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糖水

指数 糖水

糖水,又稱甜羹,因為地域問題,中國南方一般稱糖水,中國北方則稱為甜湯(因盛行度較廣,北方現在也有稱糖水),是一種甜品,帶甜味的羹湯,種類十分多樣。起源於嶺南地區,現在流行於廣東、廣西、香港、澳門等地,糖水一般煮得較稠,部份會加上不同食材在內,因此粵語一般稱「食糖水」,而不會稱「飲糖水」。 糖水一般在晚餐後作飯後甜品,或於晚飯一段時間過後作宵夜享用。電影《胭脂扣》就有一幕要吃宵夜,於是用燒紙幣來煲紅豆沙來鬥富的故事。 糖水可熱食或凍食,款式按時令而改變,如夏天食綠豆沙可清熱,冬天則可食芝麻糊暖身。而不同糖水也有不同療效,紅豆沙就有補血養顏功效。.

41 关系: 南越国合桃糊岭南中国北方与南方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咋喳冰糖石蜜珠江三角洲地区粤语紅糖紅豆沙綠豆沙烹饪生果甜品甘蔗番薯糖水白糖花生糊西米露馬蹄露香港黑芝麻糊胭脂扣蔬菜雪蛤膏老火湯杏仁糊桑寄生茶楊枝甘露消夜清補涼潮溼澳門晚餐

南越国

南越国,又称为南越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或南粤班固:《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是约前204年至前112年《史记》和《汉书》记载的时间为元鼎六年冬,元鼎六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应为前111年,但由于汉朝以十月为岁首,冬为一年开始,《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載為「元鼎六年冬十月,行东,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依《新编中国三千年历日检索表》,元鼎六年冬十月是儒略曆公元前112年11月14日—12月13日。存在于岭南地区的一个国家,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疆域包括今天中国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福建的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广东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广东百科全书》,第101页。王赓武主编:《香港史新编》(上),第28页。肖一亭:《珠海、澳门史前史的重建》,《东南文化》1998年第4期,第108页。。南越国是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后于约前204年建立。前196年,赵佗向西汉皇帝刘邦称臣,南越国成为西汉的一个“外臣”。约前183年,南越国与西汉交恶,赵佗开始称帝,其后,闽越、夜郎、同师等国皆臣属于南越国,南越国的势力影响范围扩张至顶峰。前179年,南越国与西汉修好,赵佗再次向西汉皇帝汉文帝称臣。前113年,南越国第四代君主赵兴因向西汉请求“内属”,而和丞相吕嘉发生争议。吕嘉杀死赵兴,立其兄赵建德为新君主,并与西汉对峙。前112年,西汉君主汉武帝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并在同年将南越国灭亡。南越国共存在93年,历经五代君主。 南越国的建立保证了秦末乱世时岭南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使岭南免遭战乱之苦。来源于秦朝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带来了中原发达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使岭南落后于中原的政治、经济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南越国君主推行“和集百越”的政策,促进了中原移民和南越国各土著部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并使中原文化和汉字得以传入岭南地区,使岭南文化既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又得到了发展。.

新!!: 糖水和南越国 · 查看更多 »

合桃糊

合桃糊,又稱合桃露,是用合桃做成的糊狀物,是一道中國傳統甜湯。做法是將合桃磨成末狀後,用溫水或沸水沖開,就可以食用了。為使口感更佳,在磨合桃時也會加小量白米。合桃糊通常是熱食,尤其是在冬天時食用,可以溫暖身體。 一般較稠的稱合桃糊,較稀的的則稱為合桃露。 Category:甜湯.

新!!: 糖水和合桃糊 · 查看更多 »

岭南

嶺南,广義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五嶺之南的地区和越南北部地区,相當於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及香港和澳门全境,以及湖南及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和越南红河三角洲以北地区。狹义是單指中国南方五嶺南部地区,由於宋代之後開始分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越南才分離出去,因此現在不包括越南北部地区。最狭义单指广东和港澳。 其中大部分地區屬於汉地的南部。 岭南又称岭外、岭表。所谓“表”也就是“外”的意思。这是站在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来看岭南。歷史上,唐朝嶺南道,也包括今福建省全境以及曾經属於中国皇朝統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开元之世,原属岭南道的福州、泉州、建州、汀州、漳州被划给了江南东道,福建地区由此被排除在了岭南的定义之外。在宋代以後,越南北部才分離出去,嶺南之概念也逐渐将越南排除在外。岭南是中国一个特定的环境区域,这些地区不仅地理环境相近,而且,人民生活习惯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由于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动,现在提及到岭南一词,可能特指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江西和湖南部分位於五岭以南的县市則并不包括在内。.

新!!: 糖水和岭南 · 查看更多 »

中国北方与南方

中國北方與中國南方是指中國內部的兩大塊地理區域。中国地理以秦岭-淮河线为界,也常以淮河或長江爲界,将中国分为南部和北部。 南方的地域范围大致包括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地区。北方的地域范围大致包括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平原交通便利,風俗文化比較統一,氣候寒冷而不適於稻米栽種(雖說今日已由現代科技克服)。南方則由為河谷所切割的青翠山脈所組成,溫暖而多雨,為稻作文化區。秦岭-淮河线是江河冬季结冰分界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一月0℃等温线通过秦岭和淮河,此线以南属亚热带,以北属温带。其中,長江是世界第三大河,大河在歷史上都長期很大程度地連結人口、文化、貿易、軍事的往來,特別是東亞這種在地理上與文化上非常豐富的國家,雖然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造成交流上的困難與衝突,不過也正因為這種現象,江南和長江以北形成了內部顯著的經濟、文化、習俗、語言的區別。今日狹義的南方文化絕大部分僅存在與長江以南的幾個省份,各民系加起來總人口約三到五億,保留了很多以前中古時期的民俗殘存,引起了現代文史工作者、學者的研究與保護、傳承意識。.

新!!: 糖水和中国北方与南方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新!!: 糖水和广东省 · 查看更多 »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个自治区之一,首府为南宁市。1958年,廣西僮族自治區成立,1965年,改用现名。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南地区,南濒北部湾,與越南接壤。廣西壮族自治区有中國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通用普通话,地方語言有廣西平話、桂柳官话、壮语、粤语、客家話、闽语等各種民族語言和方言。.

新!!: 糖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亚热带

亚热带,又稱副热带,是地球上的一种气候地带。一般亚热带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大約23.5°N~40°N、23.5°S~40°S之间)。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是其夏季与热带相似,有时亚热带地区的夏天比热带地区更热更高温;但冬季受大陸高压影响,氣温明显比热帶寒冷。最冷月均温在摄氏0度到18度之間。.

新!!: 糖水和亚热带 · 查看更多 »

咋喳

咋喳即「雜雜」,傳說是葡萄牙語「雜糧」的音譯。據說是以前駐守在澳門的兵房,把各種豆類煮成一煲糖水作為午餐而發明的。後來流傳到阿婆在街邊擺賣此種糖水,故又稱阿婆粥。 最初的喳咋以各種豆類為主,有紅豆、綠豆、眉豆、紅腰豆、三角豆等,後來還加入芋頭、西米、椰漿和淡奶。.

新!!: 糖水和咋喳 · 查看更多 »

冰糖

冰糖,食用糖类一种,是一种经过提纯的蔗糖。外观晶莹洁白或呈淡黄色,味甘,可入药。.

新!!: 糖水和冰糖 · 查看更多 »

石蜜

石蜜又稱崖蜜、岩蜜,現在常稱為片糖,,是指甘蔗汁经过太阳暴晒后而成的固体原始蔗糖。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蜜条:“石蜜,白沙糖也,凝结作饼块者为石蜜”。清张澍辑《凉州异物志》说:“石蜜非石类,假石之名也。实乃甘蔗汁煎而暴之,凝如石而体甚轻,故谓之石蜜”。 现在用于烹调的片糖,就是古时的“石蜜”。杜甫有《发秦州》诗:“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

新!!: 糖水和石蜜 · 查看更多 »

珠江三角洲地区

江三角洲地区,通常又称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经济区或珠三角经济圈,近年來也稱為珠三角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南部沿海地區的一個發展程度較高的經濟區域,地理上以香港、澳門和廣州為中心;是由包括珠江三角洲区域内的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广东省的2個副省級市及7个地级市所组成的经济区。2個省級的特別行政區是指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而廣東省的2個副省級市是指廣州市和深圳市,廣東省7個地级市是指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肇庆市、江门市、中山市和东莞市。.

新!!: 糖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 查看更多 »

粤语

粵語又称廣東話、廣府話、廣州話、唐話,在粵語使用區中又稱白話,是汉语的一支。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粵語是漢語在广东和广西地区形成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族”及視粵語為獨立語言的話,則粵語下有數支粵語的方言。 受五代十国时期人口南迁影响,粵語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用词。随着近代两广地区人口的海外迁徙,粤语在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地的華人社區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成为使用人數最多的漢語。 全球以粤语为母语的约为1.2亿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分布于廣東、香港、澳門、廣西和海南等地,在粤语核心地区广东省近8,000万本地人口中,粤语使用者近4,000万;在广东省的1亿人口中,使用人数超过6,700万。在中国境内,以粤语为母语的群体是继官话和吴语之后的第三名。粤语也是除了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汉语族语言。此外,粵語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以及北美洲、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圣诞岛等地的华人社区都有广泛分布。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規定和建議,香港政府已擬定了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粵語已被列入其中,成為480個香港本地非遺項目之一。粵語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新!!: 糖水和粤语 · 查看更多 »

紅糖

紅糖(Non-Centrifugal Sugar, NCS,有地區稱板糖或者紅板糖 是一種常見的食用糖,泛指没有经过完全精煉及未經離心分蜜的帶蜜蔗糖詳見《异物志》、《新糖书》、《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食疗本草》、《寿亲养老新书》、《摘元方》、《天工开物》、《格致余论》、《本草纲目》,與砂糖、冰糖相對。紅糖能保持蔗糖的天然焦香味道。紅糖的甜度较砂糖低,但因为甜味的纯度不高,可用来调制饮料或制作西点不会影响其他材料的原味,且具有使糕点质地蓬松的效用。 不同色澤的紅糖會冠以不同的名稱,工序上熬煮過程較長,較深色的又被稱為黑糖,多見於台灣、琉球與日本。黑糖或紅糖是甘蔗製糖製程上第一道產品,呈粉狀且有较多杂質,富涵營養。近年,甜菜製糖有超越蔗糖製糖的趨勢,現代溫帶地區的人較不易分辨傳統紅糖與砂糖的差異,而錯把甜菜糖製品對應上,尤其是常以赤砂糖混淆。.

新!!: 糖水和紅糖 · 查看更多 »

紅豆沙

紅豆沙是用红豆做的一种豆沙。英语叫「red bean paste」,在韩国称为「팥소()」,在日本称为「小豆餡(あずきあん、)」。.

新!!: 糖水和紅豆沙 · 查看更多 »

綠豆沙

綠豆湯是華人地區常見的甜品之一,主要材料是綠豆。有時會加些牛奶增加口感。 可熱食、冷食、甜食等。加米可以成為綠豆粥。 熬煮過程當中除了加糖之外,不加其他材料。糖可以是冰糖、砂糖或紅糖,帶出的口味也不同。這是夏天清涼解渴的消暑聖品。 在台灣,夏天的綠豆湯與冬天的紅豆湯是典型的夏冬兩季的代表飲品.

新!!: 糖水和綠豆沙 · 查看更多 »

羹,為一種黏稠濃湯。主要由肉、菜及勾芡調和,亦能加麵成為麵羹。另亦有甜如豆沙、糖等做成的甜食。.

新!!: 糖水和羹 · 查看更多 »

烹饪

烹饪,又称烹調,指的是將食物處理製作為餐點的方法。一個好的菜餚,色香味形俱佳,不但讓人在食用時感到滿意,而且能讓食物的營養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中文中廣義的烹飪,可泛指料理與烹煮等意,較無明確分野。日語中與烹飪同義的「料理」一詞也常在中文地區使用,而「料理」又可指「菜餚」、「菜色」等意。.

新!!: 糖水和烹饪 · 查看更多 »

可以指:.

新!!: 糖水和炖 · 查看更多 »

生果

#重定向 水果.

新!!: 糖水和生果 · 查看更多 »

甜品

品()是西餐正餐的最后一道甜味菜品,也可以说是西方人在餐后食用的甜味食物。可以是水果拼盘、小蛋糕、馅饼、布丁或者冰激凌等。 如今,中文中甜品一词还可指称所有(非正餐的)甜味食品。固态、液态者皆可纳入,如糖水也是甜品,可以視為點心。.

新!!: 糖水和甜品 · 查看更多 »

甘蔗

蔗是禾本科的单子叶植物,为甘蔗属(学名:Saccharum)的总称。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煉乙醇作為生質能源。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出产甘蔗,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巴西、印度和中国。中国最常见的食用甘蔗为中国竹蔗。.

新!!: 糖水和甘蔗 · 查看更多 »

番薯糖水

薯糖水是中國廣東的一種糖水,流行於華南及香港。其製法主要是由番薯、片糖或冰糖與水煮成,冬天時或會加入薑片以作驅寒。 番薯糖水的特點是比較稀,但由於加入了片糖,所以甜味很濃。番薯糖水的製法非常簡單,而過往番薯在華南地區都很普遍,亦容易種植,所以成為了當地低下階層最普遍的食品。 過往在華南地區的番薯只有黃色的,但現時由於有從日本入口的紫心番薯,加上香港人在飲食方面喜愛搞花巧,使今日的番薯糖水亦變得色彩繽紛。.

新!!: 糖水和番薯糖水 · 查看更多 »

白糖

白糖(又稱白砂糖)是日常生活中最廣泛使用的食糖,含蔗糖95%以上的结晶体,比绵白糖含水率低,结晶颗粒较大,經過精煉及漂白而製成,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也是最常用的甜味剂,日常生活所指的「砂糖」通常指傳統無脫色工序的棕色砂糖或稱赤砂糖。.

新!!: 糖水和白糖 · 查看更多 »

花生糊

花生糊是用花生做成的糊狀物,是一道香港傳統甜湯。做法是將花生磨成末狀後,用溫水或沸水沖開,就可以食用了。為使口感更佳,在磨花生時也會加小量白米。花生糊通常是熱食,尤其是在冬天時食用,可以溫暖身體。.

新!!: 糖水和花生糊 · 查看更多 »

西米露

西米露是一個盛行於華人界,從小吃店到飯店均會出現的糖水,由於製作方便又美味,因此廣為流傳,于台灣、港澳、中國大陆、越南等地較為常見。隨著演變,從原本的椰奶西米露或芋頭西米露,逐漸出現像是南瓜、哈密瓜、橘子、紅棗、芒果、西瓜、火龙果、番薯、红豆等創新口味。 西米露的基本材料包括西米、鮮奶(或淡奶)、椰汁及糖,並可按個人口味加添水果粒。.

新!!: 糖水和西米露 · 查看更多 »

馬蹄露

馬蹄露是一款中式糖水,常見於香港及華南一帶,在甜品店及一些酒樓都有提供。其成份包括切成細粒的馬蹄,加入糖及蛋花煲成。熱或冷食均可,有消暑解熱及滋潤的功效。 Category:香港甜品 Category:中國甜食.

新!!: 糖水和馬蹄露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糖水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黑芝麻糊

黑芝麻糊一般簡稱芝麻糊,是用黑芝麻做成的糊状甜品,是一道中國傳統美食。將黑芝麻磨成末狀後,用溫水或沸水沖開,就可以食用了。尤其是在冬天時食用,可以溫暖身體。常用的材料有黑芝麻,白芝麻,冰片糖和花生等。少數還會加入少量米穀類等食材增加黏稠度與飽足感。.

新!!: 糖水和黑芝麻糊 · 查看更多 »

胭脂扣

是一部1987年的香港劇情片,由關錦鵬執導,梅艷芳及張國榮等主演。電影由李碧華及邱戴安平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描述十二少及名妓如花的愛情故事。 此片囊括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多項大獎,最佳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獎以及最佳導演獎等。.

新!!: 糖水和胭脂扣 · 查看更多 »

蔬菜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除了穀物以外的其他植物(多属于草本)。生活中所指的的蔬菜,常和「水果」分開討論。不過也常和水果合稱為「蔬果」。另外,和「野菜」不同的地方,在於蔬菜經過人類長時間的育種,提高了口感、營養價值,甚至抗病力等特徵,和原本的野生種已有明顯差異,人類食用的頻率也高得多;而野菜則多半未經過人類馴化,幾乎均為野生種,人類也較不常食用。 在狩獵採集的時代,人類就會採集野生的蔬菜食用,後來大約在西元前一萬年到七千年時,開始了農業耕作,在全世界的許多地區也開始種植蔬菜。一開始時只是各地種植蔬菜,供當地的人食用,後來開始貿易時,也帶來了其他地區種植的蔬菜。現在只要氣候允許,大部份的蔬菜都會在世界各地種植,若在氣候比較不適合的地區則會在一些受保護的環境下(如溫室內)種植,農產品的全球貿易也讓消費者可以購買來自世界各地的蔬菜。蔬菜生產的規模有大有小,可以小到像自給農業只為了家庭食物的需要而種植,也可以大到像,大量種植單一的作物。蔬菜一般在收获後,會依序分级,储存,加工和销售。 蔬菜的食用方式有許多種,有些可以生食,有些則會在煮熟後食用,蔬菜大部份的脂肪及含糖量都較少,但含有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像飲食金字塔的第三層有蔬菜及水果,各國也鼓勵民眾多吃蔬菜,每天至少吃五份以上。.

新!!: 糖水和蔬菜 · 查看更多 »

雪蛤膏

雪蛤膏 (英文:Hasma, Harsmar 或 Hashima),又名蛤士蟆油,一般稱蛤士蟆 ,醫藥術語稱Oviductus Ranae,是中國及中亞的糕點原料,取自蛙科(主要是中國林蛙Rana chensinensis)的輸卵管及脂肪。.

新!!: 糖水和雪蛤膏 · 查看更多 »

老火湯

老火湯,又叫煲湯,粵菜的特色之一;乃為粵港澳以至華人常見菜餚。由於粵地(嶺南)地區氣候炎熱潮濕,因此人們愛喝滋身補益效用的老火湯,通常以壓力鍋、真空鍋、電子瓦罉、鋼鍋或瓦鍋等將各種蔬菜、水果、肉類或中藥熬上數小時而成。有護膚、護心、明目、降膽及健骨等功效。.

新!!: 糖水和老火湯 · 查看更多 »

杏仁糊

杏仁糊是用杏仁做成的糊狀物,是一道中國傳統甜湯。做法是將南杏(甜杏仁)與小量北杏(苦杏仁)磨成末狀後,用溫水或沸水沖開,就可以食用了。為使口感更佳,在磨杏仁時也會加小量白米。杏仁糊通常是熱食,尤其是在冬天時食用,可以溫暖身體。 Category:甜湯.

新!!: 糖水和杏仁糊 · 查看更多 »

桑寄生茶

桑寄生茶是一種流行於廣東地區和香港等地的涼茶,主要原料是桑寄生,功效有袪風益肝、強筋安胎。性平,不寒不熱。可用红枣、雞蛋或鹌鹑蛋、冰糖同煮,做桑寄生蛋茶。在一般涼茶舖都有賣桑寄生茶。.

新!!: 糖水和桑寄生茶 · 查看更多 »

楊枝甘露

楊枝甘露是一種香港甜品,起源於1980年代香港的粵菜酒家,文匯報,2014-7-11。楊枝甘露除了是一種香港消暑甜品外,還被作為其他食品的味道,在香港便有商家生產楊枝甘露味道的雪糕和雪條,在中秋節也有餅店推出楊枝甘露味道的冰皮月餅。.

新!!: 糖水和楊枝甘露 · 查看更多 »

汤是主要成分为流质或半流质菜肴食品的总称,冷热皆可。和其他菜肴的区分并不十分明确。一般习惯上把液体成分占主导地位的称做汤,不占主体成分的称作炖菜,或按制作、食用形式称作砂锅、汤面等。 汤一般分为浓汤和清汤。法式浓汤根据增稠剂分类,如奶油浓汤,海鲜浓汤。.

新!!: 糖水和汤 · 查看更多 »

消夜

消夜,或作夜消,俗作「宵夜」或「夜宵」。是晚餐時間過後至深夜的點心或小吃。現代城市人出於工作或夜生活,常將晚餐時間押後至深夜,故消夜的菜色或份量,有時已跟晚餐無分別,不過一般消夜的內容,仍有別於正餐,例如甜湯或小炒。.

新!!: 糖水和消夜 · 查看更多 »

清補涼

清補涼(粵語中清補涼的「涼」字會讀成陰上聲,與用作重量單位時的兩字同音),是夏天清熱補濕的老火湯,常見于中國廣東、海南、香港、澳門和广西等地区,及越南等地。清補涼的材料並不統一,有以健脾去濕為主,亦有以潤肺為主。材料通常有绿豆、淮山、蓮子、芡實、薏米、百合、紅棗、南北杏和瘦肉。也有放入沙參、玉竹、陳皮、龍眼和西瓜。清補涼也可以做糖水,有其獨特的風味。.

新!!: 糖水和清補涼 · 查看更多 »

潮溼

#重定向 湿度.

新!!: 糖水和潮溼 · 查看更多 »

澳門

澳門(Macau;Macao),簡稱澳,古稱濠鏡澳,或稱濠江、海鏡、鏡海、媽港、梳打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别行政区之一,位於南海北岸、以及珠江口西側,北接廣東省珠海市,東面與鄰近的香港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以及路環三個區域所組成,2000年後氹仔與路環之間開發出以賭業為主的路氹城區域:澳門半島是澳門發展的核心,其東北面一小部份陸地與中国大陸連接,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連陸而成為了路氹城。 澳門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也是最後一塊屬地。澳門自秦始皇三征嶺南後屬中國版圖,從明朝中葉的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但明朝设置官府管理。直至1887年,葡萄牙與清朝簽訂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980年代,葡萄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探討澳門前途問題,其後於1987年簽署《中葡聯合聲明》,葡萄牙根据声明於1999年12月20日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權利。 澳門為獨立之經濟體,其中旅遊業與博彩業為重要產業,尤其主權移交後開放賭權,現在發展為「世界上第一大賭城」。澳門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萬。2015年澳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爲78,586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澳門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依购买力平价爲102,480美元,名列世界第三。.

新!!: 糖水和澳門 · 查看更多 »

晚餐

晚餐是指在黃昏或夜晚時吃的餐。 晚餐是最常與宴會、娛樂或親友聚會結合的餐。西式晚餐常附以飯後甜品或水果。吃時,有時會喝酒。 晚餐如果吃得過量,引致肥胖的機會最大,因為晚飯後人們通常不會再進行激烈的活动,有些人更會很快便睡覺,積聚脂肪。 漢語文言文中,則以「飧」表示。.

新!!: 糖水和晚餐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甜湯甜羹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