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

指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Alexander PP.,),原名羅德里哥·迪波吉亞(Roderic Llançol i de Borja),1492年8月11日—1503年8月18日逝世为止任教宗。出身於波吉亞家族,誕生于西班牙瓦倫西亞,是加里斯都三世的外甥。 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争议的教宗,是第一位公開承認自己與情人有子嗣的教宗。然而,他的坏名声多半是由他的敌人谣传所致。两位亚历山大六世之后的教宗思道五世与乌尔巴诺八世,都称赞他为圣伯多禄之后的教宗中最为杰出的教宗之一。 亞歷山大六世比較像是一名外交官、政治家而不像是一位教宗,但作為一位教宗,他的成就卻絲毫不亞於其他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宗。在位期間的1493年,曾為葡萄牙與西班牙的劃定了殖民擴張分界線,即“教皇子午線”。.

46 关系: 博洛尼亚大学卡利克斯特三世天主教天主教會巴伦西亚王国主教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乔瓦尼·波吉亚庇護三世佩德羅·路易斯·德·波吉亞依諾增爵八世圣人圣伯多禄刺客教條:兄弟會切萨雷·波吉亚切薩雷·博基亞喬弗雷·波吉亞喬佛里·波吉亞哈蒂瓦克萨蒂瓦祭司科学瓦伦西亚瓦倫西亞瓦諾莎·卡塔內盧克雷齊亞·波吉亞聖經聖母瑪利亞 (繪畫)西班牙西班牙宗教法庭西斯都五世魯克蕾齊亞·波吉亞诺森八世茱莉婭·法爾內塞阿方索一世·埃斯特阿拉貢的珊莎阿拉贡联合王国蒙塞拉托圣母堂艺术波吉亞家族演讲文艺复兴意大利战争教宗教皇国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

博洛尼亚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à di Bologna;Universitas Bononiensis;尊称:大学之母;又譯--)是一所坐落在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首府博洛尼亚的综合性公立大学,是广泛公认的西方最古老的大学,建立于公元1088年神圣罗马帝国时期。 博洛尼亚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1世纪末出现的世界上第一所法学院,后来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于1158年颁布法令确定其正式身份。博洛尼亚大学的建校时间在1888年博洛尼亚大学八百年校庆期间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乔苏埃·卡尔杜奇所领导的历史委员会经过考证确定为1088年。1988年9月18日,博洛尼亚大学九百年校庆之际,欧洲430位大学校长在博洛尼亚著名的大广场上共同签署了欧洲大学宪章,正式承认与宣布博洛尼亚大学为“大学之母”(拉丁文:Alma mater studiorum),即世上所有大学的母校。在以拉丁语为主要学术与研究通用语言的中世纪及近代欧洲,博洛尼亚大学始终保持着欧洲文化与学术发展的中心位置,并引领了欧洲大学体系的改革。 作为经历了近千年历史演变的教育机构,博洛尼亚大学的校园建筑保留了不同时期,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特点。博洛尼亚大学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美的15所校园之一,2014年被世界最大的英文旅游信息出版商福多尔公司评为全球15所最值得访问的大学之一。博洛尼亚大学校园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总面积674万平方米,除博洛尼亚的主校区之外,博洛尼亚大学还有四个校区,分别位于切塞纳、弗利、拉文纳、里米尼,另外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设有海外校区。.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博洛尼亚大学 · 查看更多 »

卡利克斯特三世

教宗嘉禮三世(Callistus PP.,),出身博基亞家族。原名是Alfons de Borja,1455年4月8日—1458年8月6日在位。任内曾为聖女貞德平反。.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卡利克斯特三世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巴伦西亚王国

#重定向 瓦倫西亞王國.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巴伦西亚王国 · 查看更多 »

主教

主教是基督宗教的高級聖職人員職稱,為天主教、東正教與圣公会採用,詞源自希臘文「episkopos」(επίσκοπος),即「epi」(由上往下)及「skopos」(觀察者),意為監督(overseer)。依據初期教會的傳統,祝聖主教代表授予聖職聖事的圓滿性。主教即是藉著聖靈/聖神被祝聖為教會中的牧人及管理者,也是教義的導師及聖職敬禮的司祭。在一般基督宗教主流教會,指耶穌基督派遣使徒/宗徒繼續實行祂的使命,到了第一世紀末至第二世紀初就形成了主教的制度。.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主教 · 查看更多 »

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

《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由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新華通訊社譯名室編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本提供規範化人名翻譯的工具書。本书有姊妹篇《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 · 查看更多 »

乔瓦尼·波吉亚

喬瓦尼·波吉亞,第二代甘迪亞公爵(Giovanni Borgia,),又稱胡安(Juan)或瓊(Joan),是羅馬教宗亞歷山大六世與情婦瓦諾莎·卡塔内的私生子,也是切薩雷·波吉亞、盧克雷齊婭·波吉亞、喬佛里·波吉亞的兄弟。目前還不清楚喬瓦尼是出生在1474年還是1476年,他曾長期被認為是亞歷山大和瓦諾莎的長子。但現代歷史學家,基本贊同他最有可能在1476年出生,比他的兄弟切薩雷·波吉亞年輕。喬瓦尼於他的同父異母兄長佩德羅·路易斯·德·波吉亞死後繼承了甘迪亞公爵的名號與領土,以及塞薩公爵、那不勒斯治安官、聖彼得總督等稱號。.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乔瓦尼·波吉亚 · 查看更多 »

庇護三世

教宗庇護三世(Pius PP.,),原名Francesco Todeschini Piccolomini,於1503年9月22日—1503年10月18日岀任教宗)是天主教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九短的教宗,在位僅僅二十七日。他出生於義大利中部錫耶納市,他是教宗庇護二世姊妹Laodamia之子。在他二十二歲之時,教宗庇護二世提升他為主教,並且允許他承繼皮科羅米尼家族的名字和家徽,隨後的教宗在幾個重要機構僱用了他,他曾照顧教宗保祿二世起居飲食,在教宗思道四世命令下在義大利中部翁布里亞地區傳教。1503年,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因感染疟疾去世,庇護三世當選成為新一任教宗。 庇護三世當選後,他的改革措施在9月22日隨後而來。在他手中,立即採取了宗教法庭的改革和拘捕了波吉亞樞機。但在二十六日後,他死於腿部潰瘍。有傳言指他被當時的錫耶納總督Pandolfo Petrucci毒害,但這種講法被後世史學家認為是一種陰謀論。.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庇護三世 · 查看更多 »

佩德羅·路易斯·德·波吉亞

佩德羅·路易斯·德·波吉亞, 第一代甘迪亞公爵 (Pedro Luis de Borja; Petrus Ludovicus de Boria,1458 或 1460–1488 或 1491) 是一個西班牙瓦倫西亞貴族,他的父親是教宗亞歷山大六世,母親不詳,他是喬凡尼·波吉亞、切薩雷·波吉亞、魯克蕾齊亞·波吉亞和喬佛里·波吉亞的同父異母兄弟。.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佩德羅·路易斯·德·波吉亞 · 查看更多 »

依諾增爵八世

教宗依諾增爵八世(Innocentius PP.,),又翻譯諾森八世,原名Giovanni Battista Cibo,意大利人,於1484年8月29日—1492年7月25日岀任教宗。.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依諾增爵八世 · 查看更多 »

圣人

聖人,指被大众认为具有特别美德和神圣的人。在中国,古代聖明的君主帝王,及後世道德高尚儒学造詣高深者,稱聖人。圣人的介定經常出現在诸子百家书籍。 有的宗教专门通过一定的仪式加封聖人,但也有聖人直接被大众尊奉为聖人,比方一些宗教創始人或神職人員。基督宗教(包括羅馬天主教會、聖公宗、東正教會)、印度教、佛教(猶如藏傳佛教活佛和南傳佛教的羅漢)、伊斯兰教、古巴的桑特里亚教中都有聖人。一些新纪元运动的人也将聖人的概念结合入他们的信仰。 如果沒有被宗教封聖的被公眾認可的人物,或者從當事人所不信仰的其他宗教的角度界定,可能會被稱為偉人或英雄。.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圣人 · 查看更多 »

圣伯多禄

#重定向 彼得 (使徒).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圣伯多禄 · 查看更多 »

刺客教條:兄弟會

《刺客教條:兄弟會》(Assassin's Creed: Brotherhood)是育碧公司的蒙特利尔工作室开发的一款第三人称歷史奇幻類遊戲。它支援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3 和Xbox 360 三個平臺。本作是育碧公司2009年遊戲《刺客教條II》的續集,已經發行在市面上。另於2016年11月17日在PlayStation 4 和Xbox One 發售與《刺客教條II》和《刺客教條:啟示錄》三部曲合併的《刺客教條:埃齊歐合輯》。2017年5月23日提供简体中文支持。.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刺客教條:兄弟會 · 查看更多 »

切萨雷·波吉亚

切萨雷·波吉亞(Cesare Borgia;César Borja,1475年9月13日或1476年4月-1507年3月11日),瓦倫提諾公爵,是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軍官、貴族、政治人物和樞機;是教宗亞歷山大六世與情婦瓦諾莎·卡塔內之子。 切薩雷(Cesare,與古羅馬的--服者凱撒同名,意大利语发音为切薩雷)在加入教廷、晉身樞機以及弟弟喬凡尼逝於1498年以後,他成為教廷史上第一位在任內辭職的樞機。隨後其父將教宗國內的一部份領土分賜給他做領地。惟其父逝世後,他無法長久保有權勢和尊位。後來因故入獄並越獄後,他死於西班牙,死前經歷戰鬥。.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切萨雷·波吉亚 · 查看更多 »

切薩雷·博基亞

#重定向 切萨雷·波吉亚.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切薩雷·博基亞 · 查看更多 »

喬弗雷·波吉亞

喬弗雷·波吉亞(Gioffre Borgia,Jofré Borja,也叫做 Goffredo;),出生於義大利羅馬,是教宗亞歷山大六世與他的情婦瓦諾莎·卡塔內所生的第4個,同時也是最小的孩子,他另外3個兄弟姊妹分別是兄長喬凡尼·波吉亞、切薩雷·波吉亞姊姊盧克雷齊亞·波吉亞。.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喬弗雷·波吉亞 · 查看更多 »

喬佛里·波吉亞

#重定向 喬弗雷·波吉亞.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喬佛里·波吉亞 · 查看更多 »

哈蒂瓦

克萨蒂瓦(西班牙语:Xàtiva),是西班牙巴伦西亚自治区巴伦西亚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77平方公里,总人口25736人(2001年),人口密度334人/平方公里。.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哈蒂瓦 · 查看更多 »

克萨蒂瓦

#重定向 哈蒂瓦.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克萨蒂瓦 · 查看更多 »

祭司

祭司,依信仰或神職層級而有不同的稱呼,如祭師、司祭等,是指在宗教活动或祭祀活动中,为了祭拜或崇敬所信仰的神,主持祭典,在祭坛上为共祭或主祭的神职人员。祭司在早期社会中已经出现(如巫覡宗敎)。根据不同的信仰,祭司被认为具有程度不同的神圣性。在羅馬天主教中祭司(司铎)除了要主持彌撒及婚禮外,為垂危者禱告、告解甚至驅魔也是祭司的職務,或协助主教管理教务。祭司(司铎)通常也是一个教堂的负责人。.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祭司 · 查看更多 »

科学

科學(Science,Επιστήμη)是通過經驗實證的方法,對現象(原來指自然現象,現泛指包括社會現象等現象)進行歸因的学科。科学活动所得的知识是条件明确的(不能模棱两可或随意解读)、能经得起检验的,而且不能与任何适用范围内的已知事实产生矛盾。科学原仅指对自然现象之规律的探索与总结,但人文学科也被越来越多地冠以“科学”之名。 人们习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把科学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传统的自然科学主要有生物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和天文學。逻辑学和数学的地位比较特殊,它们是其它一切科学的论证基础和工具。 科学在认识自然的不同层面上设法解决各种具体的问题,强调预测结果的具体性和可证伪性,这有别于空泛的哲学。科学也不等同于寻求绝对无误的真理,而是在现有基础上,摸索式地不断接近真理。故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偏差的纠正史。因此“科学”本身要求对理论要保持一定的怀疑性,因此它绝不是“正确”的同义词。.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科学 · 查看更多 »

瓦伦西亚

#重定向 瓦倫西亞.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瓦伦西亚 · 查看更多 »

瓦倫西亞

倫西亞(València,;Valencia,;又译--)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位於東部沿岸地區,是港口和工業城市,市區人口約81萬人,外加週邊市鎮共158萬人口。它是瓦倫西亞自治區和瓦倫西亞省的首府。現任市長為 Joan Ribó i Canut 。2008年3月在该市路易斯普格体育馆举办了第12届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瓦倫西亞在每年3月舉行法亞火節。瓦倫西亞與巴塞隆拿、馬德里和薩拉戈薩等都市有鐵路及高速巴士相連。.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瓦倫西亞 · 查看更多 »

瓦諾莎·卡塔內

#重定向 瓦诺莎·卡塔内.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瓦諾莎·卡塔內 · 查看更多 »

盧克雷齊亞·波吉亞

盧克雷齊亞·波吉亞(Lucrezia Borgia,)是一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貴族女性,她是羅馬教宗亞歷山大六世的私生女,母親為瓦諾莎·卡塔內。 出身貴族的她,長期贊助藝術家從事藝術活動,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幕後支持者。她的三位兄弟分別是切薩雷·波吉亞,喬瓦尼·波吉亞和喬弗雷·波吉亞。 我們不清楚盧克雷齊亞和她的父親和兄弟們在政治上的同謀的程度。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為她安排了幾次與重要或有權勢的家族之間的婚姻,目的是為了他們自己的政治野心。盧克雷齊亞先後嫁給了佩薩羅領主喬凡尼·斯福爾扎、比謝列公爵阿拉貢的阿方索王子、費拉拉公爵阿方索一世·埃斯特。.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盧克雷齊亞·波吉亞 · 查看更多 »

聖經

《聖經》(ביבליה;Βίβλος;Biblia; Bible,原意「書」)是猶太教與基督宗教(包括新教、天主教、東正教)的經典。猶太教的圣经是《塔納赫》(被基督宗教称为旧约)。基督宗教的圣经是舊約與新約。.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聖經 · 查看更多 »

聖母瑪利亞 (繪畫)

《聖母瑪利亞》(意大利語:Madonna)是一系列描繪耶穌基督的母親瑪利亞的繪畫作品的統稱(時常與嬰孩時期的耶穌在一起)。在西方基督教美術界的稱呼可直譯為「我們的貴夫人」。 對聖母的描繪在拜占庭時代開始興盛。早期的聖母像的意念希臘語稱為έλεος,意思是虔誠、懺悔和愛—對聖子耶穌和人類的無盡的愛。 中世紀結束後對聖像出現新的想法,繪畫技巧和理論的創新亦為畫壇帶來了不少鉅作,而聖母像的傳統亦為文藝復興帶來巨大的衝擊。.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聖母瑪利亞 (繪畫)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宗教法庭

#重定向 西班牙宗教裁判所.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西班牙宗教法庭 · 查看更多 »

西斯都五世

教宗西斯都五世(Sixtus PP.,),原名Felice Peretti di Montalto,於1585年4月24日—1590年8月27日岀任教宗。在位期间恢复了教宗国的治安,着力恢复罗马教廷的财政,并慷慨投资公共事业,使罗马的面貌接近现在的样子。他虽然受到了诸多批评,但其业绩确是历代教宗中数一数二的。.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西斯都五世 · 查看更多 »

魯克蕾齊亞·波吉亞

#重定向 盧克雷齊亞·波吉亞.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魯克蕾齊亞·波吉亞 · 查看更多 »

诺森八世

#重定向 依諾增爵八世.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诺森八世 · 查看更多 »

茱莉婭·法爾內塞

#重定向 朱莉婭·法爾內塞.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茱莉婭·法爾內塞 · 查看更多 »

阿方索一世·埃斯特

#重定向 阿方索一世·德斯特.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阿方索一世·埃斯特 · 查看更多 »

阿拉貢的珊莎

阿拉貢的珊莎公主(Sancha de Aragón y Gazela;Sancha d'Aragona,),是那不勒斯的阿方索二世與他的情婦Trogia Gazzela的私生女。.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阿拉貢的珊莎 · 查看更多 »

阿拉贡联合王国

#重定向 阿拉贡王权.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阿拉贡联合王国 · 查看更多 »

蒙塞拉托圣母堂

蒙塞拉托圣母堂(Santa Maria in Monserrato degli Spagnoli, Santa María de Montserrat de los Españoles, S.)是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西班牙在罗马的国家教堂。现任司铎枢机是Carlos Amigo Vallejo.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蒙塞拉托圣母堂 · 查看更多 »

艺术

艺术(Ars;法語、Art;西班牙語、Arte;Kunst)指憑藉技巧、意願、想象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的表達模式,以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感覺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的人類用以表達既有感知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的過程。.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艺术 · 查看更多 »

波吉亞家族

波吉亞家族(Borgia,Borja),又譯博基亞、波奇亞,西班牙稱博爾哈家族。歐洲中世紀的貴族家族,發跡於西班牙的瓦倫西亞,在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時期開始顯赫。 波吉亞家族因15世紀至16世紀間的聯姻關係與政治結盟而顯赫,有兩位成員登上教宗寶座,即加里斯都三世(任期1455年-1458年)與亞歷山大六世(任期1492年-1503年),另有一位成員成了天主教聖人及數位樞機。 尤其在亞歷山大六世在位期間,波吉亞家族傳出了許多謠言,包括:緋聞、謀取聖座控制權、偷竊、強暴、賄賂、亂倫、謀殺、毒殺(砷中毒) 。他們的專權為周邊擁有相當地位的家族如奧爾西尼家族、科隆納家族所仇視;然而現代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有許多的謠言皆是出自家族的政治對手—儒略二世所散布的。波吉亞亦是文藝復興時期積極贊助文化活動的家族。.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波吉亞家族 · 查看更多 »

演讲

#重定向 演講.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演讲 · 查看更多 »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Rinasc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构成)通称为文艺复兴,简称为文复,是一场大致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即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扩展至欧洲各国。 “文艺复兴”一词亦可粗略地指代这一历史时期,但由于欧洲各地因其引发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故“文艺复兴”只是对这一时期的通称。这场文化运动基本上以復興古羅馬為名,動機大致上是要改變中世紀社會逐漸嚴重的腐敗,卻不是將古羅馬原樣重現,反而是加入新思考和檢討,所以做出實際上是一種徹底不同的新型態文化變革,其中雖囊括了对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和承接,卻在绘画方面透過直线透视法的发展,以及逐步而广泛开展的中古時代教育变革,乃至於人體結構、化學、天文技術的知識的追求等等,這些極重要的近代科學發展,除了打破神權時代,也打破了希臘羅馬的古文化。传统观点认为,这种知识上的转变让文艺复兴发挥了衔接中世纪和近代的作用。尽管文艺复兴在知识、社会和政治各个方面都引发了巨大變革,但令其闻名于世的或许还在于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以及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博学家做出的創新贡献。 一般认为,文复始于14世纪托斯卡纳的佛罗伦萨,但对此尚有质疑之声。就这场运动的起源和特点而言,多种理论已经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但其关注的焦点不尽相同:其中包括有当时佛罗伦萨的社会和公民的特点;当地的政治结构;当地统治阶级美第奇家族的赞助Strathern, Paul The Medici: Godfathers of the Renaissance (2003);以及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大批流入意大利的及书籍。Encyclopedia Britannica,Renaissance,2008,O.Ed.Har, Michael H.History of Libraries in the Western World,Scarecrow Press Incorporate,1999,ISBN 978-0-8108-3724-9.Norwich, John Julius,A Short History of Byzantium,1997,Knopf,ISBN 978-0-679-45088-7.史学上关于文艺复兴的内容很多且颇为复杂,而“文艺复兴”作为词汇的作用,及其作为历史过渡期的意义,都引发了史学家的诸多争论。Brotton, J., The Renaissanc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UP, 2006.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文艺复兴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战争

義大利戰爭(Guerre d'Italia del XVI secolo)又稱哈布斯堡-瓦洛戰爭,是1494年至1559年間一系列戰爭的總稱,戰事地包括多數義大利城邦、教宗國、西歐各主要國家(法國、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英國與蘇格蘭)以及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戰爭起源於米蘭公國與那不勒斯王國間的糾紛,隨後迅速轉變為各參與國間爭奪權力與版圖的軍事衝突,伴隨聯盟、反聯盟,及頻繁的斷交與背叛。.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意大利战争 · 查看更多 »

教宗

教宗(Papa)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国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天主教會使用「教--宗」为中文譯名,部分華語圈教外人士、日本、韓國、越南則譯為「教--皇」。現任(第266任)教宗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教宗 · 查看更多 »

教皇国

教宗国(Civitas Ecclesiae;Stato Pontificio、Stato della Chiesa;又譯為教皇國、教皇領)是南欧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国家,為教宗统治的世俗领地,建立於8世紀,位于亚平宁半岛中部,以罗马為中心。1861年,教宗国的绝大部分领土被并入領導意大利統一進程的撒丁王国,即后来的意大利王国;至1870年,羅馬城也被并入意大利王国,教宗国领土退缩至僅剩梵蒂冈城,等同名存實亡。教宗庇护十一世时期,時任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1929年与教廷國務卿签订《拉特兰条约》,教宗国正式灭亡,由新成立的梵蒂岡城国取而代之。.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教皇国 · 查看更多 »

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

《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Tratado de Tordesillas,Tratado de Tordesilhas)是地理大发现时代早期,两大航海强国西班牙帝國和葡萄牙帝國在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调解下,于1494年6月7日在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的小镇托尔德西利亚斯签订的一份旨在瓜分新世界的协议。 条约规定两国将共同垄断欧洲之外的世界,并将穿越当时已属葡萄牙的西非佛得角群岛与哥伦布最早为西班牙发现的美洲土地古巴岛和伊斯帕尼奥拉岛连线中点的经线作为两国的势力分界线。这条经线位于佛得角以西370里格,即西经46°37'附近。分界线以西归西班牙,以东归葡萄牙。西、葡两国分别于该年的7月2日和9月5日批准了该条约。这条分界线也被称为教皇子午线。 尽管当时欧洲人对新大陆地理勘测还十分模糊,西、葡两国都较好地履行了条约。然而,条约漠视了其他欧洲强国的权利,在英格蘭、法國崛起後,遭到抵制。.

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和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