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科科斯板块

指数 科科斯板块

科科斯板块,或译科科板块,以位于其中的科科岛命名,是位于中美洲西岸外的太平洋中的一个大洋板块。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是南极洲板块的一部分。 科科斯板块是由沿着东太平洋海隆发生的海底扩张形成的,位于被地质学家叫做科科斯-纳斯卡扩张系的复杂区域内。科科斯板块从海隆处开始被向东推动,在其东部则受到位于其上的低密度的加勒比板块的推挤或拉动(可能两者兼有),而消减于其下。这一消减带造就了从哥斯达黎加到危地马拉的具有火山的山脉(为科迪勒拉山系的一部分),以及向北延伸直达墨西哥的一条地震带。 科科斯板块的东北界和东界为会聚边界,消减于北美洲板块、加勒比板块和南美洲板块之下。其南界和西界则以离散边界分别与纳斯卡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接。 科科斯板块和纳斯卡板块都是古法拉龙板块的残遗,二者在大约2300万年前分裂。这两个板块的边界以位于加拉帕戈斯群岛之下的热点为标志。 科科斯板块之北尚有一个名为里维拉板块的正在消减中的小板块,它被认为是在500万-1000万年前从科科斯板块分离出来的。 灾难性的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即是由科科斯板块内部的地震活动造成的。.

18 关系: 加勒比板块危地马拉南美洲板块墨西哥中美洲会聚边界哥斯达黎加火山离散边界科科岛科隆群岛科迪勒拉山系纳斯卡板块萨维尔·勒·皮雄里维拉板块板块构造论法拉龙板块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

加勒比板块

加勒比板块是一个大部分为大洋地壳的板块,位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北岸以外的加勒比海。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是美洲板块的一部分。 加勒比板块的面积大约是320万平方千米,它与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和科科斯板块接界。这些边界都是地震活动密集区,频繁发生地震,偶然还会发生海啸;在边界上还有火山喷发。.

新!!: 科科斯板块和加勒比板块 · 查看更多 »

危地马拉

地馬拉共和國(República de Guatemala),通稱瓜地馬拉,位於中美洲,西濒太平洋,东临加勒比海,北与墨西哥接壤,东北邻伯利兹,东南邻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

新!!: 科科斯板块和危地马拉 · 查看更多 »

南美洲板块

南美洲板块,简称南美板块,是一个大板块,包括了整个南美洲大陆,向东一直延伸至中大西洋海岭。它是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美洲板块的南半部。 南美洲板块的东界是离散边界,与非洲板块相邻,这一边界形成了中大西洋海岭的南段。其南界与南极洲板块和斯科舍板块形成复杂的边界。其西界与正在消减的纳斯卡板块形成会聚边界。在其北界,南美洲板块则与加勒比板块相邻。 今天业已分裂成科科斯板块和纳斯卡板块的古法拉龙板块的南部残遗部分仍然在继续向南美洲板块的西界之下消减。这一消减作用抬升了宏伟的安第斯山脉,并造就了散布于安第斯山脉中的火山。据一些推测,南美洲板块的西向移动除了迫使科科斯板块和纳斯卡板块消减于其下之外,还使其北面的加勒比板块和南面的斯科舍板块遭到挤压。这两个板块具有相似的形状,而且都在其东界发生消减;它们被认为是在法拉龙板块上形成的古火山区,火山喷发使这两个板块的地壳加厚,因而无法消减于南美洲板块之下。 有证据表明,南美洲板块现仍在继续以一个非常缓慢的速度向北移动。 Category:板块 Category:南美洲自然史.

新!!: 科科斯板块和南美洲板块 · 查看更多 »

墨西哥

墨西哥合众国(Estados Unidos Mexicanos, ),通稱墨西哥(México ),是北美洲的一个联邦共和制主权国家,北部同美国接壤,南侧和西侧滨临太平洋,东南为伯利兹、危地马拉和加勒比海,东部则为墨西哥湾。其面积达近二百万平方公里(超过760,000平方英里),为美洲面积第五大国家和世界面积第十四大国家。其总人口超过1.2亿,为世界第十人口大国,西班牙语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及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国。墨西哥为联邦国家,包括三十二个州;其首都和最大城市墨西哥城亦为一州。 前哥伦布时期的墨西哥为诸多先进的中部美洲文明发源地,如奥尔梅克、托尔特克、特奥蒂瓦坎、萨波特克、玛雅和阿兹特克等。1521年,西班牙帝国以墨西哥-特诺奇提特兰为基点征服并殖民了这一地区,并将之建制为新西班牙总督辖区。1821年,在墨西哥独立战争之后,这一辖区宣布独立并受承认为墨西哥。独立后的墨西哥经历了一段动荡期,经济和政治均不稳定。美墨战争(1846–48)后其被迫将位于北部的近三分之一领土割让给美国。19世纪的墨西哥经历了糕点战争、法墨战争、内战、两个帝国以及一段独裁时期。1910年开始的墨西哥革命推翻了独裁统治,最终促成了的订立和现行政治体制的建立。 墨西哥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世界第十五大,国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十一大。墨西哥经济与其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贸易伙伴紧密相关,尤其是美国。自1994年起,墨西哥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首个拉丁美洲成员国。世界银行将其归为中高收入国家,分析人士亦称其为一新兴工业化国家。估计至2050年,墨西哥将成为全球第五或第七大经济体。该国被认为是一地域大国和中等强国,并时常被认为是一新兴强国。墨西哥文化历史遗产丰富,拥有美洲数量第五多和世界第六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2015年其为世界访客数量第十的国家,国际来访人次达2910万。墨西哥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G20峰会和团结谋共识成员国,2014年起成為法语圈国际组织观察员。.

新!!: 科科斯板块和墨西哥 · 查看更多 »

中美洲

中美洲是一個地理概念,依據不同的劃分法,屬於北美洲或南美洲的一部份,一般指連接北美洲與南美洲之間的地峽,現有七至八個國家。.

新!!: 科科斯板块和中美洲 · 查看更多 »

会聚边界

#重定向 聚合板塊邊緣.

新!!: 科科斯板块和会聚边界 · 查看更多 »

哥斯达黎加

哥斯达黎加共和國(República de Costa Rica),通稱哥斯达黎加(台灣稱哥斯大--黎加,中國大陸和港澳稱哥斯達--黎加),意為「豐饒海岸」,是中美洲国家,北邻尼加拉瓜,南与巴拿马接壤。哥斯达黎加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个裁撤军队的国家。哥斯达黎加首都在聖荷西。.

新!!: 科科斯板块和哥斯达黎加 · 查看更多 »

火山

火山是地表下在岩浆库中的高温岩浆及其有关的气体、碎屑从行星的地壳中喷出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態的地质结构。 地球上的火山发生是因为地壳被分裂成17个主要的和刚性的地壳板块,它们漂浮在地幔的一个更热和更软的层。火山可以分为死火山和活火山。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現喷发事件的活火山叫做睡火山(休眠火山)。另外还有一种泥火山,它在科学上严格来说不属于火山,但是许多社会大众也把它看作是火山的一种类型。 火山爆发可能会造成许多危害,不仅在火山爆发附近。其中一个危险是火山灰可能对飞机构成威胁,特别是那些喷气发动机,其中灰尘颗粒可以在高温下熔化; 熔化的颗粒随后粘附到涡轮机叶片并改变它们的形状,从而中断涡轮发动机的操作。火山爆发是一种很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常常伴有地震。大型爆发可能会影响温度,因为火山灰和硫酸液滴遮挡太阳并冷却地球的低层大气(或对流层); 然而,它们也吸收地球辐射的热量,从而使高层大气(或平流层)变暖。 历史上,火山冬天造成了灾难性的饥荒。 虽然火山喷发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但同时它也带来一些好处。例如:可以促进宝石的形成;扩大陆地的面积(夏威夷群岛就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作为观光旅游考察景点,推动旅游业,如日本的富士山。 专门研究火山活动的学科称为火山学。.

新!!: 科科斯板块和火山 · 查看更多 »

离散边界

#重定向 分離板塊邊緣.

新!!: 科科斯板块和离散边界 · 查看更多 »

科科岛

科科岛可以指下列群岛或岛屿:.

新!!: 科科斯板块和科科岛 · 查看更多 »

科隆群岛

科隆群岛,欧洲殖民者称加拉帕戈斯群岛(Islas Galápagos,官方名稱Archipiélago de Colón),位于太平洋东部,接近赤道,为厄瓜多尔领土,屬火山群岛,面积7976平方公里,离厄瓜多尔本土1100公里,是-zh-hans:加拉帕戈斯省;zh-hk:加拉帕戈斯省;zh-tw:加拉巴哥省;-(Provincia de Galápagos)所在地,西班牙語中Galápagos指為龜。加拉巴哥群岛最先由巴拿马主教托馬斯·德·貝蘭加用文字提及。 群島由7个大岛,23个小岛,50多个岩礁组成,其中以伊莎貝拉島(Isla Isabela)面积最大,圣克鲁兹岛人口最多。群岛全部由火山堆和火山熔岩组成,赤道横贯北部,因受秘鲁寒流影响,气候凉爽并极干旱,這些岛上有著加拉巴哥象龜、加拉巴哥陸鬣蜥及加拉帕戈斯企鵝等奇特的动物棲息,許多動植物更是全世界獨有。這些群島上的生物獨特性,啟發了1835年9月來訪的達爾文,使他對物種可能的真正起源重新深思,進而成為二十多年後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的開端。由於島上的自然環境獨一無二,厄瓜多尔政府於1959年將群島列為國家公園加以保護。 2015年7月,美国最畅销的旅游杂志《Travel+Leisure》评选2015年世界上最棒的小岛,加拉帕戈斯群岛夺冠。.

新!!: 科科斯板块和科隆群岛 · 查看更多 »

科迪勒拉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American Cordillera;cordillera Americana)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其山脉位于南北美洲大陆西部,北起阿拉斯加,南到火地岛,绵延约15000公里。属中新生代褶皱带。.

新!!: 科科斯板块和科迪勒拉山系 · 查看更多 »

纳斯卡板块

纳斯卡板块,或译纳兹卡板块,以秘鲁南部的纳斯卡地区命名。它是南美洲西岸以外东太平洋中的一个大洋板块。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是南极洲板块的一部分。 纳斯卡板块的东界为一会聚边界消减带,俯冲于南美洲板块和安第斯山脉之下,形成秘鲁-智利海沟。其南界与南极洲板块形成离散边界,即智利海隆,在该处因为海底扩张,岩浆得以溢出。其西界与太平洋板块形成离散边界,即东太平洋海隆。其北界则与科科斯板块形成离散边界,即加拉帕戈斯海隆。在纳斯卡板块的西北角,哥伦比亚海岸以外的太平洋中,它和科科斯板块、太平洋板块形成一个三联点。另一个三联点位于其西南角,智利海岸以外的太平洋中,是纳斯卡、太平洋和南极洲板块相会之处。在这两个三联点处,各存在一个罕见的微板块,即北边的加拉帕戈斯微板块和南边的胡安·费尔南德斯微板块。复活节岛微板块则是又一个微板块,位于胡安·费尔南德斯微板块以北不远处,即复活节岛西边不远处。 还有一个三联点位于纳斯卡、南极洲和南美洲板块相会处。这个三联点被认为和1960年的一次9.5级大逆冲地震——智利大地震——有关。 幸运的是,几乎没什么岛屿因为这些三联点的复杂运动而时常遭受地震灾难。但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是个例外。 卡内基海岭是纳斯卡板块北部的一处特征地貌,它长1350公里,宽300公里,加拉帕戈斯群岛即位于其西部末端。它和纳斯卡板块的其余部分都消减于南美洲之下。 纳斯卡板块的绝对运动速度,经校准,为3.7厘米/年,方向为偏东(88°),在所有板块中是绝对运动速度最快的之一。纳斯卡板块的消减是少见的平板消减,在发生消减的时候,变形和撕裂同时发生(Barzangi and Isacks),并持续不断地形成具有火山的安第斯山脉。纳斯卡板块的变形甚至还影响到了远在其东部的玻利维亚的地理(Tinker et al.)。 纳斯卡板块和它北部科科斯板块的前身是法拉龙板块,在大约2280万年前的晚渐新世分裂,这一地质时间是通过对磁异常的解释而获知的。.

新!!: 科科斯板块和纳斯卡板块 · 查看更多 »

萨维尔·勒·皮雄

萨维尔·勒皮雄(Xavier Le Pichon, ),法国地质学家。在他的众多贡献中,最负盛名的是1968年提出的板块构造论的综合模型。 他是法兰西学院的教授。.

新!!: 科科斯板块和萨维尔·勒·皮雄 · 查看更多 »

里维拉板块

里维拉板块是太平洋东北部的一个微板块,消减于墨西哥哈利斯科州之下。它位于科科斯板块的北部,被认为在500万-1000万年前与之分离。里维拉板块的消减常常造成地震,最近的一次是2003年1月发生的科利马地震。.

新!!: 科科斯板块和里维拉板块 · 查看更多 »

板块构造论

板块构造论(又稱板块构造假说、板块构造学说或板块构造学,總稱「板塊飄移」)是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现象而发展出的一种地质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现今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1968年法国勒皮雄划分),海洋和陆地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根据这种理论,地球内部构造的最外层分为两部分:外层的岩石圈和内层的软流圈。这种理论基于两种独立的地质观测结果:海底擴張和大陆漂移。 岩石圈可以分為大板塊及小板塊,兩板塊相接觸的部份則可依其相對運動來分為分離板塊邊緣、聚合板塊邊緣及轉形斷層。在板塊邊緣常會出現地震、火山、造山運動及海沟。现今每年的相對運動距離約在0至150 mm不等。 板塊可以分為海洋板塊及較厚的陸地板塊,兩者都有各自的地殼。在聚合板塊邊緣會有隱沒帶,會將板塊沉降至地幔,使岩石圈質量減少,而分離板塊邊緣因海底擴張形成的新地殼,這種對板塊的預測稱為輸送帶原理。較早期的理論認為地球會漸漸膨脹或是漸漸收縮,也都還有一些人支持。 板塊可以移動的原因是因為岩石圈的強度比下方的軟流圈要大,地幔密度的變化造成了。一般認為板塊運動是由海底遠離擴張脊的運動(因為地形及地殼的變化,造成地球引力的差異)、阻力及隱沒帶向下的吸力等影響組合而成。另一種解釋則是考慮地球旋轉的受力差異,以及太陽及月亮的潮汐力。這些因素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及其關係還不清楚,目前也還有許多爭議。.

新!!: 科科斯板块和板块构造论 · 查看更多 »

法拉龙板块

法拉龙板块是一个古代的大洋板块,早在侏罗纪泛大陆解体的时候,就开始隐没于北美洲板块的西海岸之下,最初的隐没带位于今美国犹他州,以后随着北美洲板块的不断增生而逐渐向西推移。它是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弗朗西斯科西边不远处的法拉龙群岛命名的。 当法拉龙板块的隐没开始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心部分陆续隐没于北美洲板块的西南部分之下,现在已经全部隐没。法拉龙板块是东太平洋海隆形成的,由于东太平洋海隆被一些巨大的转换断层切分为许多相距甚远的段落,这些转换断层的东部也已经隐没,所以现在法拉龙板块的残余部分已经被分割成了若干个小板块和微板块。自北向南依次是:探险家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戈尔达板块(这三者都隐没于北美洲板块的北部);里维拉板块,科科斯板块(这二者隐没于中美洲之下);以及隐没于南美洲板块之下的纳斯卡板块。 据研究,法拉龙板块的大部分最初以是以一个很小的角度俯冲到北美洲(尤其是美国西部和加拿大西南部)之下的,从而造就了这一地区的大部分山地(特别是美国境内的落基山脉)。据信,法拉龙板块的一个大碎片现今已经位于北美洲之下的地幔中。另据推测,法拉龙板块已经隐没的扩张中心并未停止活动,它的扩张,可能是美国西部盆山相间区形成的原因。 另外,法拉龙板块还把古老的岛弧和来自其他遥远的板块的各式各样的大陆地壳碎块搬运到北美洲,使北美洲板块不断增生。这些从其他地方搬来的碎块称为地体(有时也更强调地叫作“外来地体”)。北美洲西部的大部分地区都是由这些增生的地体构成的。.

新!!: 科科斯板块和法拉龙板块 · 查看更多 »

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

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是指1985年9月19日发生在墨西哥城的芮氏地震規模7.8级的地震。.

新!!: 科科斯板块和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科科斯板塊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