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格罗德诺

指数 格罗德诺

格罗德诺(Гро́дна,Grodno,Gardinas),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州首府,位于涅曼河畔,邻近波兰和立陶宛,是国际交通和白俄罗斯国内交通的枢纽之一。格罗德诺城市人口达32万8千人。(2009年统计资料),是白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至今城内仍保留了许多古代城堡与宗教建筑。.

47 关系: 华沙华沙战役 (1920年)塞尔维亚尼曼河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德国保羅·巴蘭圣彼得堡利摩日公共汽車獵人立陶宛立陶宛大公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维尔纽斯维陶塔斯羅伯特·米契爾斯瓦列里·斯塔尼斯拉沃维奇·列沃涅夫斯基瓜分波蘭無軌電車留里克王朝白俄罗斯白俄罗斯行政区划莫斯科马克斯·韦伯贝尔格莱德齐皮·利夫尼蘇瓦烏基省里加和约艾丽查·奥若什科娃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格伦瓦德之战欧洲东部夏令时间欧洲东部时间比亚韦斯托克波兰波蘭戰役波苏战争法国洛可可明道加斯明斯克斯特凡·巴托里新格鲁多克政治社会学普鲁士起义

华沙

華沙(Warszawa )是波蘭首都及最大城市,位於維斯拉河兩岸,距波羅的海和喀爾巴阡山脈大約350公里。2008年人口數字爲1,707,983人,都市圈人口大約2,785,000人。城市面積512平方公里,都市圈面積12266平方公里。冷戰時期著名的華沙公約就是於此簽署的。 该市也是马佐夫舍省的省会,拥有许多工业企业(制造、钢铁、电气工程、自动工业),66所高等学府(包括华沙大学),和超过30家剧院。.

新!!: 格罗德诺和华沙 · 查看更多 »

华沙战役 (1920年)

华沙战役(有时称为維斯瓦河的奇蹟,波兰语:Cud nad Wisłą)是波苏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这场战争开始於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持续到1921年里加条约签订。 华沙战役的战斗从1920年8月13日到8月25日,圖哈切夫斯基指挥的红军逼近波兰首都华沙及附近的莫德林要塞。8月16日,畢蘇斯基指揮波軍從南面反攻,逼使俄軍混亂地向東撤退直至尼曼河以東。俄方約有1萬人陣亡、500人失蹤、1萬人受傷及6萬6千人被俘,而波軍則有約4500人陣亡、1萬人失蹤及2萬2千人受傷。 在波軍取得維斯瓦河的勝利前,蘇俄和大多数外国专家都认为波兰即將戰敗。.

新!!: 格罗德诺和华沙战役 (1920年) · 查看更多 »

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共和国(Република Србија/Republika Srbija,Republic of Serbia,通稱為塞爾維亞)是一個巴爾幹半島的國家,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中部的內陸國,與黑山共和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地亞共和國、匈牙利共和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以及阿爾巴尼亞共和國接壤。.

新!!: 格罗德诺和塞尔维亚 · 查看更多 »

尼曼河

尼曼河(立陶宛语:Nemunas;俄罗斯语:Неман;白俄罗斯语:Нёман;波兰语:Niemen;德语:Memel)发源于白俄罗斯的山区(在明斯克的西南部),流经白俄罗斯、立陶宛和俄罗斯,河长937公里,最后于克莱佩达注入波罗的海。 在俄语中,“德国人”为немец,即“日耳曼人”,因为在中世纪,德国人曾经占领过这个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尼曼河代表德语分布地区的东部界限,例如在德国国歌歌词的第一段有这样的一句话,描述当时德意志民族的领土:...

新!!: 格罗德诺和尼曼河 · 查看更多 »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Брестский мир;Friedensvertrag von Brest-Litowsk,常被简称为布列斯特条约或布列斯特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苏俄政府与同盟国(包括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签订的和约。.

新!!: 格罗德诺和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格罗德诺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保羅·巴蘭

保羅·巴蘭(Paul Baran,),生於波蘭格羅德諾(現屬於白俄羅斯),移民美國,擁有美國公民權。電機工程師,提出了分組交換的概念,曾參與ARPANET的建立,對電腦網路的建立有極大的貢獻。.

新!!: 格罗德诺和保羅·巴蘭 · 查看更多 »

圣彼得堡

聖彼得堡(p),中文俗稱彼得堡,是俄羅斯的聯邦直轄市,也是西北部联邦管区和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位於俄羅斯西北部,瀕臨芬蘭灣,涅瓦河流經過市區,為俄羅斯在波羅的海一帶的重要港口。全市人口約520万,是俄羅斯人口第二大城、以及世界上居民超過100萬人的最北端城市。此城是俄羅斯最西方化的城市,也是俄羅斯文化、經濟、科學中心和交通樞紐之一。俄羅斯有眾多重要政府機構設於該市,包括、、列寧格勒州政府、、俄羅斯海軍司令部和司令部。 聖彼得堡由彼得大帝於1703年5月27日建立,在1712年至1918年期間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並為帝國三次大革命——第一次俄國革命、俄國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十三月革命的中心。聖彼得堡多次因時空背景而易名: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後,聖彼得堡為因應當時「去日耳曼化」的風潮而改名為「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在列宁逝世後又改名為「列寧格勒」(Ленингра́д)。第二次世界大戰苏德战争期間,列寧格勒被德軍圍城封鎖長達872天,導致多達150萬人死於飢餓,戰後該城被授予「英雄城市」稱號,並有三個下轄城市被授予「軍事榮譽城市」稱號——羅蒙諾索夫、克隆斯塔和科爾皮諾。1991年蘇聯解體後,列寧格勒經過公投決議後,恢復使用聖彼得堡的原名。 2013年,聖彼得堡制定了2030年戰略發展目標,屆時估計將有市民590萬人。以聖彼得堡為中心構築的面積達1439平方公里,僅次於,在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後,聖彼得堡成為繼塞瓦斯托波爾後第二小的聯邦主體單位。 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及相關建築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旅遊業是聖彼得堡的核心產業之一,該市擁有眾多的文化景點,如冬宮、、馬林斯基劇院、俄羅斯國家圖書館、俄羅斯恐龍復活博物館、俄羅斯博物館、俄羅斯有羽毛恐龍博物館、彼得保羅要塞、聖以撒大教堂和聖基道霍大教堂等等。.

新!!: 格罗德诺和圣彼得堡 · 查看更多 »

利摩日

里蒙 (法语:Limoges,奧克語:Limòtges)是法國南部上维埃纳省Haute-Vienne的一個城市。也是利穆赞(Limousin)的首府,又譯做里蒙日、利摩日。該市離巴黎409公里,人口約有13萬7千人,18世紀以後成為法國陶瓷器等的工藝精品製造中心。今日依然以從中古世紀保留下來的陶瓷與琺瑯的技藝而聞名歐洲。可稱之為法國的景德鎮。設有法國國立陶瓷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Adrien-Dubouché)。.

新!!: 格罗德诺和利摩日 · 查看更多 »

公共汽車

--是一種以中型或大型汽車(大客車/巴士)作為運送手段,以運輸大量乘客的的大眾運輸服務。.

新!!: 格罗德诺和公共汽車 · 查看更多 »

獵人

獵人主要是指進行狩獵的人。也可以用來表示:.

新!!: 格罗德诺和獵人 · 查看更多 »

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國(Lietuvos Respublika),簡稱為立陶宛(; Lietuva; ),位于欧洲东北部,是北欧和波罗的海三國之一,首都维尔纽斯。 立陶宛北接拉脱维亚,东南接白俄罗斯,南接波兰,西南接俄罗斯的-zh-hans:加里宁格勒; zh-hant:加里寧格勒;-州,西濱波羅的海。 立陶宛是北欧理事会,欧洲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委员会,联合国,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歐投資銀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申根公约,欧元区等國際机构組織的成員國,立陶宛属于高收入經濟体并是较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

新!!: 格罗德诺和立陶宛 · 查看更多 »

立陶宛大公国

立陶宛大公国(Magnus Ducatus Lituania,Lietuvos Didžioji Kunigaikštystė)是一个存在于12世纪T.

新!!: 格罗德诺和立陶宛大公国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格罗德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

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图哈切夫斯基(Михаил Николаевич Тухачевский,),苏联红军总参谋长(1925年11月13日-1928年5月5日)、苏联元帅。在1937年的图哈切夫斯基案件中,他指控参与“反苏阴谋”被秘密逮捕判处死刑,并立即枪决。.

新!!: 格罗德诺和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维尔纽斯

维尔纽斯(Vilnius),立陶宛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於北緯54度41分、東經25度17分。2013年1月,该市人口为537,152人(整个维尔纽斯县的人口为806,308人)。其舊城在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維爾紐斯也是2009年的歐洲文化首都。.

新!!: 格罗德诺和维尔纽斯 · 查看更多 »

维陶塔斯

维陶塔斯(或称为维托夫特;立陶宛语:;约1350年-1430年10月27日),常被称为“大帝”,为中世纪立陶宛最有名的统治者之一。他的头衔为Didysis Kunigaikštis,享有与国王同等的权利,为他的疆土内的最高统治者,也是龙骑士团成员。 维陶塔斯为主要包括立陶宛人和卢森尼亚人的立陶宛大公国统治者(1401年-1430年)。他也是赫罗德那亲王(1370年-1382年)和卢茨克亲王和假定的胡斯徒之王。在现在的立陶宛,维陶塔斯作为民族英雄受到人民的崇敬,并在20世纪早期作为国家复兴的象征。维陶塔斯(Vytautas)是一个很流行的立陶宛男子名字。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也以他的名字命名。在间战期,独立的立陶宛共和国树立起了很多歌颂他功绩的纪念碑。.

新!!: 格罗德诺和维陶塔斯 · 查看更多 »

羅伯特·米契爾斯

羅伯特·米契爾斯(Robert Michels,,),生于德国科隆,卒于意大利罗马,是一位着力于描述精英的政治行为并对精英理论有贡献的德国社会学家。他最出名的作品是出版于1911年的《政党政治》,在该书中,米歇尔斯阐述了“寡頭鐵律”。米歇尔斯是马克斯·韦伯的一位学生,同时也是维尔纳·桑巴特和阿基利·劳瑞亚的好友及信徒。在政党政治上,米歇尔斯从德国社会民主党转向了意大利社会党,并且属于支持意大利革命工团主义的分支。随后,米歇尔斯认为法西斯主义代表了一种更加民主的社会主义,因而转向了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米歇尔斯的思想为当今的缓和理论的基础,这种理论描述了激进政治团体融入既存政治体系的过程。.

新!!: 格罗德诺和羅伯特·米契爾斯 · 查看更多 »

瓦列里·斯塔尼斯拉沃维奇·列沃涅夫斯基

列里·斯塔尼斯拉沃维奇·列沃涅夫斯基 (Вале́ры Станісла́вавіч Леване́ўскі,Вале́рий Станисла́вович Левоне́вский,Valery Levaneuski,Walery Lewoniewski,),出生于格罗德诺城市,是白俄罗斯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企业家,以前是政治犯。“国际赦免”组织承认他作为政治信仰犯。 他的家庭是子女多的家庭。 爱好:拳击,國際象棋,摄影,无线电电子学,编程,哲学,法学 已婚,有四个孩子。 管理格罗德诺州保护纳税人,消费者和汽车爱好者的权利社会协会,格罗德诺信息法律中心,格罗德诺保护消费者的权利中心。 从1996年是白俄罗斯共和国企业家的罢工委员会的领导。在白俄罗斯组织企业家群众抗议活动。因此多次遭受过拘捕,罚款,司法迫害。它是“企业家”通报 的成立者和主编。作为当地和共和国立法权机关的候选人多次参加过选举。每次选举都受拒绝注册,拒绝理由都是政治的。 2001年是白俄罗斯共和国总统的候选人。 2004年 – 2006年 – 按照白俄罗斯共和国刑事法368条款2部(侮辱白俄罗斯共和国总统)服刑为监护,包括财产没收。.

新!!: 格罗德诺和瓦列里·斯塔尼斯拉沃维奇·列沃涅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瓜分波蘭

分波蘭(Rozbiory Polski)是指近代一系列列強瓜分波蘭的事件。从17世纪开始,當時做為波蘭統治主體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开始走向衰落,而在18世纪时,波兰的领土开始遭到普鲁士、奥地利帝國(当时为哈布斯堡帝國時期)和俄罗斯帝国三个邻近国家的瓜分,此分割一共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而第三阶段的进行导致了波兰的灭亡,详细分割疆域请参照右边的图示:.

新!!: 格罗德诺和瓜分波蘭 · 查看更多 »

無軌電車

無軌電車是一種通常由架空接触网供电、电动机驱动,不依賴固定軌道行駛的道路公共交通工具。而在有些国家或地区(如日本),無軌電車则属于轨道交通的范畴。正因无轨电车兼具道路汽车和轨道交通二者的优缺点,使得其成为当代备受争议的一种交通工具。 无轨电车的車身和底盘一般与普通巴士相同,但车顶需要安装一對受電桿,用于从接触网的一對触线受电并形成电流通路。一般地,无轨电车的受电杆脱线则会失去动力;而装备有动力蓄电池、超级电容器或柴油发电机的双动源無軌電車,则可在没有架空接触网的路段实现离线行驶。.

新!!: 格罗德诺和無軌電車 · 查看更多 »

留里克王朝

留里克王朝(Рюриковичи)是统治东斯拉夫人的古罗斯国家(大致相当于今日俄罗斯东欧部分地区、乌克兰、白俄罗斯部分地区)的第一个王朝。.

新!!: 格罗德诺和留里克王朝 · 查看更多 »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共和国(translit;;bʲɪlɐˈrusʲ ),通称白俄罗斯,或稱白羅斯,是位于东欧的内陆国家,首都為明斯克,於1991年8月25日從苏联独立,於同年12月19日改稱“白俄罗斯共和国”。白俄罗斯东及北部与俄罗斯联邦为邻,南部与乌克兰接壤,西部同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毗邻,国土面积達207,600平方公里,人口達968.98万人(2008年) ,大部分居住在明斯克或者其他大城市附近,將近80%人口為土生土長的白俄羅斯人,主要少數民族依次是俄羅斯人、波蘭人和烏克蘭人。1995年後,白俄羅斯語和俄羅斯語被設為官方語言。白俄羅斯憲法並無明確規定國教,大多數人信仰俄羅斯東正教,其次則為羅馬天主教,而基督宗教的不少節日(如復活節等)也被設為國定假日。.

新!!: 格罗德诺和白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白俄罗斯行政区划

白俄羅斯的行政區劃裡包括了六個州和首都明斯克。明斯克雖然是白俄羅斯的首都,但如此同時亦是明斯克州的首府 目前的行政區劃部局是在1960年白俄羅斯還是蘇聯的一部分時所區劃的Kratkaya Geograficheskaya Entsiklopediaya, Moscow, 1960.

新!!: 格罗德诺和白俄罗斯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莫斯科

莫斯科(a)是俄羅斯首都與最大都市、以及莫斯科州首府,為俄羅斯全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的中心。面積2,510平方公里,與莫斯科州和卡盧加州接壤。城区人口约1200万,是欧洲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仅次于伊斯坦布尔,佔俄羅斯總人口的1/10。 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由1147年的莫斯科大公時代開始,在沙皇俄国、蘇聯及今日的俄羅斯聯邦時代,都一直擔任著國家首都的角色。它是歷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宮所在地,並做為上述政權的總部,是俄羅斯數個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建築群之一。.

新!!: 格罗德诺和莫斯科 · 查看更多 »

马克斯·韦伯

克西米利安·卡爾·艾米爾·韋伯(Maximilian Emil Weber,),小名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是德国的政治經濟學家、法學家、社会学家、哲學家,他被公認是現代社會學和公共行政學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韋伯最初在柏林洪堡大學開始教職生涯,並陸續於弗莱堡大学、海德堡大学、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等知名学府任教。他對於當時德國的政界影響極大,曾前往凡爾賽會議代表德國談判,並且參與了魏玛共和国憲法(即魏玛宪法)的起草設計。 韋伯的主要著作圍繞於社會學的宗教和政治研究領域上,但他也對经济学領域作出極大的貢獻。他的知名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是他對宗教社會學最初的研究,韋伯在這本書中主張,宗教的影響是造成東西方文化發展差距的主要原因,並且強調新教倫理在资本主义、官僚制度、和法律權威的發展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然而近代著名社會學家安東尼·紀登斯指出韋伯並未提出足夠的證據實例證明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發展有關,許多不以基督教為主要信仰的國家經濟發展一樣很出色。韋伯並將國家定義為一個「擁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壟斷地位」的實體,這個定義對於西方現代政治学的發展影響極大。他在各種學術上的重要貢獻通常被通稱為「韋伯命題」。.

新!!: 格罗德诺和马克斯·韦伯 · 查看更多 »

贝尔格莱德

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语:Београд,意为“白城”),欧洲国家塞尔维亚首都和最大城市,以及当年南斯拉夫联邦时期的总首都。贝尔格莱德市位于塞尔维亚北部萨瓦河和多瑙河汇合处,此处也是潘诺尼亚平原和巴尔干半岛的相遇处。贝尔格莱德市内共有人口123万,整个行政区范围内的人口达到近170万,是原南斯拉夫地区最大的城市。 贝尔格莱德地区最早的人类居住出现在公元前4800年温查文明时期。凯尔特人于公元前3世纪征服了这一地区,并将其命名为, 后被罗马帝国占领 。 公元520年,斯拉夫人占领了这一地区。此后它在拜占庭帝国、法兰克王国、保加利亚王国和奥匈帝国之间几次易手。城市的斯拉夫语名字Beligrad(字面意思为“白城”)第一次被提及是在878年。1284年,贝尔格莱德第一次成为塞尔维亚斯雷姆王国的首都。此后,它还先后成为塞尔维亚(1404年-1918年、2006年-)、南斯拉夫(1918年-2003年)首都以及塞爾維亞和黑山的行政、立法首都(2003年-2006年)。 贝尔格莱德是塞尔维亚唯一的直辖市,被分为17个自治市,每一个都拥有自己的地方委员会。贝尔格莱德占塞尔维亚总面积的3.6%,约21%(不包括科索沃自治省)的塞尔维亚人居住在该市。贝尔格莱德是塞尔维亚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

新!!: 格罗德诺和贝尔格莱德 · 查看更多 »

齐皮·利夫尼

齐皮·利夫尼(ציפי לבני,),以色列政治家,曾任以色列外交部长。 利夫尼曾经在以色列国防军中担任过中尉,并且为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工作近两年。利夫尼能讲希伯来语,英语和法语。 1999年她以利库德集团身分首次當選國會议员。2005年11月加入前进党。2006年1月4日,被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任命为外交部长。 2008年以色列前进党领导人选举中获胜,将接替埃胡德·奥尔默特成为新一任前进党党魁。 2009年举行的以色列议会选举,她領導的前進黨获得28席,以一席之差领先利库德集团,成为议会第一大党,惟前總理、利库德集团領導人內塔尼亞胡為首的多個右翼政黨取得較多議席,利库德集团依舊成功與其他右翼黨派組織聯合政府,2月20日,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办公室发表声明说,已选定利库德集团主席内塔尼亚胡负责组建以色列新一届政府。前進黨遂成為最大反對黨,利夫尼其後成為反對黨領袖,直至2012年。 Category:以色列外交部长 Category:以色列司法部長 Category:以色列農業部長 Category:以色列前進黨黨員 Category:以色列聯合黨黨員 Category:女性外交首長 Category:以色列女性政治人物 Category:女性律師 Category:以色列律師 Category:以色列素食主義者 Category:以色列猶太人 Category:特拉維夫人 Category:以色列军事人物 Category:以色列建设部长 Category:律師出身的政治人物 Category:巴伊蘭大學校友.

新!!: 格罗德诺和齐皮·利夫尼 · 查看更多 »

蘇瓦烏基省

蘇瓦烏基省(województwo suwalskie)是波蘭歷史上的一個省,始於1975年。1999年1月1日被併入波德拉謝省和瓦爾米亞-馬祖里省。 1998年面積10,490平方公里。人口489,200人。首府蘇瓦烏基。 S.

新!!: 格罗德诺和蘇瓦烏基省 · 查看更多 »

里加和约

《里加和约》(波兰语:Traktat Ryski,俄语:Рижский мирный договор,乌克兰语:Ризький мир)也称《里加条约》,由波兰第二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21年3月18日在今拉脱维亚里加签署,标誌着波苏战争的结束。 和约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以及立陶宛的一部分划归波兰。波蘭立陶宛聯邦在第一及第二次瓜分波蘭時被俄羅斯分得的土地大部份仍然未能重歸波蘭所有。 另外,波蘭獲得三千萬盧布,作為波蘭在被瓜分時期向俄羅斯帝國的經濟投入的補償;蘇俄需歸還那些在1772年後被俄方掠去的波蘭藝術品及國寶;雙方放棄向對方索取戰爭賠款。 雖然由西蒙·彼得留拉領導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在1920年與波蘭結為軍事同盟,此後與波蘭人並肩作戰,不過波蘭在和約談判中卻不太關注對彼得留拉的條約義務。波蘭人接受《里加和約》,其實是違反了禁止單獨談判和平的波蘭與烏克蘭的軍事同盟條款。Richard K Debo, Survival and Consolidation: The Foreign Policy of Soviet Russia, 1918–1921,, McGill-Queen's Press, 1992, ISBN 0-7735-0828-7.

新!!: 格罗德诺和里加和约 · 查看更多 »

艾丽查·奥若什科娃

艾丽查·奥若什科娃(又译艾丽查·奥热什科娃,波兰语:Eliza Orzeszkowa,),波兰小说家,代表作《涅曼河畔》被认为是19世纪晚期波兰社会的全景画卷。.

新!!: 格罗德诺和艾丽查·奥若什科娃 · 查看更多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联与納粹德國在莫斯科所秘密签订之互不侵犯條約,目標是初步建立蘇德在擴張之間的友誼與共識,並導致波蘭被瓜分。条约也称为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

新!!: 格罗德诺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查看更多 »

格伦瓦德之战

格伦瓦德之战(或第一次坦能堡之战)发生在1410年7月15日,交战双方分别为由雅盖沃领导的波兰立陶宛联军和由大团长乌尔里希·冯·容金根领导的条顿骑士团。这场戰爭为波兰-立陶宛-条顿战争的一部分,是中世纪最重要的战争之一,也是骑士所参与的最大规模的战争。 从这场战争可看出虽然条顿骑士团国溃败了,但他们保卫住了他们的城堡和他们领土的大部分,但十年后因赔款造成的经济负担造成了城市和擁有大量土地的绅士的暴乱。 因為这场战争发生在多个城镇,造成了這場戰爭在不同语言里的译名不同且繁多。.

新!!: 格罗德诺和格伦瓦德之战 · 查看更多 »

欧洲东部夏令时间

欧洲东部夏令时间(Eastern European Summer Time,简称EEST)是UTC+3時區的別稱之一,即此時區的時間比世界标准时间(UTC)早三个小时。它被部分欧洲国家、北非国家和中东国家作為夏季日光節約時間使用。冬季則改用欧洲东部时间(UTC+2)。.

新!!: 格罗德诺和欧洲东部夏令时间 · 查看更多 »

欧洲东部时间

欧洲东部时间(Eastern European Time,缩写EET)是比世界标准时间(UTC)早二个小时的时区名称之一。它被部分欧洲国家、北非国家和中东国家采用。其中大部分国家夏季采用欧洲东部夏令时间。.

新!!: 格罗德诺和欧洲东部时间 · 查看更多 »

比亚韦斯托克

比亚韦斯托克(波兰语:Białystok)是波兰东北部最大城市,波德拉谢省首府,位于华沙北部大约180公里的地方,接近白俄罗斯边界。因此,在此城市也形成了一个白俄罗斯少数民族居住区。比亚韦斯托克拥有多所闻名欧洲大学,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比亚韦斯托克医科大学。 比亚韦斯托克是连接华沙和立陶宛的交通枢纽城市。农业是比亚韦斯托克的支柱产业,但同时机械制造业,电子工业,金属制造业和啤酒制造也在蓬勃地发展。.

新!!: 格罗德诺和比亚韦斯托克 · 查看更多 »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新!!: 格罗德诺和波兰 · 查看更多 »

波蘭戰役

波蘭戰役(又稱「德波戰爭」,而波蘭稱其為「1939年保衛戰」或「1939年九月戰役」;Kampania wrześniowa,德國則稱其為「波蘭戰役」,作戰代號為《白色方案》)是德國、斯洛伐克與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行動,該戰役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展開進攻,而蘇聯亦於9月17日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兩國佔領波蘭全國領土,波蘭戰役結束。 德國軍隊分作北、南、西三個方向發動攻擊,並以兩翼包圍的方式夾擊集結於邊境地帶的波軍主力部隊。波軍損失慘重、欲撤出佈署於德波邊境的部隊,將其用於首都華沙以西的位置建立一條防線,等待軍事同盟國的英法兩國對德國的西方戰線發動攻擊,但擁有兵力絕對優勢的盟軍卻按兵不動。9月中旬,德軍兵臨華沙,波軍將大部分僅存的主力集結,於布楚拉河一線反擊德軍,一度逼迫後者抽調兵力應付,最終,德軍將波軍主力包圍殲滅,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9月17日,東方的蘇聯根據《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協議而入侵波蘭,開闢了第二戰場。波蘭政府認定原先守於東方「」進行固守的計劃已不可行,遂下令撤離所有部隊至中立的鄰國—羅馬尼亞。10月6日,最後一批波蘭軍隊於科克戰役被擊潰,德蘇兩軍佔領波蘭全國。儘管波蘭從未有代表全國的政府或組織出面宣佈投降過,但也已象徵了波蘭境內戰事的結束。 10月8日,經過短暫的軍政府管理後,德國直接將波蘭西部,包括西里西亞、大波蘭、波莫查、羅茲等曾為德意志帝國領土或有大量德裔人居住的地區併吞為國土,而前但澤自由市與其餘區域則由親衛隊上將的漢斯·法郎克所領導的波蘭總督府進行管理,對內施行「德國化」政策,在德國佔領期間,納粹親衛隊於波蘭境內建立了大量的集中營,關押猶太人、醫生、公務員、教會人員與地主等群眾,最後將其有系統地大量處決。在蘇聯1939年後的佔領區中,史達林則對波蘭人實行「俄羅斯化」,同樣殺害了波蘭社會精英與政治反對者,其中尤以屠殺兩萬名波蘭軍官的「卡廷森林屠殺案」最為出名。在德國佔領波蘭全國後,後者組織起地下抵抗勢力—「波蘭家鄉軍」於二戰期間進行游擊戰。逃到西方國家的數十萬波軍則另外組成一流亡政府,並加入了盟軍,於其他戰場繼續與軸心國戰鬥。二戰結束後,波蘭本土由波蘭統一工人黨所執政,與西方意識形態接近的流亡政府則無法回到波蘭,一直到東歐革命後才重回故土。 波蘭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軍的首次大規模陸上作戰,世界各國對於德軍迅速達成的勝利感到驚訝,進而產生許多誤解或有很大爭議的觀點,部份錯誤資訊仍在今日的出版品中可以見得,例如最有名的「波蘭騎兵向德國戰車衝鋒」、「德國空軍於一天內消滅波蘭空軍」等,實際上是眾多以訛傳訛的資訊加上的刻意宣传所造成的不正確印象。另外,有軍事歷史學家將本戰役視為德軍新型態作戰模式—「閃擊戰」首次使用的作戰,並視其為德軍吸收西方軍事家(B·H·李德哈特、J·C·富勒和夏爾·戴高樂等人)的戰車理論而發展的結果,同樣地,這個論點也受到了相當的批評。.

新!!: 格罗德诺和波蘭戰役 · 查看更多 »

波苏战争

波苏战争(1919年2月-1921年3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苏维埃俄国与波兰第二共和国这兩个新成立的政权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是由两国对扩张领土和扩大影响力的企图所引起。 《凡尔赛条约》使波兰自18世纪末被瓜分以来重新立國,刚刚恢复独立的波兰寻求保住那些在被瓜分时失去的领土;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下文简称:苏俄)的目标是控制同样的领土,那些地方曾经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失去。两国都声称自己获胜。在这场战争中,波兰人声称成功的保卫了自己的国家,而苏俄则声称波兰的向东侵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被击退,认为那是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國內戰的一部分。 波兰与苏俄的边界在《凡尔赛条约》中并未加以详细说明,战后的骚乱事件:1917年俄国革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崩溃;俄国内战;同盟国从东部阵线撤退;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独立的尝试。波兰的国家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认为这是波兰向东拓展疆土的有利时机,计划通过联合中东欧其余国家建立一个波兰化的联盟「海間聯邦」(指從波羅的海至黑海),作为对付德国和俄国帝国主义再度出现这一潜在威胁的防波堤。弗拉基米尔·列宁则认为红军可以經由波兰支援德国共产党,并在欧洲其他地方制造革命。 1919年,波兰军队控制了西乌克兰的大部分,在波乌战争中取得胜利,在波兰人和乌克兰人都提出要求的版图上建立一个乌克兰国家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尝试未能成功。同时,布尔什维克在内战中取得优势,并向西进攻有争议的领土。1919年末,形成了一条清楚的阵线。边境小型冲突逐步升级,1920年4月,毕苏斯基的向东攻入乌克兰,开始了公开的战争。几乎同时,苏俄军队已经开始反攻,最初的反攻非常成功,苏军進至波兰首都华沙附近。这时,西方国家担心苏军抵达德国边境,对波苏战争的兴趣增加。在仲夏,华沙看来即将陷落,但在8月中旬局势再次倒转,波兰军队在华沙战役中取得了意外的、决定性的胜利。向东前进的波军節節勝利,苏俄提出求和,1920年10月,双方停火。1921年3月18日签订了正式的和平条约——《里加条约》,划分了波兰和苏联之间有争议的边界。这次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波苏边界。.

新!!: 格罗德诺和波苏战争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格罗德诺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洛可可

洛可可風格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最初是為了反對宮廷的繁文縟節​​藝術而興起的。洛可可Rococo這個字是從法文Rocaille和coquilles合併而來。 Rocaille是一種混合貝殼與小石子製成的室內裝飾物,而coquilles則是貝殼。洛可可後來被新古典主義取代。.

新!!: 格罗德诺和洛可可 · 查看更多 »

明道加斯

明道加斯(Mindaugas,约1200年—1263年9月12日)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位立陶宛大公和唯一的立陶宛国王。 明道加斯的出身、早年生活和权力上升的过程至今无人知晓;不过在一份1219年的条约中,他作为一位上等公爵被提及,在1236年的一份文献中,他又被提及为全立陶宛人的首领;而且当时和现代的文献论及他的夺权之路时,都提到其至关重要的婚姻和对敌人的流放与谋杀。1230年代和1240年代,他将其统治版图向立陶宛本部的东南方延伸。1250年和1251年,在国内权力斗争时,明道加斯昄依罗马天主教;此举也使他得以与利沃尼亚骑士团,这一立陶宛人长期的敌人结盟。1253年夏,他获得加冕,成为立陶宛国王,统治着30万到40万子民。 在位10年,明道加斯在国家建设方面功劳卓著,而其与亲属和其他公爵的冲突仍在继续,且西立陶宛强烈抵制联盟的统治。他在东南方向扩张的领土受鞑靼人威胁。1261年他与利沃尼亚骑士团断交,并有可能放弃天主教信仰。1263年,明道加斯遭其侄特莱尼奥塔和另一位政敌道曼塔斯暗杀。他的三位直接继承人也遭毒手。直到特莱德尼斯在约1270年得到大公头衔,立陶宛的政治动乱才被平息。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明道加斯还没有什么名声,他的后代也并不出名,但在19和20世纪,他开始为人所知。明道加斯是唯一一位立陶宛国王;虽然自约盖拉之后的立陶宛大公也被封为波兰国王,但这两个头衔是彼此独立的。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明道加斯是立陶宛的建国者,他现在也被认为是阻止鞑靼人向波罗的海进军,令国际社会承认立陶宛,并使立陶宛向西方文明过渡的君王。 1990年代,历史学家发表调查报告,证明明道加斯在1253年7月6日加冕为国王。这一天现在被定为法定假日——。.

新!!: 格罗德诺和明道加斯 · 查看更多 »

明斯克

明斯克(ipa;Минск)是白俄罗斯的首都也是明斯克州的首府,约有180万居民,位于白俄罗斯的中心,斯维斯洛奇河畔。明斯克是白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多个高等院校,包括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此外还有著名的马戏团、歌剧院和芭蕾舞院。.

新!!: 格罗德诺和明斯克 · 查看更多 »

斯特凡·巴托里

斯特凡·巴托里(Stefan Batory,Báthory István,Steponas Batoras,Ştefan Báthory,Стефан Баторий,)特兰西瓦尼亚的匈牙利贵族(1571年-1586年),后来当选波兰国王(1576年-1586年)和立陶宛大公(1576年-1586年)。他是匈牙利贵族家族巴托里家族的一员。很多历史学家都認為,他是自波兰推行自由选王制以来,最伟大的波兰国王之一;有些人更認為,他比1683年打敗土耳其的扬三世更加偉大卓越,最偉大的選舉制國王當以他為尊。.

新!!: 格罗德诺和斯特凡·巴托里 · 查看更多 »

新格鲁多克

新格鲁多克(波兰语:Nowogródek,白俄罗斯语:Нава́градак ,立陶宛语:Naugardukas,俄语:Новогрудок),今白俄罗斯的格罗德诺县一个城市,人口约31000人,立陶宛大公国的第一个首都。.

新!!: 格罗德诺和新格鲁多克 · 查看更多 »

政治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Political sociology)是结合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跨学科产物,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政治权威的产生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研究范围包括:.

新!!: 格罗德诺和政治社会学 · 查看更多 »

普鲁士起义

普鲁士起义是在13世纪北方十字军入侵时期,波罗的部落之一的普鲁士人为反抗条顿骑士团统治,发起的两次较大的起义和三次较小的暴乱的总称。在诸位教皇和欧洲基督教地区的支持下,十字军军事修士会试图征服信奉异教的普鲁士人,并使这一地区皈依天主教。在十字军的头十年间,七支主要普鲁士氏族当中的五支落入人数较少的条顿骑士团的统治中。但是,普鲁士人五次向他们的入侵者举起反抗的旗帜。 第一次起义得到波美拉尼亚公爵希温托佩乌克二世的支持。普鲁士人起初占据上风,迫使骑士团退守区区五座最为坚固的城堡。但随后局势发生逆转,公爵节节败退,最终被迫与条顿骑士团议和。在希温托佩乌克二世不再支持普鲁士后,教皇英诺森四世的一名高级教士居中调停,双方签订和约。但是,这份和约从未被遵守或实行,在1249年的克吕肯战役后更是如此。 第二次起义被后世称为“大普鲁士起义”,这次起义在1260年,骑士团遭受其在13世纪的最大失利——杜尔贝战役后爆发。这次起义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对条顿骑士团威胁最大。在这次起义中,条顿骑士团再次退守其五座最为坚固的城堡。尽管教皇乌尔班四世多次催促,骑士团的援军迟迟未到,而他们的形势看起来会更糟。但对骑士团而言,幸运的是,普鲁士人缺少团结,步调不一,且援军最终在1265年左右到达普鲁士。普鲁士氏族一个接一个地投降,起义最终在1274年结束。后三次较小的起义则依靠外国援助,一两年内即被镇压。1295年的最后一次起义实际上结束了普鲁士十字军,普鲁士成为了信奉基督教的德语地区,本地的普鲁士人和大量来自德意志的不同邦国的定居者融入其中。.

新!!: 格罗德诺和普鲁士起义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格羅德諾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