用途上使用。 在日常用语中,“无人机”被特指为“無人飛行載具”。.

新!!: 翼地效應機和無人機 · 查看更多 »

飞行器

飞行器指能在地球大气层内、外飞行的器械,包括航空器(如飞机)、航天器(如:太空穿梭機)、火箭和导弹等。.

新!!: 翼地效應機和飞行器 · 查看更多 »

蘇聯

#重定向 苏联.

新!!: 翼地效應機和蘇聯 · 查看更多 »

里海怪物

里海怪物(Ekranoplan 或“Kaspian Monster”,俄语:Экраноплан),原苏联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利用地面效應设计的地效飞行器。 苏联早於1923年已開始研究翼地效应。同年,尤里耶夫展开有關研究。1935年,苏联的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亦開始有關研究。二次大戰後,各國纷纷加入研究,但都只是三分钟热度,只有苏联坚持下来。當時苏联有两間设计局研制地效飞行器,分別是别里也夫飞机设计局和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前者主要研發水上飞机,後者則製造船隻。 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的地效飞行器主要是軍事用途,可以用來發射导弹、反潜和突击登陆。1963年,设计局的伏尔加造船厂應海军要求,开始建造地效飞行器。1966年10月18日於裡海的蘇聯卡斯皮斯克(今達吉斯坦境內),原形飞行器首飞成功,體積亦不斷擴大。西方國家到了1980年代初,才透過侦察卫星發現這種飞行器。由於飞行器非常大,且又在里海航行,所以將之賦予里海怪物的代號。飞行器长106米,重495吨,这样的庞然大物能够运动靠的是“翼地效应”:8台涡轮风扇发动机每一个都能产生12万7千牛的推力,这可以让它获得很高的速度,并在地面与机翼之间产生一个高压气垫而使机翼获得额外的强大升力——这也意味着里海怪物只能贴着水面飞行。 里海怪物經歷過兩次失事,一次是1969年,另一次在1980年。第一次因海面大雾,飞行员无法分辨地平线,導致大浪拍打机身,最終失事。第二次的事故原因是飞行员操作失误。但它為後續的一系列地效飞行器研發,提供了大量的宝贵数据。.

新!!: 翼地效應機和里海怪物 · 查看更多 »

氣墊船

氣墊船(Hovercraft)是一種以空氣在船隻底部襯墊承托的交通工具,其氣墊通常是由持續不斷供應的低壓氣體形成。氣墊船除了在水上行走外,還可以在某些比較平滑的陸上或者是在結冰的水域等地形行駛。氣墊船是高速行駛船隻的一種,行駛時因為船身受氣壓自水面抬昇而起,大幅降低船體的流體阻力,以致行駛速度比動力輸出接近的一般船隻快上許多。很多氣墊船的速度都可以超過50節,但與另一種可以高速行駛的船隻水翼船不同,由於氣墊船的升力並非依靠速度產生,因此縱使以非常缓慢的速度行駛,也不影響其效率。.

新!!: 翼地效應機和氣墊船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地效飞行器地面效应船翼地效应机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