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纽约,纽约 (音乐)

指数 纽约,纽约 (音乐)

纽约,纽约是電影《纽约,纽约》(1977)中的主題曲,由John Kander作曲,Fred Ebb填詞,麗莎·明妮莉演出及演唱。.

26 关系: 卢奇亚诺·帕瓦罗蒂友誼萬歲世界大賽張學友Private Corner迷你音樂會哥伦比亚大学全壘打皇后乐队碧昂絲·諾利斯福斯電視台紐約大都會紐約遊騎兵紐約洋基纽约纽约大学纽约尼克斯罗伯特·德尼罗Darryl Strawberry麦迪逊广场花园麗莎·明尼利自由女神像Phish泰瑞·海契法蘭·仙納杜拉洋基體育場挑戰者時報廣場

卢奇亚诺·帕瓦罗蒂

卢奇亚诺·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也是20世紀後半葉的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別號「高音C之王」。.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卢奇亚诺·帕瓦罗蒂 · 查看更多 »

友誼萬歲

《友誼萬歲》(Auld Lang Syne)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詩歌,原文用苏格兰语写作,意思是逝去已久的日子或英、美及香港等地的跨年夜、迎接陽曆新年倒數完畢後播放的嗚曲。Auld Lang Syne是18世紀蘇格蘭詩人羅伯特·伯恩斯據當地父老口傳錄下的。這首詩後來譜樂曲,除了原蘇格蘭文外,這首歌亦於多國譜上當地語言,在多個華語國家裡普遍稱為“友誼--萬歲”、“--”或“驪歌”。中文歌詞有多個版本,许多人通常可以哼出歌曲的旋律。.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友誼萬歲 · 查看更多 »

世界大賽

世界大賽(World Series)是美國職棒大聯盟每年10月舉行的總冠軍賽,是美国以及加拿大职业棒球最高等级的赛事。由美國聯盟冠軍和國家聯盟冠軍,進行7戰4勝制的總冠軍賽,(除了1903年、1919年、1920年和1921年,當時採用9戰5勝制),獲勝的一方獲得世界大賽獎杯。自1903年起,除了1904年纽约巨人抵制参加和1994年球员罢工外,世界大賽每年舉行。 由于世界大赛基本都在10月举行,因此被许多体育记者称为“秋季经典赛”(Fall Classic)或是“十月经典赛”(October Classic)。世界大赛这个名字常会被误解为是一项洲际赛事,实际只是美国联盟和国家联盟冠军争夺的一项锦标。但由于大联盟能够吸引全世界最好的球员加入,因此最後的冠军也被许多球迷和记者认为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冠军。 紐約洋基隊是贏得最多世界大賽的球隊,他们40次进入世界大赛,并贏得其中的27次冠军。圣路易红雀是赢得世界大赛第二多的球队,他们一共获得11次冠军。舊金山巨人是参加世界大赛次数最多的国家联盟球队,他们20次进入世界大赛,但只有8次获得最终的胜利。.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世界大賽 · 查看更多 »

張學友Private Corner迷你音樂會

張學友Private Corner迷你音樂會(張學友私人角落迷你音樂會)是一場由香港歌手張學友於2010年4月30日於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舉行的演唱會。演唱會全部歌曲均以JAZZ曲風表演,容納5000名觀眾的理大賽馬會綜藝館全場爆滿。演唱會的CD及DVD已於2010年7月23日發售。.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張學友Private Corner迷你音樂會 · 查看更多 »

哥伦比亚大学

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英文: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通称:哥伦比亚大学),是一所坐落于纽约市曼哈顿上城晨边高地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常春藤联盟成员。她被视作世界上最具声望的大学之一。 哥伦比亚大学最初名为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王室特许状成立。她是全美历史第五悠久及纽约州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九所美国独立宣言签署前成立的殖民地学院之一。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国王学院于1784年被重新命名为哥伦比亚学院(Columbia College)。一份1787年起草的章程将学校置于一个私人董事会的管理之下。1896年,她从麦迪逊大道搬迁至她现在位于晨边高地,占地32英亩的校址,并同时被赋予了一个新名称,即“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大学协会的十四个创立成员之一,并且是美国第一所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大学。 大学直辖二十所学院,包括哥伦比亚学院、傅氏基金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和通识教育学院 三所本科生院。同时,许多临近的机构也附属于哥伦比亚大学,包括教师学院、巴纳德学院、协和神学院。另外,学校还与美洲犹太教神学院、巴黎政治学院和朱利亚学院拥有本科联合教育项目 。大学同时在安曼、北京、伊斯坦布尔、巴黎、孟买、里约热内卢、圣地亚哥、亚松森和内罗毕建立了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哥伦比亚大学是每年一度的普利策奖的颁发机构,哥伦比亚大学——包括其前身国王学院——的著名校友包括五位美国开国元勋;九位美国最高法院法官;二十位在世的亿万富翁;二十九位奥斯卡奖获得者;以及二十九位各国元首,包括三位美国总统。九十五位校友、教职工或研究人员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在全球所有大学中名列第五。.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哥伦比亚大学 · 查看更多 »

全壘打

棒球運動中,全壘打是一種打者可環繞所有壘包一周的安打。除了打者跑到終點本壘時,可自力得到一分之外,所有已經在壘包上的跑者每人皆可得到一分。 棒球進攻隊伍的球員必須依序經過四個壘包才能得分,在其他情況下,打者上壘成為跑者之後,必須藉由其他隊友的幫助推進才能得分。但是若擊出全壘打,計分板上分數立刻就增加了,因此全壘打一向是棒球運動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環。 1920年12月15日國家聯盟公佈了一項數據告訴大家為什麼最近幾年全壘打開始暴增。1919年國家聯盟的比賽總共用了10,248個球,1920年用了27,924個,更早之前是把球打到不能再打時才換球,因此,在這之前的打者全壘打都不多。 最偉大的打者通常很會打全壘打。美國曾有句諺語說:「鳥槍開福特,重砲手開凱迪拉克。」("Singles hitters drive Fords, and home run hitters drive Cadillacs.")還有個傳說是:有次有個記者訪問美國球星貝比·魯斯,談到他的薪水比美國總統赫伯特·胡佛還高一事,魯斯回答:「那要看他去年打多少支全壘打囉?」值得一提的是,1928年胡佛競選總統時,魯斯是他的對手艾爾·史密斯的支持者。出處:Marshall Smelser的《The Life That Ruth Built》一書。 在台灣,全壘打又稱為「紅不讓」,這是日文棒球術語ホームラン音譯為漢語而成,而日文又是從英語全壘打「Home Run」音譯而來。.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全壘打 · 查看更多 »

皇后乐队

皇后樂團(Queen)是英国摇滚乐乐队,成立於1970年,成員包括主唱弗雷迪·默丘里、吉他手布赖恩·梅、鼓手罗杰·泰勒、貝斯手约翰·迪肯,樂團最初期的作品受到前衛搖滾、硬搖滾和重金屬的影響,後來逐漸嘗試往傳統和電台廣播的作品邁進,將其他風格像歌劇、民謠、藝術搖滾、和流行搖滾融入音樂中,對世界樂壇留下深遠影響。 其在英國國內的地位尤其高,英國史上專輯銷售前十,包括最高位在內,Queen名留兩位(#1、#7)。生涯專輯於英國專輯銷售榜週數總計達1322周(27年),為史上最長。他們的唱片銷量預計在1.5億至3億張之間,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音樂藝術家之一。女王樂團於1990年獲得英國唱片業對英國音樂的傑出貢獻獎。他們於2001年入選搖滾名人堂。他們的每位成員都有創作過多首的熱門單曲,並且在2003年四名樂團成員都入選了。 1991年,弗雷迪·默丘里過世;1997年,约翰·迪肯退休。現任團員剩下布赖恩·梅、罗杰·泰勒。.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皇后乐队 · 查看更多 »

碧昂絲·諾利斯

#重定向 碧昂絲.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碧昂絲·諾利斯 · 查看更多 »

福斯電視台

#重定向 福斯廣播公司.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福斯電視台 · 查看更多 »

紐約大都會

紐約大都會(New York Mets)是一支在紐約州紐約的美國職棒大聯盟球隊,隸屬國家聯盟東區。 他們贏過兩次世界大賽冠軍,第一次是在1969年,第二次則是1986年。.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紐約大都會 · 查看更多 »

紐約遊騎兵

紐約遊騎兵隊(New York Rangers)是位於美國紐約的國家冰球聯盟隊伍,隸屬於東部联盟大都会分区。 紐約遊騎兵隊成立於1926年;是 Original Six 球隊之一。紐約遊騎兵隊坐落於紐約市曼哈頓地區。.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紐約遊騎兵 · 查看更多 »

紐約洋基

紐約洋基(New York Yankees),美國職棒大聯盟球隊之一,隸屬於美聯東區。主場位於紐約的布朗斯區。媒體慣用簡稱NYY,是美國聯盟八支創始球隊之一。在1901年球隊初創時,主場位於馬里蘭州巴爾的摩,時名巴爾的摩金鶯,1903年遷至紐約市,易名紐約高地人(New York Highlanders)。在1913年起,球隊定名為洋基(Yankees)。1923年-2008年,洋基的主場為老洋基體育場,2009年,啟用新的球場新洋基體育場 ,同年洋基即奪得世界大賽冠軍。 紐約洋基是參與最多屆世界大賽(40屆)的球隊。亦是奪得最多世界大賽冠軍(27次)的球隊,聖路易紅雀(11次)次之。在北美主要之體育項目中,洋基在1999年獲得世界大賽冠軍以後,超越國家冰球聯盟之蒙特利尔加拿大人隊的所獲得的24次史坦利盃冠軍,成為美國職業運動裡面拿下最多冠軍的隊伍。在球隊的歷史裡面,有44位的棒球名人堂選手,並且共有16個球隊號碼退休,這裡面有名的球員包括貝比·魯斯、盧·賈里格、喬·狄馬喬、米奇·曼托和尤吉·貝拉等選手,而洋基也是在所有的球隊中,唯一每個守備位置皆有球員獲選登錄棒球名人堂中的球隊。洋基是一個受到大家喜愛和擁有許多球迷的球隊,他們的競爭對手是波士頓紅襪,彼此間的競爭關係延續了一個多世紀,在體育競技的範疇中堪稱世仇。這種情緒和關係在美國職業體育的歷史上非常著名也異常激烈。YES頻道(YES Network)在2002年成立以後,負責報導洋基的相關新聞。.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紐約洋基 · 查看更多 »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城市,為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紐約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纽约还被称为「世界文化之都.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纽约 · 查看更多 »

纽约大学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缩写为NYU)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研究型私立大学。主要的校區位於曼哈頓格林威治村的附近區域,以華盛頓廣場為中心。学校於1831年成立,今日已經成為全美國境內規模最大的私立非營利高等教育机构,在各类大学排名中均名列前茅,《泰晤士高等教育》、《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和《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把紐約大學均列為全球最頂尖的30所大學的其中之一。 紐約大學由18個學院和研究所組成,大部分的校舍集中于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下城。紐約大學也是世界級的大學,设立了和上海紐約大學分校,同时在阿克拉、柏林、布宜諾斯艾利斯、佛羅倫斯、倫敦、馬德里、巴黎、布拉格、悉尼、特拉維夫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設立11個全球學術中心。 纽约大学目前拥有36名诺贝尔奖得主(參考各大学诺贝尔奖得主列表),4名阿贝尔奖得主,9名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16名普利策奖得主,19名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全美大学中最多)。此外,还拥有多名艾美獎、托尼奖、麦克阿瑟奖、古根海姆奖得主。紐約大學校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根據普林斯頓評論,紐約大學被學生和家長一直認為是一間「頂尖夢想學院」。.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纽约大学 · 查看更多 »

纽约尼克斯

纽约尼克斯(New York Knicks,簡稱:NYK),是一支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的NBA籃球隊,分屬於東區的大西洋組,是NBA的創始球隊之一,主場為麥迪遜花園廣場。 球隊曾經擁有許多優秀的球員,曾於1970年與1973年奪得NBA總冠軍。於1999年(受勞資糾紛影響的縮水賽季),以常規賽東部第八名的身份一舉打進總冠軍賽,創造老八傳奇,但最終以1勝4負成績敗於聖安東尼奧馬刺。 纽约尼克斯在東區的主要对手有波士頓塞爾提克、布魯克林籃網、芝加哥公牛、印第安那步行者、邁阿密熱火。.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纽约尼克斯 · 查看更多 »

罗伯特·德尼罗

罗伯特·安东尼·德尼罗(,)生於美國紐約曼哈頓,知名的美国电影演员和制片人,擁有美國和意大利公民身份。 迪尼路在1974年的電影《教父2》中飾演年輕的維托·柯里昂,為此他贏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他與導演馬田·史高西斯的長期合作讓他在1980年電影《狂牛》中飾演而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他於2003年獲得AFI終身成就獎、2010年獲得金球獎西席·地密爾獎,以及2016年獲得由總統巴拉克·奧巴馬頒發的總統自由勳章。 迪尼路的第一部主要電影角色是運動電影《》(1973年)和史高西斯的犯罪電影《窮街陋巷》(1973年)。他因史高西斯執導的心理驚悚電影《的士司機》(1976年)和《海角驚魂》(1991年)而被提名奧斯卡獎。迪尼路也因麥可·西米諾的越戰電影《獵鹿者》(1978年)、的《無語問蒼天》(1990年)和大衛·歐·羅素的浪漫喜劇電影《失戀自作業》(2012年)而得到提名。他在史高西斯的犯罪電影《盜亦有道》(1990年)中飾演黑幫和黑色幽默電影《喜劇之王》(1983年)中飾演Rupert Pupkin,為他取得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 迪尼路憑歌舞電影《紐約紐約》(1977年)、動作喜劇電影《午夜狂奔》(1988年)、黑幫喜劇電影《教父咪搞》(1999年)和喜劇電影《非常外父揀女婿》(2000年)而獲得四項提名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男主角。其他著名的演出包括《》(1976年)、《義薄雲天》(1984年)、《妙想天開》(1985年)、《戰火浮生》(1986年)、《義膽雄心》(1987年)、《盜火線》(1995年)和《賭城風雲》(1995年)。他曾導演和主演電影,例如犯罪電影《不一樣的童年》(1993年)和間諜電影《CIA驚天殺局》(2006年)。.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罗伯特·德尼罗 · 查看更多 »

Darryl Strawberry

#重定向 達里爾·斯塔比雷.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Darryl Strawberry · 查看更多 »

麦迪逊广场花园

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常簡稱為MSG,是美國紐約州紐約市的一座著名体育场馆,位于賓夕法尼亞車站的建址之上,是许多大型体育比赛、演唱会和政治活动的举办地。亦同是NBA紐約尼克和國家冰球聯盟(NHL)紐約遊騎兵隊之主場。 麦迪逊广场花园始建于1879年,因原址位于麦迪逊广场而得名,其后虽然于1925年和1968年两次迁往新址,但是名称并未改变。 目前的麥迪遜廣場花園是1986年2月11日開幕,被認同是紐約大都會區最悠久也是最活躍的運動場地之一。 麥迪遜同時也是國家冰球聯盟最悠久的主場館,以及國家籃球協會第二悠久的主場館,另外由售票紀錄來看,也是世界第三大的娛樂表演場地,僅次於英格蘭的曼城體育館與O2體育館。 在2013年,由售票紀錄來看麥迪遜為世界第23名的娛樂表演場地.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麦迪逊广场花园 · 查看更多 »

麗莎·明尼利

麗莎·梅·明尼莉(Liza May Minnelli,),是美國的女演員與歌手。1972年她以電影《歌廳》(Cabaret)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同時她擁有兩張金唱片。 她是朱迪·加兰與其第二任丈夫文森特·明尼利的女兒。 category:美国女歌手 Category: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獲獎演員 Category: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女主角獲獎演員 category:葛萊美獎獲得者 category:21世纪美国女演员 Category:西西里裔美國人 Category:传统流行音乐歌手 Category:東尼獎得主 Category:美國LGBT權利運動家 Category:蘇格蘭裔美國人 Category:義大利裔美國人 Category:爱尔兰裔美国人 Category:英格蘭裔美國人 Category:美國電影女演員 Category:美國電視女演員 Category:美國女配音演員 Category:20世纪美国女演员.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麗莎·明尼利 · 查看更多 »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又名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La Liberté éclairant le monde),是一座位于美国纽约纽约港自由島上的巨型新古典主义塑像。这座塑像由弗里德利·奥古斯特·巴特勒迪设计,由居斯塔夫·埃菲尔建造,于1886年10月28日落成,是法国共濟會送给美国分部的礼物,在自由女神的基座上刻有共濟會的標誌。塑像人物是一位身穿长袍的女性,代表罗马神话中的自主神,她右手高举火炬,左手的册子上用罗马数字写有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日期:“JULY IV MDCCLXXVI”(1776年7月4日),脚下还有断裂的锁链。这座塑像是自由和美国的象征,对外来移民展现出欢迎信号。 法国法学教授和政治家曾于1865年表示,法国和美国人民应该共同制作美国独立的纪念品。他的这一想法可能是为了纪念南北战争以北军胜利、奴隶制寿终正寝结束。巴特勒迪正是因为受到拉沃拉叶的启发而开始设计这座塑像,但由于当时法国在政治形势上陷入困境,因此塑像的建造工作一直到1870年代初才展开。1875年,拉沃拉叶提出法国为塑像注资,美国则提供场地并制造底座。巴特勒迪在雕塑全部设计好以前就完成了其头部和高举火炬的手臂,这些部分还在国际博览会上展出用于宣传。 1876年,神像举起火炬的手臂在费城展出,再从1876到1882年在纽约麦迪逊广场展出。筹款的进展非常缓慢,其中又以美国为甚,到1885年时,底座的建设仍然受到缺乏资金的威胁。《》出版商约瑟夫·普立兹发起捐款,吸引了超过12万人捐助,不过大部分捐献金额都不到一美元,这一项目才得以完成。塑像在法国建成,再装船跋涉重洋运抵当时的贝德罗岛,装到已经完成的底座上。塑像完成之际,纽约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美国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主持了落成仪式。 自由女神像起初由负责管理,1901年管理权移交战争部,1933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开始负责塑像的维护和管理工作。1938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塑像都因翻新工程暂停向公众开放。1980年代初,塑像出现严重老化,必须加以重大修复,因此塑像于1984年至1986年关闭,将火炬和大部分内部结构替换。2001年的九一一袭击事件后,塑像出于安全和保安方面原因再度关闭,其底座于2004年重新开放,而塑像则要到2009年才开放,还对能够登上王冠的游客人数设了限制。包括底座和地基在内的整座塑像之后又关闭了一年,直到2012年10月28日再度开放,目的是安装辅助楼梯等安全保障,自由岛在这期间一直保持开放。不过就在塑像重新开放次日,自由岛因飓风桑迪的影响导致关闭,于2013年7月4日再次开放。出于安全方面考量,火炬周围的阳台自2016年起就不再面向公众开放。.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自由女神像 · 查看更多 »

Phish

Phish 是美國的搖滾樂團,他們以加長的現場即興演奏、嘗試不同類型的音樂、有忠實的樂迷(phans)而出名,自從1983年佛蒙特州立大學時代,樂團的四個成員已經在一起表演了20多年,2004年8月解散後又再一次在2009年複合。.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Phish · 查看更多 »

泰瑞·海契

泰瑞·琳·海契 (Teri Lynn Hatcher,,--),美國演員。她在電視影集《新超人》(Lois & Clark: The New Adventures of Superman)中飾演露薏絲·蓮恩(Lois Lane)。她也是個龐德女郎,1997年在《新鐵金剛之明日帝國》(Tomorrow Never Dies)中飾演。2005年在電視影集《慾望師奶》(Desperate Housewives)飾演蘇珊·梅耶(Susan Meyer)一角為她贏得金球獎音樂及戲劇類最佳女主角。同年她獲得影視演員協會喜劇類最佳女主角,並獲得黃金時段艾美獎(Primetime Emmy Award)喜劇類最佳女主角提名,但最後輸給同劇演員、她的好朋友費麗西蒂·荷夫曼(Felicity Huffman)。.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泰瑞·海契 · 查看更多 »

法蘭·仙納杜拉

法蘭西斯·艾伯特·仙納杜拉(Francis Albert Sinatra,),暱稱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綽號瘦皮猴,著名美國男歌手和奧斯卡獎得獎演員。常被公認為20世紀最優秀的美國流行男歌手之一。 法蘭·仙納杜拉的音樂生涯始於搖擺樂時代,最初曾與哈利·詹姆士和湯米·多爾西一同合作,但在1940年代初便轉而成為獨唱歌手,並因此取得了極大的成就。1950年代初,仙納杜拉一度陷入低潮,但因成功在1953年因演出電影取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而捲土重來。仙納杜拉曾經與Capitol唱片簽約,並發行了好幾張廣受好評的唱片(當中包括《In the Wee Small Hours》、《Songs For Swingin' Lovers》、《Come Fly With Me》、《Only the Lonely》和《Nice 'n' Easy》)。他後來又離開了Capitol唱片,轉為自立門戶,創立屬於自己的Reprise唱片(當中著名唱片計有《Ring-A-Ding-Ding》、《Sinatra at the Sands》和《Francis Albert Sinatra & Antonio Carlos Jobim》),除了周遊各地外,在1960年代初甚至與鼠黨及美國總統甘迺迪建立起親如兄弟的友誼。在1965年,即仙納杜拉步入50歲的那年,他發行了一套名為《September of My Years》的唱片,作為對自己的回顧,其後他又有《Strangers in the Night》和《My Way》等曲更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名曲。仙納杜拉在後期曾嘗試貼近樂壇的轉變,而發行過好幾份風格截然不同的唱片,這些唱片之中的部份歌曲雖然曾在電影中播放過,可是始終不獲好評,結果促使他在1971年宣佈退休。不過到了1973年,仙納杜拉宣佈復出,除了在1976年娶芭芭拉·馬克思(Barbara Marx)為妻,又重新發行唱片(其中又以《New York, New York》一曲最為有名),環遊各地演出,一直到在1995年才再度淡出。 法蘭·仙納杜拉共有3名孩子,分別名為南希、小法蘭和蒂娜,而這3名孩子都是他的首任妻子南希·巴白圖(Nancy Barbato)所生。法蘭·仙納杜拉一生共有四段婚姻,除第一段婚姻外,他曾先後和阿娃·嘉娜、米亞·花露和芭芭拉·馬克思結婚。當中與芭芭拉之婚姻一直維持到他逝世。.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法蘭·仙納杜拉 · 查看更多 »

洋基體育場

新洋基體育場(Yankee Stadium)是美國職棒大聯盟紐約洋基隊的棒球場。這座新的體育場取代1923年啟用的舊洋基體育場,但是兩個球場的名稱相同。新舊球場之間僅相隔一條街,建設地點位於紐約市布朗克斯行政區的麥康柏斯丹公園(Macombs Dam Park)舊址。 新的洋基體育場已在2009年4月4日啟用,同年于4月16日举行的開幕戰由洋基队对战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洋基體育場 · 查看更多 »

挑戰者

挑戰者可以指:.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挑戰者 · 查看更多 »

時報廣場

時報廣場(Times Square,又譯為--)是美國紐約曼哈頓的一個商業中心,位於百老匯大道與第七大道會合處,範圍由西42街延伸至。時報廣場的名稱源自《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又譯為「紐約時代報」)早期在此設立的總部大樓,因此中文譯名有時會根據報社而譯為「時--廣場」,或根據英文原名「Times」直譯為「時--廣場」。.

新!!: 纽约,纽约 (音乐)和時報廣場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