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橄榄石

指数 橄榄石

橄榄石是一种镁与铁的硅酸盐,其化学式为(Mg,Fe)2SiO4.

43 关系: 双折射变质岩宰拜爾傑德島寶石密度尖晶石尖晶橄榄石中心对称图形九月 (消歧義)彗髮彗核彗星地幔地球地震学八月 (消歧義)固溶体矽酸鹽矿物列表火成岩火星红海维尔特二号彗星熔点相變隕石菱鎂礦鮑氏反應系列超基性岩铁镁质林伍德石橄欖 (木樨科)正交晶系法语月球晶体晶体结构

双折射

雙折射現象,光學現象的一種,可以用光的橫波性質來解釋。當光照射到各向異性晶體(單軸晶體,如方解石、石英、紅寶石等)時,發生兩個不同方向的折射;對於單光材料來說,當光偏振方向垂直於光軸時,光所感受到的折射率為尋常光折射率,稱為o光(ordinary ray、尋常光),另一束光的偏振方向平行於光軸則稱為e光(extraordinary ray、非尋常光),這兩束光都是偏振光,當尋常光折射率大於非尋常光折射率時稱之正單光軸材料,反之稱負單光軸材料。光線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射入晶體是不會發生雙折射現象,這一角度稱為晶體的光軸。 不能說非尋常光不符合司乃耳定律(Snell's Law),此誤解來自於對於光以及能量的混淆,我們觀察到非尋常光的方向為「能量流(energy flow)的方向」而非「光(k vector)的方向」。 波片是這種現象的一個應用。.

新!!: 橄榄石和双折射 · 查看更多 »

变质岩

變質岩(Metamorphic rock)是經由變質作用所形成的。原岩受到熱(溫度高於150〜200℃)和壓力(1500巴)的作用,其內部的物理和化學性質逐漸變化。原岩可以是沉積岩、火成岩或是變質岩。 地殼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變質岩組成,並依照化學及礦物的組成(變質相)進行分類。原岩可因受地球內部的高溫及岩層上方的巨大壓力而形成變質岩。構造的過程也可形成變質岩,如大陸的碰撞造成的水平的壓力,使原岩摩擦和變形。岩脈的侵入也可形成變質岩。研究變質岩(大多因侵蝕及抬升而露於地表)可進一步了解地殼深處的溫壓環境。 變質岩的一些例子︰片麻岩,板岩,大理岩,片岩,石英岩。.

新!!: 橄榄石和变质岩 · 查看更多 »

宰拜爾傑德島

宰拜爾傑德島是埃及的島嶼,位於紅海,長3.5公里、寬2.8公里,面積4.5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235米,該島被劃入國家公園範圍,島上無人居住。.

新!!: 橄榄石和宰拜爾傑德島 · 查看更多 »

寶石

寶石是被切割、擦潤、抛光的礦物、石料、土化物體,為收集品、收藏品或穿著裝飾之用。而作为宝石的矿物,一般颜色鲜艳柔和,光泽和花纹美观,结构均匀,折光率强,硬度较大,化学成分稳定。 人类从自古以来就将宝石加工作为饰物。寶石最重要的珍貴之處是其完美的外表,所以被擦傷後喪失價值。 也有些脆弱或軟的寶石只能收集,不能穿著,像許多博物館徵求的菱錳礦。.

新!!: 橄榄石和寶石 · 查看更多 »

密度

3 | symbols.

新!!: 橄榄石和密度 · 查看更多 »

尖晶石

尖晶石是一类矿物的总称,具有通式XY2O4,为等轴晶系,氧原子为立方紧密堆积,X与Y占晶格中的部分八面体和四面体空隙。X、Y可以是二价、三价或四价的阳离子,通常为镁、锌、铁、锰、铝、铬、钛和硅。尖晶石中的氧也可为其他氧族元素所替代。 尖晶石也可指这一类化合物中的一种,镁铝尖晶石,成分为MgAl2O4。.

新!!: 橄榄石和尖晶石 · 查看更多 »

尖晶橄榄石

尖晶橄欖石(γ相橄欖石)是一種於高溫高壓環境下(約介於525公里至660公里間的地函)產生的礦物,為橄欖石(一種鐵鎂矽酸鹽礦物)的體。 尖晶橄欖石能將水合物包含於其結構中Ye, Y., D.A. Brown, J. R. Smyth, W.R. Panero, S.D. Jacobsen, Y.-Y. Chang, J.P. Townsend, S.M. Thomas, E. Hauri, P. Dera, and D.J. Frost (2012).

新!!: 橄榄石和尖晶橄榄石 · 查看更多 »

中心对称图形

在数学中,中心对称是几何图形的一种性质。.

新!!: 橄榄石和中心对称图形 · 查看更多 »

九月 (消歧義)

九月可以指:.

新!!: 橄榄石和九月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彗髮

彗髮,是環繞在彗核周圍的雲狀物。彗星在繞太陽的軌道上運轉,當接近太陽時,太陽的熱力會使彗核物質熔解並昇華為氣體,就形成了彗髮;但要--意的是,彗髮並不包括彗尾(下段另述)。 彗髮的成分通常是冰與塵埃。 当彗星处于距离太阳的3-4个天文单位内时,从彗核流出时的挥发物中的水占据比例高达90%。在H2O母体分子主要是通过光解和一个更小的程度上被破坏。相比光化学,太阳风在水的破坏起到一个小角色。大的塵埃顆粒會沿著軌道散佈,而小的顆粒會被來自太陽的光壓推離,成為拖曳在後的彗尾。 彗髮使得彗星的外觀在望遠鏡的觀測下呈現「模糊」的容貌,因而很容易與恆星區別。美國的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星塵號太空船曾經深入威爾德二號彗星探測,並帶回彗髮中的顆粒樣本。.

新!!: 橄榄石和彗髮 · 查看更多 »

彗核

彗核通常被認為是彗星中心的固體部份,核心是由岩石、塵埃和冰凍的氣體組合成的一顆小行星。當被太陽加熱時,氣體昇華或是被點燃,成為環繞在核心周圍的大氣層,稱為彗髮。由太陽的輻射壓和太陽風施加在彗髮的力量導致一條極大且背向太陽彗尾。 因為有些彗星曾無緣無故的分裂開來,因此天文學家相信彗核是易碎的。 多數彗星的彗核直徑被認為大約或小於10英哩(16公里),但是,我們已經知道的彗星直徑從100米到40公里都有。 哈雷彗星的核像馬鈴薯(16×8×8),由等量的冰和塵埃組成,而冰的80%是水冰,15%是一氧化碳,其餘的幾乎都是二氧化碳、甲烷和氨。科學家相信其他彗星的化學成分也類似哈雷彗星。哈雷的彗核是極度的攸黑,天文學家相信,或許其他彗核也是,覆蓋在大部分是冰核心外面的是塵埃和岩石組成的黑色外殼,只有當彗星外殼上的孔洞朝向太陽時,內部才會被陽光加溫,氣體才會被釋放出來。 在2001年,當深空1號太空船飛越過包瑞利彗星時,發現他的彗核(8×4公里)大約是哈雷彗星的一半大。包瑞利彗核的形狀也像是馬鈴薯,並且表面也是黑暗的。也像哈雷一樣,包瑞利彗星只有在外殼的孔洞暴露在陽光下時,才會有一小部分的區域釋放出氣體。 海爾-波普彗星的彗核直徑估計在30-40公里之間,因為他的彗核特別大,能釋放出大量的氣體和塵埃,使得海爾波普在裸眼的觀察下顯得特別明亮。 维尔特二号彗星的彗核直徑大約5公里, P/2007 R5的彗核直徑大約在100-200米,.

新!!: 橄榄石和彗核 · 查看更多 »

彗星

彗星(Comet,有時也被誤記為慧星)是由冰構成的太陽系小天體(SSSB),當他朝向太陽接近時,會被加熱並且開始釋氣,展示出可見的大氣層,也就是彗髮,有時也會有彗尾。這些現象是由太陽輻射和太陽風共同對彗核作用造成的。彗核是由鬆散的冰、塵埃、和小岩石構成的,大小從P/2007 R5的數百米至海爾博普彗星的數十公里不等,但大部分都不會超過16公里。 彗星的軌道週期範圍也很大,可以從幾年到幾百萬年。短週期彗星來自超越至海王星軌道之外的柯伊伯帶,或是與離散盤有所關聯 。長週期彗星被認為起源於歐特雲,這是在古柏帶外面,伸展至最近恆星一半距離上,由冰凍天體構成的球殼。長週期彗星受到路過恆星和銀河潮汐的引力攝動而直接朝向太陽前進。雙曲線軌道的彗星可能在進入內太陽系之前曾經被沿著雙曲線軌跡被拋射至星際空間,則只會穿越太陽系一次。來自太陽系外,在銀河系內可能是常見的系外彗星也曾經被檢測到。 彗星與小行星的區別只在於存在著包圍彗核的大氣層,未受到引力的拘束而擴散著。這些大氣層有一部分被稱為彗髮(在中央包圍著彗核的大氣層),其它的則是彗尾(受到來自太陽的太陽風電漿和光壓作用,從彗髮被剝離的氣體、塵埃、和帶電粒子,通常呈線性延展的部分)。然而,熄火彗星因為已經接近太陽許多次,幾乎已經失去了所有可揮發的氣體和塵埃,所以就顯得類似於小的小行星。小行星被認為與彗星有著不同的起源,是在木星軌道內側形成的,而不是在太陽系的外側。主帶彗星和活躍的半人馬小行星的發現,已經使得小行星和彗星之間的差異變得模糊不清。 ,已經知道的彗星有4,894顆,其中大約有1,500顆是克魯茲族彗星和大約484顆短週期彗星,而且這個數量還在穩定的增加中。然而,這只是潛在彗星族群中微不足道的數量:估計在外太陽系的儲藏所內類似的彗星體數量可能達到一兆顆。儘管大多數的彗星都是暗淡和不夠引人注目的,但平均大概每年會有一顆裸眼可見的彗星,其中特別明亮的就會被稱為"大彗星"。 在2014年1月22日,ESA科學家的報告首次明確的指出在矮行星穀神星,也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有水氣存在。這項檢測是通過赫歇爾太空望遠鏡使用遠紅外線技術完成的。此一發現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因為彗星,不是小行星,才會有這種典型的"噴流萌芽和羽流"。根據其中一位科學家的說法:"彗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區隔是越來越模糊了"。 古代也有彗星出现的记录,古人一般認為彗星是凶兆。.

新!!: 橄榄石和彗星 · 查看更多 »

地幔

地函(Erdmantel;mantle;manteau;原於mantellum,意為斗篷),--,位於地殼之下,地核之上,和地殼以莫氏不連續面為界,和地核間則以古氏不連續面為界。厚度约2900公里。化学成分主要是含铁、镁的矽酸鹽,平均密度是3.3–5.5 g/cm3。地函含石榴子石、輝石、橄欖石及其他類型的岩石。占地球體積的83%,總質量的68%。由於P波及S波皆可通過地函,故推測地函主要為固體構成。地函可分成上部地函、過渡帶及下部地函。.

新!!: 橄榄石和地幔 · 查看更多 »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地球是人類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共有74.9億人口。地球质量约为5.97×1024公斤,半径约6,371公里,密度是太阳系中最高。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昼夜及四季的变化更替,一太陽日自转一周,一太陽年公转一周。自转轨道面称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地球仅擁有一顆自然卫星,即月球。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可以成为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南极的冰盖及北极存有冰。主體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的內地核。擁有由外地核產生的地磁场。外部被氣體包圍,称为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氧、氬。 地球诞生于约45.4亿年前,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并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出现生命,之后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气,并分化为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早期生命迹象产生的具體证据包括格陵兰岛西南部中拥有约37亿年的历史的石墨,以及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岩石中约41亿年前的 Early edi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此后除去数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生物种类不断增多。根据学界测定,地球曾存在过的50亿种物种中,已经绝灭者占约99%,据统计,现今存活的物种大约有1,200至1,400万个,其中有记录证实存活的物种120万个,而余下的86%尚未被正式发现。2016年5月,有科学家认为现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现过1--种物种,其中人类正式发现的仅占十万分之一。2016年7月,科学家称现存的生物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种基因。地球上有约74亿人口,分成了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藉由外交、旅游、贸易、传媒或战争相互联系。.

新!!: 橄榄石和地球 · 查看更多 »

地震学

地震學是一門研究地震以及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的學問,也研究其它由地震引起的現象,如海嘯,以及會引起地震的現象,如板塊運動、火山運動等。 地震可以在地球內部引致地震波,通過觀察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導,人們可以了解和推斷出地球內部的結構和構造。對地震波的研究最早的結論之一是地球內部是液態的:縱波可以傳過地核,橫波無法通過地核,而橫波的傳播需要比較堅硬的媒介。現在科學家的認識是,地球的不同深度狀態是不同的,地核又可以分為固態的內核和液態的外核,這都是由地震學的研究得來的。 使用人工爆破所產生的地震波,讓人們今天可以探測地底下的石油貯藏、岩石結構、鹽礦、地層的結構和被埋沒的隕石坑等等。但是人工爆炸主要用在淺層的地質勘探,是通過反演算出震波傳遞的速度,分析後可得到地下可能藏有的地質結構和物質分佈。 人們現今可以研究地下數千公尺深的地質構造,如地幔中的對流層、岩漿腔,到地核的各向異性等。透過對地震波的觀察,人們今日還可以觀察到隕石墜入無人海域的過程和核爆炸,近距離得可以偵測到車輛通過,甚至是人的腳步。.

新!!: 橄榄石和地震学 · 查看更多 »

八月 (消歧義)

八月可以指:.

新!!: 橄榄石和八月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固溶体

固溶体是指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中而仍保持溶剂类型的合金相。通常以一种化学物质为基体溶有其他物质的原子或分子所组成的晶体,在合金和硅酸盐系统中较多见,在多原子物质中亦存在。 当溶剂的晶体结构添加溶质后可以稳定存在且保持均相,则该种混合物可以被视作溶液。 一些混合物可以在很多种浓度情况下形成固溶体,而有一些混合物根本不能形成固溶体。两种物质混合而形成固溶体的倾向是一个复杂的事情,涉及化学、晶体学及量子物理学。.

新!!: 橄榄石和固溶体 · 查看更多 »

矽酸鹽

化學上,矽酸鹽指由矽和氧組成的化合物(SixOy),有時亦包括一或多種金屬和或氫。它亦用以表示由二氧化矽或矽酸產生的鹽。 在普通情況下,最穩定的矽化合物是二氧化矽(SiO2)——俗稱石英,和類似的化合物。二氧化矽經常有微量的矽酸(H4SiO4)處於平衡狀態。化學家認為石英是不可溶解的,但在長時間尺度下,它是可以流動的。此外,在鹼性條件下,會出現H2SiO42−。大部分矽酸鹽都是不可溶解的。 矽酸鹽礦物的特徵是它們的正四面體結構,有時這些正四面體以錬狀、雙鍊狀、片狀、三維架狀方式連結起來。按正四面體聚合的程度,矽酸鹽再細分為:島狀矽酸鹽類、環狀矽酸鹽類等。 在地質學和天文學上,矽酸鹽指一種由矽和氧組成的岩石(通常為SiO2或SiO4),有時亦包括一或多種金屬和或氫。此類岩石包括花崗岩及輝長岩等。地球及其他類地行星的大部分地殼均以矽酸鹽組成。.

新!!: 橄榄石和矽酸鹽 · 查看更多 »

矿物列表

這是一個礦物的中英文名稱對照列表,按新丹纳礦物分類(Dana classification)排序。這個列表並不完全。礦石變種和准矿物列在每個字母的後面。 目前国际矿物学协会(IMA)認證通過有效的礦物名約有2,500種,另外還有約1,600種“祖父級”礦物(1959年IMA成立前所命名的礦物,未遵照命名法則命名,並被各界廣泛使用,這些礦物將會一直有效直到被IMA質疑有效性,剔除名單為止),總計目前有效的礦物種類約有4100種;另外世界各地平均每年都會發現30 - 40種新礦物,因此礦物的種類仍然每年不停地在增加中。.

新!!: 橄榄石和矿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火成岩

火成岩(大陆稱--漿岩),是指岩漿或熔岩冷卻和凝固後(地壳裡喷出的岩浆,或者被熔化的现存岩石),成形的一種岩石。火成岩是三种主要岩石类型之一,其他两种类型分别是沉积岩和变质岩。现在已经发现700多种岩浆岩,大部分是在地壳裡面的岩石。常見的岩漿岩有花崗岩、安山岩及玄武岩等。.

新!!: 橄榄石和火成岩 · 查看更多 »

火星

火星(Mars, 天文符號♂),是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為太陽系中四顆類地行星之一。西方稱火星為瑪爾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戰神;古漢語中則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讓人無法捉摸而稱之為熒惑。火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行星,其質量、體積仅比水星略大。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週期則與地球相當,但繞太陽公轉周期是地球的兩倍。在地球上,火星肉眼可見,亮度可達-2.91,只比金星、月球和太陽暗,但在大部分時間裡比木星暗。 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火星在視覺上呈現為橘紅色是由其地表所廣泛分佈的氧化鐵造成的。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火星南半球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火星有兩個天然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形狀不規則,可能是捕獲的小行星。火星目前有四艘在軌運行的探測船,分別是火星奧德賽號、火星快車號和火星偵察軌道器以及2014年9月22日抵达的MAVEN轨道器,地表還有很多火星車和著陸器,包括兩台火星車:機會號和好奇號,和已經結束任務的精神號和鳳凰號。根據觀測的證據,火星以前可能覆蓋大面積的水。亦觀察到最近十年內類似地下水湧出的現象。 火星全球勘測者則觀察到南極冠有部份退縮。火星快車號和火星偵察軌道器的雷達資料顯示兩極和中緯度地表下存在大量的水冰Water ice in crater at Martian north pole http://www.esa.int/SPECIALS/Mars_Express/SEMGKA808BE_0.html。2008年7月31日,鳳凰號直接於表土之下證實水冰的存在。2013年9月26日,火星探測車好奇號發現火星土壤含有豐富水分,大約為1.5至3重量百分比,顯示火星有足夠的水資源供給未來移民使用。2015年9月證實火星有間歇流動的液態水(液態鹽水)。.

新!!: 橄榄石和火星 · 查看更多 »

硅(Silicon,台湾、香港及澳門称為--,舊訛稱為釸,中國大陸稱為--)是一种类金属元素,化学符号為Si,原子序數為14,属于元素周期表上的IVA族。 硅原子有4个外圍电子,与同族的碳相比,硅的化学性质相對稳定,活性較低。硅是极为常见的一种元素,然而它极少以單質的形式存在於自然界,而是以复杂的硅酸盐或二氧化硅等化合物形式广泛存在于岩石、砂砾、尘土之中。在宇宙储量排名中,矽位於第八名。在地壳中,它是第二丰富的元素,佔地壳总质量25.7%,仅次于第一位的氧(49.4%)。.

新!!: 橄榄石和硅 · 查看更多 »

红海

红海(البحر الأحمر;יַם סוּף;Mer Rouge;Red Sea)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呈狭长型,长约2250公里,最宽355公里,均深490公尺,最深2211公尺,面积438,000平方公里。其西北面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南面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连。 紅海是印度洋的陆间海,实际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

新!!: 橄榄石和红海 · 查看更多 »

维尔特二号彗星

维尔特二号彗星(官方标记为81P/Wild)是一颗由瑞士天文学家保罗·维尔特于1978年发现的彗星。 据信在它45亿年的生命里,维尔特2号可能曾有更远和圆的轨道。1974年它在距离行星木星1百万公里的位置上飞过,木星强大的引力摄动改变了它的轨道,把它拉向内太阳系。它的轨道周期从43年缩短至6年,其近日点被缩短为1.59个天文单位。 维尔特2号2004年1月2日被飞船星尘号访问,星尘号收集了它彗髮中的颗粒样品,并于2006年1月16日返回地球。 星尘号近距离拍摄的总计72张照片显示--表面上有很多平坦坑底的洞,这些坑有完整边缘,直径从很小到2公里不等。彗星直径大约5公里。这些特性表明,这些坑洞由天体碰撞或者排出气体而成。星尘号飞过期间发现了至少10个活跃的气孔。.

新!!: 橄榄石和维尔特二号彗星 · 查看更多 »

熔点

點、液化點(M.P.)是在大氣壓下晶体將其物態由固態轉變為液態的过程中固液共存状态的溫度;各种晶体的熔点不同,对同一种晶体,熔点又与所受压强有关,壓強越大,熔點越高。不過,與沸點不同,熔點受壓强的影響很小,因爲由固態轉變(熔化)為液態的过程中,物質的體積幾乎不變化。 進行相反動作(即由液態轉為固態)的溫度,稱之為凝固点、結晶點(對水而言也称為冰点),在一定大氣壓下,任何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習慣上,根據常溫(25℃)時物質的狀態使用凝固点或熔点稱呼這一個溫度:對於常溫下為固態的物質,這個溫度稱爲凝固点;對於常溫下為液態的物質,這個溫度稱爲熔点。 一般的,非晶体并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新!!: 橄榄石和熔点 · 查看更多 »

相變

變(Phase Change)是指物質在外部參數(如:溫度、壓力、磁場等等)連續變化之下,從一種相(態)忽然變成另一種相,最常見的是冰變成水和水變成蒸氣。然而,除了物體的三相變化(固態、液態、氣態)自然界還存在許許多多的相變現象,例如日常生活中另一種較常見的相變是加熱一塊磁鐵,磁鐵的鐵磁性忽然消失。其他在物理學中重要相變列舉如下:.

新!!: 橄榄石和相變 · 查看更多 »

隕石

隕石是小塊的固體碎片,它的來源是小行星或彗星,起源於外太空,對地球的表面及生物都有影響。在它撞擊到地表之前稱為流星。隕石的大小範圍從小型到極大不等。當流星體進入地球大氣層,由于摩擦、壓力以及大氣中氣體的化學作用,導致其温度升高并发光,因此形成了流星,包括火球,也稱為射星或墬星。火流星既是與地球碰撞的外星天體,也是異常明亮的流星,而像火球這樣的流星無論如何最終都會影響地球的表面。 更通俗的說法,在地球表面的任何一顆隕石都是來自外太空的一個天然物體。月球和火星上也有發現隕石。 被觀察到穿越大氣層或撞擊地球隕石稱為墬落隕石,其它的隕石都稱為發現隕石。截至2010年2月,只有大約1,086顆的墬落隕石的標本被收藏 ,但卻有38,660顆被確認的發現隕石.

新!!: 橄榄石和隕石 · 查看更多 »

菱鎂礦

菱鎂礦(Magnesite),主要成份為碳酸鎂(MgCO3),硬度3.5~5,產地在辛巴威、巴西、澳大利亞和中國,市面上有一些菱鎂礦製作的串珠項鍊,是價廉物美的飾物。 菱鎂礦不易形成好的晶體,通常是以岩塊狀出現。菱鎂礦的特性與方解石相似。菱鎂礦有與方解石同樣的晶體結構,因此將它歸類入方解石礦物組群。 但是,菱鎂礦MgCO3不与弱酸反应,而方解石CaCO3则弱酸起反应。這是區別菱鎂礦與方解石的最佳的方法。 另外,菱鎂礦的外觀與白雲石相似,難以區分。 Turquoise 土耳其玉,大陸稱為綠松石。 Magnesite 菱鎂礦,大陸稱為白松石。 土耳其玉的成份化學式:CuAl6(PO4)4(OH)8·4(H2O) File:MagnesiteSaxe.jpg File:Mesitite.jpg.

新!!: 橄榄石和菱鎂礦 · 查看更多 »

鮑氏反應系列

鮑氏反應系列(英語:Bowen's reaction series)在地質學中用於描述岩漿冷卻時各種礦物在不同溫度、壓力下結晶的情況。鮑氏反應系列由岩石學家諾曼·鮑文提出,以解釋為何火成岩中某些種類的礦物常一起出現,其他的則不會。在1920、30年代的一系列實驗中,他將各種火成岩粉末加熱熔化,再逐步冷卻來觀察礦物的生成,最後歸納出此結果。鮑氏反應系列在解釋岩漿冷卻、分異與火成岩形成時很重要。.

新!!: 橄榄石和鮑氏反應系列 · 查看更多 »

超基性岩

超基性岩石(也稱為超鎂鐵質岩,儘管這些術語並不完全相同)屬於火成岩和变质岩,其中二氧化矽的含量非常低(低於45%)、氧化鎂多半會超過18%、高濃度氧化铁、鉀含量低,並且其中90%會由鐵鎂質礦物組成(深色,高鎂和鐵含量)。地球的地幔就是由超基性岩石組成的。超基性岩石是一個具包容性的術語,其中包括具有低二氧化矽含量的火成岩,其中也可能沒有豐富的鐵和鎂,如碳酸鹽岩和超磁性火成岩。.

新!!: 橄榄石和超基性岩 · 查看更多 »

铁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Fe,它的原子序数是26,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它是过渡金属的一种。铁是最常用的金属,是地球外核及內核的主要成份,是地殼上豐度第四高的元素和第二高的金屬。鐵常出現在类地行星中,因為鐵是高質量恆星核融合後的產物,鎳-56是放熱核融合反應的最後一個產物,之後會衰變成最常見的鐵同位素。 铁和其他8族元素相同,其氧化態範圍很廣,由−2到+6,但其中+2和+3是最常見的氧化態。在流星体及低氧的環境下,鐵會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但是鐵很容易和氧氣和水反應。鐵的表面是有光澤的銀灰色,但在空氣中鐵會反應生成水合的氧化鐵,一般稱為铁锈。許多金屬在氧化後會形成钝化的氧化層,保護內部的金屬不被氧化,但氧化鐵的密度較鐵要低,因此氧化鐵會剝落,無法保護內部的鐵不受腐蝕。.

新!!: 橄榄石和铁 · 查看更多 »

铁镁质

铁镁质用来形容富含镁元素与铁元素的硅酸盐矿物或岩石,又稱基性岩。大多数铁镁质矿物颜色暗并且相对密度大于3。常见的造岩铁镁质矿物包括橄榄石、辉石、闪石和黑云母。常见的铁镁质岩石包括玄武岩、粗玄岩和辉长石。.

新!!: 橄榄石和铁镁质 · 查看更多 »

锰(manganese)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Mn,它的原子序数是25,是一种过渡金属。.

新!!: 橄榄石和锰 · 查看更多 »

镁(Magnes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Mg,它的原子序数是12,是一種银白色的碱土金属。鎂是在地球的地殼中第八豐富的元素,約佔2%的質量,亦是宇宙中第九多元素。.

新!!: 橄榄石和镁 · 查看更多 »

是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為Ni,原子序數為28。它是一種有光澤的銀白色金屬,其銀白色帶一點淡金色。鎳屬於過渡金屬,質硬,具延展性。純鎳的化學活性相當高,這種活性可以在反應表面積最大化的粉末狀態下看到,但大塊的鎳金屬與周圍的空氣反應緩慢,因為其表面已形成了一層帶保護性質的氧化物。即使如此,由於鎳與氧之間的活性夠高,所以在地球表面還是很難找到自然的金屬鎳。地球表面的自然鎳都被封在較大的鎳鐵隕石裏面,這是因為隕石在太空的時候接觸不到氧氣的緣故。在地球上,這種自然鎳總會和鐵結合在一起,這點反映出它們都是超新星核合成主要的最終產物。一般認為地球的地核就是由鎳鐵混合物所組成的。 鎳的使用(天然的隕鎳鐵合金)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3500年。阿克塞尔·弗雷德里克·克龙斯泰特於1751年最早分離出鎳,並將它界定為化學元素,儘管他最初把鎳礦石誤認為銅的礦物。鎳的外語名字來自德國礦工傳說中同名的淘氣妖精(Nickel,與英語中魔鬼別稱"Old Nick"相近),這是由於鎳銅礦不能用煉銅的方法煉出銅來,所以被比擬成妖魔。鎳最經濟的主要來源為鐵礦石褐鐵礦,含鎳量一般為1-2%。鎳的其他重要礦物包括硅鎂鎳礦及鎳黃鐵礦。鎳的主要生產地包括加拿大的索德柏立區(一般認為該處是隕石撞擊坑)、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及俄羅斯的諾里爾斯克。 由於鎳在室溫時的氧化緩慢,所以一般視為具有耐腐蝕性。歷史上,因為這一點鎳被用作電鍍各種表面,例如金屬(如鐵及黃銅)、化學裝置內部及某些需要保持閃亮銀光的合金(例如鎳銀)。世界鎳生產量中的約6%仍被用於抗腐蝕純鎳電鍍。鎳曾經是硬幣的常見成份,但現時這方面已大致上被較便宜的鐵所取代,尤其是因為有些人的皮膚對鎳過敏。儘管如此,英國還是在皮膚科醫生的反對下,於2012年開始再使用鎳鑄造錢幣。 只有四種元素在室溫時具有鐵磁性,鎳就是其中一種。含鎳的鋁鎳鈷合金永久磁鐵,其磁力強度介乎於含鐵的永久磁鐵與稀土磁鐵之間。鎳在現代世界的的地位主要來自於它的各種合金。全世界鎳產量中的約60%被用於生產各種鎳鋼(特別是不鏽鋼)。其他常見的合金,還有一些的新的高溫合金,就幾乎就佔盡了餘下的世界鎳用量。用於製作化合物的化學用途只佔了鎳產量的不到3%。作為化合物,鎳在化學製造有好幾種特定的用途,例如作為氫化反應的催化劑。某些微生物和植物的酶用鎳作為活性位點,因此鎳是它們重要的養分。.

新!!: 橄榄石和镍 · 查看更多 »

林伍德石

#重定向 尖晶橄榄石.

新!!: 橄榄石和林伍德石 · 查看更多 »

橄欖 (木樨科)

#重定向 油橄欖.

新!!: 橄榄石和橄欖 (木樨科) · 查看更多 »

正交晶系

正交晶系,也叫斜方晶系。 该晶系特点是没有高次对称轴,二次对称轴和对称面总和不少于三个。晶体以这三个互相垂直的二次轴或对称面法线为结晶轴。α.

新!!: 橄榄石和正交晶系 · 查看更多 »

氧(IUPAC名:Oxygen)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O,原子序為8,在元素週期表中屬於氧族。氧屬於非金屬,是具有高反應性的氧化劑,能夠與大部分元素以及其他化合物形成氧化物。氧在宇宙中的總質量在所有元素中位列第三,僅居氫和氦之下。Emsley 2001, p.297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下,兩個氧原子会自然鍵合,形成無色無味的氧氣,即雙原子氧()。氧氣是地球大氣層的主要成分之一,在體積上佔20.8%。地球地殼中近一半的質量都是由氧和氧化物所組成。 氧是細胞呼吸作用中重要的元素。在生物體中,主要有機分子,如蛋白質、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還有組成動物外殼、牙齒和骨骼的無機化合物,都含有氧原子。生物體絕大部分的質量都由含氧原子的水組成。光合作用利用陽光的能量把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氧氣的化學反應性強,容易與其他元素結合,所以大氣層中的氧氣成分只能通過生物的光合作用持續補充。臭氧()是氧元素的另一種同素異構體,能夠較好地吸收中紫外線輻射。位於高海拔的臭氧層有助阻擋紫外線,從而保護生物圈。不過,在地表上的臭氧屬於污染物,為霧霾的副產品之一。在低地球軌道高度的單原子氧足以對航天器造成腐蝕。 卡爾·威廉·舍勒於1773年或之前在烏普薩拉最早發現氧元素。約瑟夫·普利斯特里亦於1774年在威爾特郡獨立發現氧,因為其成果的發表日期較舍勒早,所以一般被譽為氧的發現者。1777年,安東萬-羅倫·德·拉瓦節進行了一系列有關氧的實驗,推翻了當時用於解釋燃燒和腐蝕的燃素說。他也提出了氧的現用IUPAC名稱「oxygen」,源自希臘語中的「ὀξύς」(oxys,尖銳,指酸)和「-γενής」(-genes,產生者)。這是因為命名之時,人們曾以為所有酸都必須含有氧。許多化學詞彙都在清末傳入中國,其中原法文元素名「oxygène」被譯為「養」,後譯為「氱」,最終演變為今天的中文名「氧」。 氧的應用包括暖氣、內燃機、鋼鐵、塑料和布料的生產、金屬氣焊和氣割、火箭推進劑、及航空器、潛艇、載人航天器和潛水所用的生命保障系統。.

新!!: 橄榄石和氧 · 查看更多 »

法语

法語(le français 或 la langue française)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法語是除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法語也是聯合國、歐盟、北約、奧運會、世貿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的官方語言及正式行政語言。法語在11世纪曾是除了中古漢語以外,當時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現時全世界有約一億人将法语作为母语,另有2.8億人使用法语(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这些数字目前仍在增長中,尤其是在非洲大陸。法語被广泛使用,其程度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英語。法国法语和魁北克法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法语分支,尽管它们從同一法语方言分化而成,但以两者互相溝通时则会有障礙,这是因為兩者在發音以及少数语法上有所区别。.

新!!: 橄榄石和法语 · 查看更多 »

月球

没有描述。

新!!: 橄榄石和月球 · 查看更多 »

晶体

晶体是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周期性,在结晶过程中,在空间排列形成具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晶体的分布非常广泛,自然界的固体物质中,绝大多数是晶体。气体、液体和非晶物质在一定的合适条件下也可以转变成晶体。 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排列的三维空间周期性结构,是晶体最基本的、最本质的特征,并使晶体具有下面的通性:.

新!!: 橄榄石和晶体 · 查看更多 »

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是指晶体的周期性结构。固体材料可以分为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三大类,其中,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具有周期性,外部具有规则外形,比如钻石(图)。 Hauy最早提出晶体的規則外型是因为晶體内部原子分子呈規則排列,比如鑽石所具有的完美外形和優良光学性質就可以歸結為其内部原子的規則排列。20世紀初期,勞厄發明X射線衍射法,從此人們可以使用X射线來研究晶體内部的原子排列,其研究结果進而證實了Hauy的判斷。 晶體内部原子排列的具体形式一般稱之为晶格,不同的晶体内部原子排列稱為具有不同的晶格結構。各種晶格結構又可以歸納為七大晶系,各種晶系分别与十四種空間格(稱作布拉维晶格)相對應,在宏观上又可以归结为三十二种空间点群,在微观上可进一步细分为230个空间群。 对于晶体结构的研究是研究固体材料的宏观性质及各种微观过程的基础。專門研究分子結晶結構的科學稱為晶體學,經常應用在化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新!!: 橄榄石和晶体结构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翠綠橄欖石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