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爱德华·冯·托尔

指数 爱德华·冯·托尔

爱德华·古斯塔夫·冯·托尔男爵(Eduard Gustav von Toll,),俄语名字爱德华·瓦西里耶维奇·托尔(Эдуард Васильевич Толль),俄罗斯探险家。波罗的海德意志人。 冯·托尔出生在列瓦尔(今爱沙尼亚塔林)的一个德裔贵族家庭。他的家族与米登多夫家族关系密切。亚历山大·冯·米登多夫曾是托尔的老师。 1882年自塔尔图大学动物学专业毕业。1885年至1886年,曾加入带领的、前往新西伯利亚群岛的考察队。托尔探查了新西伯利亚群岛西部的大利亚霍夫岛、、法捷耶夫岛和科捷利内岛。 1900年至1902年,托尔带领圣彼得堡科学院的考察队前往新西伯利亚群岛,此即为。1902年在北冰洋失踪。 Category:俄罗斯探险家 Category:俄罗斯下落不明者‎ Category:波罗的海德意志人.

8 关系: 塔尔图大学塔林亚历山大·冯·米登多夫俄罗斯北冰洋爱沙尼亚波罗的海德意志人法捷耶夫岛

塔尔图大学

塔尔图大学(Tartu Ülikool;Universitas Tartuensis)位于爱沙尼亚塔尔图,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于1632年设立。她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具有超过380年的历史,2015年QS世界大學排名將其排在第400位。 目前爱沙尼亚的国家部长及其他国家领导和商界领袖中有80%毕业于该校。 Kogu perega..JPG Tartu Observatoorium.jpg Uus Anatoomikum.JPG TÜ kunstimuuseum, sinine saal.JPG.

新!!: 爱德华·冯·托尔和塔尔图大学 · 查看更多 »

塔林

塔林(Tallinn)是波羅的海最內部的芬蘭灣濱的愛沙尼亞共和國的首都。舊稱列巴爾(德語、丹麥語: Reval),沙俄時代名為列威利(Ревель),前蘇聯時代名為塔林(Таллин)。人口約42萬。舊城是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塔林歷史城區」。 2011年當選歐洲文化之都。位於愛沙尼亞北海岸,離北方對岸的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約80公里。.

新!!: 爱德华·冯·托尔和塔林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冯·米登多夫

亚历山大·特奥多尔·冯·米登多夫(Alexander Theodor von Middendorff,Александр Федорович Миддендорф,),俄罗斯动物学家、探险家。波罗的海德意志人。 米登多夫的父亲特奥多尔·约翰·冯·米登多夫(Theodor Johann von Middendorff)出生在今日爱沙尼亚的莱内县。母亲则Sophia Johanson是爱沙尼亚农民的女儿,曾经被父母送往圣彼得堡学习。两人在圣彼得堡相遇并相爱,生下了女儿安妮特(Anette)和儿子亚历山大,但由于社会阶级不同而无法结婚。亚历山大直到出生六个月后才接受洗礼,后来被母亲回爱沙尼亚以躲避公众的注意。 米登多夫在列巴尔(今爱沙尼亚塔林)接受初级教育,后进入圣彼得堡的文理中学学习。1832年在塔尔图大学获得医学学位,1837年毕业。后前往柏林洪堡大学、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维也纳大学、弗罗茨瓦夫大学继续深入学习。1839年在的帮助下取得基辅大学动物学副教授职位。 1840年,贝尔邀请米登多夫参加自己第二次前往新地岛的探查(第一次于1837年)。由于风暴的原因,此次探险未能到达新地岛,但他们却探查了俄罗斯与挪威的萨米,以及巴伦支海和白海。米登多夫负责徒步穿越科拉半岛,并在收集动物和植物材料的同时绘制自科拉半岛至坎达拉克沙的地图。 1843年至1845年,代表圣彼得堡科学学院(今俄罗斯科学院)前往泰梅尔半岛,沿鄂霍次克海的海岸前进,进入阿穆尔河低地河谷(当时是中国清朝的领土)。他以德语出版了《极北及东西伯利亚旅行》(Reise in den äußersten Norden und Osten Sibiriens)一书(1848-1875),描述了当地永久冻土对动植物的覆盖的影响。 1870年,访问巴拉巴草原,1878年,访问费尔干纳盆地。 泰梅尔半岛的米登多夫湾以他的名字命名。 Category:俄罗斯探险家 Category:俄罗斯动物学家 Category:波罗的海德意志人.

新!!: 爱德华·冯·托尔和亚历山大·冯·米登多夫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爱德华·冯·托尔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北冰洋

北冰洋(Arctic Ocean)又稱北極海、北大洋,位於北極圈內,大致以北極點為中心。北冰洋是世界五大洋中最小最淺的。--積1405.6萬平方公里,約占世界大洋--積的3.6%。平均深度1200-1300米,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深處為南森海盆,深度為5450米。 國際海道測量組織將北冰洋視為洋,不過一些海洋學家稱之為「北極陸間海」或是「北極海」,分類為陸間海或是大西洋的河口灣。 北冰洋有巴倫支海、波弗特海、楚克奇海、東西伯利亞海、格陵蘭海、哈得遜灣、哈得遜海峽、喀拉海、拉普捷夫海、白海和巴芬灣等边缘海和陆间海。 洋--上有長年不化的冰層,占北冰洋--積的三分之二,厚度多在2-4米左右。中央的海冰已持續存在300萬年,是永久性的海冰。水溫大部分時間在0℃以下。當海水向南流進大西洋時,瓦解的冰山就隨之流入大西洋,給航運帶來威脅。1912年4月15日,鐵達尼號客輪就是撞到漂流的冰山而沉沒的,造成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 北冰洋島嶼很多,数目僅次於太平洋,面積達400萬平方公里。主要島嶼有格陵蘭島、斯瓦尔巴群岛、北极群岛等。.

新!!: 爱德华·冯·托尔和北冰洋 · 查看更多 »

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共和国(Eesti Vabariik),通常简称爱沙尼亚(Eesti,),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之一。 爱沙尼亚位于欧洲东北部,其国土西向波罗的海,北向芬兰湾,東临楚德湖,南面和東面分別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該國目前為世界高收入經濟體之一,首都及全国最大城市为塔林。 愛沙尼亞目前為北欧理事会、欧洲联盟、欧元区、申根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員國。.

新!!: 爱德华·冯·托尔和爱沙尼亚 · 查看更多 »

波罗的海德意志人

波罗的海德意志人(Deutsch-Balten)指波罗的海东岸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德意志人居民。尽管波罗的海的德意志人占人口少数 ,但从12世纪到20世纪初,波罗的海的德意志人控制着这两地的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自从12世纪初拉丁语在波罗的海东岸地区衰落,德语迅速取而代之,成为一切正式文件的官方语言,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所有城镇村庄,一律采用德文名字,为时达数百年之久直到19世纪90年代。 数百年来波罗的海的德意志人是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地主,他们是这地区的实际统治阶层。政治上他们在1710年之前只听命于瑞典帝国, 在1917年之前听命于俄罗斯帝国。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本土原居民,大多数是居住在乡村的农奴,不享有同等的权利。这种情况延续到1917年俄罗斯覆灭,1918年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脱离俄国独立为止。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独立后推行土地改革,剥夺波罗的海德意志人地主的土地。此后多数波罗的海的德国人成为爱沙尼亚国或拉脱维亚国的公民。 波罗的海德国人的历史在1939年骤然告终,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的秘密附加協議書劃分出德蘇勢力範圍--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被納入蘇聯勢力範圍,希特勒将大批波罗的海德国人迁移到纳粹德国在二战中占领的波兰西部。1944年苏联占领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国,波罗的海德国人再也没有返回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家园。 时至今日,波罗的海德国人的后裔,分布世界各地方,以德国和加拿大人数最多。.

新!!: 爱德华·冯·托尔和波罗的海德意志人 · 查看更多 »

法捷耶夫岛

法捷耶夫岛位于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属于新西伯利亚群岛中安茹群岛的岛屿。东与新西伯利亚岛隔布拉戈维申斯基海峡,南与大利亚霍夫岛隔桑尼科夫海峡。法捷耶夫岛总面积约5,300平方公里,为世界第47大岛。法捷耶夫岛最高点海拔65米。无常驻居民。该岛为纪念俄国工业家法捷耶夫而得名。 Category:俄罗斯岛屿.

新!!: 爱德华·冯·托尔和法捷耶夫岛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