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44 关系: 劇情片,古巴,威尼斯电影节,娜妲莎·金斯基,尚盧·高達,小提琴,小津安二郎,尼古拉斯·雷,山本耀司,巴黎,巴黎,德州,事物的狀態,体育,德國新浪潮,德国,医学,第61屆柏林影展,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纳撒尼尔·霍桑,爱丽丝漫游城市,畫家,聯美,達許·漢密特,鲁尔区,薩克斯風,蒙帕納斯,金獅獎,金熊奖,金棕榈奖,艺术家,英国电影学院奖,雷普利遊戲,電影導演,U2,柏林国际电影节,柏林蒼穹下,杜塞尔多夫,派翠西亞·海史密斯,戛纳电影节,明镜,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攝影師,慾望之翼,慕尼黑電視與電影大學。
- 在美國的德國人
- 德國基督徒
- 德國電影導演
- 德國音樂影片導演
- 慕尼黑電視與電影大學校友
- 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获得者
-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得主
- 金狮奖获奖导演
劇情片
劇情片(drama film)指以故事劇情為主題的電影,是其中一種片種。劇情片一般長度在30分鐘或以上,以電影院作為發放對像。相對於其他片種如動作片或愛情片以動作或愛情帶動故事的推進,劇情片主要以故事的劇情變化或角色性格的發展帶動整套電影的進行。.
查看 溫·韋德斯和劇情片
古巴
古巴共和国(República de Cuba),通称古巴(Cuba),是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位于北纬19°与24°,西经74°与85°之间。处在加勒比海北部,墨西哥湾入口处,西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隔尤卡坦海峡,南有牙买加和开曼群岛,东与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隔向风海峡,东北方有巴哈马群岛,与美国隔佛罗里达海峡相对,与佛罗里达州最南端的基韦斯特的陆地最短距离约为145公里。作为加勒比地区最大的和人口第二多的岛屿,古巴扼守巴拿马运河与美国东岸之间的海路要道。被形容为墨西哥湾的钥匙。领土包括古巴主岛及其附属群岛和青年岛。哈瓦那是古巴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圣地亚哥是第二大城市。 一般认为,“古巴”一名源自泰诺语“coabana”,意为“肥沃之地”或“好地方”。古巴是加勒比海地區少數以白人為主、混血為輔的國家,同時有少量的华裔,族群組成與美國類似,許多民眾有亲戚居住在美國。然而古巴是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美国长期的经济封锁,但凭借78.3岁的预期寿命、99.9%的识字率和接近1.8公顷的人均生态足迹,其人类发展指数多年来一直维持在高水平;在2014年,古巴更是首次迈入极高人类发展指数行列。古巴于2006年成为全球唯一符合世界自然基金會可持续发展定义的國家。目前古巴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已经展开,例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古巴的代表特奥多尔·弗里德里奇指出,古巴是目前拉美唯一完全消除了飢餓的國家。不過,古巴的審查制度、言論自由、人權等方面与其他一黨制國家一樣,存在由國家主導控制和鎮壓言論自由的傾向,而且有部分異見人士因為政治因素流亡國外。.
查看 溫·韋德斯和古巴
威尼斯电影节
威尼斯影展(Mostra Internazionale d'Arte Cinematografica di Venezia),是每年8月至9月間於義大利威尼斯利多岛所舉辦的国际电影节,屬於威尼斯双年展的一部分,在影展期間會頒發最高榮譽金獅獎。威尼斯影展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與德國柏林电影节以及法國坎城电影节並稱為國際三大影展。.
查看 溫·韋德斯和威尼斯电影节
娜妲莎·金斯基
娜妲莎·金斯基(Nastassja Aglaia Nakszyński,)是一位多量產德國女演員及影星,被讚譽為1980年代“歐洲影壇第一美女”,從影拍超過60部電影。因為拍《黛絲姑娘》榮獲金球獎最佳女新人演員;也拍攝過德國名導演溫韋德斯《巴黎,德州》、《歧路》(Falsche Bewegung)與《咫尺天涯》(In weiter Ferne, so nah!)等等柏林影展及坎城影展得獎電影。.
尚盧·高達
尚盧·高達(,),法國和瑞士藉導演。他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奠基者之一。 高達的雙親是法國兼瑞士藉。他曾經在瑞士的尼翁接受教育,之後在法國唸高中,繼而入讀巴黎大學。他在索邦大學的日子裡對電影產生興趣,畢業後數年間夥同年輕的電影人製作人和影評人推動法國電影新浪潮。 高達的電影通常被視為挑戰和抗衡荷里活電影的拍攝手法和敍事風格。他也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對電影發展史的豐富知識注入他的電影。在他的作品裡可以經常發現存在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子。.
查看 溫·韋德斯和尚盧·高達
小提琴
小提琴(Violin)属于四弦的弓弦乐器,是现代管弦樂團弦乐组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一般在管弦樂作品中會分成第一小提琴與第二小提琴兩個聲部。作为现代弦乐器中最具份量的乐器,小提琴主要的特点在于其辉煌的声音、高度的演奏技巧和丰富、广泛的表现力。又被稱作為樂器中的女王。 小提琴是提琴家族中最小、音高最高的一種,比它體型大的提琴有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查看 溫·韋德斯和小提琴
小津安二郎
小津安二郎(),日本知名導演,生於東京都深川。1923年進入松竹映畫的蒲田攝影所當攝影助理,在1927年正式升格為導演。早期他廣泛的拍攝各類影片,其中又以青春喜劇類居多。戰後則主力於以一般庶民日常生活為主的小市民電影,尤其以《晚春》、《東京物語》為他一生中的代表作。此外他以低視角仰視拍攝方式獨樹一格,也成為後來導演的效法學習對象。.
查看 溫·韋德斯和小津安二郎
尼古拉斯·雷
尼古拉斯·雷(Nicholas Ray,)是一位美國知名電影導演,擅長於史詩電影與黑色幽默電影。.
查看 溫·韋德斯和尼古拉斯·雷
山本耀司
山本耀司(山本 耀司,Yamamoto Yōji,),是一位活跃于东京和巴黎的具有影响力的日本时装设计师。他被评价为一位媲美玛德琳·薇欧奈的大师级裁缝,并以其融合日本设计美学的前卫剪裁方式而闻名。 他获得的奖项包括法蘭西藝術與文學勳章, 紫綬褒章、法国的、英国的以及的the Master of Design。.
查看 溫·韋德斯和山本耀司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查看 溫·韋德斯和巴黎
巴黎,德州
巴黎,德州(Paris, Texas)是德國導演文·溫德斯所執導的公路電影,電影配樂由草根藍調歌手演奏,劇情主要是講述一位失憶的男子(崔維斯)獨自在沙漠中行走被發現,因此與失聯已久的弟弟連絡上,進而引發他回去追尋過去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本片獲選為第37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最終評審團無異議頒予金棕櫚獎。.
查看 溫·韋德斯和巴黎,德州
事物的狀態
《事物的狀態》 (Der Stand der Dinge;The State of Things)是德國導演文·溫德斯於1982年的電影作品,並於第39屆威尼斯影展獲得金獅獎。.
查看 溫·韋德斯和事物的狀態
体育
体育(英语:Physical Education,缩写P.E.)是一项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中开展的教学活动,旨在促进参与者在身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在不同国家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及目标存在区别,在中国,学校体育是一项贯穿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的必修课程,其任务可以概括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选拔后备人才,增强学生组织纪律性,锤炼学生顽强意志等 。.
查看 溫·韋德斯和体育
德國新浪潮
德國新浪潮(德語:Neuer Deutscher Film,也稱為Junger Deutscher Film)是影評人對於1960年代末至1980年代的一些德國導演與他們的電影作品所給予的稱呼,他們主要受到法國新浪潮的影響。德國新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韋納·荷索、沃克·施隆多夫、溫韋德斯、寧那·華納·法斯賓德、瑪格麗特·馮·卓塔(Margarethe von Trotta)、西貝爾貝格(Hans-Jürgen Syberberg)等人。与纯粹的娱乐电影不同的是,这些电影人将对社会与政治的批评视为电影的核心。作为导演主创电影,这些电影通常独立于大制作公司。.
查看 溫·韋德斯和德國新浪潮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查看 溫·韋德斯和德国
医学
醫學是以診斷、治疗和预防生理和心理疾病和提高人体自身素质为目的的應用科學。狹義的醫學只是疾病的治療,但也有說法稱預防醫學為第一醫學,臨床醫學為第二醫學,复健醫學為第三醫學。醫學的科學面是應用基礎醫學的理論與發現,例如生化、生理、微生物學、解剖、病理學、藥理學、統計學、流行病學等,來治療疾病與促進健康。然而,医学也具有人文與藝術的一面,它關注的不僅是人体的器官和疾病,而是人的健康和生命。「生理、心理、社會模式」是廣為接受的理論,而其他如「生理心理靈性社會的照顧」、「全人、全隊、全程、全家的醫療」也都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理論。随着醫學模式的转变,醫學的人文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醫學倫理目前最廣為人知的是四初確原則方法論:「自主、行善、不傷害、正義」。 在人類社會中,醫學已經存在數千年之久。现代医学起源於17世紀科學革命後的歐洲,以科學的过程及办法來進行醫學治療、研究與驗證。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檢驗醫學、預防醫學、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等。在現代醫學興起前發展的醫學,稱為傳統醫學;現代則以替代醫學的形式在科学医学尚未普及的地区繼續存在。.
查看 溫·韋德斯和医学
第61屆柏林影展
61屆柏林影展(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 2011),於2011年2月10日至2月20日於德國柏林舉辦,開幕片為美國導演柯恩兄弟執導的《真實的勇氣》,評審團主席則由義大利女演員伊莎貝拉·羅塞里尼擔任。.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意大利現代主義電影導演,也是公認在電影美學上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
纳撒尼尔·霍桑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9世纪美国小说家,其代表作品《红字》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一。.
爱丽丝漫游城市
《爱丽丝漫游城市》(Alice in den Städten) 是一部1974年西德黑白公路电影,溫·韋德斯执导。该片是导演拍摄的「公路片三部曲」的首部,后两部为《歧路》(The Wrong Move,1975) 和《公路之王》(Kings of the Road,1976)。.
畫家
畫家,通常指以繪畫為職業的人或者畫畫特別優秀的人。西方在文藝復興或之前的時代,畫家基本上是受人委託而作畫的職業。在中國古代,正如音樂家一樣,很多畫家都不是職業性的。事實上幾乎沒有優秀的畫家是“職業性”的。以畫畫為職業者,一般稱爲“畫匠”,在中國古代地位是比較低下的。不論那個人是畫在石頭、畫布、紙、皮上,都可稱為畫家。另外,可尊稱大畫家為「畫伯」。 畫家這個名稱在近代有所轉變,米羅經常反對畫家這個字,因其創造性不足,事實上畫家也往往是設計師、插畫家、雕塑家、作家、老師等。而且畫家也常與藝術家有重疊的意思 de:Artist.
查看 溫·韋德斯和畫家
聯美
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是美国的一家制片公司,為米高梅公司的子公司。.
查看 溫·韋德斯和聯美
達許·漢密特
達許·漢密特(Samuel Dashiell Hammett,),是一個被稱為開創“冷硬派”推理小說和短篇小說的美國作家。他創作的不朽故事人物包括《馬爾他之鷹》(The Maltese Falcon)裡的山姆‧史培德(Sam Spade),《瘦人》(The Thin Man)裡面的Nick and Nora Charles,還有《紅色收穫》(Red Harvest)和《丹恩咒詛》(The Dain Curse)裡面的“大陸偵探社無名探員”(the Continental Op)。.
查看 溫·韋德斯和達許·漢密特
鲁尔区
鲁尔区是位于德国西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境內的城市群,它拥有580万人口和4435平方公里的面积。他是莱因-鲁尔城市群的一部分,整个城市群一共拥有超过1000万的人口和将近10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8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区内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24个,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均超过50万。鲁尔区南部的鲁尔河与埃姆舍河之间的地区,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萊茵-魯爾 。.
查看 溫·韋德斯和鲁尔区
薩克斯風
薩克斯風(英语:Saxophone)是一种木管乐器,但是管体通常是用黄铜制造,使得薩克斯風同时具有铜管类乐器的特性,這也導致了在歸類上令不少人產生疑惑。由於从发声原理上来看,薩克斯風和同样使用单簧片的单簧管相同,所以便將它归类为木管乐器。薩克斯風同时也是一种移调乐器,常见调性为E和B,也有C调和F调。中音薩克斯風以其烟斗状的外形为人所熟知。.
查看 溫·韋德斯和薩克斯風
蒙帕納斯
蒙帕納斯(Quartier du Montparnasse)是法國巴黎的一個區域,位於塞納河左岸。蒙帕納斯大道(Boulevard du Montparnasse)是該區的主要幹道,蒙帕納斯大部份都位在巴黎十四區。.
查看 溫·韋德斯和蒙帕納斯
金獅獎
金獅獎(Leone d'oro)是威尼斯影展的最高榮譽,從1949年開始頒發,被認為是電影界最高榮譽之一,由該屆評審團自正式競賽單元中選出。1970年開始另外頒發榮譽金獅獎,表揚對於電影有重要貢獻的工作者。 金獅獎自1949年起便是採用(形象為有翅膀的獅子,同時出現在威尼斯共和國國旗上)。在金獅獎開始出現之前,1946年至1948年影展頒發的最大獎為「威尼斯國際大獎」(Gran Premio Internazionale di Venezia);更早之前的1936年至1942年間,影展則分別頒發「墨索里尼獎」(Coppa Mussolini)給最佳義大利電影與最佳外國電影。.
查看 溫·韋德斯和金獅獎
金熊奖
金熊獎(Goldener Bär)是柏林影展每年頒發的最大獎,被認為是電影界最高榮譽之一,由該屆評審團從正式競賽單元中評選而出。 金熊獎自1951年開始頒發,一開始是由德國籍評審團選出,1952年至1955年間則是由觀眾票選,1956年起至今皆是邀請國際影人組成評審團。獎項的象徵採用熊是因為這是柏林的代表動物,包括柏林市徽與市旗上皆有熊的圖案。.
查看 溫·韋德斯和金熊奖
金棕榈奖
金棕榈奖(Palme d'Or)是法國戛纳电影节正式競賽項目的獎項之一,頒發給坎城影展的最佳電影,也是坎城影展的最高榮譽。金棕榈奖的獎杯是138克重純金棕櫚葉,共19片分葉,放在水晶基座底上,象徵坎城影展最佳影片獎項。.
查看 溫·韋德斯和金棕榈奖
艺术家
艺术家是指进行艺术作品的创造活动的人物,包括写作、绘画、摄影、表演、雕塑、音乐、书法及舞蹈、等艺术领域,通常是有比较高的成就或擁有獨特的個人風格,从而具备了一定的美學素養程度的人。.
查看 溫·韋德斯和艺术家
英国电影学院奖
英国电影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Film Awards)又稱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BAFTA Awards),是由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颁发的一年一度的英国电影、电视艺术相關產業最高表彰,其地位、權威性與公信力相当于美国的奥斯卡奖,所以中文世界媒體有時會直稱英国奥斯卡奖(British Oscar)。.
雷普利遊戲
《魔鬼雷普利》(Ripley's Game)2002年電影,由義大利導演莉莉安娜·卡凡尼執導,改編自美國犯罪小說家派翠西亞·海史密斯代表作天才雷普利系列小說中的第三本。.
查看 溫·韋德斯和雷普利遊戲
電影導演
電影導演(film director)是電影拍攝時的總監督者,他會依據劇本提供電影藝術和劇情方面的指導,並引領整個劇組的拍攝工作。他在電影製作中擔當的角色主要包括:.
查看 溫·韋德斯和電影導演
U2
U2可指下列事物:.
查看 溫·韋德斯和U2
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又名為「Berlinale」)是一個在德國柏林舉行的影展,該影展與義大利的威尼斯影展、法國的坎城影展並列為世界三大藝術影展之一。 柏林电影节也是各大传媒的盛事,每年大约有15,000名的专业参与人员,其中来自世界76个不同国家的记者多达3,500名。2004年2月5日到15日举行的第54届柏林电影节参展影片有3,117部。.
柏林蒼穹下
《柏林蒼穹下》(Der Himmel über Berlin),也譯作《欲望之翼》(Wings of Desire),是一部由德國導演文·溫德斯(Wim Wenders)執導的影片,攝于1987年。.
查看 溫·韋德斯和柏林蒼穹下
杜塞尔多夫
杜塞尔多夫(Düsseldorf),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首府,位于莱茵河畔。杜塞爾多夫市区人口约58万人,是德国广告、服装和通讯业的重要城市。杜塞爾多夫也是德國最大的海外日本人聚居地,市内有许多日资公司設立。杜塞尔多夫也是19世纪德国诗人海因里希·海涅的出生地。杜塞爾多夫位於萊茵-魯爾都會區(Metropolregion Rhein-Ruhr)核心地帶,該都會區人口超過1,100萬人。杜塞爾多夫位於藍香蕉範圍內,是5家财富世界500强公司與幾間德國DAX指數公司總部的所在地。 著名的美術學院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設立在此,其電子及實驗音樂影響廣泛。因萊茵河流經杜塞爾多夫,所以杜塞爾多夫是萊茵河狂歡節活動據點。每年7月有超過450萬人參觀萊茵河狂歡節。 杜塞爾多夫為德國人口第七多的城市,城市區人口達150萬。杜塞爾多夫在2012年美世生活質素調查中名列世界第六位,僅次於維也納、蘇黎世、奧克蘭、慕尼黑、溫哥華。 河水會上漲係冬天, 會上漲至地面 覆蓋河岸店鋪。 近年發展迅速,不少店鋪林立, 冬天全都被河水覆蓋了。.
查看 溫·韋德斯和杜塞尔多夫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英語:Patricia Highsmith,)是一位美國犯罪小說家,以心理驚悚類型的作品而聞名,代表作是《天才雷普利》系列小說,分別在1999年改編為電影《天才雷普利》和2002年改編為電影《雷普利遊戲》。其另一知名作品為大導演希區考克改編之同名電影《火車怪客》。另一部小說《鹽的代價》亦在2015年改編為電影《卡露的情人》。.
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Festival de Cannes)是一個由法國於1946年首度舉辦於該國南部城市坎城,於二戰戰後復興並於同地擴大舉辦的國際性電影展暨電影獎。它是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的世界三大影展之一(另二者為威尼斯电影节及柏林电影节),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影展之一,每年法國政府會輔助100萬至150萬美金可見其重視程度。 當前,坎城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週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查看 溫·韋德斯和戛纳电影节
明镜
《明镜》周刊(Der Spiegel),常译作《明镜周刊》,在德国发行的周刊,每周的平均发行量近110万册。该杂志自称是“德国最重要的且在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刊”。.
查看 溫·韋德斯和明镜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史蒂芬·阿倫·史匹柏(Steven Allan Spielberg,),生于美国辛辛那提市,犹太人,美國著名電影導演、編劇、電影製作人、慈善家,主要导演作品包括《一級玩家》、《侏羅紀公園》、《辛德勒的名单》和《雷霆救兵》等多部影史经典。 他有三部電影,包括《大白鯊》 (1975) 、《E.T.外星人》 (1982) 與《侏羅紀公園》 (1993),曾打破票房紀錄,成為當時最賣座的電影。至今,史匹柏執導的電影收入在全球粗估逾85億美元。根據《富比士》雜誌報導,史匹柏坐擁淨值31億美元的財產,是目前全世界最富有的电影制作人之一。 2006年,《首映杂志》將史匹柏列為電影業中最有權威與影響力的人物。《時代》雜誌將他列入世紀百大最重要的人物的一員。20世紀末,《生活》雜誌將史匹柏命名為他同代中最有影響力的人物。.
攝影師
攝影師泛指所有從事相機攝影以及影像紀錄工作的人。以全職、兼職者牟取報酬有別於業餘玩家,純為興趣者則稱呼為攝影玩家。 依拍攝機器的不同,一般可區分為平面攝影及影像攝影兩種攝影師。.
查看 溫·韋德斯和攝影師
慾望之翼
慾望之翼可能是以下兩部電影的中文名別譯:.
查看 溫·韋德斯和慾望之翼
慕尼黑電視與電影大學
慕尼黑電視與電影大學(德语: Hochschule für Fernsehen und Film München, HFF Munich)是德国慕尼黑的一所公立电影学校。该校1966年由巴伐利亚州政府设立。该校是德国最有声誉的电影学校之一,学员约有350名。2010年迁往新地址。2007年举办了40周年校庆。.
另见
在美國的德國人
- 乌尔苏拉·冯德莱恩
- 亨利希·曼
- 卡爾·洛維特
- 多柔
- 大衛·加勒特
- 奥托·皮纳
- 安吉拉·索莫-波登伯格
- 安迪·貝托爾斯海姆
- 布鲁诺·法兰克
- 本哈德·施林克
- 柯奈莉亞·馮克
- 沃尔夫冈·彼得森
- 法蘭卡·波坦特
- 海因里希·布吕宁
- 班傑明·貝克爾
- 瓦尔特·罗伯特·多恩伯格
- 羅蘭·艾默瑞奇
- 萨比娜·利斯基
- 衛德明
- 詹姆斯·拉斯特
- 赫尔曼·奥伯特
- 迪特里希·潘霍華
- 道格拉斯·瑟克
- 金·彼特拉斯
- 阿尔弗雷德·德布林
- 雪敏納·莎赫里法
- 馬克·福斯特
- 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
- 鲍里斯·贝克尔
德國基督徒
- 伊芙琳·莎瑪
- 卡考
- 古斯塔夫·諾斯克
- 古斯塔夫·费希纳
- 奥托·冯·居里克
- 奧斯卡·辛德勒
- 威廉·凱特爾
- 巴爾杜爾·馮·席拉赫
- 弗里茨·绍克尔
- 彼得·魏斯
- 戈特霍尔德·埃弗拉伊姆·莱辛
- 拿杜
- 查理曼
- 格哈德·埃特尔
- 爱丽丝·魏德尔
- 爱利克·埃里克森
- 約翰內斯·羅伊希林
- 维尔纳·桑巴特
- 西佐 (施瓦茨堡亲王)
- 雅娜妮·杷拉薇·维高
- 马克斯·冯·劳厄
- 马里奥·格策
德國電影導演
德國音樂影片導演
慕尼黑電視與電影大學校友
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获得者
- 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
-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尔
- 保罗·索伦蒂诺
- 克里斯蒂安·蒙久
- 尚-皮爾·桑里
- 尤格·藍西莫
- 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
- 拉斯·馮·提爾
- 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 羅曼·波蘭斯基
- 苏珊娜·比尔
- 迈克尔·哈内克
- 马提欧·加洛尼
- 鲁本·奥斯特伦德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得主
- 丹尼·鮑伊
- 乔治·罗伊·希尔
- 亞倫·帕克
- 伍迪·艾伦
-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尔
- 保羅·葛林葛瑞斯
- 克里斯托弗·诺兰
- 凯瑟琳·毕格罗
- 勞勃·阿特曼
- 吉勒摩·戴托羅
- 大卫·芬奇
- 奧利華·史東
- 山姆·曼德斯
- 巴茲·雷曼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彼得·威尔
- 彼得·杰克逊
- 斯坦利·库布里克
-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 本·阿弗莱克
- 李安
- 法蘭索瓦·杜魯福
- 珍·康萍
- 理查德·林克莱特
- 科恩兄弟
- 簡尼夫·班納
- 米洛斯·福曼
- 约翰·施莱辛格
- 羅曼·波蘭斯基
- 艾方索·柯朗
-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
- 趙婷
- 路易·馬盧
- 达米恩·查泽雷
- 迈克·尼科尔斯
- 迈克·纽维尔
-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 马丁·斯科塞斯
- 鲍勃·福斯
- 麥克·李
- 黑澤明
金狮奖获奖导演
- 亚历山大·索库罗夫
- 亞倫·雷奈
- 伊力·盧馬
- 侯孝賢
-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
- 劳伦斯·奥利维尔
- 勞勃·阿特曼
- 北野武
- 卡爾·西奧多·德萊葉
- 吉勒摩·戴托羅
- 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
- 安德烈·萨金塞夫
- 尚盧·高達
- 尤格·藍西莫
- 尼基塔·米亥科夫
- 尼爾·喬丹
- 山謬·毛茲
- 张艺谋
- 戴倫·艾洛諾夫斯基
- 拉夫·达兹
- 李安
- 洛伦佐·维加斯
- 湯姆·斯托帕德
- 盧奇諾·維斯孔蒂
- 稻垣浩
-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米拉·奈兒
- 約翰·卡薩維茲
- 羅伊·安德森
- 羅伯托·羅塞里尼
- 艾方索·柯朗
- 萨蒂亚吉特·雷伊
- 蔡明亮
- 蘇菲亞·柯波拉
- 詹弗兰科·罗西
- 让·雷诺阿
- 贾樟柯
- 贾法尔·帕纳希
- 趙婷
- 路易·馬盧
- 路易士·布紐爾
- 金基德
- 金獅獎
- 陳英雄
- 陶德·菲利普斯
- 馬里奧·莫尼切利
- 麥克·李
- 黑澤明
亦称为 Wim Wenders,溫韋德斯,文德斯,W.,维姆·文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