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指数 盟

盟()又称艾马克,为清代蒙古地区特有的监察机构,与旗形成盟旗制。至民国时,与旗演变为内蒙古地区特有的行政区单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成為内蒙古自治区直辖的地級行政區单位。各盟不设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管理机构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各盟工作委员会和各盟行政公署。盟下辖区域包括若干个县级行政区(县、旗、县级市)。.

58 关系: 县级市县级行政区双塔区外蒙古察哈尔盟巴彦淖尔市中国一级行政区临河区东胜区乡级行政区乌兰察布市乌兰浩特市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伊克昭盟地区行政公署地级行政区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哲里木盟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兴安盟科尔沁区科布多红山区纳文慕仁盟省 (蒙古国)烏蘭察布盟盟旗制道光行政公署辽宁省阿拉善左旗阿拉善盟阜新市赤峰市蒙古文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鄂尔多斯市自治区艾马克集宁区通辽市民族自治地方汉语汉语拼音清代蒙古...清代蒙古盟部旗列表清朝朝阳市昭烏達盟海拉尔区旗 (行政区划)政府扎兰屯市 扩展索引 (8 更多) »

縣,在汉语中为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在中国先秦时代作为地名出现,至春秋战国时演变为行政区名称,并沿用至今。成为漢字文化圈传统意义上和法律地位上的地方行政單位名稱,歷史悠久。不過在今日的日本,縣是國家最高等級行政區。.

新!!: 盟和县 · 查看更多 »

县级市

县级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划单位,行政地位与县相同的县级行政区——市(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指的“不设区的市(即不设市辖区的市)”(略有差别,详情见下),县级市为省、自治区所设地方行政单位;作为区划术语,“县级市”自1983年开始正式固定下来。中国大陆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步伐较快,大多数“市”都以撤县设市的方式建立。.

新!!: 盟和县级市 · 查看更多 »

县级行政区

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单位之一,县级行政区指行政地位与“县”相同的行政区划单位的总称,其管辖乡级行政区。为乡、镇的上一级行政区划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随着行政督察区名称的变更,除各直辖市均隶属于专区(行政督察专区)、地区或地级行政区,现除各直辖市、海南省直管县外均为地级行政区的下一级行政区。.

新!!: 盟和县级行政区 · 查看更多 »

双塔区

双塔区是辽宁省朝阳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

新!!: 盟和双塔区 · 查看更多 »

外蒙古

外蒙古()是清朝後期對漠北蒙古喀爾喀四部的稱呼,由外札薩克蒙古一詞衍生而來,包括土謝圖汗部、賽音諾顏部、車臣汗部和札薩克圖汗部。其地大致相當於今蒙古國除蘇赫巴托爾省、科布多省、巴彥烏列蓋省、烏布蘇省、庫蘇古爾省以外的大部分地區。土謝圖汗、車臣汗二部由庫倫辦事大臣管轄,賽音諾顏、札薩克圖汗二部由烏里雅蘇臺將軍(定邊左副將軍)管轄,由理藩院統籌蒙古事務。 清代初年尚無“外蒙古”之名,稱漠北為“喀爾喀”或“烏里雅蘇臺”。嘉慶年間重修《大清一統志》,因無統一名稱可用,故將烏里雅蘇臺將軍統領的廣大地域籠統地稱為“烏里雅蘇臺統部”(烏里雅蘇臺城為烏里雅蘇臺將軍駐所)。清代中期以來,又有“卡外喀爾喀”、“外三路喀爾喀”、“外四盟蒙古”等名稱。清末,外蒙古取代“烏里雅蘇臺”等,漸成通稱。清末,外蒙古的範圍有時亦含包括科布多和內屬之唐努烏梁海。 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後,杭達多爾濟、車林齊密特等蒙古王公喇嘛擁立庫倫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為皇帝,宣佈獨立,成立“大蒙古國”,是為外蒙古独立。中華民國拒不承認,仍稱其為外蒙古。1912年,外蒙古軍隊攻陷科布多城,佔領科布多全境,並乘勢西進阿爾泰,後來又控制達里岡厓牧場,俄國承認其獨立。1913年,中华民国與俄羅斯帝国簽訂聲明文件及另件確定,承認外蒙古自治權,自治區域為清末庫倫辦事大臣、烏里雅蘇臺將軍與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區域。俄羅斯承認中國對外蒙古的宗主權。1915年,外蒙古取消“獨立”,改為自治。1919年,外蒙古地方撤銷自治。1920年代,蘇聯扶植蒙古人民革命黨控制外蒙古,事實脫離中國統治。1921年,君主立憲制的「大蒙古國」成立。1924年5月,蘇聯承認蒙古為中國一部分。同年7月,大蒙古國改國號為「蒙古人民共和國」。1928年,國民政府將外蒙古改為蒙古地方。1946年,中華民國政府承認外蒙古為獨立的蒙古人民共和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其建交。.

新!!: 盟和外蒙古 · 查看更多 »

察哈尔盟

察哈尔盟是内蒙古的一个盟,位于察哈尔省南部,南邻河北。1958年10月并入锡林郭勒盟。.

新!!: 盟和察哈尔盟 · 查看更多 »

巴彦淖尔市

巴彦尔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内蒙古西部,黄河北岸。市境东邻包头市,南接鄂尔多斯市,西界阿拉善盟,北临蒙古国。地处内蒙古高原西部,黄河自此折向东流,阴山山脉将市境分为两部,南麓为河套平原,北麓为乌拉特草原。全市总面积6.51万平方公里,人口167.73万。包兰铁路、临策铁路、京藏高速、110国道过境。“巴彦淖尔”是蒙古语译音,意思为“富饶的湖泊”,指市境东部的大型湖泊乌梁素海。.

新!!: 盟和巴彦淖尔市 · 查看更多 »

中国一级行政区

中国的一级行政区,或稱“国家一级行政区”,是指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划,在歷史上曾有不同的稱呼。.

新!!: 盟和中国一级行政区 · 查看更多 »

临河区

临河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下辖的一个区,位于内蒙古西部,黄河北岸,河套平原中部,面积2354平方公里,人口约60万(2016) 邮政编码015000。 交通有京藏高速、110国道、包兰铁路、临策铁路,巴彦淖尔机场.

新!!: 盟和临河区 · 查看更多 »

东胜区

东胜区()是中国內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部下辖的一个区。 东胜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东胜区是鄂尔多斯市经济、科技、文化、金融中心;经济发展水平位居自治区前列。交通便利,包茂高速、荣乌高速、包西铁路、包神铁路经此。.

新!!: 盟和东胜区 · 查看更多 »

乡级行政区

乡,中華人民共和國现行基层行政区划单位,区划层次介于县与村之间。“乡”为县、县级市下的主要行政区划类型之一。中国行政区划史上,“乡”一直为县的行政区划单元,因此现行处同一层次的区划单位归入乡级行政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张,行政区划制度出现了大的变革。1980年代以后“乡改镇”、“乡改街道”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在乡级行政区划中,乡(包括镇)设有政府,属于基层政权;乡的行政区划单位为村(含民族村)。但很多乡设有社区,乡的区划单位设置与镇、街道看不出实质性差异。 中国大陆目前的乡级行政区,按省级、县级、乡级三级行政区划制度划分,属于第三级地方行政单位;按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四级行政区划制度划分,属于第四级地方行政单位(四级行政区划为近年来的新发展,八二宪法上尚未认可)。乡级行政单位类型包括乡(及民族乡)、镇、街道,内蒙古自治区还有苏木和民族苏木。乡(民族乡)、镇、苏木均设有政府,县辖区和街道属于准行政区划单位,另外存在少量特设的准乡级行政区划单位——乡级行政管理区(简称管区或管理区)。.

新!!: 盟和乡级行政区 · 查看更多 »

乌兰察布市

乌兰察布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内蒙古中部。市境北邻锡林郭勒盟,东界河北省张家口市,南接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西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西北达蒙古国。阴山山脉大青山横亘市境中部,北麓为内蒙古高原,称为“后山地区”,南麓为黄土高原丘陵区,称为“前山地区”,地势中部高,南北低。境内河流分属黄河、永定河、内陆河三大水系。全市总面积5.45万平方公里,人口211.13万,市人民政府驻集宁区。“乌兰察布”是蒙古语音译,意为“红色的山崖”。.

新!!: 盟和乌兰察布市 · 查看更多 »

乌兰浩特市

乌兰浩特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下轄的一個縣級市,也是興安盟的行政中心所在。位于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腹地。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1.7万人。.

新!!: 盟和乌兰浩特市 · 查看更多 »

人民代表大会

#重定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 盟和人民代表大会 · 查看更多 »

人民政府

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权总称,包括行政、立法(含人大、政协)、司法、军队等组织和机构。现多指的是1954年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行政部门的总称,即除立法(含政协)、司法、军队和政党组织以外的行政事务组织,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政机关。.

新!!: 盟和人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伊克昭盟

伊克昭盟(),舊盟名,后成为行政区名。.

新!!: 盟和伊克昭盟 · 查看更多 »

地区行政公署

地区行政公署,简称地区行署、行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种地方行政机构。地区则是行政公署所管辖的行政区,属于地级行政区。地区行政公署的最高行政领导人是“地区行政公署专员”。地区行署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管理县、自治县和县级市。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作为特例,该地区下辖“区”。地区行政公署是现存的两种行政公署之一,另一种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盟行政公署。.

新!!: 盟和地区行政公署 · 查看更多 »

地级行政区

地级行政区是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中常规的第二级行政区划单位。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盟、自治州等。地级行政区隶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辖若干个县、区、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作为特例,东莞市、中山市、嘉峪关市、三沙市、儋州市等五个地级市下辖街道办事处与乡镇,不辖县、区,因此也被称作“直筒子(地级)市”。地级行政区的级别为正厅级,所以非正厅级的省直辖的行政区划不算作地级行政区,例如:湖北省辖的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河南省辖的济源市等等。直辖市下辖的区,虽然是正厅级,但未列入地级行政区的统计。 实际上,省辖市与地级市并不是一回事。省辖市是在省或自治区直辖下的市,既可以是正厅级(即地级市),也可以是副厅级(如湖北省的仙桃市),也可以是县级市(如海南省的五指山市)。.

新!!: 盟和地级行政区 · 查看更多 »

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原为呼伦贝尔盟,以境内呼倫湖和貝爾湖得名,首府海拉尔清朝时称呼伦布雨尔。市境南接兴安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邻黑龙江省黑河市,北界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西与俄罗斯及蒙古国相邻。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大兴安岭纵贯市境,将市境分为三大部分,西部为呼伦贝尔草原,中部为大兴安岭林区,东部为低山丘陵及河谷平原。西缘额尔古纳河为中俄界河,于市境北端与石勒喀河交汇后称黑龙江,东缘嫩江为与黑龙江省的界河。全市总面积25.28万平方公里,人口252.65万,市人民政府驻海拉尔区。有滨洲铁路等多条铁路和111国道、301国道经过。 呼伦贝尔市曾经是名義上全世界陸地面積最大的城市級行政單位,这一纪录被2018年成立的那曲市打破,呼伦贝尔市實際上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僅有10人左右,是人口密度相對較低的城市。.

新!!: 盟和呼伦贝尔市 · 查看更多 »

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

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1949年4月11日成立;由呼伦贝尔盟和纳文慕仁盟合并成立,额尔钦巴图(原呼伦贝尔盟盟长)任盟长.

新!!: 盟和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 · 查看更多 »

哲里木盟

哲里木盟(Жиримийн чуулган),内蒙古自治区的旧盟名。.

新!!: 盟和哲里木盟 · 查看更多 »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中華人民共和国北部的一个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从清朝中期开始,瀚海以南,長城以北,東至哲里木盟,西至伊克昭盟的蒙古各旗被称为內札薩克或內札薩克蒙古,后来简称為内蒙古。1947年,由中共解放區控制的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内蒙古正式成為政區名。.

新!!: 盟和内蒙古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新!!: 盟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兴安盟

兴安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盟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辖境北临呼伦贝尔市,东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吉林省白城市,南邻通辽市,西界锡林郭勒盟、蒙古国。地处大兴安岭中麓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主要河流有绰尔河、洮儿河、霍林河,皆往东流入嫩江。全盟总面积5.51万平方公里,人口159.91万,蒙古族人口比例约41%,盟行政公署驻乌兰浩特市。“兴安”为满语音译,意为“丘陵”。.

新!!: 盟和兴安盟 · 查看更多 »

科尔沁区

科尔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通辽市政府所在地。前身为哲里木盟下辖县级通辽市,1999年1月13日,哲里木盟改称通辽市,原通辽市改称科尔沁区。.

新!!: 盟和科尔沁区 · 查看更多 »

科布多

科--多(),一作和卜多,原為中國清代城名,後用作地區名。雍正八年(1730年)始築科布多城(今蒙古國科布多省省會)。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置科布多參贊大臣,統轄杜爾伯特部及阿爾泰山一帶諸部落。此後,科--多參贊大臣管轄的地域也被稱為“科布多”。其轄地大致相當於今蒙古國科布多省、巴彦乌列盖省、乌布苏省大部分地區,俄羅斯與阿爾泰邊疆區东南部、阿爾泰共和國、及圖瓦共和國唐努山以南地區,中國新疆阿勒泰地區烏倫古河-額爾齊斯河以北,哈薩克斯坦东哈萨克斯坦州東北一隅。同治三年(1864年),科布多西北的阿爾泰淖爾烏梁海被俄國割佔。1907年,分阿爾泰山一帶置阿爾泰。1912年,科布多被外蒙古軍隊佔領。1919年外蒙古撤銷自治,科布多再次由中國設官治理。1922年以後由蒙古人民黨政府統治。.

新!!: 盟和科布多 · 查看更多 »

红山区

红山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面积506平方千米,人口31万。邮政编码024001。.

新!!: 盟和红山区 · 查看更多 »

纳文慕仁盟

纳文慕仁盟(,为达斡尔语“嫩江”意),是呼伦贝尔东部曾经存在的一个盟。.

新!!: 盟和纳文慕仁盟 · 查看更多 »

省 (蒙古国)

省,或作盟(ᠠᠶᠢᠮᠠᠭ аймаг,意思是“部落”)是蒙古国的第一级行政区划单位。蒙古国分为21个省和首都乌兰巴托。省下设苏木(或译为“县”)。.

新!!: 盟和省 (蒙古国) · 查看更多 »

烏蘭察布盟

烏蘭察布盟(Улаанцав)是清代內蒙古六盟之一,因其會盟之地而得名,隸屬於綏遠將軍。清代烏蘭察布盟統四部六旗,會盟於四子部落旗(今四子王旗)境內之烏蘭察布山(五藍叉拍山)。置盟長、副盟長各一名,於所屬各旗札薩克內簡選。后成为其管辖牧地的行政区名,沿用至2003年,今为乌兰察布市。.

新!!: 盟和烏蘭察布盟 · 查看更多 »

盟旗制

#重定向 清代蒙古盟部旗列表.

新!!: 盟和盟旗制 · 查看更多 »

道光

道光(a;;1821年—1850年)是清宣宗旻宁的年号,共使用三十年。 道光三十年正月清文宗即位沿用。.

新!!: 盟和道光 · 查看更多 »

行政公署

行政公署,为行政督察机构名称,不属于一级政府,属省级政府的派出机关。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的行政公署,是行政督察区之“行政督查专员公署”的简称,類似於清代、北洋時期的道署;1949年后,行政督察区改称“专区”,行政公署则成为“专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1970年代,专区改称“地区”,行政公署成为“地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

新!!: 盟和行政公署 · 查看更多 »

辽宁省

辽宁省,简称辽,舊稱奉天省,中國的一个省,省會位于沈阳市。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 辽宁省的位置是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东南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隔江相望,南临黄海和渤海。辽宁在自古以來便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关外的軍事要隘,也是將东北地区聯繫内蒙古通向歐亞國家為交通上所必經之要道。.

新!!: 盟和辽宁省 · 查看更多 »

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左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轄下的一個旗 。.

新!!: 盟和阿拉善左旗 · 查看更多 »

阿拉善盟

阿拉善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辖境西南与甘肃省接壤,东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毗邻,东界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735公里。地处内蒙古西部阿拉善高原,由西至东分別为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东部为阴山余脈,东南部为贺兰山,西部为马鬃山,南部为合黎山和龙首山。黄河流经东部边缘,西部有额济纳河往北注入居延海。全盟总面积24.81万平方公里,人口24.35万,盟行政公署驻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主要旅游景点有西夏国军事重镇黑城遗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及胡杨林。.

新!!: 盟和阿拉善盟 · 查看更多 »

阜新市

新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东经121°1'—122°56',北纬41°41'—42°56'之间。曾是中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1990年以来,该市地下可采煤大部分都被採空,经常发生地表塌陷等灾难,工人大量下岗,是资源枯竭城市的典型。2001年12月24日,阜新被确定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之后实现顺利转型。.

新!!: 盟和阜新市 · 查看更多 »

赤峰市

赤峰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原为昭烏達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总面积8.69万平方公里,人口429.95万,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市政府驻松山区。.

新!!: 盟和赤峰市 · 查看更多 »

蒙古文

#重定向 蒙古語文字.

新!!: 盟和蒙古文 · 查看更多 »

锡林郭勒盟

锡林郭勒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东。辖境东接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南邻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西界乌兰察布市,北与蒙古国接壤。地处内蒙古高原中部,地势南高北低,盟境东缘为大兴安岭西麓,中部为乌拉盖盆地,西部为乌兰察布高原东段。境内河流多为季节性内陆河,主要河流有乌拉盖河和锡林河。全盟总面积19.99万平方公里,人口104.26万,蒙古族人口比例约三成,盟行政公署驻锡林浩特市。锡林郭勒盟是全区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草原辽阔,牧马产业发达,有“中国马都”之称,位于辖境西北部边境的二连浩特是中蒙边境的重要口岸。.

新!!: 盟和锡林郭勒盟 · 查看更多 »

锡林浩特市

锡林浩特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亦是该盟的首府。锡林浩特蒙古语意为“高原的城”,原名贝子庙。 锡林郭勒市位于东经116°,北纬°44度附近,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锡林郭勒草原上。面積14902平方公里,人口11万。以汉族和蒙古族为主工业有畜产品加工、民族用品工业等。土特产绒毛、蘑菇等。有207国道和303国道通过。并有铁路与集通铁路连接。.

新!!: 盟和锡林浩特市 · 查看更多 »

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前身为伊克昭盟--。市境东临呼和浩特市、山西省忻州市,南邻陕西省榆林市、宁夏吴忠市,西界阿拉善盟、乌海市、宁夏石嘴山市、银川市,北接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为库其布沙漠,南部为毛乌素沙漠,东部为丘陵沟壑,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黄河环绕市境东、北、西三面边界。全市总面积8.69万平方公里,人口204.51万,市人民政府驻康巴什区。“鄂尔多斯”之名來自所處的鄂尔多斯高原,可追溯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为蒙古语“众多的宫殿”之意。 鄂尔多斯煤炭资源丰富,全市约八成面积蕴含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储量亦丰,自上世纪末得到开发以来,经济总量一直迅速攀升,因其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而闻名。2015年,鄂尔多斯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行全国第一。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新!!: 盟和鄂尔多斯市 · 查看更多 »

自治区

自治区是一種行政区划類型。一個國家的自治區,其地方政府在內部事務方面,會擁有比其他同等級行政區來得高的自主空間。通常(但不是絕對),自治區的成立是因為其範圍內的主要居住民族在該國國內屬於少數,但也有其他的設置因素,例如一個與該國大部分土地分隔開的地區,也常常會被設置為自治區(例如西亞國家亞塞拜然的納希契凡自治共和國便屬此例)。.

新!!: 盟和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艾马克

艾马克(,意思是“部落”)是蒙古国和内蒙古的行政区划单位,中文分别称“省”和“盟”。目前蒙古国有21省,内蒙古有三盟。 历史上艾马克就是部落,中文史籍称“部”,高于鄂托克(领地)。清朝在蒙古设立盟(,意思是“会盟”)旗制度,内扎萨克24部并为六盟,喀尔喀四部各设一盟,等等。 清朝灭亡后,艾马克逐渐取代盟成为行政单位,中文称“省”。20世纪40年代,内蒙古的艾马克中文改称“盟”,但蒙古语名称不变。.

新!!: 盟和艾马克 · 查看更多 »

集宁区

集宁区()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山脉灰腾梁南麓,北纬41°01′,东经113°10′。 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市辖区。面积114.2平方千米,总人口约32万(2009年)。有蒙古、回、满、达斡尔、藏、维吾尔、苗、彝等少数民族。.

新!!: 盟和集宁区 · 查看更多 »

通辽市

通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前身为哲里木盟(),位于内蒙古东南部,松辽平原西部边缘,科尔沁草原和“黄金带”西辽河冲积平原。蒙古族人口143.9万人,占总人口的46%,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数量最多的地级市,还有回、满、朝鲜等少数民族。.

新!!: 盟和通辽市 · 查看更多 »

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县级以上行政区的总称,分三级:.

新!!: 盟和民族自治地方 · 查看更多 »

汉语

漢語,又稱中文、華文、唐話、中國話等,是漢藏語系漢語族下之一種語文,為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目前世界有六分之一人口做為母語。漢語有多種分支语言,當中現代標準漢語為現行的漢語通用語,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又稱為普通話)、以及中華民國的国语。此外,漢語還是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傳統華人社會習慣稱之為「漢語」,本文一律以漢族慣稱「漢語」來表示,國際間常稱中文。其他稱呼僅限特定人群使用,請另見相關條目。,并被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采用为官方语言。 汉字是汉语的文字書寫系统,又称汉文、中文、华文、唐文,在中华民国又称为国文,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時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漢語属分析语,有声调。漢語包含書面語及口語兩部分,古代書面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使用現代標準漢語語法、詞彙的中文通行文体(又称白话文)。 对于汉语的分支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汉语定义为语言,并将官话、贛語、闽语、粤语、客家语、吴语、湘语七大语言定义为一级方言;另一种观点则将汉语视为语族,其下無法互相溝通的視為語言,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就將漢語族分為13種語言:闽东语、晋语、官话、莆仙语、徽语、闽中语、赣语、客家语、湘语、闽北语、闽南语、吴语、粤语。.

新!!: 盟和汉语 · 查看更多 »

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簡稱为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作普通话(現代標準漢語)標音的方案,為目前中文羅馬拼音的國際標準規範。汉语拼音在中国大陆作为基础教育内容全面使用,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海外,特别是常用現代標準漢語的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美国唐人街等,目前也在汉语教育中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臺灣自2008年開始,中文譯音使用原則也採用漢語拼音,但舊護照姓名和部分地名仍採用舊式威妥瑪拼音。 汉语拼音同时是将汉字转写为拉丁字母的规范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无论是中国大陆的规范还是国际标准,都明确指出了汉语拼音的性质和地位,即汉语普通话的拉丁拼写法或转写系统,而非汉语正寫法或汉语的文字系统。汉语拼音字母只是对方案所用拉丁字母个体的称谓,并不意味着汉语拼音是一种拼音文字(全音素文字)。.

新!!: 盟和汉语拼音 · 查看更多 »

清代蒙古

清代蒙古囊括了現今蒙古族居住的絕大部分地區。自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起,就與附近的蒙古諸部會盟、聯姻。天命九年(1624年),蒙古科爾沁部首先成為後金的藩屬《皇朝藩部要略》卷一內蒙古。“本朝龍興,蒙古科爾沁部率先歸附,及既滅察哈爾,諸部相繼來降。於是正其疆界,悉遵約束。有大征伐,並帥師以從。及定鼎後,錫以爵祿,俾得世及。每歲朝貢以時,奔走率職惟謹,設理藩院以統之。”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渥巴錫率土爾扈特部內附,蒙古除布里雅特、卡爾梅克由俄罗斯帝国統治,其餘各部均納入清朝版圖,乾隆帝作詩曰:“從今蒙古類,無一不王臣。” 清代蒙古分為八旗蒙古、內屬蒙古與外藩蒙古,實行盟旗制與札薩克制。八旗蒙古於天聰九年(1635年)從八旗滿洲中分出,是與八旗滿洲、八旗漢軍性質相同的軍事組織。此後建旗、划界,旗逐渐成为整個蒙古地區的社会组织方式,旗亦演变成至今仍在使用的行政單位。內屬蒙古各旗由朝廷任命官員治理,與內地的州、縣無異。外藩蒙古各旗則由當地的世襲札薩克管理,處於半自治狀態。在外藩蒙古,以若干旗合為一盟,設正、副盟長,掌管會盟事宜,並對各旗札薩克進行監管。在中央,則由理藩院統管蒙古事務。 外藩蒙古又按其歸附清朝的先後分為內札薩克蒙古與外札薩克蒙古。內札薩克蒙古即內蒙古,於天命至康熙初年陸續歸附清朝,並隨清軍征伐各地,“多從龍功臣”,不但政治地位較高,還保留了一定的兵權。康熙中期以後歸附的各部稱為外札薩克,雖然也享有較高的封爵,但其兵權統歸當地的將軍、都統、駐紮大臣(西套蒙古二旗除外)。外札薩克蒙古中的喀爾喀四部後來成為外蒙古。.

新!!: 盟和清代蒙古 · 查看更多 »

清代蒙古盟部旗列表

本表收入清代蒙古各盟、部落、旗。本表的簡表參見此處。.

新!!: 盟和清代蒙古盟部旗列表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盟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朝阳市

朝阳市,别称“龙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南临河北省,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京、津、唐和东北城市群中间,是东北通往关内的咽喉要道。朝阳面向沿海,背依腹地,地理位置优越。全市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居辽宁省第一位,占全省总面积的七分之一。.

新!!: 盟和朝阳市 · 查看更多 »

昭烏達盟

昭烏達盟(昭烏達,,蒙古语“百柳”之意)是清代內蒙古六盟之一,隸屬於熱河都統。清代昭烏達盟統八部十一旗,諸旗會盟於翁牛特左翼旗(今翁牛特旗)境內。置盟長、副盟長各一名,於所屬各旗札薩克內簡選。 中華民國成立後歸熱河特别區、熱河省管轄。1955年劃入內蒙古自治區。1969年改隸遼寧省。1979年復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1983年撤盟,改名為赤峰市。.

新!!: 盟和昭烏達盟 · 查看更多 »

海拉尔区

海拉尔()位于中國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西麓的低山丘陵和呼伦贝尔高平原的结合带上,位于346千米的海拉尔河上游。 海拉尔区是呼伦贝尔市政府所在地,位于正阳街道广场路,是呼伦贝尔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通讯中心。面积1440平方公里,人口35万,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还有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26个民族。.

新!!: 盟和海拉尔区 · 查看更多 »

旗 (行政区划)

旗(简写:туг)是中国蒙古地区的行政区划。起源于清代,现仅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使用,为其特有的县级行政区,行政地位与县相同。截至2004年12月31日,内蒙古境内有52个旗,其中3个自治旗。 后金皇太极时期,仿照满洲的八旗制度,对漠南蒙古实行建旗划界的管理策略。其后,清代蒙古形成盟旗制,而随着蒙古诸旗管辖的牧地的固定,旗逐渐成为整个蒙古地区的基层行政区,沿用至今。.

新!!: 盟和旗 (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政府

政府是一个政治体系,於某个區域訂立、執行法律和管理的一套机构。广义的政府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狭义的政府仅指行政机关;在内阁制国家,“政府”一词也用來指代表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核心,即“内阁”。 政府也是一种权力分配的格局。不仅是司法权、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也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甚至也包括了政府各部门单位之间以及公务员之间的权力分配。 政府是组成国家整体的一个幫派,政府隶属于国家。因此执政政府的倒台或政权的更替并不意味着国家的灭亡,而如果国家灭亡了,政府也就不可能存在。公民对于国家的合法性存在认同性高于对政府的认同性。 政府也是一种组织,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组织,政府权力的取得必须具有合法性,同时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权力只为权力来源负责,政府也不例外。如果政府的权力来源恰好是国民或公民,政府就对国民公民负责,为公共利益服务。 政府依照法律行使执法权,如果超出法律赋予的权限范围,就是“滥用职权”;如果没有完全行使执法权,就是“不作为”。两者都是政府的错误。.

新!!: 盟和政府 · 查看更多 »

扎兰屯市

扎兰屯市(俗读作“zhā”,但此处“扎”读作“z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县级市,由呼伦贝尔市代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大兴安岭的东南麓。境内自然风景秀美,有“塞外苏杭”之称。.

新!!: 盟和扎兰屯市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