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突厥汗国

指数 突厥汗国

突厥汗国(突厥文:10px türk;Göktürk Kağanlığı)是原先在柔然统治下的阿史那氏部族于552年在中国以北地区建立的古代汗国,一度控制漠北、中亚等柔然故地。後分裂成東突厥汗国和西突厥汗国,7世纪时先后为唐朝所灭。而東突厥复国后形成的后突厥汗国亦在8世纪为回纥灭亡。.

72 关系: 后突厥汗国启民可汗大兴安岭始畢可汗室点密射匮可汗中亚乙息记乙毗射匮可汗乙毗咄陆可汗亚洲伊然可汗伏念佗缽可汗土门唐太宗唐高宗唐滅东、西突厥之戰唐朝回鹘突厥可汗列表突厥字母突厥汗国窩魯朵八里统叶护烏蘇米施可汗登利可汗白眉可汗莫何可汗莫賀咄可汗萨满教頡利可汗頡跌伊施可汗西突厥骨咄禄貞觀贝加尔湖鹹海默啜车鼻可汗达头可汗都藍可汗阿史那同俄阿史那骨咄阿史那贺鲁阿史那薄布阿史那氏阿史那泥孰阿史那泥熟匐阿姆河...阿波可汗薛延陀葉尼塞河蒙古国肆葉護可汗铁勒长孙晟處羅可汗柔然李思摩杭爱山東突厥毗伽可汗汗國沙缽略可汗泥厥處羅可汗泥利可汗漠北木杆可汗显庆敕勒拓西可汗 扩展索引 (22 更多) »

后突厥汗国

后突厥汗国(682年~745年),是东突厥灭亡半个世纪后突厥阿史那家族在蒙古高原重新建立的政权,被视为东突厥之复国,直到8世纪为回纥所灭。.

新!!: 突厥汗国和后突厥汗国 · 查看更多 »

启民可汗

启民可汗(古突厥語:𐰖𐰢𐰃𐰴𐰍𐰣,拉丁轉寫: Jаmï qaγan;),名染干,東突厥可汗。 生年没有记载。启民可汗染干是莫何可汗處羅侯之子,莫何可汗去世後,都蓝可汗雍虞閭立,而染干为突利可汗,居北方。 都蓝可汗娶后母为妻,即北周赵王宇文招之女,号千金公主,后改封大义公主。隋滅陳後,隋文帝以陳後主宮中屏風賜大義公主,「公主以其宗國之覆,心常不平,書屏風,為詩敘陳亡以自寄」,文帝知道後不悅,後來担心大义公主煽动都蓝可汗入侵,打算鏟除公主。此时突利可汗向隋请婚,文帝派裴矩对其使者说:“当杀大义公主者,方许婚。”突利劝告都蓝,后者便杀了公主。 597年,突利迎隋文帝宗女安义公主为妻。隋为了离间都蓝、突利,厚赐突利,都蓝果怒,于是与隋绝交,并联盟西突厥达头可汗合攻突利。599年突利兵败于塞下,與隋使长孙晟入塞,被隋封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意思是“意智健”,簡稱启民可汗,后避李世民諱称啟人),在朔州(今山西朔州)定居。因为都蓝的侵逼,突利迁居于黄河以南,夏、胜二州之间(今内蒙古河套南)。599年底,都蓝被部下刺杀。仁寿元年(601年),突厥达头可汗犯塞,败代州总管韩洪于恆安,隋派楊素等出击,突厥俟斤渡黄河袭扰黄河以南的启民可汗部落,掠走男女6000人、牲畜20余万头,杨素率轻骑追击转战60余里大败突厥,把突厥所掠走的男女、牲畜归还给启民可汗。603年漠北大亂,启民可汗被长孙晟安置在碛口(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許多部落歸附啟民,啟民便成为东突厥大可汗。 大业三年(607年),启民可汗南下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朝見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再往東都洛陽朝見煬帝,同年去世,其子咄吉繼位,是為始畢可汗。另有子啜罗可汗。啜罗可汗子右屯卫将军阿史那摸末,后者娶平夷县主。.

新!!: 突厥汗国和启民可汗 · 查看更多 »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Их Хянганы нуруу)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北部,是其东侧的松辽平原与西侧的蒙古高原的分界,是黑龙江和嫩江的分水岭。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主峰索岳尔济山。兴安岭一名可能来自于通古斯语(锡伯语、满语或赫哲语),意为白色的山。.

新!!: 突厥汗国和大兴安岭 · 查看更多 »

始畢可汗

始畢可汗,姓阿史那,名咄吉世(或咄吉),启民可汗之子,在609年至619年間為東突厥可汗,在位10年。 隋朝大臣裴矩設計誘殺始畢可汗寵臣史蜀胡悉,「始畢知其狀,由是不朝」。大業十一年(615年),始畢率領數十萬騎兵南下,隋煬帝在雁門被突厥軍包圍,煬帝派人向始畢之妻、隋義成公主求救,公主遣使告知始畢「北邊有急」,加上隋朝援軍相繼抵達,始畢在九月撤圍而去。 始畢可汗在619年去世,其弟俟利发設繼位,是為處羅可汗。他儿子是突利可汗和结社率。.

新!!: 突厥汗国和始畢可汗 · 查看更多 »

室点密

室点密(古突厥語:𐰃𐰾𐱅𐰢𐰃𐰴𐰍𐰣,拉丁轉寫:İstemi Ķaġan,),亦作室点蜜、瑟帝米,阿史那氏,突厥大汗土门之弟,木杆可汗的叔父,阿史那吐务之子。 早年号莫贺咄叶护(仅次于可汗的称号),在阿尔泰山一带游牧。552年,其兄土门率突厥主力东征,灭亡柔然,室点密留守故地,向南臣服了高昌。 约在556年左右,室点密率领约西突厥以及铁勒等族10万部众开始西征。他首先同波斯萨珊王朝的库思老一世结盟,共同攻打西域霸主厌哒。到558年左右,突厥和波斯两国军队在阿姆河会师,并以此河为界瓜分了厌哒的领地。不久,室点密又击败了柔然残部阿瓦尔人,将其逐往伏尔加河一带,并派军追击。因此功绩,室点密被封为西部可汗,名义上受东部总可汗的管辖,实际上取得了独立地位。 567年,室点密派遣粟特使者馬里亚克前往波斯和东罗马帝国,要求控制丝绸贸易,波斯国王库斯老一世拒绝,而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虽然表示并不需要丝绸,但是却愿意同突厥联盟对抗波斯。之后,在室点密的进击下,西突厥的势力越过阿姆河,囊括了今阿富汗一带。突厥同东罗马的同盟关系一直持续到576年,方才由于东罗马提比留斯二世收留阿瓦尔人而破裂。馬里亚克告诉皇帝,其国分为四部,但统治全国之权为西扎布鲁一人独揽.

新!!: 突厥汗国和室点密 · 查看更多 »

射匮可汗

射匮可汗(),西突厥可汗,达头可汗之孙、都六之子。603年,达头可汗败于隋朝,投奔吐谷浑,泥撅处罗可汗占据西突厥之地,之后射匮可汗反击。大业七年(611年)十二月,泥撅处罗可汗朝见隋炀帝,被扣留,射匮可汗重占西突厥之地。拓地东至阿尔泰山,西至里海,建牙帐于龟兹以北的三弥山,玉门以西各国纷纷称臣。618年前后,射匮可汗去世,其弟统叶护可汗即位。.

新!!: 突厥汗国和射匮可汗 · 查看更多 »

中亚

中亚(Central Asia;Средняя Азия / 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即亚洲中部,在地理上是指西至里海,东到中国,南到阿富汗,北到俄罗斯的广大区域。而根据长期占据这片区域大部分领土的苏联官方定义,中亚仅指其四个加盟共和国: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了亚洲中部现已独立的五个以“斯坦”命名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人口1660万)、吉尔吉斯斯坦(人口550万)、塔吉克斯坦(人口760万)、土库曼斯坦(人口510万)以及乌兹别克斯坦(人口2950万)的总称。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中亚地区还包括阿富汗、伊朗东部的呼罗珊地区、巴基斯坦北部、蒙古等地,有时还包括中国西部的新疆和西藏以及西伯利亚南部。 上述关于中亚的定义没有一项得到全世界范围的认可。然而,虽然中亚地区的边界并不确定,但这一地区有着一些显著特征。例如,在历史上,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游牧民族,而这块区域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个原因,这一区域成了东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各个民族、各种宗教以及各种思想的交汇之地。 在伊斯兰化之前以及伊斯兰化早期,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操伊朗语支各语言的民族Encyclopædia Iranica, "CENTRAL ASIA: The Islamic period up to the Mongols", C. Edmund Bosworth: "In early Islamic times Persians tended to identify all the lands to the northeast of Khorasan and lying beyond the Oxus with the region of Turan, which in the Shahnama of Ferdowsi is regarded as the land allotted to Fereydun's son Tur.

新!!: 突厥汗国和中亚 · 查看更多 »

乙息记

乙息记(Irksi)(?-553年),阿史那氏,名科罗,土门之子,第二任突厥可汗。 在位时间不足一年,西魏廢帝元年(552年),先出兵於沃野北木賴山击破柔然末代可汗邓叔子,彻底灭亡柔然政权,后於二年(553年)三月,遣使向西魏赠送良马五万。.

新!!: 突厥汗国和乙息记 · 查看更多 »

乙毗射匮可汗

乙毗射匮可汗,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泥孰之侄孙。642年九月,乙毗咄陆可汗发兵入侵唐朝伊州(今新疆哈密),被安西都护郭孝恪击败,西突厥属部处密降唐。弩失毕及乙毗咄陆所部屋利啜等派代表至长安,请唐朝废黜乙毗咄陆,另立西突厥可汗。唐太宗遣使册立乙毗射匮可汗。乙毗射匮将原被乙毗咄陆可汗扣留的唐朝使者全部礼送回长安。乙毗咄陆可汗看到自己众叛亲离,逃往吐火罗。 644年,唐朝扶持的乙毗射匮可汗开始与唐朝修好,但也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646年六月,乙毗射匮可汗遣使向唐朝朝贡,请婚。唐太宗诏令割龟兹、于阗、疏勒、朱俱波、葱岭等五国为聘礼。乙毗射匮可汗不顾唐朝的压力,开始向龟兹、焉耆等国渗透自己的势力。648年,唐朝昆丘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社尔平龟兹,击溃了乙毗射匮可汗在西域的势力。 唐朝晋封原乙毗咄陆可汗部将阿史那贺鲁为泥伏沙钵罗叶护,赐给他唐朝的鼓纛,派他去招抚尚未服从的其它西突厥部落。649年,唐太宗逝世,阿史那贺鲁觉得有机可乘,于七月脱离唐朝并发兵攻打唐朝的庭州。651年,阿史那贺鲁击败乙毗射匮可汗,招降其余西突厥部落,自立为沙钵罗可汗。.

新!!: 突厥汗国和乙毗射匮可汗 · 查看更多 »

乙毗咄陆可汗

乙毗咄陆可汗(),姓阿史那氏,即位之前为欲谷设,西突厥可汗,东突厥始毕可汗之子。东突厥灭亡后,投奔西突厥。638年,欲谷设自立为乙毗咄陆可汗,与咥利失可汗阿史那同俄大战,未分胜负。于是,以伊列河(今伊犁河)为界,乙毗咄陆可汗治西部(南庭),咥利失可汗治东部(北庭)。639年,同俄之臣俟利发吐屯勾结欲谷设,欲谷设东侵,阿史那同俄逃往拔汗那(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在那里死亡。弩失毕部立薄布特勤为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 由于同俄和薄布西逃,北庭(咄陆部)被欲谷设占据,欲谷设建牙镞曷山西,称北庭,其辖境西以伊列河为界。厥越失、拔悉密、结骨(黠戛斯)、触木昆等部被他管辖。乙毗咄陆可汗与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互相攻战。乙毗咄陆也遣使朝唐。唐太宗劝谕他们停兵休战,彼此和睦相处。乙毗咄陆可汗兵力渐强,西域诸国纷纷归附。不久,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被乙毗咄陆杀死。 乙毗咄陆可汗自恃强大,于642年九月遣处月、处密诸部围攻发兵入侵唐朝伊州(今新疆哈密),焉耆被郭孝恪击败,西突厥属部处密降唐。乙毗咄陆可汗攻破米国。部将泥熟啜擅取俘虏,被乙毗咄陆可汗处死,因此引起部众怨恨。泥熟啜的部属在胡禄屋领导下袭击乙毗咄陆可汗。乙毗咄陆可汗部众离散,他退守白水胡城(今哈萨克斯坦塞兰)。弩失毕及乙毗咄陆所部屋利啜等派代表至长安,请唐朝废黜乙毗咄陆,另立西突厥可汗。唐太宗遣使册立乙毗射匮可汗。乙毗射匮将原被乙毗咄陆可汗扣留的唐朝使者全部礼送回长安。乙毗咄陆派人招引他原来的部落。部落中的人都说:“使我千人战死,一人独存,亦不汝从!”乙毗咄陆可汗看到自己众叛亲离,大势已去,于是逃往吐火罗。653年,乙毗咄陆可汗死,其子颉苾达度设称真珠叶护。.

新!!: 突厥汗国和乙毗咄陆可汗 · 查看更多 »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新!!: 突厥汗国和亚洲 · 查看更多 »

伊然可汗

伊然可汗(),突厥可汗,毗伽可汗之子。734年,毗伽为权臣梅录啜毒杀,伊然可汗继位。然而,伊然可汗不久就去世了,弟登利可汗继位。.

新!!: 突厥汗国和伊然可汗 · 查看更多 »

伏念

伏念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突厥汗国和伏念 · 查看更多 »

佗缽可汗

佗缽可汗(古突厥語:𐱃𐱃𐰯𐰺𐰴𐰍𐰣,拉丁轉寫:Tatpar qaγan;)亦作他鉢,突厥第四任可汗,土門可汗之幼子,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之弟。572年四月,木杆可汗去世,佗缽可汗即位。 以侄儿阿史那摄图(乙息记可汗阿史那科罗之子)为尔伏可汗统东面,侄儿步离可汗统西面。满意于北周、北齐为讨好突厥呈献厚礼的形势,信仰佛教,在位期间突厥渐衰,擒之。581年佗缽可汗去世,临死前嘱咐其子阿史那庵逻,一定要立木杆可汗的儿子阿史那大逻便为可汗。.

新!!: 突厥汗国和佗缽可汗 · 查看更多 »

土门

土门(古突厥語:𐰉𐰆𐰢𐰣𐰴𐰍𐰣;拉丁轉寫:Bumïn qaγan;),突厥可汗,突厥汗国的创立者,阿史那氏,称伊利可汗,父阿史那吐务。 突厥部落早年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原从属于柔然。土门即位后大力从事东西方的贸易,实力渐强。542年打败鉄勒。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年),宇文泰首次遣使访问突厥部落,标志着中国中原王朝已承认突厥为独立势力。翌年(546年),铁勒部落东征柔然。土门于中途邀击之,大胜,收降铁勒部众5万余户,遂有自立之意,要求柔然阿那瓌可汗将公主下嫁,阿那瓌大怒而拒,辱突厥为柔然“锻奴”。土门亦怒,杀柔然使者,遣使向西魏求婚,并和波斯萨珊王朝通好。547年,西魏将长乐公主嫁与土门。 552年,土门起兵东征,留其弟室点密守卫突厥故地。在怀荒镇以北击败阿那瓌,杀之。柔然在蒙古高原被突厥土門可汗擊敗,汗國崩潰四散,從此消亡。 土门遂自称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汗国,成为蒙古高原新主,不久病逝。其子科羅繼位為突厥可汗。.

新!!: 突厥汗国和土门 · 查看更多 »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二十三年……五月……己巳,皇帝崩於含風殿」(歐陽修《新唐書·卷二:本紀第二》),換算為公曆即7月10日 。),中國唐朝第二任皇帝。生于陕西武功县,626年至649年在位。父親是唐高祖李淵,母親是太穆皇后窦氏。竇皇后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按長幼顺序為:李建成、平陽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公,后晋封为秦王,他是杰出的軍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終統一天下。 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是為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在位時間只使用一個年号贞观。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能够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在位23年,庙号太宗 ,諡號「文皇帝」,葬于昭陵。.

新!!: 突厥汗国和唐太宗 · 查看更多 »

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小名雉奴,字为善,唐朝第三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母文德皇后。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领土面積逾1200万平方公里,东起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北,西临鹹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崩于洛阳紫微宫贞观殿,終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新!!: 突厥汗国和唐高宗 · 查看更多 »

唐滅东、西突厥之戰

唐滅东、西突厥之戰(620年-657年秋痕,《唐与突厥的战争》(中国国学网),2007年2月6日更新),是7世纪唐朝初年时同突厥分裂后的两个汗国东突厥和西突厥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主要的战役和事件有五陇阪之战(624年)、泾阳之战和渭水之盟(626年)、定襄之战(629年)、阴山之战(630年)、庭州之战(651年)、唐灭西突厥之战(657年)等。战争期间,唐朝由开始的安抚和防御转为进攻,加之突厥内部的分裂和内乱,唐朝在薛延陀的帮助下于630年击败东突厥,又于657年彻底击败西突厥,俘虏东突厥頡利可汗和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导致了突厥汗国的灭亡。漠北为薛延陀为占,而唐朝在原东、西突厥其它领地分别设立都督府和都护府。《唐朝的对外战争》(中华历史网),2007年5月27日更新《唐帝国在西北的经营》(汉魂网),2006年5月2日更新.

新!!: 突厥汗国和唐滅东、西突厥之戰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新!!: 突厥汗国和唐朝 · 查看更多 »

回鹘

回鶻(突厥字母:𐰆𐰖𐰍𐰆𐰺 uyghur;回鹘字母:Uyghur;維吾爾語:قەدىمكى ئۇيغۇر; 土耳其語:eski uygur.),亦稱袁纥、烏護、烏紇,隋朝时又称韋紇,唐朝前期音譯为回纥,元朝称畏兀儿。以上译名的变化是由于中文本身的语音变化造成的,而在不同时期的突厥语文献中,此族名均无变化,今日的维吾尔也是该族名的一个最晚近的译音。回紇人在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要求将其汉字改爲“回鶻”,象其族有“鶻隼”般的勇猛,因而唐中期以后便称其作回鹘人。當時的吐蕃人則把回鹘人和之前的突厥、之后的蒙古等游牧民族统稱為霍爾()。回紇原是鐵勒一部,与僕骨、同羅、拔野古等部一样;後來回纥强大,遂将这些源自铁勒的部族統稱为外回鶻。 回紇(回鶻)是裕固族、維吾爾族以及回族等族的宗源之一,回回一词即为回鹘的转音。在七世纪初期,回紇在唐朝的北方建立政权,對中國歷史有深遠的影響。公元744年,回紇怀仁可汗联合唐朝击败后突厥,一统北方草原铁勒诸部。 回紇原是由韋組與烏揭(烏古斯人)組成的聯盟,部族共分十九姓,通行回纥语(与古突厥语相通,使用突厥文记载)。《舊唐書·迴紇列傳》記載,回紇本为藥羅葛、胡咄葛、啒羅勿、貊歌息訖、阿勿嘀、葛薩、斛嗢素、藥勿葛、奚邪勿等九姓部落联盟,其可汗出自藥羅葛氏;後來回紇擊破拔悉密、葛邏祿兩部,統號十一部落。当时的突厥汗國在古突厥文中習慣稱呼回紇人为 Toquz-oghuz,意即“九姓乌古斯”,“乌古斯(oghuz)”在古突厥语中有“部落”、“联盟”、“姓”之意。有人则认为回纥的族名为古突厥语的Uyghur,意為團結、同盟輔助,见于《磨延啜碑》有十回紇和九烏古斯(九姓)的记载。而另一解释称,回紇族名的词源为oigur,是森林中人與十個游牧氏族。.

新!!: 突厥汗国和回鹘 · 查看更多 »

突厥可汗列表

突厥汗国的可汗,包括统一的突厥汗国、分裂的东西突厥、和复国的后突厥的阿史那氏的可汗。关于西突厥灭亡后,唐朝册封的兴昔亡、继往绝可汗,参见西突厥可汗列表。.

新!!: 突厥汗国和突厥可汗列表 · 查看更多 »

突厥字母

突厥字母(Old Turkic script、Göktürk script)又稱鄂爾渾文字(Orkhon script)、鄂爾渾-葉尼塞文字(Orkhon-Yenisey script),是古突厥人创造并使用的一种文字。古突厥语最早的文字记录即是以突厥字母为载体的。8世纪的鄂尔浑碑铭(分布在鄂尔浑河流域的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等碑铭)与9世纪的叶尼塞碑铭(分布在叶尼塞河流域的一系列碑铭)均以这种文字完成。突厥字母从右往左书写,鄂尔浑碑铭与叶尼塞碑铭所使用的字母稍有不同。.

新!!: 突厥汗国和突厥字母 · 查看更多 »

突厥汗国

突厥汗国(突厥文:10px türk;Göktürk Kağanlığı)是原先在柔然统治下的阿史那氏部族于552年在中国以北地区建立的古代汗国,一度控制漠北、中亚等柔然故地。後分裂成東突厥汗国和西突厥汗国,7世纪时先后为唐朝所灭。而東突厥复国后形成的后突厥汗国亦在8世纪为回纥灭亡。.

新!!: 突厥汗国和突厥汗国 · 查看更多 »

窩魯朵八里

窩魯朵八里(Ordu-Baliq;Ordu-Balık)是回鹘汗国的第一个首都,原为突厥汗国首都,其遗址位于今日蒙古国前杭爱省的世界遗产“鄂尔浑河谷”境内,在后来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遗址东北27公里处。 “窩魯朵八里”一名意思是“宫殿之城”、“军队之城”,又被称作Mubalik或Karabalghasun。其遗址被今日蒙古国人称为Kharbalgas,意思是“黑色之城”。该城市建于杭爱山(中国古代称之为於都斤山)山麓,唐代称其为回鹘单于城,辽代称其为卜古罕城或窩魯朵城。英武可汗灭突厥后,在原城址上重新建立这座城市,由唐朝和粟特的工匠负责建造。该城有12个巨大的铁制城门,城墙采用褐色的砖石,建有方形的护城河环卫全城。可汗家族居住的宫城前有两个城门和瞭望塔加强警戒。 821年,波斯萨曼王朝使者塔明·伊本·巴希爾访问该城,并留下文字记载,称该城农业发达、商业繁荣,摩尼教很兴盛。840年,回鹘被黠戛斯所灭,此城逐渐被废弃。 1871年,俄罗斯旅行家Paderin首次到访此遗址,并留下文字记载,将他误认为是哈拉和林遗址。1889年,俄罗斯学者Nikolai Yadrintsev首次认定此地为回鹘汗国遗址。此后在1890年和1891年,先后有两位来自赫尔辛基的学者,以及瓦西里·拉德洛夫来此地考察。.

新!!: 突厥汗国和窩魯朵八里 · 查看更多 »

统叶护

统叶护(),西突厥汗国可汗(618年至628年在位),其统治时期为西突厥汗国的全盛时期。 史书未记载他的生年。统叶护于618年继其兄射匮为西突厥汗国可汗,他与中国唐朝保持着良好关系,唐高祖曾以宗室之女与之结亲。据信玄奘西行时在碎叶见到的西突厥大汗就是统叶护。 统叶护的武功极盛,他曾多次入侵波斯伊兰莎赫尔,据东罗马帝国史料记载,希拉克略皇帝就是在其支援下取得对波斯的决定性胜利的,两人曾在第比利斯城下会面。 統葉護統治下,西突厥國境廣大,東起高昌,南至信度河流域。《旧唐书·突厥下》这样描述统叶护的全盛时期:“统叶护可汗,勇而有谋,善攻战。遂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接罽宾,悉归之。控弦数十万,霸有西域,据旧乌孙之地。又移庭于石国北之千泉。其西域诸国王悉授颉利发,并遣吐屯一人监统之,督其征赋。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根据中国史书记载,统叶护统治后期遭到许多部族的反抗,尤其是葛逻禄。628年,其伯父莫贺咄暗杀统叶护,自立为可汗,国中大乱,西突厥从此衰落。有人認為他是可薩人的第一位可汗札比爾,因為他當年與东罗马帝国希拉克略皇帝在第比利斯城下会面。他统治时期曾与伊朗作战两次,也曾借兵东罗马反伊朗(另一说法可萨汗国是独立国家)。.

新!!: 突厥汗国和统叶护 · 查看更多 »

烏蘇米施可汗

烏蘇米施可汗(),突厥可汗,阙特勤之子。阿史那骨咄可汗被拔悉密、回紇、葛邏祿三部所杀,拔悉密酋長自立為頡跌伊施可汗。突厥餘眾共立烏蘇米施可汗,唐玄宗想招降烏蘇米施可汗,可汗不理,唐玄宗派朔方節度使王忠嗣联合拔悉密、回紇、葛邏祿三部攻击烏蘇米施可汗,击溃。744年八月,烏蘇米施可汗被拔悉密部所杀。.

新!!: 突厥汗国和烏蘇米施可汗 · 查看更多 »

登利可汗

登利可汗(古突厥文:𐱅𐰭𐰼𐰃𐰴𐰍𐰣,拉丁转写:Tengri Qaghan;),突厥可汗,毗伽可汗之子。734年,毗伽为权臣梅录啜毒杀,在毒发之前成功复仇杀死梅录啜。其子伊然可汗继位。伊然可汗寻卒,弟登利可汗继位。登利可汗从叔二人,分典兵马,号左、右杀。登利可汗患两杀专权,与其母合谋,诱斩右杀,自统其众。741年七月,左杀判阙特勒兵攻杀登利可汗,改立登利可汗的兄弟。突厥进入全面崩溃阶段。.

新!!: 突厥汗国和登利可汗 · 查看更多 »

白眉可汗

白眉可汗(),名阿史那鶻隴匐、白眉特勤,最后一任突厥可汗,烏蘇米施可汗之弟。744年八月,烏蘇米施可汗被铁勒拔悉密部所杀,白眉可汗即位,唐玄宗派朔方節度使王忠嗣出兵进攻突厥。745年正月,回紇懷仁可汗擊突厥白眉可汗,殺之,献于唐朝长安。后突厥灭亡,阿史那家族完全丧失了草原的统治。.

新!!: 突厥汗国和白眉可汗 · 查看更多 »

莫何可汗

莫何可汗(),又称葉護可汗,名阿史那处罗侯,东突厥可汗,乙息记可汗阿史那科罗之子,沙缽略可汗阿史那摄图之弟。 生年没有记载。587年四月,沙缽略可汗去世,处罗侯即位,当年,他出兵攻击阿波可汗,擒之。588年十二月,莫何可汗西击邻国,中箭去世,其子阿史那染干在11年后成为突厥的启民可汗。.

新!!: 突厥汗国和莫何可汗 · 查看更多 »

莫賀咄可汗

莫賀咄可汗(),西突厥可汗,达头可汗之子,统叶护可汗的伯父。统治后期遭到许多部族的反抗,尤其是葛逻禄。628年,他暗杀统叶护,自立为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国中大乱,西突厥从此衰落。 弩失毕部共同推举阿史那泥孰莫贺设为可汗,泥孰却迎立统叶护可汗子咥力特勤,是为肆叶护可汗。肆叶护和莫贺咄互相攻击,战斗不已。630年,莫贺咄兵败,逃往金山,被泥孰杀死。.

新!!: 突厥汗国和莫賀咄可汗 · 查看更多 »

萨满教

萨满教是分佈于北美洲和北亞、中亞一類巫覡宗敎,包括滿族萨满敎、蒙古族萨满敎、中亞萨满敎、西伯利亞萨满敎、北美洲薩滿教(北美洲原住民巫毒)。萨满(珊蛮)曾被认为有控制天气、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狱的能力。萨满教目前最盛行于美國,美音美洲的原住民(尤其是北美洲)非常相信,即使是被基督教的美國征服以後。在亞洲的传统始于史前时代并且遍布世界。最崇拜薩滿教的地方是伏爾加河流域、芬蘭人種居住的地區、東西伯利亞與西西伯利亞。满洲人的祖先女真人,也曾信奉萨满教,直到公元11世纪。清代以前一直在中国东北甚至蒙古地区大范围流传,清朝皇帝把萨满教和满族的传统结合起来,运用萨满教把东北的人民纳入帝国的轨道,同时萨满教在清朝的宫廷生活中也找到了位置。目前,滿族、鄂溫克族等民族有很多信奉薩滿教的人群,並且有薩滿。.

新!!: 突厥汗国和萨满教 · 查看更多 »

頡利可汗

頡利可汗(古突厥文:𐰃𐰞𐰞𐰃𐰏𐰴𐰍𐰣,拉丁轉寫:Illig-qaγan;),原名阿史那咄苾,封归义荒王,是東突厥汗国最後一任可汗(620年—630年),在位10年。 生年没有记载。咄苾初為莫賀咄設,是處羅可汗之弟。620年處羅去世,其妻隋朝義成公主立咄苾繼位,號頡利可汗。頡利後來以義成公主為妻。頡利在位時多次逾越长城侵擾中国。內政方面,頡利重用漢人趙德言,但德言「專其威福,多變更舊俗,政令煩苛」,引起突厥人的不滿,另外頡利「又好信任諸胡而疏突厥」。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東突厥遭受雪災,「雜畜多死,連年饑饉,民皆凍餒」,但頡利反而加重了諸部的負擔,「由是內外離怨,諸部多叛」。唐太宗于貞觀三年(629年)八月任命李靖為行軍總管,出兵征伐東突厥。貞觀四年(630年)三月頡利兵敗逃亡投靠突利可汗,被突利可汗转交给唐军,東突厥亡。唐軍把頡利押送到長安,唐太宗在他面前列舉其罪,然後免其一死,安置他在唐長安城。頡利在長安「鬱鬱不得志,與其家人或相對悲歌而泣」。唐太宗打算封頡利為虢州刺史,頡利不願赴任,改授右衛大將軍。634年頡利去世,追赠歸義王,諡曰荒,以突厥習俗火葬。 子特勤,特勤生伽那,伽那生武周冠军大将军行右鹰扬卫将军归义可汗阿史那感德。阿史那感德夫人阿史德,五原郡开国公次女。.

新!!: 突厥汗国和頡利可汗 · 查看更多 »

頡跌伊施可汗

頡跌伊施可汗(),突厥可汗,本是拔悉密酋長。742年八月,阿史那骨咄葉護可汗被拔悉密、回紇、葛邏祿三部所杀,拔悉密酋長自立為頡跌伊施可汗,回紇、葛邏祿自為左、右葉護。突厥餘眾共立阙特勤之子为烏蘇米施可汗,744年八月,烏蘇米施可汗被拔悉密部所杀,此时,回紇、葛邏祿共殺拔悉密頡跌伊施可汗。.

新!!: 突厥汗国和頡跌伊施可汗 · 查看更多 »

西突厥

西突厥汗國,原是突厥帝国西面可汗。突厥东西分裂后,西突厥在西域称雄,以控制丝绸之路。正史說只有東突厥才說突厥,西突厥名「十箭」(Onoq),此乃源自西突厥創立人室點密授十部落首領每人一支箭,所以稱為十箭。 西突厥政體與東突厥大同小異,但有一位置是西突厥專有,名“阎洪達”,評論國政。西突厥分為左、右兩廂,各五姓:左廂咄陸部五姓,右廂弩失畢部五姓。咄陸五啜號:處木昆律啜,胡祿屋闕啜,攝舍提敦啜,突騎施賀邏施啜,鼠尼施處半啜。弩失畢五俟斤號:阿悉結闕俟斤,哥舒闕俟斤,拔寒幹暾沙闕俟斤,阿悉結泥孰俟斤,阿舒虛半俟斤。左右兩廂合為十姓部落。 突厥兴起时,土门可汗弟室点密西征,役属西域铁勒各部、葛逻禄、拔悉密等诸部。室点密先是联合薩珊波斯在布哈拉之戰擊敗厌哒,在布哈拉之戰後由於與薩珊波斯爭奪絲綢之路控制權而交惡,所以又聯同東羅馬帝國结盟,进攻薩珊波斯。 581年突厥分裂,达头可汗建立西突厥汗国,设南牙(冬都)于鹰娑川(今新疆库车西北)岸边,建北牙(夏都)于碎叶河旁的干泉(今哈萨克斯坦楚河西岸)。至射匮可汗广开疆土,东起金山西到西海诸国都在他的统治之下,汗庭建在龟兹北面的三弥山。弟统叶护可汗把汗庭迁到石国(今乌兹别克塔什干)北面的千泉,派吐屯驻西域各国,收敛征赋。这是西突厥最强盛的时期。 贞观初年,统叶护被伯父所杀,西突厥内部变乱迭起,贵族争立。阿史那同俄在位期间,承认了十姓部落(此处系指弩失毕和咄陆)独立地位,同时还与东突厥划定伊犁河为界。此时的西突厥仅仅是当初的东边一小部分。 651年,阿史那贺鲁自立为沙钵罗可汗,建牙帐在双河(今新疆博乐、温泉一带)和千泉,总领十姓部落,控制西域各国,进攻唐朝的庭州等地。657年,唐朝派苏定方等征讨西域,俘获贺鲁,西突厥灭亡(参见唐滅东、西突厥之戰)。唐朝在其故地设置崑陵都護府和濛池都护府,以羈縻的方式管辖各部落。.

新!!: 突厥汗国和西突厥 · 查看更多 »

骨咄禄

阿史那骨笃禄()或阿史那骨咄禄(?~691),后突厥汗国(682~744)的创建者,即颉跌利施可汗(突厥语:𐰃𐰠𐱅𐰼𐰾𐰴𐰍𐰣,)。 他是东突厥颉利可汗的后裔,世袭吐屯。东突厥亡国后,其祖父为唐朝任命的右厢云中(今内蒙古河套)都督舍利元英部将,世袭吐屯啜。682年,骨咄禄纠众七百,占领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占领漠北的乌德鞬山(今蒙古鄂尔浑河杭爱山),重建突厥政权,即东突厥后汗国。次年进攻蔚州,击败唐军。此后连年侵犯唐朝边境,势力趋于壮大,乃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并得谋臣阿史德元珍,令之掌管兵马。此后,他东征契丹,北征九姓铁勒,并入犯中原,扩地甚多。 Category:691年逝世 Category:后突厥可汗 Category:開國君主 Category:阿史那氏.

新!!: 突厥汗国和骨咄禄 · 查看更多 »

貞觀

貞觀是以下統治者的年號:.

新!!: 突厥汗国和貞觀 · 查看更多 »

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p;Байгал нуур, 拉丁转写:,Байгал нуур;意思是“自然之湖”;一说名称来源于“贝音嘎 嘎拉”(蒙古语意为不灭的火焰))。汉朝人称之为「翰海」,五胡十六国時北朝叫「于巳尼大水」,隋唐叫「小海」,18世纪初期的《异域录》称之为“柏海儿湖”,《大清一统志》称为「白哈儿湖」,蒙古称为「达赖诺尔」,意为“海一样的湖”,17世纪20年代的沙皇俄国探索者亦称之为“圣海”;位于俄羅斯西伯利亚伊爾庫茨克州及布里亞特共和國境內,距離蒙古国邊界111公里,為北亚地区不少部族的世居领地,例如布里亚特人居住在湖泊東側地區,於該地豢養山羊、駱駝、牛隻及綿羊。另外,貝加爾湖有「西伯利亞明珠」之稱。 貝加爾湖為大陸裂谷湖,有逾1,700種動物及植物棲息其中,而且2/3為特有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6年將貝加爾湖登錄為世界自然遺產。.

新!!: 突厥汗国和贝加尔湖 · 查看更多 »

鹹海

鹹海(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Orol dengizi;俄语:Аральскοе мοре),是中亞的一个内流鹹水湖,位於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的交界處。“咸海”意为“岛之海”,得名于曾分布于其中的超过1,100个岛屿。在突厥语族中,aral意为“岛或岛屿”。咸海的流域包括了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及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及阿富汗的部分地区。水源主要来自阿姆河和錫爾河。 咸海曾以68,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名列世界第四大湖,但1960年代以后,由于苏联的引水灌溉的河道改道工程,導坆咸海的面积不断地萎缩。至2007年,咸海的面积已萎缩至原面积的10%,并分裂为四个湖。.

新!!: 突厥汗国和鹹海 · 查看更多 »

默啜

啜(),阿史那氏,名环。默啜是他的封号,后突厥可汗,骨咄禄之弟。.

新!!: 突厥汗国和默啜 · 查看更多 »

车鼻可汗

车鼻可汗,名阿史那斛勃,是東突厥、薛延陀灭亡后自立突厥的可汗(646年—650年)。 阿史那斛勃本突厥同族,世為小可汗。東突厥灭亡后,迫于薛延陀,斛勃退保阿尔泰山。646年,薛延陀灭亡后,斛勃自立为乙注車鼻可汗,意欲统治漠北铁勒诸族,不向唐朝进贡。引起了唐朝的不满。649年,唐右驍衛郎將高侃發回紇、僕骨等兵襲擊,650年六月,高侃至金山擒車鼻可汗,九月,高侃執車鼻可汗至京師长安,唐高宗赦免了車鼻,拜为左武衛將軍,其统辖之地置狼山都督府。.

新!!: 突厥汗国和车鼻可汗 · 查看更多 »

达头可汗

达头(古突厥語:𐱃𐰺𐰑𐰆𐱁𐰴𐰍𐰣,拉丁轉寫:Tarduš qaγan;?—610年左右),576年至603年任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氏,名玷厥,号达头可汗。西突厥汗国的创建者。 达头为室点密之子,576年继位西突厥可汗,初臣服于东突厥。东突厥陀钵可汗去世后,国中内乱。他在同年因拜占廷提比略二世皇帝接納阿瓦爾人,在576年派兵攻打博斯普魯斯,在581年攻打克里米亞一個名為刻赤的地方(与乌特格尔匈人),直到590年才完全撤兵。 583年达头同东突厥沙钵略可汗合兵进犯中国隋朝,中途擅自退兵,致使沙钵略为隋军所败,达头乘机联合东突厥西部的阿波可汗等反对沙钵略可汗,不再奉东突厥号令,是为东西突厥正式分裂之始。后达头又与东突厥都蓝可汗联盟,反对与隋朝结盟的染干可汗。599年(隋文帝开皇十九年),与都蓝联军击溃染干,但旋即为隋朝援兵所败,染干被隋朝立为启民可汗,达头遂自称步迦可汗,进军东突厥,一时成为整个突厥的共主。 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派杨素等人在启民的协助下进攻达头部属。603年,达头部下原东突厥各族大溃,纷纷投奔启民,达头无法控制局势,逃入吐谷浑,约在610年左右去世。.

新!!: 突厥汗国和达头可汗 · 查看更多 »

都藍可汗

都藍可汗(),名阿史那雍虞闾,东突厥可汗,沙缽略可汗阿史那摄图之子。588年,莫何可汗处罗侯中箭去世后,雍虞闾即位号颉伽施多那都蓝可汗。 都蓝可汗娶后母千金公主为可敦,千金公主即北周赵王宇文招之女,后改封大义公主。隋朝灭南陈后,隋文帝以陈后主宫中屏风赐大义公主,“公主以其宗国之覆,心常不平,书屏风,为诗叙陈亡以自寄”。文帝知道后不悦,担心大义公主煽动都蓝可汗入侵,打算铲除公主。此时莫何可汗之子突利可汗阿史那染干向隋请婚,文帝派裴矩对其使者说:“当杀大义公主者,方许婚。”突利劝告都蓝,都蓝便杀了公主。 597年,突利迎隋文帝宗女安义公主为妻。隋为了离间都蓝、突利,厚赐突利,都蓝果怒,于是与隋绝交,并联盟西突厥达头可汗合攻突利。599年,突利兵败于塞下,与隋使长孙晟入塞,被隋封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在朔州(今山西朔州市)定居。年底,都蓝被部下刺杀。.

新!!: 突厥汗国和都藍可汗 · 查看更多 »

阿史那同俄

阿史那同俄(),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泥孰之弟。634年,泥孰病死,同娥设继位,是为沙钵罗咥利失可汗。635年,同俄献马五百匹于唐朝,上表请婚。唐太宗厚加抚慰,但未同意他缔结婚姻的要求。同俄承认了十姓部落(西南方的弩失毕五部(称南庭)和西方的咄陆五部(称北庭))的相对独立地位。同俄丧失民心,西突厥发生内乱。638年,东突厥始毕可汗之子欲谷设自立为乙毗咄陆可汗,与同俄大战,未分胜负。于是,以伊列河(今伊犁河)为界,乙毗咄陆可汗治西部(南庭),咥利失可汗治东部(北庭)。639年,同俄之臣俟利发吐屯勾结欲谷设,欲谷设东侵,阿史那同俄失逃往拔汗那(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在那里死亡。他的儿子为乙屈利失乙毗可汗,可是很快就死了。弩失毕的酋长迎阿史那薄布,立为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

新!!: 突厥汗国和阿史那同俄 · 查看更多 »

阿史那骨咄

阿史那骨咄(),突厥可汗,本是骨咄葉護。741年七月,左杀判阙特勒兵攻杀登利可汗,立毗伽可汗之子为可汗;俄而被骨咄叶护所杀,更立其弟;寻又杀其弟,骨咄叶护自立为可汗。唐玄宗以突厥内乱,命左羽林将军孙老奴招谕回纥、葛逻禄、拔悉密等部落。742年八月,阿史那骨咄葉護可汗被拔悉密、回紇、葛邏祿三部所杀,拔悉密酋長自立為頡跌伊施可汗,回紇、葛邏祿自為左、右葉護。突厥餘眾共立阙特勤之子为烏蘇米施可汗。.

新!!: 突厥汗国和阿史那骨咄 · 查看更多 »

阿史那贺鲁

阿史那贺鲁(?-659年),西突厥汗国大将,室点密可汗五世孙,后自立为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古突厥文:𐰃𐱁𐰉𐰺𐰀𐰴𐰍𐰣,拉丁轉寫:Ϊšbara qaγan)。 早年为西突厥叶护,在多罗斯川(今额尔齐斯河源头)一带游牧。646年,乙毗射匮就任西突厥可汗,击败原可汗乙毗咄陆,将其逐入吐火罗。贺鲁原为乙毗咄陆一党,遂率3000部众畏罪逃奔唐朝。是时唐军正征讨龟兹,即封贺鲁为昆丘道行军总管,进军龟兹。之后,贺鲁又被封为瑶池都督府都督、沙钵罗叶护。 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贺鲁乘唐太宗新丧之机,自立为沙钵罗可汗,夺取西州、庭州等地,统一西突厥部众,同唐朝对抗。后为吐蕃压迫,放弃天山以南,将王廷迁往天山以北。 永徽三年(652年),唐将梁建方、契苾何力击败贺鲁别部处月部。永徽六年(655年),唐将程知节又击败贺鲁的小部落。显庆三年(658年),唐将苏定方彻底击溃贺鲁本部,副将萧嗣业追擒贺鲁于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西突厥汗国至此灭亡。 贺鲁被唐高宗献俘于长安太庙,之后获赦,不久病死于长安。.

新!!: 突厥汗国和阿史那贺鲁 · 查看更多 »

阿史那薄布

阿史那薄布(),西突厥可汗,阿史那同俄之侄,封为特勤。638年,东突厥始毕可汗之子欲谷设自立为乙毗咄陆可汗,与同俄以伊列河(今伊犁河)为界,乙毗咄陆可汗治西部(南庭),咥利失可汗阿史那同俄治东部(北庭)。639年,同俄之臣俟利发吐屯勾结欲谷设,欲谷设东侵,阿史那同俄西逃拔汗那(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在那里死亡。弩失毕部立薄布特勤为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 由于同俄和薄布西逃,北庭被欲谷设占据,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建牙于睢合水北,称南庭。其辖境东以伊列河为界。龟兹、焉耆、鄯善、且末、吐火罗、石国、史国、何国、穆国、康国等皆受其节度。他屡次向唐朝遣使朝贡。641年秋七月,唐太宗命左领军将军张大师往授玺书,册立他为可汗,并赐给鼓纛。乙毗咄陆可汗兵力渐强,西域诸国纷纷归附。不久,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被乙毗咄陆杀死。.

新!!: 突厥汗国和阿史那薄布 · 查看更多 »

阿史那氏

阿史那氏,突厥可汗出身的氏族,為突厥王族。根据《周书·突厥传》记载,突厥可汗姓阿史那氏,居金山(今阿尔泰山),他们在六世纪反抗柔然,552年建國,两兄弟土门与室点密分别成为东突厥与西突厥始祖。 他们740年被回紇打败,有些归付唐朝,唐朝有名将阿史那社爾。后归附隋唐的人,有的改姓史(如史思明)。唐太宗时,阿史那·思摩被赐姓李,改称李思摩。 吐火罗国和可萨汗国的可汗、叶护出自阿史那,但可萨可汗没实权,真正有权的是汗伯克。.

新!!: 突厥汗国和阿史那氏 · 查看更多 »

阿史那泥孰

阿史那泥孰(),西突厥可汗,达头可汗曾孙,世为莫贺设。阿史那泥孰在唐朝武德年间,曾至长安,与秦王李世民结为兄弟。 628年,莫贺咄暗杀统叶护可汗,自立为可汗,他自称大可汗后,西突厥十姓不服。弩失毕部共同推举泥孰为可汗。泥孰不肯就位,迎立统叶护可汗子阿史那咥力特勤,是为肆叶护可汗。630年,莫贺咄兵败,被泥孰杀死。诸部共推肆叶护为西突厥大可汗。但肆叶护疑心拥立他的泥孰,又阴谋杀害泥孰,泥孰逃往焉耆。632年秋,肆叶护遭设卑达官与弩失毕部攻击,逃往康居,不久死亡。西突厥迎立泥孰,是为咄陆可汗。 泥孰被推举为西突厥可汗后,即派遣使臣至唐朝表示内附。633年,唐朝的代表鸿胪少卿刘善因抵达西突厥,册封泥孰为吞阿娄拔奚利邲咄陆可汗,他是第一个唐朝册封的西突厥可汗,这标志着西突厥亲唐势力的建立。634年,泥孰病死。 Category:突厥可汗 Category:阿史那氏.

新!!: 突厥汗国和阿史那泥孰 · 查看更多 »

阿史那泥熟匐

泥熟匐(或泥孰匐)是唐初突厥人,在679年被擁立為可汗,在唐軍大舉進攻時被部下殺害。 唐滅東突厥後,設置了單于、瀚海二都護府管轄突厥各部首領。唐高宗調露元年(679年),單于都護府轄區內的突厥首領阿史德溫傅、阿史德奉職二部落相繼反叛唐朝,立泥熟匐為可汗,得到二十四州響應。高宗遣鴻臚卿蕭嗣業、右千牛將軍李景嘉率兵討伐,被溫傅打敗,唐軍兵士戰死了一萬餘人。唐朝又詔禮部尚書裴行儉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率太僕少卿李思文、營州都督周道務等統兵三十餘萬人再進攻,大破溫傅。泥熟匐被自己部下殺害,奉職被擒。.

新!!: 突厥汗国和阿史那泥熟匐 · 查看更多 »

阿姆河

阿姆河(آمودریا;Amudaryo;د آمو سيند;Amyderýa;Амударё),是中亞最長的河流。在古代,這條河被認為是大伊朗和圖蘭之間的邊界。.

新!!: 突厥汗国和阿姆河 · 查看更多 »

阿波可汗

阿波可汗,名阿史那大逻便,突厥可汗,木杆可汗之子。581年,佗缽可汗去世,佗钵可汗的汗位继承哥哥木杆可汗,所以临死前嘱咐其子阿史那庵逻,一定要立木杆可汗的儿子阿史那大逻便为可汗。但是佗钵可汗死后,以乙息记可汗之子东面小可汗、尔伏可汗摄图为首的突厥贵族称大逻便的母亲出身低微,一致拥立庵逻为可汗。 阿史那庵逻即位后,大逻便不服庵逻,经常遣人辱骂庵逻。庵逻不能制,便将汗位让给了摄图,摄图是为沙钵略可汗。沙钵略可汗以大逻便为阿波可汗,统辖西域。沙缽略可汗屡次侵犯新兴的隋朝,隋朝派长孙晟游说阿波可汗和西突厥达头可汗,分化突厥的势力。阿波可汗和达头可汗不断攻击沙缽略可汗。沙缽略可汗和隋朝讲和后,阿波可汗又侵犯隋朝。587年四月,沙缽略可汗去世,其弟处罗侯即位,为莫何可汗,当年,他出兵攻击阿波可汗,擒之,献于隋朝。其国立鞅素特勤之子,是为泥利可汗。.

新!!: 突厥汗国和阿波可汗 · 查看更多 »

薛延陀

薛延陀,是敕勒部落之一,他們是部落聯合體,由薛(Syr)與延陀(Tardouch)組成。是東部高車一部落。曾經於487年(齊永明五年),隨阿伏至羅到準噶爾盆地建高車國。其中族源有匈奴。 南北朝時遊牧於阿爾泰山西南,額爾齊斯河一帶,少數留在于都斤山。他們的軍力很大。曾經多次反叛。六世纪中叶,准噶尔盆地的敕勒人随突厥土门可汗东征柔然后,散居在漠北的敕勒人分成15部,薛延陀为其中一部。605年,他們的首領乙失缽驅逐突厥泥厥處羅可汗。直到618年才被射匱可汗重新征服。 628年,西突厥汗國大亂。薛延陀部長乙失夷男率7萬戶越阿爾泰山歸依東突厥汗國。後來,敕勒的拔野古、回紇、同羅相繼作亂。推乙失夷男為可汗,即真珠可汗,牙帳設在鬱督軍山,在630年立國。接受唐朝的可汗封号。徙庭于独逻河(今蒙古国土拉河)。後來一些室韋、靺鞨依附。同年与唐军一起消灭了东突厥,并占领漠北之地。 646年在唐灭薛延陀之战中被唐朝(李道宗等将领)在回纥的帮助下击败,随后亡國。唐太宗於故地設六府七州,隶属于燕然都护府,分别是: 六府:.

新!!: 突厥汗国和薛延陀 · 查看更多 »

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Енисе́й),古称剑河,是流入北冰洋最大的河流。比密蘇里河—密西西比河短,但流量是前者的1.5倍。起源於蒙古國,朝北流向喀拉海,其流域範圍包含了西伯利亞中部大部分地區。如以色楞格河—安加拉河為源頭計算,全長5,539 公里。 上游湍急,多急流、洪水,周圍人口稀少。蘇聯政府利用勞改犯人在中游修築水壩,為工業提供電力,遺留了嚴重的污染問題。在穿越人口稀疏的針葉林時,無數支流匯入。最後到達無人煙的的凍原地區——每年有超過半年時間處於冰封狀態。與其他西伯利亞的河流一樣,近年流量有上升趨勢,有指是全球暖化所導致。由此形成北冰洋鹽度下降,可能透過海流對全球造成影響。.

新!!: 突厥汗国和葉尼塞河 · 查看更多 »

蒙古国

蒙古國(西里尔字母Монгол улс,传统蒙古文:)是一個亞洲單一議會共和制國家,位於俄羅斯聯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交會處,首都與最大城市為烏蘭巴托。蒙古國由行政區劃分為21個省一個直轄市兼首都的烏蘭巴托所構成,其領土面積為1,564,116平方公里。 當前蒙古國的國土是古代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等,多個游牧民族生活和曾經建立政權的地區。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國,1271年他的孫子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滅亡後蒙古人退回蒙古草原,但經常在邊境與明朝發生衝突。 16到17世紀起蒙古開始受到藏傳佛教影響,17世紀末時蒙古全境被納入清朝統治範圍,1911年清王朝崩潰後,蒙古曾宣布獨立,但未得到眾多國家承認,直到1921年人民革命取得在俄國控制下的獨立,並至1961年加入聯合國開始取得國際確認。 1924年成立的社會主義蒙古人民共和國受到蘇聯很大影響,成為蘇聯的衛星國。 1989年東歐劇變後,蒙古亦在1990年初發生了民主革命,導致1992年頒布了一個實行多黨制的新憲法,並開始向市場經濟過渡。 蒙古國國土面積為1,564,116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19大的國家,也是僅次於哈薩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 ,人口約300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主權國家。蒙古國可耕地較少,大部分國土被草原覆蓋,北部和西部多山脈,南部為戈壁沙漠,約30%的人口從事游牧或半游牧。蒙古國的主要宗教為藏傳佛教,主要民族為蒙古族,亦有哈薩克、圖瓦等其他少數民族分佈於西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660美元(2016年)。 蒙古於1997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並繼續尋求增大其在地區經濟和貿易的參與度。.

新!!: 突厥汗国和蒙古国 · 查看更多 »

肆葉護可汗

肆葉護可汗(),名阿史那咥力,西突厥可汗,统叶护可汗之子,封为特勤。628年,统叶护可汗的伯父杀死统叶护可汗,自立为莫贺咄可汗。莫贺设阿史那泥孰迎立咥力特勤,是为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肆叶护和莫贺咄互相攻战不止。他们各向唐朝求婚。唐太宗驳斥道:“汝国扰乱,君臣未定,战争不息,何得言婚”,并命他们各守边境,停止互相征伐。西突厥内乱,原先役属的西域诸国和铁勒各部纷纷叛离。 630年,莫贺咄兵败,逃往阿尔泰山,被泥孰杀死。诸部共推肆叶护为西突厥大可汗。肆葉護可汗北征铁勒,被薛延陀真珠可汗打败。肆葉護可汗为人多疑,杀功臣乙利可汗,并诛灭其宗族。他又欲殺害擁立他的泥孰,泥孰逃往焉耆。632年秋,肆葉護可汗遭设卑达官与弩失毕部攻击,逃往康居,不久去世。 Category:突厥可汗 Category:阿史那氏.

新!!: 突厥汗国和肆葉護可汗 · 查看更多 »

铁勒

铁勒(--,中古漢語擬音:),又称敕勒、高车、丁零、狄历,6世紀到7世紀,亚欧大陆中部分布的突厥以外突厥语族遊牧民的总称。其中的回鶻后来建立汗国。.

新!!: 突厥汗国和铁勒 · 查看更多 »

长孙晟

長孫晟,字季晟,河南洛阳人,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平原县侯长孙兕的儿子,隋右驍衛將軍、著名外交家,平突厥之功臣。 长孙晟“性通敏,略涉书记,善弹工射,矫捷过人”《隋书·长孙晟列传》。北周时崇尚武功,贵族子弟交游皆以武艺相夸相敬,每次共同驰射,同辈皆在长孙晟之下。长孙晟十八岁时为司卫上士。起初没有名气,别人也不知其才能,唯杨坚一见,深赞其异才,携其手并对人说:“长孙郎武艺逸群,适与其言,又多奇略。后之名将,非此子邪?”.

新!!: 突厥汗国和长孙晟 · 查看更多 »

處羅可汗

處羅可汗(),阿史那氏,名奚纯,启民可汗之子,在619年至620年間任東突厥可汗,在位2年。《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上 生年没有记载。始畢可汗在619年死後,其子什缽苾年幼,東突厥人改立始畢之弟俟利弗設為可汗,是為處羅可汗。處羅繼位後,以隋義成公主為妻。620年處羅收留了隋煬帝的皇--蕭氏及齊王暕之子楊政道,立政道為隋王,把留在境內的中原人交給政道管治。同年處羅去世,義成公主不立處羅嫡子奧射設阿史那摸末,改立處羅之弟咄苾,是為頡利可汗。.

新!!: 突厥汗国和處羅可汗 · 查看更多 »

柔然

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檀檀,古代遊牧民族,先祖為東胡,中世紀原是附屬於鲜卑拓跋部的一個部落。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中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主要是柔然和敕勒。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突厥汗國自蒙古高原崛起後,柔然分裂許多分支,其中一支融入室韋,因此柔然也是蒙古人祖先之一,一支西遷成為歐洲所說的阿瓦爾人,而柔然也是契丹人的祖先之一。 南北朝时柔然也自称“汉”,柔然君臣于481年致南齐皇帝萧道成的国书:“虽吴(指长江以南)、汉(指柔然)异域,义同唇齿……光复中华(北魏占领的中原)……岂不盛哉!”公元552年柔然因属下突厥部落起义而灭国。一些史学家认为有可能在最后民族相杀的悲剧中,柔然的一支部落在公元568年进入了东欧,在那里,柔然成了欧洲人所说的阿瓦尔人。.

新!!: 突厥汗国和柔然 · 查看更多 »

李思摩

李思摩,本姓阿史那氏,名思摩,突厥人,被赐姓李氏,他是伊利可汗曾孙,佗钵可汗之孙,咄六设之子,他因样子像粟特人,不被信任。 唐朝攻破突厥颉利可汗以后,为招抚突厥人,允许他们迁入内地居住,并允许他们在朝为官。各部落的大小可汗在归附唐朝以后,被分配到皇宫守门,以表示对他们的信任。李思摩被封为右武候大将军、化州都督、怀化郡王。 贞观十三年,唐太宗驾临九成宫,半夜,突利可汗的弟弟,当时唐朝中郎将结社率,支持突利可汗之子贺罗鹘突袭皇帝寝宫,事发被杀。此后,太宗因为担心突厥人难以被恩德感化,危害唐朝,把在内地居住的突厥降民迁至黄河以北的定襄城(治所在山西大同)居住。李思摩被封为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统治这些突厥人。 贞观十九年,李思摩以右卫大将军跟随唐太宗征讨高句丽,在白岩城下受到箭伤,太宗亲自为他吮血,以激励士气。.

新!!: 突厥汗国和李思摩 · 查看更多 »

杭爱山

杭愛山(),是一道位於外蒙古(今蒙古国)中部的山脉,西北-东南走向,跨扎布汗省、前杭爱省和后杭爱省,全长约700公里,主峰海拔4031米。 杭爱山脉是蒙古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均发源于其北麓,向北经过俄罗斯境内最终注入北冰洋。 杭爱山在古代被称为燕然山(又稱燕山,但并非北京附近的燕山)。《後漢書·竇憲傳》記載:“燕然山,去塞三千餘里”。燕然山因中国东汉年间“车骑将军窦宪破北匈奴,追及此,与耿秉登山,令班固作铭,刻石颂功,记汉威德”一事而著名,后世中国文人在希望本国能够抗御外侮时,往往以勒石燕然为鼓励。 南北朝末期,新崛起的突厥建都在于都斤山,不少中国学者认为就是今日的杭爱山。.

新!!: 突厥汗国和杭爱山 · 查看更多 »

東突厥

東突厥汗國(581年-630年)是突厥汗國于581年正式分裂後的東部汗國。.

新!!: 突厥汗国和東突厥 · 查看更多 »

毗伽可汗

毗伽可汗(古突厥語:𐰋𐰃𐰠𐰏𐰀𐰴𐰍𐰣,拉丁轉寫:Bilge qaγan;),原名默棘连,后东突厥大汗。(毗伽是突厥和回鹘大汗常用的尊称之一,但由于毗伽可汗碑的发现,现多指后东突厥的此位可汗。) 毗伽为后东突厥创立者骨咄禄之子,任突厥左贤王。716年,东突厥大汗默啜死,毗伽之弟右贤王阙特勤起兵杀默啜之子,于719年奉兄长默棘连即位,称毗伽可汗。 毗伽继位后,任用老葛逻禄部臣暾欲谷为谋臣,招纳离散的部众,并于720年打败中国唐朝的征讨大军,重振突厥汗国。暾欲谷认为“唐主英武,民和年丰”,不可为敌,毗伽遂在大胜之后向唐求和,“请父事天子”。727年,吐蕃约毗伽合攻唐朝,毗伽不但拒绝,还将这一情报及时通知唐朝,得到唐玄宗的赞赏,两国遂建立良好关系,互相开展贸易。731年,阙特勤死,唐朝派专使吊唁,并派画师协助突厥立碑。 734年,毗伽为权臣梅录啜毒杀,在毒发之前成功复仇杀死梅录啜。.

新!!: 突厥汗国和毗伽可汗 · 查看更多 »

汗國

汗国,是君主制国家的一种,通常指由汗或可汗(大汗)统治的国家。汗国一词常出现在描述古代由突厥、蒙古等中亚民族所建立的国家上。其它种类的君主制国家包括帝国、王國和公國等。.

新!!: 突厥汗国和汗國 · 查看更多 »

沙缽略可汗

沙缽略可汗(古突厥語:𐰃𐱁𐰉𐰺𐰀𐰴𐰍𐰣,拉丁轉寫:Ϊšbara qaγan;),名阿史那摄图,突厥可汗,乙息记可汗阿史那科罗之子。佗缽可汗以侄儿摄图为尔伏可汗统东面。581年,佗缽可汗去世,其子阿史那庵逻将汗位让给了摄图,是为沙缽略可汗。在可敦北周千金公主的影响下,沙缽略可汗屡次侵犯新兴的隋朝。但隋朝派长孙晟游说西突厥阿波可汗和达头可汗,分化突厥的势力。最后583年沙缽略可汗被隋朝打败后,只好和隋朝讲和。 587年四月,沙缽略可汗去世,其弟处罗侯即位,为莫何可汗,其子阿史那雍虞闾在1年后成为突厥的都藍可汗。.

新!!: 突厥汗国和沙缽略可汗 · 查看更多 »

泥厥處羅可汗

#重定向 泥撅處羅可汗.

新!!: 突厥汗国和泥厥處羅可汗 · 查看更多 »

泥利可汗

泥利可汗,阿史那氏,他是木杆可汗之孙,鞅素特勤之子。587年,东突厥莫何可汗出兵擒阿波可汗,献于隋朝。其国立鞅素特勤之子,是为泥利可汗。其妻为汉人向氏。604年前后,泥利可汗去世,其子阿史那达曼即位,为泥厥處羅可汗。.

新!!: 突厥汗国和泥利可汗 · 查看更多 »

漠北

漠北可以指:.

新!!: 突厥汗国和漠北 · 查看更多 »

木杆可汗

木杆可汗(古突厥語:𐰢𐰆𐰴𐰣𐰴𐰍𐰣;拉丁轉寫:Mukan Kagan),本名阿史那俟斤,亦作阿史那燕都,土門之次子,第三任東突厥可汗。根據《北史》記載,木杆可汗「狀貌奇異,面廣尺餘,其色赤甚,眼若琉琉,剛暴,勇而多知,務於征伐」;《資治通鑑》則形容他「狀貌奇異,性剛勇,多智略,善用兵」,可見他是一個具領導能力的領袖。 木杆可汗在位期間,將其版圖擴展,鞏固邊界,以對抗嚈噠人,疆域东至辽海,西至西海(今里海),南至阿姆河以南,北至贝加尔湖以北,为突厥最盛时期。曾北服堅昆,东败契丹。當時,粟特文化對突厥的影響達至高峰。粟特文化由來自吐魯番地區的商人傳入。吐魯番語及文字均使當時所使用的語言。 木杆可汗死後,其弟他缽(亦作佗鉢)繼任。他的女兒嫁於北周武帝宇文邕,是為阿史那皇后。.

新!!: 突厥汗国和木杆可汗 · 查看更多 »

显庆

显庆(656年正月-661年二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唐朝使用这个年号共5年餘。 为避讳唐中宗李显的名字,因此唐朝人追称显庆年号多称明庆,又作光庆。.

新!!: 突厥汗国和显庆 · 查看更多 »

敕勒

敕勒,又称铁勒、高车、丁零、狄历,古代民族,属于原始游牧部落。敕勒是古代赤狄的後裔,据《史记》记载丁零最初游牧于贝加尔湖以东、南附近,据《魏略》记载公元3世纪开始扩至叶尼塞河上游,与古坚昆杂居,这些部落称之为西丁零。公元四世紀末至六世紀中葉,繼匈奴、鮮卑之後,高車人和柔然人活動於中國大漠南北和西北廣大地區。.

新!!: 突厥汗国和敕勒 · 查看更多 »

拓西可汗

拓西可汗(),突厥可汗,名阿史那匐俱,默啜之子。699年,默啜立阿史那匐俱为小可汗,地位在左、右厢察之上,主管处木昆等十姓,兵四万余人,又号称拓西可汗。716年六月廿九,拔曳固部落溃兵颉质略将默啜伏击斩杀,默啜的儿子拓西小可汗继立大可汗,默啜之兄骨咄禄的儿子阙特勒将其击杀。.

新!!: 突厥汗国和拓西可汗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