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朱诺号

指数 朱诺号

朱諾號(Juno)是NASA环绕木星的太空探测器。它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建造,和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运营。作为新疆界計畫的一部分,太空探测器於2011年8月5日被從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并于2016年7月5日进入木星的极轨道。探测的持续时间为20个月Mission Jupiter, narrator Dan Riskin, Science Channel broadcast, 12:06 am July 6, 2016 (EDST, Verizon)。完成任务后,“朱諾號”将脱离轨道进入木星的大气层。 朱诺号已于東八區时间2016年7月5日到达木星。探測器將放置在繞極軌道,研究木星的組成、重力場、磁場、磁層和磁極。朱諾號也要搜索和尋找這顆行星是如何形成的線索,包括是否有固態核心、存在木星大氣層深處的水量、質量的分布、風速可以達到的深度。 朱诺号是进入木星轨道的第二个飛行器,而第一个为核动力的伽利略号探测器(1995-2003年)。與所有早期的飛行器與外部行星不同,朱诺号僅由太陽能陣列提供動力,太陽能陣列通常被用于环繞地球運行的衛星和在內太陽系進行工作的的衛星,而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通常用於外太陽系和太陽系的任務。然而,對於朱諾号來說,已部署在行星探测器上的三個最大的太陽能陣列翼在穩定飛行器以及發電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78 关系: 协调世界时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參考系拖曳天文單位太陽奧林匹斯山安全模式對流巴斯卡帕斯卡伽利略号探测器伽利略·伽利莱伽利略衛星引力場微波地球喷气推进实验室冷澤-提爾苓進動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光伏模組四氧化二氮磁場离子空间探测器紫外线红外线纽约时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西南研究院義大利太空總署義大利國家天文物理研究所电池煤油牛顿聯氨角动量航海家計畫舒梅克-李維九號彗星锂离子电池重力助推RD-180火箭发动机X波段极光极轨道東八區...核動力樂高每分鐘轉速氧气洛克希德·马丁液氧深空網路木卫四木星木星大氣層木星的卫星木星的磁層木星高能粒子探測儀木星探測木星極光紅外成像儀朱庇特朱諾 (羅馬神話)朱諾相機朱诺新疆界計畫新视野号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擎天神五號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愛荷華大學 扩展索引 (28 更多) »

协调世界时

没有描述。

新!!: 朱诺号和协调世界时 · 查看更多 »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CCAFS,以下简称基地)隶属于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第45航天联队,总部在帕特里克空军基地附近。位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是东方实验靶场的主要部分。 CAST 1999, p. 1-12.

新!!: 朱诺号和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 · 查看更多 »

參考系拖曳

#重定向 参考系拖拽.

新!!: 朱诺号和參考系拖曳 · 查看更多 »

天文單位

天文單位(縮寫的標準符號為AU,也寫成au、a.u.或ua)是天文學上的長度單位,曾以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定義。2012年8月,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国际天文学大会(IAU)第28届全体会议上,天文学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把天文单位固定为149,597,870,700米。新的天文单位以公尺来定义,而公尺的定义来源于真空中的光速,也就是说,天文单位现在不再与地球與太阳的實際距离挂钩,而且也不再受时间变化的影响(虽然天文单位最初的来源就是日地平均距离)。 國際度量衡局建議的縮寫符號是ua,但英語系的國家最常用的仍是AU,國際天文聯合會則推薦au,同時國際標準ISO 31-1也使用AU,后来的國際標準ISO 80000-3:2006又改成了ua。通常,大寫字母僅用於使用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單位符號,而au或a.u.也可以是原子單位或是任意單位;但是AU被廣泛的地區使用作為天文單位的符號。以1天文單位距離的值為單位的天文常數的值會以符號A標示。.

新!!: 朱诺号和天文單位 · 查看更多 »

太陽

#重定向 太阳.

新!!: 朱诺号和太陽 · 查看更多 »

奧林匹斯山

#重定向 奥林匹斯山.

新!!: 朱诺号和奧林匹斯山 · 查看更多 »

安全模式

安全模式(英語:Safe Mode)通常指作業系統的一種特殊偵錯模式與一些軟件的一種運行模式。.

新!!: 朱诺号和安全模式 · 查看更多 »

對流

對流是指流體內部的分子運動,是熱傳與質傳的主要模式之一。熱對流(亦稱爲對流傳熱)是三種主要熱傳方式中的其中一種(另外兩種分別是熱傳導與熱輻射).

新!!: 朱诺号和對流 · 查看更多 »

巴斯卡

巴斯卡可以指:.

新!!: 朱诺号和巴斯卡 · 查看更多 »

帕斯卡

帕斯卡(符號Pa或Pascal)是國際單位制(SI)的壓強單位。在不致混淆的情況下也可簡稱為「帕」。它等於每平方米一牛頓。以法國學者(同時身兼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音樂家、宗教家、教育家、氣象學家、哲學家)布莱茲·帕斯卡之名而命名。百帕(hPa)和千帕(kPa)也是自Pa衍生出來的氣象常用單位,正常海平面約101kPa、或1013百帕。.

新!!: 朱诺号和帕斯卡 · 查看更多 »

伽利略号探测器

伽利略號(Galileo)是美國太空總署一艘無人太空船,專門用作研究木星及其衛星。它以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的名字來命名,於1989年10月18日由穿梭機亞特蘭蒂斯號運送升空,任務名稱為STS-34,它於1995年12月7日接近木星。 伽利略號是首個圍繞木星公轉,對木星大氣作出探測的太空船。在前往木星的旅程中,它發現了首個屬於小行星的衛星。 由於燃料的消耗,且在發射前並未通過無菌處理,為免與木衛二碰撞,造成污染,伽利略號被安排撞向木星摧毀,它於2003年9月21日以每秒50公里的速度墜落木星大氣層,結束它長達14年的任務。.

新!!: 朱诺号和伽利略号探测器 · 查看更多 »

伽利略·伽利莱

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 ;)Drake(1978, p.1).伽利略出生日期用的是儒略曆,當時所有基督教國家都使用這個曆法。義大利及幾個天主教國家於1582年改用公曆。除非特別註明,條目中的日期皆為公曆。,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及哲學家,科學革命中的重要人物。其成就包括改進望遠鏡和其所帶來的天文觀測,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做实验证明,感受到引力的物体并不是呈等速運動,而是呈加速度運動;物體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會保持其原來的靜止狀態或勻速運動狀態不變。他又發表惯性原理阐明,未感受到外力作用的物体会保持不变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伽利略被譽為“現代觀測天文學之父”、“現代物理學之父”、“科學之父”及“現代科學之父”。Finocchiaro (2007).

新!!: 朱诺号和伽利略·伽利莱 · 查看更多 »

伽利略衛星

伽利略衛星是木星的四個大型衛星,由伽利略於1610年1月7日首次發現。這四個衛星可以用低倍率望遠鏡來觀測到,如果沒有光害,且環境極好,甚至可用肉眼勉強看到木衛三和木衛四,利用數位單眼相機搭配合適的望遠鏡頭也可以輕易的在較無光害的地方拍下這幾顆伽利略衛星。.

新!!: 朱诺号和伽利略衛星 · 查看更多 »

引力場

引力場(簡體中文中重--力場一詞特指地球表面的引力場。)是描述一物体在空間中受到万有引力(重力)作用的場,在经典物理学中是一个物理量。.

新!!: 朱诺号和引力場 · 查看更多 »

微波

微波(Microwave,Mikrowellen)是指波长介于红外线和無線電波之间的电磁波。微波的頻率范围大约在 300MHz至300GHz之間。所對應的波長為1公尺至1mm之间。微波频率比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微波在雷达科技、ADS射线武器、微波炉、等离子发生器、无线网络系统(如手机网络、蓝牙、卫星电视及無線區域網路技术等)、传感器系统上均有广泛的应用。 在技术领域协定使用的四个频率分别为800MHz、2.45GHz、5.8GHz和13GHz。微波炉使用2.45GHz,此频率亦被作为ISM頻段(工業、科學及醫學用波段),使用在航空通讯领域。.

新!!: 朱诺号和微波 · 查看更多 »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地球是人類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共有74.9億人口。地球质量约为5.97×1024公斤,半径约6,371公里,密度是太阳系中最高。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昼夜及四季的变化更替,一太陽日自转一周,一太陽年公转一周。自转轨道面称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地球仅擁有一顆自然卫星,即月球。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可以成为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南极的冰盖及北极存有冰。主體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的內地核。擁有由外地核產生的地磁场。外部被氣體包圍,称为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氧、氬。 地球诞生于约45.4亿年前,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并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出现生命,之后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气,并分化为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早期生命迹象产生的具體证据包括格陵兰岛西南部中拥有约37亿年的历史的石墨,以及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岩石中约41亿年前的 Early edi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此后除去数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生物种类不断增多。根据学界测定,地球曾存在过的50亿种物种中,已经绝灭者占约99%,据统计,现今存活的物种大约有1,200至1,400万个,其中有记录证实存活的物种120万个,而余下的86%尚未被正式发现。2016年5月,有科学家认为现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现过1--种物种,其中人类正式发现的仅占十万分之一。2016年7月,科学家称现存的生物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种基因。地球上有约74亿人口,分成了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藉由外交、旅游、贸易、传媒或战争相互联系。.

新!!: 朱诺号和地球 · 查看更多 »

喷气推进实验室

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常縮寫為JPL)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那,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个下属机构,负责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发和管理无人太空探测任务,行政上由加州理工学院管理,始建于1936年。.

新!!: 朱诺号和喷气推进实验室 · 查看更多 »

冷澤-提爾苓進動

冷澤-提爾苓進動(Lense-Thirring Precession)或冷澤-提爾苓效應是由與兩位奧地利物理學家提出的相對論修正,有關於陀螺儀在巨大自轉物體(比如地球)旁做進動。其屬於重力磁性參考系拖曳的效應。根據近期由Pfister所做的分析,此效應應重新命名為愛因斯坦-冷澤-提爾苓進動。此效應為廣義相對論的預測。 德西特進動與冷澤-提爾苓進動之間的差別在於德西特進動為中央質量存在所造成的影響,而冷澤-提爾苓進動則是因為中央質量的旋轉。完整的進動計算則為兩項效應的總和。.

新!!: 朱诺号和冷澤-提爾苓進動 · 查看更多 »

先驱者10号

先鋒10號(Pioneer 10或Pioneer F)是NASA在1972年3月2日發射的一艘重258公斤的非載人太空船,用意是為了研究小行星帶、木星的周遭環境、太陽風、宇宙射線以及太陽系與太陽圈之中最遠能夠到達的地方。它是人類史上第一個安然通過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以及第一個拜訪木星的太空船。1983年6月13日,它飛越海王星軌道,成為第一個離開八大行星範圍的人造物體。當時的速度高達每秒鐘近十四公里。2003年1月23日,由於發射功率不足,它在距離地球122.3億千米處與地球失去聯絡。 先鋒者10号曾是離地球最远的飛行器,这一纪录一直保持到1998年2月17日,那天,旅行者1号與太阳的距离和先驱者10号相同(都是69.419AU)。因为旅行者1号速度的优势(每年大约多飞行1.016 AU),與太阳的距离上超过了先驱者10号。 和先驱者11号一样,先驱者10号携带了一块人类向可能存在的外星人问候,并表明我们在银河系位置的镀金铝板。.

新!!: 朱诺号和先驱者10号 · 查看更多 »

先驱者11号

先驱者11号(Pioneer 11)是第二个用来研究木星和外太阳系的空间探测器。它也是去研究土星和它的光环的第一个探测器。与先驱者10号不同的是,先驱者11号(也称做先驱者G号)不仅拜访木星。它还用了木星的強大引力去改变它的轨道飞向土星。它靠近土星后,就顺着它的逃离轨道離開太阳系。 探測器在1973年4月6日,位於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爾角發射。探測器全長2.9米,設有一个直徑2.74米的高增益天線,在其之前再裝上一个中增益天線。至於另外一條全方位低增益天線則裝設於高增益天線接收器之下。探測器以兩個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RTG)作為能源,在拜訪木星時仍能產生144 瓦特,但到達土星時只能產生100 瓦特的功率。 探測器上還設有三個感應器:恆星(老人星)感應器及兩個太陽感應器,藉以根據相對於地球及太陽的位置,及以老人星的位置作後備,用以計算探測器的位置。先鋒11號的恆星感應器及起點設定,是按先鋒10號的經驗而被重新修改的。探測器上的三對火箭推進器,負責控制轉軸(4.8rpm)及為探制器提供動力。三對火箭推進器都可以按指令持續燃點,或暫停燃點亦可。 在探測器上的儀器負責研究星際間及行星的磁場太陽風、宇宙射線、太陽圈的轉變區域、大量存在的中性氫;星塵粒子的分佈、大小、質量、通量及速度;外太陽系行星極光、電波、其衛星的大氣層;以及木星與土星及其衛星的表面等等。 以上的研究主要由探測器上的磁力計、等離子分析器(太陽風專用)、粒子感測器、離子感測器、一具可以重疊不同視點來探測由經過的隕石折射而來的陽光的非影像望遠鏡、一些已密封並加壓的氬氣及氮氣用以計算隕石的滲透、測紫外光計、測紅外光計、及一具影像光偏計用以拍攝照片及計算光偏振等等。至於進一步的數據則從天體力學及掩星法現象去計算出來。.

新!!: 朱诺号和先驱者11号 · 查看更多 »

光伏模組

一個太陽光伏板是將許多太陽光伏電池作結合。 國際太空站上的光伏模組。 太陽電池模板(Photovoltaic Module)、光伏板(Photovoltaic Panel)又稱作太陽能模組、太陽能板,是將許多光伏電池(Photovoltaic Cell,太陽能電池)互連並包裝的產物,如此互連的而達到的發電規模可提供商業大樓、住宅使用。 單個光伏板也只能產生一定的電力,典型的发電范围从100W到320W。固將許多光伏模組互相連接就成為了光伏陣列。使用光伏發電(太陽光發電)通常使用了一個光伏陣列或數個光伏模組與一個逆變器、電池組與互連線路。.

新!!: 朱诺号和光伏模組 · 查看更多 »

四氧化二氮

四氧化二氮 (N2O4) 是化學合成中有用的試劑。它與二氧化氮會形成平衡混合物 (體系處於平衡狀態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混合物稱為平衡混合物)。四氧化二氮是一種強氧化劑,與各種形式的肼(聯氨)接觸時會自燃(自發的反應),使得這種搭配成為火箭常用的雙元推進劑。.

新!!: 朱诺号和四氧化二氮 · 查看更多 »

硫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的化学符号是S,原子序数是16。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无味无臭的非金属,纯的硫是黄色的晶体,又稱做硫黄、硫磺。硫有许多不同的化合价,常見的有-2, 0, +4, +6等。在自然界中常以硫化物或硫酸盐的形式出现,尤其在火山地区纯的硫也在自然界出现。硫单质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二硫化碳。对所有的生物来说,硫都是一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元素,它是多种氨基酸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大多数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它主要被用在肥料中,也廣泛地被用在火药、潤滑劑、殺蟲劑和抗真菌剂中。.

新!!: 朱诺号和硫 · 查看更多 »

磁場

在電磁學裡,磁石、磁鐵、電流及含時電場,都會產生磁場。處於磁場中的磁性物質或電流,會因為磁場的作用而感受到磁力,因而顯示出磁場的存在。磁場是一種向量場;磁場在空間裡的任意位置都具有方向和數值大小更精確地分類,磁場是一種贗矢量。力矩和角速度也是準向量。當坐標被反演時,準向量會保持不變。。 磁鐵與磁鐵之間,通過各自產生的磁場,互相施加作用力和力矩於對方。運動中的電荷亦會產生磁場。磁性物質產生的磁場可以用電荷運動模型來解釋基本粒子,像電子或正子等等,會產生自己內有的磁場,這是一種相對論性效應,並不是因為粒子運動而產生的。但是,對於大多數狀況,這磁場可以模想為是由粒子所載有的電荷因為旋轉運動而產生的。因此,這相對論性效應稱為自旋。磁鐵產生的磁場主要是由內部未配對電子的自旋形成的。。 當施加外磁場於物質時,磁性物質的內部會被磁化,會出現很多微小的磁偶極子。磁化強度估量物質被磁化的程度。知道磁性物質的磁化強度,就可以計算出磁性物質本身產生的磁場。產生磁場需要輸入能量,當磁場被湮滅時,這能量可以再回收利用,因此,這能量被視為儲存於磁場。 電場是由電荷產生的。電場與磁場有密切的關係;含時磁場會生成電場,含時電場會生成磁場。馬克士威方程組描述電場、磁場、產生這些向量場的電流和電荷,這些物理量之間的詳細關係。根據狹義相對論,電場和磁場是電磁場的兩面。設定兩個參考系A和B,相對於參考系A,參考系B以有限速度移動。從參考系A觀察為靜止電荷產生的純電場,在參考系B觀察則成為移動中的電荷所產生的電場和磁場。 在量子力學裏,科學家認為,純磁場(和純電場)是虛光子所造成的效應。以標準模型的術語來表達,光子是所有電磁作用的顯現所依賴的媒介。對於大多數案例,不需要這樣微觀的描述,在本文章內陳述的簡單經典理論就足足有餘了;在低場能量狀況,其中的差別是可以忽略的。 在古今社會裡,很多對世界文明有重大貢獻的發明都涉及到磁場的概念。地球能夠產生自己的磁場,這在導航方面非常重要,因為指南針的指北極準確地指向位置在地球的地理北極附近的地磁北極。電動機和發電機的運作機制是倚賴磁鐵轉動使得磁場隨著時間而改變。通過霍爾效應,可以給出物質的帶電粒子的性質。磁路學專門研討,各種各樣像變壓器一類的電子元件,其內部磁場的相互作用。.

新!!: 朱诺号和磁場 · 查看更多 »

离子

離子是指原子或原子基团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而形成的带电荷的粒子。得失电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的能量变化可以用电离能来衡量。 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是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带上电荷。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通过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氯化钠就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新!!: 朱诺号和离子 · 查看更多 »

空间探测器

探测器(space probe)也称深空探测器,是用于探测地球以外天体和星际空间的无人航天器。空间探测器的基本构造多与人造地球卫星相近,但探测器通常用于执行某一特定探測或調查的任务,因而会携带相应的特殊设备。由于离地球较远通信不畅,空间探测器通常有较完备的自动化系统,甚至具有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以便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按實際情況來進行任務。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 。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搜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在机械领域GPS则有另外一种含义: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简称GPS)。另外一种含义为G/s(GB per second)。GPS(Generalized Processor Sharing)广义为处理器分享,网络服务质量控制中的专用术语。.

新!!: 朱诺号和空间探测器 · 查看更多 »

紫外线

紫外線(Ultraviolet,簡稱為UV),為波長在10nm至400nm之間的電磁波,波長比可見光短,但比X射線長。太陽光中含有部分的紫外線,電弧、水銀燈、黑光燈也會發出紫外線。雖然紫外線不屬於游離輻射但紫外線仍會引發化學反應與使一些物質發出螢光。 而小于200纳米的紫外線輻射會被空氣強烈的吸收,因此稱之為真空紫外線The ozone layer protects humans from this.

新!!: 朱诺号和紫外线 · 查看更多 »

红外线

红外线(Infrared,简称IR)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長在760奈米(nm)至1毫米(mm)之間,是波長比紅光長的非可見光,對應頻率約是在430 THz到300 GHz的範圍內。室溫下物體所發出的熱輻射多都在此波段。 红外线是在1800年由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發現,他發現有一種頻率低于紅色光的輻射,雖然用肉眼看不見,但仍能使被照射物體表面的溫度上昇。太陽的能量中約有超過一半的能量是以红外线的方式進入地球,地球吸收及發射紅外線輻射的平衡對其氣候有關鍵性的影響。 當分子改變其旋轉或振動的運動方式時,就會吸收或發射紅外線。由紅外線的能量可以找出分子的振動模態及其偶極矩的變化,因此在研究分子對稱性及其能態時,紅外線是理想的頻率範圍。紅外線光譜學研究在紅外線範圍內的光子吸收及發射。 红外线可用在軍事、工業、科學及醫學的應用中。紅外線夜視裝置利用即時的近紅外線影像,可以在不被查覺的情形下在夜間觀察人或是動物。紅外線天文學利用有感測器的望遠鏡穿透太空的星塵(例如分子雲),檢測像是行星等星體,以及檢測早期宇宙留下的紅移星體。紅外線熱顯像相機可以檢測隔絕系統的熱損失,觀查皮膚中血液流動的變化,以及電子設備的過熱。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可见光强,像紅外線導引常用在飛彈的導航、熱成像儀及夜視鏡可以用在不同的應用上、红外天文学及遠紅外線天文學可在天文學中應用红外线的技術。.

新!!: 朱诺号和红外线 · 查看更多 »

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缩写作 NYT)是一家美國日報,由紐約時報公司於1851年9月18日在美國紐約創辦和持續出版。和《华尔街日报》的保守派旗舰报纸地位相对应,《纽约时报》是美国親自由派的第一大报。 它最初被称作《纽约每日时报》(The New-York Daily Times),创始人为亨利·J·雷蒙德和。.

新!!: 朱诺号和纽约时报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縮寫为NASA)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负责制定、实施美国的民用太空计划、與开展航空科學暨太空科學的研究。1958年7月29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美国公共法案85-568》,创立了國家NASA航空和太空管理局,取代了其前身美國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NACA)。於1958年10月開始運作。自此,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負責了美國的太空探索,例如登月的阿波羅計劃,太空實驗室,以及隨後的航天飞机。自2006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愿景是“開拓未來的太空探索,科學發現及航空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使命是“理解并保护我们依賴生存的行星;探索宇宙,找到地球外的生命;启示我们的下一代去探索宇宙”。在太空计划之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进行长期的民用以及军用航空航天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被广泛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太空机构中執牛耳者。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透過地球觀測系統提升對地球的了解,透過太陽科學研究計劃精進太陽科學。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注重於利用先進的機械任務探索太陽系中的的所有天體並利用天文觀測台及相關計劃研究天體物理學中的主題,例如大爆炸理論。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與許多美國國內及國際的組織分享其研究數據。.

新!!: 朱诺号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查看更多 »

美国西南研究院

美国西南研究院(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SwRI)是美国其中一个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独立非营利性质应用技术研发机构,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由美国石油业大亨汤姆·斯利克(Tom Slick)于1947年所创立。西南研究院在众多科学领域中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为工业界和政府机构提供各类科研开发、工程和试验技术咨询服务;应用多学科的综合途径来解决科学和应用技术中各种复杂的问题。其下属的11个研究所拥有雇员3000多名,研发领域涉及化学工业、航天电子及信息工程、数据自动化、应用物理、空间技术与工程、机械与材料工程等各个学科,并在美国各地、中国和英国设有办事处。.

新!!: 朱诺号和美国西南研究院 · 查看更多 »

義大利太空總署

義大利太空總署(Agenzia Spaziale Italiana,縮寫:ASI)是義大利政府於1988年為了對太空探索的資金運用、管理和協調而成立的太空機構。義大利太空總署是義大利教育大學研究部(Ministero dell'Istruzione, dell'Università e della Ricerca, MIUR)的轄下單位,並且和許多國家或國際性太空研究與科技研發單位合作。 義大利太空總署負責義大利國家級航太計劃的草擬和確保能夠執行。為此義大利太空總署負責運作義大利境內的太空研究機構和資產運用,例如義大利航太研究中心(Centro Italiano Ricerche Aerospaziali, CIRA);另外還必須組織會議和對義大利航太工業承包商的協調工作。在國際上,義大利太空總署在欧洲空间局委員會中代表義大利政府和它的附屬機構,並且在國際合作中代表義大利的國家利益 。 義大利太空總署的總部位於羅馬,並且管理三個直屬中心。這三個中心分別是位於马泰拉的太空大地測量中心、和位於特拉帕尼負責施放高空氣球的研究中心。另外在非洲肯亞海岸擁有負責發射衛星的(原名「San Marco Equatorial Range」),但目前只作為通訊地面站。2008年義大利太空總署的預算大約是8.2億歐元,並有直屬員工200人。 2014年5月16日Roberto Battiston教授被任命為新任President,Roberto Battiston教授是丁肇中教授領導的AMS-02跨國合作計畫中義大利團隊領導人。.

新!!: 朱诺号和義大利太空總署 · 查看更多 »

義大利國家天文物理研究所

義大利國家天文物理研究所(Istituto Nazionale di Astrofisica,INAF)是義大利最重要的天文學與天文物理學研究機構。該機構的研究範圍從太陽系內的行星和小天體到宇宙學,例如可觀測宇宙的大尺度結構和星系團。INAF在國內和義大利太空總署(ASI)和(INFN)保持密切合作關係。.

新!!: 朱诺号和義大利國家天文物理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电池

电池,一般狹義上的定義是將本身儲存的化學能轉成電能的裝置,廣義的定義為將預先儲存起的能量轉化為可供外用電能的裝置。因此,像太陽能電池只有轉化而無儲存功能的裝置不算是電池。其他名稱有電瓶、電芯,而中文池及瓶也有儲存作用之意。 英文中,單一個電池結構叫做「Cell」(單電池),內部有多個Cell並連或串連的結構叫做「Battery Cell」(電池組)。市售一般乾電池其實構造上是「Cell」但英文上習慣稱「Battery」,汽車用鉛酸電池與方形9V電池則是真正的「Battery」。.

新!!: 朱诺号和电池 · 查看更多 »

煤油

--(俗稱--,舊稱火油;美式英語:Kerosene;英式英語:paraffin)是一种通过对石油进行分馏后获得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由于煤油的组成成分可能不同,因此不同地方产的煤油的特征可能区分很大。比起汽油来,煤油比较粘稠,也比较不易燃。其闪点在55至100°C之间。煤油蒸汽比空气重得多,与空气混合可能形成爆炸气。在分馏石油时煤油的沸点在汽油和柴油之间,约在160至280°C。.

新!!: 朱诺号和煤油 · 查看更多 »

牛顿

牛顿(Newton)是一个欧洲人的姓氏,字源于地名。地名在古英语裡的意思是“新镇”。牛顿或Newton可以指:.

新!!: 朱诺号和牛顿 · 查看更多 »

聯氨

聯氨、聯胺、二氮烷或肼(hydrazine)(分子式:N2H4、H4N2或H2N-NH2),是無色的劇毒化合物。致死量為小鼠口服LD50为59mg/kg,静脉注射LD50为57mg/kg。其一水合物N2H4·H2O称作水合联氨或水合肼。 常態下呈無色油狀液體。氣味類似氨,溶於水、醇、氨等溶劑,常用於人造衛星及火箭的燃料、鍋爐的抗腐蝕劑、炸藥與抗氧化劑等。 联氨有吸湿性,在空气中发烟。燃烧會呈紫色火焰。液体中分子以二聚体存在。有强还原性和腐蚀性,能侵蚀玻璃、橡胶、皮革、软木等。.

新!!: 朱诺号和聯氨 · 查看更多 »

角动量

在物理学中,角动量是与物体的位置向量和动量相关的物理量。對於某慣性參考系的原點\mathbf,物體的角動量是物体的位置向量和动量的叉積,通常写做\mathbf。角动量是矢量。 其中,\mathbf表示物体的位置向量,\mathbf表示角动量。\mathbf表示动量。角動量\mathbf又可寫為: 其中,I表示杆状系统的转动惯量,\boldsymbol是角速度矢量。 假設作用於物體的外力矩和為零,則物體的角动量是守恒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成立的条件不同,角动量是否守恒与动量是否守恒没有直接的联系。 當物體的運動狀態(動量)發生變化,則表示物體受力作用,而作用力大小就等於動量\mathbf的時變率:\mathbf.

新!!: 朱诺号和角动量 · 查看更多 »

航海家計畫

航海家計畫(--,Voyager program)是美國的無人太空探測衛星計畫,包括航海家1號與航海家2號探測衛星。它們都在1977年發射,並從1970年代末開始探測太陽系的行星。雖然航海家計畫一開始只設計針對木星與土星來進行探測,不過這兩個衛星最終都抵達太陽系邊緣,並持續傳回相關資訊。航海家1號與2號目前仍持續朝太陽系外前進,而航海家1號則是目前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 航海家1號與2號衛星都獲得大量關於太陽系氣體行星的資料,大幅增加天文學家對於它們的認識。而衛星軌道的變化也被科學家用來研究海王星外天體的存在。.

新!!: 朱诺号和航海家計畫 · 查看更多 »

舒梅克-李維九號彗星

#重定向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

新!!: 朱诺号和舒梅克-李維九號彗星 · 查看更多 »

鈽(Plutonium,--)是原子序数94、元素符號為Pu的放射性超鈾元素。它屬於錒系金屬,外表呈銀白色,接觸空氣後容易腐蝕、氧化,在表面生成無光澤的二氧化鈽。鈽有六种同素異形體和四種氧化態,易和碳、鹵素、氮、矽起化學反應。鈽暴露在潮濕的空氣中時會產生氧化物和氫化物,其體積最大可膨脹70%,屑狀的钚能自燃。它也是一种放射性毒物,会於骨髓中富集。因此,操作、處理鈽元素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鈽是天然存在於自然界中質量最重的原子。它最穩定的同位素是鈽-244,半衰期約為八千萬年,足夠使鈽以微量存在於自然環境中。 鈽最重要的同位素是鈽-239,半衰期為2.41萬年,常被用來製造核子武器。鈽-239和鈽-241都易于裂變,即它們的原子核可以在慢速熱中子撞擊下產生核分裂,釋出能量、伽馬射線以及中子輻射,從而形成核連鎖反應,並應用在核武器與核反應爐上。 鈽-238的半衰期為88年,並放出α粒子。它是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的熱量來源,常用於驅動太空船。 鈽-240自發裂變的比率很高,容易造成中子通量激增,因而影響了鈽作為核武及反應器燃料的適用性。 分離鈽同位素的過程成本極高又耗時費力,因此鈽的特定同位素時幾乎都是以特殊反應合成。 1940年,格倫·西奧多·西博格和埃德溫·麥克米倫首度在柏克萊加州大學實驗室,以氘撞擊鈾-238而合成鈽元素。麥克米倫將這個新元素取名Pluto(意為冥王星),西博格便開玩笑提議定其元素符號為Pu(音類似英語中表嫌惡時的口語「pew」)。科學家隨後在自然界中發現了微量的鈽。二次大戰時曼哈頓計劃則首度將製造微量鈽元素列為主要任務之一,曼哈頓計劃後來成功研製出第一個原子彈。1945年7月的第一次核試驗「三一试验」,以及第二次、投於長崎市的「胖子原子彈」,都使用了鈽製作內核部分。關於鈽元素的人體輻射實驗研究並在未經受試者同意之下進行,二次大戰期間及戰後都有數次核試驗相關意外,其中有的甚至造成傷亡。核能發電廠核廢料的清除,以及冷戰期間所打造的核武建設在核武裁減後的廢用,都延伸出日後核武擴散以及環境等問題。非陸上核試驗也會釋出殘餘的原子塵,現已依《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明令禁止。.

新!!: 朱诺号和钚 · 查看更多 »

鈦是化學元素,化學符號Ti,原子序數22,是銀白色過渡金屬,其特徵為重量輕、強度高、具金屬光澤,亦有良好的抗腐蝕能力(包括海水、王水及氯氣)。由于其稳定的化学性质,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抗强酸、抗强碱,以及高强度、低密度,常用來製造火箭及太空船,因此獲美誉为“太空金属”。鈦於1791年由格雷戈爾於英國康沃爾郡發現,並由克拉普羅特用希臘神話的泰坦為其命名。 钛被认为是一种稀有金属,这是由于在自然界中其存在分散并难于提取。但其相对丰度在所有元素中居第十位。鈦的礦石主要有鈦鐵礦及金紅石,廣佈於地殼及岩石圈之中。鈦亦同時存在於幾乎所有生物、岩石、水體及土壤中。從主要礦石中萃取出鈦需要用到克羅爾法或亨特法。鈦最常見的化合物是二氧化鈦,可用於製造白色顏料。其他化合物還包括四氯化鈦(TiCl4,作催化劑及用於製造煙幕或)及三氯化鈦(TiCl3,用於催化聚丙烯的生產)。 鈦能與鐵、鋁、釩或鉬等其他元素熔成合金,造出高強度的輕合金,在各方面有着廣泛的應用,包括宇宙航行(噴氣發動機、導彈及航天器)、軍事、工業程序(化工與石油製品、海水淡化及造紙)、汽車、農產食品、醫學(義肢、骨科移植及牙科器械與填充物)、運動用品、珠寶及手機等等。 鈦最有用的兩個特性是,抗腐蝕性,及金屬中最高的強度-重量比。在非合金的狀態下,鈦的強度跟某些鋼相若,但卻還要輕45%。有兩種同素異形體和五種天然的同位素,由46Ti到50Ti,其中豐度最高的是48Ti(73.8%)。鈦的化學性質及物理性質和鋯相似,這是因為兩者的價電子數目相同,並於元素週期表中同屬一族。.

新!!: 朱诺号和钛 · 查看更多 »

铝(Aluminium 或Aluminum)是一种化学元素,属于硼族元素,其化学符号是Al,原子序数是13。相对密度是2.70。铝是一种较软的易延展的银白色金属。铝是地壳中第三大丰度的元素(仅次于氧和硅),也是丰度最大的金属,在地球的固体表面中占约8%的质量。铝金属在化学上很活跃,因此除非在极其特殊的氧化还原环境下,一般很难找到游离态的金属铝。被发现的含铝的矿物超过270种。最主要的含铝矿石是铝土矿。 铝因其低密度以及耐腐蚀(由于钝化现象)而受到重视。利用铝及其合金制造的结构件不仅在航空航太工业中非常关键,在交通和结构材料领域也非常重要。最有用的铝化合物是它的氧化物和硫酸盐。 尽管铝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但没有一种已知生命形式需要铝元素。.

新!!: 朱诺号和铝 · 查看更多 »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锂离子电池使用一个嵌入的锂化合物作为一个电极材料。目前用作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主要常見的有:鋰鈷氧化物(LiCoO2)、錳酸鋰(LiMn2O4)、镍酸锂(LiNiO2)及磷酸鋰鐵(LiFePO4)。 這些锂离子电池與其發展產品是在消费电子领域常见的。它们是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可充电电池最普遍的类型之一,具有高能量密度,无记忆效应,在不使用时只有缓慢电荷损失。除了消费类电子产品,越來越進步的锂离子电池也越来越普及,可用于军事,纯电动汽车和航空航天应用。例如,磷酸鋰鐵电池正在成为铅酸蓄电池的一种常见的替代蓄电池,在历史上铅酸蓄电池用于高尔夫球车和多用途车,但這種高效的新型電池已經能夠突破舊有鋰電池與鉛酸電池的各種缺點,達成全面替代的目標。 此外,锂离子电池容易与下面两种电池概念混淆:.

新!!: 朱诺号和锂离子电池 · 查看更多 »

重力助推

利用行星引力進行減速 利用行星引力進行加速的示意圖,當前的太陽系內航行非常依賴這種方法進行加速 在航天动力学和宇宙空间动力学中,所谓的重力助推(也被称为重力弹弓效应或绕行星变轨)是利用行星或其他天体的相对运动和引力改变飞行器的轨道和速度,以此来节省燃料、时间和计划成本。重力助推既可用于加速飞行器,也能用于降低飞行器速度。.

新!!: 朱诺号和重力助推 · 查看更多 »

RD-180火箭发动机

RD-180是俄罗斯的一款双燃烧室双喷嘴的火箭发动机,由RD-170系列衍生而来。与RD-170相同,RD-180也是共用涡轮泵。RD-180的使用权已被通用动力公司航天部门取得(后来易手给洛克马丁),主要是90年代时用来开发改进型一次性运载火箭(EELV)和阿特拉斯运载火箭。考虑到这些火箭既要满足军用,又要用于商业发射,因此普惠公司也加入发动机合作项目。发动机的生产全部在俄罗斯进行,而负责出售的是发动机生产商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NPO Energomash)和普惠公司组成的合资公司。 RD-180以煤油和液氧为推进剂,使用高压分级燃烧循环。RD-180继承了先驱RD-170的富氧预燃室设计,使发动机效率更高。喷嘴的活动由四个液压缸支持。 RD-180首先被使用在阿特拉斯IIA-R火箭上,也就是阿特拉斯IIA加字母R。(R代表俄罗斯,因为火箭采用了俄罗斯的主发动机)这款火箭后来被命名为阿特拉斯三号。另有项目在研究是否可以将这款发动机用于阿特拉斯五号的公共助推核心。 当初洛克马丁用来做结构测试和频率响应测试的那台RD-180陈列在第23届G8峰会美国总统克林顿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会晤的地方。.

新!!: 朱诺号和RD-180火箭发动机 · 查看更多 »

X波段

根据IEEE 521-2002标准,X波段是指频率在8-12 GHz的无线电波波段,在電磁波譜中屬於微波。而在某些场合中,X波段的频率范围则为7-11.2 GHz。通俗而言,X波段中的X即英语中的“extended”,表示“扩展的”调幅广播。 X波段通常的下行频率為7.25-7.75 GHz,上行频率為7.9-8.4 GHz,也常被称为7/8 GHz波段(8/7 GHz X-band)。而NASA和欧洲空间局的深空站通用的X波段通信频率范围则为上行7145-7235 MHz,下行8400-8500 MHz。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第8条,X频段在空间应用方面有空间研究、广播卫星、固定通讯业务卫星、地球探测卫星、气象卫星等用途。雨衰减对X频段的信号传输有一定的影响。.

新!!: 朱诺号和X波段 · 查看更多 »

极光

極光(Aurora)是在高緯度(北極和南極)的天空中,帶電的高能粒子和高層大氣(熱層)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發光現象。帶電粒子來自磁層和太陽風,在地球上,它們被地球的磁場帶進大氣層。大多數的極光發生在所謂的“極光帶”,在觀察上,這是在所有的經度上距離地磁極10°至20°,緯度寬約3°至6°的帶狀區域。太陽風受到地球的磁場導引直接進入大氣層。當磁暴發生時,在較低的緯度也會出現極光。极光不只在地球上出现,太阳系内的其他一些具有磁场的行星上也有极光。 在英、法等许多西方语言中,人们遵照伽利略的习惯,直接用奥罗拉(Aurora)女神的名字来称呼极光现象。.

新!!: 朱诺号和极光 · 查看更多 »

极轨道

极轨道,地心轨道的一种,其特点是沿此轨道运行的卫星在每次环绕地球的圆周运动中都从两极上空经过。因此这类轨道的倾角是90度或接近90度。 极轨道经常为地球测绘卫星、遥感卫星、侦察卫星和一些气象卫星所采用。极轨道卫星的缺点是,不能对地球上某一点进行持续观测(这通常要靠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来实现)。 当极轨道同时又是高椭圆轨道时,若其远地点位于极点上空,便可实现对极地地区的长时间观测(但这是从一个极远的距离进行观测)。典型的例子是苏联所发展的闪电轨道,许多军事卫星运行在这种轨道上。.

新!!: 朱诺号和极轨道 · 查看更多 »

東八區

#重定向 UTC+08:00.

新!!: 朱诺号和東八區 · 查看更多 »

核動力

核动力(nuclear power,也稱原子能或核能)是利用可控核反应来获取能量,然后产生动力、热量和电能。该术语包括核裂变,核衰变和核聚变。产生核电的工厂被称作核电站,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包括反应堆和汽轮发电机。核能在反应堆中被转化为热能,热能将水变为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利用核反应来获取能量的原理是:当裂变材料(例如铀-235)在受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发生核裂变时,核能就会以热的形式被释放出来,这些热量会被用来驱动蒸汽机。蒸汽机可以直接提供动力,也可以连接发电机来产生电能。世界各国军队中的某些潜艇及航空母舰以核能为动力(主要是美國)。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資料,2007年全球電力有13.8%由核能提供。截至2014年9月,全世界共有437个核电机组处于运行状态,总装机容量为374.5吉瓦,虽然不是所有的核反应堆都正在发电。超过150艘使用核动力推进的舰船已被建造,由超过180个核反应堆提供提供动力。 核动力相關的重大事故包括三哩岛核泄漏事故(1979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1986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2011年)和一些核动力潜艇事故。在各種能源的事故之中,按照每个单位发电的人命损失计算,核电的安全记录優于其他几种主要的发电方式。 If you cannot access the paper via the above link, the following link is open to the public, credit to the authors.

新!!: 朱诺号和核動力 · 查看更多 »

樂高

乐高(LEGO)是一家丹麦的玩具公司,亦指該公司出品的積木玩具,由五彩的塑料积木、齿轮、迷你人型和各种不同其他零件,可组成各种模型物件。 该公司与多个娱乐公司有合作,如迪士尼、时代华纳。例如在哈利波特和星際大戰等电影在美国上映前后,乐高就会推出相应主题玩具。截至2015年7月,樂高已生產6億個零件。2015年2月,樂高取代法拉利成為所評選的「世界上最強大的品牌」。.

新!!: 朱诺号和樂高 · 查看更多 »

每分鐘轉速

每分鐘轉速,或稱之每分鐘迴轉數,英文RPM,全寫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是轉動性物體在轉動速度上的一種衡量單位,所指的是一個物體在一分鐘內的旋轉圈數,一圈即是指一次的繞週轉動,若以數學上的角度單位來衡量即是轉動了360度。.

新!!: 朱诺号和每分鐘轉速 · 查看更多 »

氫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H,原子序為1。氫的原子量為,是元素週期表中最輕的元素。單原子氫(H)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化學物質,佔重子總質量的75%。等離子態的氫是主序星的主要成份。氫的最常見同位素是「氕」(此名稱甚少使用,符號為1H),含1個質子,不含中子;天然氫還含極少量的同位素「氘」(2H),含1個質子和1個中子。 氫原子最早在宇宙復合階段出現並遍佈全宇宙。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之下,氫形成雙原子分子(分子式為H2),呈無色、無臭、無味非金屬氣體,不具毒性,高度易燃。氫很容易和大部份非金屬元素形成共價鍵,所以地球上大部份的氫都以分子的形態存在,比如水和有機化合物等。氫在酸鹼反應中尤其重要,因為在這類反應中各種分子須互相交換質子。在離子化合物中,氫原子可以獲得一個電子成為氫陰離子(H−),或失去一個電子成為氫陽離子(H+)。雖然在一般寫法中,氫陽離子就是質子,但在實際化合物中,氫陽離子的實際結構是更為複雜的。氫原子是唯一一個有薛定諤方程式解析解的原子,所以對氫原子模型的研究在量子力學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16世紀,人們通過混合金屬和強酸,首次製備出氫氣。1766至1781年,亨利·卡文迪什第一次發現氫氣是一種獨立的物質,燃燒後會產生水。安東萬-羅倫·德·拉瓦節根據這一性質,將其命名為「Hydrogen」,在希臘文中意為「生成水的物質」。19世纪50年代,英国医生合信编写《博物新编》(1855年)时,把元素名翻译为“轻气”,成為今天中文「氫」字的來源。 氫氣的工業生產主要使用天然氣的蒸汽重整過程,或通過能源消耗更高的水電解反應。大部份的氫氣都在生產地點直接使用,主要應用包括化石燃料處理(如裂化反應)和氨生產(一般用於化肥工業)。在冶金學上,氫氣會對許多金屬造成氫脆現象,使運輸管和儲存罐的設計更加複雜。.

新!!: 朱诺号和氢 · 查看更多 »

氦(Helium,舊譯作氜)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是He,原子序数是2,是一种无色的惰性气体,放电时发橙红色的光。在常温下,氦是一种极轻的无色、无臭、无味的单原子气体。氦在空氣中含量較少,但在宇宙中是第二豐富的元素,在银河系佔24%。.

新!!: 朱诺号和氦 · 查看更多 »

氧(IUPAC名:Oxygen)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O,原子序為8,在元素週期表中屬於氧族。氧屬於非金屬,是具有高反應性的氧化劑,能夠與大部分元素以及其他化合物形成氧化物。氧在宇宙中的總質量在所有元素中位列第三,僅居氫和氦之下。Emsley 2001, p.297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下,兩個氧原子会自然鍵合,形成無色無味的氧氣,即雙原子氧()。氧氣是地球大氣層的主要成分之一,在體積上佔20.8%。地球地殼中近一半的質量都是由氧和氧化物所組成。 氧是細胞呼吸作用中重要的元素。在生物體中,主要有機分子,如蛋白質、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還有組成動物外殼、牙齒和骨骼的無機化合物,都含有氧原子。生物體絕大部分的質量都由含氧原子的水組成。光合作用利用陽光的能量把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氧氣的化學反應性強,容易與其他元素結合,所以大氣層中的氧氣成分只能通過生物的光合作用持續補充。臭氧()是氧元素的另一種同素異構體,能夠較好地吸收中紫外線輻射。位於高海拔的臭氧層有助阻擋紫外線,從而保護生物圈。不過,在地表上的臭氧屬於污染物,為霧霾的副產品之一。在低地球軌道高度的單原子氧足以對航天器造成腐蝕。 卡爾·威廉·舍勒於1773年或之前在烏普薩拉最早發現氧元素。約瑟夫·普利斯特里亦於1774年在威爾特郡獨立發現氧,因為其成果的發表日期較舍勒早,所以一般被譽為氧的發現者。1777年,安東萬-羅倫·德·拉瓦節進行了一系列有關氧的實驗,推翻了當時用於解釋燃燒和腐蝕的燃素說。他也提出了氧的現用IUPAC名稱「oxygen」,源自希臘語中的「ὀξύς」(oxys,尖銳,指酸)和「-γενής」(-genes,產生者)。這是因為命名之時,人們曾以為所有酸都必須含有氧。許多化學詞彙都在清末傳入中國,其中原法文元素名「oxygène」被譯為「養」,後譯為「氱」,最終演變為今天的中文名「氧」。 氧的應用包括暖氣、內燃機、鋼鐵、塑料和布料的生產、金屬氣焊和氣割、火箭推進劑、及航空器、潛艇、載人航天器和潛水所用的生命保障系統。.

新!!: 朱诺号和氧 · 查看更多 »

氧气

氧气(Oxygen, Dioxygen,分子式O2)是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在空气中按体积分数算大约占21%,在标准状况下是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的密度是1.429g/L 。不可燃,可助燃。.

新!!: 朱诺号和氧气 · 查看更多 »

洛克希德·马丁

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是一家美国航空--製造廠商,1995年由洛克希德公司與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共同合并而成。 洛克希德·馬丁以開發、製造軍用飛機聞名世界,旗下產品皆被諸多國家所採用。目前洛克希德·马丁的总部位于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的贝塞斯达。 洛克希德·馬丁以營業總額而言,為全世界最大的國防工業承包商。至2009年,洛克希德·馬丁74%的營業額來源為美國國防部、以及其他美國聯邦機關和其他國家的軍方。.

新!!: 朱诺号和洛克希德·马丁 · 查看更多 »

液氧

液氧(常用缩写LOX或LO2表示)是液态的氧气。它在航天、潜艇和气体工业上有重要应用。 液氧为浅蓝色液体,并具有强顺磁性。它的主要物理性质如下:通常气压(101.325 kPa)下密度1.141 g/cm³,凝固点50.5 K(-222.65 °C),沸点90.188 K(-182.96 °C)。 液氧具有广泛的工业和医学用途。工业上制造液氧的方法是对液态空气进行分馏。液氧的总膨胀比高达860:1,因为这个优点它在现代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军事方面。 由于它的低温特性,液氧会使其接触的物质变得非常脆。液氧也是非常强的氧化剂:有机物在液氧中剧烈燃烧。一些物质若被长时间浸入液氧可能会发生爆炸,包括沥青。 在航天工业中,液氧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通常与液氢或煤油(二者作为还原剂)搭配使用。一些最早期的弹道导弹采用液氧作为氧化剂,如V2(液氧-酒精)和R-7(液氧-煤油)。在作为推进剂时,液氧能为发动机提供很高的比冲;另外,相对于另一种常见的推进剂组合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液氧的几种搭配形式更清洁环保(肼类物质有剧毒)。 早期的洲际弹道导弹也曾采用液氧,但这种配置很快被放弃了,因为液氧难于贮存,必须在发射前注入导弹燃料箱。这导致导弹的反应速度降低,并容易被敌方发现。美国采用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来代替使用液氧的液体发动机,而苏联则在其液体导弹中使用了有毒但可贮存的肼(聯胺)类燃料。但由于液氧及其搭配推进剂的清洁高效,现在的运载火箭仍然大量使用液氧作为氧化剂,包括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和阿丽亚娜5号的第一级主发动机。 在露天爆破中可以采用液氧炸药,但这种做法正逐渐被淘汰,因为液氧炸药存在相当的危险性,容易引发事故。.

新!!: 朱诺号和液氧 · 查看更多 »

深空網路

#重定向 深空网络.

新!!: 朱诺号和深空網路 · 查看更多 »

木卫四

木卫四又稱為「卡利斯托」(Callisto、、希腊文:),是围绕木星运转的一颗卫星,由伽利略·伽利莱在1610年首次发现。木卫四是太阳系第三大卫星,也是木星第二大卫星,僅次於木卫三。木卫四的直径为水星直径的99%,但是质量只有它的三分之一。該衛星的轨道在四颗伽利略卫星中距离木星最远,约为188万公里。木卫四并不像内层的三颗伽利略卫星(木卫一、木卫二和木卫三)那般处于轨道共振状态,所以并不存在明显的潮汐热效应。木卫四属於同步自转卫星,永远以同一個面朝向木星。木卫四由于公轉轨道较远,表面受到木星磁场的影响小於内层的卫星。 木卫四由近乎等量的岩石和水所构成,平均密度约为1.83公克/公分3。天文學家通过光谱测定得知木卫四表面物质包括冰、二氧化碳、硅酸盐和各种有机物。伽利略号的探测结果顯示木卫四内部可能存在一个较小的硅酸盐内核,同时在其表面下100公里处可能有一个液态水構成的地下海洋存在。 木卫四表面曾经遭受过猛烈撞击,其地质年龄十分古老。由于木卫四上没有任何板块运动、地震或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存在的证据,故天文學家認為其地质特征主要是陨石撞击所造成的。木卫四主要的地质特征包括多环结构、各种形态的撞击坑、撞击坑链、悬崖、山脊與沉积地形。在天文學家仔细考察後,發現该卫星表面地形多变,包括位于抬升地形顶部、面积较小且明亮的冰体沉积物及环绕其四周、边缘较平缓的地区(由较黑暗的物质來构成)。天文學家認為這種地形是小型地質構造昇華所導致的,小型撞擊坑普遍消失,許多疙瘩地形是遺留下來的痕跡,该地形的确切年龄还未确定。 木卫四上存在一层非常稀薄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构成,成分可能还包括氧气,此外木卫四还有一个活动剧烈的电离层。科学家们认为木卫四是因木星四周气体和尘埃圆盘的吸积作用而缓慢形成的。由于木卫四形成过程缓慢且缺乏潮汐热效应,所以内部结构并未经历快速的分化。木卫四内部的热对流在形成后不久就已经開始,这种对流导致内部结构的部分分化,位于地表100至150公里深处的地下海洋與一个個比较小的岩质内核可能因此形成。 由于木卫四上可能有海洋存在,所以该卫星上也可能有生物生存,不过概率要小于邻近的另一顆卫星木卫二。多艘空间探测器都曾对该卫星进行过探测,包括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伽利略号和卡西尼号。长久以来,人們都认为木卫四是设置进一步探索木星系统基地的最佳地点。.

新!!: 朱诺号和木卫四 · 查看更多 »

木星

|G1.

新!!: 朱诺号和木星 · 查看更多 »

木星大氣層

木星大氣層是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大氣層,主要由和太陽的比例大致相同的氫分子和氦構成,其他的化學成分,包括甲烷、氨、硫化氫和水只有很少的數量。水被認為存在於大氣層的深處,所以被觀測到的數值偏低。氧、氮、硫和惰性氣體的豐度大約是太陽的三倍。 木星的大氣層沒有明確的邊界,並且逐漸轉變成為行星內部的流體。從最低處到最高處,大氣的層次為對流層、平流層、增溫層和散逸層,各層有各自的溫度梯度特徵。最底層的對流層有複雜的雲雾组成的系統,並且呈現朦朧狀,包括數層的氨、硫化氫氨和水。上層的氨雲是可見的木星表面,組織成12道平行於赤道的帶狀雲,並且被稱為噴射氣流的強大帶狀氣流(風)分隔著。這些交替的雲氣有著不同顏色:暗的雲氣稱為帶(belt),而亮的雲氣稱為區(zone)。區的溫度比帶低,是上升的氣流,而帶是下降的氣體。較淺顏色的區被认为是由氨冰形成的,但形成顏色較深的帶的物质則尚未確知。這些帶狀結構和噴流的起源也還未被瞭解,不过已存在兩種解釋的模型。淺灘模型(shallow model)認為它們是覆蓋在穩定的內部結構上的表面現象。深層模型(deep model)認為帶和噴流是被組織成一定數量的圓柱體,是深入至深層木星地函的氫分子循環顯示在木星的表面。 木星的大氣層顯示廣泛的活動現象,包括不穩定的帶狀物、旋渦(氣旋和反氣旋)、風暴和閃電。旋渦自身會呈現巨大的紅色、白色或棕色的斑點(長圓形),最大的兩個斑點是大紅斑(GRS)和也是紅色的BA橢圓。這兩個和許多其他的大斑點都是反氣旋,較小的反氣旋傾向於白色,旋渦被認為深度不會超過數百公里,相對來說是較淺的結構。位於南半球的大紅斑,是太陽系中已知最大的旋渦,它可以容下數個地球,並且已經至少存在了300年。BA橢圓在大紅斑的南邊,大小是大紅斑的三分之一,是在2000年由3個白色的橢圓合併形成的紅斑。 木星有威力強大、經常伴著閃電的風暴。風暴是潮濕的大氣對流造成水的蒸發和結露造成的結果。他們是強大上升氣流的啟動源,形成明亮和濃厚的雲層。風暴主要形成在帶的區域。木星上有少數的閃電遠比地球的更具威力,但是平均的活動水準只是可以和地球上的不相上下。.

新!!: 朱诺号和木星大氣層 · 查看更多 »

木星的卫星

木星擁有69顆已確認的天然衛星,是太陽系內擁有最大衛星系統的行星。當中最大的4顆,統稱伽利略衛星,由伽利略于1610年發現,這是首次(除了月球)發現不是圍繞太陽的天體。19世紀末起,越來越多更小型的木星衛星被發現,並命名為羅馬神話中的諸神之王朱庇特(或同等的宙斯)的各位情人、傾慕者和女兒。 木星的衛星之中有8顆屬於規則衛星,它們沿幾乎呈正圓的順行軌道公轉,軌道相對木星的赤道面傾斜度近乎零。4顆伽利略衛星的質量最大,足以形成近球體形狀。其餘4顆規則衛星的體積則小得多,軌道更接近木星,是木星環塵埃的主要來源。剩餘的衛星都屬於不規則衛星,它們分別有順行和逆行軌道,距離木星較遠,軌道傾角和離心率都非常高。這類衛星都很可能曾經圍繞太陽公轉,之後被木星所捕獲的天體。自2003年以來,共有17顆已發現但未命名的不規則衛星。.

新!!: 朱诺号和木星的卫星 · 查看更多 »

木星的磁層

木星的磁層是太陽風在木星的磁場創造出來的空腔(太陽風的低密度空間),在朝向太陽的方向上延伸超過700萬公里,背向太陽的方向上則幾乎達到土星的軌道。木星的磁層是太陽系的行星磁層中最強大,也是體積最大的連續結構體(僅次于日球)。比起地球的磁層,木星的磁層更寬且更扁平,而且強了數個數量級,它的磁矩大約是地球的18,000倍。早在1950年代末期,無線電波的觀測就首先推測出木星磁場的存在,先鋒10號在1973年更直接測量到木星的磁場。 木星內部的磁場是由液態金屬氫構成的外核電流產生的。木星衛星,埃歐上的火山噴發,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氣體進入太空,在木星的附近形成巨大的氣體環,木星的磁場迫使這個環以與木星自轉相同的方向與相同的角速度旋轉。這些環攜帶了與電漿在一起的磁場,在過程中它被拉成煎餅狀的結構,稱為磁盤。結果是,木星的磁層是由埃歐的電漿和它自身的旋轉決定了形狀,而不像地球的磁層形狀是由太陽風造成的。磁層中強大的電流在木星的極區形成永駐的極光和強烈多變的無線電波,圍繞著木星的極軸,這意味著木星可以被視為非常微弱的電波脈衝星。木星的極光幾乎包括所有的電磁波頻譜,像是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和軟X射線。 木星的磁層有捕獲粒子並使粒子加速的作用,產生類似地球的范艾倫輻射帶,但強大了千萬倍輻射帶。高能粒子與木星巨大的衛星表面的交互作用,對它們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有顯著的影響。這些相同的粒子也影響木星稀薄的行星環內的粒子。輻射帶的存在很明顯地會危害探測器和在太空旅行的人類。.

新!!: 朱诺号和木星的磁層 · 查看更多 »

木星高能粒子探測儀

木星高能粒子探測儀(Jovian Energetic Particle Detector Instrument,JEDI)是進入木星繞極軌道的朱諾號攜帶的儀器之一,它是用於研究木星的磁層套裝儀器的一部分。 JEDI的設計是用來蒐集"能量、光譜、質典型式(氫、氦、氧、硫)和角分配" ,這個計畫是研究能量和帶電粒子的。它可以檢測30-1,000,000KeV,而另一件儀器,JADE,可以觀測低於30KeV的能量 。正在研究的概念之一是,來自木星自轉的能量是否被轉化進入它的大氣層和磁層。 它是由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APL)建造,蒐集來自行星的極光磁場線、赤道磁層和極區電離層的硬輻射的原位資料。目標之一是要了解極光,以及如何將粒子加速到如此高的速度。木星的謎團之一是由兩極發出的X射線,但似乎不是來自極光環。.

新!!: 朱诺号和木星高能粒子探測儀 · 查看更多 »

木星探測

木星探測是指人類向木星發射太空探測器對木星進行探測活動。至今已通過用自動化无人航天器進行了密切觀察。但從地球飛往到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具有較高的能量消耗。航天器從地球的軌道到達木星,正如航天器升空首位進入軌道,它幾乎需要同樣多的能量。 先鋒10號在1973年12月飛越過木星,這也是人類首次對木星探測任務。 隨後幾個月後先鋒11號。除了第一张的木星特寫照片,探測器發現木星的磁層和其主要流體內部。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探測器於1979年走訪了木星,研究衛星和木星環系統,發現木衛一的火山活動和木衛二表面上的水冰的存在。尤利西斯号在1992年進一步研究木星的磁層,然後在2000年再次研究。卡西尼號探測器於2000年接近木星,对木星大气层拍摄了非常詳細的圖像。新视野号太空船在2007年经過木星,並做出改進的木星的及其衛星的參數的測量結果。 伽利略號太空船則是第一個環繞木星軌道的探測器,於1995年抵達木星和研究的木星直到2003年。在此期間,伽利略号收集了大量有關木星衛星系統的信息,接近所有四個巨型的伽利略卫星,找到其中三個存在稀薄大氣層的證據,以及在其表面之下有液態水的可能性。它還發現了木衛三周圍有一個木衛三#磁層。 美國航空航天局以朱诺号研究木星極地軌道,2011年8月5日發射,於2016年7月5日進入木星軌道。.

新!!: 朱诺号和木星探測 · 查看更多 »

木星極光紅外成像儀

木星極光紅外成像儀(Jovian Infrared Auroral Mapper,JIRAM)是前往木星的朱諾號太空船攜帶,由義大利提供的影像光譜儀 。在歐洲太空總署(ESA)的羅塞塔號、金星特快車、和卡西尼-惠更斯號任務都有類似的儀器。JIRAM的主要目標是使用波長在2-5μm之間的影像光譜儀研究木星上層大氣層直至氣壓為5-7帕(72-102磅/平方英寸)深處的大氣層 Jupiter's "hot spots" and auroral regions are targeted for study.

新!!: 朱诺号和木星極光紅外成像儀 · 查看更多 »

朱庇特

朱比特(Iuppiter),又译--,是古罗马神话中的眾神之王,相对应于古希腊神话的宙斯(希腊语:Ζεύς),西方天文学对木星的称呼以其命名。另外拉丁语中的“星期四”这个词也起源朱比特的名字,后来影响了许多西方语言。.

新!!: 朱诺号和朱庇特 · 查看更多 »

朱諾 (羅馬神話)

朱诺(拉丁語:Iuno)是羅馬神話天后。是罗马天神朱庇特之妻,也是萨图尔努斯的女儿。是女性、婚姻、生育和母性之神,集美貌、温柔、慈爱于一身,罗马人称之为“带领孩子看到光明的神祇”。地位相当于希腊神话主神宙斯的妻子—赫拉(Hera)。 在伊特鲁里亚国王统治之下,罗马人常在卡皮托勒山丘上朝拜朱诺、朱比特,以及智慧与艺术的女神弥涅耳瓦。每年的3月1日,他们都会举行主妇节来纪念这位总是披着羊皮斗篷的女神。.

新!!: 朱诺号和朱諾 (羅馬神話) · 查看更多 »

朱諾相機

朱諾相機(JunoCam,JCM)是前往木星的朱諾號攜帶的可見光相機/望遠鏡,由馬里蘭太空科學系統(Malin Space Science Systems,MSSS)製造。NASA的這艘太空船器於2011年8月5日發射前往木星。 朱諾號預定地軌道是高離心的,使它可以接近極區(在以內),但是在赤道可以遠至卡利斯多,距離木星最遠的伽利略衛星,軌道之外。這樣的軌道設計有助於探測器(及科學輔助儀器)避免木星輻射帶對太空船電子儀器記錄和太電池板的破壞。'朱諾抗輻射拱頂'與鈦牆也將有助於遮蔽和保護朱諾號的電子設備。 為了更好的推定朱諾號的軌道參數,其中一個必須考慮和研究的是木星系統的輻射對探測器的影響。前往木星的伽利略號探測器,是在赤道軌道上運行, 曾經承受超過預期20拉德的異常輻射,而至少超過其設計極限的三倍。相對而言,朱諾號承受輻射的能力比伽利略號更勝一籌。 由於通訊的限制,朱諾號在11天的軌道週期內只能送回40百萬位元組的相機資料。這將限制影像的補獲和傳輸的數量,在每個軌道期間的數量從10-1000不等。相較於伽利略任務,儘管其傳送資料的速度緩慢,依然補獲了數以千計的影像。.

新!!: 朱诺号和朱諾相機 · 查看更多 »

朱诺

朱諾或Juno可能指:.

新!!: 朱诺号和朱诺 · 查看更多 »

新疆界計畫

新疆界計畫(New Frontiers Program),指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进行的的一系列太空探險的計畫,目标是研究几个太阳系的天体,包括矮行星冥王星。 美国航空航天局鼓励国内的和国际的科学家提交项目的任务建议。 新疆界計畫是建立在发现计划和探索者计划由首席研究员领导的任务中使用的创新方法。它是被用于那些不能在发现计划的成本和时间限制内完成,但不作为旗舰级大任务的中级任务而设计的。目前有三个正在进行的新疆界計畫的任务,新视野号,它已于2006年1月19日发射并于2015年到达冥王星,和朱诺号,它已于2011年8月5日发射并于2016年进入木星轨道; 第三个新疆界計畫的任务是OSIRIS-REx,它已于2016年9月发射,飞向小行星101955并于2018年至2021年详细研究它,和在2023年将带样品返回地球。.

新!!: 朱诺号和新疆界計畫 · 查看更多 »

新视野号

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又譯新地平線號,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旨在探索矮行星冥王星(在發射時間仍然被認為是一顆行星)和柯伊伯带的行星際機器人太空船任務,它是第一艘飛越和研究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凱倫、尼克斯和許德拉的太空探測器。NASA可能還會批准它飛越一個或两個古柏帶天體。任務概要是由美国西南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所領導的一個團隊提出。 經過在發射地點的幾個延誤後,新視野號于2006年1月19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發射,直接進入地球和太陽逃逸軌道,在最後關閉引擎時相對於地球的速度是16.26公里/秒,或58,536公里/小時(10.10英里/秒或36,373英里/小時)。因此,它是有史以來以最快的發射速度離開地球的人造物體。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飛越冥王星系统。随后,新視野號将繼續進入古柏帶。 經過與小行星132524 APL一個短暫的相遇後,新視野號飛往木星,在2007年2月28日使得其最接近木星的距離为。木星飛掠提供重力助推给新視野號的速度增加了。木星相遇也被用來作為新視野號科技性能的全面測試,傳回關於行星的大氣層,衛星和磁層的數據。在飛掠木星後,探測器繼續前往冥王星。在木星後的大部分旅行中,太空船是处于休眠模式度過,以保護太空船上的系統。在2006年9月,新視野號第一次拍攝了冥王星,其次是在2013年7月拍攝了區分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冥卫一作為兩個單獨的對象的圖像。無線電信號从新視野號太空船旅行到地球需要用4個多小時。 格林威治時間2015年7月14日上午11時49分,新視野號接近冥王星12,500公里,為旅程中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 它成為了第一艘探索冥王星的航天器。 協調世界時7月15日00時52分37秒(美國東部時間7月14日20時52分37秒),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收到了新視野號傳來的訊息,證實了探測器在預定的時間成功地飛越了冥王星,探測器各方面的運作一切正常,和先前預料的一樣。.

新!!: 朱诺号和新视野号 · 查看更多 »

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

擎天神5號運载火箭(Atlas V),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所研製的不可重覆使用之運載火箭,現由洛克希德馬丁與波音公司研製,隸屬聯合發射同盟,航空噴氣公司則負責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固態輔助火箭的研發及製造。第一節的由液態氧及煤油為燃料,並由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迪凱特的主基地建造,引擎為俄羅斯的RD-180火箭发动机,第二節則是以液態氧及液態氫為燃料的半人馬座火箭,某些衍生型裝有捆綁式固体火箭助推器以增加酬載量,輔助火箭及第一節和第二節構成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也算是擎天神系列運載火箭的家族成員之一。火箭整流罩的部分由RUAG空間所製造,大多為直徑4或5公尺的整流罩,不過直徑7.2公尺與長32公尺的整流罩也列在原先設計之中。負責組裝的場所有迪凱、哈靈根、聖地牙哥以及聯合發射同盟的總部丹佛。 時至2015年10月,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已經發射50餘次,其首航始於2002年8月,並保有相當完美的成功率。唯一一次的部分失敗發生於2007年6月15日,主因是第二節的半人馬座火箭引擎收到異常訊號而提早4秒關閉,導致人造衛星未能達到預定軌道較高的軌道,不過美国国家侦察局認定此一次發射任務仍屬成功。.

新!!: 朱诺号和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 · 查看更多 »

擎天神五號

#重定向 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

新!!: 朱诺号和擎天神五號 · 查看更多 »

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

卡西尼-惠更斯號上的RTG。 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Radioisotop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縮寫RTG、RITEG)是一種利用放射性衰變獲得能量的發電機。 此裝置利用熱電偶陣列(應用了西貝克效應)接收了一些合適的放射性物質在衰變時所放出熱量再將其轉成電能。 此熱電機也可被視為一種電池,而被當作一種能源裝設在人造衛星、太空探測器與無人遙控設備上,如蘇聯建立在極地的燈塔一樣,在一些無人或沒有人能維護到的地方,要供應少於百瓦的電力且需要的時間是燃料電池、電池組、發電機供應不來而太陽能電池在此地方又不能起作用時,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就是理想的能源。.

新!!: 朱诺号和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 · 查看更多 »

愛荷華大學

#重定向 艾奥瓦大学.

新!!: 朱诺号和愛荷華大學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