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爵士音阶

指数 爵士音阶

爵士音阶指的是在爵士乐中使用的任何音阶。很多爵士音阶都是直接从西方欧洲古典音乐中借鉴过来的,包括自然音阶(diatonic scale),全音阶(whole-tone,八度内用全音分隔的六个音),八度音阶(octatonic或diminished,八度内使用“全-半”或者“半-全”分隔的八个音),以及上行的古典旋律小调(爵士乐理论中古典旋律小调的下行旋律并不还原回自然小调,这种旋律小调叫爵士小调)的各种modes(例如dorian, lydian等)。这些音阶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早期的作曲家(例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德彪西、拉威尔和史特拉文斯基)中得到广泛的使用,他们的作曲活动直接参与到了后来爵士乐的实践。还有一些爵士音阶,例如bebop音阶,则是在普通自然音阶中增加了一些色彩性的过渡音。 爵士乐有一个重要特点,在爵士理论中被称为“和弦-音阶兼容的原则”:一系列的和弦会产生一系列相兼容的音阶。在古典的大调和声中,出现的和弦一般都属于同一个音阶(例如在C大调中走I-II-V-I这个和声进行,和弦使用的都是C自然大调中的音)。而在爵士乐中,一个四个和弦的和声进行可能会用到四个不同的音阶,这通常都是和弦自身修改的结果。例如,演奏C大调时,爵士乐手可能把五级和弦的G-B-D-F(属七和弦)的五音降半个音,成为G-B-D♭-F(7♭5和弦)。其他的即兴乐手遇到这个修改后的和弦,就会选择一个相兼容的音阶(包含G-B-D♭-F这四个音)来演奏旋律,例如G调的全音阶(G-A-B-C♯-D♯-F),例如G调八度音阶(G-A♭-B♭-B-C♯-D-E-F),例如D调或A♭调的爵士小调的一个mode(分别是G-A-B-C♯-D-E-F或G-A♭-B♭-C♭-D♭-E♭-F)。这些音阶都可以称之为与修改后的这个属七和弦“兼容”。“和弦-音阶兼容原则”是爵士乐和声理论和传统和声理论的根本性差别。 “避免音”,指的是在爵士乐理论和实践中认为的,在当前兼容的和弦和音阶中,音阶中的某个与当前和弦极度不和谐的音符,这个音符要么尽量避免演奏,要么修改成和谐的。例如在大调和声中的4音和11音就属于这种情况,他们要么只能当过渡音演奏,要么升半个音使用。对于一个普通音符,避免音通常是小二度音,或者是小九度音;对于和弦的根音,避免音一般是四度音。 “想知道古典和声和现代和声的差别,看看他们分别怎么认定不和谐音就是个不错的途径。古典的观点是当前和弦之外的音都算是不和谐的,都需要被解决……现代和声则告诉你只有音阶中的哪些音是不和谐的,需要被避免,别的音都ok。”.

8 关系: 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和弦咆勃爵士樂爵士乐音阶莫里斯·拉威爾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

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Николай Андреевич Римский-Корсаков,),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在季赫温出生。他和鲍罗丁、穆索尔斯基、巴拉基列夫和居伊并称为“强力集团”。.

新!!: 爵士音阶和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 查看更多 »

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

没有描述。

新!!: 爵士音阶和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 · 查看更多 »

和弦

和弦(chord)源自希臘文χορδή,原意是指弦線。在音樂理論裏,是指組合在一起的兩個或更多不同音高的音。在歐洲古典音樂及受其影響的音樂風格裏,更多時候是指三個或以上的音高組合,而兩個音高的組合則以音程來描述。和弦的組成音,可分開演奏,亦可同時演奏。分開演奏的,我們稱為分解和弦〔或分散和弦〕。和弦有三度疊置及非三度疊置之分,在西方傳統和聲中的和弦,均按照三度疊置的原則構成。 和弦的標記方式有很多種,巴洛克音樂經常以數字低音來標記和弦,古典音樂經常以羅馬數字來標記和弦,爵士樂和流行音樂經常以音名的英文字母來標記和弦。.

新!!: 爵士音阶和和弦 · 查看更多 »

咆勃爵士樂

咆勃爵士樂(英文:Bebop或Bop),又譯波普、比波普、或博普,源於美國,是一種興起於40年代初中期的爵士樂演奏形式,相較於大樂團時期的爵士樂,咆勃爵士樂在垂直的和聲上採用許多延伸音,水平的旋律構築除與和聲的延伸音相應外,也運用許多鄰接音與半音來即興。節奏方面常運用許多重音錯置手法造成特殊的律動。樂團編制較小為該風格的另一項特色,個人即興能力與樂團的互動能力受到相當大的重視。此外,對音樂家來說演奏咆勃爵士樂的技巧難度也大幅提升,更需要高度的樂器控制能力才能演奏。 咆勃爵士樂奠定了現代爵士樂的基礎,其後於50年代發展的硬咆勃及酷派爵士都是基於咆勃爵士的延伸或反思。.

新!!: 爵士音阶和咆勃爵士樂 · 查看更多 »

爵士乐

爵士樂(Jazz)是一種音樂流派,它於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期起源於美國新奧爾良的非裔美國人的社區,植根於藍調和拉格泰姆音樂以及歐洲的軍樂,並且由其發展而來。自1920年代的爵士時代以來,爵士已經被認為是音樂表達的一種主流形式。其後,爵士樂亦以若干相對獨立的、傳統的流行音樂風格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些相對獨立的風格間亦有關聯,其間的紐帶即是非裔美國人的音樂與歐裔美國人音樂之間的互相融合.

新!!: 爵士音阶和爵士乐 · 查看更多 »

音阶

音階在音乐理论中,一个音阶是按照泛音列或音高排列的一系列音符。一个音阶中的音符按照音高的上升而排列便是上行音阶,若音符按照音高的下降而排列则是下行音阶。 在巴洛克至浪漫主义时期(common practice period)的背景下,大部分甚至全部的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都是建筑在单独一个音阶的音符上的,即一贯地使用大调或小调音阶中的音(并不是刻板的坚持一贯,而是总体上一贯使用,该音阶以外的音可能也偶尔出现),可以在五线谱开始处用调记号标记出乐曲所使用的音阶。 由于使用等价八度的原则,音阶通常以一个八度为跨度去排列,而排列更高的八度和更低的八度仅仅是重复这一模式。一个音乐音阶表示将一个八度划分成一定数量的步数,而一步即是两个音符之间可以识别的距离(或者说音程,两个音之间的音高的差异)。 无论如何,音阶中的音程并不需要相等,特别是在微音程中。 通过每一步的距离(音程),可以把音阶划分成不同的种类。举个例子,半音音阶的每一步都表示半音音程,而大调音阶以这种音程模式定义: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一个全音等于两个半音);小调音阶的音程模式是: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基于各自所使用的音程模式,音阶又可分为大调音阶、小调音阶、全音阶,半音音阶等等。 一个特定的音阶,是由其特有的音程模式和音阶中被称为主音或第一音级的特定音符去定义的。所谓的主音就是音阶中八度的第一个音,并且所采用的音程模式从这个音开始。通常,一个音阶的名称由它的音程模式和主音决定。例如,所谓C大调指的是用大调音阶的音程模式,並以C音(Do)为主音。 音阶用于构建音乐,因为音阶具有随意性,所以音阶的种类几乎无限多。任何的文化或音乐传统都有其惯用的音阶,通过一首乐曲的音阶就可能显示出其文化背景,甚至整个文化的曲调系统。例如,中国、苏格兰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普遍应用五声音阶,事实上五声音阶是使用最为广泛的音阶。五声音阶常见的的音程排列次序有:C-D-E-G-A-C。 西方艺术音乐则基本上使用起源于古希腊音乐理论的七声音阶,即所谓自然音阶。在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时有12种音程排列方式,每种排列方式的全音和半音所处的位置不同,即12种调式,除了来自希腊人的7种调式外,其余6种与宗教音乐关系密切。当和声在音乐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时,调式体系趋于瓦解,而被认为最适合应用于和声的两个调式则保留至今日,即是今日我们所使用的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 在未开化民族和有古老文化的民族中都可以找到最简单的音阶,而最复杂的音阶则存在于最先进的文化之中。与较落后的文化相比而言,较发达的文化中,音阶被作曲家与演奏者作为一种规则,而且对于运用音阶的规则与传统也比较明确,同时音阶也被用作音乐的描述与分析的手段。复杂的音阶运用体系存在于许多民族之中,尽管许多国家之间音乐的风格差异很大,但就音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而言却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新!!: 爵士音阶和音阶 · 查看更多 »

莫里斯·拉威爾

約瑟夫-莫里斯·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法國作曲家和鋼琴家。生于法国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山区小城西布勒,1937年在巴黎逝世时,已经是法国樂壇中与克勞德·德彪西齐名的印象乐派作曲家。 他的音樂以纖細、豐富的情感和尖銳著稱,同時也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的主要作曲家之一。他的鋼琴樂曲、室內樂以及管絃樂在音樂史上不容忽視。鋼琴曲諸如《Miroirs》和《夜之魔》是經典的作品;管絃樂例如《達夫尼與克羅伊》,還有替穆索斯基編曲的《展覽會之畫》出色的展示了他以音樂表現光影色彩的技巧。對於大眾而言,最熟悉的應是他的《波麗露》,但他本人不十分看重此作品,並一度把它描述為“沒有音樂的管絃樂曲”。 根據SACEM的統計,拉威爾比其他法國作曲家擁有許多忠實的支持者,使他成為至今最受歡迎的法國作曲家。.

新!!: 爵士音阶和莫里斯·拉威爾 · 查看更多 »

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

阿希爾-克洛德·德布西(Achille-Claude Debussy,;),法國作曲家。法国作曲家。他被视为第一个印象派作曲家,尽管他极力反对这个形容词。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德布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樂《大海》和《牧神午後前奏曲》,鋼琴組曲《貝加馬斯克組曲》、《意象集》、《版畫集》等;而他的創作最高峰則是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林逸聰,388頁。 德布西出生于一个简朴的家庭,家庭内部并没有多少文化兴趣,但是他在10岁的时候就有足够的音乐天赋,可以进入法国音乐学院——巴黎音乐学院。他最初是学钢琴的。但是,尽管音乐学院的保守派教授不赞成,他还是发明了他的创新写作风格。并花了许多年的时间来发展成熟,在他1902年获得国际声誉之前,他已经快四十岁了,他完成了他唯一一部歌剧,佩莱亚斯和梅丽森德。 德布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藝術的熏陶。他在馬斯奈等前輩作曲家開創的法國音樂傳統的影響下,結合了東方音樂,西班牙舞曲和爵士樂的一些特點,將法國印象派藝術手法運用到音樂上,創造出了其別具一格的和聲,其音樂對自他已降的作曲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Lesure, Page 783。德布西被總括為印象派音樂的代表,雖然他本人並不同意,甚至設法遠離這一稱謂。一些作家如羅伯·施密茲(E.

新!!: 爵士音阶和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