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维多利亚时代

指数 维多利亚时代

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英文:Victorian era),前接喬治王時代,后启爱德华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後期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與愛德華時代一同被認為是大英帝國的黃金時代。它的时限常被定义为1837年至1901年,即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的统治时期。此長時期的和平,繁榮得以更加細化英國的理性發展,並鞏固了大英帝國的國家自信.部分学者認為,1832年改革法案的1832年才是該時期理性與政治發展的真正開端。 許多社會歷史學或文學將此時期之風格標定為維多利亞時期或維多利亞風格,尤其是在討論十九世紀中後期當時文化風俗與人民普遍態度時。針對維多利亞時代的研究很多著重於所謂“維多利亞時代道德觀念”,包含了高度的道德操守,與細緻的語言和行為規範。.

58 关系: 埃及印度印度民族起义南京条约司各特大英帝國大英帝国天主教會奧斯卡·王爾德威廉·莫里斯工业革命工艺美术运动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乔治·艾略特建筑但丁·加百列·羅塞蒂哥特式建筑克里米亚战争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前拉斐爾派勃朗特三姐妹倫敦新聞畫報穀物法約翰·紐曼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约翰·拉斯金维多利亚 (英国君主)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爱尔兰大饥荒爱德华时代直轄殖民地萬國工業博覽會視覺藝術香港马修·阿诺德象征主义賽普勒斯费边社路易斯·卡羅霍亂開膛手傑克蒸汽朋克艾米莉·勃朗特苏伊士运河英屬北美英屬北美法案英国英语查尔斯·狄更斯新西兰...文學愛德華七世 (英國)懷唐伊條約托马斯·卡莱尔托马斯·哈代1832年改革法案1870年初等教育法1878年柏林條約 扩展索引 (8 更多) »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埃及 · 查看更多 »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印度 · 查看更多 »

印度民族起义

印度民族起义,英、法、德語等學界通稱印度叛亂(Indian Rebellion)或印度嘩變(Indian Mutiny)或印度土兵兵變(Sepoy Mutiny),印度民間通稱「大叛亂」(The Great Rebellion),指1857-1858年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服役的印度土兵(Sepoy)的嘩變,起因在學界眾說紛紜,直接導火線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土兵裡盛傳有關豬油的謠言,演變成反抗東印度公司對印度土兵和正規英兵施予差別待遇。東印度公司與21個土邦聯手討伐嘩變軍隊,最終雖被剿除,惟公司管理印度的商業、軍事体制亦因而被廢,印度自此置于大英帝国內閣印度事務大臣直屬,称英属印度,英女王维多利亚兼任“印度女皇”,早已名存實亡的莫卧儿帝国正式覆滅。 土邦王公各有政治投機,旁遮普的锡克王公予以武器和人力補給;海得拉巴、迈索尔、克什米尔、特拉凡哥尔等大邦名义上顺从東印度公司。Spear, Percival (1990), A History of India, Volume 2, New Delhi and London: Penguin Books, ISBN 978-0-14-013836-8, P147–148一些小邦如阿瓦德和瓜廖尔則與印度兵同一陣線,另一個小邦占西邦的占西女王親身上陣卻墮馬被殺,因為為民捐軀而成為傳奇;印度兵眾隊各自為戰,儘管推舉了大權旁落的突厥-蒙古裔莫卧儿帝国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名義上統率各軍,實則沒有總司令,但莫卧儿帝国皇帝出山也催使一直受伊蘭斯教迫害的錫克教土邦站在英國兵一方。至1858年大致剿除(殘存零星抵抗持续至1859年)。 战事最初起於於密拉特,後蔓延至北印度和中印度廣泛地区。双方主要在今印度比哈尔邦、中央邦、北方邦以及德里一带交战。Bandyopadhyay, Sekhara (2004), From Plassey to Partition: A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New Delhi: Orient Longman, p. 523, ISBN 81-250-2596-0, P169–172.;Bose, Sugata; Jalal, Ayesha (2004), Modern South Asia: History, Culture, Political Economy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p. 253, ISBN 0-415-30787-2, P88–103.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印度民族起义 · 查看更多 »

南京条约

《南京條約》(Treaty of Nanking),又稱《江寧条约》,清政府称之为“万年和约”,是大清首個因對西方列強戰敗而簽之條約。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大清在對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雙方代表在南京静海寺谈判并在泊于南京下關江面的英军旗舰汗華囇號上签署《南京條約》,以確切文件達成開放通商,並且大清向英國割讓香港島。 1943年,中華民國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等國签订协议,廢除一些不平等條約內容,例如治外法權。 《南京條約》的原件之一由英國政府保存;另一份正本原保存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现寄存位於臺北市的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南京条约 · 查看更多 »

司各特

司各特、司各脱是一个多义译名,可以指:.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司各特 · 查看更多 »

大英帝國

#重定向 大英帝国.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大英帝國 · 查看更多 »

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或稱不列顛帝國(British Empire),是一個在16世纪至20世纪末间由英国統治的全球帝國,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認定為歷史上面積最大的殖民帝國,最大領土面積曾達3,400萬平方公里。 16世紀,一般认为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格瑞福兰海战,标志着英国的崛起。但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並不代表英國取代了西班牙的霸權,直到300年後的19世紀英國才做到這點。1500年到1600年,由於英國在歐洲大陸上的英法百年戰爭中輸給了法國,所以在歐陸幾乎沒有發言權;但是憑藉著其專注于海外殖民地的拓展,所以反超歐洲第一個殖民國家葡萄牙,成為繼西班牙、荷蘭之後第三大的海軍強國,同時也擁有了面積第三大的海外殖民地。此時,英國的國際地位依然不如殖民最大國西班牙、歐陸最強國法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的控制者奧地利三國,但是已經成為在二流國家當中的第一把交椅。 整個17世紀和18世紀,光榮革命後的英國對法國發動第二次百年戰爭(1689年-1815年),與當時波旁王朝統治下的法蘭西王國爭奪歐洲以外的海外霸權;這也是英國從不插手歐洲事務、轉向積極干涉歐洲的起點。第二次百年戰爭並不是像第一次百年戰爭一樣的單一戰爭,而是多次歐洲戰爭的集合體,其中英國刻意奉行“不斷幫助法國的敵人、只要是法國的敵人就是英國的盟友”這一政策,導致這些零碎的反法戰爭加總起來的時間長達一百年。又由於1600~1799年代,原本第一位的西班牙帝國已經呈現出明顯的衰弱姿態,於是英國趁機崛起,以非常快的速度擴張殖民地。英國先是在英荷戰爭中打敗了有著貿易和資本,但是軍隊實力並不是很強大的荷蘭;再接受了法國啟蒙運動的先進思想;同時又在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夺取整个加拿大和印度的殖民地,标志着在“海軍上”英国已經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而在殖民地面積上成為僅次於西班牙的第二大殖民帝國。但是同時,英國也在海外戰爭中嘗到了第一次失敗,在美國獨立戰爭中輸給了美國。不過總體來說,勝遠遠多於敗,英國的殖民地還是在源源不斷的增加,英國的國際地位也能和法國、奧地利等舊列強平起平坐,成為歐洲的一流強國;超越了原本比較強大但是已經衰弱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瑞典、波蘭-立陶宛等中型歐洲國家。 19世紀,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對英國的霸權如虎添翼。原本只能藉著和法國敵對參與歐洲事務的英國,可以利用其獨有的工業產品掌控的歐洲的經濟命脈、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威懾弱小的歐洲國家。19世紀初期,西班牙帝國的殖民地全部獨立,間接導致英國成為真正的海洋霸主,此時英國終於在“殖民地面積上”成為是歐洲以及世界第一。1815年,击败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后,大英帝国徹底超越其他所有歐洲國家、一跃成为歐陸第一强权,在武力上只有俄羅斯帝國能和英國一較高下,但由於俄羅斯的經濟和科技落後,所以英國成為歐洲霸主;也因為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數量最多、科技最發達、控制各個大陸的經濟都市,而成為了主導地球發展的“世界帝國”。此時的英國屬於歐洲五大列強(英國、法國、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之首,主导国际事务达100年之久,这段时期被称为“不列颠治世”,又因為年值維多利亞女王統治英國的時代、所以又稱“維多利亞時代”。由于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内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2個「日不落帝國」。 20世紀,重新統一的德意志帝国打敗法國成為歐洲大陸上陸軍第一強國,而德意志帝國和美國所開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又衝擊了原本英國在科技領域的最高地位,導致英國國力有所下降。但是雖然在軍力和科技上顯示出落後的跡象,但是在殖民地領域英國和她的老對手法國則擴張的比以往更加迅速,英法依然佔有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的殖民地面積。第一次世界大戰结束後的1921年,由於戰爭的摧殘,英國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已經遠遠不如美國,但因為英國是對付德國的主要勝利國之一,根據巴黎和会托管了德國的殖民地,而達到殖民地领土面积最大时期;當時英國的國土覆蓋地球上25%的土地和25%的人口,成為“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跨度最廣的国家”。大英帝國在世上傳播英國的宗教、法律、制度、文化、科學、商業、語言,帝国霸權幫助英国本土實現驚人的經濟成長,並使其在國際政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也導致了世界性國際語言——英語的通行。 在一戰和二戰的“戰間期”,英国国力已不足以支撑其帝国体量,再加上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的影响,英国政府最终于1931年宣布放弃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芬兰、爱尔兰、新西兰和南非六个白人自治领在政治上的控制,自此英联邦体系开始逐步取代大英帝国体系。加上英國對執行地採取民主議會制度和精英教育的方式,導致印度、非洲等殖民地民智漸開,接受了英國民主思想的各個殖民地開始反思英國的統治,並且謀求完全的獨立。随着英國本土的民主發達,海外的殖民地(包含自治領也是)的受到英國教育的非歐洲人民想要自己決定其政府的政策與未来,包括議會全面選舉。白人的自治領大多能夠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以取得經濟生產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和亞洲的帝國殖民地卻往往只是工業所需原材料(或農業產品)的供應者,所以這些國家即使在從英國獨立後的經濟發展需要藉著英聯邦架構接受英國的幫助。 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之後,随着英國國力日衰以及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大英帝国自1947年印度独立后逐漸瓦解,而发生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则标志着美国正式取代大英帝国成为国际事务领导者。英國的殖民地經歷了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以印度獨立為開始,英國的所有舊殖民地現在幾乎都已獨立,但獨立後的英國殖民地大部分仍然為了增加自己的國際地位而選擇留在英聯邦之中。無論殖民地如何,英國都會宣揚她的議會民主制的優越性、并推薦給殖民地人民,但結果並沒有全部成功(例如埃及、伊拉克、阿富汗、南非、肯亞、辛巴威、烏干達)。今天,英國和她的大部分前英國殖民地國家组成一個國際性的組織英聯邦,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英國無法在政治、外交及經濟等各方面完全控制英聯邦的其他成员,英國與其他英聯邦成員國地位亦是平等,英國女王僅僅是英聯邦的象征性元首,而其他英聯邦成員甚至憑著自由意志可以做出反對、否決、對抗英國的決定。 到了21世紀,历史学家一般以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中國,作为大英帝国终结的标志。雖然英國的殖民化是以其自身利益为優先考量,也為殖民地留下更好的基礎建設,但那主要是為了方便這些殖民地的貨物能够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國以滿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讓英國的工業產品更方便地運送到殖民地市場。另外,為了確保其統治的稳定,同時因為各殖民地内部民族的複雜性,在殖民地時,英國會用「分而治之」、「精英制度」、「以夷制夷」的政策或者直接放棄對當地民族問題的解決而離開,使得像愛爾蘭共和国、印度、巴勒斯坦、津巴布韋、肯亞、蘇丹、烏干達、伊拉克、圭亞那和斐濟等國家在獨立後面臨着不同程度的民族衝突。最後,大英帝國的形成是4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和外交活動,是一個時代特定群體、文化、國際政治、貿易的總稱。.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大英帝国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奧斯卡·王爾德

#重定向 奥斯卡·王尔德.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奧斯卡·王爾德 · 查看更多 »

威廉·莫里斯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英國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的領導人之一。世界知名的家具、壁紙花樣和布料花紋的設計者兼畫家。他同時是一位小說家和詩人,也是英國社會主義運動的早起發起者之一。.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威廉·莫里斯 · 查看更多 »

工业革命

#重定向 第一次工业革命.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工业革命 · 查看更多 »

工艺美术运动

#重定向 艺术与工艺运动.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工艺美术运动 · 查看更多 »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縮寫:(EIC),通稱英國東印度公司,又稱「可敬的东印度公司」(The Honourable East India Company,縮寫:(HEIC),綽號為「约翰公司」(John Company),是一个股份公司。西元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許狀,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組成。实际上此特许狀给予「可敬的东印度公司」於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權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协助统治和军事职能。.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 查看更多 »

乔治·艾略特

麗·安妮·「瑪麗安」或「瑪麗安」艾凡斯(Mary Anne「Mary Ann」Or「Marian」 Evans,1819年11月22日-1880年12月22日),筆名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是一位英國小説家。她的作品包括《佛羅斯河畔上的磨坊》(1860年)和《米德尔马契》(1871年-1872年)等。.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乔治·艾略特 · 查看更多 »

建筑

建築,通常指的是對那些為人類活動提供空間的、或者说拥有内部空间的構造物進行規劃、設計、施工而後使用的行為過程的全體或一部分。「建築」除了可指具體的構造物外,也著重在指創造建造物的行為(過程、技術)等。通常在表示具體建造物時,稱之為「建築物」,但在漢語中兩者常被混同使用。建築經常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文化的符號,也被當成是一種藝術作品。歷史上許多重要的文明都有其獨特的代表性建築成就。 「建築」一詞可以是:.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建筑 · 查看更多 »

但丁·加百列·羅塞蒂

但丁·加百利·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 ),是英國畫家、詩人、插圖畫家和翻譯家,是前拉斐爾派的創始人之一。.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但丁·加百列·羅塞蒂 · 查看更多 »

哥特式建筑

哥德式建築(Gothic architecture),或譯作--,是一種興盛於歐洲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它是由羅馬式建築發展而來,為文藝復興建築所繼承。 它發源於十二世紀的法國,持續至十六世紀,哥德式建築在當代普遍被稱作「法國式」(Opus Francigenum),「哥德式」一詞則於文藝復興後期出現,帶有貶意。哥德式建築的特色包括、(從羅馬式建築的接合拱頂演變而來)與飛扶璧。哥德式建築最常見於歐洲的主教座堂、修道院與教堂。它也出現在許多城堡、宮殿、大會堂、會館、大學,甚至私人住宅也可見其蹤影。 哥德式建築的整體風格為高聳削瘦,以卓越的建築技藝表現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對後世其他藝術均有重大影響。哥德式大教堂等無價建築藝術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哥德式建築的研究也是主教座堂、教堂的研究裡很重要的一部份。 十八世紀,英格蘭開始了一連串的哥德復興,蔓延至十九世紀的歐洲,並持續至二十世紀,主要影響教會與大學建築。.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哥特式建筑 · 查看更多 »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在俄羅斯又稱為東方戰爭(Восточная война),是1853年至1856年间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是俄國與英、法為爭奪小亞細亞地區權利而開戰,戰場在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亞半島。作战的一方是俄罗斯帝国,另一方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法兰西帝国、不列颠帝国,后来撒丁王国也加入这一方。一开始它被称为「第九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亞戰爭是俄羅斯人對抗歐洲的重要精神象徵,最終以俄方求和簽訂巴黎和約作結。.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克里米亚战争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英语:Christina Georgina Rossetti),英国诗人,因其长诗《精靈市場》与圣诞歌《In the Bleak Midwinter》而闻名。.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 查看更多 »

前拉斐爾派

前拉斐爾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又常譯為前拉斐爾兄弟會,是1848年開始的一個藝術團體(也是藝術運動),由3名年輕的英國畫家所發起—約翰·艾佛雷特·米萊、但丁·加百利·羅塞蒂和威廉·霍爾曼·亨特。 他們的目的是為了改變當時的藝術潮流,反對那些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時代之後在他們看來偏向了機械論的風格主義畫家。他們認為拉斐爾時代以前古典的姿勢和優美的繪畫成分已經被學院藝術派的教學方法所腐化了,因此取名為前拉斐爾派。他們尤其反對由約書亞·雷諾茲爵士所創立的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畫風,認為他的作畫技巧只是懶散而公式化的學院風格主義。他們主張回歸到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的,畫出大量細節、並運用強烈色彩的畫風。 前拉斐爾派常被看作是藝術中的前衛派運動,不過他們否認這種描述,因為他們仍然以古典歷史和神話作為繪畫題材以及模仿的藝術態度,或者是以模擬自然的狀態,來作為他們藝術的目的。不過,前拉斐爾派毫無疑問將自身視為藝術界的改革運動,為他們的運動取了名稱以做區別,並且也出版了他們的期刊The Germ,以宣揚他們的概念McGann, Jerome J. The Complete Writings and Pictures of Dante Gabriel Rossetti, NINES consortium,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ttp://www.rossettiarchive.org/docs/s40.rap.html retrieved 16 Dec.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前拉斐爾派 · 查看更多 »

勃朗特三姐妹

#重定向 勃朗特三姊妹.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勃朗特三姐妹 · 查看更多 »

倫敦新聞畫報

《倫敦新聞畫報》(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是一份英国报纸。.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倫敦新聞畫報 · 查看更多 »

穀物法

谷物法(Corn Laws)是一道於1815年至1846年強制實施的進口關稅,藉以“保護”英國農夫及地主免受來自從生產成本較低廉的外國所進口的穀物的競爭。要注意的是,在英式英语裡,“玉米”(corn)這個詞語泛指所有穀物,與美式英语專指玉米的意思有所不同。谷物法管辖范围保护任何需要磨製的穀物,特别是小麦。 谷物法直接影响着英国人的主食价格,工人需要花多大比例的薪水用于吃饭。因此谷物法长期是工业企业家集团激烈对抗的焦点。 根據David Cody教授的说法: 1813年英国下议院一个委员会建议当英国谷物低于80先令/夸特(约相当于2015年的240英镑/13kg)时,停止进口谷物。1815年立法后,受印尼坦波拉火山喷发影响,全世界陷入了持续数年的饥馑,直至1820年英国国内才开始有反《谷物法》的声音。 1845年爱尔兰马铃薯灾荒,几百万爱尔兰人饿死,更多的人流落他乡。解救灾荒让外国粮食自由进入英国成为势在必行。第二年谷物法废除。.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穀物法 · 查看更多 »

約翰·紐曼

约翰·纽曼(John Newman)可能是:.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約翰·紐曼 · 查看更多 »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也译作约翰·史都華·穆勒,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边沁后功利主义的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 查看更多 »

约翰·拉斯金

约翰·羅斯金(John Ruskin,)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主要的艺术评论家之一,他还是一名艺术赞助家、制图师、水彩画家、和杰出的社会思想家及慈善家。他写作的题材涵盖从地质到建筑、从神话到鸟类学、从文学到教育、从园艺学到政治经济学包罗万象。他的写作风格和体裁同样多变。拉斯金写过从随笔到专著、从诗歌到演讲、从旅行指南到说明书、书信甚至到童话。早期較為刻意精雕的寫作風格,後來由較為平順的風格取代,以便能夠更有效率地傳遞他的思想。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他无一不在强调自然、艺术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他本身亦为天才而多产的艺术家,以描述細節的水彩和素描研究岩石、植物、鳥類、風景、建築結構和裝飾。 羅斯金在19 的上半葉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都具有高度的影響力。之後經歷一段影響力下滑的時間後,到1960年代,在許多羅斯金學術作品的出版和研究後,他的影響力又重新建立。羅斯金的著作第一次受到重視是因為Modern Painters (1843)第一卷的出版,在此出版中羅斯金認為特纳的藝術宗旨為「自然的真實」。從1850年代起,他推崇受受他思想深厚影響的前拉斐爾學派藝術。從「致後來人」(Unto this Last, 1860, 1862) 開始,他將注意力放到政治和社會焦點。從186年開始,他在牛津大學成為了第一位Slade Professor of Fine Art也在牛津成立了羅斯金繪圖學校(Ruskin School of Drawing)。在1871 年,他開始了名為Fors Claviegera(1871-1884)的寫作。這部極度個人化和複雜的作品,他稱之為「寫給英國工人的信」,羅斯金建構了他理想社會的原理原則,最後,羅斯金建立了關心藝術、和鄉村經濟生活的,該基金會今日仍運作中。.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约翰·拉斯金 · 查看更多 »

维多利亚 (英国君主)

维多利亚女王(,全名为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1837年6月22日即位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1876年5月1日开始成为印度女皇,是第一位兼任印度皇帝的英国女王。 维多利亚是肯特与斯特拉森公爵愛德華親王之女。爱德华与其父乔治三世同時在1820年去世,维多利亚在母亲萨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主维多利亞的严格监督下成长。因为父亲三个长兄都未留下合法子嗣就去世了,時年18岁的维多利亚於是在1837年继承王位。 雖然当时英国已建立了君主政权相对较小的君主立宪制,而维多利亚被奉为国家象征,但是她试图私下影响政府政策及官员任命等政務。 维多利亚在1840年与表弟萨克森-科堡与哥达的阿尔伯特王夫结婚。他们的女儿、孙子散布在欧洲皇室,使维多利亚得到了“欧洲祖母”的外号。阿爾伯特在1861年去世后,维多利亚开始了隐居。因此,共和主义暂时得势,但是,在维多利亚在位后期,她重新出现在公众场合。维多利亚的50、60登基大典都比较隆重。 维多利亚在位时间长达63年7个月,是在位第二長的英国君主,也是世界上在位第二長的女性君主,這一時期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这是英国一个工业、文化、政治、科学与军事都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的时期,亦伴随着大英帝国的大幅扩张。维多利亚是汉诺威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她的儿子、皇位继承人爱德华七世属于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维多利亚 (英国君主) · 查看更多 »

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罗伯特·路易斯·巴尔福·史蒂文森(Robert Lewis Balfour Stevenson,),蘇格蘭小說家、詩人與旅遊作家,也是英國文學新浪漫主義的代表之一。史蒂文森受到了許多作家的讚美,其中包括歐內斯特·海明威、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與弗拉基米爾·納博可夫等知名作家。然而許多現代主義的作家並不認同他,因為史蒂文森是大眾化的,而且他的作品並不符合他們所定義的文學。直到最近,評論家開始審視史蒂文森而且將他的作品放入西方經典中。史蒂文森常常到處旅行,部分原因是尋找適合他治療結核病的氣候。.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 查看更多 »

爱尔兰大饥荒

爱尔兰大饥荒,俗稱馬鈴薯饑荒,是一场发生于1845年至1852年间的饥荒。在这7年的时间内,英國統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这个数目除了饿死,病死者,也包括了約一百万因饑荒而移居海外的爱尔兰人。 造成饥荒的主要因素是一种称为(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卵菌所带来的晚疫病,造成马铃薯腐烂繼而失收。马铃薯是当时的爱尔兰人的主要粮食来源,這次災害加上许多社会与经济因素,使得广泛的失收严重地打击了贫苦农民的生计。大饑荒对爱尔兰的社会,文化,人口有深远的影响,许多历史学家把爱尔兰历史分为饥荒前、饑荒后两部分。在愛爾蘭發生馬鈴薯飢荒時期大不列顛仍從美洲進口大量糧產,其中一部分甚至經過愛爾蘭的港口轉運;但飢餓的愛爾蘭人卻買不起這些糧食,英國政府提供的協助也十分稀少,最終造成高比例的愛爾蘭人餓死。.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爱尔兰大饥荒 · 查看更多 »

爱德华时代

爱德华时代(Edwardian era或Edwardian period)指1901年至1910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在位的时期。愛德華時代和維多利亞時代中後期被認為是大英帝國的黃金時代。 维多利亚女王1901年1月驾崩,王储爱德华继位标志着维多利亚时代结束。和甚少在公众场合出现的维多利亚不同,爱德华是潮流精英的领袖,喜好旅游,建立了一套受欧洲大陆艺术和潮流影响的时尚。这一时期的标志是政治出现重要变化,以往排除在政治之外的劳工和女性,政治参与程度越来越深。Hattersley, Roy (2004).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爱德华时代 · 查看更多 »

直轄殖民地

轄殖民地(英文:Crown colony)是昔日大英帝國轄下的一種殖民地制度。 直轄殖民地由君主任命的總督統治。19世紀中葉以前,君主聽從殖民地部大臣的建議任命總督。大英帝國首個直轄殖民地(當時稱為皇家殖民地)是維珍尼亞殖民地;英格蘭王國於1624年撤維珍尼亞公司的皇家特許狀,直接管轄該地。 19世紀中葉以先,「直轄殖民地」主要用於稱呼英國以戰爭奪得的殖民地,例如千里達和多巴哥、英屬圭亞那;後來,除了英屬印度諸省和拓殖地以外,「直轄殖民地」這名字也廣泛用於其他殖民地,例如上下加拿大、紐芬蘭、英屬哥倫比亞、新南威爾斯、昆士蘭、南澳洲、塔斯曼尼亞、維多利亞、西澳洲、紐西蘭,這些殖民地後來成為自治領。 直轄殖民地於《1981年英國國籍法案》頒佈後被英國屬土(英文: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y,又譯英國屬地)取代,2002年改稱英國海外領土至今。 現時的皇家屬地從來未被視作直轄殖民地。萌島的主權由官方於1765年購入,而海峽群島是諾曼底公國的殘餘領土。皇家屬地的政府奉行君主立憲制,並自願與英國政府在某些範疇合作。.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直轄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萬國工業博覽會

萬國工業博覽會(英文全稱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後世以Great Exhibition為特指這一場博覽會的專有名詞)是全世界第一場世界博覽會,在英國首都倫敦海德公園舉行,展期是1851年5月1日至10月15日,主要內容是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偉大的、很棒的、壯觀的意思,藉此博覽會英國在當時展現了工業革命後,英國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萬國工業博覽會 · 查看更多 »

視覺藝術

視覺藝術(Visual Arts),簡稱視藝,是一種藝術形式,是指本質上是以視覺目的為創作重點的作品,例如素描、繪畫、攝影、版畫、燈光和電影。而牽涉到三維立體空間物件的作品,例如雕塑、建築及陶艺則稱為造型藝術(plastic arts),但有時也視為是視覺藝術的一部份。許多其他的藝術形式也會包含視覺藝術的成份,因此在定義上並不是非常嚴格。許多的藝術形式(像表演藝術、概念藝術及)包括視覺藝術的概念在內,但也包括其他的藝術概念。許多应用艺术也列在視覺藝術中,例如工業設計、平面設計、服裝設計、室內設計及裝飾藝術等形式。 現今「視覺藝術」一詞的含义包括了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摄影,和各种与艺术有关的设计。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工藝美術運動(Arts and Crafts movement)於英國等地興起之前,「視覺藝術家」僅指從事繪畫和雕塑創作的藝術家,而不包括從事手工藝(handicraft)的工藝美術藝術家。 在西方藝術中認為繪畫的藝術價值是視覺藝術中最高的,在東方藝術中也有類似的情形。在兩種文化中繪畫都是極高度依靠畫家的想像力,而且畫家最不需參與日常的勞動。在中國畫中評價最高的是「文人畫」,理論上是不太參與勞作的文人所畫。西方的藝術分類也有類似的情形。.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視覺藝術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马修·阿诺德

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是英国近代诗人、评论家、教育家。生于米德塞克斯的莱尔汉姆(Laleham)。其父托马斯·阿诺德为著名的拉格比公学校长。曾为牛津大学奥里尔学院研究员。 最著名的诗作是《多佛海滩》(Dover Beach),主要表现维多利亚时代的信仰危机。著作有《文化与无序》(Culture and Anarchy,1869)、《文学和教条》(Literature and Dogma,1873)等。.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马修·阿诺德 · 查看更多 »

象征主义

象徵主义(Symbolism),是约1885-1910年间欧洲文学和视觉艺术领域一场颇有影响的运动。象徵主义摒弃客观性,偏爱主观性,背弃对现实的直接再现,偏爱现实的多方面的综合,旨在通过多义的、但却是强而有力的象徵来暗示各种思想。象徵主义把宗教神秘主義与反正常和色情的兴趣结合起来,把对所谓“原始性”的兴趣与复杂微妙的颓废崇拜结合起来。与这场运动有关的艺术家是法国的奥迪隆·雷东、居斯塔夫·莫羅和皮耶·皮維斯·德·夏凡納,奧地利的古斯塔夫·克林姆,比利时的,荷蘭的等。 中国的象徵主义艺术家有诗人李金髮。.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象征主义 · 查看更多 »

賽普勒斯

賽普勒斯共和国通称賽普勒斯(Κύπρος;Kıbrıs),是位於歐洲與亚洲交界處的一個岛国,位於地中海東部,面積9,251平方公里。 已知人類在賽普勒斯的活動足跡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元前10,000年,此一時期的遺址有喬伊魯科蒂亞,為新石器時代保存至今依然完好的建築群。塞浦路斯因地處地中海進入西亞地區的要衝,從古至今已被西臺、亞述、埃及、波斯、阿拉伯哈里發王朝、烏邁耶王朝、威尼斯及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等外來勢力侵略或佔領過。西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大帝從波斯人手中接管了此島。1878年起,為英國所管理,直至於1960年獲得獨立,隔年成為大英國協會員國。 賽普勒斯独立后的主體民族希腊人和少數民族土耳其人零星冲突不断,直至1974年爆发严重的種族流血冲突。主要居住于该岛北部的土耳其人在土耳其的干預和支持下于当地另立政权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因此賽普勒斯共和國法理主權為賽普勒斯全島及其周圍海域(除了一小部分地區因為條約分配予英國作為軍事基地),然而事實上(希臘人政权)有效統治區域仅为南方,占全島面积的63%。北賽普勒斯作为政治實體目前僅為土耳其共和國所承認。賽普勒斯共和国于2004年5月1日正式加入歐盟成为欧洲联盟成员国。.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賽普勒斯 · 查看更多 »

费边社

费边社(Fabian Society)是英国的一个社会主义團體,成立於1884年,由一群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所发起,以古羅馬名將費邊(Fabius)做為學社名稱的來源,意即師法費邊亞有名的漸進求勝的策略。其奉行的思想被称为費邊主義(Fabianism),又稱費邊社會主義(Fabian Socialism)。费边社的传统重在务实的社会建设,倡导建立互助互爱的社会服务,其實質在於把資本主義社會傳統的自由民主政治與社會主義相結合,從而推行和平憲政和市政社會主義的道路。主张通过渐进温和的改良主义方式来走向社會主義,而非透过列宁主义所主张的阶级革命,并强调通过教育的途径让权力回到知识精英的手中。 尽管费边社本身并未创建一套完整的社会福利理论,但是在他们的社会实践中,明显地贯穿着期望通过社会各阶层的平等,包括平等的财产、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的分配而至自由,由实践平等和自由的理念达至社会合作和互爱的人际关系的理念。这是英国工人群众对福利国家制度最早、最直接的要求。费边主义除了对当时的英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大影响,更直接影响了英国工党的成立与发展,在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 今日的費邊社以智庫的形式運作,並與工黨有密切的合作關係。.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费边社 · 查看更多 »

路易斯·卡羅

查爾斯·路特維奇·道奇森(Charles Lutwidge Dodgson,),筆名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英國作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攝影家,以兒童文學作品《愛麗絲夢遊仙境》與其續集《愛麗絲鏡中奇遇》而聞名於世。.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路易斯·卡羅 · 查看更多 »

霍亂

霍亂(Cholera)是由霍亂弧菌的某些致病株感染小腸而導致的急性腹瀉疾病 -->。症狀可能相當輕微,也可能相當嚴重。典型症狀為連續數日嚴重水瀉。可能合併有嘔吐、肌肉抽搐的現象 。霍亂所導致的嚴重腹瀉可能造成脫水及電解質失衡,甚而導致眼窩凹陷、皮膚濕冷且缺乏彈性,以及手腳出現皺紋等。脫水可能導致皮膚發紺。一般是在接觸病原體後立即會 發病。 霍亂可由多種霍亂弧菌引起,各個菌種致病力不同 -->:一些菌種可致更為嚴重的病症。霍亂弧菌最主要通過被含該細菌的人糞便污染的水或食物傳播。未經徹底烹飪的海鮮也是一個常見的傳播途徑 -->。霍亂弧菌僅對人類造成影響。感染霍亂的風險因子包括衛生條件不佳、飲用水不潔、以及貧困 -->。一些學者也表示海平面上升也可能會利於該病的傳播。至今仍為霍亂實驗室診斷的金標準,現市面有試紙條供霍亂快速檢測,但其準確性不佳。 預防霍亂的方法包括使用更有效的消毒方法與提供潔淨的用水。口服的霍亂疫苗約可有半年的免疫力 -->,更有能預防由大腸桿菌所導致的其他不同種腹瀉情況 -->。優先考慮的治療方法當屬,也就是用電解質來補充流失的體液。口服補充溶液是最常被使用的 ,針對幼童霍亂患者,會考慮補充鋅。在部分病例裡,有時會需要加入靜脈注射的治療,像是施打乳酸鈉林格注射液,而抗生素對患者也有些許助益 --> ,前提是要先一步進行測試,以了解哪種抗生素能有效的對抗霍亂弧菌。 霍亂估計影響全球三百萬至五百萬人並在2010年內造成58,00-130,000人死亡。儘管霍亂常被分類為瘟疫,但它在已開發國家是少見的 -->,儿童是最易被感染的人群。霍亂可能以流行病或地區流行病出現。持續增加霍亂風險的區域包含非洲與東南亞 -->,雖然被感染後的死亡風險通常小於5%,但對沒有渠道接受治療的族群,死亡率可能高達50%。關於霍亂的歷史描述最早於西元前五世紀在梵語被發現。由約翰‧斯諾醫師在1849到1854年間對霍亂的研究成就了流行病學領域很顯著的進步。.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霍亂 · 查看更多 »

開膛手傑克

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是於1888年7月7日到11月9日期間,在倫敦東區(East End of London)白教堂(Whitechapel)一帶以殘忍手法連續殺害五名妓女的兇手的化名。犯案期間,兇手多次寄信到相關單位挑釁,卻始終未落入法網。其大膽的犯案手法,經媒體一再渲染,引起當時英國社會的恐慌。至今他依然是歐美文化中最惡名昭彰的殺手之一。 開膛手傑克,可稱是世界上最惡名昭彰的連續殺人魔,他犯案後會將受害人內臟挖出,喉管割斷,還會將其面部搗爛。雖然案件距今已逾百年,但有關該案的書籍與相關研究從未間斷。由於缺乏證據,真兇的身份與真實犯案原因仍是眾說紛紜,令案情更加撲朔迷離。但是,開膛手傑克的身影卻--媒體、搖滾樂、玩具等物品,不斷出現在當今的流行文化之中。 網路上盛傳開膛手傑克已查出真兇的流言,起因於英國作家羅素·愛德華(Russell Edwards)買下當年的證物「凱薩琳·艾道斯的披肩」時,突發奇想地將披肩拿去進行DNA檢測,希望能破這百年的懸疑殺人案。他委託基因分析專家亞里·羅黑萊年(Jari Louhelainen),花費三年之久的DNA檢測在2014年9月結果出爐,在披肩上驗出凱撒琳·艾道斯的DNA以及艾倫·柯明斯基的DNA。但他的主張並未通過同行評審的檢證,且關鍵的DNA證據存在嚴重爭議性,他所使用的查證方式與成果都受到許多批評。.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開膛手傑克 · 查看更多 »

蒸汽朋克

蒸汽龐克(Steampunk)是一種流行於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科幻題材,顯著特徵為故事都設定於一個蒸氣科技達到巔峰的架空世界。这类故事对距今已较遥远的工業革命時代的科技進行了極大的誇張,創建出一個與當今科技文明或未來科技文明都不同的、依賴於簡單機械裝置的科技世界。廣義地說,將某種科技置於圖騰地位,并將其力量極度誇張化的文明或世界觀,都可算是蒸汽龐克。 蒸汽龐克多以維多利亞時代为背景,將蒸汽的力量無限擴大化,虚拟出一個蒸汽科技至上的時代。這種文化應該起源於蒸汽革命之後,人們對於科技的力量—“蒸汽”的神話化,它假設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物發展到極致的人類文明時期。以蒸氣動力為主的重型鋼鉄機具做為人類社會發展所依賴的主要動力,並依此發明出各種交通飛行或科學上的成就。例如利用蒸汽為動力的飛行船、蒸汽火車以及特殊交通工具。“蒸汽龐克”一詞出現於20世纪下半葉,但從今天的觀點來看,第一、二次工業革命時代所產生的許多科幻小說作品都可以歸入該類別。當年人們的創作多是推崇科技的力量。而今天人們創作這類故事則多是以對早期科技文化的怀旧与复古風格为目的。蒸汽龐克的懷舊風格與崇尚未來科技的時尚風格形成鮮明對比。 蒸汽龐克虛構幻想的時間和空間,與超越現實的特定背景,也深深影響其他人文領域的創作,因為西方第一次工業革命進行較早,这种潮流早已流行过,如朱爾·凡爾納的小說《海底两万-zh-cn:里; zh-tw:哩;-》和《環遊世界八十天》,就是蒸汽龐克的代表性作品。這一潮流在東方的傳播則明顯較晚,並且主要在日本風行,如在宮崎駿的動畫《天空之城》、《哈爾的移動城堡》以及大友克洋的動畫《蒸氣男孩》等作品中有所體現。.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蒸汽朋克 · 查看更多 »

艾米莉·勃朗特

艾米莉·珍·勃朗特(Emily Jane Brontë,),19世纪英國作家與詩人,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二,世界文学名著《咆哮山莊》的作者,而且這其实也是她一生中唯一一部小說。.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艾米莉·勃朗特 · 查看更多 »

苏伊士运河

蘇伊士運河(阿拉伯语:قناة السويس Qanā al-Suways,又譯蘇彝士運河)处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横跨在亞洲、非洲交界處的苏伊士地峡,頭尾則在地中海侧的塞德港和红海苏伊士湾侧的苏伊士两座城市之间,全长约163公里,是全球少數具備大型商船通行能力的無船閘運河。 这条运河連結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船隻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大节省航程。以從英国伦敦港或法国马赛港到印度孟买港的航行為例,穿過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可缩短至少43%的航程距離(約7000公里)。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有时人们透過从船上卸下货物通过陆运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运输。 运河当前由埃及的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拥有和管理。由於戰略位置極重要,根据国际协定,“运河在战时也可像和平时期一样,可以被任何商用或军用船只使用而无需悬挂区别旗帜。”.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苏伊士运河 · 查看更多 »

英屬北美

英屬北美是指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完結後仍效忠於大英帝國的北美洲英屬殖民地,當中的地區於1867年起組成加拿大聯邦,獲得自治地位。 英屬北美也包括後來加入美利坚合众国的俄勒冈地区等。.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英屬北美 · 查看更多 »

英屬北美法案

#重定向 英屬北美法.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英屬北美法案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查尔斯·狄更斯

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維多利亞時代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在其有生之年就已有空前的名聲,在二十世紀時他的文學作品受到評論家和學者廣泛的認可。狄更斯的小說和短篇故事繼續廣為流行。 狄更斯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有的社会图景,作品一贯表现出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他的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写了十五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随笔、游记、时事评论、戏剧、诗歌等,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作了卓越的贡献,一百多年来他的代表作《双城记》在全世界盛行不衰,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查尔斯·狄更斯 · 查看更多 »

新西兰

新西兰(New Zealand),又譯--,又称奥特亚罗瓦(Aotearoa),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屿国家,首都为惠灵顿,但最大的城市为奥克兰都会区。新西兰主要由兩大島嶼组成,即北岛(Te Ika-a-Māui)和南岛(Te Waipounamu),两岛以庫克海峽分隔,首都惠灵顿即位于北岛末端处,除此之外还包含了一些其他小的岛屿。 新西兰与澳大利亚隔塔斯曼海相望,距離澳大利亚東海岸約1500公里,与南太平洋群岛的新喀里多尼亚、汤加和斐济相隔大约1000公里,所以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新西兰成为最后几个被人类聚居的地区之一,也因為人口都是以歐洲裔移民為主,是少數不位於歐洲的白人國家。野生生物由於長時間的與世隔離,新西兰发展出了与众不同且具有多样性的生態環境。由於陆地构造隆升(Tectonic uplift)及火山噴發,新西兰地形多變,南阿爾卑斯山脈縱貫南島中西部。新西兰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旅遊勝地遍佈。在2014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佈的人類發展指數報告中,新西兰排名全球第7位。.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新西兰 · 查看更多 »

文學

文學(literature),在最廣泛的意義上,是任何單一的書面作品。更嚴格地說,文學寫作被認為是一種藝術形式,或被認為具有藝術或智力價值的任何單一作品,通常是由於以不同於普通用途的方式部署語言。它的拉丁詞根literatura/litteratura(本身起源於littera:letter或handwriting)被用來指代所有的書面記錄,儘管當代定義將術語擴展到包括口頭或唱歌的文本(口頭文學)。文學可以根據是虛構作品還是非虛構作品進行分類,也可以根據是韻文還是散文進行分類;可以根據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等主要形式進一步區分;作品往往根據歷史時期或者遵守某些美學特徵或期望(藝術類型)進行分類。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現實的藝術,包括韻文、散文、劇本、小说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流派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 這個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了意義:現在它可以擴大到非書面的口頭藝術形式,可以與語言或文字本身配合,因此很難就其起源達成一致。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書面作品的分佈和擴散成為可能,最終導致了網絡文學。 文學並不一定是客觀的,一名成功的文學家能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展現自己對於文學的主觀看法,抒發自己的情緒和感觸,但藉由嘗試建立一個「客觀的標準」,有時對能幫助作家了解「讀者的感受」以求將內心之情感與藝術表現完整的體現在讀者心中。有時也能藉作家主觀想法帶給社會不同面相去省思現況,例如女性文學的興起。.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文學 · 查看更多 »

愛德華七世 (英國)

#重定向 爱德华七世.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愛德華七世 (英國) · 查看更多 »

懷唐伊條約

《怀唐伊条约》(Treaty of Waitangi;Tiriti o Waitangi),毛利人和英国政府于1840年2月6日签订的条约,该条约使新西兰成为英国殖民地。.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懷唐伊條約 · 查看更多 »

托马斯·卡莱尔

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是蘇格蘭評論、諷刺作家、歷史學家。他的作品在維多利亞時代甚具影響力。 代表作有《英雄與英雄崇拜》、《法國革命史》、《衣裳哲學》、《過去與現在》。 1865年被任命為愛丁堡大學校長,出任到1868年。.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托马斯·卡莱尔 · 查看更多 »

托马斯·哈代

托马斯·哈代,OM(Thomas Hardy,),英国作家;生于农村没落贵族家庭。.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托马斯·哈代 · 查看更多 »

1832年改革法案

#重定向 1832年改革法令.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1832年改革法案 · 查看更多 »

1870年初等教育法

#重定向 1870年初等教育法令.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1870年初等教育法 · 查看更多 »

1878年柏林條約

《柏林条约》是柏林会议(1878年6月13日-7月13日)的最终议定书。根据条约,与会国英国、奥匈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意大利王国、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修改了该年3月3日签署的《圣斯特凡诺条约》。.

新!!: 维多利亚时代和1878年柏林條約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維多利亞時代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维多利亚时期维多利亚王朝时代维多利亚英国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