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法兰西学术院

指数 法兰西学术院

法兰西学术院(Académie française)是法國的一所學術機構,是法兰西学会(Institut de France)下属的五个学术院之一,是五个学术院中历史最悠久、名气最大的学术权威机构,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是極高的榮譽。.

59 关系: 卢浮宫孟德斯鸠孔多塞宰相安德烈·弗朗索瓦-龐賽小仲马小說家乔治·克列孟梭亞歷西斯·托克維爾人类学伏爾泰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弗朗索瓦·基佐医生哲学家儒勒·昂利·庞加莱军人克勞德·李維-史陀剧作家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皮埃尔·高乃依科学家程抱一約瑟夫·霞飛维克多·雨果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燕尾服菲利普·贝当让·拉辛诗人費爾南·布勞岱爾費迪南·福煦路易十三路易十四路易·巴斯德路易·弗朗谢·德斯佩雷路易·赫伯特·利奥泰黎塞留阿卡德摩斯阿尔方斯·朱安阿道夫·梯也爾雷蒙·普恩加萊雅典雅克-伊夫·库斯托院士柏拉图枢机主教歐內斯特·勒南法兰西学会法兰西学院...法国法国大革命法語圈國際組織法语斐迪南·德·雷赛布方斯華·賈克柏政治家拿破仑一世普羅斯佩·梅里美 扩展索引 (9 更多) »

卢浮宫

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边,原是法国的王宮,现在是卢浮宫博物馆,常年展出的展品数量达3.5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主要收藏1860年以前的艺术作品与考古文物。.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卢浮宫 · 查看更多 »

孟德斯鸠

夏尔·路易·德·塞孔达,拉布雷德暨孟德斯鸠男爵(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Baron de La Brède et de Montesquieu,,)是法国启蒙時期思想家、律師,也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與伏爾泰、盧梭合稱「法蘭西啟蒙運動三劍俠」。.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孟德斯鸠 · 查看更多 »

孔多塞

#重定向 孔多塞侯爵.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孔多塞 · 查看更多 »

宰相

宰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君主(含諸侯、帝王等)的最高行政官员的非正式通稱而非法制上的名稱。宰原為「罪人在屋下執事者」,後引申為宰制的意思。「宰」有控制、掌握之意。「目接物曰相」、「省視約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後正式稱謂有丞相、相國等。今日時常稱君主立憲國家之內閣總理大臣為首相,即得自「宰相」之名。 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亦管烹殺祭祀,实已为官的通称。因古時祭祀為頭等大事,貴族當王後,變成王的首席副手。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唐朝宰相人數與名目最多,有: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议、豫)朝政、参知政事、同掌机密等等。漢代丞相以一人為相,唐代的宰相以多人共事為相。 有些朝代會設立左、右丞相(根據皇帝的方向),其地位根據不同朝代對「左尊」或「右尊」而不同。例如先秦時代文官尊左、武官尊右,在漢時期,以右丞相為主相、左丞相為副相,到隋唐兩宋隨周為「左尊右卑」。元朝依蒙古人習俗也以右丞相高於左丞相,到明初則恢復以左丞相為正職、右丞相為副職。.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宰相 · 查看更多 »

安德烈·弗朗索瓦-龐賽

安德烈·弗朗索瓦-龐賽(法語:André François-Poncet,),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政治家、外交家和法蘭西學院院士,曾擔任法國駐德大使和駐義大利大使。他在大使任期期間親自見證了希特勒的崛起和納粹德國積極備戰的情況。.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安德烈·弗朗索瓦-龐賽 · 查看更多 »

小仲马

亞歷山大·仲馬(Alexandre Dumas fils,,),法国劇作家、小說家,世界文学名著《茶花女》的作者。 其父大仲马也是法国著名文学家、《基督山伯爵》的作者。为区别,通常稱为小仲馬(法语的Dumas, fils)。.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小仲马 · 查看更多 »

小說家

小說作家,通常又略作小說家,指写作小说的人。.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小說家 · 查看更多 »

乔治·克列孟梭

乔治·邦雅曼·克列孟梭(Georges Benjamin Clemenceau,),人稱“法蘭西之虎”,法國政治家和新聞工作者,曾兩次出任法國總理。.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乔治·克列孟梭 · 查看更多 »

亞歷西斯·托克維爾

亞歷西斯-夏尔-昂利·克雷莱尔·德托克維爾(Alexis-Charles-Henri Clérel de Tocqueville,)是法國政治社会学家、政治思想家及歷史學家。他最知名的著作是《论美国的民主》(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 1835)以及《舊制度與大革命》(L'Ancien Régime et la Révolution,1856),在這兩本書裡他探討了西方社會中民主、平等與自由之間的關係,並檢視平等觀念的崛起在個人與社會之間產生的摩擦。在《民主在美國》一書裡,托克維爾以他遊歷美國的經驗,從古典自由主義的思想傳統出發,探索美國的民主制度及其根源,這本書成為社會學的早期重要著作之一。托克維爾提出以私人慈善而非政府來協助窮人的主張,也對於日後的保守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有著深遠影響。托克維爾曾積極投入法國政治,包括了從七月王朝(1830-1848)至第二共和國(1849-1851),但在1851年的政變後他便退出了政壇,並開始撰寫《舊制度與大革命》,但只完成了全書的第一卷便去世了。.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亞歷西斯·托克維爾 · 查看更多 »

人类学

人类学(anthropology)一词,起源于希腊文“ανθρωπος(anthrōpos,人)”以及“λογος(-logia,学科)”,意思是研究人的學科。這個學科名稱首次出現於德國哲學家在1501年的作品《人類學——關於人的優點、本質和特性、以及人的成分、部位和要素》(Antropologium de hominis dignitate, natura et proprietatibus, de elementis, partibus et membris humani corporis),當時人類學這個字指的是人的體質構造。Dieserud, Juul (1908) London:Open Court Publishing ISBN 978-0-8021-3943-6 當代人類學具有自然科學、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的源頭。它的研究主題有兩個面向:一個是人類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一個是追溯人類今日特質的源頭與演變。民族誌同時指稱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依據人類學研究而書寫的文本。從事人类学研究的专家則称为人类学家(anthropologist)。 人類學的基本關注問題是:什麼是智人的定義?誰是現代智人的祖先?人類的體質特徵是什麼?人類如何做出行為?為什麼在人類不同群體之中,有著許多變異與差異?智人在過去的演化歷程,如何影響其社會組織與文化?依此類推。 自從法蘭茲·鮑亞士與布朗尼斯勞·馬凌諾斯基在十九世紀晚期與二十世紀早期從事人類學研究後,這個學科就和其他社會科學學科區分開來,人類學強調對脈絡的深度檢視、跨文化比較(社會文化人類學本質上就是一門比較研究學科),以及對研究區域的長期、經驗上的深入了解,這往往稱為參與觀察。文化人類學格外強調文化相對性,並運用其研究發現來建構文化批判。這在美國特別風行,源於法蘭茲·鮑亞士對十九世紀種族主義的反對,經過瑪格麗特·米德倡導性別平等與性自由,到當代對於後殖民壓迫的批評,以及對多元文化主義的提倡。 在美國,當代人類學通常劃分為四大分支:文化人類學(也稱為社會人類學)、考古學、語言人類學、生物人類學/體質人類學。這個四大分支的人類學也反映在許多大學部教科書,以及許多大學的人類學課程里。在英國以及許多歐洲的大學,這些分支往往安置在不同的科系,且被視為不同的學科。 社會與文化人類學受到後現代理論嚴重影響。在1970與1980年代,有一個認識論的轉向,脫離了這個學科所熟知的實證論傳統。在這個轉向中,關於知識的本質與生產的各項議題,佔據了社會文化人類學的核心位置。相對地,考古學、生物人類學與語言人類學,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實證論。由於這種認識論上的差異,甚至導致某些人類學系分家,例如史丹佛大學在1998-9學年,「科學家」與「非科學家」分成兩個科系:人類學,以及文化與社會人類學。(稍後,在2008-9學年,史丹佛大學人類學重新整合為一個科系)。.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人类学 · 查看更多 »

伏爾泰

伏尔泰(Voltaire,,),原名弗朗索瓦-瑪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法国启蒙時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與盧梭、孟德斯鳩合稱「法蘭西啟蒙運動三劍俠」。他不仅在哲学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卫公民自由,特别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闻名。尽管在他所处的时代审查制度十分严厉,伏尔泰仍然公开支持社会改革。他的论说以讽刺见长,常常抨击天主教教會的教条和当时的法国教育制度。伏尔泰的著作和思想与托马斯·霍布斯及约翰·洛克一道,对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主要思想家都有影响。.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伏爾泰 · 查看更多 »

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

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法语: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是法国十八至十九世纪的作家,政治家,外交家,法兰西学院院士。出生于法国布列塔尼伊勒-维莱讷省的圣马洛市。拿破仑时期曾任驻罗马使馆秘书,波旁王朝复辟后成为贵族院议员,先后担任驻瑞典和德国的外交官,及驻英国大使,并于1823年出任外交大臣。著有小说《阿拉达》、《勒内》、《基督教真谛》,长篇自传《墓畔回忆录》等,是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 · 查看更多 »

弗朗索瓦·基佐

弗朗索瓦·皮埃尔·吉尧姆·基佐(François Pierre Guillaume Guizot,),是一名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在1847年—1848年間任法國首相,是法國第二十二位的首相。.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弗朗索瓦·基佐 · 查看更多 »

医生

醫生又稱醫師,在中國古代称大夫或郎中。「医生」其本意是指专精医学的人,「生」指先生(也是以前社会对师长的敬称)。唐朝的医疗行政机构叫太医署,它采取政教合一的政策,既是医务行政机构,又是医学教育机构,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院。现在「大夫」一词在中國大陸北方人中也常用。 据称,三国时,东吴有位名医叫董奉,精通医道,有妙手回春之术,医德也高。他晚年为百姓治病不收诊费和药钱,但要求病人痊愈后必须到山上种植杏树,名为“康乐杏”。后来,杏林用来专指医术精良,医德高尚的医生。.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医生 · 查看更多 »

哲学家

#重定向 哲學家.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哲学家 · 查看更多 »

儒勒·昂利·庞加莱

儒勒·昂利·庞加莱(Jules Henri Poincaré,法語发音,又译作彭加勒、昂利·彭加勒,),通常称为昂利·庞加莱,法国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理论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庞加莱被公认是19世纪后和20世纪初的领袖数学家,是繼高斯之後对于数学及其应用具有全面知识的最后數學家。 他对数学,数学物理,和天体力学做出了很多创造性的基础性的贡献。他提出的庞加莱猜想是数学中最著名的问题之一。在他对三体问题的研究中,庞加莱成了第一个发现混沌确定系统的人並为现代的混沌理论打下了基础。庞加莱比爱因斯坦的工作更早一步,并起草了一个狭义相对论的简略版。庞加莱群以他命名。.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儒勒·昂利·庞加莱 · 查看更多 »

军人

军人,是对在国家军队中服役的军职人员的称呼,包括戰鬥人員和軍官,類似古代的武士、騎士。其职责是保卫国家安全,保卫及守护国家边境,政府政权稳定,社会安定,有時亦參與非戰鬥性的包括救災等工作。 丘八與兵痞是中國古代对兵士的贬义旧称。兵油子是长期当兵并沾染了恶习的士兵。.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军人 · 查看更多 »

克勞德·李維-史陀

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著名的法國人類學家,與弗雷澤、鮑亞士共同享有「現代人類學之父」美譽。他所建構的結構主義與神話學不但深深影響人類學,對社會學、哲學和語言學等學科都有深遠影響。.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克勞德·李維-史陀 · 查看更多 »

剧作家

劇作家,是指專門從事戲劇文學寫作的作家。這些作品可能是為舞台表演而創作,或是不可能上演的舞台劇本,或是只以劇本對話形式的純粹文學創作。 英語裡的「劇作家」(playwright)一詞首先出現於英國劇作家本·琼森的諷刺詩《致編劇》(To Playwright)。「Play-wright」一詞有「編寫表演的工匠」的意思,暗諷當時在劇場裏工作的二流散文作家。因為當時的劇作家多數採用格律詩體裁,並自稱為詩人,這種做法一直延至19世紀早期。儘管如此,現代「playwright」一詞已沒有貶意。.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剧作家 · 查看更多 »

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

埃尔-西蒙·拉普拉斯侯爵(Pierre-Simon marquis de Laplace,),法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的工作对天体力学和统计学有举足轻重的发展。.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 · 查看更多 »

皮埃尔·高乃依

埃尔·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出生于法国西北部的鲁昂,是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代表作家,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与莫里哀、拉辛并称法国古典戏剧三杰。主要作品有《熙德》、《西拿》、《波利耶克特》和《贺拉斯》等。他的剧作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对当时的法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皮埃尔·高乃依 · 查看更多 »

科学家

科学家是一个泛称,广义上指使用系统化的活动来发现新知识的人。狭义的定义指使用科学方法做研究,并且在一定的领域取得重要影响或者贡献的科研工作者。 科学家一般是某个,或者多个科学领域里的专家。.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科学家 · 查看更多 »

程抱一

程抱一(François Cheng,) 是法国著名华裔作家、诗人、书法家。 法兰西学术院院士。.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程抱一 · 查看更多 »

約瑟夫·霞飛

约瑟夫·雅克·塞泽尔·霞飞(Joseph Jacques Césaire Joffre,),法国元帅、军事家。 霞飞生于鲁西永的里沃萨尔特一个皮匠家庭。毕业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1870年由巴黎理工大学投笔从戎,作为一名工兵少尉参加普法战争。1876年任营长,相继参加侵略印度支那、中國和非洲塞内加尔的战争,1901年返回巴黎,晋升为旅长,1905年升任师长,1908年又被提为军长。1911年新上任的法国陆军部长梅西米举荐他任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法军总参谋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霞飞被任命为法军总司令。德军执行“施利芬-小毛奇计划”,从法军设防薄弱的方向攻入,霞飞在边境交战中接连失利;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为一时的胜利所陶醉,霞飞领导法军在马恩河戰役中阻止了德军的进攻,粉碎了德军以“速战速决”为基础的施利芬-小毛奇计划,使西线战争从机动作战转入持久的阵地战阶段,保卫了巴黎,取得了巨大胜利。自此之后他被法国人尊称为“老爹”。之后在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取得胜利,霞飞则因此名声大震。 1916年12月,他被免去实职,改任法国政府军事顾问,同月晋升法国元帅。1917年~1918年任法国驻美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后又任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1918年12月被选为法兰西学会院士。1922年任法国国防委员会主席。1931年1月3日在巴黎病逝。 霞飞性格稳重,木讷寡言,虽略显迟钝,却极其坚韧,人称“迟钝将军”。其早睡晚起,即使战事危如累卵,副官和侍从也从来不敢叫醒他,加上其傲慢和保守的行事风格,令当时法军不少年轻指挥官对其大有牢骚,然而其战略眼光和独到的战略判断力丝毫没有受到其懒散生活习惯的影响。他遗有《战争准备与战役实施》和《霞飞元帅回忆录》等著作。 上海的霞飞路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J J J J.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約瑟夫·霞飛 · 查看更多 »

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马里·雨果(Victor Marie Hugo,,)是一名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他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的代表人物和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创作了众多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等。在法国,雨果主要以诗集纪念,如《静观集》和《历代传说》。他创作了4000多幅画,积极参与許多社会运动,如废除死刑。 年轻时,雨果倾向保皇主义,但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成为共和主义的积极推动者;他的作品触及时政、社会和艺术潮流。雨果被葬于巴黎先贤祠。他的遗产被各种方式纪念,包括法国钞票上的肖像。.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维克多·雨果 · 查看更多 »

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

勒里·季斯卡·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Estaing,又译作季斯卡;按「季斯卡·德斯坦」為姓,「瓦勒里」為名,,法語發音),法國政治家,前任法国总统。因為主持起草《欧盟宪法条约》,又被譽為欧盟宪法之父。.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 · 查看更多 »

燕尾服

燕尾服(tailcoat)廣義上是一種前擺裁至腰部,後襬較長(一般到膝後)的外套,因後擺開叉如燕尾而被稱作燕尾服。這種服裝原本是應騎馬者穿著長衣時更易騎行的需求產生的,但後來演變為正式服裝。英語中“tailcoat”一詞原本指所有後擺長於前擺的外套(包括早禮服),但這個詞語在大多數時間指代晚間在正式場合與白領結搭配穿著的燕尾服。.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燕尾服 · 查看更多 »

菲利普·贝当

亨利·菲利普·贝当(法语:Henri Philippe Pétain,),法國陆军将领、政治家,也是法國維琪政府的元首,总理。 他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间担任法军总司令,帶領法國與德國對戰,被認為是民族英雄,1918年升任法国元帅,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0年任法国总理时,他向入侵法國的納粹德國投降,至今在法國仍被視為叛國者,戰後被判死刑,后改判终身监禁。.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菲利普·贝当 · 查看更多 »

让·拉辛

让·拉辛(法语:Jean Racine,),法国剧作家,与高乃依和莫里哀合称十七世纪最伟大的三位法国剧作家。 拉辛出身于一个小官员家庭,自幼父母双亡,被外祖母和舅妈收养。拉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他日后所得的成就归功于两件事:一是巴黎冉森派教士的培养,教他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对古代西方文化有精深的理解;二是莫里哀剧团排演了他的最初的剧本《德巴依特》(1664)、《亚历山大》(1665),使他掌握舞台剧的创作经验。拉辛的作品主要发表在1667年到1677年的十年间,如《昂朵马格》(1667)、《讼棍》(1668)、《布里塔尼居斯》(1669)、《蓓蕾尼丝》(1670)、《巴雅泽》(1672)、《米特里达特》(1673)、《伊菲莱涅亚》(1675)和《费德尔》(1677)。 1672年拉辛三十三岁时入选法兰西学院。第二年路易十四从弗朗什·孔泰战役凯旋,接着签订奈梅亨条约,西班牙拱手把瑞士边境的这一大片土地让给法国,确立了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路易十四也被巴黎尊为「路易大帝」。路易十四踌躇满志,在凡尔赛宫大宴群臣,拉辛的《伊菲莱涅亚》被选中在宫里演出,后来又在巴黎演出,使拉辛的名声盖过高乃依。三一律在拉辛手中运用自如,不感到丝毫约束。拉辛不但会写悲剧,也会写喜剧,《讼棍》至今读来还是非常生动,不比莫里哀的作品逊色。此外,拉辛还擅于写抒情诗,《心灵雅歌》(1694)使他成为如龙沙、雨果、波德莱尔一样伟大的诗人。 封建时代,艺术家像其他处处仰人鼻息的工匠一样,没有多少地位和尊严。拉辛的最后一部杰作《费德尔》;又受到保守贵族的攻击,以“有伤风化”而停演。由于国王干预事态平息,拉辛则辍笔达十二年之久。他在路易十四宫廷当史官。1689年应曼特農夫人要求,创作《爱斯苔尔》、《阿达莉》,又受到莫里哀在二三十年前讽刺过的伪君子和假道学的贬斥,直至1699年病故以前,没有再为他心爱的舞台创作过一个剧本。 拉辛的戏剧创作以悲剧为主,作品被称为古典主义戏剧代表作。.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让·拉辛 · 查看更多 »

诗人

诗人是创作诗歌的人,屬於文学家一類。詩人創作的作品可以是紀事性的,描述人物或故事,如荷馬的史詩;也可以是比喻性的,隱含多種解讀的可能,如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歷史上自從有文字以來就開始有詩人,而不同國家和時代產生出許多不同的詩詞體裁。 英文的詩人(poet)一字來自於拉丁語的「poeta, poetae」,意指寫詩的人,或關於詩人的事。在中國,詩經和楚辭是現時所知的最早的詩詞集,孔子和劉向分別是詩經和楚辭的編撰者。中國的詩詞在唐朝和宋朝大盛,詩人輩出,唐代以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最為人所熟知。宋代詩人以寫詞為多,故又稱作「詞人」。古代的詩人對格律非常熟悉,無論在中國或西方詩詞都有特定的格式,例如唐代盛行的律詩,其對偶、押韻、聲調平仄的要求,都比小說或是散文來的嚴格。 中國的詩人通常賴以其它職業為生,如蘇軾本為翰林學士,岳飛本為將軍,但同時亦以詩作傳世。不少詩人亦是書法家,在不少中國建築,門柱上常常會有對聯,無論宮庭或一般文人皆愛在室內掛上字畫。每逢節慶喜喪之時,文人都喜歡題詩,亦常常立碑以紀念人物和事跡,這種傳統至今不絕,故此中國詩詞得以廣泛流傳。不少詩詞都是可以唱誦的,在宋代勾欄和教坊都是唱誦詩詞的地方。不少詩人對音樂亦有認識,如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的音樂是詩人自己譜寫。.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诗人 · 查看更多 »

費爾南·布勞岱爾

費爾南·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法國年鑑學派第二代著名的史學家。.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費爾南·布勞岱爾 · 查看更多 »

費迪南·福煦

费迪南·福煦(Ferdinand Foch,),法国陆军统帅。其父拿破仑·福煦。普法戰爭時被徵召擔任海軍陸戰隊,戰後決定留在軍隊發展。1881年晋升少校,在参谋部三局任职。1887年,福煦毕业于法国高等军事学院。1895年在高等军事学院读研究生。1896年——1900年任高等军事学院教授。1900年晋升中校。1908年——1911年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1911年晋升中将,调任第13师师长。次年升任军长。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率部隊協助霞飛將軍贏得馬恩河會戰勝利。之後歷任法军第九集团军司令、“北方”集团军群司令、法军总参谋长,战争后期任协约国联军总司令,对协约国最终战胜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有重大貢獻。1918年7至8月間指揮協約國軍分別發動攻勢,對德國魯登道夫將軍予以沈重打擊。8月6日获法国元帅军衔。同年11月11日代表協約國與德國代表在貢比涅森林的雷道車站火車上裏簽訂停戰協定(史稱「福煦車廂」)。1919年起任协约国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战后,获英国陆军元帅和波兰元帅称号。著有《作战原则》等军事著作。 可是福煦不滿意凡爾賽條約對德國過份寬容,因此認為條約的簽訂並不是和平,而將僅僅是二十年的休戰。 法國曾有以其名命名的航空母艦。巴黎有福煦路(福煦大道)。1945年以前同名的福煦路是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的界路之一,是上海市区的主干道之一,现名为“延安中路”。天津法租界有一条道路被称为福煦将军路,中国接管天津后将其改称滨江道,现为步行商业街。.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費迪南·福煦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三

路易十三(Louis XIII,)是法国波旁王朝国王(1610年-1643年在位)。是亨利四世的长子,生于枫丹白露。幼年由其母玛丽·德·美第奇攝政。1615年与同是孩子的西班牙公主奥地利的安妮结婚。路易十三親自執政後與主要依赖红衣主教黎須留的帮助,開始了法國的專制統治(1627年拉羅歇爾之圍的勝利是轉捩點)。在其统治期间,欧洲爆发了一场决定性的争霸战争——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即欧洲最强大的两个王朝——法国波旁王朝与伊比利和德意志的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最后较量。最终法国取得胜利,结束了长达三个世纪的哈布斯堡王朝霸权,成为新的欧洲霸主。1643年5月14日因骑马落水引起的肺炎而去世。.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路易十三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法語:Louis XIV,),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e),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會獻上的「大帝」(le Grand,路易大帝)尊號。他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從1643年至1715年在位,長達72年110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记录在世界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独立主权君主。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长子,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王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則於1640年出生。登基之初,由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法國宰相红衣主教马萨林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 在红衣主教阿尔芒·让·德·普莱西·李希留和马萨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了一个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王国。他把大貴族集中在凡爾賽宮居住,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他的周围,以此強化法国国王的军事、财政和机构的決策權。他建立起的這一絕對君主制一直持續到法國大革命時期。 在他親政期間(1661-1715年),法國發動了三次重大的戰爭:法荷戰爭、大同盟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和兩次小規模的衝突——遗产战争和重盟战争。法荷戰爭和兩次小衝突讓他建立霸權,使他在1680年開始成為至高無上的歐洲霸主;後兩場大戰對上荷-英-奧的三強聯盟,大同盟戰爭因雙方厭戰而和解,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最後由法國王孫繼承王位,但戰爭負擔也使國庫日漸空虛,使法國國力在他死後日漸下滑。.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路易十四 · 查看更多 »

路易·巴斯德

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借生源说否定自然发生说(自生说)、倡导疾病细菌学说(--)以及发明预防接种方法而闻名,為第一個創造狂犬病和炭疽病疫苗的科學家,被世人称颂为 “进入科学王国的最完美无缺的人”。他和以及罗伯特·科赫一起开创了细菌学,被认为是微生物学的奠基者之一,常被稱为“微生物學之父”。 2005年,法国国家二台举行了“最伟大的法国人”的评选活动,结果巴斯德名列第二位,仅次于夏尔·戴高乐。.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路易·巴斯德 · 查看更多 »

路易·弗朗谢·德斯佩雷

路易斯·费利克斯·马涅·弗朗索瓦·弗朗谢·德斯佩雷(Louis Félix Marie François Franchet d'Espèrey,)法国元帅,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有成就的法國軍事將領之一。 弗朗谢·德斯佩雷生于阿尔及利亚的穆斯塔法奈姆。法国圣西尔军校毕业,在一战中,1914年参加了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1916年3月,任东集团军群司令。1917年任驻香槟的北集团军群司令。他1919年1月5日在匈牙利俘获德国陆军元帅马肯森。1920年11月任驻土耳其协约国军司令。1921年被授予法国元帅,1931年5月在勘察连接突尼斯和摩洛哥的路线时,遇车祸受重伤。1934年11月,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繼任路易·赫伯特·利奥泰元帥之位。1942年7月8日卒于阿尔比。1947年10月其遗体被转葬拿破仑墓附近。 F F F Category:圣西尔军校生.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路易·弗朗谢·德斯佩雷 · 查看更多 »

路易·赫伯特·利奥泰

路易·赫伯特·贡萨伏·利奥泰(Louis-Hubert-Gonzalve Lyautey,),法國政治家、軍人、法國元帥。生於南锡。儘管幼年時脊骨受過傷,但學習成績很出色,1873年入法国圣西尔军校,1912年-1925年在摩洛哥建立了法国保护国制度。 L L L Category:圣西尔军校生.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路易·赫伯特·利奥泰 · 查看更多 »

黎塞留

阿尔芒·让·迪普莱西·德·黎塞留(Armand Jean du Plessis de Richelieu ,,),法王路易十三的宰相,及天主教的枢机。 他在法國政務決策中具有主導性的影響力;特别是三十年战争时,他通过一系列的外交努力,为法国获得了相当大利益。在他当政期间,法国专制制度得到完全巩固,为路易十四时代的兴盛打下了基础。他是黎塞留公爵的开创者。同时,为巩固中央集权制,黎塞留镇压农民起义、到处收买御用文人。被誉为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黎塞留 · 查看更多 »

阿卡德摩斯

阿卡德摩斯(Ἀκάδημος 或 Ἑκάδημος)也作阿卡德穆斯,阿卡德摩,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阿提卡英雄,在海伦被忒修斯劫走时,他曾向海伦的两个哥哥卡斯托耳和波鲁克斯提供其下落,故他的园林永久受到诸神的保护,成为哲人的聚会之地。柏拉图在其墓地建立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学校一直持续到公元529年被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下令关闭为止。英语中“学院”一词“Academy”即源自他的名字。.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阿卡德摩斯 · 查看更多 »

阿尔方斯·朱安

阿尔方斯·朱安(Alphonse Juin,),法国远征军总司令、法军总参谋长。 朱安出生于阿尔及利亚,1912年毕业于法国圣西尔军校,被分到阿尔及利亚第1步兵团任职。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38年12月晋升为准将。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卢森堡、比利时、荷兰、法国四国,5月30日他成为德军的俘虏。1941年2月晋升为少将。1941年6月被德军释放。1941年11月晋升为中将,出任法国驻北非陆军总司令。1942年11月至1943年5月率法国特遣部队与盟军一起参加突尼斯战役。1942年12月晋升为上将。1943年8月出任法国登陆部队(1944年1月正式称为法国远征军)总司令,准备与盟军一同登陆意大利。法军部队被编入美国第5集团军序列,参加了进攻“古斯塔夫防线”的著名战役。1944年7月被免去法国远征军总司令职务, 8月改任自由法国国防部总参谋长(法军总参谋长),全盘负责法军的工作。 1947年至1951年出任法属摩洛哥总督。1950年12月出任北约中欧战区盟军司令部司令。1952年5月晋升为法国元帅,同年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 J J Category:圣西尔军校生.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阿尔方斯·朱安 · 查看更多 »

阿道夫·梯也爾

里·约瑟夫·路易·阿道夫·梯也尔(Marie Joseph Louis Adolphe Thiers,),法国政治家、历史学家。路易·菲利普时期的首相,在第二帝国灭亡后,再度掌权,因镇压巴黎公社而知名。在1871年至1873年间,他首先担任国家首脑,然后担任临时总统。在国民议会发起一次不信任动议后,他提出请辞,被接受,被迫下台。他被帕特里斯·麥克馬洪代替,后者担任前者觊觎的职位,共和国总统。1875年,在一系列立法后,第三共和正式成立。.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阿道夫·梯也爾 · 查看更多 »

雷蒙·普恩加萊

雷蒙·普恩加莱(Raymond Poincaré,),法國政治家。1912年-1913年擔任法國總理和外交部長;1913年-1920年擔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總統;1922年-1924年與1926年-1929年再次出任總理。.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雷蒙·普恩加萊 · 查看更多 »

雅典

雅典(Αθήνα,,;Άθῆναι|Athēnai)是希腊首都,也是希腊最大的城市。雅典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西南距爱琴海法利龙湾8公里,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基菲索斯河和伊利索斯河穿城而过。市内多小山。 雅典是世界上最老的城市之一,有记载的历史就长达3000多年。现在雅典是欧洲第八大城市。雅典是希腊经济、财政、工业、政治和文化中心。雅典也是欧盟商业中心之一。市区人口330万,加上郊区人口共有380万人口。城市的面积为39平方公里,加上郊区为412平方公里。 古雅典是一个强大的城邦,是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希腊是西方哲学的搖籃,是柏拉图学院和亚里士多德的讲学场所的所在地。苏格拉底、希罗多德、伯里克利、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和其他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都在雅典诞生或居住过南方网, - 于2007年7月2日查阅,雅典也因此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和民主的起源地。公元前5世纪和4世纪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对欧洲及世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雅典至今仍保留了很多历史遗迹和大量的艺术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是西方文化的象征。 雅典是現代奥运会起源的地方。1896年曾举办过第一届夏季奥运会。2004年,第二十八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CNN,,发表日期1997年9月5日,于2007年7月3日查阅.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雅典 · 查看更多 »

雅克-伊夫·库斯托

雅揆士-伊夫·庫斯托 AC(Jacques-Yves Cousteau;),法國海軍軍官、探险家、生态学家、电影制片人、摄影家、作家、海洋及海洋生物研究者,法兰西学院院士。 1943年,库斯托与埃米尔·加尼昂共同发明了水肺。 1956年,库斯托与路易·馬盧合作制作了纪录片《寂静的世界》(The Silent World),在戛纳电影节上映,并获得金棕榈奖。.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雅克-伊夫·库斯托 · 查看更多 »

院士

院士,在汉语中通常指代表一个国家最高水平和世界领先水平的的科技顶尖人物、最高学术权威。院士多為具有崇高學術機構透過內部評選而出任的榮譽終身職務。.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院士 · 查看更多 »

柏拉图

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雅典人,他的著作大多以對話錄形式紀錄,並創辦了著名的学院。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也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他們三人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史稱「西方三聖賢」或「希臘三哲」。.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柏拉图 · 查看更多 »

枢机主教

#重定向 樞機.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枢机主教 · 查看更多 »

歐內斯特·勒南

约瑟夫·歐內斯特·勒南(Joseph Ernest Renan )法国研究中东古代语言文明的专家、哲学家、作家。他以有关早期基督教及其政治理论的历史著作而著名。勒南曾与奥古斯特·孔德相识。.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歐內斯特·勒南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学会

法兰西学会(法语:Institut de France)是法国的权威学术机构,由5个院组成,其中最出名和最权威的是法蘭西學術院(Académie française)。 法兰西学会控制大约有一千个基金会,还有许多博物馆和供参观的城堡,学会掌握有各种奖项和补助,一般由各院推荐可以获得奖项和补助的个人及单位,2002年学会总共颁布的奖金和补助有5,028,190.55欧元。.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法兰西学会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学院

法兰西学院可以指:.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法兰西学院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Révolution française, 1789年-1799年)是法國的一段社會激進與政治動盪的時期,對於法國歷史以及全歐洲都留下深刻廣泛影響。法国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众多转变: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與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左翼政治團體、平民和鄉村農民的冲击,传统君主制的階層觀念、貴族以及天主教會統治制度被自由、平等、博愛等新原則推翻。整個歐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懼,因此在1814年發起反法討伐,並成功恢復君主制,但很多重大改革已成永久。革命導致各界對立,特別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後長達二百年的政治對立。 面對財政危機,越來越多的法國平民被國王路易十六強加稅賦,以及教士貴族之輩的壓榨激怒。這種不滿與蓬勃發展的啟蒙思想所結合,助長激進的情緒,終於使得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5月的三級會議中爆發。革命的第一年,第三等级的民眾在6月发表网球場宣言,7月14日發生攻佔巴士底監狱事件,於8月進行的凡尔赛妇女运动迫使法国王室在10月从凡尔赛返回巴黎。接下來的幾年則由不同的立法會議及跟右翼的君主制擁護者鬥爭主導。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斷頭台。不断出现的外部压力在法国革命中成為主导,法国大革命战争从1792年开始,这次战役為過去一个世纪以来法国首次胜利,并使法国间接控制意大利半岛和莱茵河以西的土地。在国内,派系斗争及民众情绪的日益高涨导致1793年至1794年恐怖统治的产生。罗伯斯庇尔和雅各宾派覆亡以後,热月党人建立督政府,于1795年掌权,直至1799年拿破仑執政後結束。 法国革命中拉开现代社会的帷幕,共和国的成长、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大规模战争都成為革命的标志。作为近代伟大民主革命而受到赞扬的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因期间一些暴力专政行为而为人诟病。革命随后导致拿破崙戰爭、两次君主制复辟以及两次法国革命。从法国大革命开始(1789年)直至1870年,法国在先后兩次共和国政府、君主立宪制及帝国政權下交替管治。 历史学家《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认为,1789年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它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当时欧洲的需要,其作用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它不仅要改变旧政權,更要废除旧的社会形式,因此需要同时改變所有既存的权力机构,毁灭所有公认的影响,祛除种种传统,更新风尚与习惯。和等西方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受到激进主义思潮影响。.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法国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法語圈國際組織

#重定向 法语国家及地区国际组织.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法語圈國際組織 · 查看更多 »

法语

法語(le français 或 la langue française)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法語是除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法語也是聯合國、歐盟、北約、奧運會、世貿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的官方語言及正式行政語言。法語在11世纪曾是除了中古漢語以外,當時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現時全世界有約一億人将法语作为母语,另有2.8億人使用法语(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这些数字目前仍在增長中,尤其是在非洲大陸。法語被广泛使用,其程度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英語。法国法语和魁北克法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法语分支,尽管它们從同一法语方言分化而成,但以两者互相溝通时则会有障礙,这是因為兩者在發音以及少数语法上有所区别。.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法语 · 查看更多 »

斐迪南·德·雷赛布

斐迪南·玛利·维孔特·德·雷赛布(Ferdinand Marie Vicomte de Lesseps )是法国外交官、实业家。著名的-zh-hans:苏伊士运河;zh-hk:蘇彝士運河;zh-tw:蘇伊士運河;-即由他主持开凿。.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斐迪南·德·雷赛布 · 查看更多 »

方斯華·賈克柏

方斯華·賈克柏(François Jacob,)是一位猶太裔法國生物學家,他與賈克·莫諾發現了酶在原核生物轉錄作用調控中的角色,也就是後來所知的乳糖操縱組。兩人與安德列·利沃夫共同獲得了196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賈克柏後來又與悉尼·布伦纳(2002年因線蟲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獎)提出了核糖體進行轉譯時的作用方式假說,並由後來的實驗證實。1996年,賈克柏成為法蘭西學院院士。 2013年4月19日,逝世。.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方斯華·賈克柏 · 查看更多 »

政治家

政治家(statesman),在中文裡是一個正面的名詞,用於正面肯定的用法,與具有貶意的「政客」一詞的用法不同。「政治家」一般是指從事或积极投入政治的人,且其有理想,能為國家與人民著想,其動機著眼於民眾的福祉、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許多人確實在政治上相當有建樹,堪稱國之棟樑,或為後世之楷模。他们通常對政府管理事務非常熟練,或者在促進國民福祉及全體利益上有重大的影響力。.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政治家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Napoleone Buonaparte;),法國軍事家、政治家與法學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er),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重要的影响。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優秀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的家庭是意大利的贵族,自16世纪便定居于科西嘉岛。科西嘉岛割讓,他家族也變成法國國籍,他在法国本土接受炮兵训练,并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成名,先后领军挫败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同时成功入侵意大利半岛。 1799年拿破仑策划并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五年后经过,官方公佈的數據為99.93%的同意票,他被参议院拥戴,因而稱帝。在1800年代,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反法同盟对抗,史称拿破仑战争,将所有欧洲列强都卷入其中。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主导地位,拿破仑也通过缔结联盟和安排亲友统治附庸来维持法国的势力范围。 半岛战争和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成为拿破仑运势的转折点,他的大军在與俄羅斯帝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中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此后不满一年,拿破仑逃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后卷土重来,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位於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生命的最后六年。尸检报告表明他死于胃癌,但对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质疑,其中一些学者认为他也許死于砷中毒(砒霜)。被懷疑為當時的英國政府所為。.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拿破仑一世 · 查看更多 »

普羅斯佩·梅里美

普罗斯佩·梅里美(Prosper Mérimée,),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中短篇小说大师,剧作家,历史学家。.

新!!: 法兰西学术院和普羅斯佩·梅里美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Académie française法兰西学院 (机构)法国学院法蘭西研究院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