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

指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

前全世界一共有8個主權國家已經成功試爆核武器,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內容則認定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5個常任理事國為「核武器擁有國」,其中各國成功獲得核武器的先後次序分別為美國、俄羅斯(繼承蘇聯)、英國、法國和中國。自從1972年《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簽訂之後,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北韓3个未簽署該條約之國家也陸續展開自己的核武器計劃。北韓雖曾於1985年正式同意《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然而在2003年宣布退出協議內容。此外以色列也被廣泛認為具有核武器的存在,但以色列政府則一直拒絕證實或者否認這一消息,不過也曾經間接透露已經進行了核武器試驗。對於這些已經確認擁有核武器或者被廣泛認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有時候也會將它們稱作「核武俱樂部」。.

313 关系: A-7海盜二式攻擊機加拿大加拿大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嚇阻理論埃及埃內韋塔克環礁埃胡德·奥尔默特原子弹垄断半岛电视台华盛顿邮报卡塔尔卡拉奇印度印度快報印度洋印度海軍南韓南非南非種族隔離反核運動古巴导弹危机史丹佛大學出版社史達林吉州郡吉米·卡特塔尔沙漠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夏爾·戴高樂大国大纪元时报大韩民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大浦洞2號飛彈太平洋外交奧斯陸協議孔雀导弹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总理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巴林上海合作组织不结盟运动不首先使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印边境战争中印边界问题...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央情报局中东中亚中國中國太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中国崛起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常春藤麥克主权国家希蒙·佩雷斯三叉戟飛彈三位一體核試平壤广岛市原子弹爆炸乌克兰五角大楼廣島市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以色列以色列國防軍以色列情報及特殊使命局伊朗核问题伊拉克弹道导弹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彩虹勇士号彈頭微笑佛陀德国德米特里·梅德維傑夫保加利亚俾路支省俄罗斯俄罗斯总统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地震匈牙利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京市北韓國 (政治)國家安全國防情報局喬治·沃克·布希喬治華盛頓大學喀拉哈里沙漠咸镜北道和平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哈萨克斯坦冬季冷战內蓋夫核子研究中心兩彈一星六方会谈共產主義國家共有核武器国际原子能机构B-61戰術核子彈CIM-10飛彈皮埃尔·居里石墨慢化反应堆玛丽·居里火力獨立報私人公司穆罕默德·巴拉迪穆罕默德·齐亚·哈克穆魯羅阿環礁第二次中东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納粹德國維基解密约旦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绿色和平罗布泊美國美國地質調查局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資料庫美國科學家聯盟美國西岸美國軍事美國能源部美國海軍美国参议院美国之音美国国务院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美国国会美国国防部美国空军美国陆军美国总统美联社羅馬尼亞疾風戰鬥機炮彈相互保證毀滅白宮白俄羅斯莫迪凱·瓦努努聯合國安理會1718號決議聯合國安理會1874號決議联合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菲律宾非洲人国民大会衛報飛毛腿飛彈西德西莫·赫許西蒙與舒斯特駐韓美軍駐日美軍詹氏情報評論贝拉克·奥巴马费利克斯·加亚尔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超级计算机路透社麻省理工学院軍事情報軍事戰略黑市轻水反应堆龍捲風戰鬥轟炸機迪莫納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船帆座事件阿卜杜勒·萨拉姆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阿曼蘇聯蘇格蘭赫爾辛基協議赫芬顿邮报藍色跳鼠间谍邓稼先重水臨界質量自由時報自然 (期刊)自然环境里氏地震規模金正恩金正日長崎市原子彈爆炸苏联解体鋰的同位素英國國防部英國軍隊英国英国广播公司英国首相英国报刊列表英美特殊關係英迪拉·甘地雅克·希拉克雅虎耶魯大學出版社F-15鷹式戰鬥機F-15E打擊鷹式戰鬥轟炸機F-16戰隼戰鬥機Lenta.ruLGM-30義勇兵洲際彈道飛彈MIM-14飛彈MSNBCRDS-1原子彈柏林圍牆捷克斯洛伐克東德核反应堆核子反應爐列表核子動力潛艇核三角核供應國集團核冬天核動力核燃料核聚变核裂变核试验核軍備競賽核電廠核武器核武爆炸當量核战争楊甦棣概率欧洲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武裝力量殖民地比勒陀利亞氢弹氣體離心法氣象廳 (日本)沙皇炸彈沙特阿拉伯波兰泰国泰晤士报法屬玻里尼西亞法國國民議會法國軍事法國戰役法国法国总统法国总统列表法越戰爭法新社洲際彈道飛彈潛艇澳洲濃縮鈾持久自由军事行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鲜半岛木爾坦朴吉淵战略火箭军战略轰炸机星期日泰晤士報明镜流體動力學海豚級潛艇海豹部隊新加坡新华网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日本日本海撒哈拉沙漠放射能放射性落下灰意大利托尼·布莱尔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曼哈顿计划晚報2006年朝鮮核試驗2009年朝鲜核试验2017年朝鲜核试验596 (核子試驗)863计划 扩展索引 (263 更多) »

A-7海盜二式攻擊機

A-7海盜二式攻擊機(A-7 Corsair II)是一種以F-8戰鬥機為藍本開發,用以取代A-4天鷹式攻擊機的次音速輕型攻擊機。A-7雖然原本僅針對美國海軍航艦操作而設計,但因其性能優異,後來也獲美國空軍,及美國空中國民兵部隊接納使用,以取代A-1天襲者攻擊機、北美F-100及共和F-105戰轟機隊。自1970年到1980年底為止,本型攻擊機亦外銷希臘、葡萄牙與泰國,做為陸基攻擊機使用。A-7攻擊機除了機體設計源自於F-8十字軍超音速戰鬥機之外,他也是第一架配備有現代抬頭顯示器(HUD),慣性導航系統(INS)與渦扇發動機的作戰機種。 2014年希臘的A-7是世界上僅存現役的飛機,在當年底退役,至此全球不再有A-7服役。.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A-7海盜二式攻擊機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加拿大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至今沒有證據證明加拿大擁有過大規模殺傷性武器,1970年代後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監督也就更沒有核武嫌疑。然而加國曾參與過一些公開和秘密的美國軍事計畫以防禦蘇聯的威脅,造成與美國有大規模武器共享的情況。.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加拿大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 查看更多 »

嚇阻理論

嚇阻理論(deterrence;Abschreckung。或譯:威嚇理論)是犯罪學中關於(抵消)犯罪動機、在刑事政策中關於預防犯罪的一種理論觀點。治亂世用重典、向毒品宣戰、三振法案、嚇乖計畫皆屬於嚇阻理論的產物。 嚇阻理論最初是指:透過預先宣告嚴刑峻罰,就能嚇阻人類的犯罪行為;如果已經有人犯罪,透過嚴懲他們來殺雞儆猴,便能嚇阻其他人犯罪。 除了正式制度的制裁(刑罰)外,嚇阻理論亦使用非正式制度的制裁概念,當中包括輿論批評、親友的不認同等等。.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嚇阻理論 · 查看更多 »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埃及 · 查看更多 »

埃內韋塔克環礁

埃內韋塔克環礁(Enewetak Atoll)是西太平洋中一個由40個島嶼組成的環礁,屬於拉利克礁鏈的一部分。該島群是馬紹爾群島24個立法選區(legislative district)之一,位於比基尼環礁以西305公里,是拉利克礁鏈的最西端島嶼,總土地面積少於5.85平方公里,中央的潟湖湖岸線長度80公里,1998年統計時的人口為853人。馬紹爾群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直至1986年獨立間一直受美國管治,1948年至1958年期間美國在埃內韋塔克環礁附近進行43次核爆測試,並在1952年11月1日進行的第一次氫彈測試中,把伊魯吉拉伯島炸毀。.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埃內韋塔克環礁 · 查看更多 »

埃胡德·奥尔默特

埃胡德·歐麥特(אהוד אולמרט,),以色列政治家,曾任耶路撒冷市長及以色列總理,后因貪污醜聞下台。.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埃胡德·奥尔默特 · 查看更多 »

原子弹

原子弹又称裂变弹(Atomic bomb),是一种利用核原理制成的核武器。由美国最先研制成功,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在爆炸的同时会放出强烈的核辐射,危害生物和非生物组织。第一个裂变(原子弹)试爆释放出的能量为约20,000吨TNT(见三位一体核试爆)的相同的当量。第一个热核(氢弹)试爆释放相同的能量为10,000,000吨TNT的当量。.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原子弹 · 查看更多 »

垄断

垄断(Monopoly),或称卖者垄断、獨賣、獨佔,一般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与买方垄断相反。獨占者在市場上,能夠隨意調節價格與產量(不能同時調節)。壟斷能夠藉由在法律上獨享的特權、對供應來源的控制、或是企業間的聯手或協力行為來達成。 中國自古稱壟斷為“榷”。古代中國的鹽、鐵、茶長期屬於官營之壟斷事業,因有暴利之故,国家一旦出现了财政危机,為貼補國用不足,必然實行禁榷制度。 一般认为,垄断的基本原因是进入障碍,也就是说,獨占廠商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是因为其它企业不能进入市场并与之竞争。产生垄断的原因有三个:.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垄断 · 查看更多 »

半岛电视台

半岛电视台(الجزيرة,羅馬化转写:;意为“岛”或“半岛”,指阿拉伯半島)是一家以卡塔尔首都多哈為基地的國際电视媒体,開播於1996年,由出資的拥有。除了阿拉伯語之外,並同時以英語、土耳其語等多種語言,向全球播出以新聞為中心的節目內容。 半岛电视台地处阿拉伯世界,在新闻报道方面有着许多不同的视角,它在节目中开创性地引入了电话采访,电视论战等节目,尤其在九一一事件之后,它多次率先播放本·拉登和其他基地组织领导人的录像声明,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除了新闻频道外,半岛电视台还开设有几个专门的频道,包括体育频道组合,公共政务频道和儿童频道等。半岛电视台于2015年开通中国区的业务,包括官方微博以及公众号。 除电视频道以外,半岛电视台另有一个英阿双语的官方网站。在此任职的记者都是来自於各阿拉伯国家。电视台共有60多名记者、200多名技术人员。在全球共有25个记者站。由於播出範圍遍及全球,使半島電視台被認為是世界影响力最大的阿拉伯媒体。.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半岛电视台 · 查看更多 »

华盛顿邮报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是美國具影响力的報紙之一,共獲得47座普利策奖,總部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由於編輯部位於美國行政中心,《華盛頓郵報》擅長報導美國國內政治動態,該報偏向中立,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均有在華盛頓郵報撰寫專欄。《華盛頓郵報》網站為美國流量最大新聞網站之一。.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华盛顿邮报 · 查看更多 »

卡塔尔

卡塔爾(قطر;,當地方言的Johnstone, T.M. "." Encyclopaedia of Islam.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卡塔尔 · 查看更多 »

卡拉奇

卡拉奇(烏爾都語:كراچى,信德語:ڪراچي)位於印度河三角洲西北部,瀕臨阿拉伯海;面積3527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500萬。2013年4月「世界城市區域研究」(Demographia World Urban Areas)發布第9屆調查報告,世界大都市依照人口數排名,巴基斯坦喀拉蚩(Karachi)2080萬人,排名第7。。卡拉奇是巴基斯坦信德省的首府,為該國最大城市和港口,亦是主要銀行業、工業、經濟及商業中心,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及十大大型都會區。巴基斯坦大型企業也集中於喀拉蚩,包括紡織、運輸、汽車製造、娛樂、藝術、時尚、廣告、出版、軟體開發、醫學研究等領域的企業。喀拉蚩亦為南亞及穆斯林世界高等教育的主要樞紐。 喀拉蚩屬第2級世界都市,為當地最大及繁忙港口-喀拉蚩港及卡西姆港的所在地,於伊斯蘭堡建為巴基斯坦首都以前,喀拉蚩曾為該國首都。於巴基斯坦獨立後,數十萬印度穆斯林難民(莫哈吉爾人)進入喀拉蚩,喀拉蚩人口快速成長。.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卡拉奇 · 查看更多 »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印度 · 查看更多 »

印度快報

《印度快報》(The Indian Express) ,是印度一份英語日報,始創於1933年,在印度九個主要城市(那格浦爾、德里、孟買、加爾各答、浦那、盧迪亞納、昌迪加爾、勒克瑙和艾哈邁達巴德)皆有出版。.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印度快報 · 查看更多 »

印度洋

印度洋(Indian Ocean),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毛漢英《印度洋》,《中國大百科全書》条目,印度位在印度洋北部的中央位置,這也是印度洋名稱的由來,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總面积7491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1.1%,是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的範圍北至印度次大陸及阿拉伯半島(南亞及西亞);西達東非;東側則以印度尼西亞、巽他群島及澳大利亞為界;南迄南冰洋(也有定義至南極洲)。印度洋西面于开始于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处与大西洋相接,东面于东经146°55'处与太平洋相接。印度洋的最北边大概为波斯湾内北纬30°处。印度洋的宽度有将近(从非洲南部尖端到澳大利亚之间),它的总面积大约为,包括红海和波斯湾。印度洋的水量大约为。.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印度洋 · 查看更多 »

印度海軍

印度海軍(天城文:भारतीयनौसेना,转写:Bhartiya Nāu Senā)擁有55000人,其中有5000名海軍航空兵和2000名海軍陸戰隊(MARCOS)。印度海軍目前擁有超過230艘正在服役的軍艦,包括維蘭瑪迪雅號航空母艦。近年印度開始發展海上力量,除了積極向外國購買多艘船艦外,也開發國產核潛艇及航空母舰,力圖與歐美海軍強國及鄰國巴基斯坦相抗衡 ,雖然其主要目標是海軍是確保國家海洋邊界,印度還使用海軍加強其國際關係通過聯合演習,港口訪問和人道主義任務,包括救災。 近年來,印度海軍曾經廣泛現代化和擴張,打算增加其能力,成為藍水海軍。 File:INS Delhi-1.JPG|德里級驅逐艦 File:INS Jyoti (A58).jpg|喬蒂級油輪運補艦 File:INS Viraat (R22) Malabar 07.jpg|航母維拉特號.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印度海軍 · 查看更多 »

南韓

#重定向 大韩民国.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南韓 · 查看更多 »

南非

南非共和国(南非語:Republiek van Suid-Afrika),簡稱南非,是位於非洲南端的共和國。它西部毗鄰納米比亞(1005公里長邊界),北部接壤博茨瓦納(1969公里長邊界)和津巴布韋(230公里長邊界),在東北部則與莫桑比克(496公里長邊界)和斯威士蘭(438公里長邊界)相鄰。“國中之國”萊索托(1106公里長邊界)在南非境內形成一個內飛地。此外,南非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三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茨瓦内,立法首都(國會所在地)为开普敦,而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則为布隆方丹。 南非是非洲種族最多元化的國家之一,歐洲移民、印度人和有色人的數量及比例都是非洲國家中最多的。多種族和種族鬥爭一直是南非歷史和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非發展較其他非洲國家良好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該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别是金礦和鑽石。南非的經濟是非洲大陸上經濟規模最大、最發達的國家,並且擁有全非洲最現代化的基礎設施。 佔少數的白人與佔多數的黑人之間的種族衝突一直主宰了近代南非的歷史、政治等。自1990年以來,白人純粹基於自己的種族發展的法律在與黑人負責的種族隔離進行了漫長而有時激烈的鬥爭,之後1948年國民黨執政後,白人根據自己的種族發展建立了各種種族隔離制度。種族衝突和鬥爭在20世紀1948年到1990年代的種族隔離中達到了頂峰。然而,雖然大部分白人支持種族隔離制度,但仍然有20%的白人不支持種族隔離制度,而外來壓力是種族隔離最終結束的一個重要因素。從1990年起,種族隔離制度被廢除。 但是,政治制度的巨大變化是以相對和平地實現的,這是神奇的方式。南非是非洲少數幾個沒有發生政變的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之一。多方會談導致新南非政府實施和制定了具有堅實的人權保護的。 今天,南非經常被譽為“彩虹之国”,這是最初由南非開普敦的聖公會前任大主教德斯蒙德·杜圖的構思和後來被當時的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所推廣的一個術語,作為終止南非由種族隔離思想帶來的分離並對新發現文化多樣性的隱喻。稱南非為彩虹之國,寓意不同種族的人們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和平國度。南非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核武器後自願摧毀核武器的國家。.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南非 · 查看更多 »

南非種族隔離

南非種族隔離(南非語:Apartheid)為1948年至1994年間南非共和國在南非國民黨執政時實行的一種種族隔離制度,當時佔大多數的黑人,其包括集會、結社的各項權利受到大幅限制,維持歐洲移民的阿非利卡人的。 南非的種族隔離早在荷蘭統治時就已經開始。十九世紀的英裔南非商人塞西爾·羅德斯在取消黑人及有色人種的權利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他設立了第一個種族隔離的法案。種族隔離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倡導,主要是為了治安的原因,當時執政黨就是以阿非利卡人為主的南非國民黨,也在當地由南非託管的西南非實施,一直到1990年西南非獨立成為納米比亞共和國為止。在時開始成為正式的政策。政府將居民分為四個種族:黑人、白人、有色人種及印度人,而有色人種及印度人又有更細的分類,各種族住在不同的區域中。在1960年至1963年,350萬非白人的南非人被驅離他們原來的家園,被迫進入隔近被分隔的區域中,這是近代史上大型的驅離行動之一,當時南非政府計畫搬遷人口之後要把這些地方逐出南非獨立,所以這樣的分化政策1970年起達到高峰,甚至廢除非白人的部分政治權利,那時也開始剥夺黑人的南非公民身份,在法律上他們成為地方分權的十個班圖斯坦中的公民,將其政治權限縮在「國中國」內,其中四個成為名義上的獨立國家。南非政府在教育、醫療、海灘及其他公共服務都實行種族隔離政策,而黑人得到的服務往往會比白人要差。 種族隔離帶來國內明顯的及暴力,也因此國際長期對南非禁運(包括)。自1950年代起,一系列的黑人民眾起義及抗議事件,使得反種族隔離被禁止,反種族隔離領袖入獄。隨著抗議的擴散,越來越軍事化,政府的回應是壓制及暴力。國際組織更對南非制裁,南非政府的處境也更加艱難。1980年代由於經濟的壓力,白人政府開始改革種族隔離政策,但爭議仍在。總統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自1989年開始取消一些種族隔離的相關法令,並在10月起開始釋放曼德拉及其他政治犯。1990年開始。在1991年時種族隔離政策及一些尚未廢止的相關法令被正式廢除,不過非白人在1993年才有資格投票,最後在1994年多民族的民主選舉中,由曼德拉帶領的非洲人國民大會勝出。一般將1994年的民主普選視為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的正式結束。.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南非種族隔離 · 查看更多 »

反核運動

反核运动是一个反对核能应用的社会运动。在各區域與國際上,都有直接行動團體、環保團體或专业人士组织參與反核運動。Fox Butterfield.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反核運動 · 查看更多 »

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Cuban Missile Crisis),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加勒比海危机,是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與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古巴导弹危机 · 查看更多 »

史丹佛大學出版社

#重定向 史丹福大學出版社.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史丹佛大學出版社 · 查看更多 »

史達林

#重定向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史達林 · 查看更多 »

吉州郡

吉州郡()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咸鏡北道南部的一個郡,西以咸鏡山脈、摩天嶺山脈與咸鏡南道、兩江道接壤。南大川流經。最高點為海拔2,205公尺的萬塔山。面積1,032平方公里,2008年人口139,932人。下分1邑、5勞動者區、22里。 1107年納入王氏高麗版圖,1390年始稱吉州。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唯一一座已被世界所知的核試驗場豐溪里核試驗場位於吉州郡。.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吉州郡 · 查看更多 »

吉米·卡特

小詹姆斯·厄尔·“吉米”·卡特(James Earl "Jimmy" Carter, Jr.,),是美国的第39任总统。他早年一直在军队中服役,曾任喬治亞州州长。1976年代表民主黨当选总统,在任期间,卡特創建了兩個新的內閣部門,能源部和教育部。外交方面,卡特积极调停以色列和埃及之间的战争,美国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关係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卡特跟其他国家外交时注重人权保障,曾施壓當時由軍事強人朴正熙執政的韓國政府改善人权。任內面對持續性的“滯脹” ,高通膨,高失業率和經濟緩慢成長的組合,他为了阻止通货膨胀,曾将利息增加到最高20%,引起了部分民眾的反对。1979年他签署移交巴拿馬運河主權移議,同年蘇聯進兵阿富汗,卡特下令對蘇聯採取糧食禁運,抵制1980年莫斯科夏季奧運會,並撤銷雙方所簽署的限制戰略武器條約。1980年,伊朗霍梅尼政权绑架人质,卡特派遣部隊救援但失败,因此他同年在竞选連任时输给了罗纳德·里根,人質危機經444天後直至他卸任當天才解決。 卸任后,卡特積極參與调停各种战争及人質危機的斡旋工作,反对美国小布什政府攻打伊拉克。200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吉米·卡特 · 查看更多 »

塔尔沙漠

塔尔沙漠(Thar Desert),也叫印度大沙漠,是南亚地区西北部的一个沙漠。该沙漠面积200,000平方公里。世界第18大沙漠,亚洲第3大沙漠。 该沙漠大部分位于印度拉贾斯坦邦。而該沙漠伸延至巴基斯坦的部分稱為Cholistan,因此也經常統稱為Thar-Cholistan。.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塔尔沙漠 · 查看更多 »

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

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multiple independently targetable re-entry vehicle),又称分导式多弹头,簡稱MIRV。是多彈頭發展的另外一個型態,也可以算是多彈頭重返大氣層載具的功能強化版。 MIRV也是在彈道飛彈的鼻端裝載多枚核子彈頭載具,這些載具的特點是他們能夠各自攻擊不同的目標。與多彈頭重返大氣層載具的最大差異就在於這兩者之間可以設定攻擊目標的多寡。 由於MIRV可以設定對不同座標的不同目標發動攻擊,也就擴大了一枚彈道飛彈可以同時攻擊的目標數目,降低需要的飛彈數目就能夠達到相同的攻擊目的。在增加一枚飛彈可以同時攻擊目標數量的同時,也提高反彈道飛彈的作業和攔截難度。 MIRV需要在載體上設計改變航向和彈道的火箭以分別將彈頭於指定的空域釋放,技術難度上面高於多彈頭重返大氣層載具。 Category:彈道飛彈.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 · 查看更多 »

夏爾·戴高樂

夏尔·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乐(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是法国军事家、政治家,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戰後短暫出任臨時總統,後由於左派政黨反對他要求加強總統權力的憲法被迫辭職。1958年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出任第一任总统。在法国,戴高乐通常被称为“戴高乐将军”(Général de Gaulle)甚至簡稱“将军”(Le Général)。 1944年盟軍攻克法国后,戴高乐成为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1946年因反對總統沒有實權,與左翼的政治斗争失利而辞去职务。1958年,戴高乐因阿爾及利亞戰爭重返政坛,制定新宪法,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当选第一任总统,1965年成功連任,直至1969年因公投失利辭去總統的職務。 戴高乐支持发展核子武器、制定泛欧主义外交政策、支持欧洲大陆联合为大欧洲、扩大法国影响力、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奉行与盟友不同的外交政策,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樂主義。.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夏爾·戴高樂 · 查看更多 »

大国

大國(Great power),又稱強權、強國,是指在國際體系中,在權力資源上擁有較高優勢的國家及被認為具有施加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的能力和專長。大國特有的具有軍事和經濟實力,以及外交和軟實力的影響力,這可能導致中或小的國家採取自己的行動之前考慮大國的意見。「綜合國力」,包括一國對他國施加影響所必備的物質性權力,如軍事能力、經濟實力;以及非物質性權力,如目前廣泛使用的概念——「軟國力」所包含的文化、價值觀、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大國(強權)也可以分成幾種,常見的分類有二:「主要大國」(major great power)及「超級大國」(superpower),超級大國指「主要大國」中具有同時擊敗兩個以上其他同級強權實力者。另有地域大國(Regional power)的用法,指在某個洲或地區中,權力資源最具優勢的國家,但這些國家未必是整個國際體系的「主要大國」,例如阿根廷、伊朗。.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大国 · 查看更多 »

大纪元时报

《大紀元時報》是一份發行多语種及多国域性平面報刊的國際新闻機構。編輯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該報由法輪功學員於2005年在紐約創辦,該報稱獨立於黨派及商業集團之外,宗旨為「維護人權普世價值、揭露中國共產黨政權極力隱瞞的新聞真相」。該報網路版有21種語言,紙本有中、英、法、德、韓、俄等10多種語言版本,於全球約35國家發行免費、收費版共150萬份,例如在美國、加拿大、香港、日本、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等多處旅遊景點、學校及公共場所免費發放,或在通路販售,2006年週發行量達130萬份,主要刊登內容包括主流新聞與評論,亦有文化、體育、娛樂及旅遊等方面的副刊,以及社區廣告等等。2016年3月起,香港大紀元宣佈從免費報章改為收費報章,每份定價港幣8元,在全港250多個報攤正式出售,但同時亦以「非賣品」形式在部分地點有限度免費派發。.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大纪元时报 · 查看更多 »

大韩民国

大韓民國(,國際音標:,简稱韓國()、南--韓,是位于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的民主共和國家,首都為首爾。韓國三面環海,西南瀕臨西海,東南緊接朝鮮海峽,東邊是韩国東海,北面隔著三八線朝韓非軍事區與朝鲜相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約45%),人口約5,000萬。 韓國是20國集團和經合組織(OECD)成員之一、亞太經合組織(APEC)和東亞峰會的創始國,亦是亞洲四小龍和未來11國之一。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實行了“出口主導型”經濟戰略,推動了韓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締造了舉世矚目的“漢江奇蹟” 。目前韓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國際匯率計算在世界排名第11,按相對購買力指標計算世界排名第1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27,600美元,名列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發達國家名錄。 韓國政治體系為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韓國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拥有最高行政权,自1987年起由韓國國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不能連任。韓國國會為一院制立法机关,通过單一选区制和比例代表制结合的方法選舉,每届任期为四年。韓國司法機構獨立於行政機構和立法機構,其最高司法机构是大法院,成员由总统任命并由国会批准。另外韓國还设有宪法法院,用于保护宪法和保障国民的基本权利。 韓國實行多黨制,其中中間偏右的自由韩国党和中間偏左的共同民主黨是韓國兩個最大的主流政黨,左右着韓國的政壇。.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大韩民国 · 查看更多 »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英文: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縮寫:WMD)又稱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或者核生化武器,是用来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一般针对的是平民,但是也可以针对军事人员。一般而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具备实用性,因为一旦使用就会遭到强烈的反弹和灾难性后果。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词最早出现于1937年,但是今天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般只指以下三种(總稱為NBC):.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 查看更多 »

大浦洞2號飛彈

大浦洞2号导弹(대포동 2호,Taepodong-2),是北韓在大浦洞1号上进一步开发的弹道导弹。射程更远,可达3500公里。据称可以携带核弹头。 外界對本導彈所能造成的後果所知甚少;然而,根據導彈的大小、所攜燃料成分、以及燃料份量,有估計指兩節型號的射程可達4000公里,而三節型號射程更可達4500公里,可能成為北韓射程最遠的導彈。點燃一節導彈只需100多秒,使導彈能持續燃燒5到6分鐘。未來導彈經改進後,射程更可能達到9000公里。.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大浦洞2號飛彈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

太平洋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面積1.813億平方公里,它從北極海一直延伸至南極洲,其西面为亞洲、大洋洲,東面为美洲,覆蓋着地球約46%的水面及約32%的總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加起來還要大。赤道将太平洋分為北太平洋及南太平洋。北面連接白令海峽,南面則以南緯60度為界。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最深的位置。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 。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由航海家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太平洋 · 查看更多 »

外交

外交是一個國家、城市或組織等在國際關係上的活動,其目的在於建立能夠滿足彼此需求的關係。如互派使節、進行談判、會談。一般來說外交是國家之間通過外交官就和平、文化、經濟、貿易或戰爭等問題進行協商的過程體系。一般來說國際條約首先是由外交官協商而成,然後由國家的政治家批准簽署生效的。國家、國際間的外交為邦交或國交,城市、城際間的外交為友好城市。.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外交 · 查看更多 »

奧斯陸協議

奧斯陸協議 (,,),指1993年8月20日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秘密會面後達成的和平協議。此后的9月13日,雙方於美國白宮草坪簽署了《臨時自治安排原則宣言》,被認為是以巴和平進程中的里程碑。但在協議簽署後兩年,拉賓遭以色列右翼激进分子刺殺,其後巴勒斯坦極端勢力亦連續發動針對以色列的襲擊事件,街頭衝突逐漸演變成雙方武裝對抗,奧斯陸協議的執行遭無限期擱置。 Category:1993年國際關係 Category:1993年以色列 Category:1993年挪威 Category:巴以冲突 Category:以色列條約 Category: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Category:挪威外交史 O Category:1993年8月.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奧斯陸協議 · 查看更多 »

孔雀

孔雀(学名:Pavo),是一种鸟类,属鸡形目,雉科,又名越鸟、南客。孔雀有三种,绿孔雀和蓝孔雀属于该属,而刚果孔雀单独成属。蓝孔雀又名印度孔雀,雄鸟羽毛为宝蓝色,富有金属光泽,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绿孔雀又名爪哇孔雀,分布在东南亚和中國雲南省,此外,蓝孔雀还有白孔雀和黑孔雀两种变异种。 孔雀最早见于《山海经》的《海内经》:“有孔雀。”东汉杨孚著《异物志》记载岭南的孔雀:“孔雀,其大如大雁而足高,毛皆有斑纹彩,捕而蓄之,拍手即舞。”.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孔雀 · 查看更多 »

导弹

飛彈(Missile)是本身有動力、有誘導能力且在空氣或是太空中移動的彈藥。有誘導能力但沒有動力的彈藥稱作導引炸彈,有動力但是沒有誘導能力的彈藥稱作火箭彈。 在导弹的制导的分類上通常有兩類,一種是訊號傳送媒體的不同,如:有線導引、雷達導引、紅外線導引、雷射導引、電視導引等。另外一種分類是飛彈的制导方式的不同,如:慣性導引、乘波導引、主動雷達導引和指揮至瞄準線導引等。 按照导弹的作用分類可以简单地分为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 飛彈的分類原則是由兩個部分所構成:發射載具的特性與攻擊目標的性質。發射載具的特性包括:空射,面射,潛射,艦射等。攻擊的目標性質包括:對空,對面,對潛,對艦。把這兩項原則合併在一起就是目前最常見的各類飛彈的分類系統。雖然發射載具是飛彈分類的一項原則,不過同一種飛彈往往可以在簡單的改裝下自不同的載具上發射,因此許多飛彈往往會在不同的類別當中重複出現。譬如說魚叉反艦飛彈可以自潛艇、水面艦艇與飛機上發射,因此它會分別出現在潛射反艦飛彈、艦射反艦飛彈以及空射反艦飛彈當中。 飛彈的英文「Missile」的一般意義即是「被投射出來的物體」的意思,其範圍包括石子、彈頭、箭矢等等。在1945年之後,「Missile」才開始專門指有導引系統的火箭,即現在的飛彈意義。.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导弹 · 查看更多 »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اسلامی جمہوریہ پاکستان;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通称巴基斯坦,位于南亚,面积796,095平方公里 (307,374 平方英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东与印度比邻,南面是印度洋,西与伊朗锡斯坦接壤,西北和阿富汗相连,东北面可通往中国新疆。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 在乌尔都语,“巴基斯坦”源自波斯语,意思为“圣洁的土地”。巴基斯坦原为英属印度一部分,1858年随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8月14日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1971年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从巴基斯坦独立。巴基斯坦从前的首都在卡拉奇(Karachi),现在首都位于伊斯兰堡。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于2013年9月就职。巴基斯坦是英联邦成员国。 巴基斯坦人口1.97亿,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巴基斯坦 · 查看更多 »

巴基斯坦总理

巴基斯坦总理(乌尔都语:وزیر اعظم,意思是“总长” ),是巴基斯坦的政府首脑。 总理由国民大会全體議員选出,国民大会成员又是由人民投票选出的。得票最多的政党或联盟的领导人成为总理,总理负责任命及組建内阁。总统有权解除总理职务,并解散议会,以重新进行选举。第十七宪法修正案规定,最高法院拥有复核的权利,并可以否决总统的决定。 在巴基斯坦历史上,总理職位曾被撤销。1958年-1973年、1977年-1985年及1999年-2002年由於实行軍事戒严令,总统拥有了总理的权利,成为了國家政府的首脑,擁有無限權力。1990年後,總理的權力有所加強。1999年10月12日,穆沙拉夫发动軍事政变,自任命为首席執行官,实际执行的就是总理的职能,直至2002年。2008年穆沙拉夫下台後,恢復憲法民主體制,總理重新成為國家政府的主導性代表。.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巴基斯坦总理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

#重定向 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运动.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 · 查看更多 »

巴林

巴林王国(مملكة البحرين ),簡稱巴林(;‏البحرين ;‏بحرین ),是一個鄰近波斯灣西岸的島國,首都麥納麥。巴林島為巴林最大的島嶼,共有55公里長,18公里寬。沙烏地阿拉伯位於巴林西部,並可經由法赫德国王大桥連接;伊朗則位在巴林北方200公里處;卡達半島位於東南側。氣候屬熱帶沙漠氣候。2010年,巴林總人口為1,234,571人,其中包括666,172名外籍人口。 巴林為迪爾門文明發跡之處。 西元628年,巴林成為伊斯蘭教地區。經過一段時間的阿拉伯人統治後,葡萄牙於1521年占領巴林,又於1602年被薩非王朝的阿拔斯大帝驅逐。1783年,從卡扎尔王朝奪取巴林,並由阿勒哈利法家族建立王朝並統治至今,艾哈邁德·阿爾法塔為巴林第一位哈基姆(統治者)。19世紀後期, 巴林與英國制訂合約,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受英国保护。1971年,英国人撤出,英国在当地的九个殖民地酋长国中,巴林和卡塔尔独立建国成为酋長(埃米尔)國;余下七个酋长国成立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於2002年宣布改為王國。 巴林為首個步入後石油經濟的波斯灣國家。但目前巴林經濟並非單純依賴石油;自20世紀後期,巴林已投入巨資發展金融和旅遊事業。該國首都麥納麥,是國內外大型金融機構所在地。巴林具有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世界排名第44位),亦被世界銀行認定為高收入經濟體。2001年,巴林成為主要非北约盟友的成員,美國海軍的第五舰队司令部就驻扎在麥納麥,随时监视着波斯灣以及印度洋的动靜。.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巴林 · 查看更多 »

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Шанхайск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縮寫为 ШОС;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縮寫为 SCO)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羅斯、哈萨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別克斯坦、巴基斯坦和印度等8個國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組織,另外有4个观察员国:蒙古国、白俄罗斯、伊朗、阿富汗,另有六個上合組織對話夥伴國: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柬埔寨、尼泊尔、斯里蘭卡、土耳其。工作語言為漢語和俄語。成员国总面积为3435.7万平方公里,即欧亚大陆总面积的3/5,人口約30亿,为世界总人口的43%。这是在中国境内成立的第2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及首次以其城市命名,宣称以“上海精神”解决各成员国间的边境问题。 上海合作組織現有兩個常設機搆,分別是設於北京的祕書處,以及設於乌兹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地区反恐怖机构。秘书处的主要职能是为组织活动提供协调、信息分析、法律和技术保障。两个机构各自独立工作,但秘书处级别比反恐怖机构级别高,在重大事件上,地区反恐机构每年都要向秘书处报告。只有秘书处及秘书长能对外代表上合组织。工作人员由各国推选,中国一般由外交部人员担任。秘书长是按照上合组织成员国首字母的俄文顺序,由各国轮流来担任。秘书处主要工作语言为俄语。.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上海合作组织 · 查看更多 »

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拥有120个成员国和17个观察员国的松散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联合国中三分之二的会员是该组织的成员国,全球人口的55%也生活在不结盟运动国家。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前南斯拉夫、埃及、赞比亚、阿尔及利亚、斯里兰卡、古巴、印度、津巴布韦、印尼、哥伦比亚、南非、马来西亚和塞尔维亚各举行了一次会议。.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不结盟运动 · 查看更多 »

不首先使用

#重定向 不率先使用.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不首先使用 · 查看更多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缩写NPT),或称《核不擴散條約》(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缩写NNPT),1968年7月1日由英国、美国、苏联和其他59个国家缔结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截至2015年2月,共有190个国家与地区签署了该条约。而没有签署这项条约的国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南蘇丹和以色列,朝鲜已宣佈退出。.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内主管外交事務的组成部门,負責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與世界其他国家政府及政府間国际组织的外交事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于1954年9月,其前身是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查看更多 »

中印边境战争

中印边境战争(Sino-Indian War,भारत-चीन युद्ध Bhārat-Chīn Yuddh)是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发生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一场边境战争。在中国也被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中国与印度的边界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这场战争在西段和东段同时进行,又以东段由印度实际控制的“”(中国称为“藏南地区”)为主战场。由于战场处于高海拔地区,環境惡劣,雙方都有后勤補給困难的問題。中國在取得胜利目標後即撤回,印度则重新佔領絕大部分中印爭議地區,兩國皆宣布勝利。这场战争给印度造成了很大的阴影,并影响着中印关系的深入发展,并且对中苏和中美关系的走向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中印边境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印边界问题

中印边界问题,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與印度共和国之间的邊界問題,是中印关系中的敏感议题。中印边界总长近2000公里,有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区域存在领土纠纷,涉及西段、中段和东段三个部分。中印边界锡金段为已定边境,但附近的中不边界存在争议,因不丹的外交和国防被印度控制,中不邊界爭議也受印度关注。中印原则上都同意和平解决争议。.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中印边界问题 · 查看更多 »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通称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军委,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总称。实际上包括以下两个机构:.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中央军事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央情报局

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簡稱CIA,中文方面簡稱中情局)是美國主要的情報機構之一,主要任务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公司和個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其他國内情報機構的活動,并把這些情報報告分享到美國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它也持有大量特殊用途的軍事武器及設備,這些設備在美蘇冷戰時期用於干擾共產國家政府,例如前苏联,此外也會針对推翻政府的組織進行資助,或刺殺美国海外利益构成威胁反對者,例如瓜地馬拉的阿本斯和智利的阿連德。中央情報局總部設在 維吉尼亞州的-zh-hans:兰利; zh-hant:蘭利;-。中央情報局是美國情報體系中,唯一一個獨立的情報部門,其地位和功能與英国秘密情報局(俗稱軍情六處,MI6)和以色列情報特務局(俗稱摩薩德)等情報組織並稱。.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中央情报局 · 查看更多 »

中东

中东(Middle East,الشرق الأوسط,המזרח התיכון)是一个地理區域,和西亞大致重疊,並包含部分北非地區,但不包含外高加索地區,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這個詞是以歐洲為參考座標,意指欧洲以东,并介于远东和近东之间的地区。具体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中东 · 查看更多 »

中亚

中亚(Central Asia;Средняя Азия / 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即亚洲中部,在地理上是指西至里海,东到中国,南到阿富汗,北到俄罗斯的广大区域。而根据长期占据这片区域大部分领土的苏联官方定义,中亚仅指其四个加盟共和国: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了亚洲中部现已独立的五个以“斯坦”命名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人口1660万)、吉尔吉斯斯坦(人口550万)、塔吉克斯坦(人口760万)、土库曼斯坦(人口510万)以及乌兹别克斯坦(人口2950万)的总称。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中亚地区还包括阿富汗、伊朗东部的呼罗珊地区、巴基斯坦北部、蒙古等地,有时还包括中国西部的新疆和西藏以及西伯利亚南部。 上述关于中亚的定义没有一项得到全世界范围的认可。然而,虽然中亚地区的边界并不确定,但这一地区有着一些显著特征。例如,在历史上,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游牧民族,而这块区域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个原因,这一区域成了东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各个民族、各种宗教以及各种思想的交汇之地。 在伊斯兰化之前以及伊斯兰化早期,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操伊朗语支各语言的民族Encyclopædia Iranica, "CENTRAL ASIA: The Islamic period up to the Mongols", C. Edmund Bosworth: "In early Islamic times Persians tended to identify all the lands to the northeast of Khorasan and lying beyond the Oxus with the region of Turan, which in the Shahnama of Ferdowsi is regarded as the land allotted to Fereydun's son Tur.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中亚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國太空

#重定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中國太空 · 查看更多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

#重定向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 · 查看更多 »

中国崛起

中國崛起是指進入21世紀以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全球經濟、政治、军事及科技等方面实力的增长。由於中国擁有穩定而众多的人口,以及快速增长的經濟和軍事支出,因此经常被视为是一个潛在的超级大国。作为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占有一席。 中国雖然被認為是一個潛在的超級大國,但是仍然有许多经济、社会、环境與政治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有待克服。此外,目前中国在聯合國與世界上的影响力还没有达到美国的程度。但是,其发展的速度,以及许多方面的不断进步,导致产生了中国在21世纪中期成为世界第二个超级大国的可能性。.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中国崛起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的国家武装力量,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组成。解放军由中国共产党建立,自成立起坚持“党指挥枪”原则,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所领导,中央军委主席统率全军。 从其前身中国工农红军成立之时起,该军队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就发挥了重要影响,并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朝鲜战争、中越战争等历次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当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有兩百萬名现役軍人,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正规军队。同时,中国是世界上国防预算第二高的国家,年度官方軍事預算總額達152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約為美國的四分之一。此外,解放军还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陆军,军舰数量世界第一、吨位总数世界第三的海军以及规模庞大的空军,并拥有洲際彈道飛彈、彈道飛彈潛艇、战略轰炸机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2018年4月中旬其综合军事实力也位居世界第二超越俄罗斯,仅次於美国。.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简称解放军火箭军、中国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五大军兵种之一。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指挥,以地对地常规及战略导弹为主要装备,担负常规导弹目标打击及核反击战略作战等任务。 火箭军的前身为存在于1966年至2015年的战略性独立兵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简称二炮)。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的2015年12月31日升格为“火箭军”。此举参考了苏联战略火箭军的有益经验,目的是强化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核威慑力量。 中国火箭军的主要武器为搭载核弹头的战略弹道导弹及搭载常规战斗部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装备短程、中程、洲际弹道导弹,远程巡航导弹等多类型武器。.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简称中国空军、人民空军、解放军空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空中武装力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五大军兵种之一。 截至201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共有398,000名人員與約5200多架軍用飛機,其中3750+架軍用飛機為战斗机及轟炸機、攻擊機。其综合实力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军(美国空军、美国海军等航空兵)。.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重定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常春藤麥克

常春藤麥克(Ivy Mike)是第一次使用核聚變引爆裝置的行動代號,為美國常春藤行动的一部分。它在1952年11月1日於太平洋的埃內韋塔克環礁引爆。該裝置是第一個通過測試的泰勒-烏拉姆方案核裝置,並且首次成功試驗氫彈。.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常春藤麥克 · 查看更多 »

主权国家

主權國家,指擁有獨立主權的独立国家,是國際社會的最基本成員,其统治和管理的权力由该国家或組織的人持有,不受他方影響。.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主权国家 · 查看更多 »

希蒙·佩雷斯

希蒙·佩雷斯(;שמעון פרס;),出生名西蒙·佩尔斯基(Szymon Perski),以色列政治家,2007年至2014年担任以色列总统,两次担任以色列总理,两次担任代理总理,曾在十二个内阁中担任职务,其政治生涯长达近70年。1959年11月佩雷斯当选议会议员,持续任职(除2006年年初三个月)直至2007年当选总统,并任总统一职七年。2014年佩雷斯宣布退休,时为世界最为年长的国家元首。其亦被认为是以色列建国一代的最后一人。 年轻时的佩雷斯即以其演说才华而闻名,由此以色列国父戴维·本-古里安将其招致麾下。1940年代末佩雷斯开始其政治生涯,在以色列独立战争后担任多个外交及军事职位。1952年佩雷斯成为国防部副主任,时年仅28岁,次年成为国防部主任,任职至1959年。1956年,佩雷斯参与了《》的谈判, Peter Hercombe and Arnaud Hamelin, France 5/Sunset Presse/Transparence, 2006,为英国首相安东尼·艾登赞为“最高水平的政治成就”Eden, By Peter Wilby, Haus Publishing, 2006。 1963年,佩雷斯同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进行谈判,以色列由此得以购置鹰式防空导弹,这亦是美国出售给以色列的第一笔军备Political Leaders of the Contemporary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by Bernard Reich,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0, page 406。1994年10月26日,在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及时任国防部长佩雷斯推动之下,约旦与以色列正式签订。1994年前任外交部长佩雷斯、拉宾及亚西尔·阿拉法特因奥斯陆协议的达成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其政治生涯中,佩雷斯在以色列议会中代表五个不同政党:工人党、工人名单党、联盟党、工党及前进党,前三個政黨為工黨的前身。1996年佩雷斯建立佩雷斯和平中心,旨在通过推动宽容、经济与科技发展及合作和幸福,促进中东地区长期的和平及发展。 佩雷斯能操波兰语、法语、英语、俄语、意第绪语和希伯来语,但其希伯来语仍带波兰口音 by Lawrence Joffe, Wednesday 28 September 2016。其亦是一名诗人和作曲家,在内阁会议时创作诗节,其一些诗作后被转录为歌曲并收入专辑 AP, updated 8/17/2009 7:55:07 PM ET。佩雷斯对文学兴趣浓厚,时常引用先知书、法国文学及中国哲学中的片段。 2016年9月28日,在中风两周之后,佩雷斯于特拉维夫附近过世,享耆壽93岁。.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希蒙·佩雷斯 · 查看更多 »

三叉戟飛彈

三叉戟飛彈(Trident missile)是美國製造的潛射彈道飛彈(SLBM),於1980年代和90年代分別替代海神飛彈和北極星飛彈。主要型号包括三叉戟I型(UGM-96 Trident I)和II型(UGM-133 Trident II)。.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三叉戟飛彈 · 查看更多 »

三位一體核試

#重定向 三位一體 (核試驗).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三位一體核試 · 查看更多 »

平壤

平壤,正式名稱為平壤直轄市(),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朝鮮半島西北部,大同江横跨市区,東側是平安南道的大同郡、檜倉郡及南浦特别市的大安郡及龍岡郡、南側是黃海北道的黃州郡、延山郡及-松-林市、北側是平安南道的成川郡及平城市。 平壤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地势低--的地段,因地势平坦而得名“平壤”。也是平安道名稱中“平”字的來源地。城市西北部是低矮的山岭,东部是丘陵和的平原。大同江和它的支流普通江流经市中心。 因城内遍布柳树,平壤又稱“柳京”。朝鲜政府提倡植树造林並推动环境保护的政策,平壤的山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平壤市民的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8平方米。 平壤是传说中朝鮮族的始祖檀君在西元前1122年建都的王儉城所在地,為朝鮮半島歷史最悠久的城市,有乙密台、练光亭、大同门、普通门等年代久远的古迹。虽然平壤在朝鲜战争中被毁坏几成废墟,平壤很快得到重建,20世纪70、80年代,平壤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兴建了主体思想塔、人民大学习堂、五一体育场、平壤凯旋门等地标性建筑。.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平壤 · 查看更多 »

广岛市原子弹爆炸

广岛市原子弹爆炸事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由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發動,美國陸軍航空軍於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日本時間)在日本广岛市投下原子弹的历史事件,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場核武器空袭行動,原子弹爆炸造成广岛市超過十万名居民死亡,城市遭到毁灭性打击。 美国在3天后的1945年8月9日,再次对日本進行原子彈轟炸,摧毀了位於九州北部的海港城市長崎。日本于广岛市原子弹爆炸的9天后,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日语中,如果将广岛县、广岛市的“”用片假名写作“ヒロシマ”(Hiroshima),则通常是在描述广岛市原子弹爆炸的事件。.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广岛市原子弹爆炸 · 查看更多 »

乌克兰

乌克兰(Ukrayina;),东欧国家,南接黑海、东连俄罗斯、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人口约4285.41万(不包括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爾,2015年9月8日)。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在9世纪时,基辅罗斯作为东斯拉夫人的国家曾一度十分强盛,直至12世纪分裂。自14世纪中叶起,乌克兰被欽察汗国、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先后统治。在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后,乌克兰被其他势力瓜分。19世纪时,乌克兰大部归属于俄罗斯帝国,其余部分为奥匈帝国领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混乱时期,乌克兰曾在1917年至1921年短暂独立。在乌克兰内战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1922年成为了苏联创始加盟共和国之一。随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為波蘭統治的西烏克蘭併入苏维埃乌克兰。在1945年,乌克兰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重获独立,作為独联体发起与创始国之一。但由於俄羅斯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烏克蘭于同年宣布退出独联体。乌克兰在獨立後由於實行未成熟的市场经济方向改革,使得國家进入八年的经济衰退时期,不过其间也出现过高增长。乌克兰目前是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世界上是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的军事基础,並维持着仅次于俄国的欧洲第二大军事力量。 根据乌克兰的行政区划,乌克兰有24个州、一个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但2014年已另外建立克里米亞共和國並且实质由俄羅斯管治),和两个直辖市(首都基辅和塞瓦斯托波爾,后者實質由俄羅斯管治)。人口构成上78%为乌克兰人,其余有俄羅斯人和羅馬尼亞人等。乌克兰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乌克兰 · 查看更多 »

五角大楼

五角大楼(The Pentagon)是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位于华盛顿特区西南方的維珍尼亞州阿灵顿县。由于其特殊的职能,所以有时“五角大楼”一词不仅仅代表这座建筑本身,也常常用作美国国防部、甚至美國軍事當局的代名词。 五角大楼由美国建筑师(George Bergstrom,1876年-1955年)设计,来自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建筑商(John McShain)承建。五角大楼于1941年9月11日动土起建,1943年1月15日完成。工程项目负责人是将军(Brehon Somervell),而莱斯利·格罗夫斯上校(Leslie Groves)作为军方负责人全程监督了建设过程。 五角大楼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办公楼,其总建筑面积达650万平方英尺(合60.4万平方米),其中办公面积为370万平方英尺(合34.4万平方米) (2008年1月19日访问)。大约有23000名军方人士及文职人员在五角大楼工作,另外还有约3000名非国防志愿者在五角大楼服务。 五角大楼共有五个外立面,建筑分为地上五层,地下两层,每层由内至外共有5个环状走廊,走廊总长度达到17.5英里(合28.2公里)。在其中心建有一个总面积为5英亩(合20000平方米)的中央广场,中央广场也呈五边形,其非正式地被称为「原爆点」,此名称来源于冷战时期,当时曾假设苏联会对美国进行核打击,而五角大楼即为假定的打击目标之一。 2001年9月11日,刚好在五角大楼动土起建60年纪念日当天,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发生,遭到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国航空77号航班撞入五角大楼西侧坠毁,造成机上58名乘客(包括5名恐怖分子),6名机组人员,和地面125名五角大楼工作人员,共计189人丧生。.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五角大楼 · 查看更多 »

廣島市

廣島市()是日本一級行政區廣島縣的縣廳所在地,也是本州西部的最大城市。原本只是太田川入海口的一個三角洲,自16世紀時毛利氏在此建城並且將行政中樞移至此地後,迅速發展成中國、四國地區規模最大的經貿中心。因其政治经济军事地位,二战中饱受原子弹在内的军事攻击。.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廣島市 · 查看更多 »

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

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在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市與長崎市投下原子彈,這也是歷史上人類目前唯一一次在戰爭中使用核武。 盟軍在空襲日本多個月後,準備進行沒落行動進攻日本本土。二戰歐洲戰場於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投降後結束,但是太平洋戰爭仍在持續。美國、中國與英國在1945年7月26日發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但是日本政府並未作回應。美國於是計劃使用曼哈頓計劃中成功製造的核武器,並分別於8月6日及9日在廣島與長崎投下小男孩原子彈及胖子原子彈。廣島約有90,000人—166,000人因核爆而死亡 ,長崎則有60,000人—80,000人死亡。 長崎遭受核彈轟炸後6天,也就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並在1945年9月2日簽署《降伏文書》,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影響所及導致日本政府於1967年宣布非核三原則,表明不擁有、不生產、不引進核武器。.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

以色列(יִשְׂרָאֵל;),正式名称是以色列国(help;دَوْلَة إِسْرَائِيل),是位於西亚的主权国家,坐落於地中海东南岸及红海亚喀巴湾北岸,北靠黎巴嫩,东北邻叙利亚,东与约旦接壤,巴勒斯坦领土(巴勒斯坦国对其宣称主权,但局部为以色列所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各居东西,西南则为埃及。其领土范围不大,但地形和气候相当多样。以色列的金融及科技创新中心為特拉维夫,而耶路撒冷則为其法定首都(美國承認)、各政府机构所在地(国防部除外)及其轄下的第一大城市(特拉维夫都会圈人口最多)。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主权在国际上有爭議。美国東岸时间2017年12月6日下午1時,特朗普正式在白宫外交厅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建議在巴勒斯坦托管地推行分治方案。這一方案規定了新的阿拉伯和猶太國家的國界,並指定耶路撒冷及其周邊地區將為聯合國進行國際管理Harris, J. (1998)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Textual Reasoning, Vol.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以色列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國防軍

以色列國防軍(צבא ההגנה לישראל,,字面意思为“以色列的保衛軍”,Israel Defense Forces, IDF),通常縮寫成Tsahal,是以色列的军队名称,由陆军、海军和空军组成。也有其他一些準軍事的部門負責不同層面的以色列國家安全(例如邊界警察和內部安全局)。 以色列国防军创立于1948年,是中東地區國防預算最高的軍隊之一,作为世界上最有战争经验的武装部隊,在建國半個世紀以來參與了五場主要的大型戰爭和其他無數的小型衝突。 在人員上,以色列國防軍的主要優勢是其人員訓練的精良品質以及完善的制度,而不是人員的數量多寡。以色列國防軍也大量依賴於高科技的武器系統,以色列國內也有一些專門替國防軍生產和開發武器科技的機構或企業,其他的則進口自國外(大多來自美國)。据2016年5月的官方數據,以色列国防军现役部队為164,000人,其中陆军130,000人,海军20,000以及空军14,000。经动员可迅速增加预备役500,000人使武装力量总数达到700,000人。 以色列實行全民皆兵,大多數以色列人(無論男女)都在18歲時徵召入伍。有些移民也會自願加入以色列國防軍,不過阿拉伯裔以色列人例外:大多數阿拉伯裔公民都沒有列為徵召對象,以避免以國與其他阿拉伯國家開戰時可能爆發的利益衝突。其他不需當兵的還包括殘障人士、已婚婦女、或者出於宗教原因者。男性的義務役役期是三年,女性則是兩年。以色列國防軍裡也有貝都因人等少數族群參與。自從1956年來,德魯茲族群也和猶太人一樣應召進入以色列國防軍。在宗教機構就學的人,可以獲得延緩徵召。多数犹太教正統派人士会不停地延迟服役,直到超出法定服役年龄,这种做法在以色列引起相当大的争议。 雖然阿拉伯裔的公民不在徵兵範圍內,他們也可以自願從軍。同樣的政策也套用在貝都因人和許多非猶太裔的公民上。 服过义务兵役后,以色列男子转入国防军预备役部队,每年从事几个星期的服务,直到40岁为止。2015年7月以色列宣佈裁軍40,000人,以因應戰爭型態的改變,以色列情報部門則增加2000人。.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以色列國防軍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情報及特殊使命局

以色列情報及特殊使命局(המוסד למודיעין ולתפקידים מיוחדים,HaMossad leModiʿin uleTafkidim Meyuḥadim;The Institute for Intelligence and Special Operations),又譯以色列情報特務局,俗稱摩薩德(המוסד,HaMossad;The Mossad),是以色列的情報機構,其首長直接向以色列总理报告,與以色列國家安全局(俗稱「辛貝特」)和以色列军事情报局(俗稱「阿曼」)組成以色列情報體系。 摩薩德在1949年由以色列總理大衛·班·古里昂成立,從事恐怖攻擊與反恐任務等。.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以色列情報及特殊使命局 · 查看更多 »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在2006年初成为美国和伊朗关系的核心问题,并成为美国伊朗战争的潜在导火線。 自2003年伊朗宣布成功提炼出铀以来,联合国已通过四个制裁伊朗的决议,美欧还出台了制裁法案。联合国对伊朗制裁主要集中在禁止伊朗参与国外核领域的投资、运输和金融活动。美国则切断伊朗所有金融机构与美国银行体系的联系,包括对向伊朗能源、贸易公司和央行提供物质支持的机构的制裁。2006年开始,伊核问题六国开始与伊朗展开谈判。 2015年4月2日,伊核问题各谈判方在瑞士洛桑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伊朗核谈判达成了框架性协议。这一框架性协议将为六月末达成最终的具体协议铺平道路。 2015年7月14日,伊朗與美國、中国、俄罗斯、英國、德国、法国六大國經過漫長談判後,就限制伊朗發展核武及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問題達成協議。该全面协议由正文及五个技术附件组成,五个技术附件分别涉及核、制裁、民用核能合作、联委会及实施等五方面内容。伊朗还同意15年内将铀浓缩浓度限制在不超过3.67%的范围内,联合国对伊朗的弹道导弹制裁将保留8年。 2016年1月16日,新华社报道称,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证实伊朗完成了开始执行伊核全面协议的必要准备步骤。美国白宫同日发表声明说,总统奥巴马已签署行政命令,根据伊核协议规定取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莫盖里尼和扎里夫同日宣布,鉴于伊朗履行了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承诺,与伊朗核问题有关的经济和金融制裁按照全面协议要求当天得到解除。.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伊朗核问题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اقية;库尔德语:كۆماری عێراق),简称伊拉克(العراق‎),位于亚洲西南部中东地区的国家。伊拉克与南方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的土耳其,西北的叙利亚,东方的伊朗和西方的约旦接壤。伊拉克所在的地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伊拉克 · 查看更多 »

弹道导弹

彈道飛彈(ballistic missile)是一种飛彈,通常没有翼,在烧完燃料后只能保持预定的航向,不可改变,其后的航向由弹道学法则支配。为了覆盖广大的距离,弹道导弹必需發射很高,进入空中或太空,进行亚轨道宇宙飞行;对于洲际导弹,中途高度大约为1200公里。当在太空时,不提供推力,导弹做自由落体运动。.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弹道导弹 · 查看更多 »

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

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Frederik Willem de Klerk,),南非共和國政治家,该國迄今为止的最後一任白人總統,也是廢除種族隔離制度的推手。.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 · 查看更多 »

彩虹勇士号

彩虹勇士号(昔稱:彩虹戰士號;Rainbow Warrior)是一艘在荷兰注册的三桅机帆船,是非政府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船队的旗舰。彩虹勇士号在全球范围航行,从事反对捕鲸、反对核试验、反对砍伐原始森林等主题的宣传和抗争活动。彩虹勇士一号是一艘退役的英国拖网渔船,被绿色和平组织收购,经过改装成为该组织第一艘舰船,1985年彩虹勇士一号往南太平洋抗议法国在该区域的核试验,途中遭到法国特工袭击沉没。1989年绿色和平组织购置的彩虹勇士二号下水,服役至今。.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彩虹勇士号 · 查看更多 »

彈頭

彈頭(英語:Warhead),也译为战斗部,為任何武器系統唯一用以摧毀敵人的部分,但現代戰爭中彈頭所要摧毀的「目標」遠較過去為廣,且各種目標的性質差異甚大,因此改進彈頭的設計與使用方法,以使彈頭能發揮最大的效果,則是武器發展過程的必要努力。.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彈頭 · 查看更多 »

微笑佛陀

#重定向 微笑的佛陀.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微笑佛陀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德米特里·梅德維傑夫

#重定向 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德米特里·梅德維傑夫 · 查看更多 »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共和国(Република България)是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国家。它与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马其顿、希腊和土耳其接壤,东部滨临黑海。.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保加利亚 · 查看更多 »

俾路支省

俾路支省(بلوچستان)位於巴基斯坦西部,是該國四個省份之一。西鄰伊朗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北鄰阿富汗,南鄰阿拉伯海。属于俾路支地区。面積347,190平方公里,首府奎達。主要语言有俾路支语、普什图语、布拉灰语、波斯语、乌尔都语等。 俾路支一直有独立运动,原因是當地人不滿政府一直是由旁遮普省的人主導。.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俾路支省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总统

俄罗斯联邦总统(Президент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是俄罗斯联邦的国家元首。1993年12月12日通过的第一部《联邦宪法》,规定俄联邦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法制国家”,确立總統和联邦政府主席(总理)權力二元結構的政府體制,近似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雙首長制。第三任總理德米特里·阿納托利耶維奇·梅德韋傑夫2008年12月30日簽署憲法修正案,延長總統任期與國家杜馬(下議院)任期,總統任期由四年延至六年,國家杜馬任期由四年延至五年。.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俄罗斯总统 · 查看更多 »

俄羅斯對外情報局

#重定向 對外情報局.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俄羅斯對外情報局 · 查看更多 »

地震

地震(Earthquake)震動,可由自然現象如地殼突然運動、火山活動及隕石撞擊引起,亦可由人為活動如地下核試驗造成。歷史曾記載的災害性地震主要由地殼突然運動所造成,地殼在板塊運動的過程中累積應力,當地殼無法繼續累積應力時破裂釋放出地震波,使地面發生震動,震動可能引發山泥傾瀉甚或火山活動。如果地震在海底發生,海床的移動甚至會引發海嘯。 地震可由地震儀透過對地震波的觀察來量測,地震規模表示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地震烈度指地震在該地點造成的震動程度,地震的發生處稱為震源,其投影至地表的位置為震中。.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地震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

匈牙利國(Magyarország),通称匈牙利,是一个位於中歐的內陸国家、但是長期和東歐、南歐歷史所有關聯。匈牙利與奧地利、斯洛伐克、乌克兰、罗马尼亞、塞尔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接壤,人口约1,000万,首都為布达佩斯。官方語言為匈牙利語,這是歐洲最廣泛使用的非印歐語系語言。在歷史上匈牙利經常和遊牧民族與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奧地利和捷克、波蘭、當時統治南歐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緊密的聯係在一起,匈牙利為匈人帝國、哈布斯堡君主國和奧匈帝國的核心部分之一。.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匈牙利 · 查看更多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縮寫为NATO;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縮寫为OTAN),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歐洲及北美洲國家为实现防卫合作而建立的国际组织。1949年3月18日,美国、英國及法國公开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于同年4月4日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后正式成立。为与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国成员相抗衡。及至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北约就成为一个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高層、外长、国防部长组成。总部设在比利時的布鲁塞尔。最新成员蒙特內哥羅于2017年6月5日加入,至此北约总共有跨域欧洲和北美的29个国家组成。北約軍事開支占世界國防開支的70%,成员国国防开支占该国GDP的2%左右。 公约第5条规定成员国受到的攻擊一旦被确认,其他成员国将作出即时反應。该条款被理解为各国部队将自动参战,并不再次需要各国政府的参战授权。但这一條條款在九一一事件之前,一直都未有動用過 。北约曾协助反海盗行动(counter-piracy operations),在联合国要求下打击亚丁湾、非洲之角和印度洋的海盗,并在2011年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将利比亚上空设为禁飞区。.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北韓

#重定向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北韓 · 查看更多 »

國 (政治)

國家(État, Staat, state,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estado)是指一個有組織的政治群體,在單一政府之下共同生活。 國的英文「state」可以指主權國家,也可以指服從於主權國家或霸權國家、其最終主權屬於他國的政治實體,例如構成國及諸侯國。「state」也可以指下的一個州。.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國 (政治) · 查看更多 »

國家安全

國家安全(National security),泛指透過使用經濟、軍事、政治、外交等各種手段,來維護國家的持續存在。在過去,國家安全泛指以國防維持領土的完整,與政治上的獨立自主,不受任何外來軍事勢力的威脅。在今日則包括了任何以非軍事的方式,去對抗非傳統的外來或內部威脅,守護國民的生命與財產,使國民免於憂慮、免於恐懼與免於匱乏。.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國家安全 · 查看更多 »

國防情報局

#重定向 美國國防情報局.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國防情報局 · 查看更多 »

喬治·沃克·布希

#重定向 乔治·沃克·布什.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喬治·沃克·布希 · 查看更多 »

喬治華盛頓大學

#重定向 喬治·華盛頓大學.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喬治華盛頓大學 · 查看更多 »

喀拉哈里沙漠

卡拉哈里沙漠是非洲南部的一大平原沙漠。沙漠本身处于同名的卡拉哈里盆地中央。覆盖总面积约900,000平方公里。覆盖波札那中南部,奧卡萬戈三角洲南面,馬卡迪卡迪鹽沼南、纳米比亚东南和南非共和国北开普省北的卡拉哈里盆地大部分地区。 沙漠内的气候干燥,潮湿季节为每年的5至10月份,年均降雨量约200毫米。地理学家認為此沙漠在1万6千年前形成。儘管乾旱,卡拉哈里沙漠仍有多種植物群。原生植物,包括金合欢和許多其他草藥和草。卡拉哈里沙漠還有刺角瓜。即使在卡拉哈里沙漠稱為“沙漠”但是不夠乾燥,作為具有降水量少意義上的沙漠。它不是嚴格意義上一片荒漠,因為沙漠通常接近100%無降水量。而真正100%無降雨主要區域是在卡拉哈里沙漠西南部(南非西北部和納米比亞東南部卡拉哈迪跨界公園)。 在卡拉哈里有一些特有物種,被發現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包括大型食肉動物,如卡拉哈里沙漠獅子,獵豹,金錢豹,斑鬣狗,褐斑鬣狗,和非洲野狗。猛禽包括蛇鷲,猛雕等鷹,巨大的乳黃雕鴞和其他貓頭鷹,隼,蒼鷹,紅隼,和鳶。其他動物包括牛羚,跳羚等羚羊,豪豬和鴕鳥。有些卡拉哈里內的區域是季節性的濕地,如博茨瓦納馬卡迪卡迪鹽沼。這個區域,多種嗜鹽種群,例如,數以萬計紅鶴在雨季,訪問這些鹽沼。 Category:非洲沙漠.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喀拉哈里沙漠 · 查看更多 »

咸镜北道

咸镜北道(),是-zh-cn:朝鲜;zh-tw:北韓;-东北部的地方行政区,南陽勞動者區位於此處。1896年把咸镜道南北两分而成立。 1993年罗先直辖市从咸镜北道分置。 道政府所在清津市。管辖3市12郡7区域256里141洞44劳动地区。.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咸镜北道 · 查看更多 »

和平

Peace flag 和平通常指没有战争或没有其它敌视暴力行为的狀態,也用来形容人的不激动或安静。和平一般會解讀為沒有敵意及报复,誠摯的想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或國際關係學等。 通常,维持国家关系之间的和平状态是多数人或组织的企盼,尤其是类似联合国这类国际组织。和平可以是自发性的,政治鼓动者可以避免过于激动;和平也可以是强制性的,例如用强制手段抑止那些引起骚乱之人的行为。.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和平 · 查看更多 »

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是哥倫比亞大學系統的一部分,創建於1893年。它是獨立於哥倫比亞大學運作的非盈利出版機構,宗旨是促進歷史學、文學、理學、經濟學及其他學科的發展,並鼓勵出版在這些領域中具有原創性的作品。該社目前每年約出版160種新書,涵蓋領域包括歷史、國際事務、亞洲研究、科學、文學、經濟、社會學等。該出版社出版了《哥倫比亞百科全書》。.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 查看更多 »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 Qazaqstan Respy'bli'kasy;Республика Казахстан),簡稱--(Қазақстан;Казахстан),为跨洲国家,地跨欧亚两洲,主要位于中亚北部,在乌拉尔河以西的一小部分领土位于欧洲.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哈萨克斯坦 · 查看更多 »

冬季

冬季是部分地区一年四季中的第四季,由于天气转冷(赤道地区除外),在很多地區都意味着沉寂和冷清。生物在寒冷來襲的時候會減少生命活動,很多植物會落葉,動物會休眠,有的稱作冬眠。候鳥會飛到較為溫暖的地方過冬。以北半球為例,除了赤道一帶其他地方都有冬季:曼谷冬季約兩個月、北極冬季約七個月(另外五個月為夏季)。用來形容冬天的成語:天寒地凍、冰天雪地。而有趣的是,有些地區的冬季氣溫平均並沒有非常低溫,但體感溫度卻會低於很多相當寒冷的國家,像 臺灣 平均冬季月溫達10-15°C,但卻與冬季平均溫僅5度的 大韩民国 感覺一樣冷,原因是 臺灣 空氣濕度高,所以通常臺北的10°C 就像首爾的0°C一樣。這算是個有趣的差別。而這樣的感受通常要在適應雙方環境後,才會明顯的感受到。.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冬季 · 查看更多 »

冷战

冷戰(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國及英國為首的--、與以蘇聯為首的--之間长达半世纪的政治對抗。一般认为,冷战始于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结束于1989年苏东剧变。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员国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华约成员国則为社会主义阵营,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1949年)、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他們透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佈署、對第三國的支援、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總統隆納·雷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年)和開放政策(1985年)。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的團結工聯最為突出。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援,導致了蘇聯旗下的衛星國,在數週內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年底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戰爭和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冷战 · 查看更多 »

內蓋夫核子研究中心

內蓋夫核子研究中心(קריה למחקר גרעיני – נגב)是以色列核設施,位於內蓋夫沙漠,迪莫納城東南約十三公里。 外間普遍認為這個核設施的主要目的是製造核武器。以色列雖承認有此核設施,但是其目的是否如外界所言,就從不承認或否認,實施含糊言核政策。關於這設施的資料仍為高度機密。不過按照已知的核反應爐功率(至少150MW)推算,至2000年為止有足夠的鈈製造100至200個核子彈。在這個設施上方的領空禁止所有飛行器進入,設施一帶以圍欄隔離並有重兵把關,防守可以說是相當嚴密。在六日戰爭中,一架以色列幻象3型戰鬥機意外飛過該設施,就被以色列發射導彈擊落。1973年,一架迷途的利比亞客機飛近該設施上方的領空,以色列戰機試圖指令客機降落未成後,也是直接將其擊落,導致平民108人死亡。 核子研究中心在1958年開始動工建造,法國按照塞夫爾議定書的協議施以援助。這個設施是秘密興建,避過國際原子能機構監管。為防洩露機密,向法國的海關官員聲稱反應爐最大的組件,例如反應器槽,是海水化淡廠的一部份,要運往南美洲。建造的資金也是全是隱密的不公開來源,這龐大的費用有不同猜測,唯一可靠的數據來自希蒙·佩雷斯。他在1995年的回憶錄中寫到他和戴維·本-古里安籌到四千萬美元,「反應爐造價的一半……來自世界各處的以色列朋友。」 其實美國情報人員在1960年代初,就懷疑過該設施的用途,美國政府要求以色列答應受國際檢查。以色列應允,但條件是只能派出美國檢查員,不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檢查員,而所有檢查都要先知會以色列。國際上未簽署核不擴散條約,而被指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只有三個,以色列是其一,另外兩個是印度和巴基斯坦。有聲稱因為以色列知道檢查員到訪日期,而有機會掩飾設施的真正用途,即外界所指的製造核武器。在每次檢查前,先裝設假牆壁及其他道具,以瞞過檢查員。最後檢查員向美國政府報告稱,他們的檢查沒有作用,因為以色列限制了在設施內能檢查的範圍,而他們也因為身分問題無權過問。但最遲在1969年,美國根據經驗推斷,有充分把握相信以色列確實可能有研發核武器的計畫,並於該年終止了持續多年的無效益檢查。 該設施的反應爐在1962至1964年之間某個時間起開始運作。以色列國防軍藉著所製造出的鈈元素,很可能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前預備好首批核武器。1967年,在六日戰爭爆發前,有數架身份不明的噴射機飛越該反應爐上空。當時猜測該噴射機是埃及空軍的米格-21戰鬥機。但是2007年有一本受爭議的書籍中,論證道這些飛機其實是蘇聯的米格-25戰鬥機。 1986年,一位曾在該設施工作的前技術員莫迪凱·瓦努努飛往英國,向傳媒揭露以色列核計劃的一些證據,並說明設施中每座建築物的用途,又揭露在該設施的正下方地底有最高機密設施。他旋即被以色列情報特務局(俗稱摩薩德)的女特工誘到意大利,再被摩薩德人員綁架,用船送回以色列受審。他被控叛國和間諜罪,在一個法院秘密審訊,被處以18年監禁。他被綁架後,《泰晤士報》報道以色列所擁有的原料,可以製造約20個氫彈和200個核裂變彈。2004年瓦努努出獄後,其人身自由受嚴重限制,包括不給予護照,限制他的行動自由,及限制與媒體接觸。他自出獄後因為違反限制令,多次被捕及被檢控。 這個設施在使用四十多年後,傳出與其安全疑慮相關新聞。2004年,以色列官方向附近數千個居民分發防輻射的碘化鉀藥片,作為預防措施。 根據Be'er Sheva勞工審裁處的一宗提訴,在該中心的工人1998年成為人體試驗對象。據提訴的工人Julius Malick所稱,他們在沒有醫護監管下,被給予含有鈾的飲料,事前沒徵求他們的書面同意,也沒警告他們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2012年1月,以色列原子能委員會決定至少暫時關閉反應爐,其所持的主要理由是該處易受伊朗襲擊。在2012年10月至11月,有報道指哈馬斯向迪莫納城或內蓋夫核子研究中心發射火箭,但該核設施未受任何損害。.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內蓋夫核子研究中心 · 查看更多 »

兩彈一星

两弹一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简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成立後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两弹一星也时常被用来泛指中国近代在科技及军事等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业发展的成果。两弹一星年代中国在导弹、人造卫星及遥感与制控等方面的成就,也为以后中国航天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兩彈一星 · 查看更多 »

六方会谈

六方会谈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日本国、大韩民国、俄罗斯联邦、美利坚合众国六国共同参与的旨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一系列谈判。.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六方会谈 · 查看更多 »

共產主義國家

由共产主义政党(主要是共产党)长期執政的國家,通稱共產主義國家,也称作「共產政權」,係一由歷史學家和政治學家使用的名詞。該詞指那些以實現共產主義理論中的社會主義社會,進而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國家。這些國家通常會稱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爲指導思想。通常,這些國家會自稱自己爲「社會主義國家」。大多數的共產主義國家都實行一黨制,或處於一黨獨大的狀態。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共產主義國家實現了「共產主義社會」。一個國家能否被稱爲「共產主義國家」,和它目前所處的狀態,以及它目前奉行的觀點是否遵從共產主義的觀點並沒有關係。共產主義國家這種叫法常常會引起爭論,特別是在左派之間。不少以共產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團體認爲,蘇聯以及效仿其政治制度的國家(即共產主義),這些國家都自稱自己實現了社會主義社會但還沒有達成「共產主義」,實際上實行的是國家資本主義而不是「共產主義」, M.C. Howard and J.E. King。.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共產主義國家 · 查看更多 »

共有核武器

共有核武器(Nuclear weapons sharing)指無核武國家被納入有核武國家的盟邦式保護傘下,希望藉以免除被核武攻擊的可能性。名義上該有核國提供象徵性的核武共同指揮權,並在演習時有可能提供核武掛載於被保護國的武器平台上進行軍演,有可能長期佈署核武於該國的駐軍基地。.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共有核武器 · 查看更多 »

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成立於1957年7月29日,是一個的國際組織,致力推廣以和平方式使用核能,並禁止將其用於任何軍事目的,包括核武器。國際原子能機構是1957年7月29日成立的一個自治組織。雖然是通過自己的國際條約《國際原子能機構規約》(the IAEA Statute),獨立於聯合國而設立的,但是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给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 該機構在2005年10月6日因“防止核能被用于军事目的,并确保最安全的和平利用核能”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国际原子能机构 · 查看更多 »

B-61戰術核子彈

B61戰術核子彈 是一種於冷戰時期研發的美軍戰機用戰術核武.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B-61戰術核子彈 · 查看更多 »

CIM-10飛彈

CIM-10波馬克(Bomarc)飛彈是唯一由美國空軍部署的防空飛彈,其他的系統都是隸屬於美國陸軍。波馬克是兩家參與研發的公司的縮寫:波音(Boeing)與(MARC)。 波馬克飛彈的外型如同飛機一般,也曾經擁有F-99/IM-69/IM-99的編號。飛彈平時是水平儲存在大型發射箱中,當發射命令下達之後,發射箱會向兩邊分開,發射架將飛彈舉升到垂直角度,同時開始對液態燃料火箭加力器灌注燃料,當燃料灌注完畢之後就會發射。.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CIM-10飛彈 · 查看更多 »

皮埃尔·居里

埃爾·居里(Pierre Curie,),法國物理学家、化学家,曾經由於發現放射性元素鐳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皮埃尔·居里 · 查看更多 »

石墨慢化反应堆

石墨慢化反应堆简称石墨反应堆或石墨堆,是一类利用核石墨作为中子慢化剂的核反应堆。石墨慢化反应堆技术已被用于商业发电。.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石墨慢化反应堆 · 查看更多 »

玛丽·居里

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Curie,),通常稱為玛丽·居里(Marie Curie)或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波兰裔法国籍物理学家、化学家。她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驱者,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獲得物理学奖及化学奖)的第一人(另一位為鲍林,獲得化學奖及和平奖)及唯一的女性,是唯一獲得二種不同科學類诺贝尔奖的人。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1995年,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先贤祠,成为第一位凭自身成就入葬先贤祠的女性。 玛丽·居里原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Maria Salomea Skłodowska),生于当时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波兰会议王国的华沙,即现在波兰的首都。她在华沙地下读书,并开始接受真正的科学训练。她在华沙生活至24岁,1891年追随姊姊布洛尼斯拉娃至巴黎读书。她在巴黎取得学位并在毕业后留在巴黎从事科学研究。1903年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可勒尔共同獲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放射性的英文Radioactivity是她造的词,她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釙(Po)和镭(Ra)。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肿瘤。她在巴黎和华沙各创办了一座居里研究所,这两个研究所至今仍是重要的医学研究中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创办了第一批战地放射中心。 雖然玛丽·居里是法國公民,人身在異國,但也从未忘记她的祖国波兰。她教女兒波蘭文,多次帶她們去波蘭。她以祖国波兰的名字命名她所发现的第一种元素釙。 第一次世界大战時期,瑪麗·居里利用她本人发明的流動式X光機協助外科醫生。1934年病逝於法國上薩瓦省療養院,享年66岁。.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玛丽·居里 · 查看更多 »

火力

火力,字面意思多指火焰燃燒的強度,現時一般指軍事武器或一群軍隊的攻擊與破壞力。一般來說火力越強,代表攻擊或破壞力越強,但沒有確切的衡量標準。 一般策略为集中火力,逐个击破敌军。.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火力 · 查看更多 »

獨立報

立報(The Independent)是由Tony O'Reilly出版的一份英國報纸。和保守派的泰晤士報及中間偏左的衛報相比,算是比較政治立場性質中間派的報紙。.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獨立報 · 查看更多 »

私人公司

私人公司(Privately held company),又稱私營企業、封閉公司(close corporation),是指非政府組織,有時更指非上市公司。私人公司的體制大多為有限公司,但亦有屬股份有限公司者。 私人公司的股東及董事會成員,都是自然人或其他私人法人。私人公司的組織架構比較簡單,如中小企業,不過也有些私人公司是大集團的子公司或母公司,它們的公司治理及透明度,不必向外公報,除非是指定業務的私人公司,如私營銀行、證券公司、慈善團體等。.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私人公司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巴拉迪

罕默德·巴拉迪(محمد البرادعي,),埃及人,曾為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於2005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他通曉阿拉伯語、英語和法語,育有一子一女。.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穆罕默德·巴拉迪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齐亚·哈克

罕默德·齐亚·哈克(,乌尔都语: محمد ضیاءالحق )巴基斯坦前軍政府領導人、曾任巴基斯坦总统。.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穆罕默德·齐亚·哈克 · 查看更多 »

穆魯羅阿環礁

魯羅阿環礁是南太平洋法屬波利尼西亞的環礁,屬於土阿莫土群島的一部分,位於大溪地東南方1,250公里,長28公里、寬11公里,土地面積15平方公里,潟湖面積148平方公里,島上無人居住。.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穆魯羅阿環礁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中东战争

苏伊士运河危机英文常用蘇伊士運河危機(Suez Crisis)、蘇伊士運河戰爭(Suez War)或1956年戰爭指稱此次事件,阿拉伯世界則常以三方衝突()稱呼之,其它名稱尚有西奈戰爭(Sinai war)、蘇伊士-西奈戰爭(Suez-Sinai war)、1956年以阿戰爭(1956 Arab-Israeli War)、第二次以阿戰爭(Second Arab-Israeli War)、蘇伊士運河戰役(Suez Campaign)、西奈戰役(Sinai Campaign)、卡德墟戰役(Kadesh Operation)或火槍手行動(Operation Musketeer),也被称为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西奈战役或卡代什行动,是一次于1956年发生在埃及的国际武装冲突,当时埃及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的军队爆发战争。英、法、以三国的结盟是一种利益的接合:英法两国对苏伊士运河有着贸易利益,而以色列则需要打开运河,以让以色列船隻得以通航。.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第二次中东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納粹德國 · 查看更多 »

維基解密

维基解密(又称维基揭密或維基洩密;WikiLeaks),是透过协助知情人让组织、企业、政府中共領導幹部的職位花錢就買得到,與房產業頗有淵源的幹部為了賺回本,只好拼經濟成長,不顧環保和人民的需要在阳光下运作的、无国界非盈利的互联网媒体。 朱利安·保罗·阿桑奇通常被视為維基解密的建立者、主編和總監。克里斯汀·赫拉芬森、约瑟夫·法雷尔和莎拉·哈里森是其組織的其他成員中仅有的几个被公众获知的與維基解密有關的人。克里斯汀·赫拉芬森也和阿桑奇,英吉·拉格纳·英加森以及加文·麦克法甸等人同為陽光媒體產品部職員。 这个國際性非營利媒體組織,專門公開來自匿名來源和網路洩露的文件。網站成立於2006年12月,由陽光媒體(The Sunshine Press)運作。在成立一年後,網站宣稱其文檔資料庫成長至逾120萬份。 維基解密發佈了大量的被作為頭版新聞報道的極其重要的存檔,早期發佈的文檔包括美國軍隊在阿富汗戰爭中的裝備購置和保養支出,以及其在肯尼亚的腐敗事件等等。2010年4月,维基解密在一個名為「平行謀殺」(Collateral Murder)的網站上公開了一段2010年7月12日美國軍隊在巴格達空襲時,美國空軍飛行員在巴格達利用阿帕契直升機攻擊机殺死包括數名伊拉克記者在內的無辜平民的視頻。同年7月,维基解密發表阿富汗戰爭日記,內容包含逾76,900份關於阿富汗戰爭文檔,在此之前這些文檔都未曾公開 。同年10月,维基解密和主要商業媒體公司合作,又公開了逾400,000份文檔,稱為伊拉克戰爭紀錄。這使得每起在伊拉克,以及跨越伊朗邊界的死亡事件的地点,都可以在地图上找到。2011年4月,維基解密開始公佈與被關押在關塔那摩海灣拘留中心的囚犯有關的779份機密文件。 2010年11月,維基解密與全球傳媒集團合作發佈了帶有部分刪節的數萬份美國外交電報。2011年9月1日,一份維基解密的存檔中的美國國務院外交公報的一個未刪節的加密版本曾被通過Bittorrent公佈數月的消息傳開,並且密钥(似乎是密碼)曾可被那些知道去哪裡尋找的人利用。維基解密指責它之前的合作夥伴——《衛報》,以及該報記者David Leigh,他在一本2011年出版的書中洩露了密钥,而衛報則辯解是維基解密把事情做得過大以致於使得密钥的洩露只是時間問題。鏡報報導了一個暗示兩邊都出了錯的更加撲朔迷離的故事。這次事故引發了對於電報門事件可能威脅無辜的廣泛的擔憂。.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維基解密 · 查看更多 »

约旦

约旦哈希姆王国(阿拉伯语:,一般通稱約旦)是中东的国家,它北临叙利亚,东临伊拉克,东南临沙特阿拉伯,西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约旦 · 查看更多 »

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缩写作 NYT)是一家美國日報,由紐約時報公司於1851年9月18日在美國紐約創辦和持續出版。和《华尔街日报》的保守派旗舰报纸地位相对应,《纽约时报》是美国親自由派的第一大报。 它最初被称作《纽约每日时报》(The New-York Daily Times),创始人为亨利·J·雷蒙德和。.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纽约时报 · 查看更多 »

经济学人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是一份英國的英文新聞週報,分八個版本面向全球發行,其編輯部位於倫敦。它在1843年9月由詹姆士·威爾遜創辦。在創辦之初,《經濟學人》以報紙版式發行;時至今日,儘管它已經採用小開本、光面紙的雜誌版式出版,但它依然沿用舊時的習慣,將自己稱為「報紙」。2017年上半年,《經濟學人》實體和數字刊物的平均每周發行量合共達到144萬份,其中近六成發行量位於北美地區。 《經濟學人》歸經濟學人集團所有。後者的股權中有50%由包括報社編輯和職員在內的私人投資者持有,餘下50%由英國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意大利阿涅利家族分別直接或通過控股公司持有,二者在集團董事會均有代理人。集團曾經的主要股東還包括培生集團。在2016-2017財年,經濟學人集團的經營利潤達到5600萬英鎊。《經濟學人》主編的任命和解任均由集團下設的理事會負責。報社有大約100名僱員,其中約三分之二在倫敦西敏市的總部辦公,其餘則被派駐在全球近20個國家的編輯部。 雖然刊名為「經濟學人」(英文名The Economist為「經濟學家」之義),但《經濟學人》並非專門研究經濟學,也不是學術期刊,而是一本涉及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多方面事務的綜合性新聞評論刊物,著重於對這些議題提供深入的分析和評論。它的社論持有古典自由主義與經濟自由主義的立場,傾向於支持自由貿易、全球化、和社會自由主義(例如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它曾將自己形容為「亞當·斯密與大衛·休謨的蘇格蘭式自由主義的產物」。它面向教育程度較高的人羣,讀者中包括諸多具有影響力的高管和決策者。21世紀以來,儘管《時代》、《福布斯》、《新聞週刊》等諸多同類英文新聞雜誌的發行量均陷入停滯或出現下滑,但《經濟學人》的發行量和廣告業績卻有顯著增加。這一讀者閱讀習慣的變化被經濟學人集團的前-zh-cn:首席执行官;zh-hk:行政總裁;zh-tw:執行長-安德鲁·拉什巴斯(Andrew Rashbass)形容為「大眾智慧」(Mass Intelligence)時代的來臨。.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经济学人 · 查看更多 »

绿色和平

绿色和平组织是一个在超过40个国家设有分部的非政府环保组织,总部设立在荷兰阿姆斯特丹。 1971年由美国与加拿大裔环保主义者成立,组织的宗旨为“保护地球孕育全部多样性生物的能力”,他们的活动聚焦于气候变化、森林采伐、过度捕捞、商业捕鲸、基因工程以及反核议题。该组织采用直接行动、游说、研究以及达成目的。该组织不接受国家、企业、政治党派的捐助,只依赖于个人与独立基金的捐款。 (pdf)该组织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拥有一般咨询地位,并且是的创始者之一 ,后者是一个旨在推进其他非政府组织透明化与承担责任的非政府组织。 绿色和平组织以其直接行动闻名,并且被认为是当今最经常在大众视野中出现的环保组织。BNET.com CBC 该组织将环境议题引入公众的视野,在个人层次和公共层次都造成了一定影响。 Telegraph, 4 August 2009 然而,绿色和平组织也是争议的来源。其动机和行为(尤其是后来的一些违反法律的行为)遭受了许多批评,其中包括一封来自百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绿色和平组织停止其反对转基因的活动。一些绿色和平组织的活动家因其直接行动而遭受诉讼,例如因破坏转基因小麦试验田, Karl Haro von Mogel, Biology Fortified, 24 June 2013.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绿色和平 · 查看更多 »

罗布泊

罗布泊(لوپنۇر,Лоп Нуур,古称盐泽、泑泽、蒲昌海、牢兰海、洛普池、辅日海、临海、洛普池、罗布池等,蒙古语及维吾尔语称“罗布淖尔、罗布诺尔”,意思是“汇入多水之湖”),是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塔里木盆地东邊、若羌县以北的一個已乾涸的咸水湖,塔里木河的尾闾湖。.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罗布泊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美國地質調查局

美國地質調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縮寫:USGS)是美國內政部轄下的科學機構,是內政部唯一一個純粹的科學部門,有約一萬名人員,總部設在弗吉尼亚州里斯頓,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和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設有辦事處。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主要研究美國的地形、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與其的應付方法;負責四大科學範疇:生物學、地理學、地質學和水文學。.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美國地質調查局 · 查看更多 »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資料庫

#重定向 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資料庫 · 查看更多 »

美國科學家聯盟

美國科學家聯盟(另譯:美国科学家联合会,The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FAS),由當年某些參加曼哈頓計畫的科學家於1945年成立。在該組織的網站上宣稱有七十位諾貝爾獎得主支持贊助這個組織。.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美國科學家聯盟 · 查看更多 »

美國西岸

美國西岸(West Coast、Western Seaboard或Pacific Seaboard)指的是美國西部最西部、位於太平洋沿岸的州,一般包括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州。 雖然內華達州和亞利桑那州是內陸地區,並不靠海,但由於其位置仍然接近太平洋,而且在經濟和文化上與加州關係密切,所以有時都被算作西岸的一部分。另外,不屬於美國本土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由於瀕臨太平洋,故也是西岸的一部分。根據不同的定義,西岸的人口在2005年約為4500萬和5500萬之間。這里包含有洛杉磯、三藩市、西雅圖、拉斯維加斯、凤凰城、聖地牙哥、波特兰等國際級都市。 昔日西岸也被稱為“The Coast”(可能源於東北部)。 另一種戲謔的叫法“Left Coast”(左岸)為一語雙關,指的除了是西岸在美國地圖上位於左方,也指當地的政治氣氛比美國其他地區更傾向開放及自由,西岸與美國東北部一樣,民主黨的支持者較多。當地人被賦予一種友善、開放、隨意、熱愛自由的性格,但同時帶點輕浮,而且緊張自然的體型。加州常被視為本地區的核心。.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美國西岸 · 查看更多 »

美國軍事

#重定向 美军.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美國軍事 · 查看更多 »

美國能源部

美國能源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主要負責美國聯邦政府能源政策制定,能源行業管理,能源相關技術研發、武器研製等。.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美國能源部 · 查看更多 »

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United States Navy,縮寫:USN或U.S. Navy),是美利坚合众国軍隊的一个軍種,負責管理所有与海軍有关的事务。其职责为:“配备、训练和武装一支有能力赢得战争、阻止入侵和保证海域自由的海军战斗部队。”美国海军除了目前有近500,000现役和预备役海軍军人、278艘现役大小军舰之外,海軍旗下甚至還有美國空軍以外的另一支空中部隊,多數為舰載飞机,數量達逾4,000架.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美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美国参议院

美利堅合眾國參議院(United States Senate)是美國的立法机构──美國國會的兩院之一,另一院為眾議院。 參議院的組成和權力建基於美國憲法第一條第三款。美國每一州於聯邦參議院中均有兩位議員作為代表,與各州人口無關,所以全院員額為100名議員。參議員任期為六年,相互交錯,每隔兩年改選約三分之一的席位。根據美國憲法第一條第三款第四節,美國副總統兼任參議院议长,但無參議員資格;且除非是為了在表決平手時打破僵局,否則不得投票。 參議院公認較眾議院更為審慎;參議員名額較少而任期較长,容許學院派看法與黨派之見,較眾議院更易置外於公共輿論。參議院擁有若干表列於憲法而未授予眾議院的權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憲法明列總統在批准條約或任命重要人事時,須「採酌參議院之建議並得其認可」。 兩院制的國會是於制憲會議中所訂立的康乃狄克協議所得的結果。依該協議,各州在眾議院中的代表權以人口為基礎,但在參議院中具均等代表權。憲法規定法律之制定須經兩院通過。參議院單獨擁有的權力較眾議院單獨擁有的權力更為重要,使得參議院(上議院)所負的責任較眾議院(下議院)更廣泛,亦更具政治影響力。 參議院承襲古羅馬元老院之名,其議場建築物分佈在國會山莊北部。眾議院的建築物則分佈在國會山莊南部,詳見。.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美国参议院 · 查看更多 »

美国之音

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VOA)成立于1942年2月,是美国政府对外设立和资助的非军事国际广播机构,由美國廣播理事會管理,旗下拥有广播电台与电视台,总部座落在首都华盛顿。根據美國總統贝拉克·奥巴马在2016年12月23日簽署的《2017年度美國國防授權方案》,取代美国广播理事会现行理事会制度,改由一名首席执行官负责管理。 美国之音是世界最大的对外广播机构之一。每天以44种语言向世界各地广播。内容包括新闻时事、专题节目、英语教学节目、美国流行音乐与反映美国政府立场的社论,是知名的国际广播之一。美国之音还通过亚太五号卫星的KU波段和亚洲七号卫星的C波段覆盖中国大陆。美国之音的电视节目可以免费收看,美國之音的任何節目依《信息与教育交流法案》不能向美國國內播送,僅有少數由國會批准的情況可以得到豁免,但個人仍可在美國境內透過網路等方式接受美國之音的節目。.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美国之音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务院

美国国务院(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有时亦称State Department),直译为美国国务部,是美國聯邦政府負責外交事務的行政部门,前身为美国外交部,目前亦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外交部。美国国务院是美国最龐大的政府機構之一;其行政首長为国务卿,现任的国务卿是麦克·蓬佩奥。 美国国务院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雾谷地區C街2201号的杜鲁门大楼,离白宫只有几个街区距离。因此「霧谷」(Foggy Bottom)有時也作為國務院的代稱。 美国国务卿是美国内阁中仅次于副总统後的成员。如果总统无法有效行使总统权力能力或者意外死亡,按照美国总统继任顺序,国务卿排在第四位,即排在美国副总统、美国众议院议长和参议院临时议长之后。但由于副總統祇是充當總統的後備因而位高權不重,而参议院临时议长象征意義較大,美國政治權力當中,国务卿的真正實權相比副總統和参议院临时议长還要大,故国务卿的真正權力僅次於總統和美国众议院议长。.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美国国务院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缩写:NSC)是由美国总统主持的最高级别的国家安全及外交事务决策委员会,在1947年依据《国家安全保障法》(National Security Act of 1947)设立,自成立以来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总统处理外交及安全事务并制定相关政策。.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会

美国国会(United States Congress)是《美国宪法》规定的立法机構,位於國會大廈。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其中立法权力归国会;行政权力归美国总统;司法权力归美国联邦法院。国会由經直接選舉產生的參議院议员與眾議院议员组成,每个议员代表其选区内的选民,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国会议员代表整个国家的选民,通过立法来规范政府與人民的行为。.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美国国会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防部

美国国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簡稱DOD或DoD)是美國聯邦行政部門之一,主要負責統合國防與陸海空軍(美軍),其總部大樓位於五角大楼(The Pentagon),因此人们也常用五角大楼作為美國國防部的代稱。国防部的行政首長是國防部長,依照美国法律由文官擔任。美國國防部設有三個軍事部門:陆军部、海军部與空軍部,涵蓋除海岸防衛隊外的所有美國軍隊。除此之外,美國國防部亦設有若干國防幕僚與研究單位,同時管轄各軍校。 1947年,美国政府將軍隊管理中央化,將軍事指揮權統一交由新成立的「國家軍事機構」(National Military Establishment),除了將陆军部與海军部交由其管轄之外,同时将美國陸軍航空軍升格为独立的美國空軍,建立一个直屬於該機構的空军部。至1949年8月10日,國家軍事機構才更名為國防部。美国国防部现在的组织是按照美国国会通过的1986年的《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部改组法》(Goldwater-Nichols Act of 1986)。按照这个法案,军事命令是从美国总统通过美国国防部长直接到美国战区司令官。參謀長聯席會議有责任管理美国武器和後备军人,参谋长聯席會議主席也担任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首席军事顾问,但是参联会没有指挥权。.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美国国防部 · 查看更多 »

美国空军

美国空军(United States Air Force,缩写:USAF)是美国军队中的空军軍種。其任务是“通过空中、外太空和網絡空间中的武力保护美国及其利益”,它于1947年9月8日正式成立。 美国空军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技术力量最为发达的空军。美国空军於2013會計年度開始之際,有510,900名人員,其中空軍現役部隊有332,800人,後備部隊有71,400人,空中國民兵有177,221人,以及185,500名民間雇員。 截至2016年11月13日,美国空军共装备无人驾驶飞机约793架,驾驶飞机5,468架(其中轰炸机178架,战斗机2,907架,直升机656架,侦察机1,593架、预警机486架,特种作战飞机1,073架,空中加油机299架,教练机1,382架,运输机543架),另有空军国民警卫队的1,858架,以及空军预备役的2,326架;5,281枚空基巡航导弹,以及3,194枚洲际弹道导弹。各式戰機之多,即使不需海軍航空兵的航母艦載機,與國民警衛隊的反潛偵測機來支援,光單單只計算美國空軍旗下飛機,依然也是世界最大規模的空中作戰力量。.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美国空军 · 查看更多 »

美国陆军

美国陆军(United States Army),是美利坚合众国军的陆上軍種。美国陆军组建于1775年6月14日,2016年有现役军人758,000名,预备役军人955,000名。预备役軍人中550,000名编成为美国国民警卫队,405,000名编成为美国陆军预备役部队(USAR)。“GI”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陆军士兵的别称。.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美国陆军 · 查看更多 »

美国总统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缩写为POTUS;中文簡稱美國總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裝最高總司令,根据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而设立,行使宪法赋予的行政权,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89年4月30日就职,之后至1933的历任总统均为3月4日就职,而其後則於1月20日就職。1951年开始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规定总统每届任期4年,连选连任不得多于2次,也不能担任总统或执行总统职责超过2年后再當选为总统多于1次。 身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元首,美国总统亦号称“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及“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美国总统的妻子称为“第一夫人”,家庭称为“第一家庭”。美国建国以来,43位总统均为白人男性(主要为英格兰裔,爱尔兰裔6人、荷兰裔3人、德裔3人),第44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是首位非裔男性。 美国总统官邸为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的白宫。总统专用客机称为“空军一号”,专用直升机称为“海军陆战队一号”,官方的进行曲是《向统帅致敬》。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须年滿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或者是在宪法通过时為美国公民(参见:美国宪法)。美国公职只有总统、副总统必须“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 現任總統為共和黨籍的唐納·川普。.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美国总统 · 查看更多 »

美联社

联合通讯社(Associated Press),中文環境裡为将其和其他国家的联合通讯社区分开来,多加註國名称为“美国联合通讯社”,简称美联社,為美國乃至於世界最大的通讯社,是由各成员单位联合组成的合作型通讯社。二战后(1947年),美联社成员范围扩大到电台、电视台,而且允许非社员订购稿件。美联社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美联社成立于1846年5月,由《纽约先驱报》、《纽约太阳报》、《纽约论坛报》、《纽约商业日报》、《快报》、《纽约信使及问询报》联合组建。經過多年發展,已击败了传统的竞争对手合众国际社,成為美國第一大的通訊社。其他英语新闻服务例如路透社和法新社,是基于美国以外的国家。 美联社编辑部门有总编室、国际部、对外部、经济新闻部、体育新闻部、图片新闻部、特稿部、广播新闻部。1994年,美联社增设电视部(APTV),工作中心在伦敦,通过亚洲、拉美、北美和全球四条服务专线,向全世界电视订户提供声像新闻,用6种文字发稿。 截至2005年年底,美联社的合作伙伴包括1700多家报纸,超过5000家电视和广播电台。超过10万张新闻图片。243家新闻分社,在全球121个国家设有办事机构,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美联社还运营美联社卫星网络,覆盖全球,报道重大事件。美联社在绝大部分美国媒体开有专版,所有出版和再版的新闻出处必须标明为美联社。美联社事实上已经成为新闻写作的标准。.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美联社 · 查看更多 »

羅馬尼亞

罗马尼亞(România),位於東歐洲。羅馬尼亞國境西方分別為匈牙利與塞爾維亞接壤,保加利亞在南,北邊與东北則是乌克兰與摩尔多瓦共和國。羅馬尼亞有一小段位於黑海邊的海岸線,多瑙河幾乎佔了南邊與保加利亞之間的國界大半,並且從該國东邊海岸流入黑海的西岸。 羅馬尼亞的首都為布加勒斯特,位於該國南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所流經的平原地帶上,是羅馬尼亞第一大城與工商業城市。值得提到的是,羅馬尼亞的女子組體操曾经相當強,與美國、俄羅斯、中國並駕齊驅,到目前為止獲得過70個世界冠軍。.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羅馬尼亞 · 查看更多 »

疾風戰鬥機

#重定向 陣風戰鬥機.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疾風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炮彈

彈是一種內有負載的投射物,與槍械使用的子彈不同。砲彈內有炸藥或是其他的裝藥。砲彈通常是大尺碼尖頭圓柱形物體,外形合乎空氣動力學的要求,由砲兵的火砲或是搭載於裝甲車輛、戰車或是軍艦上的火砲發射。.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炮彈 · 查看更多 »

相互保證毀滅

互保證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簡稱M.A.D.機制,亦称共同毁灭原则)是一種「俱皆毀滅」性質的軍事戰略思想。是指對立的兩方中如果有一方全面使用核子武器則兩方都會被毀滅,被称为“恐怖平衡”。這是根據戰略中的嚇阻理論:要避免有人使用強大武器就必需部署這樣的武器。此一策略實際上是一種纳什均衡,雙方都要避免最糟且有可能會發生的結果-滅絕。.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相互保證毀滅 · 查看更多 »

白宮

白宮(White House)是美國總統官邸與主要辦公場所,位於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西北區,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自1800年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入住以來,白宮就是美國歷任總統在位時的居所。 白宮由愛爾蘭裔建築師設計,工程期為1792年至1800年,建材使用白色的,風格則是新古典主義式樣。第三任總統湯瑪斯·傑佛遜於1801年搬入白宮後,他和建築師為了隱蔽白宮馬廄與儲藏室,而在白宮每側增添少許列柱。到了1814年,英軍在1812年戰爭中縱火摧毀華盛頓特區,白宮內部遭受火焚,外觀也被燒黑。待美軍收復華盛頓後,美國政府便立刻重建白宮,第五任總統詹姆斯·門羅於1817年10月搬進部分重建完成的白宮行政官邸。其後白宮建築工事仍持續進行,美國政府分別於1824年和1829年完成增建白宮南、北面的門廊。 隨著美國政府逐漸擴大,白宮作為辦公場所顯得越來越擁擠。第二十六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於1901年要求白宮內所有辦公室遷往新建成的白宮西廂辦公室,八年後第二十七任總統威廉·霍華·塔虎脫擴建西廂辦公室,並增建橢圓形辦公室作為總統辦公室之用。主建築部分,三樓原本用作閣樓,也在1927年轉為總統家庭的起居空間。至於與傑佛遜柱廊相連的,落成後便一直用作處理白宮的社交事務,接待訪客、民眾與外賓,並於1946年改建擴大辦公空間。1948年,美國政府發現白宮的外部承重牆與內部木樑並無效用。第三十三任總統哈瑞·S·杜魯門任內便拆除白宮所有房間,以鋼樑作為白宮新建築結構的承重建材;此工程完工後,白宮所有房間才再度重建。 今日的白宮建築群包括行政官邸、西廂、東廂、與布萊爾宮等建物。行政官邸共有五層,包括、大廳層、國家層、第二層與第三層。而一般語境下所稱的「白宮」,通常是對「美國總統行政辦公室」或總統行政與顧問團隊的轉喻,如「白宮宣布……」。此外,由於白宮是,其產權屬於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是「總統公園」的一部分。2007年,白宮獲美國建築師學會評選為美國最受喜愛的建築第二名。.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白宮 · 查看更多 »

白俄羅斯

#重定向 白俄罗斯.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白俄羅斯 · 查看更多 »

莫迪凱·瓦努努

莫迪凱·瓦努努(מרדכי ואנונו,),又名約翰·克羅斯曼(John Crossman),是前以色列核武技術員,聲稱由於反對大殺傷力武器,1986年向英國傳媒揭露以色列核武計劃。其後他被以色列情報特務局(俗稱摩薩德)的特工誘至意大利後,被以色列情報人員下藥及綁架。他被帶到以色列,在一場閉門審訊中被定罪。 瓦努努被囚18年,有超過11年被單獨囚禁。2004年刑滿出獄後,他受到言論和行動上極多限制。出獄後有數次因違反限制令被捕,包括數次接受外國記者訪問及企圖離開以色列。他說他在囚時受到以色列當局「殘酷且野蠻的對待」,又說他要是沒從猶太教改信基督教,待遇便會不同。 2007年瓦努努因違反假釋條件被判囚6個月。這次判刑連控方也意外,控方預期會判緩刑。國際特赦組織隨後發新聞稿,謂「本組織認為莫迪凱·瓦努努是良心犯,並呼籲立即無條件釋放其人。」2010年10月,瓦努努因懷疑與外國人接觸,違反2004年的出獄條件而被捕,判囚3個月。 瓦努努在國際上視為內部告發者,以色列視之為叛國者。揭發美國政府軍事機密的丹尼爾·艾爾斯伯格,稱瓦努努為「核子時代的卓越英雄」。.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莫迪凱·瓦努努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安理會1718號決議

#重定向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718号决议.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聯合國安理會1718號決議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安理會1874號決議

#重定向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874號決議.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聯合國安理會1874號決議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

联合国(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缩写作 ONU;United Nations,缩写作 UN 或 U.N.)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间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取代國際聯盟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 到2018年中為止,聯合國共193個成員國,包括除梵蒂岡城國以外所有无争议的主權國是联合国会员国。在聯合國遍及世界的辦事處中,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通過全年舉行定期會議來決定實體和行政議題。聯合國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合國大會(主要的審議機構)、安理會(以決定對和平與安全的某些決議)、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以協助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合作和發展)、秘書處(為聯合國提供所需的研究、資訊和設施)、國際法院(主要的司法機構)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當前不活躍)。其他重要的聯合國機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的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和自願捐贈。聯合國現今有六種工作语言,分別為:阿拉伯语、汉语(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联合国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联合国安理会、安全理事会、安理会,是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之一。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在聯合國規章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其中五大常任理事國拥有一票否決權。.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中的常任成員,五個创始成员国是二战期间同盟国中的五大国。其中,中國和俄羅斯的代表政權曾有所改變。如中國原由中華民國代表、俄羅斯原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代表。.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 查看更多 »

菲律宾

菲律賓共和國(Republika ng Pilipinas;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通稱菲律賓,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其地理位置處於西太平洋,北隔呂宋海峽與臺灣相望,南隔西里伯斯海與印度尼西亚相望,西隔中国南海與越南相望,東邊則為菲律宾海。作為一個座落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熱帶國家,菲律賓常年飽受地震與颱風侵襲,然而其氣候環境也造就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菲律賓群島由7,641個島嶼組成,可分為呂宋島、-zh:米沙鄢群岛;zh-tw:維薩亞斯群島;zh-hk:維薩亞斯群島;zh-sg:米沙鄢群島;-和zh:棉兰老岛;zh-tw:民答那峨島;zh-hk:棉蘭老島;zh-sg:棉兰老岛;-三大島群。其國內人口約9,300萬,加上約1,100萬海外菲律賓人,2015年時總人口破億(世界第12名),成為東南亞第二個人口破億的國家。菲律賓群島上的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該地區最早的居民,隨後南島民族的遷徙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的發展,各地分別受到了印度文化、中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影響。 1521年麥哲倫探險隊航海抵達此地,隨後西班牙人於1565年至1571年期間開始陸續佔領菲律賓群島,展開長達300多年的統治。19世紀末期,菲律賓經歷了對西班牙革命、美西战争及美菲战争之後,成為美國殖民地,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被日本佔領,並在戰後獨立。美國在當地留下了英文的主導地位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認同。獨立至今,菲律賓經歷過數次的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動盪、貪污問題及社會不安成為了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此外,其國內還有嚴重的貧富差距。但是,近年來菲律賓的經濟有所改善,海外打工移民陸續歸國,特別是北部各島嶼、马尼拉的建設達到新興國家水平,該國並榮獲了亞洲四小虎的称号。.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菲律宾 · 查看更多 »

非洲人国民大会

非洲人国民大会(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简称非国大(ANC),是目前南非最大的政党。1994年5月起,该党同南非共产党和南非工会大会组成的执政联盟“三方联盟”一直掌握全国政权。该党现有党员约70万人。.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非洲人国民大会 · 查看更多 »

衛報

《衛報》(The Guardian),英國的全國性綜合內容日報。1819年爆發彼得盧屠殺事件,創刊人英國記者John Edward Taylor揭露事件的事實。1821年,《曼徹斯特衛報》創刊,因總部設於曼徹斯特而得此名。1855年改為日報。1872年起,斯科特主持编务,将《曼徹斯特衛報》变得高雅生动,奠定了该报成为全国性高级报纸的基础。1959年《曼徹斯特衛報》更名為《衛報》,成为英国第二大高级报纸。《衛報》總部於1964年遷至倫敦,不過於曼城和倫敦均設有印刷設施。一般公眾視《衛報》的政治倾向為左派,《衛報》受到重視的領域包括世界主義觀點、文藝報導和評論、外國通訊。《衛報》與《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同為英國三個著名的高级报纸。.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衛報 · 查看更多 »

飛毛腿飛彈

飞毛腿导弹(Scud)是一个已经被大众接受了的词汇,指苏联在冷战时期开发并被广泛出口的一系列的战术弹道导弹。这个名称是从北約代號为SS-1飞毛腿得来的,它包括了苏联的从R-11、R-17、 R-300厄尔布鲁士的一系列导弹。飞毛腿这个名字还被媒体指别的国家根据苏联原型广泛发展的许多种导弹。如在美国有时指飞毛腿SCUD被泛指为任何国家的不是从西方原型发展出来的弹道导弹。.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飛毛腿飛彈 · 查看更多 »

西德

西德(Westdeutschland),或聯邦德國,是对1949年5月至1990年10月之間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之俗稱。.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西德 · 查看更多 »

西莫·赫許

西莫·邁倫·赫許(Seymour Myron Hersh,又稱Sy Hersh, ),生於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市,著名调查报导記者與編輯,普利茲獎得主。他定期投稿到《紐約客》。 1969年,他報導了越戰中的美萊村屠殺,開始聞名,並因此獲得1970年普利茲國際報導獎。2004年,他報導了美軍在巴格达中央监狱的非法監禁與刑求,同樣引起社會關注。.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西莫·赫許 · 查看更多 »

西蒙與舒斯特

西蒙與舒斯特(Simon & Schuster)是CBS集團旗下的公司,於1924年由理查德·西蒙和麥斯·林肯·舒斯特在紐約創立,是美國的六大出版商之一,與兰登书屋、企鹅出版集团等齊名。.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西蒙與舒斯特 · 查看更多 »

駐韓美軍

韓美軍(United States Forces Korea, USFK),是對美軍派駐大韓民國部队的統稱,總部位於首爾的龍山基地。與駐日美軍的性質不同,是因為朝鲜战争時期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进入韩国参战,但韓戰事實上尚未結束,在停戰後美军未撤離並且簽訂美韩共同防御条约,於1954年起長期駐留。從1990年代開始隨著冷戰瓦解和美軍重新編制,正在逐步縮減之中。 美國總統小布什執政時代大幅改編駐韓美軍,並交辦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唐納德·倫斯斐於2003年宣布重編首爾以北美軍調動計畫。2011年,設定部屬28,500人的規劃,目前總現有兵力約29,086人。駐韓美軍司令同時兼任聯合國軍司令、韓美聯合司令部司令。.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駐韓美軍 · 查看更多 »

駐日美軍

日美軍(United States Forces Japan,在日米軍,簡稱USFJ)是用以泛稱並且根據美日安保條約第六條而駐留在日本國内的美國軍隊。駐日美軍司令由美國空軍第五航空隊司令兼任,階級為空軍中將。.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駐日美軍 · 查看更多 »

詹氏情報評論

#重定向 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詹氏情報評論 · 查看更多 »

贝拉克·奥巴马

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全名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Barack Hussein Obama II,),是美國政治人物,从2009年至2017年任第44任美國總統。他是首位美国非裔总统。2005年至2008年代表伊利诺伊州担任美國聯邦參議員,从1997年至2004年担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 奥巴马出生於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他在夏威夷长大,但童年时期也在华盛顿州和印度尼西亚分别生活了一年和四年。在1983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之后,他在芝加哥做一名社区活动组织者。1988年奥巴马进入了哈佛法学院,在那成为了哈佛法律评论的第一名非裔总编辑。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民权律师,并从1997年至2004年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任宪制性法律教授。1997年当选伊利诺州参议员,并担任职务直至2004年参选联邦参议员。同年因意想不到的参议员初选胜利,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和以绝对优势胜出参议员选举,成为全美知名的政治人物。2007年2月10日,他正式宣佈参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同年6月赢得民主党初选,並在联邦选举中战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約翰·麥凱恩获得了胜利。2009年10月9日,获頒诺贝尔和平奖。 2017年1月,奧巴馬以60%的民意支持率结束任期。現定居华盛顿特区。.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贝拉克·奥巴马 · 查看更多 »

费利克斯·加亚尔

费利克斯·加亚尔·戴梅(Félix Gaillard d'Aimé) 法国激进党政治家,1957年11月—1958年5月任第四共和国总理。他是自拿破仑起最年轻的法国政府首脑。 原为国家税务局高级公务员,二战期间参加抵抗运动财政委员会和激进党,1946年当选夏朗德省议员。在第四共和国期间多次出任政府部长,尤其是在1957年任经济和财政部长。他在1957年成为总理,他的任期只持续了几个月,就被法国国民议会的不信任投票推翻。1958年到1961年他担任激进党主席,领导一个中间偏左和中间偏右政党的联盟。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后,继承担任议员。1970年7月他在一场游艇事故中丧生。.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费利克斯·加亚尔 · 查看更多 »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जवाहरलाल नेहरू,)是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也是印度在位时间最長的總理,1952年印度第一次大選獲勝,连任总理。他是印度獨立運動的參與人,主張印度要從大英帝國獨立,同時更為人所知的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他活躍於二戰後的國際政治舞台上,經常被人稱呼为博學尼赫魯(पंडित,班智達在梵語和印地语及英語中有大博學者的意思),尤其在印度,他更被稱呼為偉大的學者(पंडित जी Panditji,加上जी ji一词表示尊敬之意)。 尼赫魯在印度獨立運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同時被甘地信任而得以成為他的繼任者。尼赫鲁终其一生都是費邊主義的倡导者。印度獨立後,為了解決貧窮问题,尼赫鲁一直重視公共部門的表現,使得他的經濟政策充滿社會主義色彩。.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 查看更多 »

超级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Supercomputer),指能够执行一般个人电脑无法处理的大资料量与高速运算的计算机,规格与性能比个人计算机强大许多。现有的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大都可以达到每秒一兆(万亿,非百万)次以上。「超级计算」(supercomputing)這名詞第一次出現,是在1929年《纽约世界报》关于IBM为哥伦比亚大学建造大型報表机(tabulator)的报导。 1960年代,超级计算机由麥可·徐(Michael Tsui)在Control Data Corporation裡设计出来并领先市场直到1970年代克雷创立自己的公司──克雷研究。凭着他的新设计,他控制了整个超级计算机市场,并占据颠峰位置长达五年(1985年-1990年)。到了1980年代,正值小型计算机市场萌芽阶段,大量小型对手加入竞争。在1990年代中期,很多对手受不了市场的冲击而消声匿迹。今天,超级计算机成了一种由像IBM及惠普等大型计算机公司所特意设计的计算机。虽然这些公司通过不断并购其他公司而增强了自己的经验,克雷研究依然是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巨头之一。.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超级计算机 · 查看更多 »

路透社

路透通讯社(Reuters),简称路透社,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體新聞通訊社,提供各類新聞和金融數據,在128個國家運行。路透提供新聞報導給報刊、電視台等各式媒體,並向來以迅速、準確享譽國際。另一方面,路透提供工具和平台,例如股價和外幣匯率,讓交易員可以分析金融數據和管理交易風險;同時路透的系統讓客戶可以經由網際網路完成買賣,取代電話或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買賣大廳等人工交易方式,它的電子交易服務串連了金融社群。 路透的服務分為四個部份:買賣與交易、研究與資產管理、企業和媒體,其中超過90%的收入來自金融服務業務:對股票、外幣匯率、以及債券等資訊的分析、處理、發送,以及相關產品的開發。 路透社总部位于英国,是加拿大汤姆森集团控股的新闻服务和金融市场数据供应商,该集团业务包括全球各地的报纸、广播。而新闻报道的收入占不到10%。它的主要业务是提供金融市场信息和交易的产品。这些措施包括市场数据,如股票价格和货币汇率,研究和分析,以及交易系统,使经销商购买和出售这些资产作为货币和股票在电脑屏幕上而不是通过电话或在交易大厅一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在其他方面的服务,最值得注意的是分析的40000家公司债务债权,竞争者包括彭博新聞社和道琼斯通讯社。.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路透社 · 查看更多 »

雞(学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是原鸡属原鸡中被人類驯化而成的亚种,是家畜及家禽中數量最多,分佈也最廣的,2003年的總數超過二百四十億隻,世界上雞的數量比所有其他的鳥都多。家雞最初的馴化作為家禽目的是為人們提供肉、蛋等食品,為人們提供廉價優質的動物蛋白質。.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鸡 · 查看更多 »

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縮寫為MIT)是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成立於1861年,當時目的是為了響應。學校採用了辦學,早期著力於應用科學與工程學的實驗教學。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在二戰及冷戰期間,致力開發電腦、雷達及慣性導航系統技術;戰後的防禦性科技研究使學校得以進一步發展,教職員人數及校園面積在的帶領下有所上升。大學於1916年遷往現在位於查爾斯河北岸的校址,沿岸伸延逾,佔地。 擁有6間學術學院、32個學系部門的麻省理工學院常獲納入全球最佳學府之列。學校一直聞名於物理科學與工程學的教研,但在近代亦大力發展諸如生命科學、經濟學、管理學、語言學等其他學術範疇。別名「工程師」的麻省理工體育校隊合計31支,涵蓋不同項目,學生因此可參與不同類型的跨校體育聯賽。 ,著名麻省理工師生、校友或研究人員包括了91位諾貝爾獎得主、52位國家科學獎章獲獎者、45位羅德學者、38名麥克阿瑟獎得主、6名菲爾茲獎獲獎者、25位图灵奖得主。此校同時具很強的創業文化,由其校友所創辦的公司利潤總值相當於全球第十一大經濟體。.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麻省理工学院 · 查看更多 »

軍事情報

軍事情報(Military intelligence),係指運用在軍事用途上的情報,屬於情報活動的其中一種。收集軍事情報的目的在提供大量有用的資訊,並加以分析建議,以輔助決策者制定軍事戰略。 軍事情報的收集範圍與目標不一定限於敵對勢力,也有可能收集軍事同盟、友好勢力,或者中立勢力。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有至少兩個以上的軍事情報收集單位,以提供交叉比對參考。.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軍事情報 · 查看更多 »

軍事戰略

克劳塞维茨將戰略定義為「如何使用戰爭手段以達成戰爭目的的學問」;李德哈特定義為「使用以及分配軍事工具以達成政策目標的藝術」。就以現代用法而言,戰略分為多種層次,傳統的戰略指軍事戰略(Military Strategy),亦即是戰爭的前置規劃、軍事行動的詳細計畫,武力的運動與處置等等。而加上了政治層面,亦即戰爭的指導,則被稱之為大戰略(grand Strategy),此外還有包含經濟、心理各層面的總體戰略(Total Strategy),以及野戰戰略(現在指為戰術Tactic)等較為低層面的說法,但大體來說戰略指的是具有「總體性」的規劃。.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軍事戰略 · 查看更多 »

黑市

黑市,又稱地下市場,即不依官方法定的市場活動,是一种地下经济。.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黑市 · 查看更多 »

轻水反应堆

轻水反应堆(Light Water Reactor, LWR)是指使用普通水作为冷却剂及慢化剂的核反应堆,包括沸腾水堆和加压水堆,是目前世界上核反应堆的主要堆型。 与重水反应堆相比,轻水反应堆比较廉价,减速效率也高。据统计,1992年运行的413座核电站中,轻水堆核电站约占64.15%,装机容量约占80%,加上正在建设和已经订货的轻水堆核电站将占80%,装机容量将占90%。.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轻水反应堆 · 查看更多 »

龍捲風戰鬥轟炸機

旋风戰鬥機(Panavia Tornado)是一种由英国、西德及意大利联合开发的双引擎可变后掠翼战斗机家族。主要依功能分成三種型號:IDS(阻絕打擊)、ADV(防空攔截)、ECR(電戰/偵查)於1974年8月14日進行首次飛行。 開發並生產此機的帕那維亞飛機公司(Panavia)分別是由來自德國的、來自英国的英國宇航(即以前的英國飞机公司)和來自義大利的阿藍尼亞航太等三家歐洲軍火商集結而成。 龍捲風第一次飛行在1974年8月14日,英國皇家空軍、義大利空軍和德國空軍現在仍然使用這型戰機,波斯灣戰爭的國際合作延續了它以後在此三國創立龍捲風訓練中心的服務窗口、三國訓練和評估單位之經營由英國皇家空軍的科提斯摩爾基地(RAF Cottesmore)負責(位在英國米德蘭平原的拉特蘭)。包括所有延伸型,992架分布在三夥伴開發國和沙烏地阿拉伯這四國。仍在使用中的飛機,目前都已計劃替換成歐洲2000颱風式戰機,之後全面退役。.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龍捲風戰鬥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迪莫納

迪莫納是以色列的城市,位於該國中部,由南部區負責管轄,始建於1955年,面積29.88平方公里,每年平均降雨量約100毫米,海拔高度約550米,2007年人口33,600。.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迪莫納 · 查看更多 »

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

《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Partial Test Ban Treaty, PTBT),全称《禁止在大氣層、-zh-cn:外层空间; zh-tw:太空; zh-hk:太空;-和水下進行核武器試驗條約》,是一个限制核武器试验的国际条约。 该条约禁止了除在地下外的一切核武器试验。其目标是减缓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和防止核武器试验造成地球大气中过量的放射性尘埃。1963年8月5日苏联、英国和美国在莫斯科签署该条约,同年10月10日生效。.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 · 查看更多 »

船帆座事件

船帆座事件,又称维拉事件或南大西洋闪光事件,指美国核爆炸探测卫星船帆座号(Vela)于1979年9月22日格林威治标准时间零时53分探测到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交界处发生“双闪”的事件。这次事件引起多个组织的数年调查,成为以色列可能拥有核武器的“证据”之一,但事件的原因至今仍是谜团。.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船帆座事件 · 查看更多 »

鈾(Uranium)是一種銀白色金屬化學元素,屬於元素週期表中的錒系,化學符號為U,原子序為92。每個鈾原子有92個質子和92個電子,其中6個為價電子。鈾具有微放射性,其同位素都不稳定,并以鈾-238(146個中子)和鈾-235(143個中子)最为常见。鈾在天然放射性核素中原子量第二高,仅次于钚。其密度比鉛高出大約70%,比金和鎢低。天然的泥土、岩石和水中含有百萬分之一至百萬分之十左右的鈾。採礦工業從瀝青鈾礦等礦物中提取出鈾元素。 自然界中的鈾以三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鈾-238(99.2739至99.2752%)、鈾-235(0.7198至0.7202%)、和微量的鈾-234(0.0050至0.0059%)。鈾在衰變的時候釋放出α粒子。鈾-238的半衰期為44.7億年,鈾-235的則為7.04億年,因此它们被用于估算地球的年齡。 鈾獨特的核子特性有很大的實用價值。鈾-235是唯一自发裂變的同位素。鈾-238在快速中子撞擊下能夠裂變,屬於增殖性材料,即能在核反應爐中經核嬗變成為可裂變的鈈-239。鈾-233也是一種用於核科技的可裂變同位素,可從自然釷元素製成。鈾-238自發裂變的機率极低,快中子撞擊可诱导其裂變;鈾-235和233可被慢中子撞击而裂变,如果其质量超过临界质量,就都能夠維持核連鎖反應,在核反应过程中的微小质量损失会转化成巨大的能量。这一特性使它们可用于生产核裂变武器与核能发电。耗尽后的鈾-235发电原料被称为貧鈾(含238U),可用做钢材添加剂,製造贫铀弹和裝甲。.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鈾 · 查看更多 »

阿卜杜勒·萨拉姆

罕默德·阿卜杜勒·萨拉姆(محمد عبد السلام,),巴基斯坦理論物理學家。 由於「關於基本粒子間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的統一理論的,包括對弱中性流的預言在內的貢獻」,薩拉姆與謝爾登·格拉肖、史蒂文·溫伯格共同獲得197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萨拉姆是首位穆斯林諾貝爾科學獎項得主,也是首位巴基斯坦籍諾貝爾獎得主。.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阿卜杜勒·萨拉姆 · 查看更多 »

阿尔及利亚

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國(الجمهورية الشعبية الديمقراطية الجزائرية),简稱阿爾及利亞(الجزائر,),是非洲北部阿拉伯馬格里布的一个国家。阿爾及利亞的陸地面積居非洲國家之冠、地中海國家之冠和阿拉伯國家之冠,排全球第10位。国土濒临地中海,东邻利比亚、-zh-hant:突尼西亞;zh-hans:突尼斯-,东南和南部分别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部和摩洛哥相连。 阿尔及利亚这个国名来自城市名、首都阿尔及尔,其阿拉伯语的含义是“群岛”,指的是以前该市海湾处的四个岛屿,1525年之后这四个岛逐渐和大陆连成一体了。 阿尔及利亚于1962年从法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 阿尔及利亚最主要的政党是民族解放阵线,政权一直由他们掌握。但是许多阿尔及利亚人并不感到满意,他们反对民族解放阵线的中央集权式的统治。1991年12月, 出乎意料地在议会选举第一轮投票中获胜,随后遭到了军方--干涉,并且延期第二轮选举,以防止出现一个由极端主义者领导的强权政府。阿尔及利亚内战隨之爆發,直至2002年結束。.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阿尔及利亚 · 查看更多 »

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Republika e Shqipërisë)是一个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国家。阿尔巴尼亚西隔亚得里亚海和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南面则与希腊接壤,东临馬其頓,东北是科索沃,北接蒙特內哥羅。首都是地拉那,其國際代碼為AL。在冷战时期,阿尔巴尼亚是社會主義國家。阿爾巴尼亞為歐洲中最不發達和收入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但在近年已有顯著的改進。在2009年阿爾巴尼亞正式加入北約。在2014年6月,欧盟已接纳阿尔巴尼亚为欧盟候选国,而在2018年4月歐盟已批准阿爾巴尼亞在2018年6月展開入盟談判。 阿爾巴尼亞國旗上繪有一隻黑色的雙頭雄鷹,沿自15世紀抵抗鄂圖曼帝國入侵的領袖斯坎德培的印章,所以雄鷹是民族英雄斯坎德的象徵,故此阿爾巴尼亞也有“山鷹之國”之稱。.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阿尔巴尼亚 · 查看更多 »

阿曼

阿曼苏丹国(阿拉伯语:سلطنة عُمان),简称阿曼,是位於西南亚洲,阿拉伯半岛东南沿海的国家,北部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接壤,西面毗邻沙地阿拉伯,西南靠近也门。阿曼的海岸南部和东部临阿拉伯海,东北方则抵阿曼湾。 阿曼地区在上古时代称作“马干”,中国明朝時称其为“祖法儿”。17世纪晚期,阿曼成为印度洋强国,与葡萄牙、英国争夺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控制权。19世纪是阿曼的鼎盛时期,领土横跨霍尔木兹海峡,延伸至现今的伊朗和巴基斯坦,南至东非沿海地区及桑给巴尔群岛。20世纪,阿曼逐渐沦为英国保护国。历史上,阿曼的首都马斯喀特是波斯湾、印度洋地区的主要贸易港口。 阿曼为君主专制国家。苏丹卡布斯·本·赛义德·阿勒赛义德自1970年以来一直是阿曼的世袭领袖,目前是中东地区在位时间最长,世界第三长的现任统治者。 阿曼石油储量居全球第25位。201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阿曼列为世界上在过去40年里发展最完善的国家。有别于邻国以石油为支柱产业的经济体,阿曼的经济主要依赖于旅游业和鱼、枣椰子、农产品贸易。阿曼被世界银行定义为高收入经济体,2017年的全球和平指数中,阿曼位列第70名。.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阿曼 · 查看更多 »

蘇聯

#重定向 苏联.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蘇聯 · 查看更多 »

蘇格蘭

蘇格蘭(英語、低地蘇格蘭語:Scotland,;Alba)是大不列颠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下屬的構成國之一,位於大不列顛島北部,英格蘭之北,被大西洋環繞包圍,東部濱臨北海,西南濱臨北海海峽和愛爾蘭海,由約790多個島嶼組成。以格子花紋、風笛音樂、畜牧業與威士忌而聞名。雖然外交、軍事、金融、總體經濟政策等事務上受英國國會管轄,但蘇格蘭對於內部的立法、行政上,擁有一定程度的自治,在聯合王國内規模僅次於英格蘭。.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蘇格蘭 · 查看更多 »

赫爾辛基協議

#重定向 赫尔辛基协议.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赫爾辛基協議 · 查看更多 »

赫芬顿邮报

《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是一個美國的多語言網路傳媒。該傳媒由阿里安娜·赫芬頓、、安德魯·布萊巴特及創辦,並以新聞報導及其評論平台之形式開始運作於2005年5月9日。其立場被認為偏向左派社會自由主義。 自從被美國線上於2011年2月收購之後,阿里安娜·赫芬頓成為赫芬頓郵報傳媒集團之主席及總編輯; 同年,赫芬頓郵報之網站流量一度超越《紐約時報》網站。 2012年,赫芬頓郵報成為第一個獲得普立策獎的商業性網路傳媒。 2016年8月11日,阿里安娜·赫芬頓因過度疲勞等緣由宣布辭職並表示將另創事業。.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赫芬顿邮报 · 查看更多 »

藍色跳鼠

蓝色跳鼠(Gerboise Bleue)是法国第一个核试验的名称。这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发生在1960年2月13日(阿尔及利亚撒哈拉大沙漠),在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1954年至1962年)。 Gerboise是跳鼠,是一种沙漠啮齿动物,而蓝色是法国國旗的第一个颜色。因此,第二次和第三次炸弹分别被命名为“白色”(Gerboise Blanche)和“红色”(Gerboise Rouge).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藍色跳鼠 · 查看更多 »

间谍

谍是指潜入敌对势力或竞争对手从事秘密刺探情报或是进行破坏活动工作的人,以此来使其所效力的一方有利。古代亦稱作細作。打入敵方组织內部并取得公开合法身份的稱為臥底。根据业务领域不同,间谍可分为军事间谍与工业间谍(或稱商業間諜、經濟間諜);根据秘密工作性质不同,可分为情报间谍(刺探情报)、行动间谍(颠覆、破坏、宣传煽动等)、联络间谍(策反勾连)等。间谍为多方势力同时服务,称为“多重間諜”或“多面諜”。反间谍,也称“反谍(报)”、防諜、肃伪。 法律意义上,间谍一般指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勾连策划、配合的活动。境内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经济间谍活动不构成刑事法律概念的“间谍”。.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间谍 · 查看更多 »

鈽(Plutonium,--)是原子序数94、元素符號為Pu的放射性超鈾元素。它屬於錒系金屬,外表呈銀白色,接觸空氣後容易腐蝕、氧化,在表面生成無光澤的二氧化鈽。鈽有六种同素異形體和四種氧化態,易和碳、鹵素、氮、矽起化學反應。鈽暴露在潮濕的空氣中時會產生氧化物和氫化物,其體積最大可膨脹70%,屑狀的钚能自燃。它也是一种放射性毒物,会於骨髓中富集。因此,操作、處理鈽元素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鈽是天然存在於自然界中質量最重的原子。它最穩定的同位素是鈽-244,半衰期約為八千萬年,足夠使鈽以微量存在於自然環境中。 鈽最重要的同位素是鈽-239,半衰期為2.41萬年,常被用來製造核子武器。鈽-239和鈽-241都易于裂變,即它們的原子核可以在慢速熱中子撞擊下產生核分裂,釋出能量、伽馬射線以及中子輻射,從而形成核連鎖反應,並應用在核武器與核反應爐上。 鈽-238的半衰期為88年,並放出α粒子。它是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的熱量來源,常用於驅動太空船。 鈽-240自發裂變的比率很高,容易造成中子通量激增,因而影響了鈽作為核武及反應器燃料的適用性。 分離鈽同位素的過程成本極高又耗時費力,因此鈽的特定同位素時幾乎都是以特殊反應合成。 1940年,格倫·西奧多·西博格和埃德溫·麥克米倫首度在柏克萊加州大學實驗室,以氘撞擊鈾-238而合成鈽元素。麥克米倫將這個新元素取名Pluto(意為冥王星),西博格便開玩笑提議定其元素符號為Pu(音類似英語中表嫌惡時的口語「pew」)。科學家隨後在自然界中發現了微量的鈽。二次大戰時曼哈頓計劃則首度將製造微量鈽元素列為主要任務之一,曼哈頓計劃後來成功研製出第一個原子彈。1945年7月的第一次核試驗「三一试验」,以及第二次、投於長崎市的「胖子原子彈」,都使用了鈽製作內核部分。關於鈽元素的人體輻射實驗研究並在未經受試者同意之下進行,二次大戰期間及戰後都有數次核試驗相關意外,其中有的甚至造成傷亡。核能發電廠核廢料的清除,以及冷戰期間所打造的核武建設在核武裁減後的廢用,都延伸出日後核武擴散以及環境等問題。非陸上核試驗也會釋出殘餘的原子塵,現已依《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明令禁止。.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钚 · 查看更多 »

钠(Natrium,化学符号:Na)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原子序数是11,相对原子质量为23。鈉单质不會在地球自然界中存在,因為鈉在空氣中會迅速氧化,並與水產生劇烈反應,所以常見於化合物中,元素狀態的鈉通常以特殊物質(如石蠟、煤油)保存,以防與空氣中的水份或氧氣產生化合物。.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钠 · 查看更多 »

邓稼先

邓稼先()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12届中共中央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邓稼先 · 查看更多 »

重水

重水(或称氘代水,化学式D2O或者2H2O)是水的一種,它的摩尔质量比一般水要重。普通的水(H2O)是由兩個只具有質子的氫原子和一個氧16原子所組成,但在重水分子內的兩個氫同位素氘,比一般氫原子有各多一個中子,因此造成重水分子的質量比一般水要重。地球上的水大約有 6,400分之一是半重水(HDO)。 由於普通水和重水都是由相同數量的氫和氧原子組成,兩者的化學反應皆會接近相同。但在物理上,重水的凝固点(即固態水的熔點)和沸點比普通水稍高,在一個大氣壓力下,重水的凝固點是攝氏3.82度,沸點是攝氏101.4度,密度為1.1056g/cm3。 有另一種重水稱為半重水,HDO,它只有一個氫原子是多一個中子的重氫。一般的半重水都並不純正,通常是50%HDO,25%的H2O 及 25%的D2O。除了由重氫組成的重水分子外,還有一種由重氧原子(氧17或氧18)組成的重水分子,稱為「重氧水」。由於分離出重氧水分子的難度較高,因此提煉純正重氧水的成本會比重氫水為高。.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重水 · 查看更多 »

臨界質量

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是指維持核子連鎖反應所需的裂變材料質量。不同的可裂變材料,受核子的性質(如裂變橫切面)、物理性質、物料型狀、純度、是否被中子反射物料包圍、是否有中子吸收物料等等因素影響,而會有不同的臨界質量。 剛好可以產生連鎖反應的組合,稱為已達臨界點。比這樣更多質量的組合,核反應的速率會以指數增長,稱為超臨界。如果組合能夠在沒有延遲放出中子之下進行連鎖反應,這種臨界被稱為即發臨界,是超臨界的一種。即發臨界組合會產生核爆炸。如果組合比臨界點小,裂變會隨時間減少,稱之為次臨界。 恩里科·費米最先發現超臨界組合,不一定同時是超過即發臨界。他的發現開展了受控制的連鎖反應的研究,後來發展的核子反應堆及核能都是出於這一發現。.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臨界質量 · 查看更多 »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原名《自由日報》,於1987年改名)是一家創立於1980年4月17日的臺湾平面报纸媒体。發行者全名為「自由時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自由時報 · 查看更多 »

自然 (期刊)

《自然》(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期刊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权威及最有名望的学术期刊之一,首版於1869年11月4日。虽然今天大多数科学期刊都专一於一个特殊的领域,《自然》是少数(其它类似期刊有《科学》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依然发表来自很多科学领域的一手研究论文的期刊。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每年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是在《自然》中以短文章的形式发表的。 《自然》的主要读者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但期刊前部的文章概括使得一般公众也能理解期刊内最重要的文章。期刊开始部分的社论、新闻及专题文章报道科学家一般关心的事物,包括最新消息、研究资助、商业情况、科学道德和研究突破等。期刊也介绍与科学研究有关的书籍和艺术。期刊的其余部分主要是研究论文,这些论文往往非常紧密,非常具有技术性。 在《自然》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光荣的,《自然》上的文章经常被引用,这有助于晋升、获得资助和获得主流媒体的关注。因此科学家之间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文章上的竞争非常强。但是与其它专业的科学杂志一样,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在发表前编辑选择其他在同一领域有威望的、但与作者无关的科学家来检查和评判文章的内容。作者要对评审做出的批评给予反应,比如更改文章内容,提供更多的试验结果,否则的话编辑可能拒绝该文章。.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自然 (期刊) · 查看更多 »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指地球或一些区域上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事物以自然的状态呈现。這是一個環境涵蓋了所有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自然環境可分為幾個主要組成部分:.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自然环境 · 查看更多 »

里氏地震規模

里氏地震规模(Richter magnitude scale),亦稱近震震級(local magnitude, ML),是一種表示地震规模大小的標度。它是由观测点处地震儀所記錄到的地震波最大振幅的常用對數演算而來。所以,震級相差1代表振幅相差10倍,而所釋出的能量則相差約32倍。由於地震儀的位置一般並不在震中,考虑到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以及其它干扰因素,計算時需減去观测点所在地地震規模所應有的振幅之對數。.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里氏地震規模 · 查看更多 »

金正恩

金正恩(,) 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現任第三代最高领导人,目前兼任朝鲜劳动党委员长、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和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2012年至2016年间的黨內職稱是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其军衔为元帅。 金正恩於2010年9月27日及9月28日分別就任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委員和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在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權位僅次於父親金正日,當時的黨內排名也僅次於包括總書記金正日在內的五位中央政治局常委,被認為是承繼政權的第一步。其父金正日逝世後,在完全接任金正日空缺下來的職位之前,朝鮮官方已開始稱金正恩為黨政軍的最高領導人,象徵其第三代領導人的地位確立。 金正恩於2012年4月11日和4月13日分别出任勞動黨第一書記和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並將勞動黨總書記和國防委員會委員長職務永久保留給金正日。2016年5月的朝鲜劳动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获推举为党委员长,2016年6月的最高人民会议上获推举为国务委员会委员长。 2012年7月17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委员会、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决定,授予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金正恩有两个大学学位:金日成綜合大学的物理学学位和金日成軍事綜合大學的步兵指揮官和炮兵學学位。 金正恩自2018年3月起多次訪問中國,三個月內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陸續進行了3度會面。金正恩稱讚習近平總書記是朝鮮非常尊敬和信賴的偉大領導人。 2018年4月27日朝韓首腦會晤,金正恩於东八区時間上午8時30分跨越北緯38度的軍事分界線與韓國總統文在寅會晤,成為朝韓停戰65年後首位踏入韓國領土的朝鮮領導人。 金正恩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於2018年6月12日在新加坡举行历史性的朝美首脑会议。.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金正恩 · 查看更多 »

金正日

金正日(朝鮮語:김정일,),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世襲第二代最高領導人,生前擔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及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等職務。金正日是朝鮮建國領導人金日成長子,其母為金正淑。金正日经过最高人民会议选举,擔任最高领导人,領導朝鮮長達17年。 1992年4月20日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朝鲜语称军衔为“军事称号”),2012年2月14日被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事称号。2012年4月11日的劳动党代表会议上被拥戴为“永远的总书记”,将朝鲜劳动党总最高领导人的职称改为“第一书记”;在13日的第12届最高人民会议第5次会议上被拥戴为「永远的国防委员会委员长」。.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金正日 · 查看更多 »

長崎市原子彈爆炸

長崎市原子彈爆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由美軍對日本長崎市發起的一次核攻擊,發生於日本標準時間1945年8月9日上午11時02分(UTC+9),亦是人類歷史上第2次(也是最後一次)於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第1次為8月6日對廣島市的核攻擊)。投下的原子彈名為「胖子」,屬於Mk-3型原子彈。當時長崎市人口有240,000人,戰後估計死者149,000人,而建築物大約36%受到全面燒燬或破壞。 對日本本土投下原子彈的戰略意義重大,其目的在於利用核子武器威懾日本,打擊日軍作戰意願,並瓦解其本土決戰戰略。最後在長崎市原子彈爆炸6天后(1945年8月15日),正式宣布日本投降。 如果是將長崎縣、長崎市的「長崎」以片假名寫成「ナガサキ()」的情況,通常是在描述長崎市原子彈爆炸的事件。.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長崎市原子彈爆炸 · 查看更多 »

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为标志,蘇聯最高蘇維埃于次日(1991年12月26日)通過決議宣佈苏联停止存在,立国69年的苏联從此正式解體。苏联解体代表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次大戰,二戰)结束后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并对20世纪末的国际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原来被苏联控制的欧洲国家在苏联解体后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外交自主权,美国也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由俄罗斯为主导的苏联解体,继承国家俄罗斯丧失25%的领土,丧失如此巨大的领土只有列宁签定的《布列斯特和约》可相比,但二战后,《布列斯特和约》失去的领土除芬兰外全部收复,苏联解体后国际形势已不可能好像以往一样通过武力扩张领土,俄罗斯要收复丧失的领土变得遥遥无期,苏联解体后被认为是苏联解体主要责任人的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民望长期处于低位。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甚至一些前苏联异见人士对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口诛笔伐认为他们是俄罗斯的民族罪人。.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苏联解体 · 查看更多 »

鋰的同位素

鋰(原子量:6.941(2))目前共觀測到7個同位素,其中有2個是穩定的,分別是6Li和7Li,除了穩定的之外,半衰期最長的是8Li,半衰期有838毫秒,其次是9Li,有187.3毫秒,之後其他的同位素半衰期都在8.6毫秒以下。而4Li是所有同位素裡面半衰期最短的同位素,只有 7.58043秒。.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鋰的同位素 · 查看更多 »

英國國防部

國防部(Ministry of Defence,縮寫作 MoD)是負責履行英國政府國家防務政策的政府部門,也是英國軍隊的上級業務單位。 英國國防部申明的主要目標是保衛英國及其利益,並加強國際和平和穩定。隨着蘇聯解體和冷戰結束,國防部近期不再側重備戰常規軍事威脅,而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國際恐怖主義和失敗國家當作對英國利益的首要威脅。國防部也管理英國海陸空三軍的日常運作、應急預案和國防採購。.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英國國防部 · 查看更多 »

英國軍隊

英国軍隊(英文:British Armed Forces),官方名稱為「女王陛下的軍隊」(Her Majesty's Armed Forces),但是有時在法律上稱為“君主之武裝隊伍”(Armed Forces of the Crown),由英國君主擔任英國陆、海、空三軍總司令、由英國國防部內的國防委員會管理。 英国軍隊受到英國國會的委托,保護英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的職責、促進英國政府廣泛的安全利益、出力支援國際及維持和平。英國軍隊經常活躍地參與北約和其他盟國的軍事行動。在人員上,英国軍隊的主要優勢是其人員訓練的精良品質與完善的制度,而不是人員的數量多寡。英國常備軍費開支僅次於美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世界排行第三(以美元計算,不考量各國的物價),也是世界核武第四多的軍力,只在美國、俄羅斯和法國之後,英国軍隊是北约第四大常设部队,仅次于美国军队、土耳其軍隊和法国军队。英軍在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部署海外駐軍,阿森松島、巴林、伯利茲、百慕大、英屬印度洋領地、文萊、加拿大、塞浦路斯、福克蘭群島、德國、直布羅陀、肯尼亞、蒙特塞拉特、尼泊爾、卡塔爾和新加坡均設有海外駐地和設施,總計超過4萬人。.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英國軍隊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英国广播公司

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縮寫:BBC;又譯「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以強調其公營地位)是英国的一家资金主要来自英国国民缴纳的电视牌照费且独立运作的公共媒体,也是世界最大的公共广播公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BBC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广播业务。在1955年英国独立电视台成立之前,BBC一直是全英国唯一的电视、电台广播公司。今天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包括书籍出版、报刊、英语教学、交响乐团、互联网新闻服务。.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英国广播公司 · 查看更多 »

英国首相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Prime Minister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the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即英国首相,或简称“联合王国首相”、“英相”、“英揆”(揆,本意即宰相),前稱大不列顛首相,代表英国王室和英國公民执掌英國行政权力的最高官员、英国政府首脑。在一般情况下,国会下议院的多数党党魁或者执政联盟的领袖自动成为首相人選,人选经由君主确认及任命后,才正式成为首相。英國歷史上,首相一般會兼任第一财政大臣一職,伦敦唐寧街10號即为第一财政大臣之宅邸。根据实际情况有時會設立副首相作為副職。.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英国首相 · 查看更多 »

英国报刊列表

这是一份英国报刊列表。 英国报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严肃报章:由于版面较大,被称为大报,这些报章有時被统称为“优质报章 ”;另一类报章严肃性较低,他们更多地报道明星或有趣的信息而较少报道政治及国际新闻:由于版面较小,被称为小报,这些报章有時被统称为“通俗报章 ”。小报又分为更加哗众取宠的“红标题”报纸,如《太阳报》和《镜报》,和中间市场报纸,如《每日快报》和《每日邮报》。 在电视喜剧《是,首相》中,虚构的首相吉姆·哈克如此向内阁文官解释英国主要报章的读者: 近年来,《独立报》和《泰晤士报》更换为濃縮報,極為紧密式的報刊格式,只比小报大一点。《卫报》从2005年9月开始使用“柏林版式”,稍比紧密式大一点,其周日姊妹刊《观察家》也随之更改。.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英国报刊列表 · 查看更多 »

英美特殊關係

#重定向 英美關係.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英美特殊關係 · 查看更多 »

英迪拉·甘地

英迪拉·普里雅达希尼·甘地(इन्दिरा प्रियदर्शिनी गान्धी,Indira Priyadarshini Gandhi,),分別擔任兩屆印度总理,在最後任期期間遇刺身亡。英迪拉·甘地是印度獨立後首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的女兒,是印度近代最為著名及存有爭論的政治人物之一。她一方面為印度在冷戰時期的發展作出了不少貢獻,但另一方面亦因政治管理上的方針而令其政績上蒙上陰影。因其領導印度期間的政治方針相當硬朗、立場堅定,故後人亦稱其為“印度鐵娘子”。.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英迪拉·甘地 · 查看更多 »

雅克·希拉克

傑克·勒内·希哈克(Jacques René Chirac,發音:;),法国政治家,前法国總統兼安道爾大公。.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雅克·希拉克 · 查看更多 »

雅虎

雅虎(Yahoo!)是美國Oath公司旗下網路服務部門,品牌旗下知名服務有入口網站、電子信箱、體育以及新聞等服務。目前總部位於加州的森尼韋爾市。.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雅虎 · 查看更多 »

耶魯大學出版社

耶魯大學出版社是美國耶魯大學的。它於1908年由 George Parmly Day 創建, 在1961年成為耶魯大學的官方部門,但財政和運作自主。 截至2009年,耶魯大學出版社每年出版約300本精裝本新書和150本平裝本新書,出版書籍超過6000本。其出版的書已榮獲五次國家圖書獎,兩次,八次普利策獎。.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耶魯大學出版社 · 查看更多 »

F-15鷹式戰鬥機

F-15鷹式戰鬥機(F-15 Eagle),是一款美國開發生產的全天候、高機動性的戰術戰鬥機。以及針對獲得與維持空優而設計的它,是美國空軍現役的主力戰機之一。F-15是由1962年展開的F-X(Fighter-Experimental)計劃發展出來。在戰機世代上,按照原先的欧美标准被歸類為第三代戰機(现在已和俄罗斯标准统一为第四代战机),與F-16,美國海軍的F-14、F-18,法國的幻象2000,俄羅斯的米格-29、米格-31、米格-35、Su-27、Su-30、Su-33、Su-35,中國的J-10等是同一世代。 為了替代除役的F-111执行穿透打擊任務,1988年出现了一個有名的衍生型F-15E打擊鷹式戰鬥轟炸機,这是一款非常成功的全天候打擊戰鬥機。F-15已經出口到日本、以色列、韓國、新加坡、沙特等國家。除日本外其余用戶均已獲得了類似於F-15E的出口型號戰鬥轟炸機。美軍擁有約700架F-15戰鬥機。.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F-15鷹式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F-15E打擊鷹式戰鬥轟炸機

F-15E攻击鷹式戰鬥轟炸機(F-15E Strike Eagle)是美國空軍的全天候打擊戰機,用於深入敵人後方對地面目標之阻絕。衍生自F-15空優戰機的F-15E,在沙漠風暴行動中,它證明了它能深入打擊敵高價值目標,及執行密接空中支援任務,進行空陸協同作戰。 虽然官方的绰号是“打击鹰”(Strike Eagle),但F-15E在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中更为流行的绰号是“泥鸡”(Mudhen)。.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F-15E打擊鷹式戰鬥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F-16戰隼戰鬥機

F-16戰隼(F-16 Fighting Falcon)是由通用動力公司(現為洛克希德馬丁)所研製。原先設計為一款輕型戰鬥機,輔助美國空軍主流派心目中的主力戰機F-15,形成高低配置,後來演化為成功的多功能飛機。在战机世代上为第四代战机(美国标准为第三代战机)。 F-16戰隼的優異的性能是他在外銷市場成功的原因,現在於26個國家服役中。它是現役西方戰鬥機當中產量最大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機種,已經製造超過4,500架。儘管美國空軍的訂單已經生產完畢,但是仍然繼續為外銷而生產。 据悉,戰隼的原始設計針對越戰的經驗並且強調視距內的纏鬥能力,許多設計像是第一次集中在這架飛機上,包括:側置操縱桿、傾斜座椅以及線傳飛控系統。也是美国第一种有能力进行9G过载机动的战斗机。F-16的官方名稱是「戰隼」,但飞行员以1970年代的電視劇《星際大爭霸》(Battlestar Galactica)中出現的毒蛇星際戰鬥機(Viper Starfighter)之名,為其取了「毒蛇」(Viper)的綽號。.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F-16戰隼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Lenta.ru

Lenta.ru(;艺术化后为LƐNTA·RU)是一家俄语在线新闻报纸,总部设在莫斯科,由俄罗斯集团Interros以及漫步者(Rambler)传媒集团所持有。它是俄罗斯最受欢迎的在线资源之一,每日访问量超过60万。 2010年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它是俄罗斯博客圈中被引用最多的新闻来源。 2014年3月12日,其老板解雇了主编。在84人中,包括总干事在内的39名员工失去了工作, 其中包括32名新闻记者、5名摄影编辑和6位管理员。其员工发表声明称,此举旨在安排一个由克里姆林宫直接控制的主编,并将网站变成一个宣传工具。新闻自由代表将此举看作审查制度的一种表现。 加利纳·季姆琴科与约20名新闻记者辞去了在Lenta.ru的工作,而后创办了新的网络报纸。.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Lenta.ru · 查看更多 »

LGM-30義勇兵洲際彈道飛彈

LGM-30義勇兵洲際彈道飛彈(LGM-30 Minuteman)是美国的一种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ICBM),隶属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主要被设计来投送核弹头。它的名称来源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義勇兵。在2005年LGM-118A和平守護者飛彈退役後,美國現役的陸基洲際彈道飛彈就只剩LGM-30G義勇兵三型(LGM-30G Minuteman-III)。它也是美国核三位一体攻擊戰力的陸基打擊環節。 LGM中的“L”代表“发射井发射”,“G”代表“打击地面目标”,“M”代表“导弹”。 美国空军现在大约有450枚该型号导弹,分别保存在蒙大拿州马姆斯特罗姆空军基地、北达科他州米诺特空军基地和怀俄明州F.E.沃伦空军基地。 File:Minuteman III in silo 1989.jpg|发射井内的一枚義勇兵三型彈道飛弹 Minuteman-3 Museum.jpg|義勇兵三型模型 File:Minuteman I.jpg|義勇兵一型彈道飛弹 File:minuteman3launch.jpg|義勇兵三型試射 Minuteman III Launch Control.JPG|發射控制位 W78_MK12A_RV_Minuteman_III_bus.jpg|三彈頭散射模式 Minuteman III MIRV path.svg|多彈頭攻擊彈道 Minuteman versions.jpg|四種型號 U.S. Army Gen.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LGM-30義勇兵洲際彈道飛彈 · 查看更多 »

MIM-14飛彈

#重定向 勝利女神飛彈.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MIM-14飛彈 · 查看更多 »

MSNBC

MSNBC是美國的一個全天播放的有線電視新聞頻道,在加拿大也可收看。頻道名稱「MSNBC」是結合了「Microsoft」(微軟)和「NBC Universal」兩間公司。 與MSNBC分屬兩間不同公司的msnbc.com,是一個以NBC新聞家族頻道為主的新聞網站,內容包括原創的報導和影片,以及來自NBC新聞和其他合作夥伴,如《紐約時報》、《新聞週刊》和《華盛頓郵報》。 頻道是在1996年由微軟和通用電器公司(GE)的NBC共同出資成立,後者現為NBC環球公司(NBC Universal)。在創立初期MSNBC是由微軟和NBC共同經營,而2005年12月23日NBC環球宣佈買下电视頻道的主要股份,微軟的持股僅剩18%。MSNBC與姊妹頻道CNBC同樣共用NBC標誌中的彩虹孔雀圖案。 2012年7月15日,微軟與NBC發表聲明,結束16年的合作關係,NBC收購微軟持有的50%股票,網站改名為nbcnews.com,因此MSNBC亦被视为NBC的姊妹台。.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MSNBC · 查看更多 »

RDS-1原子彈

RDS-1(РДС-1),是蘇聯第一個核試驗武器。在西方,它的代號是Joe-1,參考自苏联领导人史太林名字約瑟夫的昵称。 經過高度機密的研究開發後,RDS-1在1949年8月29日於哈薩克的第一次試爆。RDS-1是所構思的,當時官方稱其為實驗室第二號,但自1946年4月起內部文件將它定性為與辦公室或基地一樣的事物。1948年,鈾-235工廠在車里雅賓斯克附近建成。.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RDS-1原子彈 · 查看更多 »

柏林圍牆

柏林圍牆(Berliner Mauer)是德国分裂期间,东德政府环绕西柏林边境修筑的全封闭的边防系统。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67.8公里,最初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東德政府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或“强化边境”(Befestigte Staatsgrenze),其目的是阻止东德居民逃往西柏林以前往西德。由于柏林墙把西柏林地区如孤岛一般包围封锁在东德范围之内,因而也被称之为“自由世界的橱窗”(Schaufenster der freien Welt)。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也成为了分割东西欧的铁幕的一个象征。 柏林墙的建立是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之间冲突导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原德國首都柏林被分割為東柏林與西柏林;柏林墙修建之前,约有350万东德居民逃离苏联占领区以及之后的东德和东柏林地区,其中1949年到1961年间约260万人。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波兰人和捷克斯洛伐克人也把柏林视为通往西方的通道。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西柏林前往西德和其他西欧国家。柏林墙修建后在1961至1989年间这类逃亡被大幅限制下来,约有5000人在此期间尝试翻越柏林墙。1960年起《开枪射击令》生效,东德边防军允许对非法越境者开枪射击,此举于1982年甚至通过立法被合法化。据截止2009年的统计,被枪杀人数约在136至245人之间,确切死亡人数目则不得而知。 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政治变革,邻国波兰和匈牙利政府的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在数周的抗议活动后,1989年11月9日东德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西德以及西柏林,当晚柏林墙因故在东德居民的压力下被迫开放。随后数周中欣喜的人群凿下柏林墙作为纪念品,1990年6月东德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柏林墙的倒塌为结束东德共產党的独裁统治,东德政府的倒台以及两德统一铺平了道路,一年后的1990年10月3日两德最终统一。.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柏林圍牆 · 查看更多 »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文/斯洛伐克文:Československo),是一个存在於1918年至1992年的欧洲国家,解体後演變為两个独立國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捷克斯洛伐克 · 查看更多 »

東德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简称「民主德国」(德語縮寫:DDR)、「東德」或「民德」,是存在于1949年到1990年的一个中欧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10月7日在德国苏占区成立,首都为东柏林。民主德国位于现今德国的东北部,面积为107,771平方公里,与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波兰接壤,北部为波罗的海。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时与西德合併。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被大多数人视作苏联的一个卫星国。1948年苏联占领当局将权力移交给德国的共产党领导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随后在1949年成立。东德人口的很大一部分都不认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1953年发生了六一七事件,苏联驻德部隊参与了镇压。东德成立初期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外逃问题,在1950年代有270万东德居民由于政治或经济因素非法越境到西德。除建立两德边境外,1961年东德政府沿西柏林边境修建了柏林墙以阻止东德居民通过西柏林逃往西方,并对越境者加以射杀。另外,东德的国家安全部——史塔西对整个社会的异见者和社会活动进行着严密的监控和压制。国家教育机构被要求按照马列主义的原则培养社会主义特性的人才。政治权力在1989年前由德国统一社会党掌握,其对各岗位的干部选拔政策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他政党仅能通过统一社会党领导的国家阵线参与政治活动。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经济体制为计划经济,依照五年计划组织生产并分配消费品。其国民经济高度国有化,对先前的私有企业进行了强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以人民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贸易组织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等集体生产单位替代。东德建立了就业保障制度,且与西德相比具有较高的妇女就业率,东德也成为了当时东方阵营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国家对日用消费品采取補貼措施以降低物价,然而国民经济无法满足居民对部分食品和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不得不通过从西方进口,同时增加了国家的债务。 政治上的不民主以及经济上的问题导致了东德居民的不满情绪,在昂纳克拒绝效仿苏联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后,东德的离境人数开始增加,并爆发了持续的抗议活动。1989年发生了一场非暴力的革命,当时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領導的苏联政府拒绝干涉这一事件。这场革命结束了统一社会党专制,次年举行了自由选举,随后--国际协商签订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最後东德于1990年10月3日併入西德成为一个统一的德国。.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東德 · 查看更多 »

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nuclear reactor)是一种启动、控制并维持核裂变或核聚變链式反应的装置。相对于核武爆炸瞬间所发生的失控链式反应,在反应堆之中,核变的速率可以得到精确的控制,其能量能够以较慢的速度向外释放,供人们利用。 核反应堆有许多用途,当前最重要的用途是产生热能,用以代替其他燃料加热水,产生蒸汽发电或驱动航空母舰等设施运转。一些反应堆被用来生产为医疗和工业用途的同位素,或用于生产武器级钚。一些反应堆运行仅用于研究。当前全部商业核反应堆都是基于核裂变的。今天,在世界各地的大约30个国家里有被用于发电的大约450个核反应堆。.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核反应堆 · 查看更多 »

核子反應爐列表

這個列表將全球核子反應爐根據國家或地區的英文名稱按字母排列。.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核子反應爐列表 · 查看更多 »

核子動力潛艇

核子動力潛艇,简称核子潜艇、核潜艇,是以核反應爐為動力來源的潛艇。由於這種潛艇的生產與操作成本,加上相關設備的體積與重量,採用這種動力來源的潛艇幾乎都是軍事用途,僅有少數核子潛艇是用於科學研究用途。.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核子動力潛艇 · 查看更多 »

核三角

#重定向 核三位一体.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核三角 · 查看更多 »

核供應國集團

核供應國集團(Nuclear Suppliers Group,NSG)為一跨國組織,成立於1974年,希望透過保護、監管、限制出口及轉運等方式,管控可能與核武相關的原物料及技術,以遏止核武在全球散佈。 该集团通过“核转让准则”及“与核有关的两用设备、材料、软件和相关技术的转让准则”实施出口控制,进口国需要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保障监督作为核出口条件,严格控制敏感核物项及技术的出口;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核供應國集團 · 查看更多 »

核冬天

核冬天假说是一個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理論,它預測了一場大規模核戰爭可能產生的氣候災難。核冬天理論認為使用大量的核武器,特別是對像城市這樣的易燃目標使用核武器,會讓大量的煙和煤煙進入地球的大氣層,這將可能導致非常寒冷的天氣。必须指出的是,核冬天是基于数据化模型的假设,对于该假设的准确性并没有决定性的论证,在最新研究中(2006),科学家认为原版的核冬天理论的模型有误,而实际上的14-20度降温只会持续几小时,并在3-4个月内恢复正常。.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核冬天 · 查看更多 »

核動力

核动力(nuclear power,也稱原子能或核能)是利用可控核反应来获取能量,然后产生动力、热量和电能。该术语包括核裂变,核衰变和核聚变。产生核电的工厂被称作核电站,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包括反应堆和汽轮发电机。核能在反应堆中被转化为热能,热能将水变为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利用核反应来获取能量的原理是:当裂变材料(例如铀-235)在受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发生核裂变时,核能就会以热的形式被释放出来,这些热量会被用来驱动蒸汽机。蒸汽机可以直接提供动力,也可以连接发电机来产生电能。世界各国军队中的某些潜艇及航空母舰以核能为动力(主要是美國)。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資料,2007年全球電力有13.8%由核能提供。截至2014年9月,全世界共有437个核电机组处于运行状态,总装机容量为374.5吉瓦,虽然不是所有的核反应堆都正在发电。超过150艘使用核动力推进的舰船已被建造,由超过180个核反应堆提供提供动力。 核动力相關的重大事故包括三哩岛核泄漏事故(1979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1986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2011年)和一些核动力潜艇事故。在各種能源的事故之中,按照每个单位发电的人命损失计算,核电的安全记录優于其他几种主要的发电方式。 If you cannot access the paper via the above link, the following link is open to the public, credit to the authors.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核動力 · 查看更多 »

核燃料

核燃料(nuclear fuel)是指可被核反应堆利用,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产生实用核能的材料。核燃料既能指燃料本身,也能代指由燃料材料、结构材料和中子减速剂及中子反射材料等组成的燃料棒。 核燃料具有在所有实际燃料来源中最高的能量密度。.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核燃料 · 查看更多 »

核聚变

--,是将两个较轻的核结合而形成一个较重的核和一个很轻的核(或粒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在此过程中,物质没有守恒,因为有一部分正在聚变的原子核的物质被转化为光子(能量)。核聚变是给活跃的或“主序的”恆星提供能量的过程。 两个较轻的核在融合过程中产生质量亏损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两个轻核在发生聚变时因它们都带正电荷而彼此排斥,然而两个能量足够高的核迎面相遇,它们就能相当紧密地聚集在一起,以致核力能够克服库仑斥力而发生核反应,这个反应叫做核聚变。 舉個例子:两个質量小的原子,比方說兩個氚,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會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中子和氦-4,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 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根据质能方程E.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核聚变 · 查看更多 »

核裂变

核裂变(;),--,是指由較重的(原子序数較大的)原子,主要是指鈾或鈽,分裂成较輕的(原子序数较小的)原子的一種核反應或放射性衰變形式。核裂变是由莉澤·邁特納、奥托·哈恩及奥托·罗伯特·弗里施等科學家在1938年發現。原子彈以及核电站的能量来源都是核裂变。早期原子彈應用鈽-239為原料製成。而鈾-235裂變在核電廠最常見。 重核原子經中子撞擊後,分裂成為兩個較輕的原子,同時釋放出數個中子,並且以伽马射线的方式釋放光子。釋放出的中子再去撞擊其它的重核原子,從而形成鏈式反應而自發分裂。原子核分裂時除放出中子還會放出熱,核電廠用以發電的能量即來源於此。因此核裂变產物的結合能需大於反應物的的結合能。 核裂变會將化學元素變成另一種化學元素,因此核裂变也是核遷變的一種。所形成的二個原子質量會有些差異,以常見的可裂变物质同位素而言,形成二個原子的質量比約為3:2。大部份的核裂变會形成二個原子,偶爾會有形成三個原子的核裂变,稱為,大約每一千次會出現二至四次,其中形成的最小產物大小介於質子和氬原子核之間。 現代的核裂变多半是刻意產生,由中子撞擊引發的人造核反應,偶爾會有自發性的,因放射性衰變產生的核裂变,後者不需要中子的引發,特別會出現在一些質量數非常高的同位素,其產物的組成有相當的機率性甚至混沌性,和质子发射、α衰變、等單純由量子穿隧產生的裂变不同,後面這些裂变每次都會產生相同的產物。原子彈以及核电站的能量来源都是核裂变。核燃料是指一物質當中子撞擊引發核裂变時也會釋放中子,因此可以產生鏈式反應,使核裂变持續進行。在核电站中,其能量產生速率控制在一個較小的速率,而在原子彈中能量以非常快速不受控制的方式釋放。 由於每次核分裂釋放出的中子數量大於一個,因此若對鏈式反應不加以控制,同時發生的核分裂數目將在極短時間內以幾何級数形式增長。若聚集在一起的重核原子足夠多,將會瞬間釋放大量的能量。原子彈便應用了核分裂的這種特性。製成原子彈所使用的重核含量,需要在90%以上。 核能發電應用中所使用的核燃料,鈾-235的含量通常很低,大約在3%到5%,因此不會產生核爆。但核電廠仍需要對反應爐中的中子數量加以控制,以防止功率過高造成爐心熔毀的事故。通常會在反應爐的慢化劑中添加硼,並使用控制棒吸收燃料棒中的中子以控制核分裂速度。從鎘以後的所有元素都能分裂。 核分裂時,大部分的分裂中子均是一分裂就立即釋出,稱為瞬發中子,少部分則在之後(一至數十秒)才釋出,稱為延遲中子。.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核裂变 · 查看更多 »

核试验

核試驗(nuclear test),又稱核試爆,是为了军事研究和科学研究目的,對核爆炸装置或核子武器在预定条件下作出實際的爆破試驗。不少國家在20世紀均發展出核武並試驗,有關部門可透過這些試驗去瞭解這些武器如何運作。其主要目的是:鉴定核爆炸装置的威力及其他性能,验证理论计算和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为改进核武器设计或定型生产提供依据;在核爆炸环境下研究核爆炸现象学和各种杀伤破坏因素的变化规律;研究核爆炸的和平利用等。它是一项规模很大、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协同配合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科学试验。然而在歷史上大部分的核試驗中,多半帶有政治上威嚇的意味。.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核试验 · 查看更多 »

核軍備競賽

核軍備競賽是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及它們的盟友為了在核戰爭上稱霸的一場軍備競賽。冷戰時,除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外,其他國家亦發展出核武技術,但這些國家的核彈頭數目都不足以和美蘇兩國相比。.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核軍備競賽 · 查看更多 »

核電廠

#重定向 核电厂.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核電廠 · 查看更多 »

核武器

--,也叫--或原子武器,簡稱核武,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電磁脈衝、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来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主要包括核分裂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稱為原子弹)和核融合武器(亦稱為氫彈,分为两級及三級式)。亦有些还在武器内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轻元素,以增大辐射强度扩大污染,或加強中子放射以殺傷人員(如中子弹)。 除此以外,核武器還可以根據用途而細分為戰略核武器及戰術核武器,前者是一般意義上的核武器範疇,為大當量的核武器和遠射程,後者則屬於小當量和近射程。其中,後者可用於戰爭前線。戰術核武器的概念以及發展相對戰略核武器為遲緩,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後多年才逐步形成的,而戰術核武器需要對核能技術的要求亦較高以及複雜,其前提是要擁有戰略核武器。 有紀錄的核武器的研發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由納粹德國率先提出方案,美國方面的計畫則晚了數個月。但由於當時錯誤的實驗方向與發展,令希特勒認為開發核武器的費用將會過於龐大,加上原先德國有興趣的是核子反應所能提供的能源而並非核武,因此放棄開發核武器。 當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後,大量的德國科學家分散至各國持續研究,進一步幫助了西方國家與蘇聯在核能方面的技術發展。.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核武器 · 查看更多 »

核武爆炸當量

#重定向 核武器当量.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核武爆炸當量 · 查看更多 »

核战争

核戰爭、核子戰爭,简称核战,是指使用核子武器作戰的战争。在核武器历史上,核武器實際在戰爭上使用,只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核战争 · 查看更多 »

楊甦棣

楊甦棣(Stephen M. Young,),美國外交官,生於華盛頓特區。就讀衛斯理安大學,獲得學士學位;接著進入芝加哥大學,獲得碩士及博士學位。曾任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AIT)臺北處處長和美國駐港總領事。.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楊甦棣 · 查看更多 »

概率

--率,舊稱--率,又称或然率、機會率或--、可能性,是数学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一个在0到1之间的实数,是对随机事件发生之可能性的度量。 概率常用來量化對於某些不確定命題的想法"Kendall's Advanced Theory of Statistics, Volume 1: Distribution Theory", Alan Stuart and Keith Ord, 6th Ed, (2009), ISBN 978-0-534-24312-8,命題一般會是以下的形式:「某個特定事件會發生嗎?」,對應的想法則是:「我們可以多確定這個事件會發生?」。確定的程度可以用0到1之間的數值來表示,這個數值就是機率William Feller, "An Introduction to Probability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Vol 1), 3rd Ed, (1968),Wiley,ISBN 978-0-471-25708-0。因此若事件發生的機率越高,表示我們越認為這個事件可能發生。像丟銅板就是一個簡單的例子,正面朝上及背面朝上的兩種結果看來機率相同,每個的機率都是1/2,也就是正面朝上及背面朝上的機率各有50%。 這些概念可以形成機率論中的數學公理(參考概率公理),在像數學、統計學、金融、博弈論、科學(特別是物理)、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電腦科學及哲學等學科中都會用到。機率論也可以描述複雜系統中的內在機制及規律性。.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概率 · 查看更多 »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欧洲 · 查看更多 »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简称欧安组织;英文: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縮寫:OSCE)是世界上主要的國際組織之一,前身是1975年於冷戰期間成立的“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是世界目前唯一包括所有欧洲国家在内的机构,負責維持歐洲的局勢穩定。 目前該組織共有57個成員國,除了歐洲國家,還包括美國、加拿大、蒙古國及中亞五國。.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 · 查看更多 »

武裝力量

#重定向 武装力量.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武裝力量 · 查看更多 »

殖民地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非宗主國本土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殖民地的特色是宗主國的文化、經濟等綜合實力皆優於被殖民地的地區;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文化、資本、技術,進行建設,控制殖民地区。因此宗主國不会把首都迁入殖民地内,亦不会為了統治被殖民地区更改宗主國的制度。而是針對殖民地區打造合適的管理制度,為宗主國獲取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远离宗主国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比勒陀利亞

普利托里亞(Pretoria),是位於南非豪登省(Gauteng)北部的城市,亦是南非的行政首都。南非總統府位於這個城市內,各國使館亦集中於此城的使館街,所以事實上--是南非的政治決策中心。城市建於1855年,以布爾人領袖-zh-hans:比勒陀利乌斯;zh-hk:普利托里奧斯;zh-tw:普利托里奧斯;-的名字命名,不過使用殖民者的名字使得當前城市名稱還有爭議。市內種滿不同的花草樹木,故亦有“花園城”的美譽。.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比勒陀利亞 · 查看更多 »

氚(法語,德語,英語,荷蘭語: Tritium;符号:T或3H),注音:ㄔㄨㄢ;拼音:chuān(1);客家話:con1。亦稱超重氫,是氫的同位素之一,元素符號為T或3H。它的原子核由一顆質子和兩顆中子所組成,並帶有放射性,會發生β衰變,放出電子變成氦-3,其半衰期為12.43年。 由於氚的β衰變只會放出高速移動的電子,不會穿透人體,因此只有大量吸入氚才會對人體有害。 在地球的自然界中,相比一般的氫氣,氚的含量極少。氚的產生是當宇宙射線所帶的高能量中子撞擊氘核,其氘核與中子結合為氚核。 氚与氘之用途類同,都是制造氢弹的原料。另外氚還可做為不需電源、有自發光能力,供暗處識別用的氚管。 氚的半衰期只有12.43年,每過12.43年就要減少一半,所以地球誕生之初存在的氚早已衰變得無影無蹤了。自然界中的氚,是宇宙射線的產物,只有幾千克,物稀為貴,所以大部分是人工合成。.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氚 · 查看更多 »

氢弹

氢弹,又称热核武器,屬於核武器的一种。主要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核融合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来进行杀伤破坏,属于威力强大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美、俄、中、英、法)合法擁有熱核武器,2017年9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公開測試氢弹技术。.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氢弹 · 查看更多 »

氣體離心法

氣體離心法是一種製造濃縮鈾的機械式方法,用以從天然鈾中將鈾-238分離出鈾-235。離心機是依靠離心力原理運作,可以加速分子以上大小的物質。當圓筒狀物體開始旋轉,六氟化铀氣體就逐一通過各離心筒,逐漸累積純化。氣體離心法是取代早期氣體擴散法的核原料濃縮技術。此法的最大優點是取得濃縮鈾-235的過程可以比氣體擴散法節省相當多能量。.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氣體離心法 · 查看更多 »

氣象廳 (日本)

氣象廳()是日本國土交通省轄下的外局之一,根據《氣象業務法》成立,负责日本的氣象觀測、地震、火山及海嘯災害等監測工作。 日本氣象廳在2000年後擔任世界氣象組織的西北太平洋區域專責氣象中心,負責有關世界氣象組織對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北太平洋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達熱帶風暴或以上級別給予國際編號及命名工作。.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氣象廳 (日本) · 查看更多 »

沙皇炸彈

AN602(АН602),别称“沙皇炸彈”(Царь-бомба),是冷战期间蘇聯所製造的氫彈,總共製造兩枚,其中一枚於1961年10月30日在新地島試爆,另一枚作為研究與備用。它是人類至今所引爆過所有種類的炸彈中,體積、重量和威力上均为最強大的炸彈。它又被称为“库兹卡的妈妈”(Кузькина мать),这是一句俄国谚语,粗略翻译为“我们要你好看!”可能与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在1960年的联合国大会会议上,承诺给美国看看“库兹卡的妈妈”有关。 它的爆炸當量本來相當於一億噸的TNT炸藥,不過蘇聯當局憂心試爆後的核子落塵对環境的嚴重影响,會導致內政难题與外交风波,因此將核彈減半為5000萬噸的爆炸威力。儘管被削减了一半的威力,沙皇炸彈的威力依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投擲於廣島和長崎的「小男孩」原子彈的3800倍,「胖子」原子彈的2300倍。雖然蘇聯成功完成試爆,沙皇炸彈仍然從未列入現役武器,蘇聯軍方僅想要将沙皇炸彈作為蘇聯在軍力上的象徵與展示。 “沙皇”一词惯用于描述俄罗斯的巨型事物,如沙皇鐘、沙皇炮等。AN602拥有诸多别称,例如RDS-220(РДС-220)、RDS-202(РДС-202)、RN202、PH202、AH602、大伊凡、大伊万等,其中情局代号为“JOE 111”。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National Intelligence Estimate 11-2A-62,, (16 May 1962), pages 2 and 13.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沙皇炸彈 · 查看更多 »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王國(المملكة 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通称沙特或沙地阿拉伯(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是一個位於西亞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國家。面積約2,149,690平方公里,它是在阿拉伯世界中地理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阿爾及利亞。沙地阿拉伯北方與約旦和伊拉克接壤;東北與科威特接壤;東邊和卡塔爾、巴林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交界;東南方和阿曼接壤;南方則與也門交界。它是唯一一個同時擁有紅海和波斯灣海岸線的國家,而它大部分的土地由不宜居的沙漠及貧瘠的荒野組成。 現時的沙地阿拉伯由四個本來分明的區域——漢志、內志、部分和部分(阿西爾)組成。沙地阿拉伯王國是於1932年由伊本·沙特成立,他由1902年奪回沙特王朝歷史領地利雅得開始,相繼以征服統一了以上的四個區域。該國從此便一直是以根據伊斯蘭教原則、以君主專制的形式管治,瓦哈比派伊斯蘭教亦被稱為「沙特文化的首要特徵」Tripp, ''Culture Shock'', 2003: p.14。沙地阿拉伯有時被稱為「兩聖寺之地」,因它的範圍包括了伊斯蘭教中兩個最神聖的聖地:麥加的禁寺及麥地那的先知寺。 沙地阿拉伯是世界上石油生產量及輸出量最高的國家,它同時亦控制了全球第二大的烴儲藏。由於有石化燃料支持經濟,沙地阿拉伯被列為高收入經濟體之一,人類發展指數亦極高,且是唯一在二十國集團中的阿拉伯國家。但是,它在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中擁有最單一的經濟。它政治上保守偏右,作為伊斯蘭國教的背景為瓦哈比派,採用君主世襲制,且是由政教合一的威權政權實權統治,是被自由之家列為「不自由」的國家之一。沙地阿拉伯的國防開支在世界排行第四,又在2010至2014年在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世界軍備入口者排行中排行第二。它被分類為地域大國和中等強國。除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它亦是伊斯蘭合作組織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成員。 的限制使沙特阿拉伯曾成為世界上唯一不容許女性駕駛的國家。这一政策直至2017年才開始有所放寬,而沙特政府于2018年6月允许女性开车。.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沙特阿拉伯 · 查看更多 »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波兰 · 查看更多 »

泰国

泰王國(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Ratcha-anachak Thai,Kingdom of Thailand),通稱泰国(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Prathet Thai,Thailand),舊稱暹罗、暹邏(สยาม,Sayam,Siam),是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都及最大城市为曼谷。泰国国土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接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靠缅甸和安达曼海,东南亚国家联盟創始國之一。.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泰国 · 查看更多 »

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The Times),英国的一份於全国发行的綜合型日报,是一张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发挥巨大影響力的报纸。昔译《太晤士报》,又稱《倫敦時報》。 《泰晤士报》隶属於-zh-hans:鲁珀特·默多克; zh-hant:魯珀特·梅鐸;-的新闻集团。长期以来,《泰晤士报》一直被視为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泰晤士报》在英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上扮演了針砭時勢的角色。在被默多克收购後,《泰晤士报》风格渐趋保守。該報在政治立場上傾向支持英國保守黨。.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泰晤士报 · 查看更多 »

法屬玻里尼西亞

法屬玻里尼西亞(Polynésie française,塔希提語:Pōrīnetia Farāni)是法國在南太平洋的海外集體和自治国,由幾組玻里尼西亞群島組成,包括:馬克薩斯群島(即侯爵夫人群島)、社會群島、土阿莫土群島(含甘比爾群島)以及南方群島,於1843年歸屬法國。其中位於社會群島内部的塔希提島不僅是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也是法屬玻里尼西亞境內居住人口最多(約占總體人口75%)的島嶼,和首府帕皮提所在地。.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法屬玻里尼西亞 · 查看更多 »

法國國民議會

#重定向 國民議會 (法國).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法國國民議會 · 查看更多 »

法國軍事

法國軍队發展歷史悠久,對歐洲歷史甚至世界歷史都有多次關鍵影響力。現今的法国武装部队包含法國陸軍、法國海軍、法國空軍和法國國家憲兵隊。法國總統是三軍統帥,軍隊主要任務是防衛法國領土,第二是保衛親法國海外勢力,第三是維持世界穩定。 公開資料中軍隊總人數是779,450(2006年資料,其中259,050常備兵,419,000預備役,101,400國家憲兵隊),法軍在人數上是歐洲最大軍隊暨世界第13大軍隊。法國常備軍費世界排行第五(以美元計算,不考量各國物價),也是世界核武第三多的軍力,只在美國和俄羅斯之後。 2007年7月31日,總統命令M.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法國軍事 · 查看更多 »

法國戰役

法國戰役(Bataille de France,德國將其稱為西方戰役(Westfeldzug))是德軍於1940年5月10日進攻法國和低地國家的軍事行動,從而結束了僵持半年多的假戰。作戰分為2個階段:將德軍部隊進攻比利時,吸引盟軍主力北上前往預定的防線迎擊,而其真正的主力「裝甲部隊」則穿過防禦鬆散的阿登山區,長驅直入盟軍後方,將其切斷補給與通訊並圍殲的「黃色行動」,該行動中英國遠征軍和許多法軍士兵在發電機行動中從敦克爾克成功撤退至英國本土。 德軍第2階段的作戰是6月5日開始的「紅色行動」,從法軍側翼包圍馬其諾防線的守軍,並南下進攻。在戰爭呈一面倒之勢時,義大利於6月10日向法國宣戰。法國政府遷至波爾多,巴黎設為不設防城市,並在6月14日被德軍所佔領。法國新任總理菲利普·贝当於6月17日發表--停戰宣言,並與德國簽署了停戰協定。對於軸心國來說,這場戰役是一個輝煌的勝利。法國被分為北部與西部的德國佔領區、東南部小區域的義大利佔領區和南方的附庸國「維希法國」,後者還在1942年11月10日被全面佔領,直到1944年盟軍登陸後才脫離德軍的控制,而低地三国則在1944年至1945年期間才相繼被解放。.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法國戰役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法国总统

法蘭西共和國總統(Président de la République française),簡稱法國總統,是法国的國家元首。總统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最高司令。 現時的法國是第五共和,根據1958年的《法國憲法》,法國總统與總理領導的內閣執掌行政權,由全體法國合資格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2002年前任期為7年),可連選連任一次。 另根据安道爾公國憲法,法國總统也是安道尔國家元首安道爾大公兩位大公之一(另一位是天主教烏赫爾教區主教)。.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法国总统 · 查看更多 »

法国总统列表

这是一个法国总统的列表。首位法国总统通常被认为是在1848年大选中获胜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后称帝成为拿破仑三世),当时法国处于第二共和时期。根据1958年的《法国宪法》,法国总统与总理领导的内阁执掌行政权,由全体法国合资格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2002年前任期为7年),可连选连任一次。.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法国总统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越戰爭

#重定向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法越戰爭 · 查看更多 »

法新社

法国新闻社(L'Agence France-Presse),简称法新社(AFP),是全球第一家通讯社,同时也是法国最大的通讯社,世界第三大通讯社,在美联社和路透社之后。 法新社总部设在巴黎,在约110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它通过法语、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德语和葡萄牙语向全世界发布消息。.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法新社 · 查看更多 »

洲際彈道飛彈

洲際彈道飛彈(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縮寫为 ICBM)是一種超远程彈道飛彈,射程在5500公里以上,設計用途為投遞一枚或多枚的核彈頭。該種導彈的威力強大,常被設想成導致世界末日的核戰爭中使用的武器。洲際彈道飛彈具有比中程彈道飛彈、短程彈道飛彈和新命名的戰區彈道飛彈更長的射程和更快的速度。然而以射程來區分飛彈種類總是帶有主觀性和一定的隨意性,所以目前並沒有普遍接受的定義嚴格地區分上述各種類型的導彈,所有定義都只在一定的學術群體內部能夠達成共識。 世界上試射成功的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是蘇聯的Р-7(蘇軍的暱稱是Семёрка,意為「老七」),北約代號SS-6「警棍」。這枚導彈於1957年5月15日從位於加盟共和國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試射成功,飛行了6000公里。 目前擁有可立即投入使用的洲際彈道飛彈(包括潛射導彈)的國家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朝鮮。在2002年,美國和俄羅斯達成《戰略武器限制談判》(SALT),將各自部署的洲際彈道導彈削減至不多於2200枚。 至於南亞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擁有中程彈道飛彈,而且正在研發洲際彈道飛彈。 普遍相信朝鮮正在研發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4彈道飛彈,該國在1998年和2006年進行的兩次飛彈試射未取得明顯的成功,但是2017年的試射已經達到洲際飛彈的理論水準,火星15彈道飛彈更達到了大國標準,只有極少數的國家才能建造,同時還要能運作這樣的飛彈。.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洲際彈道飛彈 · 查看更多 »

潛艇

潛艇或稱潛水艇、潛艦是能夠在水下运行的舰艇。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作業时间数小时的小型民用潜水探测器,大至可裝載数百人、連續潛航3-6个月的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按體積可分为大型(主要为军用)、中型或小型(袖珍潜艇、潜水器)和水下自动机械装置等。潛艇也是較早期就有的匿蹤載具。 大型潛艇多為圆柱形,船中部通常設立一个垂直结构(帆罩),早期称为“指挥塔”,帆罩多具有平直的矩形截面,早期多为阶梯形,內有通讯、感应器、潜望镜和控制设备等。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潛艇得到广泛運用,擔任许多大国海军的重要位置,其功能包括攻击敌人军舰或潜艇、近岸保护、突破封锁、侦察和掩饰特种部队行動等。潜艇也被用于非軍事用途,如海洋科学研究、抢救财物、勘探开采、科学侦测、维护设备、搜索援救、海底电缆维修、水下旅游观光、学术调查等,超级富豪甚至用為海下移动豪宅。 多數潛艇被認為是種的戰略武器(尤其是中大型的彈道飛彈潛艇與巡弋飛彈潛艇),在裁軍或擴軍談判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研發潛艇需要高度和全面的工业能力,目前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自行设计和生产軍用級潛艇。.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潛艇 · 查看更多 »

澳洲

#重定向 澳大利亚.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澳洲 · 查看更多 »

濃縮鈾

浓缩铀(Enriched Uranium),指经过同位素分离处理后,铀235含量超过天然含量的铀金属,与其相对的是贫化铀。.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濃縮鈾 · 查看更多 »

持久自由军事行动

持久自由行动(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是美国及其盟國所組成的聯軍,自2001年起開始執行、一連串針對蓋達組織和对該組織进行庇护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所采取之军事行动的總稱,也是俗稱反恐戰爭(War on Terror)、因為九一一事件而引起的軍事衝突之一部分。.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持久自由军事行动 · 查看更多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重定向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朝鲜半岛

朝鮮半島(),韩国称其为韩--半島(),是位於東北亞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海,有東亞橋梁之稱。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經长白山(又名“太白山”或“白头山”)与中国大陸相接,东南隔大韓海峽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西海”,大韓民國称“西海”)、大韓海峽、日本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東海”,大韓民國称“東海”)环绕。 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英中四国共同托管。此后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势力范围:苏联势力范围内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鮮)以及美国势力范围内的“大韓民國”(韓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因苏联等共产主义阵营国家缺席,导致当时美国等主导的联合国投票发动了联合国军支援韩国。联合国军支援的韩国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朝鲜最终在1953年签署停火协议,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政權,即今天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朝鲜半岛 · 查看更多 »

木爾坦

木爾坦(烏爾都語:مُلتان)位於傑納布河東的一座小山上,有人口380萬;是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城市。.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木爾坦 · 查看更多 »

朴吉淵

朴吉淵(박길연,),朝鮮外交官,曾任朝鮮外交部副部長與朝鮮常駐聯合國代表;現為朝鮮駐加拿大大使。 Category: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外交官 Category: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 Category:朝鮮駐加拿大大使 Category:朝鮮駐柬埔寨大使 Category:朝鮮駐哥倫比亞大使 박길연 Kil.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朴吉淵 · 查看更多 »

战略火箭军

战略火箭军可以指.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战略火箭军 · 查看更多 »

战略轰炸机

战略轰炸机(Strategic Bomber)係轟炸機的一种,從高空對地面进行远程投弹的大型軍用飛機。与战术轰炸机被用于對某个交战区内的军队和军事设备轟炸不同,战略轰炸机的用途是執行遠程轟炸和战略轰炸,運載長射程、高威力的空對地飛彈或核武器,對敌方心臟地區的战略目标如主要军事设施、工厂和城市等进行打击,一舉達到大幅削弱敵方的戰爭能力。当然,战略轰炸机也可用于战术轰炸。.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战略轰炸机 · 查看更多 »

星期日泰晤士報

《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英國的一份於每周日出刊的報紙。 《星期日泰晤士報》也有出版愛爾蘭共和國的版本,不過其與《愛爾蘭時報》沒有直接關聯。《星期日泰晤士報》由時報報業公司(Times Newspapers Ltd)出版,而該公司又是新聞集團的下屬企業。.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星期日泰晤士報 · 查看更多 »

明镜

《明镜》周刊(Der Spiegel),常译作《明镜周刊》,在德国发行的周刊,每周的平均发行量近110万册。该杂志自称是“德国最重要的且在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刊”。.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明镜 · 查看更多 »

流體動力學

流體動力學(Fluid dynamics)是流體力學的一門子學科。流體動力學研究的對象是運動中的流體(含液體和氣體)的狀態與規律。流體動力學底下的子學科包括有空氣動力學和液體動力學。 解決一個典型的流體動力學問題,需要計算流體的多項特性,主要包括速度、壓力、密度、溫度。 流體動力學有很大的應用,比如在預測天氣,計算飛機所受的力和力矩,輸油管線中石油的流率等方面上。其中的的一些原理甚至運用在交通工程,因交通運輸本身可被視為一連續流體运动。.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流體動力學 · 查看更多 »

海豚級潛艇

海豚級潛艇為以色列海軍的常規動力潛艦、後型艦為絕氣推進動力潛艇,由德國基爾的哈德威造船廠(HDW)所設計的一項新型潛艇,並由哈德威造船廠(HDW)和蒂森北海工廠(TNSW)共同負責造艦工程。该艇用于替代以海军70年代购得的盖尔级潜艇。 在波斯灣戰爭後的1991年,以色列向德國簽訂3艘海豚級潛艇的合約,其中兩艘由德國贈送,1艘為共同出資(德國政府基於過去納粹殘害猶太人的歷史道義責任以及为平息海湾战争后以对德援助伊拉克开发化武的愤怒所做的決策)。第一艘「海豚號」在1998年服役。海豚級潛艇的廠方編號為『Type 800』,對外聲稱為209型潛艇的改良型,但外型與209型有相當大的落差,反而較接近212型,因此海豚級在一般歸類上不被視為209型家族成員。以色列在1999-2000年引進3艘服役,2006年增訂2艘裝有絕氣動力系統的改良型海豚級,2011年再度追加1艘,因此以色列未來有3艘海豚級、3艘裝有AIP的改良型海豚級。 海豚級潛艇與一般西方國家潛艦較為不同的部分是她配備有650公厘魚雷發射管,大口徑發射管可配置水雷、特戰人員用水下載具,甚至是;在2000年有報導聲稱海豚級在印度洋完成巡弋飛彈試射,該飛彈為突眼导弹衍生型,可搭載核彈頭。如果屬實,以色列目前已獲得二次打擊能量。不僅限魚雷管,海豚級並增設一段可供兩棲特戰人員進出的艙段,並裝載潛水推送器(SDV)執行輸送特種部隊的任務。 该导弹有的射程,可装备重的核弹头,其中有的铀。 如果属实,以色列将拥有核报复的能力。.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海豚級潛艇 · 查看更多 »

海豹部隊

美國海軍三棲特戰隊(United States Navy SEa, Air and Land Teams,縮寫为SEALs),一般稱作海豹部隊,是直屬美國海軍的一支特種部隊,亦是世界知名的特種三棲部隊,主要任務包括:非常規戰爭、國內外防禦、直接行動、反恐行動、特殊偵查任務五項。要成為一個三棲特戰隊成員,甄選者必須得先通過基础水下爆破訓練(Basic Underwater Demolition/SEAL,BUD/S)以及專業的三棲資格訓練(SEAL Qualification Training,SQT),最後才能佩帶予顯示三棲特戰隊的佩章。三棲特戰隊為了與支持他們的單位相吻合,成員們須穿著戰鬥服的修改版本,例如在三棲特戰隊參與越南戰爭時期,穿著的是類似老虎斑纹的迷彩服,當隊員們易服執行巡邏任務時,經常穿著與平民們一樣的藍色牛仔褲和珊瑚藍高筒帆布鞋。.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海豹部隊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Republik Singapura;சிங்கப்பூர் குடியரச),通称新加坡,又稱為新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星島、星國、狮城、坡岛、猩咖波、石叻、叻埠、昭南等,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南端的一个城邦岛国,它不只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西马来西亚相隔,并以新柔长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梁相连於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新加坡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為德光島。自新加坡独立以来,大规模的填海已经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积,相等于130平方公里。 1819年,任职于英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斯坦福·莱佛士与柔佛苏丹签订条约,获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经莱佛士的努力,逐渐发展成繁荣的轉口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的戰略据点。1942年至1945年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領三年半之久,其后回归英国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個州,稱為新加坡州(簡稱星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并独立建国。 自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從一窮二白中,依靠着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本的操作,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藉著地理優勢,新加坡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教育素質良好的國民也是亞洲政治和科學文化的紐帶,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通晓至少两种语言,分别是英语以及自己的母语。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种族的社會,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所以主要由亞洲人組成的新加坡並非為單一民族國家,而是和一部分馬來人及印度人所組成的移民国家,其中漢人文化以福建移民為大宗。。在国内居住的居民有38%为永久居民、持有工作簽证的外籍劳工以及持有学生簽证的学生,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外劳比例分別为80%和50%。整個城市在绿化和保洁方面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新加坡 · 查看更多 »

新华网

新华网(),由新华社主办,是新华社的官方网站,由北京总网和分布于中国各地的30多个地方频道及新华社的十多家子网站联合组成,属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中文新闻网站之一。网站每天以中(简、繁)、英、法、西、俄、阿和日七种语言、全天候不间断地发布新闻信息,每日更新量近4,500条。内容以新闻为主,分为要闻专区和新闻专区两大板块,包括国内、国际、财经、证券、体育、科技、IT、法制、社会、娱乐、教育、校园、读书、汽车等十四大新闻类别;2003年8月21日开始向国内外传播新闻、音乐、体育、教育、科技、财经等多媒体节目。网站最高日点击量超过1.2亿,页面最高日浏览量超过3,000万。经过六次改版后的网站,现接入互联网带宽为300-1,000兆。2003年10月17日据国际权威搜索引擎监测评比,全球1,000多万个互联网站的综合排名为54位;2018年1月27日為全球129位、中國22位。现新华网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网站之一,特别是新闻报道权威性方面是全球各商业网站和媒体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新华网总部地址位于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北兴路(东段)2号,邮编100162。.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新华网 · 查看更多 »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簡稱New START,СНВ-III)是美國和俄羅斯之间签署的一项雙邊裁減战略武器的條約。条约有效期为十年,并可以延期五年。该條約於2010年4月8日由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俄國總統梅德韋傑夫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簽署。随后由美国参议院和俄罗斯联邦会议分别通过。2011年2月5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与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德国慕尼黑交换有关文件,该条约正式生效。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替代了2009年12月5日到期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 查看更多 »

新疆

#重定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新疆 · 查看更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شىنجاڭ ئۇيغۇر ئاپتونوم رايونی),通称新疆,简称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北部的一个自治区,也是中國陆地面积第一大的省级行政区。自治區由新疆省改置,成立于1955年,首府位於乌鲁木齐。新疆总面积为16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面积六分之一;陆地边境线达5600多公里,占中国边界总长度四分之一。 新疆地貌为“三山夹两盆”,即拥有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的独特地形特征。南北两端分别为昆仑山脉和阿尔泰山脉,而横亘中部的天山山脉则将新疆大致分为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两大部分,或以北疆和南疆俗称。夏季高温、光照充足以及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使得新疆出产各类优质瓜果,如蕃茄、哈密瓜、石榴、葡萄等。炎热干燥的气候和稳定的灌溉水源使南疆成为中国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新疆也是中国油气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储量占陆地总储量近三分之一,克拉玛依油田是中国西部最大的油田。 新疆是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东乡族等19个民族世代居住的地方,自治区境内还有五个民族自治州和六个民族自治县。.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海

日本海或朝鮮東海、韩国東海是西北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其东部的边界由北起为库页岛、日本列岛的北海道、本州和九州;西边的边界是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南部的边界是朝鲜半岛, 日本海的水域有六個海峽與外水域相通,分別為:鞑靼海峽、宗谷海峽、津輕海峽、關門海峽、對馬海峽和朝鮮海峽。位於日本海的北部和西北部有日本海盆,是最主要的海盆,另外東南部是大和海盆,還有西南部的对马海盆。日本海的東岸水深較淺,大陸棚較寬;海的西岸,特別是朝鮮半島附近的水域,大陸架的延伸只有約30公里左右。黑潮(日本暖流)的一個分支即对马海流進入此海域。 海域的北部和東南部都是渔业资源豐富的渔場,各國曾為了海域的漁獲而引發不少領土糾紛。位於本海域東南部的獨島就是韓國與朝鮮兩方和日本各自聲稱擁有主權的地方。此外,海底帶有磁性的海沙、海底下豐厚的天然氣及石油資源,都是各国希望得到的重要礦物。而自從東亞經濟發展起飛,日本海的重要性就日益顯著。.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日本海 · 查看更多 »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الصحراء الكبرى,,“大沙漠”)是世界最热的荒漠,亦是世界第三大荒漠,仅次于南极和北极,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其总面积超过,与加拿大或美国国土面积相当。撒哈拉沙漠东至红海(包括地中海海岸的一部分),西至大西洋,南部边界则为萨赫勒,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和西部的北端地区。 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些沙丘高度可达。“撒哈拉”为阿拉伯语中“沙漠”( )一词的复数形式。.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撒哈拉沙漠 · 查看更多 »

放射能

放射能可以指:.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放射能 · 查看更多 »

放射性落下灰

放射性落下灰,也称放射性沉降物、放射性落塵、輻射落塵或原子尘,是核弹爆炸或核反应堆泄漏后从天而降的放射性尘埃,含有大量放射性元素,是一种放射性污染。核弹爆炸产生的辐射尘中含有大量半衰期很短的放射性元素,相当致命,动物表皮沾染后可引起皮肤β射线损伤,进而可以导致整条食物链的污染。.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放射性落下灰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托尼·布莱尔

--(,),,生于苏格兰爱丁堡,英國政治家,1994年至2007年任工黨黨魁,1997年至2007年任英國首相。在2007年6月27日辭任黨魁、首相及下議院的英格蘭東北部塞奇菲爾德選區議員,另外又獲中东问题有关四方委任為中东问题特使,直至2015年。 貝理雅自1994年7月21日起出任工黨黨魁,接替突逝的前黨魁約翰·史密斯。在他領導下,工黨進行重新定位及調整路線,結果在1997年英國大選中取得了壓倒性勝利,結束了保守黨長達18年的執政時期,而那次也是保守黨自1832年以來輸得至為慘烈的一次大選。布莱尔執政10年,是工黨歷史上在任最長的首相,也是該黨唯一一位帶領工黨連續三次贏得大選的首相。他在任內雖然進行了不少的成功改革,但因支持及參與美國領導的伊拉克戰爭,而使得其相關政策備受爭議。.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托尼·布莱尔 · 查看更多 »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ლავრენტი ბერია;Лаврентий Павлович Берия;Lavrentiy Pavlovich Beria,),格鲁吉亚人,苏联共产党高级领导人,长期担任內務人民委員部(秘密警察)首脑。是斯大林大清洗计划的主要执行者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45年7月9日成為軍事苏联元帅。雅尔塔会议中斯大林曾向美國總統小罗斯福介绍说:“他是我们的希姆莱。”在斯大林逝世之前,他是苏联的极重要权力人物,也是前者發動紅色恐怖的犯人與幹部之一,斯大林逝世之后馬上在斗争中失败,被撤职并秘密处决。與斯大林同為蘇聯領導層裡罕見的格魯吉亞裔人。.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 查看更多 »

曼哈顿计划

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研發與製造原子彈的一項大型軍事工程,由美國以及給予相關支援的英國與加拿大執行,該計划於1942年到1946年間直屬於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的莱斯利·理查德·格罗夫斯將軍領導,工程原名為「代用材料項目發展」(Development of Substitute Materials),後改為「曼哈頓工程區」(Manhattan District)。期間,美方也吸收了較早展開的英國核武器研發計畫——「合金管工程」之成果。曼哈顿计划早在1939年即秘密地展開,雇佣了超过13萬人员,花费了将近20億美金(相當於2014年260億美金),超过90%的費用用于建造工厂和制造核裂变的原材料,用于制造和发展武器的部份僅佔不到10%,此一工程在橫跨美國、英國和加拿大三國的30多個城市中均有進行。 戰爭期間,美軍研發出兩種類型的原子彈,一為設計上較簡單、使用鈾235製成的「」,由於鈾235在天然鈾中僅佔0.7%,其他絕大部分都是質量相同、難以分離的同位素鈾238,故美方以三種分離方式來提高其鈾-235的濃度——電磁(「」)、氣體(「氣體擴散法」)與熱(「索瑞特效應」),大部分工作都在田纳西州橡树岭一地進行。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自此开始,美国正式卷入二战。此时,纳粹德国已经开始了德國核武器開發計畫「铀计划」(Uranprojekt),目的是制造出核武器,运用在二战之中。一些美国科学家提出,要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发出原子弹。 1942年12月2日,在费米的指导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在芝加哥建成,成功实现了可控的链式反应。1943年春,奥本海默领导科研人员开始制造原子弹的工作;翌年,美国橡树岭工厂生产出第一批浓缩铀原材料;1945年7月12日,第一颗实验性原子弹开始最后的装配。7月16日,美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试爆成功,爆炸当量大约21,000吨TNT炸弹。8月6日,美国向广岛投放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3日后(8月9日),向长崎投擲名为胖子的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曼哈顿计划 · 查看更多 »

晚報

晚報通常指每天下午至傍晚出版的报纸,相对而言,“晨报”或“日报”指的是每天早上发行的报纸。 在中国大陆,一些晚报虽然号称“晚报”,但为与早报(都市报)市场竞争,现已改在每天早晨发行,如《扬子晚报》、《辽沈晚报》等。不过仍有少数晚报仍在下午时段出版,如《新民晚报》、《今晚报》。.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晚報 · 查看更多 »

2006年朝鮮核試驗

2006年北韓核試驗或稱北韓核子試爆,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次核试验,據傳試爆於當地時間2006年10月9日上午10時35分27秒,時間大約在北韓官方宣佈準備核試驗的一週之後。試爆地點為咸鏡北道的吉州郡地區舞水端裡一座360米高的山的地下水平坑道内。核试验造成了一次規模3.6的人工地震,相當於800噸三硝基甲苯炸藥(TNT)爆炸產生的能量,雖然規模比以往其他國家的初次核試都小,但是可疑的放射性物質被各國氣象觀測單位檢測出來。.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2006年朝鮮核試驗 · 查看更多 »

2009年朝鲜核试验

2009年朝鮮核試驗,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咸鏡北道吉州郡的地下設施內進行的第二次核試驗,據悉試爆發生於當地時間2009年5月25日大約上午9時50分(UTC +9)。試爆地點位於金策市東北75公里,距離2006年北韓核試地點北方數公里。據南韓估計此次爆炸當量達到1,000至20,000噸TNT炸藥。北韓並於25日發射了3枚射程130公里的地對空導彈,26日發射3枚短程導彈。.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2009年朝鲜核试验 · 查看更多 »

2017年朝鲜核试验

2017年朝鲜核试验是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于2017年9月3日在咸镜北道吉州郡豐溪里核试验场所进行的一次核试验,朝鲜方面宣称继上上次2016年1月朝鲜核试验之后,又一次成功引爆一颗氢弹,而且釋出的能量成功達到上次核試近十倍,隨後透過官方媒體展示了氫彈特有的葫蘆形構造的照片,宣示核技術的進度確實有所進步,使得此次特別引起國際緊張。此次核试验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进行的第六次核试验,也是系列測試以來威力最大的一次,本次事件亦对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和汇市产生了较大影响。.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2017年朝鲜核试验 · 查看更多 »

596 (核子試驗)

#重定向 596工程.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596 (核子試驗) · 查看更多 »

863计划

863计划即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86年3月提出并批准的一项高技术发展计划。这个计划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一些有限的领域为研究目标的一个基础研究的国家性计划。.

新!!: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和863计划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