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

指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

特種空勤團(英文:Special Air Service Regiment,縮寫:SASR、SAS)是隸屬於澳大利亞陸軍的精銳特種部隊,可追溯到1957年仿照英國特種空勤團成立,連隊呼“敢做就贏”(Who Dares Wins!)都是沿襲該部隊,該團還吸收了二次大戰期間的澳大利亞特種偵察和突擊隊等單位的實戰經驗,例如:Z特別小組(“Z隊”)。SASR的基地是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的坎貝爾軍營,並由直接指揮。該部隊曾參與了在婆羅洲、越南、索馬里、東帝汶、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的軍事行動及維和行動。特種空勤團也會進行反恐作戰,並已參與了多次在國內的保安行動。.

76 关系: 基地偵察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印馬對峙反坦克武器反恐太平洋婆罗洲定向對伊斯蘭國的軍事打擊少将上校东南亚东帝汶布拉塞爾R93戰術型狙擊步槍伊拉克伊拉克战争冲锋枪CQBR空袭突击队突击步枪第二次世界大战精密國際AW50F狙擊步槍精密國際AW狙擊步槍索马里縮寫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美國海軍特別舟艇隊特种空勤团特種部隊監視白朗寧大威力手槍白朗寧M2重機槍莉莉瑪蓮馬來亞危機貝雷帽越南越南戰爭越戰迫击炮近身距離作戰霰彈槍阿富汗阿富汗戰爭 (2001年)英國皇家海軍英國陸軍英国英语...雷明登870泵動式霰彈槍FGM-148標槍飛彈FN MAG通用機槍FN Minimi 7.62通用機槍FN Minimi輕機槍HK MP5冲锋枪HK USP手槍HK33突擊步槍HK416突擊步槍HK417自動步槍M18A1闊刀地雷M203榴彈發射器M4卡賓槍M72輕型反裝甲武器M9刺刀Mk 14增強型戰鬥步槍Mk 19自動榴彈發射器SR-25狙擊步槍格洛克19機場澳大利亞陸軍澳洲國防軍机枪斯泰爾AUG突擊步槍手枪急救 扩展索引 (26 更多) »

基地

基地有以下含义:.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基地 · 查看更多 »

偵察

偵察(reconnaissance),原本是軍事術語,指“利用目視觀測或其他偵測方法,以獲取有關之敵情,天然及地形等情報資料,以為作戰及戰鬥指導之依據。” 中國古時之於偵察的同義字很多,如『詗』、『瞷』、『候』、『覘』、『斥』等;而對於負責偵察的人員也有多種不同稱呼,如『探馬』、『哨探』、『斥候』等。.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偵察 · 查看更多 »

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

卡爾·古斯塔夫无后座力炮 (Carl Gustaf,;亦稱:古斯塔夫巴祖卡、M2CG)是一枝由瑞典萨博博福斯动力公司(原本是波佛斯反裝甲公司)生產、並且是較常見的單兵攜帶可重複使用多用途无后座力炮,發射84×246毫米炮彈。雖然卡爾·古斯塔夫發射的大部分彈藥是以傳統無後座力原理炮彈操作,有些現代型號的炮彈會加裝後燃燒助推器,使它在技術上成為一枝火箭弹发射器。 卡爾·古斯塔夫的第一枝原型是在1946年製造,用作在那個時代,許多類似的輕量級反裝甲武器設計之一。雖然那些類似武器已經普遍地在現代制式當中消失,但卡爾·古斯塔夫直到今天仍然被廣泛使用。重量輕、成本低,以至廣泛多樣的炮彈類型相結合,使得卡爾·古斯塔夫極其靈活而且能夠在各種各樣的用途上加以應用,而相對的、比如M72 LAW等單一用途型武器都因較新型的坦克設計使它們失效而就此退役。 英軍將其命名為查理G(),而加拿大軍隊則將其命名為84或卡爾G()。在美國軍隊服役的卡爾·古斯塔夫被正式命名為突擊隊反坦克武器系統(,簡稱:RAWS),但通常被美國士兵稱為古斯塔夫或簡稱為卡爾·莊遜()。在澳大利亞軍隊服役的卡爾·古斯塔夫又被士兵戲稱為查理斯趣味()或查理斯腸痛(;Gutsache,,意為:腸子疼痛,胃痛的俚語)。在日本陸上自衛隊服役的卡爾·古斯塔夫被正式命名為84 毫米無後座力炮,但通常被日本士兵稱為84RR、卡爾先生或簡稱為無反動。在原產國的軍隊服役的卡爾·古斯塔夫被正式命名為Grg m/48( m/48,意為:無後坐力反坦克炮(榴彈炮)48型),但有時也被戲稱為水管,這是因為武器的主體包括一根長炮管。.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 · 查看更多 »

印馬對峙

#重定向 印马对抗.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印馬對峙 · 查看更多 »

反坦克武器

反坦克武器(Anti-tank weapon),也称反装甲武器,是指在設計上專門考慮對付坦克等装甲车辆的武器系統。其他能夠對坦克產生破壞力,但是設計上並非以此為主要目標或者是目的的不在這個範圍以內。.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反坦克武器 · 查看更多 »

反恐

反恐字面意思为反对恐怖主义,亦可以指向:.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反恐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

太平洋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面積1.813億平方公里,它從北極海一直延伸至南極洲,其西面为亞洲、大洋洲,東面为美洲,覆蓋着地球約46%的水面及約32%的總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加起來還要大。赤道将太平洋分為北太平洋及南太平洋。北面連接白令海峽,南面則以南緯60度為界。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最深的位置。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 。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由航海家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太平洋 · 查看更多 »

婆罗洲

婆罗洲(Borneo),印尼稱之為加里曼丹岛(Kalimantan)是世界第三大岛,亞洲第一大島,面积736,000平方公里,僅次於格陵蘭及新幾內亞。現全境由印尼、馬來西亞及汶萊三國管轄,而菲律賓曾宣稱有沙巴部分的主權。.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婆罗洲 · 查看更多 »

定向

定向,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可能指.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定向 · 查看更多 »

對伊斯蘭國的軍事打擊

没有描述。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對伊斯蘭國的軍事打擊 · 查看更多 »

少将

少將是軍隊的軍階,中将以下准將或上校或大校以上的一階,在沒有准將的國家中,少將為將官最初階。在有准將的國家中,准将是将官中最低階,少将則是兩顆星。根據國家不同,少將為將官中的第三階或第四階。中文裡的少將一詞是來自於日本軍制,日本軍制中的少將來自日本古代官職。當代日本自衛隊中的少將稱作「將補」。在北約軍隊中,相當於OF-7。 在中华民国,少將是將級最初階,肩、領章為一星,由上校所升任。他们在軍中通常擔任各司令部的副司令、國防部各下屬單位的高階主官(主管)、軍團副指揮官,地區指揮官、指揮部指揮官、旅長、軍醫院院長和軍校校長等一職。.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少将 · 查看更多 »

上校

上校是軍隊中军官的職銜,在多数國家中是校官中的最高級別,在中校之上、少將或准將之下。但在某些军事组织中,則还设有高上校一級的大校軍銜。在某些较小的军事组织中,上校也有可能作为最高级别的军衔。 在多数英语国家中,陸軍、空軍及海军陸戰隊的上校稱為colonel(缩写为Col.),海軍上校則稱作captain。英国空军上校的稱呼则為group captain(聯隊長)。在東亞各國軍隊的上校階級中,舊日本軍的漢字为大佐,自衛隊則依軍種分稱為一等陸佐、一等海佐和一等空佐(簡稱一佐),越南人民軍上校(thượng tá)和朝鮮人民軍上校(상좌)的對應漢字為上佐、韓國國軍上校(대령)的對應漢字則為大領。.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上校 · 查看更多 »

东南亚

东南亚是亚洲的一个地區,由中国以南、印度以東、新幾內亞以西與澳洲以北的國家組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東南亞分為兩個區域,陸域為中南半島,包括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與馬來半島,海域大致為馬來群島,包括东马来西亚、汶莱、東帝汶、印度尼西亚、菲律賓、聖誕島、新加坡。不過,東南亞國家往往也被西方學者和傳媒納入东亚的範圍。此區地處板塊交界,地震與火山活動頻繁。 台灣在歷史文化上則因臺灣原住民與菲律賓、印尼等其他東南亞國家同屬南島語系,人種上屬馬來人種,血液成分亦與東南亞較相近;地理上則位處東北亞與東南亞交接的東亞島弧中心位置。而可能因此有時會被視為東南亞的一部分。印度的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也是如此,七姐妹州如曼尼普爾邦有時亦然。 南岛民族与马来裔占主导位置,区域内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与佛教,其它如基督宗教,包括印度教與泛靈論相關宗教等都可以在此区域内发现。印尼是全球穆斯林最多的国家,泰国则是世界最大的佛教国家。 除了新成立的东帝汶以外,區域內十国组成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即「东--盟 」或「 亚细--安」)組織。.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东南亚 · 查看更多 »

东帝汶

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德頓語:Repúblika Demokrátika Timor-Leste),通称东帝汶(德頓語:Timor Lorosa'e;葡萄牙語:Timor-Leste),是位於東南亞地區帝汶島東端的國家,曾是葡萄牙在远东仅有的两块海外殖民地。1999年8月底在澳洲等國家的支持下通過公投決定獨立,2002年5月20日零时獨立,2002年9月27日正式加入聯合國,成為第191個聯合國會員國。 東帝汶政府採用“Timor-Leste”同時作為其葡萄牙語的國名。leste是葡語「東」的意思;而Timor本來是印尼語timur,也是「東」的意思。所以東帝汶這個國號是一個恆真式名稱。而在印尼統治時期的東帝汶,採用“Timor Timur”作為地名,並簡稱東帝汶為“Tim-tim”。“Lorosa'e”則是德頓語的「東」,意思是日出的太陽。.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东帝汶 · 查看更多 »

布拉塞爾R93戰術型狙擊步槍

布拉塞爾LRS 2型及布拉塞爾戰術2型是一支由德国布拉塞爾公司研製的狙击步枪,目前被德国和荷兰的警察部隊以及澳大利亚國防軍和澳大利亞聯邦警察所採用。可發射多種不同口徑的步枪子彈。.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布拉塞爾R93戰術型狙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اقية;库尔德语:كۆماری عێراق),简称伊拉克(العراق‎),位于亚洲西南部中东地区的国家。伊拉克与南方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的土耳其,西北的叙利亚,东方的伊朗和西方的约旦接壤。伊拉克所在的地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伊拉克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是21世纪初以美国、英国军队为主的多國部隊進駐伊拉克、并推翻以萨达姆·侯赛因为首的伊拉克复兴党政权的一场战争。澳大利亞軍隊和波兰军队也参与了此次联合军事行动。军事行动是在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所发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开始的。 反恐怖主義的联合部队是由120,000人的美军部队、45,000人的英军部队、2,000多人的澳军部队和200人的波军部队所组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大约50,000人的伊拉克部队。他们是通过驻扎在科威特的美军基地正式对伊发动军事打击。2003年3月20日多國部隊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标志着伊拉克战争的开始。 美国第3步兵师从科威特西北方向的沙漠向巴格达挺进,伴随他们作战的还有美国第101空中突击师和第82空降师的若干部队。在另一个方向伊拉克东南部有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远征队和英国远征军(包含第4和第7装甲旅组成的第1装甲师以及若干海军陆战队)则发动了钳形攻势以打开伊拉克的海运通道。在战争进行了两周后,美军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区投入了173空降旅以及特种部队,并和该地的库尔德反叛军结成同盟,美国预期中的准备在北方投入的则由于土耳其议会的反对而未能在该地参加战斗。 经过两个星期的激战,英军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镇、伊拉克第2大城市巴斯拉。在伊拉克全境都出现了断水和停电等人道主义危机,国际多个人道组织向伊拉克运输救援物资,这些援助物资大多都从联军所控制的烏姆蓋薩爾进入伊拉克,还有部分则从科威特进入伊拉克。 战争爆发大约3个星期之后,美军顺利进入巴格达市区,途中并没有遇到任何大規模衝突。伊拉克官员则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军队向美军投降。之后巴格达和巴斯拉等伊拉克城市纷纷陷入无政府状态,巴格达市内发生频繁的抢掠事件,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遭到洗劫,上万件美索不達米亞時期的珍贵文物失踪。有伊拉克民众批评美军,并没有努力维持巴格达的市内安全。2005年以來,伊拉克政壇興辦了民主選舉,並在美國支持下開始了重建,然而這並沒有帶來理性的政治與平等,少數什葉派與財團掌控國家,遜尼派極端份子佔地為王,使美軍與美援隊伍傷亡不斷,2008年奧巴馬總統以美軍撤出(主要是戰鬥部隊)的政見上台,2011年正式撤退,結束了大部分的軍事行動。然而伊拉克戰亂遠未解決,隨後伊斯蘭國於2014年的興起,美國反恐戰果再度倒退,還造成全球難民危機與恐怖主義擴散至歐洲,此戰至今影響未明。.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伊拉克战争 · 查看更多 »

冲锋枪

冲锋枪(Submachine gun,縮寫SMG),旧译手提机枪或手提轻机枪,一般泛指设计上用来由单兵抵肩射击的风冷、弹匣/弹鼓供弹、自动连发手枪弹的轻型枪械。 世界上第一款冲锋枪式设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协约国意大利于1915年推出的维勒·帕洛沙(Villar-Perosa,简称VP或FIAT Mod.1915)航空机枪,采用双枪管设计,发射9毫米格利森蒂手枪子弹,装有两脚架但没有枪托,射速超过每分钟1500发,但因为是固定在飞机上而非单兵携带所以不被一些人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冲锋枪。一战末期,VP机枪的设计被贝瑞塔公司改成單管直接装上了木质枪托,变成了OVP冲锋枪,之后又进一步改造成了配有25发弹容量弹匣、射速每分钟900发的贝瑞塔1918式冲锋枪。紧随其后,德国人也推出了发射9×19mm鲁格弹的MP18伯格曼冲锋枪,从此德语中一直使用“Maschinenpistole”(机关手枪)一词来形容冲锋枪。英文的“submachine gun”一词则来自于同一时期美军陆军准将约翰·T·汤普森(John Taliaferro Thompson)在1918年设计的汤普森冲锋枪(Thompson submachine gun)。.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冲锋枪 · 查看更多 »

CQBR

近战机匣(Close Quarters Battle Receiver (CQBR)),美軍定名為Mk 18 Mod 0,亦被暱稱為近戰步槍。 CQBR是以更換M4卡賓槍上機匣及短槍管的近战步槍,槍管只有10.3英寸(260毫米),可算是現代化版本的Colt Commando,CQBR於2000年正式裝備美国海军的特种部队。 最初的北約库藏編號(NSN)為1005-LL-L99-5996,而由M4卡賓槍完全改裝的CQBR北約库藏編號為1005-01-527-2288。CQBR總長度為19.25英寸(489毫米),展開槍托時26.25英寸(667毫米)。.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CQBR · 查看更多 »

空袭

袭是動用軍事航空部隊(如空軍、海軍航空兵、陸軍航空兵)对敌方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目标实施的轰炸和射击,既可以针对大规模区域,也可以针对特定建筑物。 空袭针对的是敌方目标,在和平时期,也可能动用空中力量对地面目标进行轰炸,例如爆破水坝、破冰等等,这些并不称为空袭。 空袭通常通过轰炸机、攻击机等军用飞机来实施,也可以通过气球、飞艇、导弹等其他方式进行。可以使用的武器包括机关枪子弹、导弹、各种炸弹,乃至核弹。 根据空袭所使用的武器,空袭可分为常规空袭与非常规空袭。非常规空袭使用的是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等,使用其他常规武器的空袭则是常规空袭。.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空袭 · 查看更多 »

突击队

突擊隊(Commando),又稱特攻隊,是一種精英的輕裝步兵或是特種部隊。在美國陸軍中的遊騎兵,就是一種突擊兵,因此也被稱為遊騎兵。一般來說,突擊隊是有能力在發動大規模的攻勢中,作牽頭作用,並且可以在限定時間內,入侵距離與範圍比一般單位表現較為傑出。人員能夠有此表現,是因為有多樣化的特殊技能、武器與裝備,尤其是在與一般單位比較下,能夠傘降、攀冰、及岸灘作戰等。.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突击队 · 查看更多 »

突击步枪

突击步枪(Sturmgewehr,assault rifle)是主要为中近距离战斗着想而设计的使用可拆卸弹匣供弹、发射中间型威力枪弹的选射步枪。突击步枪已经是现代军队的标准制式武器,取代了早期的自动步枪和半自動步枪的地位。.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突击步枪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精密國際AW50F狙擊步槍

精密國際AW50F()為英國精密國際設計的北極作戰()系列的重型狙击步枪(反器材步槍),為AW50的摺疊式槍托版(這也是精密國際AW的一種衍生型)。目前正被澳大利亚军队所使用,不過澳大利亞採用Madco公司生產的槍管和折疊式槍托。發射12.7×99毫米(.50 BMG)北約口徑制式步枪子彈,例如多用途的(,簡稱:HEIAP)或其他彈種。.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精密國際AW50F狙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精密國際AW狙擊步槍

精密国际AW(Arctic Warfare—北极作战)是英国精密国际公司所设计和制造的一系列旋转后拉式枪机式狙击步枪构成的枪族。自从1980年代问世至今,该枪在警察和军队中均很普及。.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精密國際AW狙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索马里

索馬里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Somalia is the country's name per Article 1 of the.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索马里 · 查看更多 »

縮寫

縮寫(abbreviation),在语言学裡嚴格地说是一種詞語的簡易格式,又称缩略语或簡稱。但實際上,它是從詞中提取關鍵字來簡要地代表原來的意思。例如,「欧洲联盟」被省略作為「欧盟」。.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縮寫 · 查看更多 »

美國陸軍特種部隊

-- -- 美國陸軍特種部隊(United States Army Special Forces),為美國陸軍的特種部隊,因為部隊制服包括綠色的貝雷帽,綽號綠扁帽(Green Berets)。隸屬於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肩負六大任務,包括(Unconventional warfare)、(Foreign internal defense)、、、拯救人質及反恐怖主義。其中和在敌占区进行游击战是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的最主要任务。 美国军方所引述的「陆军特种部队」專指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綠扁帽),縱然三角洲部队亦隸属于陆军特种部队范畴,不過其编制和指挥均完全不同。另外,中央情报局麾下的准军事单位特別行動科也经常从绿扁帽中招募队员。.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美國陸軍特種部隊 · 查看更多 »

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United States Navy,縮寫:USN或U.S. Navy),是美利坚合众国軍隊的一个軍種,負責管理所有与海軍有关的事务。其职责为:“配备、训练和武装一支有能力赢得战争、阻止入侵和保证海域自由的海军战斗部队。”美国海军除了目前有近500,000现役和预备役海軍军人、278艘现役大小军舰之外,海軍旗下甚至還有美國空軍以外的另一支空中部隊,多數為舰載飞机,數量達逾4,000架.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美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特別舟艇隊

#重定向 特殊舟艇隊.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特別舟艇隊 · 查看更多 »

特种空勤团

特種空勤團,或稱空勤特遣隊、空中特勤隊(Special Air Service,縮寫:“SAS”)是英國陸軍的一支特種部隊單位。它於1941年被創立為一個團,並於1950年重組為一個軍團 。該單位會執行多種任務,包括:隱蔽偵察、反恐、直接行動和人質營救等。 SAS目前由三個團組成,這包括了第22特種空勤團, 它是由英國特種部隊直接指揮的基本組成部份 ;以及,這兩個團為直接指揮的預備役單位Army Briefing Note 120/14, NEWLY FORMED FORCE TROOPS COMMAND SPECIALIST BRIGADES, Quote.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特种空勤团 · 查看更多 »

特種部隊

特種部隊(Special Forces)普遍指向接受特別及高度強度訓練的軍事單位,專門執行特種作戰、偵察、滲透、狙擊及反恐等。在中文語境中,特種部隊一般不包括非軍事單位特種警察部隊。.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特種部隊 · 查看更多 »

監視

監視是指對行為、活動或其他變動中信息的一種持續性關注,通常是為了對人達成影響、管理、指導或保護的目的。.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監視 · 查看更多 »

白朗寧大威力手槍

白朗寧大威力手槍()是一把由美国著名枪械發明家约翰·勃朗宁作基礎上的設計、()和比利时赫尔斯塔尔的國營赫斯塔爾改進及完成以及FN生產的單動操作式半自動手槍,發射當時歐洲威力最強大的9×19毫米手枪子彈。白朗寧是在1926年開始設計,設計完成的數年前逝世。.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白朗寧大威力手槍 · 查看更多 »

白朗寧M2重機槍

白朗寧M2重機槍(M2 Machine Gun),俗稱五零/點五零機槍(Browning Machine Gun,Cal.),是由約翰·白朗寧在一戰後設計的重機槍,發射12.7×99毫米(.50 BMG)大口徑彈藥。.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白朗寧M2重機槍 · 查看更多 »

莉莉瑪蓮

《莉莉瑪蓮》(Lili Marleen)是一首在二次大戰兩方陣營中廣為流傳的德語歌曲。.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莉莉瑪蓮 · 查看更多 »

馬來亞危機

#重定向 馬來亞緊急狀態.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馬來亞危機 · 查看更多 »

貝雷帽

贝雷帽(Beret,,或 ),是一种平顶的圆形无沿软帽,一般用呢绒制成,款式無分性別,源自巴斯克北部的农民服饰,是巴斯克人的傳統帽子。戴的时候,软顶通常偏向一边。贝雷帽為很多军队和警察單位的制服部份,在一些国家,更加是精锐部队标志之一。 贝雷帽底部有一条皮革或者丝绸制的发带,有时内穿一条细绳,以便于系紧在头上。传统上该细绳或者割去多余部分,或者任其悬挂。正面通常饰有布或金属帽徽,衬里有丝或及人造丝等材料制作。.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貝雷帽 · 查看更多 »

越南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通稱越南(),是位於东南亚中南半島東端的社会主义国家,北邻中國,西接柬埔寨和老挝,拥有超過9,500万人口,位居世界第15名。越南的首都是河内,最大城市是胡志明市。越南实行一黨制,执政党越南共产党是目前越南境内唯一的合法政党。越南為東南亞國家聯盟、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成員,是未来11国之一。 越南北部古为百越地,南部为占婆之地。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灭亡后,越南北部被置于中國皇朝統治之下达数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中国文化大量输入越南。10世纪越南摆脱中国统治正式建国,其后经历多个朝代,有分有合,15世纪时曾经被明朝直接统治20多年。19世纪中晚期,法国征服越南,对越施行殖民统治。1945年8月,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1954年,越南独立同盟会在奠边府战役中大败法国军队,迫使法国势力撤离并承认越南独立,随后的日内瓦会议约定以北纬17度线为界两越分立,北方由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统治,南方则先后建立了越南国及越南共和国(南越)。翌年越南战争爆发,由西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对抗东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美国在战争中蒙受严重损失,逐步退出战场。1975年4月30日,北越攻占南越首都西贡,自此成功统一全国。 越南统一后,仍面临着经济落后的问题。1986年越领导层决定实施革新开放,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开放为市场经济,并发展多元化商品经济,此后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冷战结束后,越南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渐摆脱外交困境,1995年加入东盟,1998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7年加入世贸组织。但越南仍在贫富差距、医疗卫生和性别平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越南 · 查看更多 »

越南戰爭

#重定向 越南战争.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越南戰爭 · 查看更多 »

越戰

#重定向 越南战争.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越戰 · 查看更多 »

迫击炮

迫击炮(mortar)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後座力、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火炮。其名稱來源由於它可以「迫近射擊」。.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迫击炮 · 查看更多 »

近身距離作戰

近身距離作戰或稱室內近身作戰(英文:Close Quarters Battle,縮寫:CQB,英文或稱:Close Quarters Combat,縮寫:CQC;兩種意思稍有差別,前者是指室內近距離戰鬥,這指的是一種遭遇戰的形式,包含攻堅、爆破、狙擊、偵查、偽裝以及近距離格鬥,後者則是室內近距離格鬥術,包含運用槍械、短刀與棍棒的技術,奪鎗奪刀、以及各種空手格鬥、擒拿的技巧)是指於建築物內、街道或者是其他能見度低的地方,使到槍械效用大幅降低時,所設計予戰鬥人員(包括軍人或警察等)近身距離作戰的技術準則及方法。至於標準,各國家或者地區的設計都會有所差異。 近身距離作戰為特種警察部隊及特種部隊的必須學習的內容之一,在城鎮戰中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特別是在當小部隊的士兵於城鎮環境或者是建築物內時,這種技巧往往能夠達到其原先預設的目標──即是減至最低傷亡數目。.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近身距離作戰 · 查看更多 »

霰彈槍

#重定向 散彈槍.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霰彈槍 · 查看更多 »

阿富汗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افغانستان;افغانستان;简称阿富汗)乃是一个位于亚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坐落在亚洲的心脏地区。阿富汗的位置有不同的定义,有时候会被认为处在中亚或者南亚,甚至被归类于中东地区(西亚)。阿富汗与大部分毗邻的国家有着宗教上、语言上、地理上相当程度的关联。阿富汗的北部和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接壤,东部与中国以及部分巴基斯坦控制查謨-克什米爾地区(有争议)接壤,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西部与伊朗接壤。 “阿富汗斯坦”在普什圖語的意思就是阿富汗人的地方。普什圖人又稱阿富汗人,亦是現時國內最多人口的族群。作為內陸国,加上長年戰事,领土中的五分之三交通不便。近年阿富汗經濟主要倚賴外國援助,其中來自歐盟的援助佔阿富汗国内生产总值的40%。农业是另一主要的经济支柱,但可耕地还不足农用地的2/3。人口為3000多万,因為戰亂導致的經濟困難延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阿富汗 · 查看更多 »

阿富汗戰爭 (2001年)

2001年阿富汗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2001年10月7日 - 至今對阿富汗蓋達組織和塔利班的一場戰爭,為美國對九一一事件的報復,同時也標誌著反恐戰爭的開始。聯軍官方指這場戰爭的目的是逮捕奧薩瑪·賓拉登等蓋達組織成員並懲罰塔利班對其的支援,2009年12月1日新就任的美国总统巴拉克·歐巴馬宣布在6个月内向阿富汗增兵30,000人,2011年5月1日奧薩瑪·賓拉登被美軍擊斃,2011年7月美軍开始逐步从阿富汗战场撤出,塔利班至今仍在談判。.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阿富汗戰爭 (2001年) · 查看更多 »

英國皇家海軍

皇家海军(Royal Navy,縮寫为 RN),亦称英国皇家海军或英国海军,是英国的首要海上作战部队。9世纪时阿尔弗雷德大帝首先开始使用海上军队,而自14世纪初起英格兰海军开始参与海战。现代皇家海军可追溯至16世纪初,为英国三军中最为古老的军种。正是如此,皇家海軍是三軍中地位最崇高的,其尊稱為「高級軍種」(Senior Service)。 自17世纪中期起至18世纪,皇家海军同荷兰皇家海军和法国海军对制海权展开争夺。自18世纪中期起其为全球最为强大的海军力量,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美国海军所超越。皇家海军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大英帝国崛起成为超级大国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其历史地位显赫,人们(包括英国人)时常略去“英国”部分,直称其为“皇家海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皇家海军规模大幅度缩减,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其仍为全球规模最大。至战争结束时美国海军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在冷战期间,皇家海军转变角色为反潜力量,主要于GIUK缺口搜索苏联潜艇。苏联解体之后,皇家海军重新成为远征作战部队,活跃于全球范围,并仍旧是世界最为强大的蓝水海军之一。 皇家海军拥有诸多科技先进的舰船和潜艇,包括一艘航空母艦、一艘、两艘、四艘弹道导弹潜艇(维持英国的)、七艘核动力舰队潜艇、六艘、13艘巡防舰、15艘反水雷舰船及22艘巡逻舰船。截至2017年12月26日,皇家海军共有78艘现役舰艇(包括潜艇),9艘(RFA)舰艇、以及5艘根据合同可为辅助舰队使用的舰艇。辅助舰队对皇家海军进行海上补给,通过其三艘船提升皇家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并取代过去巡防舰的职责,同皇家海军一同进行巡逻任务。皇家海军的总排水量达到近400,000吨(包括辅助舰队和皇家海军陆战队则达676,000吨)。 皇家海军與皇家海军陆战队共同組成。海军的軍種指揮官为第一海務大臣兼海軍參謀長(1SL/CNS),上将军衔,亦为成员。国防委员会将海军管理职责下放至海軍部委員會,由国防大臣领衔。皇家海军目前于英国境内拥有三个海军基地:朴次茅斯、和,其中第三者为西欧最大的海军基地。.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英國皇家海軍 · 查看更多 »

英國陸軍

英國陸軍(British Army),是英國軍隊的地上作戰部隊,它是由蘇格蘭與英格蘭在1707年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時形成的。至2006年,英國陸軍的現役部隊有79,550人,國土軍有24,690人,除国土军外的其它陆军预备役部队有121,800人。英國陸軍經常被部署於全球每一角落的參與多國聯軍的戰鬥或參與聯合國的維持和平行動。 英國陸軍與英國皇家海军和英國皇家空軍不同,沒有“皇家”头銜,原因是英国内战期间在英国君主与英国国会的一系列斗争中英国陆军总是站在英国国会一边,并且根据英国国会在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中的规定“和平时期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维持常备军”,英国陆军在法律上并不属于王室管辖。不过尽管英国陆军没有皇家头銜,这并不妨碍在陆军有若干團(Regiments)使用「皇家」此一頭銜。.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英國陸軍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雷明登870泵動式霰彈槍

雷明登870(Remington Model 870),是由美國雷明登武器公司製造的泵動式霰彈槍。.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雷明登870泵動式霰彈槍 · 查看更多 »

FGM-148標槍飛彈

FGM-148標槍飛彈(FGM-148 Javelin)是美國的一種單兵反坦克飛彈。.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FGM-148標槍飛彈 · 查看更多 »

FN MAG通用機槍

FN MAG(,意為:通用機槍;經常被稱為FN MAG-58)是一挺由比利时國營赫斯塔爾(,簡稱:FN)槍械設計師歐內斯特·費爾菲(Ernest Vervier)於1950年代初期研製及同年代後期生產的一種彈鏈供彈及氣動式操作的輕重兩用中型通用機槍,發射7.62×51毫米北约口徑步枪子彈。 它已經被超過80個國家和地區所採用,其中包括比利時、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瑞典;而且有多個國家在取得特許生產證以後合法生產,如阿根廷、埃及、印度、新加坡和英国。Hogg, Ian (2002).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FN MAG通用機槍 · 查看更多 »

FN Minimi 7.62通用機槍

FN Minimi 7.62(又稱:FN Maximi)是一挺由比利时國營赫斯塔爾(,簡稱:FN)研製及生產的輕型可散式彈鏈供彈的通用機槍,是FN Minimi輕機槍的7.62×51毫米北约口徑版本。.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FN Minimi 7.62通用機槍 · 查看更多 »

FN Minimi輕機槍

FN Minimi(法文:Mini-mitrailleuse,解為「迷你型機槍/Mini-machine gun」)是由比利時Fabrique Nationale公司設計的氣體傳動式輕機槍,被世界多國採用為制式裝備,當中包括著名的美國M249班用自動武器(M249 SAW)。.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FN Minimi輕機槍 · 查看更多 »

HK MP5冲锋枪

HK MP5系列是由德國軍械廠黑克勒-科赫所設計及製造的衝鋒槍,是黑克勒-科赫最著名及製造量最多的槍械產品。由於該系列衝鋒槍獲多國的軍隊、保安部隊、警隊選擇作為制式槍械使用,因此具有極高的知名度。.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HK MP5冲锋枪 · 查看更多 »

HK USP手槍

USP(Universale Selbstladepistole,Universal Self-loading Pistol,通用自動裝填手槍之意)為德國武器製造商黑克勒-科赫所研發的半自動手槍。.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HK USP手槍 · 查看更多 »

HK33突擊步槍

HK33是黑克勒-科赫第一种推出的NATO 5.56×45毫米口徑突擊步槍,在1968年起生產,基於HK G3的設計縮小改進而成。除德國原廠黑克勒-科赫外,美國、土耳其及法國MAS亦有合法特許生產。.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HK33突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HK416突擊步槍

HK416是由黑克勒-科赫以HK G36突擊步槍的氣動系統在M4卡賓槍的設計上重新改造而成,現已成為完整的突擊步槍推出,亦可以換裝氣動系統、上机匣组件、枪管和弹匣來改造AR-15系列的組合而成。.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HK416突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HK417自動步槍

HK417是德國黑克勒-科赫所推出的7.62×51毫米NATO戰鬥步槍,以HK416的內部設計修改而成。.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HK417自動步槍 · 查看更多 »

M18A1闊刀地雷

M18A1闊刀地雷(M18A1 Claymore,別名:克萊莫人員殺傷地雷),其別名取材至蘇格蘭闊刃大劍,是一種由美軍於1960年代越戰時期所研發製作的定向反步兵地雷,但破壞力也足以毀傷無裝甲車輛。.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M18A1闊刀地雷 · 查看更多 »

M203榴彈發射器

M203是美國陸軍為40毫米彈藥而要求開發的單發下掛式榴弹发射器,用於提供給M16突擊步槍及M4卡賓槍裝備,其衍生型更可對應多種步槍,亦可裝上及槍托獨立使用。 M203下掛於護木下方,发射器的扳機在步槍彈匣前面,發射時用彈匣充當握把,其主體結構分為裝填彈藥的滑動槍管及後方的擊發結構。附有可分離式的象限測距瞄準具及立式標尺。裝填彈藥時,先按下槍管鎖鈕讓槍管前進,便可從槍管後方裝填彈藥,一旦讓槍管回復原位,撞針便會進入待發模式,之後瞄準方向且扣下板機,即可發射榴彈。可發射高爆彈、人員殺傷彈、煙霧彈、鹿彈、照明彈、氣体彈(CS gas)及訓練彈。.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M203榴彈發射器 · 查看更多 »

M4卡賓槍

M4卡賓槍(M4 carbine)是M16突擊步槍的縮短版本,獲世界各國的軍隊及警隊採用。.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M4卡賓槍 · 查看更多 »

M72輕型反裝甲武器

M72 LAW(輕型反坦克武器Light Anti-Tank Weapon、或稱輕型反裝甲武器Light Anti-Armor Weapon),簡稱LAW或LAWS(輕型反坦克武器系統)是一種是美国黑森東方公司於1958年開始研制的66公厘拋棄式火箭筒,當時設計者為Paul V. Choate、Charles B. Weeks以及Frank A. Spinale et al,實際負責生產的是挪威的Nammo Raufoss AS公司。 該武器于1958年開始研發,在1963年初被美國陸軍及海軍陸戰隊採用,並取代M31反坦克槍榴彈和M20A1超級巴祖卡,成為主要的單兵反坦克武器。 在1980年代早期,美國軍方原本有意以FGR-17 Viper取代M72,但這個計畫因最後陸軍決議而取消。同時期與M72反裝甲火箭結構近似的武器有瑞典製造的Pskott m/68(Miniman),與法國所生產的SARPAC。.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M72輕型反裝甲武器 · 查看更多 »

M9刺刀

M9刺刀(;又稱:M9 MPBS,,意為:多用途刺刀系統;國家庫藏編號:1095-00-073-9238)是由美軍在1984年正式採用的一種戰場多用途刀和刺刀。它具有177.8毫米(7英吋)的刀鋒,而且刀身上具有長孔套設計,可與其刀鞘頭的駐筍組合成鉗子,全刀絕緣,可鉸斷鐵絲網。.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M9刺刀 · 查看更多 »

Mk 14增強型戰鬥步槍

美國海軍Mk 14增強型戰鬥步槍(,簡稱:)是一枝由美国擊發調變式軍用戰鬥步槍,利用可拆式彈匣發射火力強大的7.62×51毫米北约口徑制式步枪子彈。它是M14戰鬥步槍的一個衍生型,原本專為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以下的單位所使用,例如美國海軍海豹部隊、三角洲部隊和任務具體的官方發展援助單位。 Retrieved on September 23, 2008.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Mk 14增強型戰鬥步槍 · 查看更多 »

Mk 19自動榴彈發射器

Mk 19自動榴彈發射器(Mk 19 Automatic Grenade Launcher)是美軍在越戰時開始裝備至今的一種40毫米口徑彈鏈供彈的全自動榴彈發射器,由美國海軍兵工站所開發,通用動力及薩科(Saco)防務生產。.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Mk 19自動榴彈發射器 · 查看更多 »

SR-25狙擊步槍

SR-25是一款由尤金·斯通纳设计、奈特軍械公司出品的半自动步枪。.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SR-25狙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格洛克19

格洛克19(Glock 19)是由奥地利格洛克公司設計及生產的半自動手槍,是格洛克17的緊湊型版本,發射9×19毫米鲁格弹,標準彈匣為15發。.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格洛克19 · 查看更多 »

機場

機場,亦稱飛機場、航空站或空港,是飛行場的類型之一,供固定翼飛機、直升機、飛艇等中大型飛行器停靠。機場的組成至少需要一個平面,如跑道滑行道、直升機停機坪或水面,而且往往擁有許多功能性設施及建築物,如客運大樓、轉運站、空中交通管制設施(例如塔台與進場燈光系統)、機坪、機庫、維修廠棚、地勤服務設施等。 世界大多數機場為民用機場(通用机场和公共运输机场),如僅提供軍機起降的機場稱作軍用機場,若軍方與民間航空器均可起降的機場稱作軍民共用機場,專營或兼營國際航線的機場則稱為國際機場。大型的民用機場除了基本的功能性設施,還可能有其他附加性的設施,例如餐廳、商場、旅館、VIP貴賓室等,宛如一座小型城市;但相對的,為了機場的正常營運,機場營運機構通常會向搭機旅客收取機場稅。近年來,低成本航空公司以提供低價的機票受到許多遊客的歡迎,為了因應此趨勢,開始有機場設計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專用設施(主要為客運大樓),設備較為簡易、機場稅金額也較低。 截至2009年,美國中央情報局指出,全球從空中可辨認出的機場大約有44,000座,其中美國擁有15,095座,為世界之最。.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機場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亞陸軍

澳大利亞陸軍(Australian Army),為澳大利亞的地面武裝部隊。與皇家澳洲海軍、皇家澳大利亚空军構成澳大利亞的國防力量。.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澳大利亞陸軍 · 查看更多 »

澳洲國防軍

#重定向 澳大利亚国防军.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澳洲國防軍 · 查看更多 »

机枪

機槍或稱機關槍、機關銃(Machine gun),指全自動,可快速連續發射的槍械,可能是固定式的,也可能是活動式的,其子彈會由彈鏈或是彈匣連續填充,並且發射,每分鐘約有300至1800發子彈。 機槍通常分為輕機槍、中型機槍、通用機槍、重機槍等幾種。自動火器除了機槍外,還有冲锋枪、突击步枪、戰鬥步槍、自動霰彈槍、全自動手槍等,口徑20毫米以上的叫「機炮」(autocannons)。 機槍為了滿足連續射擊的穩定需要,通常備有兩腳架及可安裝在三腳架或固定槍座上,主要發射步槍或更大口徑(12.7mm/14.5mm)的子彈,能快速連續射擊,以掃射為主要攻擊方式,透過綿密火網壓制對方火力點或掩護己方進攻。除了攻擊有生目標之外,也可以射擊其他無裝甲防護或薄裝甲防護的目標。輕機槍的重量較輕,可以手持射搫,不過若以臥式的姿勢射擊,效果會比較好。機槍和自動槍隻的差異主要在口徑(機炮的口徑在20mm以上),另一個差異是所發射的是傳統的子彈、炮彈、散彈槍的彈藥、或是爆炸彈等。像發射霰彈的全自動槍隻會稱為的自動霰彈槍,發射大口徑彈藥的則會稱為機炮或是自動榴弹发射器(榴弹機槍)。冲锋枪則是手持式的自動武器,發射一般手槍口徑的子彈。機槍和冲锋枪、機炮不同,機槍像步槍一樣,有很高的槍管/口徑比(表示其槍管很長,子彈口徑小)。機槍在本質上就是一把全自動的步槍,而機槍和戰鬥步槍的不同點在於是否有可快速拆卸的槍管、重型槍管或是其他的冷卻系統。戰鬥步槍及突击步枪可以進行全自動的射擊,因為不是為了全自動射擊而設計,會有槍管過熱的問題。大部份的機槍也使用彈鏈及開放式槍機架構,和步槍的設計不同。 在一般的法律和口語中,機槍泛指可連發槍械。在中,只要一次扣動扳機時可以發射一次以上的就算是機槍、和口徑無關。美國公民持有機槍不會違反任何聯邦法律,在許多州也是合法的,不過依需登記為,而且需要繳納印花稅。不過1986年的Hughes修正案禁止針對市民製造機槍,因此只有在此時間之前就已製作的槍才能合法交易及移轉。.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机枪 · 查看更多 »

斯泰爾AUG突擊步槍

Steyr AUG是1977年奧地利公司推出的軍用自動步槍,是史上首次正式装備採用犢牛式設計的軍用步槍。「AUG」是德文「Armee-Universal-Gewehr」的縮寫,意即「陸軍通用步槍」。.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斯泰爾AUG突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手枪

手槍(Handgun),旧时也稱手铳、拳銃,是一类可以单手持握射击的小型短管槍械,多用於近戰和自衛,发射手枪弹,一般有效殺傷距離约50米。实际应用中,手枪大多由警察執勤時配帶,在軍隊中,手槍除配發軍官或至少士官等具有指揮職主官管理人員外,大多都由空軍飛行員、海軍艦艇警衛、陸軍砲兵等特業軍人配帶,攜帶的目的並非因為殺傷力,而是便於自衛及反擊。.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手枪 · 查看更多 »

急救

急救(First-aid)即緊急救治的意思,是指在急病或意外發生時,在醫生與護理人員到達前為生病或受傷的人,進行初步的救援及護理。.

新!!: 特種空勤團 (澳大利亞)和急救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