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意大利社会运动

指数 意大利社会运动

意大利社会运动(Movimento Sociale Italiano,简称MSI),后更名为意大利社会运动 – 国民右翼(Movimento Sociale Italiano - Destra Nazionale,简称MSI-DN),是意大利一个已不存在的新法西斯主义政党。该党标榜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一般被归为极右翼政党。 意大利社会运动由Giorgio Almirante在1946年12月26日的时候创立,该党继承了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和主张。在创党之初,不少原为法西斯意大利的官员和将领加入该党。其中包括法西斯四巨头之一的切萨雷·马里亚·德韦基和元帅鲁道夫·格拉齐亚尼。 党主席Gianfranco Fini将该党改名为意大利社会运动 – 国民同盟(Movimento Sociale Italiano - Alleanza Nazionale,简称MSI-AN)。1995年,改组为国民同盟。.

12 关系: 右派保守主义國家主義切萨雷·马里亚·德韦基共和法西斯党国民同盟 (意大利)魯道夫·格拉齊亞尼黑色民族主義法西斯主义无所属议员意大利

右派

右派,又称右翼,是和左派相對,一般是指保守派或溫和保守派。右派政治家一般會采取各種保守的政治立場,並且傾向于維護現存的統治。右派在不同國家與不同時期以不同的形態出現。左派與右派都是相對而言,在不同背景下兩者主張的具體內容不會相同,不能以靜態的「主義」或「階級」劃分。 在西方世界的傳统印象中,右派通常是指支持民族主義、捍衛傳統家庭和宗教(猶太-基督教文化傳統),且反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國際主義的政黨,認為某些社會分層及社會不平等的現象是正常、自然且不可避免的一派。部分人則用「右派」來稱呼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支持者。不過雖說自由放任,卻不包含移民的自由移動,此外,右派對於宗教衝突比較保守,因而對於種族問題也較為謹慎乃至於排斥。.

新!!: 意大利社会运动和右派 · 查看更多 »

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conservatism)在不同的语境下,或者不同的历史阶段,拥有不同的含义,但它们都有類似的本質:是一種強調既有價值或現狀的政治哲学。保守主义一般是相对激进而言的,而不是相对进步而言的。保守主义并不反对进步,只是反对激进的进步和徹底的顛覆,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其特色為重視已建立之體制並加以維護或者小修小補,並且尊重傳統為不同時代所累積智慧結晶而非累贅。 保守主義者隨著在地區、時代等性質的不同,彼此抱持的觀點或關注的議題可能不同或甚至對立。如英美現今保守主義政黨通常傾向於小政府、自由市場的經濟架構,以及在政治意識形態上對抗社會主義以及共產主義(或僅僅只是大政府的左派價值觀),甚至是反全球化,例如退出不必要的國際組織等。英美的部分進步保守主義者可能相對的支持有限度市場管控和社會福利政策,改以法律約束公平競爭的型態;現在歐洲國家的保守派跟大洋洲國家的保守派在對待外來移民的議題方面,比北美洲國家的保守派採取更為開放的態度所以相對而言對於外來文化上是可能比較開放,雖然他們也會關心商業活動的發展,不過他們也較少反對或有限度支持福利國家政策的相關目標。.

新!!: 意大利社会运动和保守主义 · 查看更多 »

國家主義

國家主義()在政治学中是一種提倡政府(或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主導及控制经济或/和社会政策的意识形态,可以以很多形式存在。国家主义反对自由主义及國際主义。 由於國家主義意識的凝聚,使國家政府認為其國力凌駕於其他國家之上,並且將主要重心放在宣揚自身文化及追求自身利益,而非其他國家或超國家組織的文化與利益。如果是指一人對國家的熱愛以及為國家利益所付出的奉獻,則稱為「愛國主義」。經濟國家主義则鼓吹國家在經濟運行中佔有主要和指揮地位,其方式包括通過國有企業或其他政府機構直接參與,或通過計畫經濟間接實現。 國家主義的兩個高潮是採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的法西斯主義、納粹德國的納粹主義和蘇聯為代表的共產主義,但在世界各國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許多欧洲國家採用了混合經濟體制(10-45%的公有制),在新加坡,60%的國內生產總值來自於政府相關企業。在中國大陸,80%的國內生產總值來自於国有企業。.

新!!: 意大利社会运动和國家主義 · 查看更多 »

切萨雷·马里亚·德韦基

切萨雷·马里亚·德韦基,第一代瓦尔奇斯蒙伯爵(Cesare Maria De Vecchi, I Conte di Val Cismon,),意大利军人、政治家。他也是法西斯四巨头之一。 德韦基出生在卡萨莱蒙费拉托,毕业于法学专业,后来成为都灵的一个律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加入意大利陆军,回到意大利后,德韦基加入了国家法西斯党,在党内属于保王和温和的一派。他成为都灵的法西斯组织Squadrismo的领袖。1921年,德韦基当选众议院议员,并成为黑衫军的领袖之一。 1922年,德韦基与米凯莱·比安基、埃米利奥·德博诺、伊塔洛·巴尔博四人一起发动向罗马进军。他成功说服倒向法西斯的一边,使法西斯党处于绝对优势,并最终成功夺取政权。墨索里尼内阁成立后,德韦基成为国库副部长,后为财政部副部长。1922年,他率领黑衫军发起,袭击并焚毁意大利共产党的总部,逮捕大量共产党人并公开处决。 1923年至1928年期间,德韦基出任意属索马里兰总督,远离意大利政坛,并获得瓦尔奇斯蒙伯爵的头衔。他被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任命为参议院议员。1929年拉特兰条约签订后,德韦基被任命为意大利驻教廷第一任大使。 1935年至1936年期间任教育部长,宣传萨伏依王室是罗马帝国与罗马法西斯之间的连接,并着手集中学校管理系统的权力。1936年至1940年期间担任总督,推动将当地的官方语言确定为意大利语。翌年进入法西斯大委员会。 1943年7月25日,迪诺·格兰迪在法西斯大委员会上发起对墨索里尼的不信任动议,要求罢免墨索里尼的首相职务。德韦基投了赞成票。随后他使用巴拉圭护照流亡阿根廷。1944年1月意大利社会共和国举行维罗纳审判,将他以叛国罪缺席判处死刑。 1949年,德韦基回到意大利,与鲁道夫·格拉齐亚尼一起加入了新法西斯主义的政党意大利社会运动,但拒绝在政党中担任职务。1959年病逝于罗马。 Category:国家法西斯党人物 Category:義大利王國參議員 Category:義大利法西斯主義者 Category:義大利反共主義者 Category:義大利政治人物 Category:皮埃蒙特大區人 Category:被缺席审判判处死刑人物.

新!!: 意大利社会运动和切萨雷·马里亚·德韦基 · 查看更多 »

共和法西斯党

共和法西斯党(Partito Fascista Repubblicano,简称:PFR),一译法西斯共和党,是1943年至1945年期间存在的一个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政党。 1943年9月12日,纳粹德国发动橡树行动,救出了被意大利政府囚禁的前国家法西斯党领袖贝尼托·墨索里尼。9月18日,墨索里尼在纳粹德国的支持下,在意大利北部建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并纠集国家法西斯党的支持者重新组建了这个名叫“共和法西斯党”的政党。 共和法西斯党是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党,以墨索里尼为领袖,为书记。该政党反对君主制,并指责向盟军投降的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是“无耻的叛徒”。 1945年4月墨索里尼被意大利共产党游击队抓获杀害之后,共和法西斯党旋即解散。战后,此政党与国家法西斯党一起被意大利政府禁止重建。其不少党员成立了极右政党意大利社会运动。.

新!!: 意大利社会运动和共和法西斯党 · 查看更多 »

国民同盟 (意大利)

#重定向 全国联盟.

新!!: 意大利社会运动和国民同盟 (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魯道夫·格拉齊亞尼

鲁道夫·格拉齐亚尼(Rodolfo Graziani,),義大利王國驻北非義大利军总司令,義屬利比亞、義屬東非總督,義大利社会共和国(萨洛共和国)国防部长。 由於其在利比亞戰爭期間壓迫當地居民的殘忍手段,使其獲得了“費贊的屠夫”的綽號。儘管如此,他卻從未因此受到起訴。.

新!!: 意大利社会运动和魯道夫·格拉齊亞尼 · 查看更多 »

黑色

黑色是具有多种不同文化意义的颜色。.

新!!: 意大利社会运动和黑色 · 查看更多 »

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Nationalism),亦稱國族主義或國民主義,為包含民族、人種與國家三種認同在內的意識形態,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主張在(各民族和人种)意識形態相互認同前提条件下以拥有相同国籍的民族共同體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以作為形塑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之理念基礎。具體的說,其主張為:民族為「國家存續之唯一合法基礎」,以及「各民族有自決建國之權」。過去民族主義大多強調民族共同體,而最近則著重於由國家或政府陳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體。 民族主義亦特指民族獨立運動之意識型態,即以民族之名義作出文化與政治主張,如今通常用以敘述英格蘭;民族主義也同時被稱為凝聚民族共同體的學說。民族主義的兩種度量標準(與相異的方法論)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以及之《民族主義:現代化五途》(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民族主義者以明確的準則為基礎界定民族,以自其他民族區別,並據以判定「孰為民族之一員」。其準則可包含共同的語言、文化以及價值取向。民族之「認同」與以上兩者以及族群上之「歸屬感」皆有相關。民族主義者視民族性為排他且非自主,也就是不像其他自主性團體般可自由加入。 在十九世紀之前人們有鄉土性、區域性、文化價值或宗教性的效忠,但無現代國家觀念;直到以民族主義的國家概念興起後,徹底改變了現代國家的結構主流。 十九世紀後,因民族國家已成為國家結構的主流,民族主義對世界歷史和地緣政治影響巨大。世界上绝大多數人口都生活在──至少是名義上的──民族國家之中,民族國家之目的在確保民族存續,保持身份認同,並提供民族文化與社會性格可支配的地域。民族國家大多訴諸文化與歷史神話以自證其存續與「合法性」(legitimacy)。 民族主義者認可「非民族國家」的存在,其實,早期的民族主義運動往往是針對帝國,諸如奧匈帝國之類。梵蒂岡是為了天主教会的領導權,而非民族,所存在的主權國家;而伊斯蘭教徒尋求於全球各地所建立的哈里發為另一個非民族國家的例子。 具民族認同,並以民族國家為合法性基礎的任何人皆可稱之為「民族主義者」。依此理念,大多數成年人皆為「消極性的民族主義者」。然而,如今所謂之「民族主義」一詞涉及以政治活動(或涉及軍事)支持民族主義者的主張,其中或包含分離主義、民族統一主義以及軍國主義,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包含「種族清洗」。政治學上(以及媒體)傾向注意這些極端類型的民族主義。.

新!!: 意大利社会运动和民族主義 · 查看更多 »

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Fascism;Faschismus;民國初年又譯作棒喝主義),字源為束棒(法西斯,一種古羅馬的象徵物),是一種極致國家民族主義的政治運動,強調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強人主導國家政治、國家專權集中於一黨專政(或一黨獨大配合弱勢並無法取代政府的反對派),對外漸進式侵略,對內剷除或打壓反對聲音,破壞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司法獨立等,缺乏權力制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法西斯意大利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建立法西斯政府後,於二战期間蔓延整個欧洲乃至世界的一套關於創造新民族性及新國民的意識型態及政治宗教。.

新!!: 意大利社会运动和法西斯主义 · 查看更多 »

无所属议员

无所属议员(Non-Attached Members)是指欧洲议会裡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党团的议员。2016年10月时,欧洲议会共有17名无所属议员,主要是极右翼议员。这些无所属议员的政治主张各异,有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主义、民粹主义、保守主义、民族保守主义、民族主义、新纳粹主义等等。.

新!!: 意大利社会运动和无所属议员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意大利社会运动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