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

指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

三次馬其頓戰爭(Third Macedonian War,前171年─前168年)是羅馬共和國與馬其頓安提柯王朝國王珀爾修斯之間的戰爭。前179年,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逝世,他天才及有野心的兒子珀爾修斯繼承王位。珀爾修斯與亞洲塞琉古帝國塞琉古四世的女兒勞迪科(Laodike)結婚,並且增加他軍隊的規模。他也與伊庇魯斯及伊利里亞與色雷斯的一些部族結為同盟。這些部落則是與如阿布魯普里士(Abrupolis)統治的撒帕伊亞(Sapaei)等等與羅馬同盟的色雷斯部族為敵。他恢復過去與一些希臘城邦之間的連結。珀爾修斯國王宣稱他將會帶起希臘的革新並回復過去的強盛與繁榮。 羅馬人開始擔心珀爾修斯會破壞羅馬在希臘地區的政治控制力,並且恢復過去馬其頓帝國對希臘城邦的統治權。討厭馬其頓的帕加馬國王歐邁尼斯二世指責珀爾修斯企圖破壞其他城邦的法律,並且破壞馬其頓與羅馬之間的和平狀態。羅馬人擔心希臘的權力平衡被破壞,於是向馬其頓宣戰。珀爾修斯於在拉里薩面對普布利烏斯·李錫尼·克拉蘇(Publius Licinius Crassus)的軍隊。這第一場戰鬥,即卡利基努斯戰役,由珀爾修斯獲得勝利。珀爾修斯並沒有趁勝追擊。相反的,他向羅馬提出訂定和平條約的請求,但是被羅馬拒絕了。羅馬軍隊長期都有訓練上的問題,羅馬的指揮官無法成功地帶軍進入馬其頓的國土內。 在此同時,珀爾修斯在伊利里亞對抗另一支羅馬軍隊。馬其頓國王想要爭取帕加馬國王歐邁尼斯二世與亞洲塞琉古帝國安條克四世的支持,但是他失敗了。前169年,執政官昆圖斯·馬爾基烏斯·菲利普斯(Quintus Marcius Phillipus)穿過奧林匹斯山成功進入馬其頓。然而他的軍隊卻在接下來首次與敵軍會面的時候因為太累而無法戰鬥。最終,珀爾修斯於前168年6月22日的彼得那戰役(Battle of Pydna)被羅馬執政官盧基烏斯·埃米利烏斯·保盧斯·馬其頓尼庫斯的軍隊打敗。珀爾修斯的王位被廢,並被帶至羅馬。馬其頓被分成四個羅馬附屬的共和國。這些附屬共和國必須交稅給羅馬,但是不用交過去珀爾修斯時代那樣多的稅收。馬其頓與希臘城邦之間經濟與政治的聯繫被裁減了。此外,羅馬從馬其頓領導人家庭中,帶走了數百名成員當作囚犯,其中包括歷史學家波利比奧斯。這也是希臘化的馬其頓與安提柯王朝政體的結束,雖然羅馬在前146年再度回到馬其頓來象徵性地毀滅科林斯(見第四次馬其頓戰爭),就如同他們在第三次布匿戰爭那樣毀滅迦太基一樣。.

24 关系: 古希腊塞琉古帝国塞琉古四世奧林匹斯山安提柯王朝安条克四世希臘化時期亚洲彼得那戰役科林斯第三次布匿战争第一次马其顿战争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第四次马其顿战争罗马罗马共和国罗马执政官馬其頓馬其頓王國迦太基腓力五世 (马其顿)色雷斯歐邁尼斯二世波利比奧斯

古希腊

位于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给女神雅典娜而建。它是古希腊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古希腊是指从希腊历史上公元前8世纪的古风时期开始到公元前146年被罗马共和国征服之前的这段时间的希腊文明。 早在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約8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邁錫尼文明,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 在雅典的领导下,在兩次的波希战争取胜之后,并在前5世纪到前4世纪之间,也就是在波希戰爭結束後至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前的這段時期达到鼎盛,被称作“黄金时期”。在被馬其頓國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希腊化文明在地中海西岸到中亚的大片地区扩散。 古希腊人在宗教、哲學、科學、藝術、工藝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由于古希腊文明对罗马帝国有过重大影响,后者将前者的文明吸收并带到环地中海和欧洲的许多地区。因此一般认为古希腊文明为西方文明打下了基础。.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古希腊 · 查看更多 »

塞琉古帝国

塞琉古帝國(Αυτοκρατορία των Σελευκιδών),又稱塞琉古王朝或塞流卡斯王朝,古代中國又稱之為條支。它由亞歷山大大帝部將塞琉古一世所創建,是以叙利亞为中心,包括伊朗和美索不達米亞在内(初期还包括印度的一部分)的希臘化國家。塞琉古帝國是希臘化时期最主要的國家之一。.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塞琉古帝国 · 查看更多 »

塞琉古四世

塞琉古四世(笃爱父亲者)(希腊语:Σέλευκος Φιλοπάτωρ,?~前175年)希臘化塞琉西帝國的統治者,於前187年-前175年在位,領土包括叙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巴比倫尼亞和伊朗的米底及波斯皆為其領土,也包括奇里乞亞與巴勒斯坦。 塞琉古任內主要是措籌償還安條克大帝欠下給羅馬的戰爭賠償金,他因此而要實施急進的政策。他後來被首相赫利奥多罗斯(Heliodorus)刺殺。 塞琉古的兒子德米特里是他的指定繼位人,德米特里於其父在位期間一直在羅馬當人質。前175年塞琉古去世後,其弟安條克利用德米特里不在國內之機奪取了王位。雖然塞琉古另有一個幼子(名字也叫安條克)當了數年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安條克最終將他殺害了。 Category:前175年逝世 Category:塞琉古國王 Category:旧约经外书人物 分类:公元前二世纪圣经中的统治者.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塞琉古四世 · 查看更多 »

奧林匹斯山

#重定向 奥林匹斯山.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奧林匹斯山 · 查看更多 »

安提柯王朝

安提柯王朝(希臘文:Δυναστεία των Αντιγονιδών),又譯作安提哥那王朝,主要為馬其頓王國在希臘化時期的一個王朝,王室成員為亞歷山大大帝麾下大將安提柯的後代。.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安提柯王朝 · 查看更多 »

安条克四世

安条克四世(神顯者)或譯安提約古四世(希臘語:Αντιοχος ο Επιφανης;約),是塞琉古帝國国王(前175年—前164年在位)。他是安条克三世第三子,原名米特里達梯,登基後改名為安條克。 安條克四世任內最著名的兩件事分别是:他差點征服埃及,卻在羅馬干涉下不得不撤退,此事亦是西方諺語“在沙地劃下底線”(Line in the sand)的典故;另外,安條克四世對猶太人推行希臘化政策,導致後來馬加比起義。 安條克是首任在錢幣上使用神性稱號(divine epithets)的塞琉古國王,这或许是仿效早先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希臘化君主推行的类似政策,也可能是受到其父安條克三世已在帝國境內所建立的統治者崇拜的鼓舞。安條克四世的稱號包含Θεὸς Ἐπιφανής(「顯現的神」)及擊敗埃及後的稱號Νικηφόρος(「勝利擁有者」)。另外,安條克也試圖展現他親民的風格,并积极與民眾接觸:他曾出現在公眾澡堂,亦曾尝試擔任新創的市政官。這些舉動讓他的臣民難以適應,甚至覺得相當古怪,又因安條克時有任性行為,因而也有厭惡他的人把他的稱號Επιφανης改念成Επιμανης(「瘋子」)。.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安条克四世 · 查看更多 »

希臘化時期

#重定向 希臘化時代.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希臘化時期 · 查看更多 »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亚洲 · 查看更多 »

彼得那戰役

彼得那戰役(Battle of Pydna),發生在前168年的馬其頓,是馬其頓王國與羅馬在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的一場決定性戰役。這場戰役中,盧基烏斯·埃米利烏斯·保盧斯所率領的羅馬軍擊敗馬其頓珀爾修斯,結束第三次馬其頓戰爭。此次戰役結果導致馬其頓王國覆亡,安提柯王朝因此斷絕,此戰確定羅馬將君臨希臘世界。 學者Paul K. Davis指出這場戰役決定了亞歷山大繼業者王國的命運,並使羅馬的權勢開始影響近東地區。.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彼得那戰役 · 查看更多 »

科林斯

科林斯(Κόρινθος,),在新約聖經中又譯哥林多或格林多,是希腊的歷史名城之一,位于连接歐洲大陸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科林斯地峡上,西面是、东面是萨罗尼科斯湾,距離首都雅典約78公里。現今為科林西亞州的首府,人口约2.4萬人。 環繞該城的其他小鎮,依順時針方向次序,是位於海岸的Lechaio、Isthmia、Kechries及位於内陆的Examilia及科林斯古城。地理上环绕该城的是沿海狭窄的沃恰(Vocha)平原、科林斯湾、科林斯运河、萨罗尼科斯湾、奥涅亚山(Oneia),和建有中世纪卫城的独石“科林斯卫城”(Acrocorinth)。.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科林斯 · 查看更多 »

第三次布匿战争

三次布匿战争是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之间三次布匿战争中最后最短的战争,作战三年,前149年-前146年。.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第三次布匿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马其顿战争

一次馬其頓戰爭(First Macedonian War,前214年─前205年)是羅馬共和國和其希臘盟友與馬其頓王國腓力五世之間的一場戰爭。 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爆發前,羅馬正與迦太基共和國進行第二次布匿戰爭。入侵至義大利半島的迦太基將軍漢尼拔向馬其頓腓力五世同盟,準備一同對付羅馬,加上腓力五世早就對羅馬勢力範圍中的伊利里亞虎視眈眈,馬其頓和羅馬間因此爆發戰爭。 在前211年之後,原先反馬其頓霸權的埃托利亞同盟與帕加馬阿塔羅斯一世等希臘諸勢力擔心馬其頓勢力會過於擴大,因此加入羅馬一側。在此戰爭中,腓力五世企圖得到伊利里亞與全希臘的控制權,但是沒有成功。通常認為這些在希臘戰線上的小交戰使得馬其頓軍隊無法援助迦太基漢尼拔軍。這場戰爭沒有決定性的戰役,敵對雙方在僵持中決定和談,在前205年於伊庇魯斯附近的腓尼基簽訂《腓尼基和約》規定雙方大致上恢復戰前狀態,而馬其頓獲得伊利里亞南部一小部分,正式地結束這場戰爭。.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第一次马其顿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

二次馬其頓戰爭發生於公元前200年–前196年,羅馬和帕加馬王國和羅德島聯合起來與馬其頓腓力五世交戰。戰爭結果腓力五世遭受到大敗,馬其頓失去在希臘半島、小亞細亞和色雷斯所有領土,而羅馬宣布所有的希臘城邦將獲得自由。這場戰爭標誌著羅馬開始大幅干涉東地中海事務,甚至最終征服整個區域。.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第二次马其顿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四次马其顿战争

四次马其顿战争(前150年-前148年)是罗马与马其顿的最后一仗。事缘公元前168年,第三次马其顿战争结束,罗马人废黜马其顿最后的国王珀尔修斯,但马其顿人都不甘心成为罗马的附庸,直至自称是珀尔修斯的亲生子的安德里斯库斯于前150年夺回马其顿王座企图复辟,激怒了罗马政府。尽管安德里斯库斯取得过早期的胜利,在前148年成功控制了色萨利,并和迦太基结盟,但同年即被罗马将军昆图斯·凯西里乌斯·梅特卢斯在第二次皮德纳战争中击败。安德里斯库斯出逃色雷斯,但已不再获得支持,反而被送到罗马,标志着动乱的结束。安德里斯库斯在马其顿短暂的统治,被定性为残暴的、压榨的。马其顿最后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第四次马其顿战争 · 查看更多 »

罗马

羅馬(Roma)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意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同時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樞,擁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城是罗马主教即天主教会教宗及聖座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罗马 · 查看更多 »

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在前509年到前27年之间的政体,其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也有观点主张尤利乌斯·恺撒担任终身独裁官的前44年作为共和国的结束时间。.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罗马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罗马执政官

執政官(consul,縮寫为cos.)是羅馬共和國通過選舉產生的最高的職務,而在羅馬帝國是委任的職務。在拉丁语中,consules的意思是「那些走在一起的人」。.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罗马执政官 · 查看更多 »

馬其頓

其顿(Macedonia )是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地理和历史地区。长期以来,它的界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现在认为该地区涉及六个巴尔干半岛国家:希腊(北部的馬其頓地區)、北马其顿共和国、保加利亚(布拉格耶夫格勒州)、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它占地约,人口约476万。 馬其頓共和國自立國以來,一般簡稱為“馬其頓”;但馬其頓共和國和馬其頓地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此存在名称争议。希臘方面認為“馬其頓”是希臘歷史的一個概念,反對馬其頓共和國使用“馬其頓”名稱,所以暫名為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现在普遍认为马其顿共和国的首都为史高比耶。 马其顿地区其已知的最古老定居点可追溯到约9000年前。公元前4世纪中叶,马其顿王国统治了巴尔干半岛;从那之后,马其顿的历史便开始多元化。.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馬其頓 · 查看更多 »

馬其頓王國

其頓王國(古希臘語:Μακεδονία)是古希臘西北部的王國。其史上最輝煌的時刻,也就是亞歷山大帝國(馬其頓帝國),是由亞歷山大大帝開創。 亞歷山大帝國是历史上继波斯帝国之后第二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其疆域东自费尔干纳盆地及印度河平原,西抵巴尔干半岛,北从中亚细亚、裏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非洲北部。.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馬其頓王國 · 查看更多 »

迦太基

迦太基(腓尼基語:;;Καρχηδών,Karthago,قرطاج),是一個坐落於非洲北海岸(今突尼西亞)的城市,與羅馬隔海相望。 迦太基一词在腓尼基语中读作“” ,意思是「新的城市」,其早期居民为迦南城市泰尔(Tyre或譯為推羅)的移民。在古羅馬文獻中,迦太基也被稱為「布匿」(Punici)。 前8世紀,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迦太基城,當時迦太基城還只是腓尼基城邦泰爾的海外殖民地。前650年,脫離泰爾獨立,建立城市國家古迦太基。古迦太基强势时疆土遼闊,勢力最大曾囊括今天北非沿岸、今西班牙中部、科西嘉島、薩丁尼亞島、西西里島和馬爾他島,首都迦太基富極一時,其基礎是農業与商業,在外貿易居民善航海与貿易,在國內居民又是出色的農民,很早就出現了奴隸佔有制莊園,因此在當時地中海地區成為最有活力的經濟強國。 古迦太基曾與古希臘爭奪地中海霸權,後又與古羅馬爭奪霸權。最後因為在三次布匿戰爭中均被羅馬共和國打敗,並於前146年滅亡。 古迦太基滅亡之後,羅馬軍隊摧毀了迦太基城。後來在迦太基城原址附近建立新城,並成為羅馬的阿非利加省首府。439年汪達爾人佔領迦太基,成為汪达尔-阿兰王国的首都。533年成為东罗马帝國的屬地,並成為東羅馬帝國重要文化中心。7世紀因阿拉伯帝國的崛起引發的戰亂而被徹底廢棄。.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迦太基 · 查看更多 »

腓力五世 (马其顿)

腓力五世(Φίλιππος Ε,),是馬其頓安提柯王朝國王,前220年—前179年在位。他因與新興的羅馬共和國對抗而知名,當他是青年時就很有領袖魅力和吸引力,也是充滿幹勁和勇氣的戰士,他也設法與亞歷山大大帝看齊。無論如何,他是最後一個雄心壯志的馬其頓國王,希望能藉著馬其頓有限的國力實現偉業。綽號「全希臘人的達令」(ἐρώμενος ἐγένετο τῶν Ἑλλήνων)。.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腓力五世 (马其顿) · 查看更多 »

色雷斯

色雷斯(希腊语:Θρκη,保加利亚语:Тракия,土耳其語:Trakya)是东欧的历史学和地理学上的概念。今天的色雷斯包括了保加利亚南部(北色雷斯)、希腊北部(西色雷斯)和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东色雷斯)。色雷斯濒临三个海,分别是黑海、爱琴海和马尔马拉海。在土耳其,它也被称为鲁米利亞(Rumeli)。 希腊北部西色雷斯为希腊东马其顿和色雷斯大区的一部分,称色雷斯地区,辖埃夫罗斯州、克桑西州、罗多彼州。 东色雷斯面积24,476km²,西色雷斯面积8,578km²,北色雷斯面积42,155km²。 历史上色雷斯的边界经常发生变化。古色雷斯(即古色雷斯人居住的地域)包括了现在的保加利亚、土耳其的欧洲部分、希腊东北部、塞尔维亚东北部的一部分以及马其顿共和国的东部,北至多瑙河,南濒爱琴海,东至黑海与马尔马拉海,西达瓦达河和大摩拉瓦河。而作为罗马行省的色雷斯面积则相对较小,北部边界退至了巴尔干山脉,西部边界则位于美斯塔河。.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色雷斯 · 查看更多 »

歐邁尼斯二世

歐邁尼斯二世(Εὐμένης Β' τῆς Περγάμου),(约)是小亞細亞的帕加馬王國阿塔羅斯王朝統治者(前197年—前159年在位)。阿塔羅斯一世和王后阿波羅妮亞之子。.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歐邁尼斯二世 · 查看更多 »

波利比奧斯

#重定向 波利比烏斯.

新!!: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波利比奧斯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第三次馬其頓戰爭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