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9 关系: 巴黎,丘揚創巴,仰光,德比 (英格蘭),內觀,噶舉派,第十六世噶瑪巴,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第一次世界大战,索邦大學,馬哈希 (緬甸),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藏傳佛教,锡克人,锡克教,英格兰,沙彌尼,斯利那加,拿那克。
- 20世紀英國作家
- 噶舉派人物
- 德比人
- 歸化印度公民
- 藏傳佛教出家女眾
- 藏语—英文翻译家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查看 斐達·貝荻和巴黎
丘揚創巴
丘揚創巴仁波切(Chögyam Trungpa Rinpoche,),又譯為丘陽創巴、邱陽創巴,為第十一世創巴祖古,也是一位伏藏師,擁有噶舉派與寧瑪派的傳承。曾是一位佛教比丘,後還俗,娶妻。他是藏傳佛教最早至西方弘法的先驅人物,藏傳佛教的許多資深上師都認定他是位大成就者,以狂慧(Crazy Wisdom,又稱瘋智)的風格為人所熟知。 他在西方建立了香巴拉佛教傳承。.
查看 斐達·貝荻和丘揚創巴
仰光
仰光(),為緬甸最大城市也是仰光省首府,原為緬甸首都(2005年11月6日遷至內比都),人口约735万(2014年統計),面積為312平方英里,位於仰光河河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仰光位於北緯16°48',東經96°9',而其時區是協調世界時加上六個半小時。主要出口有米、柚木、石油、棉花和各類金屬礦藏等。與其他東南亞的大城市比較,仰光相對地不太繁榮。市內建築迅速發展,大多數都是外資注入發展的(如中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市內的下城區及大仰光地區有很多連鎖住宅和商業樓宇被重建或改建。現在仰光擁有東南亞最多的前殖民地建築。在殖民地建築內的政府部分(例如高等法院、市政廳、昂山將軍市場和公立醫院)也被列入重建項目。新城區和其他近郊的地區仍屬貧窮地區。.
查看 斐達·貝荻和仰光
德比 (英格蘭)
德比(Derby)是位于英格兰东米德兰兹的城市与单一管理区。它地处德文特河(River Derwent)河畔,德比郡(名誉郡)的南部。据2011年时的统计,城市人口为248,700,其中城区人口为229,407。按城区人口计算,它是英格兰第18大城市。.
內觀
#重定向 觀 (佛教).
查看 斐達·貝荻和內觀
噶舉派
噶举派()藏传佛教的一个派别,藏语“噶举”中的“噶”字本意指口,而“举”字则意为传。故“噶举派”一词可理解为口传宗派。另外,由于噶举派僧人的僧裙中加有白色条纹,又俗称“白教”。噶举派是后弘期西藏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由马尔巴创立,承传至今。是西藏历史上最早实行活佛(朱沽或祖古)转世制度的派别,最早的再來人(活佛)即噶玛噶举派的噶玛巴。 其在西藏以不重著述而重视实际的修行最具特色,强调刻苦的修行,造就了如密勒日巴等众多实践苦行修炼的高僧。 噶举派所最核心的修法是《那洛六法》与显、密两种大手印的教授,其中尤以大手印教授最为著名。.
查看 斐達·貝荻和噶舉派
第十六世噶瑪巴
#重定向 第十六世噶瑪巴·讓炯日佩多傑.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重定向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索邦大學
#重定向 索邦大学.
查看 斐達·貝荻和索邦大學
馬哈希 (緬甸)
哈希·西亞多·吳·蘇班納 (မဟာစည်ဆရာတော် ဦးသောဘန,,Mahasi Sayadaw U Sobhana,),生於緬甸實皆省雪布(Shwebo),是一名緬甸上座部佛教的比丘及禪修導師,在推動西方及亞洲的毗婆舍那(Vipassana)禪修運動有重大的影響。其教授風格要求禪修者將注意力集中在觀察腹部的起、伏狀態,以及留意任何其他感受或想法。.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जवाहरलाल नेहरू,)是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也是印度在位时间最長的總理,1952年印度第一次大選獲勝,连任总理。他是印度獨立運動的參與人,主張印度要從大英帝國獨立,同時更為人所知的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他活躍於二戰後的國際政治舞台上,經常被人稱呼为博學尼赫魯(पंडित,班智達在梵語和印地语及英語中有大博學者的意思),尤其在印度,他更被稱呼為偉大的學者(पंडित जी Panditji,加上जी ji一词表示尊敬之意)。 尼赫魯在印度獨立運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同時被甘地信任而得以成為他的繼任者。尼赫鲁终其一生都是費邊主義的倡导者。印度獨立後,為了解決貧窮问题,尼赫鲁一直重視公共部門的表現,使得他的經濟政策充滿社會主義色彩。.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Төвөдийн Буддын шашин),或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稱喇嘛教,是指傳入藏区的佛教分支。屬北傳佛教,与漢傳佛教、南傳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歸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傳承為其主要特色。藏傳佛教並沒有南传佛教傳承,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對藏傳佛教的形成,雖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在佛教的修行方式與戒律上,兩者並不相同,也無直接必然的關係。 藏传佛教以卷帙浩繁,渊博深奥的藏文文献著称。有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藏语文与记录佛教原始经典使用的梵文有紧密的传承关系,从梵文翻译的内容,不论词意,藏语是唯一可以还原梵语的语言文字。藏语文也是唯一完整地记录自释迦牟尼佛诞辰两千多年来,形成和发展的佛教教义、佛教哲学,以及佛教科学的文字,包括那烂陀传承中,所有的显、密论典。特别是因明论典的教、学传承和方式,当今惟有在藏文中有完整记载和保存。國學大師章炳麟評價西藏學術傳統:“既有文明之學,不受他熏”。然而,聖嚴法師認為藏傳佛教的發展是西藏本土的苯教等民间宗教加上印度晚期混合婆羅門教的佛教密教思想而完成的,整體而言是印藏的合璧。 藏传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佛教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汉地傳入藏区。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莲花生来到藏区,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西藏苯教等本土宗教的部分內容,逐渐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一时期称为前弘期。此后经朗达玛灭佛的波折,西藏佛教经过朗达玛時期灭佛运动的破坏后,约百年之久,到了中国宋朝初年,才又渐渐复兴起来,并逐渐形成了宁玛、噶举、噶当、萨迦、觉囊、格鲁等各派的传承,此一时期称为后弘期。 在宗喀巴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藏密大盛,又因與中國政權關係密切,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由兩位固定的轉世僧侶代中國政權統治西藏,分別稱作達賴與班禪。藏傳佛教的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藏区、尼泊尔、不丹、印度的喜马偕尔邦、拉达克和达兰萨拉。13世纪,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土、裕固、普米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教。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查看 斐達·貝荻和藏傳佛教
锡克人
锡克人(英语:Sikh;ਸਿੱਖ, ),亦称锡克教徒、锡克教信徒,指信仰锡克教的信徒。“Sikh”(锡克教徒)一词源自梵语“shishya”,意思即“弟子”或“学生”。锡克教徒的显著特征为裹头巾,头巾色泽无定规,随个人喜好,或按衣服穿着的颜色搭配;留长髮、蓄胡须,带铁手镯、配短剑,穿短裤。核心的思想是平等,諸如必須不分物種、種族、階級、性別、信仰、性傾向之類。另外禁烟禁酒,饮食方面没有什么严格的禁忌,锡克教虽然允许吃肉,但必須吃屠宰過程迅速的牲畜的肉,且禁止吃按宗教儀式(例如清真或猶太教)屠宰牲畜的肉食與牛肉。 根据锡克教教义的规定,锡克教信奉真神“真名”严格信仰一神论,认为神是唯一的、是全知全能的,是宇宙万物的缔造者,渗透每一个大自然的一部分,永恒超出, 是公证而仁慈的。锡克教徒尊崇祖师“古鲁”(Guru,即“上师”之意),共有10位。锡克教的经文《古鲁·格兰特·萨希卜》(Guru Granth Sahib)被锡克教徒奉为第11位古鲁——即永远活着的师尊。 大部分锡克人居于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地区。从中文表述上,这个群体主要有锡克人、锡克教徒二种称谓。但“锡克人”是作为社会群体的称谓,侧重于从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对这个群体的分类,而“锡克教徒”则单纯从宗教信仰对这一群体的分类。.
查看 斐達·貝荻和锡克人
锡克教
锡克教(旁遮普语:ਸਿੱਖੀ ,意解「信徒」;英语:Sikhism)是一種萬有在神論的印度宗教,以《古魯·格蘭特·薩希卜》為經典。錫克教在15世紀末發源自旁遮普地區,是現存其中一個最年輕的宗教,目前在全世界有2500萬教徒,大部分居住在印度旁遮普邦。.
查看 斐達·貝荻和锡克教
英格兰
英格蘭(England),又稱作英倫、英國,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個構成國,位於大不列顛島的東南方,蘇格蘭以南,威尔士以東,是英国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一個部分。虽然就传统上一般可以认为其政治地位相当于一个国家,但以国际通行标准上其仍然是一级行政区。 在歷史上,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是以哈德良长城為界。英格蘭這個名字源自「盎格魯人」(Angles),其原名「Engla-lond」意为「盎格魯人之地」,他們繼凱爾特人之後來到這個地方,属日耳曼民族。.
查看 斐達·貝荻和英格兰
沙彌尼
沙彌尼(śrāmaṇeri),又譯室羅摩拏理迦,佛教出家七眾之一,為女性的出家者。已立下出家誓言,但因年紀過小,或資淺,尚未接受具足戒,只接受十戒。在僧團中,是初階的入門出家者,其對應的男性出家眾為沙彌。.
查看 斐達·貝荻和沙彌尼
斯利那加
斯利那加(印地语:श्रीनगर)位于印度河支流杰赫勒姆河畔,是印度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夏季首府。.
查看 斐達·貝荻和斯利那加
拿那克
拿那克宗師(旁遮普文:ਗੁਰੂ ਨਾਨਕ,印度文:गुरु नानक देव,烏爾都文:گرونانک Guru Nānak)(),是锡克教创始人,第一位。他反对种姓制度,希望结合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要义。 拿那克出生在今巴基斯坦,靠近拉合尔的Talwandi村(今Nankana Sahib)。他父母Kalu Mehta 和Matta Tripat是属于婆罗门族的印度教徒。小时候,拿那克一直深深的被宗教所吸引,他探索生命的奥秘的欲望最终使他离家出走。 拿那克娶了Batala市的Sulkhni,他们生了两个儿子Sri Chand和 Lakhmi Das。他的姐夫在Sultanpur城为他找到了国家粮仓管理的职位。 他28岁的时候,一天早上,他跟平时一样往河流去洗涤和修行。他失踪了3天。当他回来的时候,充斥着上帝的精神,他说了一句名言:「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是不存在的,那既然如此,我该跟从那条道路呢?神的。神既不是印度教徒也不是穆斯林所以我跟从的道路是神的」。从此以后,他就开始了他的传教事业。 据说他进行过四次大旅程,往印度各地,阿拉伯地区和波斯,朝觐麦加,经过巴格达。他在印度教徒、耆那教徒、佛教徒、祆教徒、穆斯林之前作过演讲,在各种寺庙发言。 在这个时候,拿那克认识了卡比尔(1441年-1518年),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共同崇拜的一名圣人。 Category:宗教創始人 Category:印度人 Category:巴基斯坦人 Category:锡克教.
查看 斐達·貝荻和拿那克
另见
20世紀英國作家
- 伊恩·班克斯
- 史萊許
-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 愛德華·偉特
- 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
- 斐達·貝荻
- 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
- 理查·奧斯汀·傅里曼
- 立德夫人
- 约翰·希克斯
- 肯特的迈克尔王妃
- 阿利斯特·哈代
- 雷·蒙克
噶舉派人物
- 斐達·貝荻
- 第十六世噶瑪巴·讓炯日佩多傑
德比人
歸化印度公民
藏傳佛教出家女眾
藏语—英文翻译家
- 斐達·貝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