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簡鼻亞目

指数 簡鼻亞目

簡鼻亞目(Haplorrhini)是包括眼鏡猴及所有類人猿的靈長目。 始鏡猴科是已滅絕的原猴亞目,相信與眼鏡猴較為接近,且是最原始的簡鼻亞目。 牠們的上唇並非直接連接鼻子或牙床,故可以做很多面部表情。牠們的腦部與身體比例明顯較原猴的大,而其主要感官是靠視覺。牠們有眼後板。除了眼鏡猴及夜猴外,大部份物種都是白天活動的,且有三原色视觉。牠的手及腳只適合運動,例如長臂猿科及猩猩的鈎狀手,或是人類的雙足。 所有的類人猿都有單一間隔的子宮,而眼鏡猴則像原猴般有雙角形子宮。大部份物種一般每次只會生一胎,但如狨屬及檉柳猴屬則普遍會生孖胎或三胞胎。簡鼻亞目的嬰兒相對較原猴的為大,但較依賴母親,這可能是因牠們複雜的行為及自然歷史。.

37 关系: 南猿夜猴屬始鏡猴科始新世子宫小目巴基斯坦亚目人科人類人族化石僧面猴科灵长目科学家绝灭猩猩猴科眼鏡猴物种狨屬狹鼻小目非洲類人猿下目類人類视觉蜘蛛猴科闊鼻小目肯尼亞平臉人长臂猿Pocock松鼠猴檉柳猴屬演化

南猿

南猿,又稱南方古猿類,是指兩個非常接近的人亞族:.

新!!: 簡鼻亞目和南猿 · 查看更多 »

夜猴屬

夜猴属(学名:Aotus),也叫猫头鹰猴,为新世界猴中青猴科(Aotidae)的唯一一属,分为8种。它们主要分布在中美和南美的森林地区。它们几乎都在夜间活动,因此被称为夜猴。公猴和母猴的体重差别不大。 夜猴能发出许多种声音,这一点与其他大多数新世界猴不同。 夜猴以家庭为单位群居,为领地性动物。每年生产一只幼猴,主要由公猴负责照料。.

新!!: 簡鼻亞目和夜猴屬 · 查看更多 »

始鏡猴科

始鏡猴科(学名:Omomyidae)是5500-3400萬年前始新世已滅絕的靈長目。始鏡猴科的化石於北美洲、歐洲、亞洲及非洲都有發現。始鏡猴科是始新世分佈在全北區的兩類靈長目之一,另一類則是兔猴科。始鏡猴科及兔猴科於始新世的北美洲、歐洲及亞洲突然出現。 始鏡猴科的特徵包括有大的眼眶、短的吻突、沒有前面的前臼齒、適合吃昆蟲或果實的頰齒、及相對細小的體型。但是到了始新世末期,一些北美洲始鏡猴科體型開始膨脹,重於1公斤,並且吃果實及樹葉。梯吐猴屬、尼古魯猴屬及小鼠猴屬的大眼眶顯示牠們是夜間活動的。於始新世末期德克薩斯州的Rooneyia的眼眶很小,估計牠們是日間活動的。 始鏡猴科有可以抓住東西的手及腳,手指及腳趾有指甲而沒有爪。始鏡猴科的顱後骨骼顯示牠們是棲於樹上的。當中的尼古魯猴屬的脛骨及腓骨像現今的眼鏡猴般是融合的,可見牠們經常跳躍。其他的始鏡猴科都缺乏了跳躍的適應性,與現今的鼠狐猴屬及鼠狐猴屬相似。 始鏡猴科的分類及演化歷史被受爭議。很多學者都指始鏡猴科是簡鼻亞目的基底、跗猴型下目基底或與兔猴科相近的靈長目基底。另外,始鏡猴科的原始骨骼特徵,難於與現今的生物拉上關係。例如始鏡猴科缺乏了現今簡鼻亞目的多種骨骼特徵,如縮小了的鐙骨肌內頸動脈、並翼蝶骨及顴骨互接等。始鏡猴科亦在上中門齒間有空隙,估計牠們有鼻鏡及人中,將液體輸送至犁鼻器。始鏡猴科亦缺乏了大部份眼睛猴的特徵,如特大的眼眶及極度適合跳躍的顱後結構。在其他方面,始鏡猴科在靈長目中是獨立演化的。.

新!!: 簡鼻亞目和始鏡猴科 · 查看更多 »

始新世

始新世(英語:Eocene)是地質時代中古近紀(Paleogene)的第二個主要分期,大約開始於5580萬年前-終於3400萬年前,介於古新世(Paleocene)與漸新世(Oligocene)之間。始新世(Eocene)之名,字源來自希臘文eos(開端)和ceno (新),指的是現代哺乳動物群出現的開始。始新世常被劃分成早期(距今5580萬年∼5,200萬年)、中期(距今5,200萬∼4,360萬年)和晚期(距今4,360萬∼3400萬年)。始新世早期最令人受到注意的是,原始的現代哺乳動物的出現。始新世結束於一個被稱作大置换(哺乳動物物种连续性上的“大断裂”)的大型生物集群滅絕。此一事件可能是關於一或數顆的大火流星撞擊西伯利亞以及現在的切萨皮克湾所造成。.

新!!: 簡鼻亞目和始新世 · 查看更多 »

子宫

子宫,中医学常称胞宫,又称女子胞,奇恒之腑之一。位于小腹正中,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连接阴道,为女性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 子宫是雌性哺乳动物的生殖器官中,用來讓胚胎發育的器官。人類女性的子宮位于骨盆腔中央,呈倒置的梨形。而其他哺乳動物則形狀形態各不相同。.

新!!: 簡鼻亞目和子宫 · 查看更多 »

小目

小目是圍棋棋盤上第三線和第四線的交叉點,一個角落有兩個,整個棋盤中共有八個位置稱作小目。(如以棋盤左上角作(1,1)算起,這八個點的座標位置分別是(3,4)(4,3)(3,16)(4,17)(16,3)(16,17)(17,4)(17,16)) 小目因為兼具第三線的重視實利以及第四線重視外勢的兩個優點,因此成為圍棋開局佔角時經常下的位置。在19世紀及以前的日本圍棋比賽中,因較重視實利,因此大多數的開局都是以佔小目開局,(當時的中國圍棋規則是採用星位的座子,因此不可能先佔小目)尤其秀策流布局,更是以執黑先下時,連佔三個角的小目而著名。 20世紀上半葉,受新布局觀念的影響,大家開始較為重視外勢,因此佔角時下在星位,甚至目外、高目的情形變多。根據統計,近年來的棋賽中,先佔星位和小目的比例大致相當。 雖然小目和星位在現代圍棋中同樣受到重視,但星位因為左右對稱,因此佔角、掛角之後的變化較為簡單,而小目的變化較為複雜,也因此現今所有的定式中,小目定式的數量最為龐大而複雜。 Category:圍棋術語.

新!!: 簡鼻亞目和小目 · 查看更多 »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اسلامی جمہوریہ پاکستان;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通称巴基斯坦,位于南亚,面积796,095平方公里 (307,374 平方英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东与印度比邻,南面是印度洋,西与伊朗锡斯坦接壤,西北和阿富汗相连,东北面可通往中国新疆。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 在乌尔都语,“巴基斯坦”源自波斯语,意思为“圣洁的土地”。巴基斯坦原为英属印度一部分,1858年随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8月14日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1971年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从巴基斯坦独立。巴基斯坦从前的首都在卡拉奇(Karachi),现在首都位于伊斯兰堡。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于2013年9月就职。巴基斯坦是英联邦成员国。 巴基斯坦人口1.97亿,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

新!!: 簡鼻亞目和巴基斯坦 · 查看更多 »

亚目

亚目(suborder)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一般是界于目和科之间,但有時亚目和科之間會再分下目(又譯作次目)。亞目的拉丁文名稱較無固定的字尾。.

新!!: 簡鼻亞目和亚目 · 查看更多 »

人科

人科(学名:Hominidae)是生物分類學中靈長目一科。本科除了人类之外,還包括所有絕種的人類近親及幾乎所有猩猩。 长臂猿科是本科最亲近的旁系群,两者组成人猿总科。在西方近代分類學下一共分為四個屬七物種。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分类中,智人是人科物种中唯一無危物种。.

新!!: 簡鼻亞目和人科 · 查看更多 »

人類

#重定向 人.

新!!: 簡鼻亞目和人類 · 查看更多 »

人族

人族(学名:Hominini)是灵长目人科的一族,属于人亞科,其中只有人屬(Homo)以及黑猩猩屬(Pan)存活至今,包含了現代人類。.

新!!: 簡鼻亞目和人族 · 查看更多 »

化石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跡,最常見的是骸骨和貝殼等。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保存在地壳的岩石中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或表明有遗体存在的证据都谓之化石。從太古宙(34億年前)至全新世(1萬年前)之間都有化石出現。 简单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跡,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跡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化石作用被認定是單純的「石化」,後來人類才逐漸瞭解化石形成的原理。這是一種非常複雜的過程,是生物、物理、化學三種現象的結合。而化石的形成,需要一些特殊條件:第一,死去的有機體被迅速埋在沙土、淤泥或河泥中而沒有分解。海底和湖底是非常有利的環境,草原和沙漠也不錯。其次,此生物不曾腐壞,而由礦物逐漸取代該生物體的有機物質。最後,化石若要保存幾百萬年不變,必須在石化後,不再經歷任何地質變動。.

新!!: 簡鼻亞目和化石 · 查看更多 »

僧面猴科

僧面猴科(學名Pitheciidae)是新世界猴的一科,包括僧面猴属、丛尾猴属、秃猴属和伶猴属。 Category:闊鼻小目 *.

新!!: 簡鼻亞目和僧面猴科 · 查看更多 »

灵长目

灵长目(学名:Primates)是哺乳纲的一个目,在生物分类学上,可以再細分原猴及簡鼻亞目(包括人)。灵长目的始祖住在熱帶雨林的樹上,許多灵长目的特徵表現了其適應三維立體環境的能力,大部份的灵长目至少有部份的能力。 大部份人以外的灵长目住在美洲、亞洲及非洲的熱帶或是亞熱帶區域,只有人類可以住在南極洲以外的任何地區。灵长目的體型變化很大,像體重只有30克,而東部大猩猩體重達200公斤。依照化石的證據,最早已知的灵长目是德氏猴,其年代可以追溯到5580萬年以前。-->認為灵长目的分支可能起源於白堊紀-古近紀界線,約六七千萬年前。 灵长目过去一般會分為二類:原猴及類人猿。原猴的特徵接近最早期的灵长目,包括馬達加斯加的狐猴、及跗猴。類人猿包括猴、猿及人族。最近的生物分類學會將灵长目分為原猴亞目(Strepsirrhini)及簡鼻亞目(Haplorhini)。原猴亞目是指鼻部濕潤的灵长目,包括跗猴以外的原猴,簡鼻亞目是指鼻部乾燥的灵长目,包括跗猴型下目(Tarsiiformes)及類人猿下目(Simiiformes)。 類人猿下目也可以分為狹鼻小目(非洲及東南亞的猿及猴)及闊鼻小目(中美及南美的新世界猴)。狹鼻小目包括舊世界猴(像狒狒屬及獼猴)、长臂猿及人科。新世界猴包括卷尾猴、吼猴及松鼠猴屬。人類是其中唯一成功在非洲、南亞及東亞以外地區繁衍的狹鼻小目動物,不過有化石證據指出其他狹鼻小目動物也曾出現在歐洲。現在仍有發現新的灵长目物種,在2000年代找到了超過25個物種,在2010年代也已找到了11個物種。 灵长目是適應性良好的哺乳類動物,有許多不同的特點。有些灵长目(包括一些大猿和狒狒)主要是陆栖動物,不是树栖動物。但其他的灵长目都可以爬樹。行動方式包括從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用二隻或四隻腳行走,或是在樹枝上擺盪(.

新!!: 簡鼻亞目和灵长目 · 查看更多 »

科学家

科学家是一个泛称,广义上指使用系统化的活动来发现新知识的人。狭义的定义指使用科学方法做研究,并且在一定的领域取得重要影响或者贡献的科研工作者。 科学家一般是某个,或者多个科学领域里的专家。.

新!!: 簡鼻亞目和科学家 · 查看更多 »

绝灭

滅絕指一個種族完全消失。 物種滅絕在早期並不是一個被普遍接受的概念,因这一概念很易与「其所有後代都死光」混淆。在地质时代,灭绝是司空见惯的事件,那麼除了最原始的生物外,所有前現代的生物死絕,就不可能進化成現代的生物。現在「滅絕」的意思是指名和原始的外觀相似,可被識別為同一物種的後代死絕,而存活的後代是透過物种的形成的方式成爲與祖先不同的物種在現代生存。 目前,许多环境组织和政府担心由人类的干涉导致的物种的灭绝。.

新!!: 簡鼻亞目和绝灭 · 查看更多 »

猩猩

猩猩可以指:.

新!!: 簡鼻亞目和猩猩 · 查看更多 »

,俗称猴子,通常用於指稱新世界猴及舊世界猴。新世界猴即闊鼻小目(Platyrrhini);舊世界猴即猴科(Cercopithecidae),屬狹鼻小目(Catarrhini),而這個目也包括猿。因此科學上來說,猴並沒有形成一個「自然群組」,舊世界猴實際上也接近猿多過新世界猴。現存並所知的有264種猴。另外由於猿類似猴,黑猩猩、長臂猿等在非正式场合也常被稱為猴,但生物學家並不認為牠們是猴。還有,有些猴種類的名字裡有「猿」,因為牠們是併系群,猴沒有任何顯著的特徵,因為牠們的特徵都是源於類人猿和猿。.

新!!: 簡鼻亞目和猴 · 查看更多 »

猴科

科(學名:Cercopithecidae),即舊世界猴,靈長目的一科,是與猿類最接近的猴,也是我們最爲熟悉的一類靈長目動物。今天主要分佈在非洲和亞洲的廣大地區,也分佈於歐洲極少部分地區。.

新!!: 簡鼻亞目和猴科 · 查看更多 »

眼鏡猴

鏡猴科(Tarsiidae),也叫跗猴,是哺乳纲靈長目的一科,也是跗猴型下目目前仍生存的唯一科,其下共有3属约13种现存眼鏡猴。在欧亚非大陆都有本科的化石记录,但目前现存物种的分布范围仅限于东南亚的马来群岛上。.

新!!: 簡鼻亞目和眼鏡猴 · 查看更多 »

猿是灵长目人猿总科动物的通称,包括两个科。虽然人们常把猿猴并称,有時候將猴也称为猿,而猿有時也會稱做是猴,不過他們在生物學上是不同的動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猴有尾巴,而猿没有。在分類學上,人是灵长目的一种。.

新!!: 簡鼻亞目和猿 · 查看更多 »

物种

种(Species)或稱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生物分类法中最後一级,在属之下。較為籠統的概念,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相同,並能够交配繁殖出具生殖能力後代的相关生物群体。以演化生物學家恩斯特·麥爾的定义来说,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这样的类群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昆虫学家陈世骧(1978)对物种所下定义为:「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居群所组成;物种是进化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 在分类学中,一个物种被赋予一个拉丁化的雙名法名称。该名称使用斜体印刷,手写时则加上底線;属名首字母大写,屬名之後紧跟一个唯一的形容词,這個詞稱為種小名或種加詞,其首字母不可大寫。只有完整的双名制名称才称为「种名」,而非仅仅是双名制名称的第二个部分。例如人的种名叫Homo sapiens(智人),而不是sapiens。 物种也是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单元。.

新!!: 簡鼻亞目和物种 · 查看更多 »

狨屬

屬 (Marmoset) 是狨亞科 (Callitrichinae) 下四個屬:真狨屬 (Callithrix),,獅面狨屬 (Leontopithecus),檉柳猴屬 (Saguinus),節尾猴屬 (Callimico)的總稱。其中包括二十二個種,皆為新世界猴。 大部分的狨身長都在20公分左右。它們的主要特徵是:有爪子,腕部帶有絨毛,沒有智齒,大腦比較原始,體溫也不穩定。由以上特徵顯示,相較其他猴類,狨是比較原始的物種。狨原生於南美洲,主要分布於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巴拉圭、秘魯,最近亦可在發現於中美洲及墨西哥等地。 在某些國家,狨亦可當成寵物飼養。 生活在森林的樹冠處,雜食性動物,以昆蟲、水果和樹葉為食。一般為群居。.

新!!: 簡鼻亞目和狨屬 · 查看更多 »

狹鼻小目

狹鼻小目(Catarrhini)是靈長目簡鼻亞目中三個小目之一,包含了舊世界猴(猴總科)及猿(人猿總科)。後者再細分為長臂猿科及人科。以往認為人類及其已滅絕的近親或祖先是一個獨立的科,而人科則被分類在猩猩科中。 狹鼻小目的動物鼻孔都是狹窄及向下的。牠們不像闊鼻小目,一般都是白天活動,而尾巴並非捲尾。牠們的指甲都是扁平的,上下齒式都是2.1.2.3。 狹鼻小目大部份物種都是兩性異形的,且大都不是一夫一妻的。很多但不是全部物種都以群族方式生活。牠們是非洲及亞洲的原住民。.

新!!: 簡鼻亞目和狹鼻小目 · 查看更多 »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新!!: 簡鼻亞目和非洲 · 查看更多 »

類人猿下目

類人猿下目(學名:Simiiformes)是一類高等靈長類,由舊世界猴及猿組成。牠們比原猴亞目的要大。.

新!!: 簡鼻亞目和類人猿下目 · 查看更多 »

類人類

類人類(Humanoid)乃指「似人而非人」之物。大多作以下解釋:.

新!!: 簡鼻亞目和類人類 · 查看更多 »

视觉

视觉是通过视觉系统的外周感觉器官(眼)接受外界环境中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刺激,经中枢有关部分进行编码加工和分析后获得的主观感觉。 人的眼可分为感光细胞(视桿细胞和视锥细胞)的视网膜和折光(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系统两部分。其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60纳米的电磁波,即可见光部分,约150种颜色。该部分的光通过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成像,经视神经传入到大脑视觉中枢,就可以分辨所看到的物体的色泽和分辨其亮度。因而可以看清视觉范围内的发光或反光物体的轮廓,形状,大小,颜色,远近和表面细节等情况。通过视觉,人和动物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 视觉感受野(receptive field of vision)是指视网膜上的一定区域与范围。当它受到刺激时,就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网膜上的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的视觉欺骗试验提示,人所看到的内容,和其本身想看到的内容有关。 category:生理學 Category:感官 yi:זעהן.

新!!: 簡鼻亞目和视觉 · 查看更多 »

蜘蛛猴科

蜘蛛猴科(學名:Atelidae),是哺乳纲灵长目的一科,属于新世界猴,以前被歸入卷尾猴科。蜘蛛猴科的猴體型較大,包括吼猴、蜘蛛猴、絨毛猴等。.

新!!: 簡鼻亞目和蜘蛛猴科 · 查看更多 »

闊鼻小目

闊鼻小目(學名:Platyrrhini),又稱新世界猴,是产于中美洲与南美洲的四科灵长目动物,包括卷尾猴科、青猴科、僧面猴科和蜘蛛猴科。新世界猴与旧世界猴合称为猴。.

新!!: 簡鼻亞目和闊鼻小目 · 查看更多 »

肯尼亞平臉人

肯尼亞平臉人(Kenyanthropus platyops),又名平臉肯尼亞人或肯尼亞扁臉人,是350-320萬年前上新世已滅絕的人種,於1999年在肯雅圖爾卡納湖發現。化石特徵是扁闊的面,並趾骨顯示他可能是直立行走的。牙齒形態介乎在人類與猿之間。肯尼亞平臉人是肯尼亞人屬的唯一已知物種。不過有些學者指肯尼亞人屬並非有效的分類,因為該標本(KNM-WT 40000)上有太多的裂痕,難以判斷其形態上的特徵。他有可能只是同時期及地理的阿法南猿。其他學者則指肯尼亞平臉人的面部很像盧多爾夫人編號KNM ER 1470的標本,故懷疑肯尼亞平臉人較接近人屬,甚至有可能是其祖先。 肯尼亞平臉人的化石有超過30個頭顱骨及牙齒碎片,位於350-320萬年前的地層。米芙·利基(Meave Leakey)博士將之命名為肯尼亞平臉人。他相信肯尼亞平臉人是一個新的屬,並且是最古老的完整頭顱骨。過往相信人類只是由阿法南猿的露西單一演化而來,但似乎除了她外,史前非洲仍有其他的人類祖先。由於演化一般都涉及很多的分支,若人類演化只有單一路線會是一個特殊情況,但肯尼亞平臉人的發現則令人類演化變得「正常」。 在肯尼亞平臉人或300萬年前相信仍有其他的人類祖先,但卻未有發現化石。利伯曼(Daniel Lieberman)指在350-200萬年前有其他像人類的物種,牠們都能適應其獨有的環境。故此,他認為人類像其他哺乳動物般是由一系列複雜的適應輻射演化而來。 肯尼亞平臉人像黑猩猩般有一個細小的耳孔。他亦有其他原始人科的特徵,如細小的腦部,但最為不同的是他鼻骨下的扁平面。.

新!!: 簡鼻亞目和肯尼亞平臉人 · 查看更多 »

脑是由稱為神經元的神經細胞所组成的神经系统控制中心,是所有脊椎动物和大部分无脊椎动物都具有的一个器官,只有少数的无脊椎动物没有脑,例如海绵、水母、成年的海鞘与海星,它们以分散或者局部的神经网络代替。 许多动物的脑位于头部,通常是靠近主要的感觉器官,例如视觉、听觉、前庭系统、味觉和嗅觉。脑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复杂的器官。在普通人类的大脑皮质(脑中最大的部分)中,包含150-330亿个神经元,每一个神经元都通过突触和其他数千个神经元相连接。这些神经元之间通过称作轴突的原生质纤维进行较长距离互相联结,可以将一种称作动作电位的冲动信号,在脑的不同区域之间或者向身体的特定接收细胞传递。脊椎动物的脑由颅骨保护。脑与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依靠复杂的联系来处理传递信息。脑是感情、思考、生命得以维持的中枢。它控制和协调行为、身体内穩態(身体功能,例如心跳、血压、体温等)以及精神活动(例如认知、情感、记忆和学习)。 从生理上来说,脑的功能就是控制身体的其他器官。脑对其他器官的作用方式,一是调制肌肉的运动模式,二是通过分泌一些称为荷尔蒙的化学物质。集中的控制方式,可以对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而一致的反应。 一些基本的反应,例如反射,可以通过脊髓或者周边神经节来控制,然而基于多种感官输入,有心智、有目的的动作,只有通过脑中枢的整合能力才能控制。 关于单个脑细胞的运作机制,现今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然而数以兆亿的神经元如何以集群的方式合作,还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现代神经科学中,新近的模型将脑看作一种生物计算机,虽然运行的机制和电子计算机很不一样,但是它们从周围世界中获得信息、存储信息、以多种方式处理信息的功能是类似的,它有点像计算机中的中央处理器(CPU)。 本文会对各种动物的脑进行比较,特别是脊椎动物的脑,而人脑将被作为各种脑的其中一种进行讨论。人脑的特别之处会在人脑条目中探讨,因为其中很多话题在人脑的前提下讨论,内容会丰富得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与脑损伤造成的后果,它会被放在人脑条目中探讨,因为人脑的大多数常见疾病并不见于其他物种,即使有,它们的表现形式也可能不同。.

新!!: 簡鼻亞目和脑 · 查看更多 »

长臂猿

長臂猿科(学名:Hylobatidae),哺乳綱靈長目的一科,即小型猿类。传统分类法只包括长臂猿属一属,現今根據其遺傳演化之間的時間,可分为四属,分别为:长臂猿属(44对)、白眉长臂猿属(38对)、黑冠长臂猿属(52对)和合趾猿属(50对)。其分佈範圍東起中國雲南、海南省,西至印度阿薩姆邦以及整個東南亞地區。棲地形態從一般熱帶雨林至常綠闊葉林不等,海拔範圍可至2700公尺(中國雲南省)。.

新!!: 簡鼻亞目和长臂猿 · 查看更多 »

Pocock

#重定向 雷金納德·英尼斯·波科克 Category:动物命名人缩写重定向.

新!!: 簡鼻亞目和Pocock · 查看更多 »

松鼠猴

松鼠猴(學名Saimiri sciureus)是一種小型的新世界猴,屬於卷尾猴科,分佈于南美的大多數國家。由于松鼠猴体型娇小,不具有攻击性,因此近年来深受全球各地动物园的欢迎,国内不少野生动物园都引进了松鼠猴与游客直接互动。.

新!!: 簡鼻亞目和松鼠猴 · 查看更多 »

檉柳猴屬

檉柳猴屬是一類與松鼠大小相仿的新世界猴,屬於卷尾猴科,與獅面狨屬是近親。 分佈於中美南部(哥斯達黎加)到南美中部(亞馬遜盆地和南玻利維亞)的熱帶雨林或開闊林區。樹栖,白天活動。群居,每群為三到九名成員。 雜食性動物,以水果、蜘蛛、昆蟲、小脊椎動物和卵為食。 典型的孕期為140天,每胎2仔。公猴負責照顧小猴。斷奶期為三到四個月,完全成熟要到出生后的第二年。圈養條件下壽命可達18年。.

新!!: 簡鼻亞目和檉柳猴屬 · 查看更多 »

演化

--(evolution),指的是生物的可遺傳性狀在世代間的改變,操作定義是種群內基因頻率的改變。基因在繁殖過程中,會經複製並傳遞到子代。而基因的突变可使性狀改變,進而造成個體之間的遺傳變異。新性狀又會因為物種迁徙或是物種之間的水-平-基因轉移,而隨著基因在族群中傳遞。當這些遺傳變異受到非隨機的自然选择或隨機的遺傳漂變影響,而在族群中變得較為普遍或稀有時,就是演化。演化會引起生物各個層次的多樣性,包括物種、生物個體和分子 。 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共同起源,約35-38億年前出現,其被稱為最後共同祖先,但是2015年一項在西澳的古老岩石進行的研究中發現41億年前「的行跡」。 新物種(物種形成)、種內的變化()和物種的消失(絕種)在整個地球的不斷發生,這被形態學和生化性狀證實,其中包括共同的DNA序列,這些共同性狀在物種之間更相似,因為它源於最近的共同祖先,並且可以作為進化關係的依據建立生命之樹(系统发生学),其利用現有的物種和化石建立,化石記錄的事物包括由的石墨 、,以至多細胞生物的化石。生物多樣性的現有模式被物種形成和滅絕塑造。據估計,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種99%以上已經滅絕。地球目前的物種估計有1000萬至1400萬。其中約120萬已被記錄。 物種是指一群可以互相進行繁殖行為的個體。當一個物種分離成各個交配行為受到阻礙的不同族群時,再加上突變、遺傳漂變,與不同環境對於不同性狀的青睞,會使變異逐代累積,進而產生新的物種。生物之間的相似性顯示所有已知物種皆是從共同祖先或是祖先基因池逐漸分化產生。 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演化理論,最早是由查爾斯·達爾文與亞爾佛德·羅素·華萊士所提出,詳細闡述出現在達爾文出版於1859年的《物種起源》.

新!!: 簡鼻亞目和演化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简鼻亚目类人猿亚目直鼻猿亞目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