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武仲休

指数 武仲休

武仲休,'''姬'''姓,名休,谥武,春秋时代鲁国人,叔牙次子,叔孙戴伯之弟。 武仲休生有一子叔彭生,叔彭生别立叔仲氏,是叔孙氏的侧室。.

目录

  1. 7 关系: 叔仲惠伯叔牙姬姓三桓公孙兹鲁国春秋时期

叔仲惠伯

叔仲惠伯(),'''姬'''姓,'''叔仲'''氏,名彭生,谥惠,又被称为叔彭生、叔仲彭生,春秋时代鲁国人,是叔牙的孙子,武仲休的长子。鲁文公时,叔仲惠伯为卿,同时担任太子恶的师傅。.

查看 武仲休和叔仲惠伯

叔牙

叔牙,春秋魯國公子。第15代国君魯桓公第三子。姬姓,名牙、諡号僖。三桓之一叔孫氏之始祖,稱僖叔。魯國第16代君主魯莊公重臣。 前662年,魯莊公死之前,問何人可繼,叔牙想擁立孟慶父為君,被弟弟季友以莊公之命賜死,叔牙自鴆,.

查看 武仲休和叔牙

姬姓

姬姓是中国上古八大姓之一,周朝的国姓,同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魏国、韩国等诸侯国国君的姓。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取于有蟜氏,生黄帝,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史记·三代世表》记载: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后稷承继姬姓,是周朝的始祖,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姬姓国有53个。.

查看 武仲休和姬姓

三桓

三桓,即指魯國卿大夫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魯國的三桓起於魯莊公時代(前693年─前662年)。魯莊公父親魯桓公有四子,嫡長子魯莊公繼承魯國國君;庶长子慶父(謚共,又稱共仲,其後代稱孟孙氏,又称仲孫氏、孟氏)、庶次子叔牙(謚僖,其後代稱叔孫氏)、嫡次子季友(謚成,其後代稱季孫氏、季氏)皆按封建制度被魯莊公封為卿,後代皆形成了大家族,由於三家皆出自魯桓公之後,所以被人們稱為『魯三桓』。 魯國自魯僖公以後,三桓世為魯卿,執掌國政,其中以季孫氏在三桓中實力最強。三桓互相矛盾又有共同利益,對魯國的歷史和發展有重要的影響。魯宣公時三桓發動政變,驱逐了意图消灭三桓影响,恢复鲁君威信的公孙归父(東門襄仲之子,魯莊公之孙),三桓共掌魯國政事。至魯昭公時期(前541年─前510年),三桓將魯公室的土地財產、軍隊及人口瓜分,並由三桓進貢以供養魯君。魯昭公到後期無法容忍三桓,在前517年與三桓交惡的郈氏合作對抗三桓卻失敗,魯昭公被迫出走,六年後死在晉國之-乾-侯,三桓立昭公弟為魯定公,到魯哀公、魯悼公、魯元公時期,魯國國君始終無法擺脫三桓的專政。直到魯穆公時期(前415年-前383年),魯國實行改革,任命博士公儀休為魯相,遂漸從三桓手中收回政權,國政開始奉法循理,擺脫了三桓專政的問題,重新確立了魯公室的權威。叔孙氏和孟孙氏先后亡于齐国,而季孫氏則據其封邑費、卞,獨立成為了費國。.

查看 武仲休和三桓

公孙兹

公孙兹(),'''姬'''姓,'''叔孙'''氏,名兹,一作慈,谥戴,又被称为叔孙戴伯,是鲁桓公的孙子,叔牙的长子,武仲休的哥哥。鲁僖公时,公孙兹为卿。《春秋·僖公十六年》:秋七月甲子,公孙兹卒。.

查看 武仲休和公孙兹

鲁国

鲁国,是周朝的一個姬姓諸侯國,為周成王的四叔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国。鲁国先後傳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歷時八百餘年。首都在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东省西南部,國力鼎盛時期勢力遍及河南、江蘇及安徽三省。另外,魯国亦是孔子的出生地。.

查看 武仲休和鲁国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前403年),简称春秋, 是东周的前半段时期。 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當時齊桓公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併」(尊王攘夷)的思想,因此周天子於表面上仍獲尊重。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平王東遷到洛邑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左傳》記載之終(前468年)、三家灭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之,五十二个諸侯國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次,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餘次。鲁国朝王三次,聘周四次。.

查看 武仲休和春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