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

指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

十埃克斯里斯軍團(Legio X Equestris)是一只由当时担任远西班牙总督的尤里乌斯凯撒于公元前61年创建的罗马军团。第十军团是第一只由凯撒亲自建立的军团,也是他一直最信任的军团。埃克斯里斯(拉丁语意为骑兵)这个称号在公元前58年获得,起因是凯撒破解了日耳曼国王Ariovistus的密谋,原因与凯撒并不信任高卢Aedui部落的辅助骑兵有关。第十军团无论在当时 还是历史上都很有名气,因为这个军团在高卢战记中的形象以及其在高卢战争中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Julius Caesar, I.42.

36 关系: 尤利烏斯·凱撒屋大维帕特雷帕提亚三头同盟亞克興角戰役亞美尼亞儒略内尔维人克雷莫納第十合组军团第十三合组军团第十二雷电军团第七克劳狄军团第九「西班牙」軍團第五云雀军团纳博讷维纳斯罗马军团羅馬總督萨比斯战役马尔库斯·埃米利乌斯·雷必达马克·安东尼高卢高盧戰爭高盧戰記贝提卡行省远西班牙阿特雷巴特人阿拉尔战役赫爾維蒂人葡萄牙腓立比戰役苏埃托尼乌斯格奈乌斯·庞培比布拉克特战役

尤利烏斯·凱撒

乌斯·尤利乌斯·凱撒¹(拉丁文:Gaius Julius Caesar²,),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军事统帅、政治家,為羅馬尤利乌斯家族成员。 凱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大祭司、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用了8年時間征服高卢全境(现在的法国),亦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西元前49年,他率军佔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 前44年,凱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凱撒身后,其甥孫及養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且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Imperator)。.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尤利烏斯·凱撒 · 查看更多 »

屋大维

#重定向 奥古斯都.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屋大维 · 查看更多 »

帕特雷

帕特雷(Πάτρα),旧称帕特拉斯,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北部帕特雷湾畔,是希腊市區人口第四大城市,都市圈人口則是希臘第三,也是西希腊大区和阿哈伊亚州的首府,历史已超过4000年。是希臘西部的重要都市。目前,2015年9月希腊议会选举后,希腊共产党在希腊第三大城市帕特雷执政。.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帕特雷 · 查看更多 »

帕提亚

帕提亚是伊朗東北部的一個地區,最著名為歷史上安息帝國的文化及政治中心。地理上,為大呼罗珊的西部。約存在至前3世紀至3世紀之間。 Category:伊朗歷史 ceb:Mga Parto cy:Parthia da:Partherriget de:Partherreich fi:Parthia gl:Partos he:האימפריה הפרתית hy:Պարթևաստան id:Kekaisaran Parthia it:Parti ml:പാർത്തിയൻ സാമ്രാജ്യം ms:Parthia no:Partia simple:Parthia sv:Partien tr:Partlar.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帕提亚 · 查看更多 »

三头同盟

三头同盟(triumvirate,源於拉丁語「triumvirātus」),指由三個有權之人佔主導地位的政治體制,三位都是其中一名「三執政」(triumvir)。這項安排可以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通常三人的權力表面平等,但在現實中這種情況很少見。這個詞也可以用來描述三個不同的領導人都宣稱自己是唯一的領導者的狀態。 歷史上著名的三头同盟包括:.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三头同盟 · 查看更多 »

亞克興角戰役

#重定向 亞克興戰役.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亞克興角戰役 · 查看更多 »

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共和國(Հայաստանի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ուն,ISO 9985轉寫:Hayastani Hanrapetutyun),通稱亞美尼亞,是一個位於西亞或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制國家,有時也會被視為是東歐的一部分。行政疆界上,亞美尼亞位於黑海與裏海之間,西鄰土耳其,北鄰喬治亞,東為阿塞拜疆,南接伊朗和阿塞拜疆的飛地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以埃里溫為首都。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前,亞美尼亞曾经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 目前,亞美尼亞與鄰國阿塞拜疆之間存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領土爭議問題,並曾在2016年4月雙方因此問題在邊境發生軍事衝突,亞美尼亞也因为1915年奧斯曼帝國土耳其民族主義者發動的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的歷史認知問題與土耳其之間有外交上和對大屠殺事件承認問題上存在爭議,但是近年亞土雙方已透過元首互訪等方式逐漸修復關係、重建溝通對話。不過,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的外交關係仍較不穩定。亚美尼亚是欧洲委员会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一员。亚美尼亚也宣稱擁有在1991年宣布独立但為未被普遍承認的國家的阿爾扎赫共和國的主权。.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亞美尼亞 · 查看更多 »

儒略

儒略(Gens Iulia或Iulii),一譯“尤利烏斯”,是古罗马的一个贵族氏族,现今也被用作該氏族成员儒略·凱撒的代名词。這個氏族成员在罗马共和国早期享有尊贵地位,第一位成为罗马执政官的是公元前489年的Gaius Julius Iulus,但最为人熟知的是儒略·凱撒。Dictionary of Greek and Roman Biography and Mythology, 威廉·史密斯, Editor.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儒略 · 查看更多 »

内尔维人

#重定向 内尔维.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内尔维人 · 查看更多 »

克雷莫納

克雷莫納(Cremona )是意大利北部伦巴第政区中的一个城市。克雷莫納是小提琴發源地之一 ,聚集了許多優秀的製琴師,並出產全世界最優良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當地出產的葡萄可用來生產葡萄籽油。.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克雷莫納 · 查看更多 »

第十合组军团

十合组军团(Legio X Gemina)古罗马军队建制名称。由尤利乌斯·凯撒于公元前58年建立并存在至5世纪。该军团曾先后参加高卢战争、法萨卢斯战役、入侵不列颠、达契亚战争等相关军事活动,有重要地影响与积极意义。.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第十合组军团 · 查看更多 »

第十三合组军团

十三合组军团(Legio XIII Gemina)古罗马军队建制名称。由尤利乌斯·凯撒于公元前57年建立并存在至5世纪。该军团曾先后参加高卢战争、阿莱西亚之战、罗马内战、达契亚战争等一系列相关军事活动,具有重要地影响与积极意义。.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第十三合组军团 · 查看更多 »

第十二雷电军团

十二雷电军团(Legio XII Fulminata)古罗马军队建制名称。由尤利乌斯·凯撒于公元前58年建立并存在至5世纪。该军团曾先后参加法萨卢斯战役、犹太战争等一系列相关军事活动,具有重要地影响与积极意义。.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第十二雷电军团 · 查看更多 »

第七克劳狄军团

七克劳狄军团(Legio VII Claudia)古罗马军队建制名称。公元前65年由格奈乌斯·庞培所建立,该军团曾由尤利乌斯·凯撒率领参加高卢战争并发挥作用。至公元4世纪末其事迹仍见于著述,具有重要地影响与积极意义。.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第七克劳狄军团 · 查看更多 »

第九「西班牙」軍團

九「西班牙」軍團(Legio nona "Hispana"),是一支羅馬軍團。.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第九「西班牙」軍團 · 查看更多 »

第五云雀军团

五云雀军团(Legio V Alaudae)古罗马军队建制名称。由尤利乌斯·凯撒于公元前52年在高卢建立。 该军团主要由高卢人组成,绝大部分士兵在加入军团时不具备罗马公民权,不符合罗马军团的入伍条件。不过后来元老院还是追认了这些士兵的公民权。 该军团曾先后参加法萨卢斯战役、高卢战争等一系列相关军事活动 ,具有重要地影响与积极意义。 在公元前46年4月6日的塔普苏斯会战中,属于庞培余党一方的梅特鲁斯·西庇阿在两翼部署象群试图突破凯撒军队的两翼骑兵并借此包抄凯撒方,此时第五云雀军团位于凯撒方的中央步兵阵列。凯撒利用石弩射击使得西庇阿的象群失控。一侧象群返身向西庇阿军冲去,另一侧象群则斜向冲往凯撒中央部署的第五云雀军团,此举极有可能导致凯撒中央步兵战线崩溃。但是第五军团的士兵们表现出过人的英勇,将冲入步兵群中的敌方战象如数歼灭。自此,第五云雀军团即以象作为军团吉祥物。.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第五云雀军团 · 查看更多 »

纳博讷

纳博讷(法语:Narbonne,加泰罗尼亚语:Narbona,奥克语:Narbo)是法国南部的一个市镇,位于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奥德省。它距离巴黎849--,离地中海岸15--。其面积为172.96平方--,是奥德省最大的市镇,年时的人口为人。.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纳博讷 · 查看更多 »

维纳斯

维纳斯(拉丁語:Venus)是羅馬神話裡的愛神、美神,同時又是執掌生育與航海的女神,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阿芙蘿黛蒂(Aphrodite)。拉丁语的「金星」和「星期五」等词都来源于祂。 維納斯是從海裏升起來的。據說世界之初,統管大地的蓋婭女神與統管天堂的烏拉諾斯結合生下了一批巨人。後來夫妻反目,蓋婭盛怒之下命小兒子克洛諾斯用鐮刀割下其父陽具丢入大海。陽具和海融合後生出泡沫,维纳斯就這樣誕生了。希臘語中“维纳斯”的意思就是泡沫,而且維納斯還生下一個女兒依洛絲、一個兒子邱比特。 在罗马,维纳斯的纪念日定在每年的四月,帝国时期的罗马对维纳斯的崇拜尤为盛行。凯撒大帝自称埃涅阿斯后裔,尊维纳斯为罗马人祖先。.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维纳斯 · 查看更多 »

罗马军团

罗马军团(Roman legion,源自legio,意為軍階)為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时期的正规军队,以其高效的适应性及机动性--服了地中海沿岸地区。 按照古罗马传统,一旦有战争爆发,执政官就需要担负起从合格的公民中临时征集起一支军队的职责。而后,两名执政官中的一个,就需要率领这支主要由志愿者组成的军队开赴战场。 直到前2世纪的最后几年,除了少数特别情况外,罗马大体上仍然在实行这种传统的兵农合一的公民兵制度,所有的士兵都必须符合:必须达到户口调查的第15等级或以上。至少拥有3,000塞斯特尔提乌斯的财产。能够自行购置所属兵种等级对应的武器装备等严格条件。 自蓋烏斯·馬略當選前107年的執政官後,對羅馬進行了一系列軍事改革。馬略的軍事改革對羅馬歷史的發展有着深遠影響。改革擴大了兵源,增強了軍隊戰鬥力,但同時也使軍隊性質逐漸發生變化,為日後的軍閥出現以及軍事獨裁的建立奠定了基礎,馬略一就任,就立即着手開始進行軍事改革。他一反舊制,對已經不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做法進行變更,並把之前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就已經出現的一些臨時性的,但卻行之有效的應急措施從法律上予以固定。 這些措施包括以募兵制代替徵兵制。馬略放棄了早就難以為繼的財產資格限制,規定凡是自愿且符合條件的羅馬公民,包括無財產者都可以應募入伍。這樣就解決了困擾羅馬多年的因符合服役資格者不足而導致的兵源匱乏問題。而且也延長服役年限,明確軍餉報酬,軍隊能夠進行長期的正規訓練,有利於戰鬥力的提高。馬略規定,士兵一旦入伍,必須服役滿16年。士兵退伍後,還能在被征服地區分得屬於自己的土地或一次性退休金,大多士兵會選擇後者,因為大多分得的土地是比較荒涼遠無人煙的地方。然後在改編羅馬軍團編制,戰鬥隊形則變得更加多樣,作戰的靈活性和指揮效能得到加強,統一武器裝備規格、樣式,而便于軍隊補給。.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罗马军团 · 查看更多 »

羅馬總督

一个古罗马总督通过选举或任命产生,是古罗马一个或多个省的首席管理员,一个罗马总督也被称为作为方伯或地方长官。罗马总督在罗马法律中的专业术语称为Rector provinciae。罗马总督本身也体现了他所管辖的省的内在价值和战略地位,这也反应了总督之间也有权利的差异。 在帝国早期的时候,有两种类型的省份,元老院管辖的和皇帝管辖下的省份,由此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省长。.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羅馬總督 · 查看更多 »

萨比斯战役

萨比斯战役(Battle of the Sabis),又称桑布尔战役(Battle of the Sambre)或对抗纳尔维战役(the Battle against the Nervians),是公元前57年在现代法国北部的索尔祖瓦尔、罗马共和国和一个贝尔盖联盟之间发生的一场战斗。罗马军队的指挥管尤里乌斯·凯撒很令人惊奇地几乎要被击败。跟据凯撒的叙述,要不是有罗马军队坚决防守的信念、经验丰富的将领和及时到来的增援,不然战略上的失败就将无法弥补。 Category:古羅馬軍事 Category:羅馬共和國戰爭 Category:苏维汇人.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萨比斯战役 · 查看更多 »

马尔库斯·埃米利乌斯·雷必达

尔库斯·埃米利乌斯·雷必达(拉丁语:M·AEMILIVS·M·F·Q·N·LEPIDVS,约前89年~前13年或前12年),中文或译作“玛尔库斯·埃米里乌斯·列庇都斯”,古罗马贵族政治家,公元前43年开始统治罗马的后三头之一。.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马尔库斯·埃米利乌斯·雷必达 · 查看更多 »

马克·安东尼

克·安东尼(Marcus Antonius,约前83年1月14日出生于罗马,逝世于前30年8月1日)是一位古罗马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凯撒最重要的军队指挥官和管理人员之一。凯撒被刺后,他与屋大维和雷必达一起组成了后三头同盟。前33年后三头同盟分裂,前30年马克·安东尼与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先後自杀身亡。.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马克·安东尼 · 查看更多 »

高卢

高卢(法语:Gaule;拉丁语:Gallia),古罗马人把居住在现今西欧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北部、荷兰南部、瑞士西部和德国南部莱茵河西岸一带的凯尔特人统称为高卢人。在后来的英语中,「Gaul」这个词(Gaulois)也可能是指住在那一带的人民。不过更多时候这个词是指曾经广泛分布于中欧的多瑙河中游平原、西欧、东南欧的多瑙河下游平原;甚至在前285—前277年间扩张至安纳托利亚中部的使用高卢语(凯尔特语族的一个分支)的那些人。高卢的古罗马语就是「Gallia」。 从哈尔施塔特文化到前3世纪初期时的高卢人曾经广阔地分布在欧洲并分成了两族,除了住在今天法兰西的高卢人,还有一部分居住在亚平宁半岛北部的平原,其他的高卢人移民到今日的伊比利亚半岛和不列颠群岛一帶。 对于罗马的统治,高卢的部落首脑韦森盖托里克斯曾经帶领高卢起义,后被凱撒击败,投降后被判绞刑。 * Category:法国历史 Category:凯尔特人 分類:羅馬帝國行省.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高卢 · 查看更多 »

高盧戰爭

盧戰爭,是西元前58年至前52年間羅馬共和國對高盧的眾多部族所發動的一系列侵略戰爭,也是凱撒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與威信所發動的遠征。在過程中,羅馬共和國也曾經入侵不列顛尼亞及日耳曼尼亞,但並未在這些地區演變為全面入侵戰爭。此戰爭決定性的高潮在於西元前52年的阿萊西亞之戰,在此役中獲得完全勝利促使羅馬共和國的國土擴張到高盧全境。 西元前60年,凱撒與龐培、克拉蘇秘密協定了前三頭同盟,以聯合對抗元老院貴族的勢力。克拉蘇是蘇拉的部將,曾平定斯巴達克斯起義,同時又是羅馬首富;龐培也是蘇拉的部將,他本人則是戰功輝煌,曾平定西班牙起義、征服小亞細亞與敘利亞、消滅地中海的海盜。“前三頭同盟”實際上是軍事獨裁者不穩固的結盟,凱撒深知必須積極培植自己的鬥爭資本——於是他看上了山南高盧總督這個職位。 前58年,凱撒出任山南高盧總督,隨即向山北高盧大舉擴張。前56年,凱撒征服了大部分高盧地區;前55年,凱撒越過萊茵河襲擊日耳曼,同年秋試圖進佔不列顛,未果;前54年,凱撒再度攻擊不列顛,儘管多次獲勝,卻未能控制該地;前53年凱撒鎮壓了高盧的多次起義;前52年,高盧各部落在维钦托利的領導下掀起了大起義,最初獲勝,後被凱撒鎮壓下來;前51年凱撒終於併吞高盧全境。 高盧戰爭後,凱撒不僅掠奪了大量財富,還建立起一支由十個軍團(一個羅馬軍團約4800~6000人)組成的強大軍隊,奠定了日後擊敗龐培、建立個人獨裁的基礎。一般認為,高盧戰爭間接加速了羅馬共和體制的瓦解。.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高盧戰爭 · 查看更多 »

高盧戰記

《高盧戰記》(Commentarii de Bello Gallico),凱撒描述自己从前58年到前50年擔任高盧行省省長時遭遇到種種事件的隨記。 全書共分成8卷,每章各描述整年凱撒遭遇的種種大事,其中包括戰事、舉辦祭典、巡迴裁判等行省大事。前七卷(即前58年至前52年這七年)為凱撒本人親筆著作,最後一卷(即前51年與前50年這兩年)則由凱撒的幕僚兼好友奧盧斯·伊爾久斯(Aulus Hirtius)補充。 公元前52年—前51年,凱撒壓制住高盧領袖——維欽托利所發起的聯合作戰,高卢基本平定。而同時他在羅馬的政治地位也開始動搖,前三頭同盟之一的克拉蘇於安息戰死,龐培表面雖沒跟凱撒決裂,卻在共和派元老貴族指摘凱撒時不為其辯護而袖手旁觀。《高盧戰記》即是凱撒為了反駁共和派元老的政治攻擊,並作为自己在羅馬的擁護者的宣傳守則。书中对于每次战事不得不爆发的原因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用以辩护凯撒多次违反了他自己在担任罗马执政官时通过的《尤理亚反贿赂法》的问题。.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高盧戰記 · 查看更多 »

贝提卡行省

#重定向 贝提卡.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贝提卡行省 · 查看更多 »

远西班牙

远西斯班尼亚(拉丁语:Hispania Ulterior)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位于西斯班尼亚贝提卡地区,在今西班牙的瓜达尔基维尔河谷并延伸至卢西塔尼亚全境。.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远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阿特雷巴特人

阿特雷巴特人(Atrebates,單數:Atrebas)是生活在羅馬征服不列顛時代的高盧與不列顛的一隻貝爾蓋人部落。其名稱與古愛爾蘭語“aittrebaid”同源,MacBain, Alexander.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阿特雷巴特人 · 查看更多 »

阿拉尔战役

阿拉尔战役(Battle of the Arar)是公元前58年,赫尔维蒂人部落与凯撒麾下的三个军团之间发生的一场战斗。这是高卢战争中第一次重大战役。.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阿拉尔战役 · 查看更多 »

赫爾維蒂人

赫爾維蒂(英語:Helvetii,德語:Helvetier,法语:Helvètes,義大利語:Elvezi)是公元前1世紀時,主要分布於現今瑞士高原及德国西南部的一支高盧人,屬凯爾特民族部落。凱撒曾在《高盧戰記》中作了許多關於此民族的描述。 公元5世纪末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赫爾維蒂人成为阿勒曼尼人(德语:Alemannen)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接纳了阿勒曼尼人的方言。凯爾特部落在其后的政治及经济上的衰落,导致赫爾維蒂人逐渐被阿勒曼尼人同化。随着1848年瑞士联邦的成立,"赫爾維蒂联邦"成为瑞士联邦的正式官方名称。 今天瑞士联邦的国际代码缩写CH之全稱为 Confoederatio Helvetica。之所以取中性的拉丁语 "赫爾維蒂聯邦" 即瑞士联邦为国名,其目的是不偏向瑞士任何四种官方语言 (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及罗曼什语) 中的任何一方,取之中立政策。這也是瑞士國名縮寫CH的由來。.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赫爾維蒂人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

葡萄牙共和国(República Portuguesa),简稱葡萄牙(Portugal)、葡國。明朝《坤輿萬國全圖》称之爲波爾杜瓦爾(或波爾杜曷爾)、拂朗機(或拂朗幾、佛朗機);亦有蒲都麗家等稱謂,清朝時稱博都雅,或者澳門也有譯作葡萄牙民國。 葡萄牙是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西部和南部瀕臨大西洋,北部和东部則與西班牙相接;首都-里-斯本以西的罗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除了欧洲大陆的本土之外,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的领土。 現今葡萄牙邊界內的疆土,自古代開始就屢屢易主。葡萄牙曾是羅馬帝國版圖下的一員,期間曾被西哥特人和苏维汇人入侵,多方勢力相互角鬥;八世紀時,摩尔人征服了大部分的伊比利亚半岛,出現了較為一統的政權,也因而開啟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長達數世紀的戰爭當中,葡萄牙以今天西班牙的加里西亞地區為基地,於1139年成立葡萄牙王國,由北而南逐步完成征服。 16世纪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中扮演活躍角色,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全盛時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旨在將世界瓜分為兩半。現存歐洲國家當中,葡萄牙是為殖民歷史最悠久的一國,自從1415年攻占北非休达到1999年澳門政權移交(亦有一種算法為到2002年的東帝汶獨立為止),殖民活動長達幾近六百年。昔日龐大的殖民帝國,曾包括世界五十三個國家的部分領土,也使其官方語言葡萄牙語成為兩億四千萬人的共同母語,和世界第六大語言。但十九世紀開始,隨著最大殖民地巴西的獨立,葡萄牙的國勢快速地衰落。1910年10月5日革命推翻了葡萄牙王室,而成立不穩定的民主政權——葡萄牙第一共和国;卻在不久後又被保守派軍官領導的軍事政變推翻,是為新政時期,即葡萄牙第二共和国。直到1974年葡萄牙殖民地戰爭結束,反戰的康乃馨革命爆發,葡萄牙才重新成為自由民主國家。.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葡萄牙 · 查看更多 »

腓立比戰役

腓立比戰役是爆發於西元前42年的羅馬帝國內戰,一方是馬克·安東尼和屋大維,另一方是蓋烏斯·卡西烏斯·朗基努斯和马尔库斯·尤利乌斯·布鲁图斯,這場戰爭主要因為兩年半前凱撒遭後方人士刺殺,前者遂予以討伐弔罪。 在10月3日的戰役可細分為兩場對戰,都發生於古城腓立比平原西部。這次戰鬥結果各陣營都一勝一負(安東尼勝卡西烏斯,但屋大維敗給布鲁图斯),然而卡西烏斯誤信布鲁图斯戰敗自殺的假情報而自盡;後來在10月23日的第二輪戰役中,孤軍作戰的布鲁图斯終吞敗果,最後真地以自殺收場。安東尼與屋大維遂成為羅馬最有權勢的兩位統帥。 Category:罗马共和国内战.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腓立比戰役 · 查看更多 »

苏埃托尼乌斯

苏埃托尼乌斯(Gaius Suetonius Tranquillus,約公元69或75年—公元130年之後),罗马帝国時期历史学家,屬於騎士階級。 他最重要的现存作品是从凯撒到图密善的12位皇帝的传记,即《羅馬十二帝王傳》(De Vita Caesarum)。其他作品內容包括罗马日常生活、政治、演讲,著名作家(包括诗人、历史学家、文法家)。这些作品中少部分保存了下来,大部分遗失了。 Category:傳記作家 Category:古羅馬歷史學家.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苏埃托尼乌斯 · 查看更多 »

格奈乌斯·庞培

格奈乌斯·庞培(Gnaeus Pompeius Magnus,),古罗马政治家和军事家。勇悍善戰,兇殘嗜殺,於前三頭同盟中勢力最強。 在公元前70年左右,羅馬共和国爆發了著名的斯巴達克斯起義,一群以斯巴達克斯為首的奴隸為了爭取自由和反對暴政便集體起義。當時克拉苏奉命敉平叛亂,成功消滅起義軍主力,又對殘餘的奴隸勸降。庞培趕到時,見功勞全都落在克拉苏手中,深心不忿,便把五千多名殘餘奴隸捉來,不分男女老幼,把他們每隔十步便釘在一個十字架上,令他們活活淌血而死。 四年後,庞培率軍平定了敘利亞一帶,並建為行省,權力到達頂峰。在公元前六零年,他與凯撒與克拉苏秘密結成「三头政治同盟」跟元老院對抗。后和凯撒发生权力之争,爆发内战。他於法薩盧斯戰役進行決戰中被凯撒擊敗後,逃往埃及。 前48年秋季,龐培在凱撒軍的追擊下來到了亞歷山卓外海,尋求庇護。年僅15歲的托勒密十三世還很年輕,此事主要由財政大臣波提紐斯處理。 前48年9月28日,龐培雖然覺得事情有異,托勒密迎接的場面既不隆重,還有點肅殺,岸上滿是士兵,加上托勒密還派出艦隊像是監視龐培般。龐培自知無法逃脫,只得乘著對方安排的一艘小船,準備要登上埃及的海岸。 然而迎接他的托勒密軍官在龐培一上岸,就殺了龐培並砍下他的頭,動手的軍官中還有龐培的老部下。托勒密顧命大臣阿基拉斯(Achillas)和(Lucius Septimius)動手殺了龐培。 龐培的妻子和孩子在海上看到這件慘案,連忙揚帆逃走,這天剛好也是龐培58歲生日。 &格奈乌斯·奥菲迪乌斯·奥雷斯特斯 -->.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格奈乌斯·庞培 · 查看更多 »

比布拉克特战役

比布拉克特战役(Battle of Bibracte)是公元前58年,赫尔维蒂人部落与凯撒麾下的六个军团之间发生的一场战斗。这是高卢战争中第二次重大战役。 同时根据凯撒在战争开始时统计的部落人口总数: Category:古羅馬軍事 Category:羅馬共和國戰爭 Category:赫尔维蒂人.

新!!: 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和比布拉克特战役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