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美麗島事件

指数 美麗島事件

美麗島事件(或稱高雄事件,當時為一黨專政的蒋经国政府稱此為「高雄暴力事件叛亂案」)是於1979年12月10日的國際人權日在台灣高雄市發生的一場重大衝突事件。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運動人士,於12月10日組織群眾進行遊行及演講,訴求民主與自由,終結黨禁和戒嚴。期間有一些理小平頭配戴青天白日徽章的二十餘歲不明人士混入群眾中朝演講者投擲雞蛋進行挑釁。外圍的鎮暴部隊則將群眾完全包圍住,並往裡面釋放催淚彈,以及照射強力探照燈激化民眾,並逐步縮小包圍圈,終至引爆警民衝突。事件後,警備總部大舉逮捕黨外人士,並進行軍事審判,為台灣自二二八事件後規模最大的一場警民衝突事件。 美麗島事件發生後,許多重要黨外人士遭到逮捕與審判,甚至一度以叛亂罪問死,史稱「美麗島大審」。最後在美國國會議員及國際人權組織的關切、各國媒體來台採訪,以及各界的壓力下,除事件总指挥施明德判無期徒刑外,其餘皆以有期徒刑論處。 此事件對台灣往後的政局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台灣民眾於美麗島事件後開始關心台灣政治。之後又陸續發生林宅血案(1980)、陳文成命案(1981)、江南命案(1984)撼動國際社會,使國民黨政府不斷遭受國際輿論的壓力以及黨外勢力的挑戰,之後國民黨漸漸不再稱呼黨外人士為野心陰謀份子,並逐漸放棄一黨專政的路線以應時勢,乃至於解除持续38年的戒嚴、開放黨禁、報禁。伴隨著國民黨政府的路線轉向,台灣主體意識日益確立,在教育、文化、社會意識等方面都有重大轉變。 美丽岛事件的七位受刑人中,除林弘宣之外,其他的六位受刑人在出狱后都曾担任民主进步党的党主席或者代理党主席。吕秀莲是中华民国首位女性副总统,陈菊是中华民国首任民选女性直辖市长以及现任的总统府秘书长,姚嘉文是首位民主进步党籍的考试院院长,黄信介是民主进步党首位连任两届并做满任期的党主席,许信良是首位曾经退出民主进步党的前任党主席,施明德是民主进步党历任党主席中在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坐牢最久者,林义雄是带领民主进步党走向执政的党主席,张俊宏曾任海峡交流基金会副董事长。.

185 关系: 台巴子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台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主體意識台灣獨立運動台灣省省長台灣省戒嚴令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化台灣政治司法官學院叛國大學 (雜誌)大圓環太陽花學運外省人姚嘉文宵禁宋楚瑜尤清屏東市中壢事件中央公園 (高雄市)中央研究院中山路 (高雄市)中國國民黨中国共产党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中華民國副總統中華民國總統中華民國法務部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憲法中正路 (高雄市)常持琇三一九槍擊事件平頭康寧祥人权二二八事件弹劾張德銘張俊宏張俊雄張溫鷹張春男張政雄住宅...余登發律師國際人權日國際特赦組織周清玉呂傳勝呂秀蓮催淚彈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王昇王拓示威社会主义社會民主黨 (臺灣)立法委員紀萬生美國美國聯邦政府美麗島 (歌曲)美麗島站美麗島雜誌疾風 (雜誌)田孟淑电视台無期徒刑特務監察院直轄市 (中華民國)百萬人民倒扁運動聯合報選舉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行政院院長行政院新聞局解嚴許信良高俊明高雄高雄市高雄市市長高雄市政府高雄市政府警察局高雄車站高雄捷運謝長廷魏廷朝警備總部鶴佬話軍事法庭軍事演習黨外運動黃天福 (台灣)黃信介黃順興黃越欽黃昭輝鼓山事件龍門核能發電廠范巽綠郁慕明防暴蘇秋鎮蘇貞昌邱垂貞邱茂男蔡有全蔣經國蔣經國政府野百合學運野百合運動重北輕南自立晚報自由自由中國臺中市臺中縣臺北臺北市市長臺灣省籍情結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灣歷史建築臺灣時報雷震逮捕考試院院長陳博文陳忠信陳繼盛 (民國)陳菊陳水扁陳文成事件林奐均林季平林宅血案林弘宣林義雄林樹枝捷運美麗島站李筱峰李登輝李雙澤李明憲 (政治人物)杂志桃園縣長梧棲區楊祖珺楊青矗正義連線民主民主進步黨民主進步黨歷任中央黨部秘書長列表民族自決江南案江鵬堅汪敬煦法務部司法官學院演講有期徒刑戴振耀戒严海峽交流基金會新北市市長新黨新臺幣施明德文化文星政黨輪替教育時代力量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519綠色行動 扩展索引 (135 更多) »

台巴子

台巴子()是大陸人或非台湾地区的人对台湾人的歧視語,意为“来自台湾的乡巴佬”,不同语境下亦包含凯子、傻瓜和吝嗇之意。.

新!!: 美麗島事件和台巴子 · 查看更多 »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Mandarin Oriental, Taipei)是位於台北市松山區的酒店,前身為中泰賓館,公司登記名稱為「開泰豐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與香港文華東方酒店集團合作,為文華東方酒店集團的成員,董事長為中泰賓館第三代林命群。台北文華東方酒店總共有303間房間,於中泰賓館原址重建為地上14層,採歐式建築風格,店內擺設1700多件原創藝術品,大廳內的豪華水晶吊燈由5萬個水晶組成。台北文華東方酒店於2014年5月18日開幕,當日邀請影后林青霞出席剪綵。鄰近松山機場站、台北松山機場和台北小巨蛋。.

新!!: 美麗島事件和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美麗島事件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oj)是台灣的基督新教長老宗組織,為普世教會協會、台灣教會合作協會成員。成立於1951年,但其歷史可追溯至1865年在高雄旗津建立的臺灣第一間新教教會。其會徽主要由長老宗的共同標誌「」,加上會名的臺語白話字組合而成。如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政治立場非常鮮明,即堅定地主張台灣獨立,並與台灣的獨派政黨關係緊密。.

新!!: 美麗島事件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 查看更多 »

台灣主體意識

#重定向 臺灣主體性.

新!!: 美麗島事件和台灣主體意識 · 查看更多 »

台灣獨立運動

台灣獨立運動,簡稱台獨,是台灣的政治思想之一,其主要目標是透過制定新憲法等方式,建立一個屬於台灣住民的獨立主權國家,與謀求兩岸統一的「統派」相對。實際上依照理論與目標的不同,還可細分為傳統台獨、華獨、台獨左派等流派。 台灣獨立運動面臨著種種的政治現實與國際角力,外部除須與美日兩大盟邦建立互信的軍事同盟關係,還須克服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力干涉與經濟施壓,而如何解決台灣內部在國家認同與意識形態上的多元與矛盾(統派)也是另一項難題。台灣獨立運動也透過台灣民族主義、台灣本土化運動、台灣正名運動、去中国化、強調台灣主體性等方式表現。.

新!!: 美麗島事件和台灣獨立運動 · 查看更多 »

台灣省省長

#重定向 臺灣省政府主席.

新!!: 美麗島事件和台灣省省長 · 查看更多 »

台灣省戒嚴令

#重定向 臺灣省戒嚴令.

新!!: 美麗島事件和台灣省戒嚴令 · 查看更多 »

台灣白色恐怖時期

#重定向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新!!: 美麗島事件和台灣白色恐怖時期 · 查看更多 »

台灣文化

#重定向 臺灣文化.

新!!: 美麗島事件和台灣文化 · 查看更多 »

台灣政治

台灣政治涵蓋的政府型態、統治者或行政區劃體制,今普遍與中華民國政治相同。事實上,於中華民國統治台灣之前,台灣具有政治雛形有文字脈落可尋者可遠自1624年荷蘭據臺後算起,期間歷經鄭氏王朝、台灣清治時期、台灣日治時期與中華民國時期。在此尚不包含台灣近代之前未經證實的平埔族統治的相關政治型態(如:大肚王國)。.

新!!: 美麗島事件和台灣政治 · 查看更多 »

司法官學院

#重定向 法務部司法官學院.

新!!: 美麗島事件和司法官學院 · 查看更多 »

叛國

叛國,在法律上,指一個人對其所屬於的國家不忠誠;違背其效忠宣言或與其國家的敵人合作的人會被稱為叛徒。《法律詞典》(Oran's Dictionary of the Law)(1983年版)對叛國的定義是:「一個公民協助外國政府推翻或嚴重侵害他所屬的國家,或慫恿外國對他所屬的國家宣戰。」 站在本国执政者(尤屬長期執政的獨裁者)的立场上来看,叛國的相似詞是革命,因為革命幾乎會利用國內外一切可用勢力來從事推翻原政府政權的行為,叛國與革命的認定則由觀點立場的不同而有差異,進行革命的人通常會被原始政府視為叛國或密謀顛覆等,被捕後通常會以前述之罪名予以處決、監禁或是驅逐出境(有外國勢力介入者的可能性較大)。但是也有观点认为二者可从受支持的普遍程度上来划分。 在一些奉行民族主義的獨裁國家,「叛國」經常被用作消弭改革派或異見分子的藉口,被指控叛國的人未必會被提上法庭上,根據客觀的案情證據接受公平審議。這些國家會將不同程度的異見人士動輒標籤為叛國、「賣國賊」,而被國家秘密警察私下緝拿,或動用輿論壓力以達至政治迫害、噤聲等鞏固政權的效果。.

新!!: 美麗島事件和叛國 · 查看更多 »

大學 (雜誌)

《大學雜誌》(The Intellectual)是一本台灣中文雜誌,創刊於1968年,創立者為張俊宏與張育宏,執行編輯何步正。原為少數知識青年所創刊的文化思想刊物,在台灣各大學中流傳。1970年中,改組擴充,變為呼籲政治改革的言論機關,社長陳少廷,總編輯楊國樞,執行編輯邱立本。 在1971年至1973年間,由鼓吹保釣運動轉向鼓吹台灣民主化運動,要求政治革新、改變政府組織、保護言論自由,當年是台灣提倡自由主義的重要根據地之一。.

新!!: 美麗島事件和大學 (雜誌) · 查看更多 »

大圓環

大圓環,又稱大港埔圓環,是位於台灣高雄市新興區中山路與中正路交叉處的圓環路口,後來衍申為該地地名,當地公車站亦以此命名,中正三路與四路在此相接。相對於大圓環,位在中正路與中華路口的圓環稱為「小圓環」。.

新!!: 美麗島事件和大圓環 · 查看更多 »

太陽花學運

太陽花學運,又稱318學運、佔領國會事件,是指2014年3月18日至4月10日間,臺灣部分大學生與公民團體共同佔領中華民國國會立法院的社會運動事件。.

新!!: 美麗島事件和太陽花學運 · 查看更多 »

外省人

外省人,字面意義為來自別的省份的人,這個稱呼起源於籍貫觀念。在华语圈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含义,主要是中国大陆与台湾使用较为广泛。.

新!!: 美麗島事件和外省人 · 查看更多 »

姚嘉文

姚嘉文(),臺灣彰化縣和美鎮人,執業律師,曾任考試院院長、民主進步黨第二任黨主席、總統府資政。妻子周清玉為前任彰化縣長、立法委員、國策顧問。.

新!!: 美麗島事件和姚嘉文 · 查看更多 »

宵禁

宵禁(Curfew)指由政府、軍隊機關對平民頒佈禁止平民於特定時間外出的命令,一般在战争状态、国内紧急状态或者戒严时期使用。.

新!!: 美麗島事件和宵禁 · 查看更多 »

宋楚瑜

宋楚瑜(),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生於中華民國湖南省湘潭縣,現任親民黨主席,獲聘為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臺北市政府首席顧問,2016年起擔任。1979至1984年擔任行政院長蔣經國英語秘書,後陞任行政院新聞局長一職。蔣經國總統逝世,宋協調支持及反對副總統李登輝繼任的派系,扮演安定國家的重要角色。此外,臺灣省政府精簡前,宋於1994至1998年曾任臺灣唯一的民選省長。 2000年選舉,首度參選總統以些微之差未能勝選。2004年選舉,以副總統候選人的身分與連戰搭配以些微之差未能勝選。2012年選舉,再度參選總統取得2.77%的選票未能勝選。2016年選舉,三度參選總統並與民國黨主席徐欣瑩搭配取得12.84%的選票未能勝選。.

新!!: 美麗島事件和宋楚瑜 · 查看更多 »

尤清

尤清(Ching You,),生於日治臺灣高雄州鳳山郡大樹庄(今高雄市大樹區),民主進步黨籍政治人物,1980年獲選為黨外第一位監察委員。尤清為民進黨建黨十人小組之一的成員。後曾任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台北縣縣長、駐德代表。.

新!!: 美麗島事件和尤清 · 查看更多 »

屏東市

屏東市(排灣語:Akav)位於屏東縣西方偏北,屬於高雄都會區的一部分,屏東市的人口排名是高雄都會區的第三名(僅次於高雄市鳳山區、三民區),亦為全臺人口第二多的縣轄市(僅次於彰化縣彰化市)約有20萬1千人,市內共轄79個里,為屏東縣的縣治及首善之區。 本市位於屏東平原之上,地勢平坦,物產豐富,充滿南國風情,氣候上則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約25℃,也因為南台灣的驕陽以及全台灣日照時數最長的城市,而有「太陽城」的封號。.

新!!: 美麗島事件和屏東市 · 查看更多 »

中壢事件

中壢事件,是1977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中,由於中國國民黨在桃園縣長選舉投票過程中作票,引起中壢市市民憤怒,群眾包圍桃園縣警察局中壢分局、搗毀並放火燒毀警察局、警方發射催淚瓦斯以及開槍打死青年的事件。中壢事件被認為是臺灣民眾第一次自發性地上街頭抗議選舉舞弊,開啟爾後「街頭運動」之序幕。 《新新聞》於2014年訪問到一位自稱當年為警備總部的便衣憲兵,擔任教育班長,混在群眾裡面搞破壞,以及搧風點火鼓動群眾,帶六個兵縱火燒中壢分局跟中壢消防局,並帶兵將雲林、嘉義榮民之家的人頭資料抄過來入籍桃園縣,調了二十幾萬人的資料,投票當天由士兵代為投票的情事,並於事後得到三千元的加給金。.

新!!: 美麗島事件和中壢事件 · 查看更多 »

中央公園 (高雄市)

中央公園位於中華民國台灣高雄市前金區,屬於五福商圈的一部份。公園南側有城市光廊,四周圍皆鄰接高雄市的主要交通道路,分別為中山一路、五福三路、中華三路以及民生二路,總面積約12.7公頃。.

新!!: 美麗島事件和中央公園 (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為中華民國最高層級的國家學術研究機構、台灣學術研究的最高殿堂。直接隸屬於總統府。其任務包括人文及科學研究,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並兼有科學與人文之研究。現位於臺北南港舊庄,現任院長為廖俊智。中研院所屬之研究員、副研究員與助研究員,其位階相當於大學教授、副教授與助理教授,台灣的頂尖大學也經常藉由合聘與兼任的方式,聘請中研院研究員充實其師資陣容與指導研究生。.

新!!: 美麗島事件和中央研究院 · 查看更多 »

中山路 (高雄市)

中山路(英文:Zhongshan Rd.)是高雄市最重要的南北向幹道,日治時期稱為昭和通,北以中博高架橋(非官方名稱,原通道為中博地下道,但因捷運施工而改道)連接博愛一路,南止於飛機路、宏平路口接沿海一路,其中五福路口至接沿海路往屏東墾丁之路段屬於,全線共分為四個部分。由於中山路貫穿高雄市區,又連接了高雄車站以及小港國際機場,故為高雄市相當重要的道路。'''高雄捷運紅線'''(高雄車站-高雄國際機場站段)即沿著中山路於地下行駛。 另外,高雄市政府將此路闢建成觀光大道,分為兩個部份:美麗島大道(北起高雄車站,南至新光路口)及國際迎賓大道(新光路口至小港國際機場)。而美麗島大道也與高雄車站北邊的博愛世運大道相連接,成為高雄市代表性的觀光大道之一。.

新!!: 美麗島事件和中山路 (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新!!: 美麗島事件和中國國民黨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

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在中國大陸常簡稱為党,目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的執政黨。该党创立于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由陳獨秀和李大釗於1921年7月组织成立,初期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援助,并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後,两黨进行了長達10年的军事斗争。194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逐渐摆脱外國勢力的影響,改由以毛泽东为首的本土派掌权。在抗日战争期间,与国民黨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擊敗中華民國國軍,進而取得大陸地區及其絕大多數沿海島嶼的統治權,於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80年代開始,中國共產黨開始排除意識形態問題和许多非共產主義的政黨建立关系。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共產黨開始加强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的交流,並且繼續維持和世界各地非執政黨的共產黨聯繫。 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架構主要基於民主集中制,主張應共同維護已獲得共識的政策。中國共產黨最高機構是全國代表大會,每5年召開一次。中央委員會作為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核心權力機構,通常1年召開1次會議。因此,多數職權和日常工作都由中央政治局和其常務委員會掌握。中央主要負責人自1993年開始會同時擔任負責黨內和民間事務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負責軍事事務的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和具外交禮儀性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而其能有效掌握三個職位時常被外界稱作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自2012年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至今担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共有8956.4萬名黨員、基层党组织則有457.2万个,其中女性占26.7%,少數民族占7.3%。 中國共產黨始終宣稱其理想與目標是社會主義,并將自身視為代表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和統一戰線的政黨。其中《中國共產黨章程》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意识形态,並將中國共產黨表述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社會。」不過在毛澤東建立的計劃經濟體制被認為效率低下的情況下,中國官方在政治理念的執行層面仍然從務實出發的,但在思想上為了確保路線一致不變動,鄧小平等人遂提出在國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條件下,應該先以逐步摸索的方式,來建設共產主義社會較為實際,利用此理由嘗試引入经济改革,來發展,於是中國大陸得以透過設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爲綱的操作方式,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口號而在20世紀末期順利轉型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新!!: 美麗島事件和中国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美麗島事件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民大會

#重定向 國民大會.

新!!: 美麗島事件和中華民國國民大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副總統

中華民國副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副國家元首。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第49條規定,當總統缺位時,由副總統繼任,至總統任期屆滿為止;或者是總統因故不能視事時,由副總統代行其職權。換言之,中華民國副總統只是備位元首,沒有政治實權。相較之下,行政院院長較副總統擁有更大的政治權力,因此歷史上曾出現副總統兼任行政院院長的情況。 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文就任為臨時大總統的同時,於1月3日選黎元洪擔任臨時副總統,是中華民國第一位臨時副總統。1916年大總統袁世凱逝世後黎繼任總統,馮國璋被選為副總統。1917年黎元洪辭職,馮國璋代理總統,之後北洋政府再也沒有選出副總統,直到1948年《中華民國憲法》施行才恢復。.

新!!: 美麗島事件和中華民國副總統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對內則負政治上的最高責任,且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武裝最高總司令),直接任命行政院院長,並提名司法、考試、監察三院院長,交由立法院(國會)行使同意權。除身兼國家安全會議主席之外,也在慣例上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等中華民國政府外圍民間機構的領銜職。.

新!!: 美麗島事件和中華民國總統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法務部

法務部為中華民國最高司法行政機關。本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博愛特區內,與司法院為鄰,隔重慶南路與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相望。 除本部之外,法務部另轄調查局、廉政署、最高檢察署、臺灣高等檢察署、福建高等檢察署金門分署、行政執行署、矯正署、司法官學院、法醫研究所以及所屬機關28個檢察機關與77個矯正機關等一共124個機關,本部暨所屬機關員工約一萬八仟餘人。.

新!!: 美麗島事件和中華民國法務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政府是中華民國的治權機構,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11年肇建於武昌的中華民國軍政府,之後歷經南京臨時政府、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等多次政權替換。現今在臺灣地區的中華民國政府體制基於1947年施行的中華民國憲法、以及1991年首次制定的憲法增修條文,分為中央、地方兩大層級。 中華民國施行「一府五院」的中央政府組織,別稱「中樞」:「一府」是指總統、副總統、以及總統之幕僚單位(總統府、國安會等),「五院」則指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及下屬各政府機構,此乃依照孫中山自創之五權憲法理論,將國家治權分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等五種,並分別設置一個「院」來執行。地方政府架構則分為省╱直轄市、縣╱市、鄉╱鎮╱縣轄市等三級,但省的功能於1998年起虛級化,故一般均將省級剔除;原本屬於省轄下的縣、市,在省虛級化後實際上與直轄市同屬中央政府直轄。現今所稱的地方政府,指直轄市、縣、市、鄉、鎮、縣轄市、以及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設有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 中華民國政府也是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行憲政府。.

新!!: 美麗島事件和中華民國政府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憲法

《中華民國憲法》是中華民國的根本法,擁有最高位階的法律權力。民國35年(1946年)12月25日由制憲國民大會於南京議決通過,民國36年(1947年)1月1日由國民政府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全文共14章、175條,主要特色為彰顯三民主義與主權在民的理念,明定人民自由權利的保障,規定五權分立的中央政府體制及地方自治制度,明示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採取均權制度,並明列基本國策等。 該憲法制定時, 國共內戰已全面爆發,國民大會因而在民國37年(1948年)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做為戰時的憲法附屬條款;但隨著中華民國在民國38年(1949年)後因國共內戰失去對中國大陸的治權、以及有效統治區域限縮至臺澎金馬,該條款的適用時間不斷被延長,而致憲政的實施有名無實。至民國80年(1991年),國民大會始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同時在憲法本文之外再另增訂《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以及凍結部分憲法本文,以因應當前國情,現已經過七次修訂。 中華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的核心價值為:民主制度、法治規範、自由與人權保障、政府機關相互制衡、關懷婦女與弱勢及少數族群、生態環境保護、社會福利與救助、義務教育實施、農業與科技及經濟發展。.

新!!: 美麗島事件和中華民國憲法 · 查看更多 »

中正路 (高雄市)

中正路(Jhongjheng Rd.)是高雄市主要的東西向幹道也是高雄市金融、政府機關集中的主要街道。本道路共分為四個部份,東起於三多一路及建軍路口接自由路通往鳳山區,西抵大勇路口接大公路。由於中正路連接了市中心及高雄交流道(或稱中正路交流道),因此為高雄市相當重要的道路。而'''高雄捷運橘線'''(市議會站-衛武營站段)即沿著本路段的地底下運行。 此外,高雄市有另一條「中正路」,未分段,僅經左營一區,位於左營軍區,北起中海路、中正路口,南抵左營大路、中正路、必勝路口。.

新!!: 美麗島事件和中正路 (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常持琇

常持琇(),生於中國山東,前中華民國陸軍中將。在美麗島事件中,負責鎮暴工作。.

新!!: 美麗島事件和常持琇 · 查看更多 »

三一九槍擊事件

三一九槍擊事件(簡稱:三一九事件)是發生在2004年3月19日下午,對時任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和副總統吕秀蓮發動的槍擊事件,該事件造成陳水扁與呂秀蓮分別於腹部與膝蓋受傷,並對事件發生後隔日舉辦的中華民國第十一任總統選舉投票產生影響,並因此引發對手不滿、拒絕接受選舉結果的政治爭議。槍擊案經美籍刑事專家李昌鈺等人調查後,由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檢察署及刑事警察局結案,認定該事件的嫌犯為已自殺身亡的陳義雄(1941年5月11日-2004年3月29日)郭珍妮、王森榮、高峯祈,,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檢察署,台南,2005年8月22日。.

新!!: 美麗島事件和三一九槍擊事件 · 查看更多 »

平頭

平頭裝,簡稱 平頭,又似 陸軍裝,是軍人常見的髮型,男子的一種短的髮型,從腦後到兩鬢的頭髮全部推光,上端頭髮稍長齊平。 平頭裝外形整齊、清潔,理髮不用太大技巧,用電動髮剪器,加上尺寸選擇器,如剪草機,在頭上來回修剪便成。 所以不少家庭也自購有如此的剪髮器,為小學的男孩,在家中理髮,專剪「平頭裝」,不用到髮型屋,省回不少消費。 在中國大陸,方形平頭裝(又稱「方平頭」,指頭顱左上與右上方的髮絲比正上、正左、正右的要稍長,而正上方的髮尾更呈同一水平)更是男子間最常見的髮型。.

新!!: 美麗島事件和平頭 · 查看更多 »

康寧祥

康寧祥(),臺北市萬華區人,是自1970年代之後臺灣新一代崛起的本土政治人物。康寧祥也是少數與蔣經國有過來往與交情的臺籍政治人物之一。.

新!!: 美麗島事件和康寧祥 · 查看更多 »

人权

人權(基本人權、自然權利及人類基本權利)指“個人或群體因作為人類,而應享有的權利”。人權的許多價值以強化人的能動性並以普世(或曰普適)原則要求所有人應享有此天赋權利。人權要求“把人當人”,是人的哲學。人權包括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尊嚴權及追求幸福的權利。人權是最核心的自然權利,没有人權,就没有自由、平等、民主、宪政和博爱。鉴於人類中資源有限的個體實力不足以防止自身的平等權受到侵犯,甚至被迫放弃这一权利,故而与人权相关联的集体有代为捍卫该集体之外的个体之平等权利的义务。任何集体也享有代为捍卫该集体之内的个体之平等权利的集体权利,但是集体权利不属于人权,更不被允许作为用于限制人权的手段。 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確立了維護和保會是否保障人權的常成為憲法、國際法及國際社會評判的重要規範性價值標准。 在保護人權的法律實踐上,憲法及國際法的界定也存在政治及學術爭議第164頁:...

新!!: 美麗島事件和人权 · 查看更多 »

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於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的事件。1947年2月27日,因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查緝私煙時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引起28(次)日的陳抗傷亡,更擴及後續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佔官署。事件中,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擊官署,當地人對外省人的報復攻擊,國民政府派遣軍隊逮捕與鎮壓殺害臺灣民眾,事件造成民眾大量的傷亡,然而傷亡數字眾說紛紜,由數百人至數萬人不等。 此事件亦稱作「二二八大屠殺」、「二二八革命」、「二二八起義」、「二二八事變」、「二二八慘案」、「二二八民變」等。 1945年,國民政府接替日本開始統治臺灣,然而來自中國大陸的軍政人員,甫經歷中日戰爭,對舉目皆是日本風格的臺灣生起排斥與歧視的心態,並時常對臺灣人抱持著優越感,以征服者、勝利者自居,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2004-10,李筱峰,世新大學教授,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1-02-28,蘇瑤崇,國史館學術集刊 第4期,20040901,對待人民驕縱專橫。而長期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民,對於相對落後的中國社會現況、普及教育、法治觀念、衛生條件、生活習慣等缺乏瞭解,導致由原本的滿懷期望轉變成深感失望。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軍人毫無軍紀可言,例如乘車、用餐不付款、低價強購、賒借不認帳,乃至有偷竊、搶劫、恐嚇、詐欺、調戲婦女、強姦、開槍殺人等非法情事發生,與臺灣日治時期日籍軍政人員的軍紀嚴明、高行政效率形成強烈對比,也使得臺灣人民愈來愈敵視國民黨與長官公署,反而感到日治時期下的臺灣比較良善。 當時統治臺灣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治台政策錯誤、官民關係惡劣、軍隊紀律不良、官員貪污腐敗。在經濟方面,政府一手壟斷並管制物資買賣、濫印鈔票,並掏空民生物資運往中國大陸支援國共內戰,導致嚴重通貨膨脹、大量民眾失業,臺灣經濟因而巨幅倒退,終至民不聊生。由於政府的種種倒行逆施,加上掌握資源控制權的人士對臺灣人民的種種歧視與打壓,使得台灣人民深受其害,因而不滿的情緒不斷累積,最終導致龐大民怨能量總爆發。 1947年2月27日,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天馬茶房前查緝私菸,因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一死一傷,成為事件導火線。隔天民眾前往行政長官公署前廣場示威請願,但遭公署衛兵開槍掃射,使原先的請願運動轉變成為反抗政府行動,臺灣在各地發生軍民衝突後,至3月6日已蔓延到除了澎湖外的全台灣,外省人受波及遭臺籍民眾攻擊傷亡.大紀元.2014-02-28.

新!!: 美麗島事件和二二八事件 · 查看更多 »

弹劾

彈劾指,按照一些國家的憲法的規定,立法機構在特殊情況下可以不經行政機構同意就可以取消政府的行政職能,彈劾是這樣的行動中的第一個階段。世界上很多擁有憲法的國家或地区可以進行彈劾,比如美國、巴西、阿根廷、俄羅斯、菲律賓、愛爾蘭、中華民國、大韓民國等地,主要應用於總統制或半總統制的國家。 彈劾的英文impeachment來自拉丁語,是被捉住的意思。這個詞也與現代法語中的動詞empêcher和現代英語中的impede類似,意為「阻止」。中世紀以來常認為該詞源於拉丁文中的impetere(攻擊),但這是錯誤的。Impeachment一詞在法律界更常用於場合,即對證人的誠實可信提出質疑。 彈劾通常很少見,彈劾實際上只是法律上的指控,相當於刑法中的起訴。被彈劾的政府官員面臨著立法機構的投票表決,來決定是否對彈劾的的指控定罪。大多數國家的憲法要求投票結果是壓倒性多數(一般是三分之二多数)才可定罪。此外,彈劾的操作很多時侯涉及政治鬥爭,如克林顿彈劾案。.

新!!: 美麗島事件和弹劾 · 查看更多 »

張德銘

張德銘(),中華民國(台灣)律師、政治人物,桃園平鎮人。曾以無黨籍身份在台灣省第二選區(桃竹苗)當選為第一屆第三次增額立法委員。.

新!!: 美麗島事件和張德銘 · 查看更多 »

張俊宏

張俊宏(),字景涵,臺灣南投縣南投市人,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民主進步黨政治人物,曾任《大學雜誌》執行人、《臺灣政論》總編輯、第六屆臺灣省議員、臺灣政治經濟研究室創辦人、民主進步黨中央常務委員、民主進步黨秘書長、民主進步黨主席、第二至五屆立法委員、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城鄉改造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

新!!: 美麗島事件和張俊宏 · 查看更多 »

張俊雄

張俊雄(),臺灣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第17、21任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總統府秘書長、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新!!: 美麗島事件和張俊雄 · 查看更多 »

張溫鷹

張溫鷹(),臺灣政治人物、執業牙醫師、政治受難者、民主進步黨創黨黨員及教師,出生於臺中市中區。民進黨籍美麗島事件受難者,中山醫學大學牙醫學學士、台北醫學大學口腔外科碩士。曾任台灣省省議員、台中市市長、內政部政務次長、總統府國策顧問、臺中市私立新民高級中學護理老師、國立中興大學緊急救難隊指導教師,現職牙醫師等職。.

新!!: 美麗島事件和張溫鷹 · 查看更多 »

張春男

張春男()台湾彰化县人,祖籍福建泉州。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台湾党外运动人士。.

新!!: 美麗島事件和張春男 · 查看更多 »

張政雄

張政雄(),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选举委员会主任委员,1960毕业于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1964毕业于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2004年中央选举委员会舉辦公投辯論會時,張政雄擔任辯論會主持人而發言支持公投。 Z張 Z張 Z張 Z政.

新!!: 美麗島事件和張政雄 · 查看更多 »

住宅

住宅,又稱住所、房屋、家宅,是人所建築以供居住的建築物。一般有牆壁和屋頂,內部則區隔出房間,但也可不隔間。大部份住宅能抵擋各種天氣變化,以至進侵的人或動物。 住在同一住宅的一群人可稱為一戶,一戶可能是一個家庭,不過也可能是其他的社會群體、組織、其至個人。.

新!!: 美麗島事件和住宅 · 查看更多 »

余登發

余登發,臺灣高雄橋頭人,曾任中華民國第一屆國大代表、高雄縣長、中國統一聯盟首任名譽主席,1979年曾遭「通匪」罪名逮捕。臺南商業專門學校畢業本科畢業,是臺灣戒嚴時期統派政治活動家,因有功於台灣民主運動,被喻為台灣民主先驅、「台灣野生的政治家」、「赤腳政治家」。1989年兒媳競選縣長時,余死於自宅,致死原因存有爭議。.

新!!: 美麗島事件和余登發 · 查看更多 »

律師

律師是指受当事人委托或法院指定,依法协助当事人进行诉讼,出庭辩护,以及处理有关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現代律师一般而言是指學習法律、通過特定考試、加入地方公會,被允許接受他人委託。 律师作为复数的概念,意味着律师职业和行为,以及由从事律师职业的所有职业人员构成的职业群体。在实行法律职业一元化的国家,律师(lawyer)也可以作为所有法律职业的统称。.

新!!: 美麗島事件和律師 · 查看更多 »

國際人權日

1950年起,聯合國大會定每年的12月10日為國際人權日,以紀念聯合國於1948年12月10日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受到該世界人權宣言的啟示,聯合國在1966年制定了「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目的在進一步闡明並執行宣言所揭示之各項人權精神。該二盟約加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之任擇議定書與「世界人權宣言」合稱「國際人權憲章」(International Bill of Human Rights),為國際間最重要之人權典章。.

新!!: 美麗島事件和國際人權日 · 查看更多 »

國際特赦組織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縮寫为AI;又稱大赦國際),是一个国际非政府组织,总部位于英国伦敦,致力于推动全球人权事业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大约七百万成员及支持者。该组织的工作方针是对人权状况进行调研,采取相应行动,寻求终结各种侵犯人权的行为,并且为那些遭受迫害的人们伸张正义。 国际特赦组织于1961年由彼得·本南森在英国伦敦宣告成立,同年5月28日在英国《观察家报》发表了题为《被遗忘的囚犯》的文章Benenson, Peter,, The Observer, 28 May 1961.

新!!: 美麗島事件和國際特赦組織 · 查看更多 »

周清玉

周清玉(),臺灣臺南人,民主進步黨籍,曾任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及彰化縣縣長,是前考試院院長姚嘉文之妻。.

新!!: 美麗島事件和周清玉 · 查看更多 »

呂傳勝

呂傳勝(),台灣律師、政治人物,祖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龍潭樓,生於桃園縣桃園市(今桃園市桃園區),是中華民國第十、十一任副總統呂秀蓮的兄長,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曾任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人權諮詢委員,曾任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理事長,創立桃園縣勞資和諧促進會並自任理事長,曾任桃園縣勞資爭議仲裁委員、桃園縣公共藝術審議委員、呂氏宗親會會長,也曾競選過桃園縣縣長,在桃園縣發起建造「呂祖聖殿」,曾組團赴中國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龍潭樓尋根。.

新!!: 美麗島事件和呂傳勝 · 查看更多 »

呂秀蓮

呂秀蓮(),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出生於日治台灣新竹州桃園郡桃園街,曾任中華民國第10-11屆副總統、民主進步黨第11屆代理黨主席、桃園縣第12-13屆縣長、總統府國策顧問(李登輝任命)、立法委員等職。她是臺灣民主運動和臺灣婦女運動的關鍵倡議者之一,也是臺灣獨立運動的重要領導人物之一。她所提倡的九六共識,相當程度影響了台灣的「國際地位」論述。呂秀蓮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一、也是臺灣目前唯一女性副總統,更是解嚴後目前唯一連任的副總統。.

新!!: 美麗島事件和呂秀蓮 · 查看更多 »

催淚彈

催淚彈(Lachrymatory Bomb,亦可視乎內含催淚劑而命名為CS Grenade或CR Grenade),亦稱催泪瓦斯、催淚氣體(Tear Gas)或催淚煙(Tear Smoke),是一種以催淚性毒剂為有效載荷的彈藥,施放後可快速及大範圍擴散,屬於非致命性武器。現為各國军队及警察廣泛應用於防暴用途,一般將其分為爆炸式及燃燒式兩種。前者常利用榴彈發射器、較大口徑之霰彈槍(如雷明登870泵動式霰彈槍)或配備相應附件的槍械發射,通過炸藥爆炸將毒劑迅速釋放到目標區域,易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後者則能夠產生足夠氣化毒劑的高溫,起效速度不如前者亦較為安全,常透過手擲使用,容易讓投擲對象躲過,甚至反擲。現時亦有類似胡椒噴霧,按押式噴灑的催淚噴霧或噴劑,以及液化的催淚水劑,兩者的威力均不及催淚彈。當中後者由於揮發性較強,因此在戶外使用的威力有限,較適用於室內防暴工作,不過這反而是一般催淚彈沒有的優勢,因為催淚彈若在室內使用,催淚氣體將無法散去,導致示威者(甚至其他市民)窒息死亡。 目前常用的催淚劑主要有CS催淚性毒氣、CR催淚性毒氣及辣椒素等,而DM、CN等傳統毒劑因副作用過大等缺陷已逐步被淘汰。刺激性毒剂一般只称作刺激剂,其主要作用是刺激眼、鼻(类似切洋葱)、喉及皮肤感觉神经末梢,能夠使人迅速出現流泪、流涕、眼痛、喷嚏、咳嗽、恶心、呕吐、胸痛、头痛以及皮肤灼痛等症状,失去正常行为能力從而妨礙其行動。.

新!!: 美麗島事件和催淚彈 · 查看更多 »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是《中華民國憲法》曾有的附屬條款,由國民大會制定,並且在動員戡亂時期由憲法授予而適用。自1948年5月10日公布實施起,直到1991年經國民大會決議及時任總統李登輝公告才於同年5月1日廢止,共施行43年之久。.

新!!: 美麗島事件和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 查看更多 »

王昇

王昇(),字化行,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江西龍南人,曾任駐巴拉圭共和國大使、國防部聯合作戰訓練部主任、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政工幹部學校校長。.

新!!: 美麗島事件和王昇 · 查看更多 »

王拓

王紘久(),筆名王拓,是一位出生於臺灣基隆八斗子的臺灣鄉土文學作家及政治人物。 他在黨外運動時期開始參與台灣民主運動,並於美麗島事件中入獄,後參與工黨與民主進步黨,曾任民進黨秘書長。他在民進黨內原屬美麗島系,曾加入正義連線與新潮流系的運作。他曾擔任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第三、四、五屆立法委員,第10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新!!: 美麗島事件和王拓 · 查看更多 »

示威

威活動是一群人共同表達意見的展現,是激進主義的一種類型,通常採取一干人集結在同一地方的形式。因為有一群人為了同一意見而集結,他們所主張的意見也因此顯得有重要性。 示威可以用來表示對一公共議題的觀點(不論是正面或負面的),尤其是和社會不公及人民疾苦有關的議題。一場示威活動若參與的人越多,通常被認為是越成功的。示威活動所關注的通常是政治、經濟和社會等議題。.

新!!: 美麗島事件和示威 · 查看更多 »

社会主义

會主義(Socialism)是一系列经济体系,,其特点为、民主控制的生产资料(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这个词也指代与这类体系相关的政治理论。"2.

新!!: 美麗島事件和社会主义 · 查看更多 »

社會民主黨 (臺灣)

會民主黨,簡稱社民黨,是一個臺灣的政黨,由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范雲、律州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賴芳玉、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陳尚志、臺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葉大華、前《四方報》總編輯張正、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伍維婷、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文宣部主任呂欣潔、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生江俊宜、社會民主黨籌備處秘書長嚴婉玲等人發起籌組,於2015年3月29日宣布成立。.

新!!: 美麗島事件和社會民主黨 (臺灣) · 查看更多 »

立法委員

#重定向 立法院#立法委員.

新!!: 美麗島事件和立法委員 · 查看更多 »

紀萬生

紀萬生(),前《美麗島雜誌》總編輯,曾為南投縣立埔里國民中學國文老師。早年投入黨外運動,1972年上萬言書力促教改、痛陳當時台灣教育界的貪腐。1979年為美麗島事件受刑人之一,服刑達4年6個月,並曾經被連續刑求一個多月。出獄後第三天,仍繼續投入政治運動,因而備受黨外人士敬重。1987年台灣解嚴以後,淡出政治活動,未再參與美麗島事件紀念活動。2000年代獻身佛教現代化、遊走山林廟寺,並且教導921大地震災後失學的小學生。 199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民主進步黨在台中市提名洪奇昌、劉文慶、陳陽德與紀萬生參選,林俊義呼籲台中市的選民支持洪奇昌與劉文慶,結果洪奇昌與劉文慶均當選;紀萬生認為林俊義「公然殘殺自己同志」,揚言控告林俊義。 2003年10月22日,因腎結石住院的民主進步黨秘書長張俊雄由副秘書長李應元代發聲明懇請黨內同志「回首來時路,要能夠沉得住氣」,其中提到,當年他以辯護律師身分去探視美麗島事件被告,他見到紀萬生滿身傷痕、面容枯槁、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因此他決定不把自白書拿給當事人看,因為那樣的自白書是人性的摧殘、是歷史的偽造。 2004年10月2日,紀萬生在《自由時報》專訪中表示,看著昔日革命同志出走後的轉變令他感嘆,過去崇高理想者淪為政黨利益的縱橫家,即便成就能如蘇秦、張儀,充其量也不過是街頭賣藥、舌粲蓮花的「王祿仔仙」(賣假藥,招搖行騙的人);而他不想步人後塵,也不想熱臉貼冷屁股,所以牢騷歸牢騷,不會直接向高層建言。 2006年7月13日,紀萬生在TVBS頻道政論節目《2100全民開講》的電話連線中批評,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就像市井無賴,從黨外運動時期就一直說謊,現在更把總統府變成金光黨;台灣的檢調大多淪為陳水扁的捍衛者,他將發動大規模群眾抗爭,到法務部部長施茂林、法務部調查局局長葉盛茂等檢調高層家門口抗議。 2006年7月14日,紀萬生批評,台灣社等「本土社團」為陳水扁護航、討好陳水扁,「台灣苦難時,你們在哪?讀聖賢書,所學何事?」他又說,當權者必須為其家人貪贓枉法的行為負責,「現在已到了臨界點,台灣陷入危險沉淪的境界。只有把扁政府這個病灶去除,台灣才有希望。」 2006年7月15日,吳乃德、紀萬生、張富忠、范雲、吳介民、黃長玲、吳叡人、李丁讚、林國明、徐斯儉、陳明祺、郭宏治、陶儀芬、黃洛斐與簡錫堦共同發起親綠學者715聲明〈民主政治和台灣認同的道德危機:我們對總統、執政黨和台灣公民的呼籲〉,呼籲陳水扁辭職下台。 2006年7月16日,紀萬生說,只有陳水扁下台,民主進步黨才能改革及重生,否則民主進步黨一定在2006年中華民國直轄市市長暨市議員選舉慘敗;他也質疑,雖然陳水扁之女婿趙建銘因內線交易被求刑8年,但藥商回扣案、趙建銘之母簡水綿涉入內線交易案都沒辦,所以他對司法當然會有意見,假如司法繼續不公義,他不排除發動群眾抗爭;但他澄清,他並沒有指摘陳水扁貪腐,他是針對趙建銘,因為趙建銘被交保後依然態度傲慢,讓人覺得貪贓枉法、作威作福。 2006年7月17日,紀萬生批評,陳水扁身為公眾人物,發生事情卻躲在牆角,還想欺騙人民以搏取同情,「陳水扁一直打廉價的悲情劇,演這個悲情劇,像他的家庭、女兒如何可憐,太太如何可憐,這是非常廉價的悲情劇」;他說,陳水扁像魔術師,陳水扁執政6年來只把「本土」當成道具,他不知道陳水扁下台會不會更好,「但不下台保證會更壞」;同日晚間,紀萬生在《2100全民開講》的電話連線中宣稱,趙建銘涉及的內線交易不只台開案,還拿了1萬張國票金控股票,「他對國票金不但主導,他去脅迫人家。這個我們證據都非常充分呀。現在甚至於高層,跟他岳父——就是跟總統——很要好的人,都受到他的脅迫」;同日,國票金控總經理陳明仁強調,本年6月9日國票金控召開股東會前曾清查股東名冊,均無趙建銘及其父趙玉柱、其母簡水綿相關人等持股紀錄。2006年8月18日,趙建銘表示,紀萬生說他有1萬張國票金控股票,這是子虛烏有,他不排除控告紀萬生。 2008年8月25日,紀萬生在《2100全民開講》說,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曾帶電腦到玉山官邸拜訪陳水扁之妻吳淑珍,拿著財務報表談判後謝事宜。2008年8月26日,遠東集團發表聲明稿批評,紀萬生僅憑匿名消息來源就放言高論、編造故事,肆意傷害他人名譽,已構成誹謗罪嫌;遠東集團已請律師函請紀萬生更正言論,若未獲紀萬生善意回應,將對紀萬生提起刑事告訴並請求民事損害賠償。 2011年7月17日,針對民主進步黨2012年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候選人提名爭議,紀萬生表示,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陷入「權力的迷失」,民主進步黨的危機處理「只結痂、沒化膿」,蔡英文應運作讓不適任的人自動請辭;紀萬生說,黨內開民主倒車、由一人決策時就是災禍的開端,聰明的人就應拒絕,但蔡英文沒有預知是禍不是福,顯示蔡英文的睿智與格局都不夠。民主進步黨發言人鄭文燦回應,會虛心反省,但指控必須拿出證據;他也說,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候選人名單經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執會)通過,這是黨內多數共識,絕非「權力的迷失」。 2011年12月1日,紀萬生在《自由時報》專訪中表示,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執政以來,民生、經濟等各方面不僅沒有改革、反而更向下沉淪,領導力、決策力、執行力不及格,是「顢頇無能加三級」。 2012年3月21日,紀萬生在《2100全民開講》的電話連線中說,民主進步黨全黨連署救陳水扁,跟著陳水扁家族不知悔改,是「集體戀屍癖」;而他也用自己的名義說:「陳水扁的攝護腺絕對沒問題!」 2012年9月11日,紀萬生在中評社的專訪中說,如果陳水扁尚未病入膏肓,他反對讓陳水扁保外就醫,「陳水扁想要保外就醫,他必須先自救,自己要努力懺悔,先把不是他的錢還出來,這樣人民可能還會同情他」,但陳水扁至今沒有道歉、也沒有把錢吐出來;他也說,陳水扁之子陳致中現在還住在豪宅、過著奢華生活,出來選舉還打著陳水扁旗幟、讓民主進步黨提名的候選人郭玟成落選,如果陳水扁這樣的人能出來,社會就沒有是非。 2013年3月31日,紀萬生說,如果內政部讓涉入貪汙案獲交保的南投縣長李朝卿復職,他將號召跨黨派的「保護人民生存軍」包圍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與南投縣政府抗議,直到李朝卿下台。.

新!!: 美麗島事件和紀萬生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美麗島事件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美國聯邦政府

美国联邦政府由三部分组成:立法分支、行政分支、司法分支。美国宪法对每一分支的职权给予明确规定 美国国务院出版物《美国政体的结构与运作》。联邦政府部门皆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新!!: 美麗島事件和美國聯邦政府 · 查看更多 »

美麗島 (歌曲)

《美麗島》是一首創作於1970年代的台灣校園民歌,歌詞由淡江大學教授梁景峰改編自詩人陳秀喜1973年的詩作〈台灣〉,由李雙澤作曲。被楊祖珺收錄在其1979年發行的專輯《楊祖珺》之中,隨後被行政院新聞局列為禁歌。.

新!!: 美麗島事件和美麗島 (歌曲) · 查看更多 »

美麗島站

美麗島站,位於臺灣高雄市新興區,為高雄捷運紅線、橘線交會的捷運車站,為高雄捷運初期路網唯一的轉乘車站,通車前計畫暫名為大港埔站。美麗島站是以1979年12月10日在此地爆發、震驚台灣社會和影響民主運動發展的美麗島事件為名。本站由日本建築師高松伸所設計,以祈禱為主題象徵。車站內部之公共藝術作品—光之穹頂,乃由義大利藝術家水仙大師(Narcissus Quagliata)親手打造。本站亦是臺灣第一個以葡萄牙文為譯名的捷運車站。本站設站地點為高雄市中心道路要衝。 美國旅遊網站「BootsnAll」於2012年初評選全世界最美麗的15座地鐵站,美麗島站排名第二名。2014年1月15日,國際知名新聞網站選出「讓紐約客只能夢想的全球8大最美地鐵站」,本站排名第二名。 由於車站付費區的複雜特性,此站刷卡或單程票同站進出15分鐘內免重新計費。.

新!!: 美麗島事件和美麗島站 · 查看更多 »

美麗島雜誌

《美麗島》雜誌,創刊於1979年8月,是台灣黨外運動時期的機關刊物,其組織型態以社務委員的型式組成,多達61人,網羅了全臺各地的黨外人士,以黃信介為發行人,許信良為社長,黃天福、呂秀蓮為副社長,張俊宏為總編輯,施明德為總經理。雜誌社成員於同年引發的美麗島事件是台灣歷史上的最重要政治事件之一。.

新!!: 美麗島事件和美麗島雜誌 · 查看更多 »

疾風 (雜誌)

《疾風》是台灣戒嚴時期一本中國國民黨極右派的政論月刊,主要目的在於對抗黨外運動。1979年7月7日創刊,創辦人是沈光秀、勞政武等,總編輯為李勝峯,社務委員還有雷渝齊、許承宗、蕭玉井等人。1979年9月8日,《美麗島雜誌》在台北市中泰賓館舉行創刊酒會,《疾風》雜誌社成員在外舉行「聲討國賊陳婉真行動大會」,造成兩方對峙衝突,是為中泰賓館事件。1980年8月,《疾風》第12期遭停刊一年,而後由政論月刊《龍旗》接棒。 小說家廖蕾夫(廖風德)、新黨主席郁慕明、新黨副主席李胜峰,也曾參與這個雜誌。.

新!!: 美麗島事件和疾風 (雜誌) · 查看更多 »

田孟淑

孟淑,台湾党外运动参与者,人称田媽媽。在國民黨一黨專政時代,与先生田朝明在生活裡實踐聖雄甘地的不合作運動,因對受難者疏財仗義而贏得尊敬。詳見紀錄片《牽阮的手》。 1979年9月8日,《美麗島雜誌》在臺北市中泰賓館舉辦創刊酒會,突然被保安警察重重包圍,有人喊著要歌手楊祖珺唱她的歌〈美麗島〉帶領大家衝出去,於是楊祖珺帶領大家唱〈美麗島〉,沒想到田孟淑在楊祖珺背後用臺灣閩南語罵「別唱那豬仔歌啦」,楊祖珺十分不滿;2012年1月,楊祖珺提到此事,並說「民進黨是我們一手催生的;可是對現在的路線和福佬沙文主義,我痛恨死了」,暗批田孟淑是福佬沙文主義者。.

新!!: 美麗島事件和田孟淑 · 查看更多 »

电视台

電視臺(TV station或television station)是製作電視節目並透過電視或網路向大眾播放的媒體機構,也有些是由国家或商业机构创办的媒体运作组织,传播视频和音频同步的资讯信息,这些资讯信息可通过有线和无线的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其播出时间固定,节目内容一部分为其自己制作,也有相当部分为外购。.

新!!: 美麗島事件和电视台 · 查看更多 »

無期徒刑

無期徒刑或终身监禁一般是指判决对犯人囚禁終生的刑罰,是大部份國家地區(不一定已廢除死刑)中最高的刑罰之一。不同地方對這種自由刑有不同的用詞以及定義,例如,漢字文化圈國家和地區的稱呼是:.

新!!: 美麗島事件和無期徒刑 · 查看更多 »

特務

特務,即特別的任務或工作,即「特工」。通常指間諜,即刺探情報,行刺或執行秘密特殊任務的人員。有时候也包括秘密警察,即以保障國家安全,进行政治戰等為目的之特殊警察人員。 特務一詞在中國大陸於內戰之後含有貶義,通常指敌方的情报人员。而在台灣则代表在情治單位工作的特別幹員,为中性词汇。 另外,军队中的一些非常规战斗单位有时也称为特务单元,包括警卫连,侦查连,别动队等。 现代受雇于公司或其他组织而盗取情报的商业间谍,则通常不被称为特务。 Category:特定人群称谓 Category:職業.

新!!: 美麗島事件和特務 · 查看更多 »

監察院

監察院為中華民國最高監察機關,1931年2月成立。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在中華民國五院中可負責行使彈劾權、糾舉權、監察權(調查權)、監試權及審計權;1992年前與國民大會和立法院共同行使國會職權。 監察院由委員二十九人組織而成,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任期六年,監察委員之中一人任院長,一人任副院長。.

新!!: 美麗島事件和監察院 · 查看更多 »

直轄市 (中華民國)

轄市是中華民國之第一級行政區劃,與省平級,行政院直轄;根據《地方制度法》的規定,在人口聚居達125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置之。目前共設有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6個,俗稱「六都」。 直轄市之下設區,屬於第三等級(鄉級)行政區劃,而直轄市與區之間不設第二等級(縣級)的行政區劃;這是沿用民國19年(1930年)頒布的《市組織法》之規定,但臺北市曾管轄的陽明山管理局為唯一的例外。區之下設里,里之下再設有鄰。.

新!!: 美麗島事件和直轄市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百萬人民倒扁運動

萬人民反貪倒扁運動或稱反貪腐倒扁運動、倒扁紅衫軍運動,為2006年8月12日起,由前立法委员施明德於台灣發起政治訴求運動,要求时任中華民國總統的陳水扁應為國務機要費案、其親信及家人相關的諸多弊案負責,並主動下台。.

新!!: 美麗島事件和百萬人民倒扁運動 · 查看更多 »

聯合報

《聯合報》(英語:United Daily News)是在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發行的中文報紙,由知名報人,前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王惕吾於1951年9月16日創立,是臺灣報業的主要業者之一。.

新!!: 美麗島事件和聯合報 · 查看更多 »

選舉

選舉是一種正式的決策過程,由人們投票選出某個職位的出任人選、或適用於整個組織的過程。因此,选举的性质有别于其他选择方法,如比赛筛选、随机决定或市场决定。选举通常被定义为被管治者意愿的一种正式表达方式,这些表达的意愿会集合并转化为一种集体决策,用来决定谁可以管治,包括谁可以继续执政、谁应该下台、和谁应该取而代之。雖然沒有一套關於選舉之單一普世之國際標準,但確已形成一些共識,包括通過舉行自由、平等且定期之選舉來保證成人之普選權,不記名投票且免於脅迫之原則,一人一票之原則。選舉是一種民主過程,合資格選民擁有投票及選擇的權利,稱為選舉權。 奉行代议民主制的國家或地區,會通過選舉選出議會成員、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如總統、總理、首相)等,也會以此選出地方政府的行政官員。依照功能的不同,代議民主制的選舉可分為國政選舉、地方選舉等兩大種類,前者指國家元首、國會議員等全國或中央政府層級的選舉,後者則指地方政府首長及民意代表的選舉。 除此之外,選舉也被广泛应用于許多私人組織或商業机构,由民间团体、學校以至公司,也会采用选举作为制定人事决策的手段。選舉是人民行使政治權力的重要方式,但如果投票難以操作、或者投票結果對國家或所屬團體之治理方式無法產生影響,那麽對民眾而言,選舉也就沒有多大意義。.

新!!: 美麗島事件和選舉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重定向 中華民國勞動部.

新!!: 美麗島事件和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院長

行政院院長(通稱行政院長,雅稱閣揆)是中華民國行政院的首長,也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各行政部門的最高領導者,由總統直接任命,其職位相當於其它共和制國家的內閣總理。總統和副總統同時因故不能視事時,行政院長代行總統職權,行政院長為任代總統順位第2位,僅次於第1順位代總統的副總統。 行政院長的前身為國務總理,行政院的第一任院長是譚延闓,行憲後首任院長是翁文灝,政府遷臺後就任的首位院長是陳誠。現任院長是賴清德,2017年9月8日就任。.

新!!: 美麗島事件和行政院院長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簡稱新聞局)為中華民國行政院曾經設置的附屬機關,具有部會級地位。成立於1947年5月2日,後隨著政府遷台而有多次的縮編與恢復。其主要負責行政院的公共關係、政策宣傳、形象推廣、政府發言等工作,因而有「政府化妝師」之別稱;除此之外,並負有協助大眾傳播產業發展的任務。為配合行政院組織調整,新聞局於2012年5月20日裁撤,改為在行政院本部內設置發言人辦公室。.

新!!: 美麗島事件和行政院新聞局 · 查看更多 »

解嚴

#重定向 臺灣省戒嚴令#戒嚴令的解除.

新!!: 美麗島事件和解嚴 · 查看更多 »

許信良

許信良(),生於日治臺灣新竹州中壢郡中壢街(今桃園市中壢區)。许信良是台湾早年反对派运动重要領導人与代表人物之一。许信良曾先后担任台湾省议会议员、桃園县縣長、民主进步党主席和总统府资政。.

新!!: 美麗島事件和許信良 · 查看更多 »

高俊明

俊明(),臺灣牧師,臺灣臺南人。畢業於臺南神學院,肄業於英國Selly Oak College.

新!!: 美麗島事件和高俊明 · 查看更多 »

高雄

#重定向 高雄市.

新!!: 美麗島事件和高雄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

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於臺灣西南部。其轄域東北至中央山脈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島、中洲島、東沙群島。順時針方向與臺南市及嘉義縣、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澎湖縣(隔海鄰接)等縣市相鄰。面積達2,952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7.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三的城市。高雄市自19世紀末開港,舊稱「打狗」,是高雄「たかお」(Takao)的日文發音,來自於竹林的平埔語Takou音譯近似於閩南語的「打狗」,於是漢人便以「打狗」稱之。日治時代發展為重工業林立的港埠城市與軍事要地,素有「港都」之稱,並在20世紀中葉後成為臺灣南部政治和經濟及交通中樞,並於2018年4月28日成為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的所在地,為臺北地區以外第一個設立中央部會的地區。.

新!!: 美麗島事件和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市長

市市長是高雄市行政首長,綜理市政,由20歲以上的高雄市市民普選產生,每4年選舉一次,並且同時進行市議員選舉。市長任期4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以下列出歷任高雄市(合併後直轄市)市長,並溯及日本殖民時代的高雄市(州轄市)役所之首長(高雄市尹、高雄市長)和戰後的高雄市(省轄市)市長、高雄市(合併前直轄市)市長。 現任高雄市代理市長為許立明。.

新!!: 美麗島事件和高雄市市長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政府

市政府是中華民國高雄市的最高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屬於直轄市政府位階,由行政院直接監督。.

新!!: 美麗島事件和高雄市政府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

市政府警察局(簡稱高雄市警察局、高雄市警局、高市警局),為高雄市最高警察行政機關,隸屬於內政部警政署及高雄市政府,民國99年12月底高雄縣市合併直轄市成立,負責高雄市內治安之維護及市內所有警察行政、人事、教育及訓練等事務,警察局局本部設於前金區中正四路。 下轄三民第一、三民第二、新興、苓雅、左營、楠梓、鼓山、鹽埕、前鎮、小港、鳳山、林園、仁武、旗山、六龜、岡山、湖內 等17個分局。.

新!!: 美麗島事件和高雄市政府警察局 · 查看更多 »

高雄車站

車站是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屏東線、高雄臨港線、與高雄捷運紅線的鐵路車站,位於高雄市三民區。該站為縱貫線與屏東線的連接點,為高雄市中心最重要的鐵路車站,也是高雄都會區與南臺灣首要的交通轉運樞紐,位於臨時前站前方的高雄公車站是多條公車線的起始站,長途客運也在周邊設有轉運站。 高雄車站現有站房是於2002年3月28日啟用的臨時站房,分有前站和後站,中間以天橋相連。因本站配合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進行改建,原有日治時代興建的前站站房被往東南方遷移82公尺保存,預定在2018年12月新地下化站房完成後遷回原處成為地標,配合縱貫線雙軌和電氣化工程興建的舊後站站房則直接被拆除。原前站站體和一月台間曾有小花園和鐵路電氣化殉職人員紀念碑,以紀念工程中殉職的人員,目前兩者皆已移至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舊高雄車站)前。 在地年輕一代的市民,將其簡稱之為「高火」,與臺北車站的「北車」有所不同,經推測源自於原高雄市公共汽車管理處為提供各高中放學前往「高雄火車站」的學生專車路線皆稱為「○○高中高火線」,而產生年輕市民稱之為「高火」的說法;隨著2014年高雄市公車民營化,高雄市政府裁撤公車處,學生專車已不復存在。 另外,評估中的臺灣高鐵屏東延伸計畫,未來可能在此設置高鐵高雄站,也會繼臺北車站、板橋車站、新左營車站、南港車站、新烏日車站成為臺灣第六個三鐵共構的車站。.

新!!: 美麗島事件和高雄車站 · 查看更多 »

高雄捷運

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簡稱高雄捷運、高捷,為中華民國第二座投入營運的-zh-hant:大眾捷運系統;zh-hans:城市轨道交通系统;zh-tw:大眾捷運系統;zh-hk:城市軌道交通系統;zh-sg:城市轨道交通系统;zh-mo: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首座機場聯絡軌道系統,以高雄市區為中心,並向高雄市的郊區提供服務,同時也是高雄國際機場的機場聯絡軌道系統,而計畫中的延伸路線亦涵蓋台南市、屏東縣部分地區。本系統於1980年代開始討論規劃興建,1998年行政院決定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辦理初期路網,1999年經高雄市政府甄選後由高雄捷運公司負責興建捷運紅線、橘線,並於2008年3月9日開始正式通車營運。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則只負責路線規劃與興建監督,不負責興建。 高雄捷運初期高運量系統總經費為新台幣1813.79億元,其中政府出資83.19%(計1508.89億元),民間出資16.81%(計304.9億元,其中198億元向銀行團聯貸取得)。政府出資部分中央政府補助約1191億元,高雄市政府(縣市改制前)負擔約286億元,而高雄縣政府(縣市改制前)負擔約32億元。與臺北捷運營運模式不同之處在於,路線的興建與通車後的營運,皆由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BOT)組成的「高雄捷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其興建、營運特許期限共36年(由簽約起算而非營運起算),高捷公司需負擔鉅額的折舊攤提及利息費用,營運5年以來,虧損嚴重,瀕臨破產邊緣,以致須於2012年9月函請高雄市政府修改BOT合約,並在各車站爭取額外收入和實施削減成本的措施。此外興建捷運當時政府亦提供三大土地開發案,來作為交換條件,以增加民間參與誘因。 修約後,高雄捷運財務漸有改善,於2017年1月,宣布2016年盈餘7400萬元,為首度盈餘,除了運量增加,平均每日達17.2萬人次外,多角化經營也是原因,將南機廠租給大魯閣草衙道,大寮主機廠部份土地作為享溫馨囍宴會館及舊振南觀光工廠,並成功打造動漫角色-高捷少女,甚至跨足4G通訊電纜租賃,皆有助於營收。 高捷初期以地下路線為主,紅線的橋頭火車站到世運站間則是為高架段;至於紅線的南岡山站、橘線的大寮站則為平面路線,和新建的環狀輕軌相似。未來高捷擴充現階段已整併其中三條輕軌路線成為黃線並送審中。目前共有三條路線營運中,分別是紅線、橘線和環狀輕軌,其規劃為高運量系統、輕軌運輸系統,累積運量已於2016年12月底突破4億7000萬人次。.

新!!: 美麗島事件和高雄捷運 · 查看更多 »

謝長廷

謝長廷(),臺灣政治人物、律師、外交官。生於臺北市延平區打鐵街(今大同區赤峰街,屬大稻埕)人,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民主進步黨的創黨十人小組之一,也是民主進步黨黨名命名者、黨綱起草人。現任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法律上的官銜為中華民國駐日本大使)。曾任臺北市議員、立法委員、高雄市市長與行政院院長。 根據謝家族譜,謝長廷的祖籍是漳州府詔安縣,和陳水扁、李應元等人為同鄉。而謝長廷有幾位女性祖輩,族譜上載明出生地是「番社」,因此推斷謝長廷有臺灣原住民族的血統郭瓊俐,《》(台北,布克文化,2005),p48~49。 2007年擔任民進黨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的總統候選人,2008年總統大選中敗選後,隨即宣佈退出政壇界,並創設成立台灣維新基金會。謝長廷在兩岸關係上認為,中華民國憲法為一個中國,不能迴避這個憲法各表的問題,行政院院長任內也提出「和解共生」的理念。。.

新!!: 美麗島事件和謝長廷 · 查看更多 »

魏廷朝

魏廷朝(),祖籍桃園龍潭烏樹林,出生於今桃園市八德區八德國小旁的一間民宅,桃園客家人,他的父親是小學老師,對日本統治台灣極為憤慨,遂將兒子取名「廷朝」,朝廷的顛倒,意為「顛覆朝廷」。臺灣的人權工作者與政治人物,被稱為「人格者」。其弟魏廷昱,亦為活躍之人權與政治人物,台灣民主運動時期黨外人士稱兄弟二人為「大魏」、「小魏」,頗受敬重。為魏侃夫系十八代魏飛龍之後,族譜記載一世祖為南京江寧魏侃夫。.

新!!: 美麗島事件和魏廷朝 · 查看更多 »

警備總部

#重定向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新!!: 美麗島事件和警備總部 · 查看更多 »

鶴佬話

#重定向 海丰话.

新!!: 美麗島事件和鶴佬話 · 查看更多 »

軍事法庭

軍事法庭(英語:Court-martial,簡稱CM),亦可譯為軍法審判、軍法裁判、軍法會議等,是依照審判關於軍隊等軍事組織的犯罪或者在軍事組織下的成員犯罪(如軍人)的法庭。複數以上的軍事法庭,即可組成軍事法院(Military court)。 世界各國對軍事法庭的軍事審判權(Ccourt-martial jurisdiction)的界限不盡相同。有的國家是將軍人犯法併入普通法院審判,有的是僅保留戰時軍事法庭;而有的國家是依照軍人所犯罪行區分至普通法院審或軍法審,有的國家是將軍法審獨立於普通法院外;至於對象部份,有些國家是包含軍眷,或者是平民若觸犯軍法時,亦得移送軍法審判。 有些國家的軍事法庭在基於機密需要下,可以選擇不公開審理,或者不設置陪審團;一些國家在軍人判刑未確定前,會先做出拔除軍階、勒令退伍、拘束其人身自由等處罰。.

新!!: 美麗島事件和軍事法庭 · 查看更多 »

軍事演習

軍事演習,簡稱軍演,專指軍隊進行大規模的實兵演習。早期的軍事思想家,如孫臏、孫武、吳起等即強調軍事訓練,但軍事演習的意涵則強調真實性。但為了節省軍事開支,軍事演習在20世紀後期開始,大量採用計算機技術,以電腦兵棋取代實際用兵的狀況頗為常見。但大規模的實兵操演仍不可偏廢,如中國與俄羅斯聯合軍演,馬來西亞與美國的聯合軍演,中華民國的漢光演習,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演習,往往都達到上萬人的規模。.

新!!: 美麗島事件和軍事演習 · 查看更多 »

黨外運動

外運動,一般指臺灣的政黨民主進步黨在1986年成立之前,非國民黨人士以類似政黨形式進行之民主運動。因當時一黨執政之中國國民黨政府實施戒嚴和威權統治,剝奪及打壓人民集會與結社自由,亦包括組織政黨。反對派及獨立人士在尚未成立政黨前,以黨外(Tóng-goā)為名,推動台灣民主。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黨外運動領袖主要是反國民黨的人士,並不等同于台灣獨立運動的支持者。 「黨外」,指的是國民黨之外的參政人士。而「黨外」一詞大量的使用,則約自康寧祥、黃信介開始。.

新!!: 美麗島事件和黨外運動 · 查看更多 »

黃天福 (台灣)

#重定向 黃天福 (臺灣).

新!!: 美麗島事件和黃天福 (台灣) · 查看更多 »

黃信介

黃信介(),本名黃金龍,臺北市大龙峒(今屬大同區)人。美麗島事件主要人物,民主進步黨第三屆及第四屆黨主席,臺灣民主運動與黨外運動先行者,對抗威權的民主運動領袖。其為台灣的社會運動參與者與政治人物連溫卿外甥。其父為黃火炎,母為連好。1954年與大稻埕張亦泰布莊千金張月卿結婚。.

新!!: 美麗島事件和黃信介 · 查看更多 »

黃順興

黃順興(),臺灣彰化縣彰化市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無黨籍。為台灣早期黨外運動人士。曾當選中華民國臺東縣議員、第五屆臺東縣長,後在台灣省第三選區(中中彰投)當選為第一屆第一、二次增額立法委員。後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新!!: 美麗島事件和黃順興 · 查看更多 »

黃越欽

黃越欽(),臺灣法律學者,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法學博士,長期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學院,1990年成為勞工研究所的創所所長,專研勞動法。1993年出任監察委員,1999年至2003年轉任中華民國司法院第七屆大法官。卸任後仍任政大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 2009-02-06, 國立政治大學, 2009-02-08.

新!!: 美麗島事件和黃越欽 · 查看更多 »

黃昭輝

黃昭輝()是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民主進步黨任職立法委員,前高雄市政府秘書處處長。 在美麗島事件發生後,黃昭輝曾因幫助施明德逃亡而被國民黨政府以「明知為匪諜」判刑有期徒刑2年。黃昭輝曾在國大代表的宴會上當著時為總統的李登輝面前翻桌抗議萬年國會,連翻了七桌才遭制止。2006年9月7日,因施明德對高俊明的批評,導致黃昭輝痛批施為「畜牲」。 其大哥曾遭白色恐怖拘留(未判刑),三哥為東吳大學政治系前系主任黃昭弘。 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代表民進黨在高雄市第四選區(苓雅區、新興區、前金區、前鎮區籬仔內8里)參選,以近5%差距敗給給中國國民黨空降此區尋求連任的李復興近7千票,連任失敗。.

新!!: 美麗島事件和黃昭輝 · 查看更多 »

鼓山事件

鼓山事件,為1979年台灣高雄市發生的警民衝突事件,一般認為是美麗島事件的導火線之一。 1979年12月9日,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為舉辦「人權座談會」,出動兩部宣傳車進行宣傳,在鼓山區鼓山二路、綠川街口被高雄市政府警察局警員攔截,雙方發生爭執,二名義工邱勝雄、姚國建被捕。兩人被捕並遭到毆打的消息傳出後,美麗島雜誌社的人員與支持者前往高雄市政府警察局鼓山分局聲援,引發小規模的警民衝突。邱勝雄與姚國建一直到12月10日凌晨才被釋放。也由於鼓山事件的爆發,使得不少原本無意參與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活動的黨外人士前往高雄市參與活動。 1980年1月10日高雄地檢處(今高雄地檢署)認為「鼓山事件」被告邱勝雄等9人,涉嫌參加叛亂,應由軍法機關審理,故處分不起訴。同年3月高雄地院控告姚國建、邱勝雄毆打警員、毀損警車,以妨害公務、傷害罪嫌各判處3年及2年6個月徒刑。.

新!!: 美麗島事件和鼓山事件 · 查看更多 »

龍門核能發電廠

龍門核能發電廠是台灣新北市貢寮區一座的核能發電廠,因所在地名「龍門」而得名,由臺灣電力公司興建營運,為台灣第四座核能發電廠,故原名第四核能發電廠,2009年3月3日改為現名,其原名簡稱「核四」或「核四廠」較為常用。廠址規劃可供六部核能發電機組使用,現有兩部發電量各1350百萬瓦特(MW)之進步型沸水式反應爐(ABWR),該型反應爐為奇異公司與日立(奇異日立核能)合作設計日立製造之第三代核反應爐,為日本以外第一個使用該反應爐設計的核能發電廠。目前已興建完畢並通過安檢,進入封存狀態。 2018年3月15日,台電宣布將把現有的1744束燃料棒,規劃未來3年分8批陸續運離,預計可於2020年底前全數運出。.

新!!: 美麗島事件和龍門核能發電廠 · 查看更多 »

范巽綠

范巽綠,中華民國(臺灣)政治人物,外省人第二代,祖籍中華民國浙江吳興,生於臺灣臺北市,認為自己是「臺灣人第一代」。北一女畢業、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范是民主進步黨外省籍創黨元老,曾任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總幹事,也曾代表該黨當選第3、4屆不分區立委;2000年就任教育部政務次長,2006年卸任。 此外,范巽綠曾爭取民進黨第7屆不分區立委提名失敗,亦曾協助陳菊於2006年競選高雄市長成功。2014年12月25日擔任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局長迄今。 范巽綠夫婿張富忠,為黨外運動人士、黨外編聯會會長、前民進黨黨員、倒扁運動副總指揮。2006年至2007年,民進黨爆發派系傾軋之十一寇事件,范巽綠、蕭美琴捲入,與羅文嘉、蔡其昌、鄭運鵬、段宜康等十一寇,成為部分深綠支持者「猜忌」的對象,合稱「十三寇」。.

新!!: 美麗島事件和范巽綠 · 查看更多 »

郁慕明

郁慕明(),生於上海市,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為新黨黨主席。.

新!!: 美麗島事件和郁慕明 · 查看更多 »

防暴

防暴,又稱為鎮暴,是指人群管制、鎮壓以至驅散騷亂以至暴動人群,或者經由警察警告而不離開者,以防範暴力事件的發生,維持社會秩序回復。在集權國家,時被視為維持暴政的獨裁統治之手段。傳統上由執法機構,例如警察等負責,緊急狀態下會派出軍隊(一般為憲兵及武警等)及其他單位協助。為了達至最少傷亡,上述單位通常會採用特殊的戰術及陣型以應付;同時,裝備了軟性的特殊武器以避免增加傷亡,要求最低的傷害。但如果防制效果無效或失敗,可能造成更大規模衝突及屠殺。.

新!!: 美麗島事件和防暴 · 查看更多 »

蘇秋鎮

蘇秋鎮(),中華民國(臺灣)政治人物,出生在日治時代高雄州岡山郡路竹庄(高雄市路竹區社東里)。.

新!!: 美麗島事件和蘇秋鎮 · 查看更多 »

蘇貞昌

蘇貞昌(),生於臺灣屏東市,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行政院院長、總統府秘書長、民主進步黨主席、臺北縣長、屏東縣長等職。1981年投入政壇,於屏東選區當選臺灣省議員。2006年初,獲陳水扁總統任命為行政院院長,並於2007年5月請辭獲准。卸任後,蘇貞昌曾代表民進黨競選副總統及臺北市長,但皆敗選。.

新!!: 美麗島事件和蘇貞昌 · 查看更多 »

邱垂貞

邱垂貞(),台灣桃園縣(今桃園市)人,福佬客台灣民歌推手,民進黨籍政治人物,第二至五屆立法委員。.

新!!: 美麗島事件和邱垂貞 · 查看更多 »

邱茂男

邱茂男,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臺灣屏東縣客家人人,為現任立委邱議瑩之父。.

新!!: 美麗島事件和邱茂男 · 查看更多 »

蔡有全

蔡有全(),是一位臺灣獨立運動人物。他在1988年因公開主張臺灣獨立遭判刑11年,並在出獄後受聘為國策顧問。 他的妻子是為前立法委員周慧瑛。.

新!!: 美麗島事件和蔡有全 · 查看更多 »

蔣經國

蔣經國(),字建豐,生於大清浙江省寧波府奉化縣,曾任中華民國總統、陸軍二級上將,國際知名反共人士。他是蔣中正與毛福梅所生的獨子。1925年至1937年在蘇聯期間,蔣經國接受正統馬列主義教育。回国后他成為三民主義忠實信徒。1939年,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區(贛南地區)行政督察專員,以建設「新贛南」著名於時,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籌備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支團部,並擔任幹事會幹事長。1944年至重慶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二戰後,為外交部特派員,與蘇聯方面交涉中国东北地区事務。1948年8月至10月,一度任經濟管制委員會委員,督導上海經濟。 1952年為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出任救國團主任。1956年,主持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成立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率隊開闢中橫公路等台灣地區交通、民生建設。1975年蔣中正逝世後的中國國民黨主席(繼蔣中正成為首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任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成為中國國民黨最高領導人;1972年至1978年擔任行政院院長,為中華民國最高行政首長),1978年起接任中華民國第六、第七兩任總統,於1988年1月13日總統任內逝世。當時蔣經國在台灣主政期間推行十大建設。蔣經國在國際上孤立情勢中,大大發展中華民國經濟,解除多年之戒嚴,促進政治民主化。.

新!!: 美麗島事件和蔣經國 · 查看更多 »

蔣經國政府

蔣經國政府是指在蔣經國擔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及中華民國總統期間的中華民國政府。 蔣經國主政期間,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各部門首長全部為中國國民黨黨員;此時期的政府仍屬於一黨專政政府,臺灣省戒嚴令依然存在,直至1987年7月15日才解嚴。 1978年蔣經國正式就任總統後,提名指派並與總統府共同為行政部門主體的行政院院長,共歷任兩任兩位。其中,俞國華在蔣經國逝世、李登輝繼任總統後仍繼續擔任行政院院長一年半,直至1989年6月才下台。.

新!!: 美麗島事件和蔣經國政府 · 查看更多 »

野百合學運

野百合學運(又稱三月學運)是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在1990年3月16日至3月22日發生的學生運動。在該次運動中,人數最多時曾經有將近6000名來自台灣各地的大學生,集結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靜坐(今自由廣場),他們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這不但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以來首次大規模的學生抗議行動,同時也對台灣的民主政治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在該次學生運動後,時任總統的李登輝一方面依照其對學生的承諾,在不久後召開國是會議,另一方面也在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結束「萬年國會」的運作,台灣的民主化進入新階段。.

新!!: 美麗島事件和野百合學運 · 查看更多 »

野百合運動

#重定向 野百合學運.

新!!: 美麗島事件和野百合運動 · 查看更多 »

重北輕南

重北輕南、又稱為南北失衡、南北經濟差距,主要指的是以台灣南部為首的台灣中南部、東部與離島等民眾對於中央政府在區域資源投資建設上長期存在著分配不均、不公的弱勢感受。 研究顯示,台灣1980年代至今的政治改革,存在著重北輕南的問題,也就是台灣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的發展成果及重心始終為台北市及北台灣享有,其他地方所獲得之「台灣長久以來經濟發展的果實」與台北市相較之下不成比例。這樣的問題使得許多地方政府的財源仰賴中央政府給予或舉債,缺乏地方自主財源。中國大陸的學者認為這與中國大陸沿海省份與北京市的中央-地方關係相形失色。 根據統計從1980年到2012年間,北部縣市總人口增加368萬,中部縣市增加114萬,南部縣市增加86萬,長期的趨勢是南部人口成長比中部低,中部又比北部低,人口成長的趨勢和距離首都台北市的遠近成反比,此現象被認為是與中央政府整體國土規劃與產業布局的結果有關。 臺灣南北在經濟與其他方面發展上的差距有中國國民黨長期重北輕南政策的影響。中國大陸的學術研討文認為馬英九政府雖曾採取措施力推南臺灣經濟發展以扭轉重北輕南政策造成的後果,但相關承諾的建設仍有跳票,導致「重北輕南」持續為反對派及產業界人士所詬病。.

新!!: 美麗島事件和重北輕南 · 查看更多 »

自立晚報

《自立晚報》,1947年在台灣創辦,是臺灣第一份晚報。.

新!!: 美麗島事件和自立晚報 · 查看更多 »

自由

自由(和製漢語:,Freedom, Liberty)是一个政治哲学中的概念,在此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学术上存在对自由概念的不同见解,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有所不同。自由包括各国宪法规定的言论信息自由和新闻自由,當然還有諸多的自由意志例如思想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但因學術上對於自由之概念多有不同,且自由與胡作非為僅一線之隔,因此在法律概念上則以憲法來保障人的自由權,並同時賦予其國民守護享有各該憲法保障之各種自由權利之義務。 自由在民主政治中又体现为一种精神,自由,就是对什么是正确不那么确定,但是會守護那有選擇之自由的精神。.

新!!: 美麗島事件和自由 · 查看更多 »

自由中國

《自由中國》雜誌(1949年11月20日-1960年9月4日),是一本在中華民國發行,以擴展民主自由空間為宗旨的政治刊物,由從中國大陸來臺灣的自由主義者以及政治人物所出版。因為在國民黨於臺灣的威權統治下,該雜誌在臺灣的言論市場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幾乎是整個1950年代在檯面上唯一可以聽到的異議聲響。因雷震等臺港在野人士籌備組織中國民主黨觸怒了國民黨當局,1960年9月4日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藉《自由中國》第二十三卷第五期刊出殷海光寫的社論〈大江東流擋不住〉,以涉嫌叛亂的罪名將雷震等人逮捕,該雜誌停刊。.

新!!: 美麗島事件和自由中國 · 查看更多 »

臺中市

臺中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在臺灣中部,是臺灣中部唯一的直轄市。臺中市中央為臺中盆地,是臺中市的人口稠密區。台中市與周邊相對的地理位置上,北與臺灣省苗栗縣、新竹縣接壤,南與臺灣省彰化縣、南投縣為鄰,東隔中央山脈與臺灣省花蓮縣相鄰,東北有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之分水嶺毗鄰臺灣省宜蘭縣,西望面臨臺灣海峽。總面積約2,215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9.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二的城市,也是「臺中都會區」的核心都市。2016年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中市列為Gamma-等級之城市,在臺灣入榜城市之中排名第二位,為臺灣重要的國際都市。 「台中」意即「台灣之中央」,名稱係始於日治時期,是台灣的地名之中最晚出現的名稱。在台灣清領時期臺中開始出現聚落,城市雛形則是在台灣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後形成,。日治時期因日人刻意打造一座現代化城市,以市區改正政策將早期市區規劃整然有致,整治流經市區的綠川和柳川,植有柳樹,幽靜美麗,彷若京都鴨川,而有「台灣的京都」之稱。.

新!!: 美麗島事件和臺中市 · 查看更多 »

臺中縣

臺中縣為中華民國已廢止的行政區,位於台灣中部的台中彰化都會區內,以人口計曾為台灣第三大縣,下轄3縣轄市5鎮13鄉,縣政府設於豐原市。2009年6月23日,行政院核准「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案,於2010年12月25日併入台中直轄市。.

新!!: 美麗島事件和臺中縣 · 查看更多 »

臺北

--北(Tâi-pak,俗體字書寫作--北)是臺灣的地理名詞,詞義為「臺灣之北」;原本指稱北臺灣,19世紀末臺北建城後,漸用於專指以此城池為中心發展的都市。 「臺北」依照定義的不同涵蓋不同的範圍。行政區的臺北指臺北市,都會區的臺北則指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人口約700多萬人,有的機構定義臺北都會區會再加上桃園市,人口超過920萬人,面積3678平方公里,為世界第50大都會區。.

新!!: 美麗島事件和臺北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市長

臺北市市長是中華民國臺北市的行政首長。該職務起源於大正九年(1920年),臺北州臺北市成立時置市尹一人,由官方派任,另設有市助役輔助市尹。昭和十五年(1940年)改稱市長,增添一名市助役。1945年臺灣戰後時期開始,臺北市改制為省轄市,置市長一人,薦任或簡任,綜理全市行政。1951年改為市公民選舉產生,任期3年,連選得連任一次,1960年任期延長為4年。1967年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市長改由行政院派任。至1994年院轄市改制為直轄市,市長復由市公民選舉產生。 目前臺北市政府置市長一人,對外代表臺北市,綜理市內行政,由市公民選舉產生,任期4年,連選得連任一次。置副市長三人,由市長任命,協助市長處理市政,比照簡任十四職等。 置秘書長一人,由市長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免。另置副祕書長、參事、技監、顧問、參議,同由市長任免。.

新!!: 美麗島事件和臺北市市長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籍情結

所謂的省籍情結,是指在194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台灣之後,在台灣出現的族群間爭議。中華民國政府在身份證記錄上,會記錄每個人所屬的籍貫。被登記為台灣省人的,稱本省人。而外省人指其籍貫登記為中国大陆各省、非台灣省的人,通常這個族群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中華民國政府來到台灣的中國大陆人及其後代。 由於生活習慣、歷史記憶、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同,常導致兩種族群發生排斥。 不過在1980年後出生的台灣年輕世代,由於身受西化和民主化的影響,省籍情結已經沒有老一輩那麼濃厚,即使是在台出身的外省第二或第三代現在也都以本省或台灣人自居。.

新!!: 美麗島事件和臺灣省籍情結 · 查看更多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是中華民國的地方法院之一,屬於普通法院,一般被簡稱為臺北地方法院或臺北地院,法界人士通常更會簡稱為北院,與同在大臺北地區的新北地方法院、士林地方法院合稱北三院。.

新!!: 美麗島事件和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查看更多 »

臺灣歷史建築

臺灣歷史建築是根据中华民国〈文化资产保存法〉的规定,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審查登錄後,辦理公告,並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查之文化資產,地位僅次於古蹟。.

新!!: 美麗島事件和臺灣歷史建築 · 查看更多 »

臺灣時報

《臺灣時報》,簡稱《臺時》,為台灣的綜合性日報,創立於1971年8月25日,吳基福為首任董事長,夏曉華為首任發行人,總社位於高雄,與《民眾日報》並稱「南台灣兩大報」,口號是「無黨派,獨立報」。目前董事長為王明仁,社長為林世英,前董事長王玉發為榮譽董事長。.

新!!: 美麗島事件和臺灣時報 · 查看更多 »

雷震

雷震(),字儆寰,生於大清帝國浙江湖州長興,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政治評論家和出版家。 曾在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浙江省長興縣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浙江省代表。至台灣後,因創辦《自由中國》雜誌,批評時政,在1960年至1970年之間因雷震事件入獄十年。.

新!!: 美麗島事件和雷震 · 查看更多 »

逮捕

逮捕指以強制力拘束人身自由之強制處分,逮捕之主要目的為預防犯罪或是為進行偵查。.

新!!: 美麗島事件和逮捕 · 查看更多 »

考試院院長

考試院院長,是中華民國考試院的首長,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負責主管中華民國政府公務人員的人事考選及行政銓敘。 考試院院長任期為六年,先得由中華民國總統提名、經立法院投票同意後使得行使其職權。.

新!!: 美麗島事件和考試院院長 · 查看更多 »

陳博文

陳博文(),台灣著名剪接師,剪接作品超過150部,與許多台灣電影導演合作。畢業於國立藝專(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科。現主持陳博文電影剪接工作室,並致力於剪接人才培育。.

新!!: 美麗島事件和陳博文 · 查看更多 »

陳忠信

陳忠信(),筆名杭之,為台灣的政治人物之一,曾經代表民主進步黨任職立法委員。.

新!!: 美麗島事件和陳忠信 · 查看更多 »

陳繼盛 (民國)

陳繼盛(),是中華民國律師,也是陳林法學文教基金會創始人之一,曾任中國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研究所所長、民主進步黨仲裁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1972年當選第10屆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 陳繼盛1957年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並在當年考上律師;後來去德國留學主修勞工法,獲得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慕尼黑大學畢業後回國擔任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後來擔任中國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研究所所長,是台灣著名的勞工法規相關專家,同時也曾擔任中華民國勞工教育協進會第三至四屆理事長、台灣勞動學會第二屆理事長。 2005年3月1日,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說,在他剩下的總統任期中,「將國號改為台灣共和國」這件事「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同日,陳繼盛在民進黨中常會抨擊,「阿扁以前講『正名制憲』,現在自己翻案,這就是『騙』」、「我是制憲委員會成員之一,阿扁不做,我們自己做」。 2016年,陳繼盛擔任臺灣民主基金會監察人。.

新!!: 美麗島事件和陳繼盛 (民國) · 查看更多 »

陳菊

陳菊(),臺灣民主進步黨籍政治人物,生於臺北縣羅東區三星鄉(今宜蘭縣三星鄉註:宜蘭縣是1950年10月成立的,陳菊出生時還沒有宜蘭縣。),現任總統府秘書長,世界新聞專科畢業、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碩士。曾為美麗島事件政治犯,於獄中留下遺書;事件後27年,陳菊回到事發地,成為高雄首位民選女市長,也是台灣首位女性民選直轄市長。陳曾任臺北、高雄社會局長、行政院勞委會主委、高雄市市長及東亞人權協會理事等。 陳菊卸下勞委會主委一職後,以些微差距當選高雄市(合併前直轄市)第9任(民選第4屆)市長,後於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選舉中當選為合併後的首屆高雄市市長,2014年獲得99萬票,為競選對手楊秋興得票數兩倍有餘,且為當次選舉得票數最高的地方首長,順利連任。2018年4月21日,接任總統府秘書長。就高雄市(合併前直轄市)11個市轄區而言,陳菊連續擔任地方首長11年餘,為中華民國地方自治史上,連續擔任同一地區的地方首長期間第二長者。.

新!!: 美麗島事件和陳菊 · 查看更多 »

陳水扁

陳水扁(),暱稱阿扁(tl),生於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南縣官田鄉西庄村(今臺南市官田區西庄--),海商法律師出身,第十、十一任中華民國總統(2000年-2008年)。歷任民主進步黨主席、臺北市議會議員、立法委員、臺北市市長等職。由於涉及龍潭購地案而被判刑20年,三審定讞發監執行,2015年1月5日核准暫時出獄,保外就醫至今。實際上結束其長達六年的监禁。 陳水扁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以39.3%得票率當選為行憲後首次政黨輪替的直接民選總統,结束了中國國民黨在台灣五十五年的長期執政,並於就職演說上提出四不一沒有;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他取得50.11%的得票率,以0.22%差距獲得連任。任內推動一邊一國、台灣正名運動以及台灣入聯運動,在經貿方面則採用「南向政策」的經貿架構。.

新!!: 美麗島事件和陳水扁 · 查看更多 »

陳文成事件

陳文成事件,於1981年在台灣台北市發生的陳文成教授離奇死亡案件,真相至今未明。此事件轟動海內外,為改變台灣歷史的重大事件之一。 1981年5月20日,陳文成全家由美國返台探親,7月2日被三名警備總部人員帶走約談,隔日清晨被人發現陳屍於台大研究生圖書館旁。中華民國政府曾聲稱他是畏罪自殺,陳文成的家人與朋友指控是遭到國民黨政府謀殺。到台灣參與驗屍的美國法醫生理學家及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則認為這是一起他殺案件。 此事件引起美國政府重視,對台灣的國民黨政府施壓,要求進行調查,美國國會同時要求調查國民黨派至美國校園的學生特務。在美國壓力下,中華民國政府宣布,在未有確定罪名前,警備總部不得隨意秘密約談相關人士,並且取消海外政治犯的黑名單。當時正值台灣白色恐怖時期,陳文成命案造成國際社會要求中華民國實施民主化的壓力與關注,使中華民國政府同意讓海外異議人士回到台灣,在台灣民主化運動中,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解嚴後,台灣政府對陳文成命案曾數次重啟調查,但都沒有具體成果。 此事件與江南案、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被改編成2009年電影《被出賣的台灣》。從2012年開始,陳文成友人要求在台大校園陳屍之處,樹立小型紀念碑,但未獲台大校方同意。在楊泮池校長任內,2015年3月21日,台大校務會議正式通過,將其陳屍地點命名為「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

新!!: 美麗島事件和陳文成事件 · 查看更多 »

林奐均

林奐均 (Judy Linton)(),出生於台灣台北市,台灣民主運動領袖林義雄長女。 1979年12月13日,林義雄因參與美麗島事件被捕入獄。次年2月28日,發生震驚全台灣的「林宅血案」,林奐均的祖母及一對雙胞胎妹妹在家中被殺害,僅有她身中七刀而仍重傷倖存,被林義雄秘書田秋堇發現,送至仁愛醫院搶救時則由田朝明醫師妻子田孟淑則代簽術前病危通知書。該案至今未破。 1981年8月,林母方素敏將她帶往美國,她先後於華盛頓州、德薩斯州及加州爾灣接受教育,並專注於鋼琴演奏,並四度獲得「美國西南部青年音樂大賽」(Southwestern Youth Music Festival)第一名,並於「國際青年鍵盤音樂家聯盟」(International Young Keyboard Artists Association)中進入決賽。1988年成為基督徒,後於印第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Columbia University Teacher's College)就讀,獲得英語教育碩士學位,期間愛上聖詩創作。 1996年12月,她邂逅南韓出生、父親為宣教士的美國基督徒印主烈(Joel Linton);兩人1998年7月25日於紐約市結婚,並開始錄製基督教音樂專輯。2002年9月,全家返回台灣宣教,從事基督教音樂創作,專輯《你是我最愛》於2003年9月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傳播基金會發行。2004年5月,以《你是我最愛》入圍第15屆金曲獎最佳專輯、演唱、作詞人、製作人,《你是我最愛》並榮獲第15屆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專輯獎」,自傳書《你是我最愛:林奐均的生命之旅》亦同時出版。 林奐均現與已按立為牧師的印主烈定居台北市,育有五名女兒。老大、老二及老三名為Faith(淳惠)、Charis(慈晅)及Ashlyn(恬昕)。.

新!!: 美麗島事件和林奐均 · 查看更多 »

林季平

林季平(英文名:Ji-Ping Lin)1988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1990國立中央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1998獲得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地理學博士學位(PHD);於1998-2000擔任中央研究院經濟所博士後研究;現任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暨勞工研究所專任副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研究所研究員和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教授。.

新!!: 美麗島事件和林季平 · 查看更多 »

林宅血案

林宅血案為1980年2月28日發生於臺灣省議會議員、美麗島事件被告林義雄位在臺北市住家的一起震驚國內外的--殺案件。林義雄六十歲的母親游阿妹及七歲雙胞胎女兒林亮均、林亭均被刺殺身亡,九歲長女林奐均受重傷,此案至今仍未偵破,已成懸案。 案發後,當時的刑事單位把偵查目標指向黨外人士,懷疑曾任林義雄競選幹部的黨外人士游錫堃涉案,之後又懷疑林家美國籍友人、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家博 (Bruce Jacobs) 涉案,但警方最終未發現任何游錫堃或家博涉案的證據。 由於林義雄當時因美麗島事件而被警備總部收押,事涉敏感。當天又是三十多年前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日子,時機巧合。林義雄當年為美麗島事件要犯,其住處及電話均為情治單位所監控,兇手還能從容進出林宅行兇,不少人認為此案為國民黨政府所主導的一場謀殺案,藉以動搖各地黨外人士的意志。幾十年後,經過幾次重啟調查,仍無法破案。.

新!!: 美麗島事件和林宅血案 · 查看更多 »

林弘宣

林弘宣(),臺灣台中人,黨外運動人士,美麗島事件受難者,有別於和其他美麗島受難者,出獄後始終和政治保持一定的距離。2015年9月18日,林弘宣被發現昏迷在自家浴室。送醫後,於9月25日凌晨1:38分離世,享壽73歲。.

新!!: 美麗島事件和林弘宣 · 查看更多 »

林義雄

林義雄()是台灣政治人物,出生於臺灣宜蘭縣五結鄉,自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後擔任律師。1976年承辦國民黨選舉舞弊官司後開始接觸政治,1977年進一步以無黨籍身分當選臺灣省議會議員,在1970年代的臺灣黨外運動中發揮極大影響力。1979年美麗島事件發生後遭到中國國民黨逮捕,隔年軍事審判期間遭遇林宅血案,母親和雙胞胎女兒遇害,長女林奐均重傷。林義雄最後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出獄後前往美國取得哈佛大學碩士學位。回國後林義雄成立了慈林教育基金會以培養社會運動人士,並創立核四公投促進會長期關注核電廠問題。1996年參與民主進步黨黨內總統初選,但被彭明敏擊敗。1998年4月18日當選第一位由黨員直接選舉的民主進步黨主席。在其任內陳水扁在2000年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完成台灣首次政黨輪替。林義雄於同年4月20日辭去主席職位,轉而關注公眾議題,特別是核四公投和立委席次減半運動等。2004年時以禁食抗議方式促使陳水扁政府推動修憲案,進而讓立法委員席次減半。2006年時因堅持理念離開當時仍執政的民主進步黨。2014年時林義雄籌組成立新政團,成為公民組合的推動者之一。林義雄長期號召「核四公投,千里苦行」行動,在2014年時以禁食抗議的方式迫使馬英九政府宣布龍門核能發電廠停工,常在反核遊行時戴斗笠,因此又被鄉民稱為斗笠人。.

新!!: 美麗島事件和林義雄 · 查看更多 »

林樹枝

林樹枝(),人稱枝伯,為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於1971年因與友人通訊遭到抽查,信中提及對於中國國民黨的專政諸多不滿,而遭到第一次以「企圖顛覆政府」入罪。1979年因美麗島事件,藏匿施明德而再度入獄。前後共坐政治牢獄12年。 2000年,林樹枝出版《玩弄眾生:施明德的偽裝歲月》,書中指施明德坐牢絕食期間偷吃泡麵、喝人參茶、還曾寫信向前總統蔣經國求饒,批評施明德沽名釣譽、虛假無恥。2006年,施明德發起百萬人民倒扁運動,林樹枝將《玩弄眾生:施明德的偽裝歲月》改版發行,遭施提告。刑事部分,2008年台北地方法院判處林樹枝5個月有期徒刑,得易科罰金。民事部分,2009年台北地院判林樹枝須賠償施明德新台幣80萬元,並登報道歉。.

新!!: 美麗島事件和林樹枝 · 查看更多 »

捷運美麗島站

#重定向 美麗島站.

新!!: 美麗島事件和捷運美麗島站 · 查看更多 »

李筱峰

李筱峰(),出生於臺灣臺南縣麻豆鎮(今臺南市麻豆區),是歷史學家與政治評論家,曾是蔣介石忠貞信徒的李筱峰後來轉變政治立場,專門研究臺灣史,中央廣播電台,提倡泛南島民族意識。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退休兼名譽教授。李筱峰是現近臺灣主體史观的创立者与推行者之一,影響了當今台灣歷史教育與價值觀,台灣日治時期著名革命僧證峰法師林秋梧為其舅公。.

新!!: 美麗島事件和李筱峰 · 查看更多 »

李登輝

李登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中華民國總統,生於日本台湾臺北州淡水郡三芝庄下的埔頭坑聚落「源興居」(今新北市三芝區埔坪里),福佬客家人。 李登輝是第一位出生於臺灣的中華民國國家元首,首位全國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以及首位臺籍國民黨主席。因其為落實臺灣民主改革之重要領袖,而被《時代》杂志稱為「民主先生」。在臺灣,傾向獨派的媒體常暱稱他為「阿輝伯」(台語的「阿」字表示親切)。李的功過及評價具爭議。支持者稱他為「臺灣之父」,與曾被稱為「臺灣之子」的陳水扁對比,認為其對台灣經濟及社會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反對者則批評其兩岸政策及民主改革,不滿其提出特殊兩國論造成兩岸關係緊張與開放民主直選造成國民黨失去長期政權。.

新!!: 美麗島事件和李登輝 · 查看更多 »

李雙澤

李雙澤(),籍貫福建晉江,畢業於國立師大附中、淡江大學。畫家、作曲家、民歌歌手,與胡德夫、楊弦被共尊為台灣校園民歌運動的催生者。.

新!!: 美麗島事件和李雙澤 · 查看更多 »

李明憲 (政治人物)

李明憲(),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民主進步黨任職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其子李孝儒於2014年代表民主進步黨參選台中市議員。.

新!!: 美麗島事件和李明憲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杂志

誌是一種定期發行的连续出版物,介于书籍和报纸之间,其中包含各種文章內容。大多數的雜誌的收入來源都是廣告和讀者的購買。 此外期刊杂志都具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并且用卷、期或者年、月顺序编号出版。.

新!!: 美麗島事件和杂志 · 查看更多 »

桃園縣長

#重定向 桃園市市長.

新!!: 美麗島事件和桃園縣長 · 查看更多 »

梧棲區

梧棲區是中華民國臺中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臺中市西側,也是臺中港的所在地。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形平坦少屏障,季風強、雨量少,沿港區交界植有大面積防風林。.

新!!: 美麗島事件和梧棲區 · 查看更多 »

楊祖珺

楊祖珺,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傳播研究所哲學博士,臺灣校園民歌重要推手,為黨外運動雜誌《前進周刊》創辦人、民主進步黨創黨元老、雜誌《海峽評論》發起人。曾任臺北市晚晴婦女協會理事長、《海峽評論》社長、夏潮聯合會評議委員、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記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新!!: 美麗島事件和楊祖珺 · 查看更多 »

楊青矗

楊青矗(),本名楊和雄,臺灣鄉土文學作家,有「工人作家」之稱,中華民國前國策顧問,臺南市七股區港東里人。高雄中學附設補校畢業。 楊青矗家中世代務農,在父親到中油高雄煉油廠任消防隊員後,當時11歲的楊青矗隨父母遷居高雄。1961年父親殉職,楊青矗被以撫恤遺族身分進入高雄煉油廠工作了19年,在寫下以農民、工人為主角之小說著作。他的工人小說在臺灣鄉土文學論戰成為討論對象,1979年因美麗島事件入獄,1983年出獄。1985年應邀參與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後專注臺語語文與研究。曾任美麗島雜誌高雄分社主任,台灣筆會會長及敦理出版社發行人、社長。 代表作為《在室男》、《工廠女兒圈》、《心癌》、《連雲夢》、《工廠人》、《楊青矗與國際作家對話》、《在室女》、《給台灣的情書》、《生命的旋律》、《筆聲的迴響》、《女企業家》等,此外還編有《台華雙語辭典》、《台語注音讀本》、《台語語彙辭典》、《台灣俗語辭典》、《台詩三百首》等書。.

新!!: 美麗島事件和楊青矗 · 查看更多 »

正義連線

正義連線,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的次級問政團體與派系,由陳水扁創立,又被稱為扁系。曾經是民進黨內最大的派系,2006年已解散。部份成員組成一邊一國連線繼續運作。.

新!!: 美麗島事件和正義連線 · 查看更多 »

民主

民主(dìmokratía),其本义是“人民的统治”,即“主权在民”,是一种现代的国家制度,国家权力由公民直接或间接行使。民主有时被称为“多数的统治”,与極權統治、独裁统治或寡头政治相对立。狭义的民主一词经常被使用于描述国家的政治,民主的原则也适用于其他有着统治行为存在的领域。平常所说的民主作风、民主原则、言論自由等民主权利,都从民主之含义派生而来。广义的民主应该是人民当家做主,既在一个完整的民主的社会里人们从一出生就平等,人们对社会负有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建立起社会的法律法规以及对政权控制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等。 拉里·戴蒙德(Larry Diamond)指出,民主包括四个关键要素:(1)通过自由和公正的选举产生政府; (2)作为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和公民生活; (3)保护所有公民的人权;(4)法律和程序同样适用于所有公民。.

新!!: 美麗島事件和民主 · 查看更多 »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是臺灣主要政黨之一,也是繼日治時代的臺灣民眾黨之後第一個實際參政的臺灣本土政黨,為現時中華民國的執政黨。成立於1986年,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戒嚴與黨禁解除前整合而成;2000年首度執政,實現臺灣及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政黨輪替,2008年下野;直到2016年大選勝出後,由蔡英文執政,並首次達成同時掌握行政以及立法部門的「完全執政」地位。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與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新!!: 美麗島事件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民主進步黨歷任中央黨部秘書長列表

下表列出民主進步黨自1986年創黨以來之歷任秘書長名單。.

新!!: 美麗島事件和民主進步黨歷任中央黨部秘書長列表 · 查看更多 »

民族自決

民族自决是指,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在没有外部压迫或干扰的情况下,人民可以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自決的權利稱為民族自決權,而其所依据的原则,称为民族自决原则;但其并没有说明自决权的实现方式,或者自决后应该是什么样的结果:从原国家独立、与原国家组建联邦、成为保护国、某种程度上的自治亦或者与原国家完全同化。也没有说明,民族之间的界限是什么,什么条件下才可以组成一个民族。事实上,关于哪些种群有合法的权利实行自决权,现在的法律条文和定义仍然有着太多的矛盾。Betty Miller Unterberger,,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2002.

新!!: 美麗島事件和民族自決 · 查看更多 »

江南案

江南案發生於1984年10月15日,華裔美籍作家劉宜良(筆名「江南」,俗謂「劉江南」)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遭到中華民國國防部情報局僱用的台灣黑道份子刺殺身亡。內情曝光後台美關係頓時緊張,中華民國方面雖然承認江南案為情報局官員主使,但仍強調本案乃情報局官員獨斷專行所致,非高層授意,並逮捕了情報局長汪希苓、副局長胡儀敏、第三處副處長陳虎門等人。 當時竹聯幫張安樂指控蔣孝武可能是幕後主使。江南案告一段落後,蔣孝武於1986年3月奉派至新加坡擔任商務副代表,並長期留在駐外單位,在蔣經國總統任內都未再回到中央政府。對此,坊間有人解讀為「謫放外地」。後來張安樂明白表示,係用圍魏救趙的策略,故意說還有一卷錄音帶指控蔣孝武,其實,他並沒有證據證明蔣孝武涉案。 此案的事件经與陳文成命案、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等綜合改编後成為2009年電影《被出賣的台灣》的主题。.

新!!: 美麗島事件和江南案 · 查看更多 »

江鵬堅

江鵬堅,台灣台北市人,台灣人權律師,為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曾任民主進步黨首任黨主席、立法委員、監察委員。.

新!!: 美麗島事件和江鵬堅 · 查看更多 »

汪敬煦

汪敬煦(),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生於北京,祖籍浙江杭州,陸軍官校14期工兵科、美國陸軍工兵學校5期、美國陸軍參謀大學正規班2期、三軍大學戰爭學院59年冬班、三軍聯合參謀大學61年班等軍校畢業,曾任總統府參軍長、國家安全局局長、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國防部情報局局長、憲兵司令部司令、陸軍供應司令部司令、國防部參謀本部作戰參謀次長室次長、國防部參謀本部後勤參謀次長室次長、陸軍工兵學校校長、陸軍17師師長、陸軍81師師長、陸軍二軍團工兵指揮部副指揮官、國防部兵棋室主任、陸軍67師199團團長、陸軍67師參謀長、陸軍工兵營長、駐伊朗王國武官、駐聯合國軍事代表團參謀、駐美國軍事代表團團員、連長、排長,抗戰時打過桂柳會戰,也是中華民國政府唯一的一位曾經擔任過所有軍職情治機構首長的人士。在他任內,曾發生陳文成命案、美麗島事件、江南案、鳳飛飛「歌監」事件等。.

新!!: 美麗島事件和汪敬煦 · 查看更多 »

法務部司法官學院

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簡稱司法官學院),最初成立於1914年。負責中華民國新進司法官(即法官及檢察官)的職前養成訓練。.

新!!: 美麗島事件和法務部司法官學院 · 查看更多 »

演講

演講,又名演說,是指对公眾发表的說話。 根據個人風格,不少講者喜歡原稿照讀(manuscript speech);另外有些喜歡即興發揮 (粵語俗稱「爆肚」,impromptu speech);甚至有些不依講稿演講,與現場觀眾雙向溝通,互相回應,打成一片,例如比尔·克林顿、巴拉克·奧巴馬等。 全世界各国不少政治家演講有時會有智囊團寫手安排講稿,政治圈常見,此舉是為了避免不擅辭令的講者於演講期間出錯造成誤會甚至政治風波,但可能使演说生硬,或一旦演讲稿內容出问题,会使演讲者十分尷尬。 Category:人際溝通 *.

新!!: 美麗島事件和演講 · 查看更多 »

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內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華民國稱為有期徒刑,在香港和一些西方国家或地區称为有期监禁,在日本國及大韓民國稱為有期懲役。有期徒刑的刑期幅度很大,不同国家或地區对于这种刑罚的执行有所不同。澳門禁止無期徒刑,所以別處的有期徒刑在當地就是徒刑。.

新!!: 美麗島事件和有期徒刑 · 查看更多 »

戴振耀

戴振耀(),台灣農運暨政治人物,出生於高雄縣橋頭鄉白樹村(今高雄市橋頭區白樹里),1979年美麗島事件政治受難者,中華民國前立法委員,民主進步黨籍,前新潮流系成員。.

新!!: 美麗島事件和戴振耀 · 查看更多 »

戒严

戒严是指国家在处于对外战争、内部叛乱、天灾瘟疫或者财政经济危机的等严重危害社会安全与政治稳定的特殊时期采取的一种紧急措施。戒嚴實施時司法及行政權會部分或全部由軍隊接管。在有的国家又称之为紧急状态。.

新!!: 美麗島事件和戒严 · 查看更多 »

海峽交流基金會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海基會,是中華民國辦理海峽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項事務的民間組織,但因為其業務授權和指導機關為大陸委員會,實為一個半官方的機構。成立於1990年11月21日,1991年3月9日正式掛牌運行。於中國大陸和海基會的對口機構是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由於兩岸互不承認主權,因此該機構扮演關於大陸地區文書認證、應急領務等使領館職能。.

新!!: 美麗島事件和海峽交流基金會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市長

新北市長是中華民國新北市的最高行政首長,其前身之職務為臺北縣縣長,2010年12月25日起因應臺北縣升格為直轄市而改制。現任市長為中國國民黨籍的朱立倫,也是首任市長。 下面除列出新北市歷任市長之外,亦溯及昔日的臺北縣縣長。.

新!!: 美麗島事件和新北市市長 · 查看更多 »

新黨

新黨是中華民國一個統派政黨,前身為中國國民黨在立法院的改革派次級問政團體新國民黨連線,1993年因反對時任國民黨主席李登輝而退出國民黨自立。1994年新黨以制衡兩大黨為號召,與第三勢力結盟,同年12月與中華社會民主黨合併,於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獲得122萬票,成為當時具有關鍵影響力的第三大黨,並在1996年與民主進步黨結盟,推動二月政改。 2008年不分區立委選舉,新黨在區域立委與國民黨合作,得票升至4%。2012年不分區立委選舉,因親民黨的選票瓜分導致新黨得票腰斬,得票率不足1.5%。2016年不分區立委選舉,新黨獲得510,074票,占總票數的4.18%,回升至第五大黨,雖仍未取得國會席次,但可獲得政黨補助款。新党現有臺北市議員2席。 新党主張清廉制衡、公義均富、族群和諧、國家統一,在中國實現民族統一、民權自主、民生均富的三民主義新中國。.

新!!: 美麗島事件和新黨 · 查看更多 »

新臺幣

新臺幣,簡稱臺幣,是中華民國現行的法定貨幣,於1949年6月15日起發行流通,當時定位為限定臺灣使用的區域貨幣,目前則在整個中華民國有效統治區域(臺灣地區)均可流通使用。原始發行機構為臺灣銀行,2000年起由中華民國中央銀行收回負責。基本單位為圓(簡作元)。貨幣代碼採行ISO 4217標準編為TWD,符號為NT$或NTD,並使用NT$100、NTD100之類方法表示(中間無空格)。 新臺幣現行的發行幣值自民國70年(1981年)起使用,硬幣單位包括:0.5圓(五角)、1圓、5圓、10圓、20圓及50圓,紙鈔單位有:10圓、50圓、100圓、200圓、500圓、1000圓與2000圓,塑膠鈔單位則為50圓。換算基準為:1圓=10角=100分。5角硬幣(角圓)至今已不常使用,日常生活只有郵票、汽油等在計算單價時會用到角,實際上的價金交付會四捨五入至1圓,例如3.5圓郵票的售價四捨五入為4圓,存款利息也是四捨五入至1圓。角圓雖然仍可流通使用,現在多為收藏用,故價值比面額還要貴。.

新!!: 美麗島事件和新臺幣 · 查看更多 »

施明德

施明德()是台灣歷史上重要的政治家、革命家、異議人士、人權護衛者、政治犯和作家,被稱為“台灣的曼德拉”。 台灣高雄市人,畢業於高雄中學和陸軍砲兵學校。施明德是台灣黨外運動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曾擔任立法委員、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和民主進步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被尊稱為施主席。 施明德曾在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和李登輝這四位總統任內,三次以政治犯的身份入獄,兩次被判處無期徒刑,累計坐牢時間二十五年半。曾參與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並擔任美麗島事件總指揮。 1995年聯合新黨參選立法院長以一票之差敗於國民黨的劉松藩。 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後退出民進黨。 2006年發起紅衫軍反貪倒扁運動,並擔任紅杉軍運動指揮部的總指揮,被尊稱為施总指挥。2015年5月21日,宣布以無黨籍身份参加2016年总统大選,但因未達到連署30萬份的連署書門檻而宣布退選。.

新!!: 美麗島事件和施明德 · 查看更多 »

文化

文化是由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首次使用拉丁文“cultura animi”定义,原意是“靈魂的培養”,由此衍生為生物在其發展过程中积累起跟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或經驗,使其适应自然或周围的環境,是一群共同生活在相同自然環境及經濟生產方式所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潛意識的外在表現。 对“文化”有各種各樣的定义,其中之一的意義是「相互通過學習人類思想與行為的精華來達到完美」;广义的文化包括文字、語言、建筑、饮食、工具、技能、知识、习俗、艺术等。大致上可以用一個民族的生活形式來指稱它的文化。 在考古学上“文化”则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文化和文明有时在用法上混淆不清。 現今中文裡文化一詞的意思,借自於日文和製漢語中"文化"之義,其所表達的概念、集合與意涵和華夏古籍的原義相差甚遠,應避免望文生義。 網際網路成熟的發展使原先相對疏離的個人或組織可以很容易經由社群網站,建立許多新的基於價值觀、理想、觀念、商業、友誼、血緣等等非常錯綜複雜的聯繫,由此發展出特定社群意識的網路文化,這種網路文化聯繫瞬間的爆發力,對特定議題及選舉所造成的影響已經是新興不可忽視的力量。.

新!!: 美麗島事件和文化 · 查看更多 »

文星

《文星》雜誌是由臺灣臺北「文星書店」在1957年創辦的雜誌;在1960年代,曾對臺灣青年思想產生重要影响。 1952年,蕭孟能、朱婉堅夫婦於台北開設「文星書店」。1957年11月,文星書店創辦《文星》雜誌。《文星》雜誌標榜「思想的」、「生活的」及「藝術的」。1961年11月1日,作家李敖著〈老年人與棒子〉一文投稿至《文星》(當時《文星》主編為陳立峰),這篇文章引起了李敖與《中華雜誌》創辦人胡秋原的筆戰。 從1961年10月至1963年,李敖、胡秋原、徐復觀、居浩然等人於《文星》雜誌上展開中西文化論戰。 之後李敖名氣漸增。1963年7月8日,李敖接任《文星》主編。文星書店出版書目頗多,據李敖在其回憶錄中所言,1965年5月27日到1965年6月8日舉辦的香港書展,參展單位22間、2萬7千4百多冊中,文星書店就獨佔了2萬4535冊,將近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也因為文星書店受到國民黨當局的施壓,到了1966年的書展,文星書店負責人朱婉堅即被禁止出境;甚至到了1967年的書展,也禁止文星書店參加。1965年8月31日,《文星》雜誌第90期遭到警備總司令部以「(54)訓喚五九八四號」查禁,理由是「為匪宣傳」,而《文星》雜誌被迫停刊一年。8天後,警備總司令部以「(54)訓喚九三四五號」查禁《文星》雜誌第97期。1965年12月,《文星》雜誌第98期被封。1968年4月1日,文星書店走入歷史。.

新!!: 美麗島事件和文星 · 查看更多 »

政黨輪替

政黨輪替(Party Alternation)是指由不同政黨(在野党)接替前一政黨擔任執政黨的情形,可能以投票制度的方式進行,亦可能是以暴力或非暴力革命的形式完成。政黨輪替一般出現在實行兩黨制的國家,但也有多黨制國家,由部分佔主導地位的大政黨輪流執政。.

新!!: 美麗島事件和政黨輪替 · 查看更多 »

教育

教育,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即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產生於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廣義的教育則包含社會待人處事的方方面面,例如家教、禮儀等文明與社會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等。与之相对地,职业教育中只教授单一的职业技能。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其他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出现。 迄今,受教育权已被认为是一项基本人权,1952年发表的《欧洲人权公约》和联合国1966年发表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均承认此项权利。.

新!!: 美麗島事件和教育 · 查看更多 »

時代力量

時代力量,簡稱時力、時力黨,現為中華民國立法院第三大政黨,現任黨主席為第九屆立法委員黃國昌。創黨成員有閃靈樂團主唱林昶佐以及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前執行長林峰正、公民組合發起人林世煜、人權律師邱顯智等人。2015年1月25日成立,由林昶佐擔任建黨總隊長,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黃國昌於5月3日加入,並於7月任代理總隊長,9月13日當選為主席。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獲得5個席次,僅次於民進黨與中国國民黨,並擁有立法院黨團。.

新!!: 美麗島事件和時代力量 · 查看更多 »

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於1996年3月23日舉行,是中華民國建國以來第一次總統、副總統的公民直選,也是動員戡亂時期結束後的第一次總統、副總統選舉,為繼1993年新加坡總統選舉之後,華人地區第二個、兩岸四地第一個以直接選舉的方式產生國家元首。當屆選舉共有四組候選人參選,雖執政的中國國民黨面臨部分黨員出走參選,但在當時發生台海飛彈危機的推波助瀾下,最終投票率為76.04%,由中國國民黨提名的李登辉、連戰當選,於同年5月20日於台北市總統府就職中華民國第九任正、副總統。.

新!!: 美麗島事件和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指於2000年3月18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副總統選舉,也是中華民國第二次總統、副總統全民直選。這次選舉共有5組候選人參選;參加這次選舉的選民人數超過1,200萬,投票率達82.69%。最後由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副總統候選人呂秀蓮當選,達成中華民國行憲以來、也是中華民國政治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結束中國國民黨在台灣五十五年的執政。同時、本次選舉也產生了中華民國首位女性副總統,是女性在政治上的一大發展。 該次選舉是在位12年的李登輝卸任後的首次選舉。當時台灣社會瀰漫尋求政治改革的氣氛,執政已逾半世紀的中國國民黨,1990年代以來的重大選舉中受到民進黨的挑戰,民進黨提名陳水扁參選,加上原任台灣省省長的宋楚瑜脫黨參選,和與陳水扁不合的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及以批判國民黨著稱的作家李敖的加入此次選舉。國民黨敗選後李登輝辭去黨主席,隔年即遭國民黨開除黨籍。不久後成立的台灣團結聯盟奉之為精神領袖,政治立場趨向台灣獨立,並與民進黨結盟;拿下第二高票的宋楚瑜則在支持者的期盼下創立親民黨,後與國民黨合作。國民黨在選後進行一連串的黨務改造以企重新獲得選民支持,台灣政壇在該次選舉後,逐漸走向藍綠兩大政治勢力的競逐局面。.

新!!: 美麗島事件和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指於2008年3月22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選舉,暨第五案、第六案全國性公民投票,也是第四次總統直選,於2008年3月22日舉行。此項選舉採用普通、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投票制度。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有兩組,分別為1號:民主進步黨提名的謝長廷和蘇貞昌(通稱「長昌配」),以及2號:中國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和蕭萬長(通稱「馬蕭配」)。 中央選舉委員會在2008年3月22日20時7分宣布開票結果,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及蕭萬長獲勝,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二届總統、副總統。馬英九、蕭萬長以7,659,014票當選,得票率58.45%,謝長廷、蘇貞昌5,444,949票,得票率41.55%,馬英九、蕭萬長的得票數,較謝長廷、蘇貞昌多2,214,065票,更創下中華民國史上總統候選人最高得票。新任總統、副總統於同年5月20日宣誓就職。這是台灣政治史上第二次政黨輪替。 本次選舉是臺灣2008年繼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後,另一場攸關社會未來走向的大型選舉。國民黨奪回失去八年的政權,在此次選舉後,同時掌握行政部門及立法院過半席次,達至「完全執政」局面。另一方面,與總統選舉投票合併舉行、涉及參與聯合國議題的兩項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皆因未達《公民投票法》所訂「領票人數達總選舉人數的百分之五十」之門檻而未能成案。.

新!!: 美麗島事件和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指於2016年1月16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其與中華民國第九屆立法委員選舉共同構成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該屆選舉為中華民國第六次總統、副總統公民直選,採用普通、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投票制度。 本屆選舉總共有三組候選人,依號次排序分別為:中國國民黨推薦的朱立倫與王如玄(簡稱「朱玄配」)、民主進步黨推薦的蔡英文與陳建仁(簡稱「英仁配」)、及親民黨推薦的宋楚瑜與徐欣瑩(簡稱「宋瑩配」)。三黨均推薦不具該黨籍的副總統候選人,其中王如玄、陳建仁皆為無黨籍,徐欣瑩則為民國黨籍。本屆選舉,朱立倫同時以執政黨領袖及新北市長身份帶職參選,蔡英文、宋楚瑜、徐欣瑩皆以在野黨領袖身份競選,徐欣瑩同時亦是立法委員,王如玄曾任行政院勞委會主委,而陳建仁則在登記前辭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本屆選舉呈現繼上屆選舉以來,三黨主席二度同台角逐的局面;同時,亦是總統開放民選以來,首度出現正副搭檔皆屬不同黨籍、性別,及首次未有曾擔任過首都臺北市長的總統候選人。而中國國民黨在選前三個月廢止提名原先通過初選的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更創下國內政黨總統提名人撤換的首例。本屆選舉中,兩岸關係、經濟民生、與候選人的個人誠信問題皆成為競選期間的主要議題。競選期間全國民意調查顯示,英仁配以穩定幅度的差距保持領先態勢。 中央選舉委員會在1月16日下午4時開票,隨著最後一票在基隆市安樂區投票所開出,在夜間10時多正式宣布選舉結果。英仁配最終以689萬4,744票當選為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得票率56.12%;朱玄配獲得381萬3,365票次之,得票率僅31.04%;宋瑩配則以157萬6,861票墊後,但比上屆多獲得超過120萬票,得票率大幅上升10.07%至12.84%,打開民主進步黨第二次執政的局面,並創下該黨歷年最高得票,民進黨各縣市得票與對手的差距皆是所有選舉最高的。然而也是中華民國歷屆全民直選總統大選投票率最低的一次。 本屆選舉不僅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三次政黨輪替,同時蔡英文也成為台灣史上首位女性最高統治者,中華民國首位女性、未婚、客家裔的總統,東亞史上繼韓國总统朴槿惠以來的第二位女性民選總統。當選人蔡英文、陳建仁於同年5月20日宣誓就任。.

新!!: 美麗島事件和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519綠色行動

519綠色行動,為1980年代台灣要求解嚴的政治運動。 自從1949年5月19日以來,國民政府於台灣實行台灣省戒嚴令,並且以動員戡亂時期的法律作為最高法律,《中華民國憲法》規定的自由權與人權都受到嚴重限縮。鄭南榕、江鵬堅等黨外運動人士推動519綠色行動,以「紀念台灣戒嚴日」為由,要求國民政府解嚴。而且鄭南榕也以其《自由時代雜誌》為519綠色行動作宣傳。 1986年,受到當時亞洲民主化運動興起的影響,鄭南榕期望能籌辦活動以突破戒嚴體制。同年2月,鄭南榕開始和江蓋世、江鵬堅等黨外運動人士策畫可能的活動。最終決定於5月19日發起主張解除戒嚴的519綠色行動,抗議中國國民黨政府在臺灣實行臺灣省戒嚴令長達37年。隨後,鄭南榕開始於雜誌社討論活動進行方法,並且在每期《自由時代周刊》登上廣告宣傳。儘管當時一些人認為受到戒嚴體制的影響將僅有少數人會出面在指定時間參與活動,不過鄭南榕仍然不斷透過雜誌進行宣傳,甚至發起臺灣各地的串連活動。 1986年5月19日,鄭南榕等人依照計畫以「紀念台灣戒嚴日」為由,於台北市艋舺龍山寺聚集數百名群眾,被鎮暴警察以人牆層層包圍。包括陳水扁、謝長廷等黨外運動重要人士皆前往現場,示威民眾則是直接靜坐抗議並且與警方對峙長達12個小時。這次事件成功讓《時代》和《新聞週刊》等國際新聞媒體的關注,開始報導臺灣黨外運動人士提出的訴求,並且為當時中華民國政府帶來一定的壓力。而當時擔任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的汪道淵一方面指責鄭南榕「亂來」,另一方面卻又表示:「鄭南榕是不是台灣人,要不然他為什麼要反對戒嚴?」 此一行動在當時也被認為是黨外運動激進派不滿黨外公政會主導人事與國民黨方面溝通時,採取較為妥協、軟弱的立場。1987年5月19日,國民黨雖然提出制定國家安全法,再行解嚴的主張,但不為反對人士所接受。因此當年的5月19日民主進步黨在臺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抗議活動提出「只要解嚴、不要國安法」、「解除戒嚴、人人有責」及「百分之百解嚴」等口號,延續1986年五一九綠色行動的主張,要求當局「100%解嚴、100%回歸憲法」,這兩次活動都造成相當的震撼。 1987年7月15日,國民政府宣佈解除長達37年的戒嚴;主張解嚴的519綠色行動也正式走入歷史。 2007年6月25日,當時已執政的民進黨政府決定將在該年7月14日舉行「重返台北龍山寺活動」,回顧當年群眾要求解除戒嚴卻遭鎮暴警察包圍的肅殺氣氛。7月14日當天,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及總統陳水扁等人對龍山寺前廣場的民眾致詞,率領黨公職披上寫有「519綠色行動」、「取消戒嚴」的白布背心,坐在當年靜坐要求解嚴的龍山寺門口,重溫當年黨外人士發動的第一次集體挑戰戒嚴行動;最後由陳水扁率眾人拉起「戒嚴就是軍事統治」的抗議布條,在眾人高喊「取消戒嚴」聲中,共同推開象徵禁錮的鐵門。.

新!!: 美麗島事件和519綠色行動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美丽岛事件美麗島大審高雄事件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