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戴维·本-古里安

指数 戴维·本-古里安

戴维·本-古里安(דוד בן-גוריון,)是以色列政治人物,暨該國第一位以色列总理,執政長達十五年。.

27 关系: 华沙大学巴勒斯坦希蒙·佩雷斯以色列以色列工党以色列地工人党以色列总理伊尔贡伊斯坦布尔大学伊扎克·本-兹维俄罗斯俄罗斯帝国列维·艾希科尔哈伊姆·魏茨曼国防部 (以色列)犹太人纽约美国錫安主義英国梅纳赫姆·贝京波兰摩西·夏里特摩西·达扬政治人物扎勒曼·夏扎尔普翁斯克

华沙大学

华沙大学是波兰最大的大学,被《泰晤士高等教育》于2006年评为世界500强大学之一,2007年被波兰报纸评为波兰最好的高校。2016年英国泰晤士大学排名将华沙大学列为“欧洲最好的100所大学”中,并将其列为第61位。.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华沙大学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國(دولة فلسطين)是一個由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約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帶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國家,2007年6月因內部兩大勢力嚴重不和而形成分裂局面,其中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即「哈馬斯」)佔有加沙地帶,而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即「法塔赫」)主導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則管治約旦河西岸,受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監督。 1967年,巴勒斯坦阿拉伯区面积6242平方公里,包括约旦河西岸地区5879平方公里(其中死海面积220平方公里),及加沙地区363平方公里。 1988年11月15日,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舉行的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第19次特別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巴勒斯坦解放组織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在國際承認巴解下,該國已與世界上多數國家建立正式外交關係。2011年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投票表決,接納巴勒斯坦為該組織正式會員,這是巴勒斯坦以正式成員國的身份加入的首個聯合國機構。 2012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表決巴勒斯坦國升格為「非會員觀察國」的提案时,雖然美國和以色列強烈反對,仍以138票支持,41票棄權、9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通過了67/19号决议。截至2015年9月,已经有136个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占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70.5%)承认巴勒斯坦國为一个獨立國家。.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巴勒斯坦 · 查看更多 »

希蒙·佩雷斯

希蒙·佩雷斯(;שמעון פרס;),出生名西蒙·佩尔斯基(Szymon Perski),以色列政治家,2007年至2014年担任以色列总统,两次担任以色列总理,两次担任代理总理,曾在十二个内阁中担任职务,其政治生涯长达近70年。1959年11月佩雷斯当选议会议员,持续任职(除2006年年初三个月)直至2007年当选总统,并任总统一职七年。2014年佩雷斯宣布退休,时为世界最为年长的国家元首。其亦被认为是以色列建国一代的最后一人。 年轻时的佩雷斯即以其演说才华而闻名,由此以色列国父戴维·本-古里安将其招致麾下。1940年代末佩雷斯开始其政治生涯,在以色列独立战争后担任多个外交及军事职位。1952年佩雷斯成为国防部副主任,时年仅28岁,次年成为国防部主任,任职至1959年。1956年,佩雷斯参与了《》的谈判, Peter Hercombe and Arnaud Hamelin, France 5/Sunset Presse/Transparence, 2006,为英国首相安东尼·艾登赞为“最高水平的政治成就”Eden, By Peter Wilby, Haus Publishing, 2006。 1963年,佩雷斯同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进行谈判,以色列由此得以购置鹰式防空导弹,这亦是美国出售给以色列的第一笔军备Political Leaders of the Contemporary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by Bernard Reich,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0, page 406。1994年10月26日,在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及时任国防部长佩雷斯推动之下,约旦与以色列正式签订。1994年前任外交部长佩雷斯、拉宾及亚西尔·阿拉法特因奥斯陆协议的达成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其政治生涯中,佩雷斯在以色列议会中代表五个不同政党:工人党、工人名单党、联盟党、工党及前进党,前三個政黨為工黨的前身。1996年佩雷斯建立佩雷斯和平中心,旨在通过推动宽容、经济与科技发展及合作和幸福,促进中东地区长期的和平及发展。 佩雷斯能操波兰语、法语、英语、俄语、意第绪语和希伯来语,但其希伯来语仍带波兰口音 by Lawrence Joffe, Wednesday 28 September 2016。其亦是一名诗人和作曲家,在内阁会议时创作诗节,其一些诗作后被转录为歌曲并收入专辑 AP, updated 8/17/2009 7:55:07 PM ET。佩雷斯对文学兴趣浓厚,时常引用先知书、法国文学及中国哲学中的片段。 2016年9月28日,在中风两周之后,佩雷斯于特拉维夫附近过世,享耆壽93岁。.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希蒙·佩雷斯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

以色列(יִשְׂרָאֵל;),正式名称是以色列国(help;دَوْلَة إِسْرَائِيل),是位於西亚的主权国家,坐落於地中海东南岸及红海亚喀巴湾北岸,北靠黎巴嫩,东北邻叙利亚,东与约旦接壤,巴勒斯坦领土(巴勒斯坦国对其宣称主权,但局部为以色列所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各居东西,西南则为埃及。其领土范围不大,但地形和气候相当多样。以色列的金融及科技创新中心為特拉维夫,而耶路撒冷則为其法定首都(美國承認)、各政府机构所在地(国防部除外)及其轄下的第一大城市(特拉维夫都会圈人口最多)。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主权在国际上有爭議。美国東岸时间2017年12月6日下午1時,特朗普正式在白宫外交厅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建議在巴勒斯坦托管地推行分治方案。這一方案規定了新的阿拉伯和猶太國家的國界,並指定耶路撒冷及其周邊地區將為聯合國進行國際管理Harris, J. (1998)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Textual Reasoning, Vol.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以色列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工党

以色列工党(העבודה,)是一個以色列中間偏左政黨,黨員約30萬人。領導人的祖輩多屬歐洲裔猶太人,不少來自波蘭和蘇聯的猶太人,比較傾向代表來自西方世界的猶太人利益。.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以色列工党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地工人党

以色列地工人党(Mapai) (מַפָּא"י, 缩写: מִפְלֶגֶת פּוֹעַלֵי אֶרֶץ יִשְׂרָאֵל, 意为. "以色列地工人党、Workers' Party of the Land of Israel") 以色列一个左翼政党,在以色列立国初期执政,1968年合并为现在的以色列工党。在劳动党的执政期间,对以色列进行了广泛的进步改革,建立国家福利制度,提供最低收入、安全和自由(或几乎免费)获得住房补贴和医疗以及社会服务。 A. D. 戈登创建的青年工人党(Hapoel Hatzair)和劳工团结党(Ahdut HaAvoda,成立于1919年,由戴维·本-古里安领导)在1930年1月5日合并组成劳动党,它是以色列建国前的主要政治派别,它也建立起了犹太人的早期武装组织——“哈绍莫”(Hashomer)和“哈加纳”(Haganah)。到1930年代初,戴维·本-古里安领导该党,并成为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称为Yishuv)实际上的领袖。劳动党主张社会主义,1930年和1940年之间是劳工和社会党国际的成员。 劳动党属下的武装组织在1948年阿以战争获得胜利,以色列独立建国,在1949年的第一次选举中,该党赢得了大量的支持,赢得了35.7%的选票(远远超过了第二位的统一工人党(MaPam)的14.7%)和120个国会议席中的46个席位。本-古里安出任首任以色列总理,劳动党的第一届政府颁布了一个教育法律,在1949年对所有年龄在5 - 14岁的儿童实行义务教育。通过1953年的国民保险法案和1958年的社会福利服务法律,制定了范围广泛的社会福利计划,包括大家庭的特殊津贴、工人的赔偿规定、生育保险、年老和幸存者的养老金。 1951年的第二次选举中,劳动党的支持率上升到37.3%(和47个席位)。1953年12月6日本-古里安突然辞职,隐居内盖夫沙漠(Negev )中的斯代博克(Sde Boker)基布兹(集体农庄),总理职务由摩西·夏里特接任。 1955年的选举中,劳动党的支持率下降了32.2%(40个席位),但仍远远超过第二名的自由党(Herut,12.6%)。本-古里安返回政坛,复任总理。 1959年大选中,劳动党支持率激增,为该党最好的选举表现记录,获得38.2%的选票和47个席位。 1965年,本-古里安脱离劳动党,另创拉菲党(以色列工人列表党),而劳动党在党首列维·艾希科尔领导下与劳工团结党(Ahdut HaAvoda)合并组成劳工结盟党(Alignment),新政党赢得了36.7%的选票和45个席位,轻松击败加哈尔集团(Gahal,利库德集团前身,26个席位)。1968年1月23日,劳动党、劳工团结党和拉菲党合并组成以色列工党。.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以色列地工人党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总理

以色列總理是以色列的政府首脑。.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以色列总理 · 查看更多 »

伊尔贡

伊尔贡(希伯來語:ארגון צבאי לאומי),意为「国家军事组织」,常簡稱Irgun(ארגון),意為「組織」,是一个秘密犹太复国主义军事恐怖组织,1931年至1948年活跃于巴勒斯坦地区。现在以色列大多称呼该组织为 Etzel(אצ"ל),是其希伯来语名称缩写。曾策劃恐怖襲擊有大衛王酒店爆炸案和代爾亞辛村大屠殺等。組織後改組為以色列右翼政黨赫魯特黨,演變為現在的利庫德黨。.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伊尔贡 · 查看更多 »

伊斯坦布尔大学

伊斯坦布尔大学(İstanbul Üniversitesi)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所大学,主校區位於Beyazıt,即伊斯坦布爾靠近歐洲的一邊。.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伊斯坦布尔大学 · 查看更多 »

伊扎克·本-兹维

伊扎克·本-兹维(Yitzhak Ben-Zvi,יצחק בן צבי,) 原名伊萨克·希姆谢列维奇(Yitzhak Shimshelevich)。是以色列历史学家、犹太复国运动领袖,以色列第二任总统,也是以色列任期最长的总统(1952年 - 1963年)。巴勒斯坦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早期领导人。他帮助建立了为成立以色列国奠定基础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伊扎克·本-兹维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旧俄語: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亦简称为沙皇俄国、沙俄、帝俄或俄国,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為皇帝起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罗斯,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1867年前),包括了整个中亚、波兰及芬兰,与挪威、瑞典王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中國(當時為清朝)、朝鲜與日本(前期為江戶幕府、後為大日本帝國)接壤。根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记,俄罗斯帝国共有1億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億6,570万人,仅次于大清帝國及大英帝国。 在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俄羅斯帝國”真正诞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据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期沙皇制度 (Царство),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后已经帝国的当代俄语单词,而彼得大帝刚刚更换了一个拉丁化的代名词。也许后者是为了让欧洲承认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发生在17世纪俄罗斯的扩张,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俄罗斯的领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战争(1654—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这个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成立。 俄罗斯帝国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在19世纪後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其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欧洲几大强国,尽管在此期间推行了几次较为成功的改革(如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诏书,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羅斯共和國和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派通过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苏维埃俄国取代,但沙俄的残余势力直到1922年俄罗斯内战后才被完全消灭。.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俄罗斯帝国 · 查看更多 »

列维·艾希科尔

列维·艾希科尔(,לֵוִי אֶשְׁכּוֹל;出生名:列维·什科尔尼克(לֵוִי שׁקוֹלנִיק,Levi Shkolnik),) 以色列第三任总理(1963—1969),任内因心肌梗塞去世。1952年~1963年任财政部长。1984年前的5000谢克尔紙幣和1985年发行的5谢克尔纸币上的肖像是列维·艾希科尔。.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列维·艾希科尔 · 查看更多 »

哈伊姆·魏茨曼

哈伊姆·魏茨曼(Chaim Azriel Weizmann,又拼作Chaijim或者Haim.,希伯来文:חיים עזריאל ווייצמן,)是一位犹太裔化学家、政治家,曾任世界锡安主义组织会长,第一任以色列总统(1949-1952年),并是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创建人。 出生在俄羅斯帝國品斯克附近的小村庄Motol。1899年毕业于瑞士的弗里堡大学化学系。1901-1903年期间在日内瓦大学教授化学。1904年起执教于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并在此长期从事研究工作。1910年加入英国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6-1919年)领导英国皇家海军的实验室。他在化学上著名的成就是发现了通过细菌发酵取得大量化学产品的方法,被认为是现代工业发酵技术之父。他使用细菌丙酮丁醇梭杆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来生产丙酮。用丙酮制造的无烟炸药对协约国方面取得大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魏茨兹曼把这个方法以收取版税的形式转让给了“商用溶剂公司”(Commercial Solvents Corporation)。 1917年,他协助贝尔福勋爵写出了《贝尔福宣言》。该宣言称“不得伤害已经存在于巴勒斯坦的非犹太人群体之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但魏茨曼却说:“关于阿拉伯问题,英国人告诉过我们,那里有几千万黑人,不过没什么要紧”。他创立了称为合成锡安主义的理论,支持为了以色列建国,采用民间殖民和高层外交斡旋并行的手段。他一般被认为是取向偏中的锡安主义者。 1919年1月3日,他和费萨尔一世签订了费萨尔-魏茨曼协定,在中东建立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联系。1920年以后,他在锡安主义运动中承担了领导地位。1920-1931、1935-1946年间任世界锡安主义组织会长。1921年,他和著名犹太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一起参加了一次为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筹款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英国供给部的名誉顾问,并在合成橡胶和高辛烷值汽油方面进行研究。(前者是因为日本封锁了英国天然橡胶的来源)。他会见美国总统杜鲁门,并帮助取得了美国对以色列建国的支持。1948年建国后,魏茨曼成为第一任以色列总统。他并且在居住的雷霍沃特,建立了一个研究所,即今天的魏茨曼研究所。此外他还在科学期刊上发表了很多文章。他的侄子埃泽尔·魏茨曼后来也担任了以色列总统之职。.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哈伊姆·魏茨曼 · 查看更多 »

国防部 (以色列)

#重定向 以色列國防部.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国防部 (以色列) · 查看更多 »

犹太人

犹太人(יְהוּדִים,),又称犹太民族,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族群。根据犹太教律法《哈拉卡》的定义,一切皈依犹太教的人(宗教意义)以及由犹太母亲所生的人(種族意义)都属于犹太人。犹太人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地或希伯来地。犹太人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犹太教是维系全体犹太人之间认同感的传统宗教。犹太教不欢迎外族皈依,要皈依犹太教的外族人必须通过考验才可以,虽然如此历史上世界各地仍有小部分不同肤色的人群通过皈依犹太宗教而成为犹太族群的一部分,而犹太人也由此从阿拉伯半岛的一个遊牧民族,发展成为遍布全球的世界性族群之一。 根据有关犹太人组织的统计,2007年全球犹太人总数约在1,320万人左右,其中540万人定居在以色列,530万人居住在美国,其余则散居在世界各地。犹太人口总数仅占全球总人口的0.2%, based on 。根据其他组织的统计,美国国内的犹太人人数则达到650万人或美国人口的2%。上述数据也包含了自认为是犹太人但没有归属于任何犹太社团组织的人群,但事实上,全球犹太人的总人口数很难得到准确统计,因为犹太人的定义存在多种标准和界定方式,导致统计的准确性受到了影响。.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犹太人 · 查看更多 »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城市,為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紐約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纽约还被称为「世界文化之都.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纽约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錫安主義

錫安主義(ציונות/,الصهيونية/),中文通譯「猶太復國主義」,也称「猶太圣会主義」,是猶太人發起的一種民族主義政治運動和猶太文化模式,旨在支持或認同於以色列地帶重建「猶太家園」的行為,也是建基於猶太人在宗教思想與傳統上對以色列土地之聯繫的一種意識形態。 猶太人是一個源自古代近東地區黎凡特的特殊民族,其居住地迦南(即以色列地)在历史上一直斷斷續續地存在過猶太王國及其自治領。根据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教义,以色列地带为犹太人的应许之地。有人类学研究认为,该地区曾经于铁器时代存在过犹太部落王国,时间约在公元前10世纪或公元前9世纪。 在猶太復國運動發展初期,錫安主義是世俗化的,也是一定程度上對19世紀時在歐洲的以天主教徒為首的社會中十分猖獗的反猶主義的一種回應。從1世紀開始,猶太人遭受來自羅馬天主教會不同程度的歧視和迫害,原因當時天主教認為是猶太人被認為對耶穌受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居住在阿拉伯和北非地區的猶太人則相對而言得以和當地人較為和睦地相處 http://www.ifamericansknew.org/history/origin.html#early The Origin of the Palestine-Israel Conflict, Jews for Justice in the Middle East, 2001。在經過一連串的進展和挫折,以及在納粹德國對猶太人大屠殺中摧毀了歐洲的猶太族群後,錫安主義的民粹運動於1948年達到了高潮。犹太人全国委员会于1948年5月14日发布了《以色列独立宣言》,现代以色列建国。.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錫安主義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梅纳赫姆·贝京

梅纳赫姆·沃尔福维奇·贝京(Menaḥem Begin;),波蘭籍的猶太人,以色列政治家,利库德集团的创始人,第6任以色列总理。贝京出生于布列斯特,青年时投身犹太复国运动,1942年前往巴勒斯坦,1943年起担任犹太复國運動地下組織伊爾貢的領導人,曾领导伊尔贡与英国政府和阿拉伯人进行武装斗争。1948年成立右翼政党,并成为以色列右翼的代表人物和反对派领袖。1973年,贝京成立了右翼联盟利库德集团并担任领导人。1977年利库德集团在大选中获胜,贝京担任总理。1978年,贝京由于和埃及总统萨达特签订了戴维营协议,当年与后者一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81年,利库德集团再次在大选中获胜,贝京连任总理。1983年,贝京因为妻子去世、经济危机、黎巴嫩战事以及健康等原因宣布辞职,从此告别政治舞台。1992年3月8日,贝京在特拉维夫去世,享年78岁。.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梅纳赫姆·贝京 · 查看更多 »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波兰 · 查看更多 »

摩西·夏里特

摩西·夏里特 (希伯来语:משה שרת,拉丁化:Moshe Sharett,)是以色列第二任总理,在大衛·本-古理安的2届任期之间任职2年。 他出生在乌克兰赫尔松,当时那里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他的原名是Moshe Shertok (希伯来语:משה שרתוק) 1908年他移居到巴勒斯坦。他的家庭是特拉维夫的创建者之一。 1948-1956年,他出任以色列外長。.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摩西·夏里特 · 查看更多 »

摩西·达扬

摩西·达扬(משה דיין,),以色列政治家和军事家。出生于巴勒斯坦达加尼亚的基布兹,早年就讀於希伯来大学和坎伯利参谋学院学习军事。死于心脏病。 1967年到1974年間,任職以色列国防部长;1977年至1979年任外交部长,参加了大衛營協議。在二战中,因伤导致左眼失明,人称「独眼将军」。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他提出了后来被证明是极其出色的达扬计划。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他都是以色列軍隊总指挥。自著有《西奈战役日记》和自传、回忆录等。 D D D D D D D.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摩西·达扬 · 查看更多 »

政治人物

政治人物(politician),是指以政治為職業,或積極投入政治活動或公共事務的人,無論其動機是私人利益、黨派利益或國家利益。在現代民主政體中,職業政治人物常通過組織或加入政黨、參與選舉,以爭取在政府中擔任職務;這些人在英文中稱為「politician」,指的是一種社會角色。廣義的「政治人物」還包括其他各種政體的政府首腦、政黨或軍事領袖,或其他政權中的主要人物。一般來說,曾從事主要公職的人都會被視為政治人物。.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扎勒曼·夏扎尔

扎勒曼·夏扎尔(Shneiur Zalman Robshov,)是一位作家、诗人、第三任以色列总统(1963年 - 1973年)。 夏扎尔出生於Mir(靠近明斯克)的一个Hasidic家族,他在年轻时接受宗教教育,十几岁时潜心于Poalei Zion运动。1924年夏扎尔移民到以色列,成为以色列总工会秘书处成员。 夏扎尔从1944年到1949年担任以色列报纸Davar总编辑,从1949年到1951年在大卫·本-古理安的以色列工党政府中担任教育部长。此后担任议会议员、犹太事务局执行官(1952年),从1956年到1960年担任Agency's Jerusalem Executive代理主席。 1974年病逝於耶路撒冷。 他的肖像出现在200新舍客勒纸币上。 Category:以色列总统 S S S Category:亞洲紙幣上的人物.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扎勒曼·夏扎尔 · 查看更多 »

普翁斯克

普翁斯克(Płońsk、Plöhnen、西里西亞語:Płůńsk)是波蘭的城鎮,位於該國中部,由馬佐夫舍省負責管轄,始建於十一世紀,面積11.6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22,500。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在1939至1945年1月19日期間佔領該鎮。.

新!!: 戴维·本-古里安和普翁斯克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David Ben-Gurion大卫·本-古理安大卫·本·古里安大衛·班·古里昂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