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犬型亚目

指数 犬型亚目

型亚目 (学名:Caniformia)是食肉目的一个亚目。其中包括犬科、熊科、浣熊科、熊貓科等类别,鰭足類(海獅與海豹)也被某些人歸為此亞目。本亞目中多數動物的爪都不能伸縮(但、貂屬、小貓熊與的爪具有一定收縮能力),且除了犬科外均屬(即跖骨平坦地行走)。犬型亞目與貓型亞目的區別在於較長的爪、較少的牙齒與較不特化的裂齒,且較偏向雜食性(貓型亞目多為肉食性)與伺機性獵食。解剖上,犬型亞目的由一枚骨頭組成,只有一個腔室,貓型亞目的則由兩枚骨頭由連接組成,有兩個腔室。 犬型亞目物種多樣化的中心在北美洲與歐亞大陸北部,相對的貓型亞目多樣化的中心在非洲與南亞。.

32 关系: 半狗科南亚始新世學名小熊猫科小貓熊北美洲犬科犬熊系统发生学熊型下目熊科牙齒非洲食肉目裂齒鰭足類貂屬貓型亞目跖骨鼬科臭鼬科雜食性歐亞大陸浣熊科海獅海獅科海熊獸海象海豹

半狗科

半狗科(Hemicyonidae)是一科已滅絕像熊的食肉目動物。牠們長約1.5米,高70厘米,身體比例像虎,而牙齒像狗。牠們生存於2200萬年前中新世的歐洲、亞洲及北美洲至200萬年前漸新世晚期的歐亞大陸及非洲。一般認為半狗科是肉食性及高度掠食的。牠們不像現今的熊般是蹠行的,而是趾行及有長的中骨。從此可見半狗科是活躍的獵食者及奔跑能手,估計是在平原群體獵食的。牠們亦因此像狗而多於像熊。.

新!!: 犬型亚目和半狗科 · 查看更多 »

南亚

南亚(South Asia)是創造的術語,以替換百年老詞「印度次大陸」,這老詞用來代表亞洲大陸的南部地區,主要是位於印度板塊和向南投射到印度洋的地方。是亚洲的一个亚区(subregion),泛指喜瑪拉雅山脈以南的地域,有時亦包括東西部鄰近的周邊國家,總面積達495万平方公里(含阿富汗)。從測繪學來看,南亞以印度板塊為主體,從海平面升起成為印度次大陆及興都庫什地區。按順時針方向,環繞南亞的,從西到東,有西亞、中亞、東亞、東南亞及印度洋。 南亚次大陆包含了世界超過五分之一的人口达17亿左右,使其成為世上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域,但同时也是继非洲撒哈拉地区后全球最贫穷的地区之一。由於政治及宗教上的分別,當地的政局都不太穩定。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亦因為這些理由而曾多次開戰,阿富汗、孟加拉国、尼泊爾、不丹、马尔代夫和斯里蘭卡境內也因宗教衝突和政治鬥爭而不平靜。現時區內有南亞區域合作聯盟主理區內經濟合作。.

新!!: 犬型亚目和南亚 · 查看更多 »

始新世

始新世(英語:Eocene)是地質時代中古近紀(Paleogene)的第二個主要分期,大約開始於5580萬年前-終於3400萬年前,介於古新世(Paleocene)與漸新世(Oligocene)之間。始新世(Eocene)之名,字源來自希臘文eos(開端)和ceno (新),指的是現代哺乳動物群出現的開始。始新世常被劃分成早期(距今5580萬年∼5,200萬年)、中期(距今5,200萬∼4,360萬年)和晚期(距今4,360萬∼3400萬年)。始新世早期最令人受到注意的是,原始的現代哺乳動物的出現。始新世結束於一個被稱作大置换(哺乳動物物种连续性上的“大断裂”)的大型生物集群滅絕。此一事件可能是關於一或數顆的大火流星撞擊西伯利亞以及現在的切萨皮克湾所造成。.

新!!: 犬型亚目和始新世 · 查看更多 »

學名

在生物分类学中,學名按字面即為科學名,名词组合基于拉丁文文法。它在科學,特別是生物學上使用的名稱。例如,廣為人所接受的植物 (生物)名稱;它也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体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種生物、一屬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種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而這一個學名也只會用來稱呼這一種生物,但目前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同種動物、植物用同樣的學名。相對的親屬生物可能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拉丁学名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的,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新!!: 犬型亚目和學名 · 查看更多 »

小熊猫科

小熊貓科(學名:Ailuridae)旧作熊猫科,是食肉目中的一科。本科目前僅有小熊貓(Ailurus fulgens)一種物種存活。本科的學名Ailuridae便是取自於小熊--猫的學名Ailurus fulgens。「熊--貓」之詞早在1915年間就有了。如1915年編成、1935年出版的《中华大字典》就有熊--猫一词。.

新!!: 犬型亚目和小熊猫科 · 查看更多 »

小貓熊

#重定向 小熊猫.

新!!: 犬型亚目和小貓熊 · 查看更多 »

北美洲

北亞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字源:亞美利哥·維斯普西),簡稱北美洲,位於西半球北部(或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瀕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劃分。北美洲還包括加勒比海中眾多島嶼(主要為西印度群島)。北美洲面積2422.8萬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島嶼),約佔当今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3大洲。人口5億2872萬(2008年七月),居世界第4位。.

新!!: 犬型亚目和北美洲 · 查看更多 »

犬科

科动物包括狗、狼、豺、狐狸等。犬科动物是地球上较为成功的一种肉食哺乳动物。犬科家族包括大约三十七种现存的狼、胡狼、狐和其他野生动物及家犬。它们全部都是肉食性动物,身体构造已演化成特别适合狩猎生活的形态。犬科动物通常春秋兩季會發情,所以說,原則上一年可交配兩次,若有懷孕成功,則一年交配一次。體型越大者,一次所懷的胎數較多,正常排卵者一次可產下6隻以上,小型者在3~4隻以下。.

新!!: 犬型亚目和犬科 · 查看更多 »

犬熊

是已滅絕的食肉目,即生存於始新世末期至中新世末期(3700-900萬年前)的犬熊科(或稱半狗科)。.

新!!: 犬型亚目和犬熊 · 查看更多 »

科可指:.

新!!: 犬型亚目和科 · 查看更多 »

系统发生学

系统发生学(φυλογένεση,φύλο,现代希腊语:fílo - 种系,性别和γεννήση,现代希腊语:jénnissi - 新生,诞生。英语:Phylogenetics,又稱系統發育學,简称为譜系學)是指在地球历史发展过程中生物种系的发生和发展。 这个概念不单止用于动物种系的发生與发展,还会用在系统学各个层面的分类单元上面。它也会被用到某一特征的在生物发育过程中的进化这一方面。 系统发生学的研究是通过以下的手段实现的:.

新!!: 犬型亚目和系统发生学 · 查看更多 »

(Claw),又稱爪子或鉤爪,是大部份哺乳類、鳥類及部份爬蟲類動物於手指及腳趾末端的表皮角質層附加物。 File:Cat claw closeup.jpg|貓爪 File:GoldenEagleFootLyd4.png|強大的金雕爪 File:Harpia harpyja 001 800.jpg|角雕爪,抓住老.

新!!: 犬型亚目和爪 · 查看更多 »

熊型下目

型下目(學名Arctoidea)是一類包括已滅絕及現存的肉食性哺乳動物。其下包括了已滅絕的犬熊科、Nothocyon屬、現存的鼬科、熊科。(鰭足類動物也有被分類於此,但也被分類為鰭足目或鰭足亞目。)牠們分佈在世界各大洲,最早可以追溯至4600萬年前的始新世。.

新!!: 犬型亚目和熊型下目 · 查看更多 »

熊科

即熊科(学名:Ursidae)动物的通称,是一种大型哺乳類,属于食肉目。该科共有六属八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和南半球的一部分地區。 常见的特征是身躯庞大、四肢粗壮有力、长鼻子、厚毛发、短尾、跖行足、每只脚爪上有五个弯曲锋利不能回缩的爪子(对比猫科动物的爪子是可以回缩的)。北极熊基本是食肉动物,而其他的熊都是杂食动物。 除去母亲带小熊的情况,一般是独自行动。昼出夜伏,不过也会在夜晚或黎明活动,特别是在人类附近的时候。嗅觉极其灵敏,看似笨拙,实际奔跑速度极快,时速可达40km/h,耐力超群,而且可以适应各种气候和地形。秋天時,熊吃了发酵的果子会表现出醉态。熊需要一个掩蔽所,如一个山洞或树洞,以供冬季在其中冬眠,冬眠有时会长达100天。 史前人类就有捕猎熊的历史,为了获取它们的肉和毛皮。它们的形象经常出现在神话传说、文学、艺术中。但在现代社会,因为栖息地减少和非法的熊制品贸易,熊面临着灭绝的压力。有六种熊处于危险至濒危级别,棕熊在有些地区已经灭绝。.

新!!: 犬型亚目和熊科 · 查看更多 »

牙齒

牙齒是存在於很多脊椎動物(鳥類除外)的頭部(或口部)內、用於咀嚼食物的鈣化組織。肉食性動物尤其倚賴牙齒進行獵食或搏鬥、禦敵。牙齒的構成成份不是骨骼,而是由動物體內不同密度與硬度的複雜組織組成,它的根部則由牙齦包覆、固定。 一些動物牙齒裏更有著複雜的神經,比如獨角鯨,其牙齒有上百萬神經,是目前已知最複雜的牙齒(以神經學而論)。這允許獨角鯨牙齒具食物觸覺,以及導航、交配作用。 隨著人類文明的創建,各種語言的發音已發展得多樣化。語言發音均非常依賴牙齒、舌頭和口腔的合作,應用到人類生活中的說話、歌唱。牙齒在古代被稱為“雅言”,牙齒的整潔,甚至關繫到社交活動和地位。專門為牙齒服務的醫學,稱為牙科。 牙齒在生物學與解剖學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新!!: 犬型亚目和牙齒 · 查看更多 »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新!!: 犬型亚目和非洲 · 查看更多 »

食肉目

食肉目(学名:Carnivora)在动物分类学上是哺乳纲中的一个目。食肉目包括260多种胎生的动物。除杂食的熊科(比如主要吃竹叶的大熊猫),绝大部分均在不同程度上以其他鸟兽、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为食。食肉目动物分布几乎全世界各地。具有發達的門齒與犬齒。.

新!!: 犬型亚目和食肉目 · 查看更多 »

裂齒

#重定向 裂肉齒.

新!!: 犬型亚目和裂齒 · 查看更多 »

鰭足類

鰭足類(学名:Pinnipedia),是分類為鳍足亚目、鳍脚亚目或鳍足目的動物。「鳍足」是源自拉丁文,意思是「长着像鳍一样的脚」。这一类的动物身体成纺锤形,四肢为鳍状,高度适应水中的生活。全世界总共大约有两千万只鳍足动物。.

新!!: 犬型亚目和鰭足類 · 查看更多 »

貂屬

貂屬(学名 Martes)是食肉目鼬科动物中的一屬。大部分貂屬动物都居住在树上,以松鼠为食,它们的食物还包括小鸟和蛋。 貂在中国主要产于东北地区,有多个品种。.

新!!: 犬型亚目和貂屬 · 查看更多 »

貓型亞目

貓型亞目 (Feliformia)是食肉目的一个亚目。其中包括猫科 (大型和小型), 鬣狗科, 獴科, 灵猫科等类别。 Category:食肉目.

新!!: 犬型亚目和貓型亞目 · 查看更多 »

跖骨

蹠骨(跖骨) ossa metatarsi:是長骨,共5塊,從內側向外側依次命名為第i一V蹠骨。蹠骨分為頭,體、底三部。蹠骨底分別與楔骨或骰骨前面相關節。第V蹠骨底的外側份突向後,稱為第V蹠骨粗隆。蹠骨頭與相應的近節趾骨底相關節。.

新!!: 犬型亚目和跖骨 · 查看更多 »

鼬科

科,又名貂科(学名:Mustelidae)是哺乳動物下食肉目熊型總科中的一个科。鼬科包括水獭、獾、鼬、貂、黃鼠狼等动物。过去臭鼬科动物也被看作是鼬科的,但现在被另分一科了。.

新!!: 犬型亚目和鼬科 · 查看更多 »

臭鼬科

臭鼬科(学名:Mephitidae)是食肉目下的一个科。.

新!!: 犬型亚目和臭鼬科 · 查看更多 »

雜食性

#重定向 雜食動物.

新!!: 犬型亚目和雜食性 · 查看更多 »

歐亞大陸

歐亞大陸或亚欧大陆是亚细亚洲大陆和欧罗巴洲大陆的合稱。面积5473.8万平方公里。亚、欧二大陆单从地理学方面来归类应属同一个、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的洲。亚洲与欧洲的分别主要出于社会学区别这两个地区人文历史的需求。 从板块构造学说来看,亞歐大陸由亞歐板塊、印度板塊、阿拉伯板塊和東西伯利亞所在的北美板塊所組成。注意,在此说的亞歐大陆并不完全是亚洲与欧洲的并称,而是大陆的连着的陆地部分,所以亞歐大陆并不包含两大洲的“岛屿”。 另外,亞歐大陸亦有其他意思。它亦可以是前蘇聯解體後各個加盟共和國所在的地域的雅稱。而傳統上,亞歐大陸這一塊大陸地有不同的種族居住,組成了西亞、南亞、東南亞、東亞及歐洲等多個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圈。亞歐大陸(以及北非)在歷史上也是人類文明的核心地域(不包括西伯利亞等邊陲)所在。.

新!!: 犬型亚目和歐亞大陸 · 查看更多 »

浣熊科

浣熊科(学名:Procyonidae)是食肉目下的一个科,包括浣熊、长鼻浣熊、蜜熊等,它们常被视为熊科的小型近亲。 本科的分类有一些争议。小熊猫曾一度被归入本科,但现在一般单独列为小熊猫科。 一般包括两个亚科六个属:.

新!!: 犬型亚目和浣熊科 · 查看更多 »

海獅

海狮是屬於海獅科的海洋哺乳類動物,統合為海獅亞科。.

新!!: 犬型亚目和海獅 · 查看更多 »

海獅科

海狮科(拉丁语学名:Otariidae)是食肉目动物中的一个科,是长有外耳的鳍足动物,总共有14种。而那些长有内耳的鳍足动物则被称为真海豹,即海豹科(Phocidae)。 海狮科包括体形比较大的鳍足动物,如在世界各大洋多岩礁的海岸组成很大群的海狗和海狮。与海豹科的动物相比海狮科的动物还保留着比较好的、适应陆上生活的特征。 在生物分类学中这个科是1825年英国动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建立的,其拉丁语学名来自于原型标本南美海獅。.

新!!: 犬型亚目和海獅科 · 查看更多 »

海熊獸

海熊獸(Enaliarctos)是鰭足類下已滅絶的一屬。 海熊獸的五個物種是鰭足類已知最古老的化石,都是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及俄勒岡州的漸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早期(2700-1700萬年前)地層發現。海熊獸的尾巴很短,四肢有蹼。牠們有一組裂齒,與現今的海獅有所不同。這些裂齒顯示海熊獸需要將獵物帶回到岸上,再行咀嚼及吞下。不過,牠們仍有一些現今海獅的特徵,如大眼睛、敏銳的鬚子及特有的內耳,適合在水中聽聲。 海熊獸估計是所有已知鰭足類的祖先,包括海獅科、 Desmatophocidae、海豹科及海象科。生物動力學的研究顯示海熊獸同時使用前肢及後肢來游泳。現今的海狗及海獅都只用前肢,而海豹主要是用後肢。現存的海象則也是用前後肢來游泳的。現時假設海熊獸的游泳姿勢是所有鰭足類的祖傳姿勢,海豹失去了前肢游泳的能力,海狗及海獅則失去了後肢游泳的能力。這個問題影響到是否所有鰭足類都是有共同祖先。海熊獸的發現及解釋指向鰭足類是有共同祖先的,就算不是海熊獸本身,也會是相似的形態。.

新!!: 犬型亚目和海熊獸 · 查看更多 »

海象

海象科(Odobenidae)是食肉目鳍足亚目下的一科。海象科仅有海象(Odobenus rosmarus)一种。.

新!!: 犬型亚目和海象 · 查看更多 »

海豹

海豹科(学名:Phocidae)动物俗称海豹,是食肉目鳍足类的一科,常见的有斑海豹、港海豹、冠海豹等。.

新!!: 犬型亚目和海豹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