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

指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Leopold and Loeb),納森·李奧波德(Nathan Freudenthal Leopold, Jr.,1904年11月19日-1971年8月30日)、李察·勒伯(Richard A. Loeb,1905年6月11日-1936年1月28日)於1924年因綁票謀殺一名14歲的少年而被捕。 李奧波德、勒伯都是有錢世家出身。年僅19歲的李奧波德自芝加哥大學畢業,即將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他在當時已通曉15種語言(後來終其一生共學會27種語言),精通鳥類學並曾發表論文,也研究數學、哲學,對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學說尤為傾倒。 年僅18歲的勒伯是密西根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畢業生,即將進入芝加哥大學法學院,他研究歷史學、酷嗜偵探小說,對「謀殺的藝術」饒有興趣,並希望能有機會實踐完美的謀殺。 李奧波德與勒伯在芝加哥大學認識。李奧波德同意成為勒伯實踐犯罪藝術的合夥人——只要勒伯願意和他成為性伴侶(李奧波德可能有受虐癖,之前有過女友,也與兩名少年男性發生過性行為。但他後來曾表示,寧可上絞刑架,也不願被檢查他的醫生宣稱是同性戀者)。他們從盜竊開始,策劃一次比一次嚴重的罪行,並逍遙法外。他們的犯罪藝術創作最後以冷血的綁票謀殺達到高潮——並結束。 他們鎖定勒伯認識的少年Bobby Franks,將他騙上他們租來的車子,在車上將其刺殺,用鹽酸破壞屍體外觀,棄屍於一處沼澤地附近的地下排水洞,死者衣服焚毀。李奧波德與勒伯將Bobby Franks失蹤布置成一起綁票案。然而富裕的他們擄人勒贖並不為了錢財,只為了實驗完美謀殺的創作過程,以及菁英份子可以宰制他人生命的權柄。 兩人東窗事發的原因,起先在於屍體過早被發現,再來附近又發現了李奧波德的眼鏡,因為眼鏡上那種昂貴的鉸鏈裝置,全芝加哥只有包括李奧波德在內的3人擁有,此時勒伯仍辯稱他們當晚在一起,駕駛李奧波德的車去獵鳥時遺失。很不巧的是,李奧波德的私家司機,在未知會李奧波德的情形下,當晚將他的車送修。兩人的不在場證明破滅,先是勒伯、再來是李奧波德認罪。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受到萬方矚目,是最早在美國被稱為「世紀犯罪」的重大刑事案件之一。兩人的辯護律師是名滿全國的克拉倫斯·丹諾,他一向以反對死刑著稱,對尼采哲學也有涉獵。丹諾最後成功的使兩名未滿20歲的被告從檢方(還有輿論)求處的絞刑,到最後被判無期徒刑(謀殺)加上99年有期徒刑(綁票)。 李奧波德及勒伯入監服刑後,因為他們的學識,在監獄學校擔任教師。但是在1936年,勒伯被男犯James Day在淋浴間用刮鬍刀殺害,James Day聲稱勒伯想要對他性侵害,並被裁定是正當防衛;然而在數年後,James Day的同監囚犯承認殺勒伯是一件謀殺。 李奧波德在獄中以讀書自遣,於33年鐵窗生涯後獲得假釋,此後他避居在波多黎各,在波多黎各大學擔任數學教授,還娶了當地一位經營花店的寡婦為妻,1971年心臟病發去世。李奧波德將其器官捐贈、遺體供做研究使用。 李奧波德、勒伯兩人是後世許多心理學家、病理學家研究的案例。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在其後被改編成多部小說、音樂劇、電影、電視劇。其中最經典的作品為1948年亞弗列德·希區考克執導的電影《奪魂索》(Rope)。其他改編電影有1992年《》(Swoon)、2002年《》(Murder by Numbers),改編的音樂劇有外百老匯的《》(Thrill Me).

32 关系: 假释司機同性戀奪魂索密歇根大学小说不在场证明世家亞弗列·希治閣弗里德里希·尼采心理学哈佛大學克拉倫斯·丹諾納森·李奧波德綁票絞刑电影电视無期徒刑芝加哥芝加哥大学音樂劇語言謀殺李奧波德與勒伯案歷史學死刑波多黎各有期徒刑数学性交性侵犯

假释

假释是指犯人在他们的被判刑罚结束前,提前释放,但一般仍处于某种监督之下在监狱外服满刑期。.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假释 · 查看更多 »

司機

司機,现多指汽车司机,亦可稱「駕駛員」,是指駕駛和控制車輛的人,包括路面車輛和鐵路車輛在內。.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司機 · 查看更多 »

同性戀

同性戀,亦稱為同性向、同性愛,是以同性為對象建立起親密關係,或以此性傾向做為主要自我認同的行為或現象。同性戀連同雙性戀和異性戀構成了性傾向連續光譜不同程度之別的三區帶。對同性戀者常用的稱呼為同志,男性為男同志(Gay),女性為女同志(Lesbian)。 性傾向是個體對特定性別之人,感受到的持久性情感、愛慕或性吸引力。目前尚無研究能夠明確證實性傾向是由特定、或多種因素所引致。但數篇生物學理論研究論文指出性傾向的形成可能涉及基因或子宮環境等生物性因素,而由生物因子(基因、激素)和非社會性的環境因子共同作用促成,科學證據不支持能由社會性手段教導或學習性傾向的說法。 科學研究已證實同性戀是人類性慾的自然展現型式之一,同性戀此性傾向與異性戀、雙性戀相同,其本身不造成任何心理傷害。性傾向可能會在一生中發生某種程度的變化,或未必有固定的身份認同;儘管如此,大多數人對於他們的性傾向,幾乎沒有或沒有經驗到能選擇的感覺,並且沒有充足可靠的科學證據支持能用心理學手段干預性傾向。 不少同志處於互相承諾或同居的親密關係,有些也共同育養子女,但直到最近一些國家才展開針對同性親密同居的戶口調查,同志家戶的生活境況也開始獲得矚目。在人類歷史上,同性間的親密關係與性行為受過推崇和迫害,而從十九世紀末開始,爭取同志社群能見度、同性親密關係社會承認和相關法律權利的全球性社會運動興起,要求保障同志在婚姻或民事結合、生育撫養、工作就業、從軍入伍、醫療照護上獲得平等對待的權利,並且推動立法或行政措施,制止對性別氣質或性傾向的仇恨言論和霸凌行為。.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同性戀 · 查看更多 »

奪魂索

《奪魂索》(Rope )是亞弗列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在1948年所執導的電影,亦是希區考克的第一部彩色影片。由詹姆斯·史都華、約翰·道爾、法利·葛倫格等人主演。靈感取材自1924年轟動一時而影響深遠的謀殺案「李奧波德與勒伯案」、以及此案在1929年改編的舞台劇。 《奪魂索》是亞弗列德·希區考克最具實驗性質、前衛且創新的經典作品。其中最出名的特色,在於它是電影史上第一次嘗試使用連續長鏡頭拍攝作業,80分鐘的電影只有10個鏡頭。此片也以探討費奧多爾·杜思妥也夫斯基和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著作及學說、以及同性戀、「謀殺的藝術」等題材而獨樹一格。.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奪魂索 · 查看更多 »

密歇根大学

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简称:UMich 或 Michigan,縮寫:UM)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一所世界名校,于1817年建校,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学之一。有三个校区,分别是安娜堡(主校区,又译安阿伯)、迪尔伯恩(Dearborn)和弗林特。 密大建校以来,在各学科领域中成就卓著并拥有巨大影响,多項调查显示该大学超过70%的专业排在全美前10名,被誉为“公立常春藤”,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威斯康辛大学麥迪遜分校以及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素有“公立大学典范”之称。密大同时也是美国重要的学术联盟美国大学联合会的14个发起者之一。因为高质量的教育,该校的学术水平和校友水準都很高。其校友中包括1位美国总统、24位诺贝尔奖得主、8位美國太空總署宇航员、18位普利策奖得主、25名罗德奖学金得主、30多位各个大学的校长。.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密歇根大学 · 查看更多 »

小说

小說是文学的一种样式,一般描寫人物故事,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但亦有例外。 它是擁有完整布局、發展及主題的文學作品。 而對話是不是具有鮮明的個性,每個人物說的話是不是有獨特的語言風格,是衡量小說水準的一個重要標準。 與其他文學樣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較大,它可以細緻的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達亦远矣。”这里所说的小说,是指琐碎的言谈、小的道理,与现时所说的小说相差甚远。文學中,小說通常指長篇小說、中篇、短篇小說和詩的形式。 英文「Novel」是指篇幅較長的小說(參見長篇小說),而「Fiction」是指虛構的故事作品(不限於文字)。中文的「小說」嚴格來說沒有單一合適的英語單字可以對應,但是大多會將Novel譯為小說。.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小说 · 查看更多 »

不在场证明

不在场证明(alibi)是指在搜证或者庭审的过程中,用于证明自己在罪案发生的时候并不在现场,而是在其他地方的证明。 日本推理小说家有栖川有栖在其作品《魔镜》中列举了推理小说中的角色伪造不在场证明常用的几种方法,但有些方法在现实中可操作性不大:.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不在场证明 · 查看更多 »

世家

世家可指:.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世家 · 查看更多 »

亞弗列·希治閣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爵士(Sir Alfred Hitchcock,)是一位英国電影導演及製片人,被稱為「懸疑電影大師」。1920、30年代希区柯克在英国拍摄大批默片和有声片,之后他前往美国好莱坞发展并在美国拍了很多电影。他1956年加入美国国籍,同时保留英国国籍。 美国电影学会評選的AFI百年百大電影名單上,希区柯克的作品有四部入選(《迷魂記》、《驚魂記》、《後窗》、《奪魄驚魂》);在AFI百年百大愛情電影名單上,他有三部電影入選(《迷魂記》、《捉賊記》、《美人計》),在AFI百年百大驚悚電影名單上,希区柯克主導了最多的九部電影(《驚魂記》、《奪魄驚魂》、《鳥》、《後窗》、《迷魂記》、《火車怪客》、《美人計》、《電話情殺案》、《蝴蝶夢》),在前七名囊括了三部,包括榜首的影片。 在长达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希区柯克共拍摄了逾五十部电影,成为著名的电影艺术大师,他的作品经受住了岁月的考验。.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亞弗列·希治閣 · 查看更多 »

弗里德里希·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著名德國語言學家、哲学家、、詩人、作曲家,他的著作對於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廣泛的批判和討論。他的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的技巧。尼采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上。 在開始研究哲學前,尼采是文字學家。24歲時尼采成為瑞士巴塞爾大學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献。但在1879年由於健康問題而辭職,之後飽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潰,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在母親和妹妹的照料下活到1900年去世。.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弗里德里希·尼采 · 查看更多 »

心理学

--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類以及其他动物的內在心理歷程、精神功能和外在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學研究涉及意識、感覺、知覺、認知、動機、情绪、人格、行為和人際關係等眾多領域,影響其他學科的發展,例如:教育學、管理學、傳播學、社會學、經濟學、精神病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以及文學等等。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体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心理學家從事基礎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行為。應用心理學家還有第五個目的——提高人類生活的質量。這些目標構成了心理學事業的基礎。.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心理学 · 查看更多 »

哈佛大學

#重定向 哈佛大学.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哈佛大學 · 查看更多 »

克拉倫斯·丹諾

克拉倫斯·苏厄德·丹諾(英語:Clarence Seward Darrow)(),美國律師。曾為李奧波德與勒伯案、斯科普斯案、乾草市場暴亂(發生於1886年的工人抗議引發的暴亂事件,之後成為國際勞動節的起源)等大案作辯護律師而聞名。丹諾一生義務為無助的弱勢團體與窮人辯護,他的名言是:「一個人在未定罪前,都是無辜的。」、「我恨罪行,但从不恨罪人」丹諾反對死刑,他在《丹諾自傳》中曾指出:犯罪是社會本身有問題,才會造成犯罪問題,今天解決犯罪者並無法解決問題的根本。丹諾为了爭取公民權利而辩护、批判不合時宜的司法體制,使得他被認為是美國最偉大的民權律師。.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克拉倫斯·丹諾 · 查看更多 »

納森·李奧波德

#重定向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納森·李奧波德 · 查看更多 »

綁票

綁票亦稱綁架、擄人勒贖,港澳地區俗稱標参,是使用暴力、胁迫或麻醉等方法劫持人質,然後向其家族或相關機構、政府提出金錢或者政治目的等利益要求勒索。被綁架者俗稱為肉參、肉票。綁票者在期間把人質殺害稱為撕票。 被绑架的人質通常會被罪犯用绳子进行捆绑约束,绑住手脚。有时候会用胶带封住嘴巴,用布带蒙住眼睛,关押在一间房子里。綁架案件有可能動用到大量警察力量圍捕攻堅,為了引起社會及傳播媒体的注意力,也有可能自導自演綁票來惡作劇,或是藉此來掩飾其他罪行。 由於曾经發生過綁架案件被媒體報導後,綁票者將人質撕票。媒體在得知綁架案件後,通常暫不會公開報導,除非確定人質已獲救或遇害。.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綁票 · 查看更多 »

絞刑

#重定向 绞刑.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絞刑 · 查看更多 »

电影

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影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起來,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電影中看起來連續的畫面,是由一幀幀單獨的照片構成的,至於關於電影中運動的感知,是因為人們因為視覺上的飛現象(Phi phenomenon),使得對一連串靜態圖片卻會造成移動的錯覺。傳統對電影中運動感知的理解是因為視覺暫留,使得圖像離開後,仍能在眼睛保留「視像」約十分之一秒。因此大腦感覺到圖像是「運動」的。但在1916年出版的德國心理學家(Hugo Münsterberg)的《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中第三章《深度感和運動感》中,雨果·明斯特伯格證明了外觀運動絕不是影像滯留(即視覺暫留)的結果,而是(但不僅僅是)對運動的連續階段的感知。 電影製作本身是藝術也是。電影可以由電影攝影機拍攝真實影像再製作而成,也可以利用傳統的動畫技巧繪製圖畫再拍攝圖畫而成,甚至可以利用電腦成像及计算机动画製作電影,也可以在電影中利用上述所有的技術及其他視覺效果。電影技術發展初期有各種不同的放映速度,但現時電影都多以每秒二十四格圖像作放映標準。 路易斯·普林斯于1888年10月14日,使用改进版的单镜头摄影机(即MkII)拍摄了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他在利兹的汉斯莱特区的惠特利工厂以及惠特利位于朗德海的家--奥克伍德农庄展出了他这第一部电影。 电影成为第七艺术的来由是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Ricciotto Canudo),他在于1911年发表的一篇《第六艺术的誕生》(Birth of the 6th art),將電影放在建築、雕塑、繪畫、音樂、詩之後,他後來又加入了早在電影之前就有的舞蹈,因此电影就成為第七藝術。也有一些說法是將早在電影問世前就有的戲劇放在电影之前,以此方法來算,電影就成為第八藝術。 如今,許多電影仍然用能把影像記錄到膠捲上的攝影機來拍攝。膠卷經過沖洗之後,再用放映機來運行膠卷。放映機可以發出光線,透過膠卷,這樣影像就在銀幕上顯示出了。自從有聲電影發明以來,大多數的電影都是有聲電影。最近許多電影都用數碼攝像機來拍攝,放映的時候,可以用數位放映機,也可以把數位影像轉置到傳統的膠片上。这种方法可避免膠片長時間存放的失真。.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电影 · 查看更多 »

电视

电视(Television,簡稱TV)这个词语有三种不同的涵义,如:连续动态的影像和聲音转换为电子訊號,并通过各种渠道传输电子訊号,后再将电子訊號还原为影像和聲音的技术,即电视;指接收这种电子訊號的设备,即可以接收并还原电子訊號为连续动态的影像和声音的装置,即电视机;一种特别的社会文化现象,特指人群之间、人群与人之间使用电视作为传播载体进行訊息交流、訊息传播的一种过程,诸如电视节目的制作、电视訊號的传输、电视訊號的接收和观众对于电视节目内容的评判和反馈等的各个方面。电视被世人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发明之一。到見今仍十分普遍。.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电视 · 查看更多 »

無期徒刑

無期徒刑或终身监禁一般是指判决对犯人囚禁終生的刑罰,是大部份國家地區(不一定已廢除死刑)中最高的刑罰之一。不同地方對這種自由刑有不同的用詞以及定義,例如,漢字文化圈國家和地區的稱呼是:.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無期徒刑 · 查看更多 »

芝加哥

芝加哥(Chicago)位于美国中西部,属伊利诺伊州,為库克县縣治,东临密歇根湖,辖区内人口约290万。芝加哥及其郊区组成的大芝加哥地区,人口超过900万,是美国仅次于紐約、洛杉矶的第三大都会区。芝加哥的奥黑尔国际机场也是美國第二繁忙的机场。芝加哥地处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為美国最重要的铁路、航空樞紐。芝加哥同時也是美国主要的金融、期货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自1837年建市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都市之一。芝加哥常见的别名包括:“风城”等。 2014年全球城市排名中排名第7位。.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芝加哥 · 查看更多 »

芝加哥大学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简称芝大(UChicago),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常年位列各大学排行榜世界前十。 芝加哥大学1890年由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创办,是美国大学协会的创始会员之一。芝加哥大学包括本科学院以及由4个系、6所职业学院和1所继续教育学院组成的各种研究生项目和跨学科委员会,并拥有约5000名本科生和10,000名研究生。 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在众多人文社科领域均开创了“芝加哥学派”,其中包括著名的“芝加哥经济学派”和“芝加哥社会学派” ;芝加哥大学还是法律经济学的诞生地,是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人类学等学科全球最重要的研究教学中心之一。 而从曼哈顿计划开始,大批科学家汇集于芝大,在“原子能之父”恩里科·费米的领导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控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成功开启了人类的原子能时代,并创立了美国第一所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和之后著名的费米实验室,进而奠定了芝大在自然科学界的重要地位。 截止至2017年,芝加哥大学有97位教师和校友曾获得诺贝尔奖,位列世界第四。另有9位菲尔兹奖得主 、4位图灵奖得主、22位普利策奖得主在芝大工作或学习过,还有15位教授荣获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现任教授中有近70位美国国家科学院(44位)、美国国家工程院(9位)和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14位)。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曾长期在芝大法学院任教(1992-2004年)。 芝加哥大学是培养华人精英的两个摇篮和聚集地之一(另一个是柏克萊加州大學)。芝加哥大学培养了李政道、杨振宁和崔琦三个华人诺贝尔奖得主(其中,李政道和杨振宁实现华人诺奖零的突破),著名华裔政治家、中华民国前副总统、中國國民黨前主席连战,著名法学家梅汝璈,著名医学家吴阶平,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著名气象学家郭晓岚,保釣運動健將林孝信教授,世界银行前高级副总裁林毅夫等等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或曾在芝大学习。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数学家陈省身等也曾长期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芝加哥大学 · 查看更多 »

音樂劇

音樂劇(Musical theater,簡稱Musicals),早期譯稱為歌舞劇,是音樂、歌曲、舞蹈、戲劇、雜耍、特技和綜藝結合的一種音樂表演。它以幽默、諷刺、感傷、愛情、憤怒等情感引发剧情,再通过演員的語言、音樂、動作以及固定的演繹傳達給觀衆。雖然音樂劇和歌劇、舞劇、話劇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處,但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對歌曲、對白、肢體動作、表演等等因素給予同樣的重視。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奥克拉荷马、真善美、西城故事、悲惨世界、貓以及歌剧魅影等。 音樂劇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頻密的地方是美國紐約市的百老匯和英國的倫敦西區。因此百老匯音樂劇這個稱謂可以指在百老匯地區上演的音樂劇,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匯風格的音樂劇。而习惯上称呼为音乐剧的戏剧,多是指西方音乐剧。.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音樂劇 · 查看更多 »

語言

语言,广义而言,是用於沟通的一套方式,有其符号与处理规则,一般称为文法。符号通常称为文字,会以视觉、声音或者触觉方式来进行传递。 語言用來傳遞已知或未知事物的含義。 “語言”一詞可以更廣義的理解為已知或未知世界的基礎構成系統。 嚴格來說,語言是指人類溝通所使用的語言——自然語言。在一個先進的社會中一般人都必須透過學習才能獲得語言能力。語言的目的是交流觀念、意見、思想等。 語言學就是從人類研究語言分類與規則而發展出來的。研究語言的專家被稱呼為語言學家。 當人發現了某些動物如海豚能夠以某種方式溝通,​​就誕生了動物語言的概念。 20世紀由於電腦誕生,人需要給電腦指令。這種對機器的「單向溝通」就成電腦語言。.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語言 · 查看更多 »

謀殺

謀殺是一項普通法罪行,是蓄意以任何方法結束生命,或使他人受嚴重傷害後死亡。基於生命權是行使一切權利的基礎、且一旦喪失無法回復,謀殺在所有普通法國家中都是最嚴重的刑事罪行之一,謀殺罪(或殺人罪)的法定刑通常即為該國刑法所允許的最高刑罰(例如死刑、終身監禁或法定最高監禁年期)。.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謀殺 · 查看更多 »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Leopold and Loeb),納森·李奧波德(Nathan Freudenthal Leopold, Jr.,1904年11月19日-1971年8月30日)、李察·勒伯(Richard A. Loeb,1905年6月11日-1936年1月28日)於1924年因綁票謀殺一名14歲的少年而被捕。 李奧波德、勒伯都是有錢世家出身。年僅19歲的李奧波德自芝加哥大學畢業,即將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他在當時已通曉15種語言(後來終其一生共學會27種語言),精通鳥類學並曾發表論文,也研究數學、哲學,對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學說尤為傾倒。 年僅18歲的勒伯是密西根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畢業生,即將進入芝加哥大學法學院,他研究歷史學、酷嗜偵探小說,對「謀殺的藝術」饒有興趣,並希望能有機會實踐完美的謀殺。 李奧波德與勒伯在芝加哥大學認識。李奧波德同意成為勒伯實踐犯罪藝術的合夥人——只要勒伯願意和他成為性伴侶(李奧波德可能有受虐癖,之前有過女友,也與兩名少年男性發生過性行為。但他後來曾表示,寧可上絞刑架,也不願被檢查他的醫生宣稱是同性戀者)。他們從盜竊開始,策劃一次比一次嚴重的罪行,並逍遙法外。他們的犯罪藝術創作最後以冷血的綁票謀殺達到高潮——並結束。 他們鎖定勒伯認識的少年Bobby Franks,將他騙上他們租來的車子,在車上將其刺殺,用鹽酸破壞屍體外觀,棄屍於一處沼澤地附近的地下排水洞,死者衣服焚毀。李奧波德與勒伯將Bobby Franks失蹤布置成一起綁票案。然而富裕的他們擄人勒贖並不為了錢財,只為了實驗完美謀殺的創作過程,以及菁英份子可以宰制他人生命的權柄。 兩人東窗事發的原因,起先在於屍體過早被發現,再來附近又發現了李奧波德的眼鏡,因為眼鏡上那種昂貴的鉸鏈裝置,全芝加哥只有包括李奧波德在內的3人擁有,此時勒伯仍辯稱他們當晚在一起,駕駛李奧波德的車去獵鳥時遺失。很不巧的是,李奧波德的私家司機,在未知會李奧波德的情形下,當晚將他的車送修。兩人的不在場證明破滅,先是勒伯、再來是李奧波德認罪。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受到萬方矚目,是最早在美國被稱為「世紀犯罪」的重大刑事案件之一。兩人的辯護律師是名滿全國的克拉倫斯·丹諾,他一向以反對死刑著稱,對尼采哲學也有涉獵。丹諾最後成功的使兩名未滿20歲的被告從檢方(還有輿論)求處的絞刑,到最後被判無期徒刑(謀殺)加上99年有期徒刑(綁票)。 李奧波德及勒伯入監服刑後,因為他們的學識,在監獄學校擔任教師。但是在1936年,勒伯被男犯James Day在淋浴間用刮鬍刀殺害,James Day聲稱勒伯想要對他性侵害,並被裁定是正當防衛;然而在數年後,James Day的同監囚犯承認殺勒伯是一件謀殺。 李奧波德在獄中以讀書自遣,於33年鐵窗生涯後獲得假釋,此後他避居在波多黎各,在波多黎各大學擔任數學教授,還娶了當地一位經營花店的寡婦為妻,1971年心臟病發去世。李奧波德將其器官捐贈、遺體供做研究使用。 李奧波德、勒伯兩人是後世許多心理學家、病理學家研究的案例。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在其後被改編成多部小說、音樂劇、電影、電視劇。其中最經典的作品為1948年亞弗列德·希區考克執導的電影《奪魂索》(Rope)。其他改編電影有1992年《》(Swoon)、2002年《》(Murder by Numbers),改編的音樂劇有外百老匯的《》(Thrill Me).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李奧波德與勒伯案 · 查看更多 »

歷史學

歷史學,簡稱史學,是以歷史為研究對象的學科。雖然在廣義上歷史可以包含人類以外的事物,但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和人文學,歷史學主要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歷史學 · 查看更多 »

死刑

死刑(英文:Death Penalty 或 Capital Punishment)亦稱極刑、處決、正法、伏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罰之一,指國家機關基於法律所賦予的權力,以結束犯人的生命作為刑罰。遭受此種剝奪生命權的犯人通常都犯下了嚴重罪行。儘管對“嚴重罪行”的定義時常有爭議,但目前保有死刑的國家中,一般來说,“蓄意殺人”必然是死刑的一個重要理由。 據大赦国际資料,截至2009年4月30日世界上超过67%的国家已经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止了死刑,其中废止所有犯罪死刑的国家多达92个,废止普通犯罪死刑的国家为10个,事实上废止死刑的国家为36个(以过去10年未执行一例死刑为标准),也就是说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止死刑的国家已達138个,而在法律上保留死刑的國家為105個,其中在实践中适用死刑的国家现在為59个。保持、恢復死刑制度的檢討在各國始終不斷,死刑存廢問題是難論是非對錯與治安相關數據佐證的價值觀之爭。 現今所有歐盟的成員國依據歐洲聯盟基本權利憲章第2條,禁止使用死刑,即使當中不少國家的民眾支持死刑。.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死刑 · 查看更多 »

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自由邦(The Commonwealth of Puerto Rico,Estado Libre Asociado de Puerto Rico)是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自由邦(境外领土),首府为圣胡安。在西班牙语里波多黎各的意思是「富裕之港」。 波多黎各是大安地列斯群岛四个大岛中最小的一个岛,位于多明尼加共和国东面,小安地列斯群岛西北。它包含一个主岛和若干小岛,整个地区分为78个市级行政区。.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波多黎各 · 查看更多 »

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內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華民國稱為有期徒刑,在香港和一些西方国家或地區称为有期监禁,在日本國及大韓民國稱為有期懲役。有期徒刑的刑期幅度很大,不同国家或地區对于这种刑罚的执行有所不同。澳門禁止無期徒刑,所以別處的有期徒刑在當地就是徒刑。.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有期徒刑 · 查看更多 »

数学

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數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一門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數學透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由計數、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而產生。數學家們拓展這些概念,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從選定的公理及定義中建立起嚴謹推導出的定理。 基礎數學的知識與運用總是個人與團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對數學基本概念的完善,早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古印度內的古代數學文本便可觀見,而在古希臘那裡有更為嚴謹的處理。從那時開始,數學的發展便持續不斷地小幅進展,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因为新的科學發現和數學革新兩者的交互,致使數學的加速发展,直至今日。数学并成为許多國家及地區的教育範疇中的一部分。 今日,數學使用在不同的領域中,包括科學、工程、醫學和經濟學等。數學對這些領域的應用通常被稱為應用數學,有時亦會激起新的數學發現,並導致全新學科的發展,例如物理学的实质性发展中建立的某些理论激发数学家对于某些问题的不同角度的思考。數學家也研究純數學,就是數學本身的实质性內容,而不以任何實際應用為目標。雖然許多研究以純數學開始,但其过程中也發現許多應用之处。.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数学 · 查看更多 »

性交

性交(Sexual intercourse),或稱性交媾,也被人們稱為陰道交(vaginal sex)或阴道性交(vaginal intercourse),指的是將一般為勃起狀態的陰莖跟陰道互相接合及在內磨擦的過程,主要目的是为了令自身獲得性快感、繁殖下一代Sexual intercourse most commonly means penile–vaginal penetration for sexual pleasure and/or sexual reproduction; dictionary sources state that it especially means this, and scholarly sources over the years agree.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性交 · 查看更多 »

性侵犯

性侵犯泛指一切種類與性相關、且違反他人意願,對他人做出與性有關的行為。可包括強制性交(肛交或口交)、強迫親吻、色狼的性騷擾、非禮、性虐待等,露體、窥淫在司法判例上也可能被算是性侵犯。 就法律意义而言,性侵犯在各地司法区域都是触犯了法规,包括香港、美国、加拿大、英格兰和威尔士、爱尔兰、苏格兰等等。法律对性侵犯的定义因司法管辖区域的不同而不同。特定的司法辖区和相关研究常常使用技术性或详细描述方式来定义词汇。在有的地方,例如新南威尔士,性侵犯替代了传统的强奸罪,被定义为非自愿插入式性行为。与此相对的是在其它司法辖区内,犯罪则关注了非插入式性行为。.

新!!: 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性侵犯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李察·勒伯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