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纽约爱乐

指数 纽约爱乐

紐約愛樂(New York Philharmonic),正式全名為紐約愛樂交響樂協會(Philharmonic-Symphony Society of New York, Inc.),是於1842年由在美國紐約市成立的一支管絃樂團。紐約愛樂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樂隊之一,是美國成立時間最長的樂團,屬於美國五大管弦樂團之一,並完成多個音樂作品的美國首演,如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和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紐約愛樂一年大約演出180場音樂會,並在2004年12月18日完成其第14000場音樂會。 樂團在1962年離開卡內基音樂廳搬至艾弗里·費雪廳(林肯中心)之後,一直存在討論若樂團回遷是否會更好。 托斯卡尼尼、伯恩斯坦和馬舒爾曾經樂團帶來了三個黃金年代。目前,樂團的首席指揮是阿倫·基爾伯特。 2008年2月24日,洛林·马泽尔帶領樂團在北京一站後訪問北韓,並在東平壤大劇院演出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格什文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等作品。還令美國國歌首次在朝鮮響起。表演會場2500個席位座無虛席,惟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卻沒有到場。不過音樂總監马泽尔十分滿意今次演出,並稱「任務完成」。美國負責此次演出事務磋商的外交官克里斯托弗·羅伯特·希爾對《紐約時報》說到:「這標誌著北韓將走出關鎖;不過,人人都知道,這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29 关系: 卡内基大厅古斯塔夫·馬勒季米特里斯·米特罗普洛斯安东宁·德沃夏克布鲁诺·瓦尔特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幻想交響曲乔治·塞尔库尔特·马苏尔伦纳德·伯恩斯坦伯恩斯坦北京市北韓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皮埃尔·布莱兹祖宾·梅塔管弦樂團约翰·巴比罗利纽约纽约时报美國路德维希·范·贝多芬阿图罗·托斯卡尼尼阿倫·基爾伯特金正日艾弗里·費雪廳林肯中心東平壤大劇院洛林·马泽尔

卡内基大厅

卡内基大厅(Carnegie Hall),也称作卡内基音乐厅,位于纽约市第七大道881号,第56大街和第57大街中间,占据第七大道东侧。由慈善家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出资建于1890年,是美国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界的标志性建筑。卡内基大厅以历史悠久,外形美观以及声音效果出色而著称。设有自己的艺术策划、开发和市场部门,每季度演出100餘场;此外也出租给表演团体。目前无常驻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在1962年之前驻紮于此。.

新!!: 纽约爱乐和卡内基大厅 · 查看更多 »

古斯塔夫·馬勒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作为作曲家,他是19世纪德奥传统和20世纪早期的现代主义音乐之间承前启后的--。马勒之后,十二音和无调性音乐等先锋理念崛起,传统调性音乐的辉煌时代走向终结。他的指挥成就在生前就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他所创作的音乐一度被忽视,在纳粹德国时期甚至因其猶太身份而被禁止,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因指揮家伯恩斯坦等人的推廣而得到复兴,其音樂价值方为人所周知。到如今,马勒的音乐甚為频繁地被演出,亦有無數其作品之录音發行。 马勒是犹太人,出生于波希米亚(今捷克境内),出身并不显贵,但在很早就显露出了音乐才华。1878年,从维也纳音乐学院毕业后,他在欧洲众歌剧院中担当过指挥;并于1897年担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现在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总监。在维也纳的十年--,马勒从信仰犹太教转变为信仰天主教,但由于其犹太血统,还是颇受反犹舆论的攻击和排挤。然而他的演出不仅水平优异,而且具有创新性,使他至今在历史上最伟大的歌剧指挥家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他对瓦格纳和莫扎特舞台作品的演绎最为突出。晚年他也短暂地担任过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纽约爱乐乐团的总监。 马勒的创作范围较窄,作品数量不多。终其一生,作曲总是指挥之外的副业。其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交响曲和歌曲。他的十部交响曲篇幅很长,最短者也接近一个小时;规模庞大,增加了乐队编--,并在第二、三、四、八几部中加入了人声;其宏篇巨製《第八交响曲》除超大編制管弦樂團外,更动用了八位独唱家和两个混声四部合唱团,首演时乐手数达一千人以上,因而得到「千人交響曲」之別稱。马勒作品的首演通常伴随着争议,很久之后才得到批评家的认可;只有《第八交响曲》在首演时就大获成功。马勒的音乐直接影响了许多第二维也纳乐派作曲家,尤其是zh:勋伯格; zh-hans:勋伯格; zh-hant:荀白克-、贝尔格和韦伯恩。此外,zh:肖斯塔科维奇; zh-hans:肖斯塔科维奇; zh-hant:蕭士塔高維契-和zh:布里顿; zh-hans:布里顿; zh-hant:布瑞頓-也为马勒所影响。1955年,国际古斯塔夫·马勒学院成立,以纪念其生平与作品。.

新!!: 纽约爱乐和古斯塔夫·馬勒 · 查看更多 »

季米特里斯·米特罗普洛斯

季米特里斯·米特罗普洛斯(英语:Dimitris Mitropoulos,希腊语:Δημήτρης Μητρόπουλος,,出生日的另一说法是2月18日),生于雅典,在米兰去世,是一位美国籍希腊指挥家、作曲家和钢琴家。 米特罗波洛斯生于雅典求学于布鲁塞尔和柏林,他还是布索尼的学生。从1921年到1925年他在柏林国家歌剧院艾里希·克莱伯手下当助理指挥。紧接着他就在希腊多个地方任职。1930年他和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他演奏钢琴兼指挥。就此他成为了第一个身兼此两职的现代音乐家。 米特罗波洛斯1936年和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成为他登陆美国第一声。后来他就在此定居并在1946年入籍。 从1937年到1949年他是明尼亚波里交响乐团首席指挥,之后他就和纽约爱乐合作。1951年他成为该乐团的音乐总监(至1957年)。1954年他继布鲁诺·瓦尔特之后入主大都会歌剧院。他在那里指挥了很多新作品,还指挥了萨姆尔·巴伯的歌剧 凡尼莎,他还参与了这部歌剧的配器工作。 他逝世于意大利米兰,终年64岁。当时他正在为马勒第三交响曲作排练。 米特罗波洛斯是知名的同时代音乐,像第二维也纳乐派的捍卫者。他自己就作有大量的管弦乐作品,钢琴独奏作品,和为管弦乐队而改编的巴赫管风琴作品。 Category:希腊作曲家 Category:希腊指挥家 Mitropoulos, Dimitris Mitropoulos, Dimitris Mitropoulos, Dimitris Mitropoulos, Dimitris Mitropoulos, Dimitris Category:希臘同性戀者.

新!!: 纽约爱乐和季米特里斯·米特罗普洛斯 · 查看更多 »

安东宁·德沃夏克

安东宁·利奥波德·德沃夏克(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生於布拉格(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现属于捷克)附近的伏尔塔瓦河旁的磨房内,卒於布拉格,是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 追随着民族主义者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经常在他的作品中使用摩拉維亞和他的故乡波希米亚(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现属捷克)的民谣音乐的风格。德沃夏克自己的风格经常被描述为“吸收了民歌的影响并找到有效的方式利用它们,用交响乐的传统最完满的再现了一个民族的特色”。其代表作有第九交响曲《新世界交響曲》、《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斯拉夫舞曲》、歌剧《露莎卡》。他被认为“可能是他那个时代最多面手的作曲家”。Taruskin (2010), 754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暨德沃夏克鍵盤共同發明者奥古斯特·德沃夏克(August Dvorak)是安东宁·德沃夏克的遠親。.

新!!: 纽约爱乐和安东宁·德沃夏克 · 查看更多 »

布鲁诺·瓦尔特

布努诺·瓦尔特 (Bruno Walter,) , 初名布努诺·施莱辛格(Bruno Schlesinger)是一位美籍德国猶太裔指挥家,钢琴家和作曲家。他被视为20世纪最重要的指挥家之一。 瓦尔特是莱比锡格万豪斯乐团乐团长(1929-1933),纽约爱乐的首席指挥(1947-1949)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常任客席指挥。.

新!!: 纽约爱乐和布鲁诺·瓦尔特 · 查看更多 »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是作曲家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於1928年間所寫之管弦樂交響詩,內容表達出極為濃厚的法美情懷。 蓋希文創作此曲之靈感源自他的巴黎假期。當時他對巴黎這個法國首都興奮不已,並決定將各種印象和想像化成音樂作為表達;他在巴黎譜寫此樂曲,在一次前往維也納行程的途中進行配器工作,首演則在紐約,於1928年12月31日由瓦德·丹路殊(Walter Damrosch)指揮紐約愛樂演出。 此曲開始時以弦樂和雙簧管奏出主題,帶出一片朝氣蓬勃的境況,彷彿一個美國人以輕快的步履穿梭巴黎的大街小巷。曲中有計程車的響聲(蓋希文在首演時更用上了4個巴黎計程車響聲作陪襯),而伸縮號的旋律片段暗示那個美國人走過一個舞廳。然後單簧管以走路的步伐吹起第二個主題,獨奏小提琴更繪影繪聲,描繪出一位年輕女士。可是,美國人卻抵不住一絲鄉愁,此時響起了弱音小號奏出的藍調主題,而這個主題亦成為曲中最耳熟能詳的旋律。樂曲結尾令人精神一振,帶出的感覺正好表出他緬懷巴黎之情懷。 Category:交響詩 Category:巴黎背景作品.

新!!: 纽约爱乐和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 查看更多 »

幻想交響曲

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作品14/H48)乃埃克托·柏遼茲於1830年間所作的交響曲作品。习惯上被认知的名称事实上是作品的副标题。柏辽兹为作品所起的正式名称为:“一位艺术家一生的插曲”。作曲家创作灵感来源于他倾注以狂热爱情的爱尔兰籍的莎士比亚戏剧女演员哈莉叶特·康斯坦斯·史密逊。作为标题音乐完美而明晰的范例,該作品在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當中被推崇為最重要及最具代表性的交響曲之一,時至今日仍廣受全球各地的音樂演奏會聽眾歡迎。.

新!!: 纽约爱乐和幻想交響曲 · 查看更多 »

乔治·塞尔

乔治·塞尔(György Széll,)是一位美国籍的匈牙利指挥家。 1897年塞尔生于布达佩斯。很早就开始了其音乐生涯,在1908年,11岁的他就以钢琴家的身份登台演出。后来他在维也纳学习音乐作曲。 1970年塞尔在克利夫兰去世。.

新!!: 纽约爱乐和乔治·塞尔 · 查看更多 »

库尔特·马苏尔

库尔特·马苏尔(德语:Kurt Masur,又译库特·马舒尔,),德国指挥家,他担任莱比锡格万豪斯管弦乐团首席指挥近28年。 马苏尔在1946-48年间在莱比锡音乐高校学习指挥。从1948年到1951年他是哈莱的独奏训练员和乐队长。1951-53年他在埃尔夫特当乐队长,1953-55则在莱比锡市立剧院供职。1955年他当上德累斯顿爱乐乐团的指挥。 1958-60年他是施韦林麦克伦堡国立剧院音乐總監,1960-64则在柏林喜歌剧院任职。1964-67年间他游走于欧洲各国和巴西。 1967-72年他出任德累斯顿爱乐乐团首席指挥。 1970年到1997年马苏尔一直担任莱比锡格万豪斯的乐队长。他们举行过超过900场巡回音乐会。期间在1943年被毁的莱比锡布商大厦第三次重建,并于1981年开放,乐团终于再次获得一个家。从1991年到2002年他成为纽约爱乐首席指挥。2000年成为伦敦爱乐乐团音乐總監。 2002年起他兼任巴黎法国国家乐团音乐總監。 馬蘇爾也對兩德統一作出重要貢獻。柏林圍牆倒塌前夕的1989年10月9日莱比锡星期一游行事件中,為阻止東德政府以武力鎮壓集結於萊比錫爭取基本人權與自由的遊行市民,馬蘇爾與另五位重要人士組成「杰出莱比锡人」(除他之外还有SED地区代表书记库特·迈耶,约森·波密特和罗兰·沃泽尔,小型歌舞演员博德—鲁茨·兰格和神学家彼得·津马曼,共同高呼)「非暴力!」 的口號安撫群眾,並與東德政府展開對話,讓這場示威遊行和平落幕。馬蘇爾的英勇之舉獲得民眾的擁戴,兩德統一之後,曾被視為國家領導人的人選之一。1989年12月27日在政治转折后,马苏尔成为首位民主德国下的莱比锡名誉市民。 马苏尔在其职业生涯中得到过无数奖项:民主德国授予他艺术奖和国家奖。1975年他成为莱比锡音乐学院教授。1984年他成为莱比锡大学荣誉博士。1990年1月26日马苏尔成为莱比锡艺术基金的创立者之一并且担任其主席到1995年。 1990年他成为荣誉军团骑士,1991年他获得Hanns-Martin-Schleyer-奖,1994年他成为德国国家基金董事。他获得过德国联邦十字勋章,美国国家艺术俱乐部金唱针和第一个海德克文化奖,以表彰其容忍大度,人道与和平方面的贡献。 2004年10月9日马苏尔获得Westfälische和平奖。 2015年12月19日去世,享年88歲;德國總理默克爾讚揚他是古典音樂奇才。.

新!!: 纽约爱乐和库尔特·马苏尔 · 查看更多 »

伦纳德·伯恩斯坦

雷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生名「路易斯」(Louis Bernstein,後於16歲時更為現名),生於美國麻省劳伦斯,猶太裔美國作曲家、指挥家、作家、音樂講師和鋼琴家。.

新!!: 纽约爱乐和伦纳德·伯恩斯坦 · 查看更多 »

伯恩斯坦

伯恩斯坦或伯恩施坦(Bernstein)是德国人(含在德犹太人)的姓氏,在德语中意思为“琥珀”。Bernstein的德语发音为,但是英语一般发成,可以指:.

新!!: 纽约爱乐和伯恩斯坦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新!!: 纽约爱乐和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北韓

#重定向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新!!: 纽约爱乐和北韓 · 查看更多 »

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

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英语:Leopold Stokowski,),英国指挥家,古典音乐改编家。 斯托科夫斯基生前对自己的身世三缄其口,现在已知他出生于伦敦并且以他的祖父列奥波尔德之名受洗。 他就讀于牛津皇后学院、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后去巴黎及慕尼黑深造。 1905年去美国,任圣巴索洛缪教堂管风琴手及圣咏团乐长;1909年~1912年任辛辛那提交响乐团指挥;1912年~1938年任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后来又在美国青年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休斯顿交响乐团等担任指挥,成了20世纪一位成功的指挥家,虽然饱受争议。 斯托科夫斯基大概主持过2000场的作品首演,他对巴赫作品的改编使得他名气崛起。例如为管风琴而作的d小调触技与赋格曲,他利用大型管弦乐队使作品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斯托科夫斯基因其“音响魔术”倍受赞誉,但又因他对原曲的肆意改动而受到非议。他加盟迪士尼的电影《幻想曲》,使影片的配乐成为经典,因此获得奥斯卡荣誉奖。 怪杰钢琴家格连·古尔德形容斯托科夫斯基是几个难得能让他由衷佩服的指挥家之一。他的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就是和斯托科夫斯基一起灌录的。 斯托科夫斯基与女演员格洛丽亚·万德比特成婚。 1979年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协会成立。协会致力于使世人永远记住这位大师,并且将他的录音再发布。.

新!!: 纽约爱乐和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皮埃尔·布莱兹

埃尔·布列兹(Pierre Boulez,),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

新!!: 纽约爱乐和皮埃尔·布莱兹 · 查看更多 »

祖宾·梅塔

宾·梅塔(Zubin Mehta,),印度籍帕西裔指挥家。.

新!!: 纽约爱乐和祖宾·梅塔 · 查看更多 »

管弦樂團

管弦樂團(英語:Orchestra)是當今世上編制最龐大、最複雜的樂團型態,擁有極強大而廣泛之音樂表現力。管弦樂團一般演奏古典音樂或為歌劇伴奏,有時也會替流行音樂伴奏;現代不少管弦樂團也常為電影伴奏,製作電影原聲帶。 一个管弦樂團大多有70位以上的演奏家组成,有些甚至有上百位演奏家。形式比较小的管弦樂團也被称为室內樂團(Chamber Orchestra),室內樂團的成員數量一般少於30人,在兩者中間還有所謂小交響樂團(Sinfonietta Orchestra),主要演奏接近較大於真正室內樂和「典型」近代交響樂曲中間的管弦樂作品,如歷史上巴洛克樂派或古典樂派交響曲或大協奏曲,其編制是動用30到50人的中型樂團演出。一些大型的管弦樂團也被称为交響樂團(Symphony Orchestra)或愛樂樂團(Philharmonic Orchestra),兩者稱謂之間並沒有實質上的區別,有時是一个城市中有兩隊管弦樂團時,可以此來區分彼此,例如倫敦交響樂團和倫敦愛樂樂團。 管弦樂團在演奏時,並不一定所有的團員都要參與演奏過程;一般根據演奏作品的需要,参加演奏的演奏者數目也不同。大多數管弦樂團尚未擁有全部樂器的演奏家,例如,很多樂團没有常態編制豎琴家,或是薩克斯風樂手、鋼琴家、爵士鼓鼓手。因此假如要演奏的作品中有他们不具有的樂器时,他们一般會與獨立音樂家合作,因此樂團人數相當具有彈性。.

新!!: 纽约爱乐和管弦樂團 · 查看更多 »

约翰·巴比罗利

約翰·巴比羅利爵士,CH(Sir John Giovanni Battista Barbirolli,),英國指揮家和大提琴演奏家,曾領導倫敦交響管弦樂團和倫敦愛樂管弦樂團,還有許多別的管弦樂團。.

新!!: 纽约爱乐和约翰·巴比罗利 · 查看更多 »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城市,為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紐約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纽约还被称为「世界文化之都.

新!!: 纽约爱乐和纽约 · 查看更多 »

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缩写作 NYT)是一家美國日報,由紐約時報公司於1851年9月18日在美國紐約創辦和持續出版。和《华尔街日报》的保守派旗舰报纸地位相对应,《纽约时报》是美国親自由派的第一大报。 它最初被称作《纽约每日时报》(The New-York Daily Times),创始人为亨利·J·雷蒙德和。.

新!!: 纽约爱乐和纽约时报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纽约爱乐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集古典主義大成的德國作曲家,也是鋼琴演奏家。貝多芬對後世影響深遠。一生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6首鋼琴奏鳴曲(其中32首带有编号,1首未完成)、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及2部彌撒曲等等。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貝多芬因此被尊稱為「樂聖」。.

新!!: 纽约爱乐和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 查看更多 »

阿图罗·托斯卡尼尼

阿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意大利指挥家。他的指挥艺术在世界上有着极大的影响,直到20世纪60年代还始终占有绝对统治的地位。.

新!!: 纽约爱乐和阿图罗·托斯卡尼尼 · 查看更多 »

阿倫·基爾伯特

阿伦·吉尔伯特(Alan Gilbert,), 美国指挥家, 小提琴家。1967年生於紐約市.

新!!: 纽约爱乐和阿倫·基爾伯特 · 查看更多 »

金正日

金正日(朝鮮語:김정일,),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世襲第二代最高領導人,生前擔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及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等職務。金正日是朝鮮建國領導人金日成長子,其母為金正淑。金正日经过最高人民会议选举,擔任最高领导人,領導朝鮮長達17年。 1992年4月20日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朝鲜语称军衔为“军事称号”),2012年2月14日被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事称号。2012年4月11日的劳动党代表会议上被拥戴为“永远的总书记”,将朝鲜劳动党总最高领导人的职称改为“第一书记”;在13日的第12届最高人民会议第5次会议上被拥戴为「永远的国防委员会委员长」。.

新!!: 纽约爱乐和金正日 · 查看更多 »

艾弗里·費雪廳

#重定向 大衛·格芬廳.

新!!: 纽约爱乐和艾弗里·費雪廳 · 查看更多 »

林肯中心

#重定向 林肯表演藝術中心.

新!!: 纽约爱乐和林肯中心 · 查看更多 »

東平壤大劇院

東平壤大劇場(동평양대극장)位於北韓平壤大同江東岸。該建築於1989年5月竣工,總面積達43,800平方公尺,可容納大約2500名觀眾。 2008年2月26日,美國紐約愛樂交響樂團於該劇院表演,成為首隊在北韓演出的美國交響樂團。 Category:平壤市建築物 Category:朝鮮劇院 Category:1989年建築.

新!!: 纽约爱乐和東平壤大劇院 · 查看更多 »

洛林·马泽尔

洛林·马泽尔(Lorin Maazel;),指挥家,中提琴家,作曲家。以其敏锐,有时有些极端的演奏而闻名。.

新!!: 纽约爱乐和洛林·马泽尔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紐約愛樂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紐約愛樂管弦樂團纽约爱乐乐团纽约爱乐管弦乐团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