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9 关系: 吉他,吉他手,大西洋唱片,宾夕法尼亚州,告示牌 (雜誌),約翰·奧茲,节奏布鲁斯,音樂製作人,鍵盤樂器,靈魂樂,詞曲作家,費城,軟式搖滾,霍爾與奧茲,藍調搖滾,RCA唱片,歌唱,流行搖滾,摇滚乐。
- 天普大學校友
- 改信犹太教者
- 美國電視主持人
- 美國靈魂樂音樂家
吉他
--,屬於弹拨乐器。通常有六條弦,形状与提琴相似。吉他在流行音樂、搖滾音樂、藍調、民歌、佛朗明哥中,常被視為主要樂器。而在古典音樂的領域裡,結他常以独奏或二重奏的型式演出;在室内乐和管弦乐中,吉他亦扮演著相當程度的陪襯角色。.
查看 戴瑞·霍爾和吉他
吉他手
吉他手是演奏吉他的音樂家,樂器可能包括古典吉他、原音吉他、電吉他和貝斯吉他。部分吉他手亦可在演出過程中進行自彈自唱。 吉他是一種極端多變的樂器。吉他手可透過推弦和顫音等技巧,展現出如人聲般的音色。 在樂團中,吉他手可扮演節奏吉他(即背景和絃,和貝斯手共同伴奏)或主音吉他(有時為獨奏)的角色。 吉他手也可能以口琴作為第二項同時演奏的樂器,著名歌手包括巴布·狄倫和尼爾·楊。 許多雜誌或網站常會進行頂尖吉他手評選,《滾石》和《吉他世界》雜誌各自的「史上百大吉他手」名單是其中較具公信力者。然而,由於評比標準難以做出實際界定,各個媒體之評選結果有時不一定被普遍認同。 Category:演奏家.
查看 戴瑞·霍爾和吉他手
大西洋唱片
大西洋唱片(Atlantic Records)是一家美国唱片公司,以节奏布鲁斯、摇滚和爵士音乐著名。大西洋唱片成立于1947年,长期以来是一家独立运作的公司,1967年被华纳旗下的七彩特异公司收购,现为华纳音乐集团(Seven Arts Productions)旗下子公司。1969年公司賣給 Kinney National 公司。1972改名為「Warner Communications」,同年華納成立「WEA」,將旗下的華納兄弟唱片、Elektra 唱片和大西洋唱片(Atlantic Records)整合。在1990年,Warner Communications 併入時代公司(Time Inc.),成為時代華納。併入不久後 WEA 成為華納音樂集團。2000年,時代華納與美國線上(AOL)合併為「美國線上時代華納」(AOL Time Warner)。最後,在2003年,由小艾格·布朗夫曼(Edgar Bronfman, Jr.)為主的一群個人投資者將華納音樂集團自時代華納手中買下。2011年7月出售華納音樂集團予Access Industries。.
查看 戴瑞·霍爾和大西洋唱片
宾夕法尼亚州
宾夕法尼亚州(Commonwealth of Pennsylvania)是美國的州份之一,正式名称为“宾夕法尼亚联邦”,俗称“里程碑”州。中文簡稱賓州。 這個州的名稱起源于英国移民威廉·賓,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為償還其父親的債務而授予大片林地,拉丁文中的意思是“賓的林地”。 州内最大的两个城市也是美国的大城市,是费城和匹兹堡,费城是美国独立战争时起草独立宣言和联邦宪法的地方,所以宾夕法尼亚州也被称为“美国的摇篮”,匹兹堡曾经是著名的钢铁城。 本州的行政區劃,共管轄了67個郡。.
查看 戴瑞·霍爾和宾夕法尼亚州
告示牌 (雜誌)
《公告牌雜誌》(),通常被簡稱為告示牌(billboard),是美国一个娱乐媒体品牌,由旗下的公告牌-好莱坞报道传媒集团(Billboard-Hollywood Reporter Media Group)所拥有。它所刊登的内容涉及新闻、视频、观点、评论、活动和流行风格。《公告牌》特别以其制作的音乐排行榜闻名,这其中包括:公告牌百强单曲榜和公告牌专辑榜,它们分别追踪不同音乐风格中最受欢迎的单曲和专辑。它还举办活动展会,并拥有一家出版社和经营多个电视节目。 威廉·唐纳森(William Donaldson)和詹姆斯·亨尼根(James Hennegan)在1894年创办了《公告牌》,该刊物最早是一本小广告和海报的行业刊物。1900年,唐纳森以500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亨尼根手上所持有的《公告牌》股份。 在20世纪初期,《公告牌》杂志所刊登的内容涵盖了整个娱乐行业,例如:马戏团、展览会和滑稽表演。它还为旅行艺人创建了邮件服务。随着、留声机和收音机开始进入普通家庭,《公告牌》开始更加关注起音乐产业。它原本所涵盖的很多话题被拆分到不同杂志,例如1961年出版的《娱乐事务》(Amusement Business)就侧重于户外娱乐,这样使得《公告牌》可以专注于音乐内容。 1925年,在威廉·唐纳森死后,《公告牌》傳授给了唐纳森的孩子和亨尼根的孩子,并被各方拥有股份。1985年,杂志股份分別售给個人的投资者。.
約翰·奧茲
約翰·威廉·奧茲(John William Oates,))是一名美國搖滾樂、靈魂樂與節奏藍調吉他手、歌手、詞曲作家和音樂製作人。最為人熟知的身分是與戴瑞·霍爾搭檔組成的霍爾與奧茲。 雖然奧茲在組合中擔任吉他手居多,但他與霍爾合寫了許多金曲,包括:〈〉(曲名取自霍爾的前女友)、〈〉和〈〉,以及與霍爾和艾倫合寫的:〈〉、〈〉、〈〉和〈〉。他也在許多百強單曲榜上有名的單曲中擔任主唱,包括:〈How Does It Feel to Be Back〉、〈〉(為由菲爾·斯佩克特、及所寫、並由首次錄製的歌曲之改版)和與霍爾共同擔任主唱的〈Possession Obsession〉。 1986年,奧茲為電影《About Last Night》的配樂中貢獻了歌曲〈(She's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奧茨還合寫了歌曲〈〉,並由澳洲的錄製,此曲也上了告示牌十大熱門歌曲榜。他還與加拿大的樂團合作編寫、製作和演唱了1987年的歌曲〈Love is Fire〉,這也是加拿大30大熱門歌曲之一。 奧茲在2004年入選,並以霍爾與奧茲的成員身分在2014年引入搖滾名人堂。.
查看 戴瑞·霍爾和約翰·奧茲
节奏布鲁斯
节奏布鲁斯(Rhythm and Blues,簡稱:R&B或RnB,中國譯作「--」,香港、臺灣及新馬譯作「--」),是一种美国非裔艺术家首先采用,并融合了爵士乐、福音音乐和蓝调音乐的音乐形式。这个音乐术语是由美国告示牌(Billboard)于1940年代末所提出。 節奏藍調最初在1947年的美国被告示牌雜誌的Jerry Wexler创造为一个音乐的市场营销术语,取代了种族音乐(英語:Race Music,又譯黑人音樂;最初来源于黑人社群,但是被战后的社会认为是会令人很不愉快的词语)而告示牌在1949年將其分類為哈林暢銷排行榜。这个词最初被用于定义包含了12小節布鲁斯格式和一种带有节拍背景的電藍調融合爵士乐的摇滚乐,后来这种音乐转变成了一种摇滚乐的基本元素。 在1995年《Rock & Roll: An Unruly History》書中Robert Palmer把节奏布鲁斯定义为那些約定俗成、用来意指任何一种美国黑人创造的音乐。在他1981年出版的《Deep Blues》中,Palmer用「R&B」作为跳跃布鲁斯的缩写。 Lawrence Cohn是《Nothing But the Blues》的作者,写到节奏布鲁斯是一个宣传人员为了产业便利所发明的,除了古典音乐和宗教音乐,节奏布鲁斯包括了所有的黑人音乐,除了那是一首福音歌曲並且其銷售足以打入流行榜。 在1960年代,节奏布鲁斯被用于总括靈魂樂和放克音樂的术语。而现在R&B的缩写差不多一直被用于代替全寫「节奏布鲁斯」,而主流則用它來表示由迪斯可逐步變得不那麼流行而发展出来的Contemporary R&B──一種现代灵魂乐和受放克音樂影响的流行音樂。.
查看 戴瑞·霍爾和节奏布鲁斯
音樂製作人
音樂製作人(亦稱唱片製作人或者專輯製作人)在唱片工業裡是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工作內容涵蓋控制錄音工程的排程、訓練和指導新的音樂家、組織調度製作預算和資源、監督錄音的過程、進行混音以及母帶後製的工作。 就某些方面而言,音樂製作人就像影劇導演,他的任務是製作、設計製作出符合整個專輯風格的歌曲,不同的是專輯製作人很少負責籌措經費,而是被一些擁有資金的人給雇用,通常是唱片出版公司或歌手本身。20世紀下半葉開始,音樂製作人也開始從事一些更廣、更具有創造性的工作。.
查看 戴瑞·霍爾和音樂製作人
鍵盤樂器
鍵盤樂器是有排列如鋼琴鍵盤的琴鍵之樂器總稱。這些樂器上每個琴鍵都有固定的音高,因此皆可以用以演奏任何符合其音域範圍內的樂曲。琴鍵下常有共鳴管或其他可供共鳴之裝置。演奏家在使用键盘乐器时不是直接打击乐器的弦来产生震荡,而是使用琴键,通过乐器内的机械机构或电子元件来产生音响。 一般琴键是黑色和白色的,排列在键盘上。少数例外有手摇风琴、手风琴等,在这些琴上也有按钮。 鍵盤樂器的一个缺点在于音乐家无法直接控制发音器,而且大多数鍵盤樂器的音高是固定的,演奏家无法更改,因此对演奏有一定限制。有些乐器使用特殊构造、结构使得演奏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改乐器的发音性能。 鍵盤樂器的优点在于大多数鍵盤樂器可以同时多声部演奏、能演奏多个音的和弦,且音域相对比较宽阔。.
查看 戴瑞·霍爾和鍵盤樂器
靈魂樂
魂樂(Soul music),又稱騷靈樂、騷靈音樂,是1950年代发源自美国的一种结合了节奏藍調和福音音乐的音乐流派。紧扣节奏、拍掌、即兴形体动作,是其重要特征。此外,独唱与伴唱之间的交流对唱、特别紧绷的发声,也是其主要特色。早期灵魂乐的代表作是雷·查尔斯演唱的《I Got a Woman》。 整个1960年代后期,灵魂乐开始颓废,像Rascals,the Box Tops,Mitch Ryder,Tony Joe White和Roy Head乐队受到一系列的重创。 1970年代时,灵魂乐继续发展,如霍爾與奧茲、Robert Palmer、Average White Band、Boz Scaggs,和大卫·鲍伊等乐队的推进,使演奏风格更加现代化。 2000年代時,英國歌手艾美·懷絲以低沉的嗓音將靈魂樂融合爵士樂和雷鬼音樂等低混合的風格,獲得國際性成功。 2010年代以後,愛黛兒、山姆·史密斯等著名影響力歌手,將靈魂樂加入更多流行音樂或另類搖滾等大眾化商業元素,形成全球性認同。 2017年,香港男歌手方大同及臺灣女歌手艾怡良在第28屆金曲獎分別獲金曲歌王以及金曲歌后加冕,象徵靈魂唱腔於華語樂壇嶄露頭角的一大標幟。.
查看 戴瑞·霍爾和靈魂樂
詞曲作家
詞曲作家(英語:Songwriter)是指創作一首歌曲的詞和/或曲的人。制作流行歌曲的工作通常會分攤給許多人。流行文化歌曲可以是由音樂出版社直接聘任專屬的詞曲作家寫作。 有些詞曲作家自行擔當音樂出版社的角色,另一些則與音樂出版社合作。現在的詞曲作家不再需要唱片公司的支援,隨着科技的進步,任何人都可以在家裡錄制歌曲。 除了傳統的學師方式學習寫作歌曲,一些大學和學院也提供相關的課程。對於從事創作歌曲的工作,現代音樂科技的知識,寫作歌曲的基本原理及商業技巧都是必要的條件。多家音樂學院有提供寫作歌曲的文憑及學位課程。 寫作歌曲及出版的版稅是詞曲作家的重要收入來源,特別是當他們所寫的歌曲成為暢銷唱片。根據美國的法律,1934年以後所寫的歌曲只有作者可以拷貝,合法許可權可供購買、出售及轉讓,受國際著作權法的保護。 專業的詞曲作家可以是受僱或與藝人合作寫作歌詞或音樂,或者把他們的歌曲賣給A&R、出版社、經紀人及經理。.
查看 戴瑞·霍爾和詞曲作家
費城
費城(Philadelphia),即費利德菲亞,也常被簡稱為費利(或菲利,Philly) ,中文又音譯為非拉鐵非和菲拉德爾斐亞,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都市,同時是美國第五大城。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費城人口为1,526,006人。費城市中心的人口在全美國排名第五,僅次於紐約、洛杉矶、芝加哥和休斯顿。以現在美國官方的定義而言,費城都會區的面積大小排名全美第四,共約620萬人居住其中,但若以其他定義來衡量,費城排名第六,次於舊金山灣區與華盛頓-巴爾的摩都會區。費城是德拉瓦河谷都會區的中心城市。 費利德菲亞即希臘文「友愛」的意思,是傳教士命名的,費城是美國最老、最具歷史意義的城市,它在美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18世紀時,費城是美國第二大城與人口最多的城市,在當時,它的政治與社會重要性超過紐約與波士頓。班傑明·富蘭克林對費城的興起貢獻良多。從1854年起,費城市和費城縣為兩個並行的地方政府,而從1952年起,市與縣共有一個政府組織,但費城縣仍屬賓州州政府下的一個獨立的縣。 自從1854年通過「合併法案」(Act of Consolidation)後,費城市的邊界就與費城縣相同。在此之前,費城市只在南街(South Street)、葡萄街(Vine Street)與德拉瓦河與斯库基尔河(Schuylkill River)之間的區域。費城後來擴張至周圍的西費城(West Philadelphia)、北費城(North Philadelphia)與東北費城(Northeast Philadelphia),同時也包括了幾個小型的聚落如羅布魯(Roxborough)、馬拉揚克(Manayunk)、艾利山(Mount Airy)與栗樹丘(Chestnut)。費城同時是全美最大的大學城(college town)之一,拥有许多高等学府,其中包括常春藤盟校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国家第一所医学院和法学院兼缘于此校。有超過120,000名大學生就讀市區的學院與大學,週遭的都會區也有接近300,000名的大學與學院學生。.
查看 戴瑞·霍爾和費城
軟式搖滾
軟式搖滾或軟搖滾(Soft rock)或稱為輕搖滾(lite rock)是一種音樂流派,20世紀70年代以搖滾的技巧,有時吉他使用民謠搖滾的元素,表現出一種較柔和,低調平滑的流行樂聲,80年代後被統稱為成人當代音樂。.
查看 戴瑞·霍爾和軟式搖滾
霍爾與奧茲
霍爾與奧茲是由戴瑞·霍爾和約翰·奧茲組成的一個流行音樂 樂團。他們活躍於1970年代後期和早期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他們結合了搖滾和節奏布魯斯樣式,並稱它為被稱為“搖滾和靈魂”。他們有六首歌位於告示牌100大排行榜中:“Rich Girl”,“Kiss on My List”,“Private Eyes”,“I Can't Go for That (No Can Do)”,“Maneater” ,他們已經於全球賣出8000萬張專輯。 1990年到達了他們音樂生涯的頂峰,然後慢慢淡出,不過他們仍未解散。總共計算,他們有34首單曲在美國告示牌100大排行榜中。截至2006年,霍爾與奧茲獲得7個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的白金專輯及6個RIAA金專輯。.
查看 戴瑞·霍爾和霍爾與奧茲
藍調搖滾
藍調搖滾(Blues rock)是融合了藍調與搖滾元素所形成的音樂流派。藍調搖滾主要是以電吉他、電貝斯與鼓及哈蒙德風琴等樂器作演出伴奏。從60年代初期藍調搖滾已經經歷幾次的文字名字的轉換,並且一直激勵和影響著硬式搖滾、南方搖滾和早期的重金屬音樂,一直持續到現今的音樂,還是有許多音樂家和樂團的新作品和表演。.
查看 戴瑞·霍爾和藍調搖滾
RCA唱片
RCA唱片股份有限公司(RCA Records, Inc.)為美國索尼音樂娛樂旗下的唱片廠牌。前身為「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mpany」。.
查看 戴瑞·霍爾和RCA唱片
歌唱
歌唱,或唱歌,是指人類透過發聲器官產生音樂的過程。進行歌唱的人、或是以歌唱為職業的人稱為歌手。歌唱可以作為在正式場合的一種表演藝術、可以是有宗教、教育、營利等目的、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娛樂;歌唱可以是經過準備及練習的,也可以是即興的。如同其它技術,純熟的歌唱技巧需要經過持續且充份的練習。 美好的歌唱可以帶給人信心、愉悅、滿足感。情感。.
查看 戴瑞·霍爾和歌唱
流行搖滾
流行搖滾(Pop rock)是Pop音樂與搖滾樂的混合音樂,特色是使用平易近人的流行風格、明亮歌詞以及吉他為基礎的歌曲。流行搖滾有著許多不同的定義,從「樂觀的搖滾音樂」到「Pop音樂的一個分支」。學者認為流行樂和搖滾樂常處於相反立場:流行樂的反對者常稱流行樂為華而不實的商業產品,而搖滾樂的擁護者則主張搖滾樂是真實、真心、反商業的音樂。.
查看 戴瑞·霍爾和流行搖滾
摇滚乐
摇滾音樂(Rock Music)是20世紀50年代初起源於“搖滾” 音樂中的一種廣泛音樂類型,並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特別是在英國和美國發展成為一系列不同的風格。W.
查看 戴瑞·霍爾和摇滚乐
另见
天普大學校友
- 丹尼斯·克里斯托弗
- 亞當·麥凱
- 傑斯·威廉斯
- 凱瑟琳·莫里斯
- 史蒂夫·艾騰
- 史蒂文·普劳特
- 戴瑞·霍爾
- 戴維·布倫納
- 昆瑙·纳亚尔
- 村本博之
- 林思齊
- 比爾·寇司比
- 泰德·邦迪
- 約翰·奧茲
- 罗伯特·金·默顿
- 艾迪絲·溫莎
- 迪波洛
- 雪莉·蒂爾曼
- 鮑勃·薩格
改信犹太教者
- 克里斯·凡·艾斯伯格
- 卡莉·克劳斯
- 史考特·葛倫
- 多曼塔斯·薩博尼斯
- 多米尼克·福穆薩
- 安东尼·雷克
- 戴瑞·霍爾
- 朱恩·斯奎布
- 牙買加·金凱德
- 瑙瑪·希拉
- 約翰·萊爾
- 艾拉·費雪
- 蘿倫·科漢
- 达拉·托里斯
- 黛比·罗薇
美國電視主持人
- Eric Nam
- Sunny (少女時代)
- 伯尼·桑德斯
- 傑西·亞歷山大·赫爾姆斯
- 冷石·史蒂夫·奧斯汀
- 凯普瑞丝·布瑞特
- 凯瑟琳·奥哈拉
- 劉逸雲
- 吉尔伯特·戈特弗里德
- 唐納·川普
- 喬治·卡林
- 多諾萬·帕頓
- 大衛·山朋
- 奈爾·德葛拉司·泰森
- 安格斯·金
- 安迪·威廉斯
- 尼爾·柏德烈·夏里斯
- 崔西·奧斯丁
- 库尔特·冯内古特
- 弗雷德·阿斯泰爾
- 強納森·奈特
- 戴瑞·霍爾
- 朱玟奎
- 格蘭·今原
- 桑賈伊·古普塔
- 梅丽莎·萨塔
- 比爾·戈柏
- 特雷·拉德爾
- 瑪莎·史都華
- 米茲
- 艾勒比
- 艾莉莎·米兰诺
- 莉蓮·吉許
- 華特·迪士尼
- 萊斯特·霍爾特
- 謝怡芬
- 邁克·艾斯納
- 霍克·霍肯
- 鮑伯·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