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杜鎮

指数 杜鎮

杜镇,字子静,直隸南宮縣人,清朝政治人物。 順治十五年(1658年),登戊戌科進士,選庶吉士,官至翰林院侍讀。工詩,著有《宝田斋草》。.

3 关系: 侍讀學士翰林院晚晴簃詩滙

侍讀學士

侍讀學士,中國在明、清二朝中央政府官職之一,品等明朝为从五品,清朝為從四品。.

新!!: 杜鎮和侍讀學士 · 查看更多 »

翰林院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歷朝歷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唐朝的李白、杜甫、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張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翰林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封建中国文官制度的基本架构。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然而,成为翰林的辉煌前景也使得大量知识分子投身科举,造成了人才浪费。社会重文士轻技工,拖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翰林制度也使得文学界和思想界的主流处于皇帝的监管之下,对学术自由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独立起了压抑作用,有利于皇帝进行专制统治。.

新!!: 杜鎮和翰林院 · 查看更多 »

晚晴簃詩滙

《清诗滙》原名《晚晴簃诗滙》,是清诗总集,凡二百卷。徐世昌編。 《晚晴簃诗滙》是由徐世昌的门客、幕僚纪钜维、 吴笈孙、许宝蘅等人仿吴之振《宋诗钞》、顾嗣立《元诗选》之體例编成,“晚晴簃”是指徐世昌府中的休息室,為了編輯此書,徐世昌還向各省徵訪清代著述,得書萬餘本,幾乎收集了所有清朝詩人的代表作品,共收錄诗人6100余家,诗27000余首,《凡例》中说:“不分异同,荟萃众长,恉尚神思,务屏伪体。自大名家外,要皆因诗存人,因人存诗,二例并用,而搜逸阐幽,尤所加意。”。有退耕堂刊本。.

新!!: 杜鎮和晚晴簃詩滙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