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白沙鄉 (台灣)

指数 白沙鄉 (台灣)

白沙鄉是台灣澎湖縣的一個鄉,位於澎湖本島北方,與西嶼鄉有澎湖跨海大橋連接。白沙鄉境內包含白沙島、中屯嶼、鳥嶼、員貝嶼、吉貝嶼、大倉嶼及目斗嶼等七個有人島和二十個無人島,為澎湖縣轄島最多的行政區。.

22 关系: 台灣吉貝嶼大倉嶼中屯島張百萬員貝嶼內政部縣道203號白沙島 (澎湖)白沙庄西嶼鄉馬公支廳高雄州鳥嶼鄉 (中華民國)通梁古榕澎湖廳澎湖縣澎湖跨海大橋澎湖郡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白沙鄉 (台灣)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吉貝嶼

吉貝嶼是澎湖群島北海地區最大島嶼。吉貝古定名為嘉貝,因島嶼形狀宛如一枚螺貝漂浮在海面上,因此先民稱呼這個島嶼為「嘉貝嶼」,後期以諧音改名為「吉貝」。行政區屬澎湖縣白沙鄉。.

新!!: 白沙鄉 (台灣)和吉貝嶼 · 查看更多 »

大倉嶼

大倉嶼位居澎湖本島、西嶼和白沙島所環抱的澎湖內海,人們由此稱之為「內海之珠」,也是內海中唯一有居民居住的島嶼,大倉嶼的南邊即是島民居住的所在地,幾乎仰賴著捕魚維生。大倉嶼的面積十分迷你,約只有,屬於白沙鄉的一部份。.

新!!: 白沙鄉 (台灣)和大倉嶼 · 查看更多 »

中屯島

中屯島又名中屯嶼,是一個在台灣西南方的小島,隶属于澎湖县白沙鄉,周长5.1819公里。该岛是澎湖列岛中的第十一大岛,位于澎湖岛和白沙岛之间,形似土墩,因而旧名中墩。台湾日治时期,设中墩社。中華民國接管台灣後,更名为中屯。现设中屯村。.

新!!: 白沙鄉 (台灣)和中屯島 · 查看更多 »

張百萬

張百萬,原名張隱,字莘庵,號引治,澎湖人稱張百萬,又稱江鳥隱,福建漳州府漳浦縣灶山埭頭(今漳浦县深土镇埭头村)人,明清之交時的澎湖白沙鄉商人,發富過程具有民間傳說色彩。.

新!!: 白沙鄉 (台灣)和張百萬 · 查看更多 »

員貝嶼

員貝嶼,是澎湖群島的一個島嶼,行政區屬於澎湖縣白沙鄉,因島狀似一個扇貝覆蓋水面而得名。其中,柱狀玄武岩非常發達,變化多端,全島的面積約為。.

新!!: 白沙鄉 (台灣)和員貝嶼 · 查看更多 »

內政部

內政部是部分國家政府管理國內重要政務的政府機關所使用的名稱,一般包括警察和內部保安、災害管理、管理地方自治事務、選舉、公共行政、入境及移民歸化事務等。但部分國家並沒有內政部的設置,包括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即是將國家的內部政務,分別由不同的機關負責。警察通常歸内政部指挥。.

新!!: 白沙鄉 (台灣)和內政部 · 查看更多 »

縣道203號

縣道203號 馬公-外垵,是位於台灣澎湖縣的一條縣道,東起馬公市,往北經湖西鄉、白沙鄉,西迄西嶼鄉,全長共計36.297公里(公路總局資料),是澎湖縣道系統中里程最長者。.

新!!: 白沙鄉 (台灣)和縣道203號 · 查看更多 »

白沙島 (澎湖)

白沙島,面積13.8763平方公里,是澎湖縣白沙鄉之中最大的島嶼,地形全島由南傾斜至北逐漸平坦,與北海的離島分開,和西嶼連接。產有嘉寶瓜、澎湖絲瓜、哈密瓜,也被稱作是瓜果的故鄉。 島嶼北岸因佈滿珊瑚碎屑細沙,經過長期時間的堆積,便形成一大片的白色沙灘,因而被命名為「白沙」。根據澎湖縣民政局2008年八月統計人口資料共有5384人,白沙島可分為中屯、講美、城前、鎮海、港子、歧頭、赤崁、瓦硐、後寮、通梁等村落。.

新!!: 白沙鄉 (台灣)和白沙島 (澎湖) · 查看更多 »

白沙庄

白沙--,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澎湖廳馬公支廳。今澎湖縣白沙鄉。.

新!!: 白沙鄉 (台灣)和白沙庄 · 查看更多 »

西嶼鄉

西嶼鄉是台灣澎湖縣的一個鄉,與白沙鄉有澎湖跨海大橋連接。 重要觀光點有:五孔頂砲台、西嶼東臺、西嶼西臺、塔公塔婆 、西嶼義祠 、西嶼燈塔 、二崁陳家大厝 、餌砲 、溫王廟、吼門 、小門鯨魚洞 、西嶼落霞 、大菓葉海岸 、內垵觀音山 、屹仔尾西流等。.

新!!: 白沙鄉 (台灣)和西嶼鄉 · 查看更多 »

馬公支廳

公支廳為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該支廳隸屬澎湖廳。.

新!!: 白沙鄉 (台灣)和馬公支廳 · 查看更多 »

高雄州

州,是1920年至1945年期間設置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1920年至1926年期間轄域為今高雄市、屏東縣、澎湖縣,1926年所屬之澎湖郡脫離高雄州,獨立設置澎湖廳(今澎湖縣)。.

新!!: 白沙鄉 (台灣)和高雄州 · 查看更多 »

鳥嶼

鳥嶼是澎湖群島的一個島嶼,位於白沙島東方海面、員貝村的東北方,行政區屬於澎湖縣白沙鄉。面積約為26.5公頃,海岸線約為2.5公里。居民多半是以從事漁業為主。.

新!!: 白沙鄉 (台灣)和鳥嶼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村里#鄰.

新!!: 白沙鄉 (台灣)和鄰 · 查看更多 »

鄉 (中華民國)

鄉是中華民國地方制度中最基層的地方自治團體之一,設於縣之下,地位與鎮及縣轄市相同。鄉設鄉公所及鄉民代表會,作為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鄉下轄村,與縣轄市、鎮、區下所轄之里同級。 目前之《地方制度法》並無詳細規範鄉的設置標準,現時的鄉、鎮是由臺灣日治時期的1920年施行「街--制度」下的--、街直接改制而來。不過若有鄉、鎮、縣轄市之合併設置事宜,均需依法重新區劃,但做為配套法律的《行政區劃法》並未立法完成。另外一般來說,沿襲舊制也是鄉劃分之地界與準則參酌因素之一。.

新!!: 白沙鄉 (台灣)和鄉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通梁古榕

通梁古榕為一株植于明朝永曆27年(公元1673年)、樹齡達岁、氣根近百條的古白榕(学名:Ficus benjamina)。位於台灣澎湖縣白沙鄉通梁村保安宮前廣場。地近聞名的澎湖跨海大橋附近,與西嶼鄉橫礁村隔橋相鄰。.

新!!: 白沙鄉 (台灣)和通梁古榕 · 查看更多 »

村是指人類群居之地,通常以一個地理區或社區為範圍;在英文的定義中,規模通常略大於村鎮,而小於市鎮,與集鎮類似。現代多作為行政區劃單位。.

新!!: 白沙鄉 (台灣)和村 · 查看更多 »

澎湖廳

澎湖廳是台灣清治、日治時期的厅,轄域為今澎湖縣。雍正5年(1727年)應閩浙總督高其倬之請,原附屬於台灣縣之澎湖設立澎湖廳,隸屬福建省台灣府管轄,光緒11年(1885年),台灣建省,於台灣中部新設台灣府(中路),原台灣府(南路)改稱台南府,澎湖廳仍屬之。 1895年日治後台灣總督府改清領時期「府」為「縣」,府轄「縣(廳)」為「支廳」,但澎湖廳仍維持建制直屬總督府管轄,並一度更名澎湖島廳,1897年5月3日實施六縣三廳之際恢復原名。直至大正9年(1920年)與阿猴廳(今屏東縣及旗山地區)及台南廳一部份(今高雄市及岡山鳳山地區)合併為高雄州設立澎湖郡,大正15年(1926年)再獨立復設置澎湖廳,1945年二戰結束前共管轄二支廳。 澎湖在日治時代有「帝國的南方鎖鑰」之稱。.

新!!: 白沙鄉 (台灣)和澎湖廳 · 查看更多 »

澎湖縣

澎湖縣(Phînn(Phênn)-ôo-kuā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離島縣,位於臺灣海峽上,並以澎湖水道與臺灣本島相互遙望。全縣由澎湖群島所組成。由於地理、國防軍事戰略位置極佳,自古以來便是往來臺灣海峽的船隻中繼站、與各方經濟和軍事爭奪的要地。全縣四面環海,居民主要是以漁業維生;礦產則以文石為主,但近年來大力推動觀光產業。.

新!!: 白沙鄉 (台灣)和澎湖縣 · 查看更多 »

澎湖跨海大橋

澎湖跨海大橋跨越吼門水道,連接澎湖群島之中的白沙島與西嶼島,是澎湖群島主要交通要道之一。在首次興建好的初期曾是東亞一帶最長的一座跨海大橋。此橋於台灣公路編號屬縣道203線。 建橋之初長度約為2,160公尺,改建後長度約為2,600公尺,是台灣最長的橋。.

新!!: 白沙鄉 (台灣)和澎湖跨海大橋 · 查看更多 »

澎湖郡

澎湖郡為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該郡隸屬高雄州。.

新!!: 白沙鄉 (台灣)和澎湖郡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白沙鄉 (澎湖縣)白沙鄉 (臺灣)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