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弗朗茲·馮·希佩爾

指数 弗朗茲·馮·希佩爾

弗朗茲·馮·希佩爾騎士(Franz Ritter von Hipper,)是一位德意志帝國海軍上將,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擔任「第1偵查集群」司令、「公海艦隊」司令職務,在戰爭大部分時間裡指揮近乎全部的德軍戰鬥巡洋艦,實行過多次砲轟英國沿海城市以及海戰行動,包括一次大戰參戰軍艦噸位合計最大規模的「日德蘭海戰」,特別因為此戰,希佩爾被德皇授予「騎士」頭銜。1918年8月,希佩爾繼任萊因哈特·舍爾的職務,成為「公海艦隊」司令。1918年12月2日,希佩爾自行請辭,並婉拒他人建議,堅持不撰寫回憶錄。1933年,納粹黨掌權後德國大力擴充軍備,其中一艘新造的重巡洋艦即任命為「希佩爾海軍上將號」。.

15 关系: 大衛·貝蒂大艦隊巴伐利亞王國希佩爾海軍上將號巡洋艦德意志帝國海軍公海舰队第1偵查集群第一次世界大战纳粹党騎士魏瑪共和國赖因哈德·舍尔重巡洋舰战列巡洋舰日德兰海战

大衛·貝蒂

#重定向 戴维·贝蒂,第一代贝蒂伯爵.

新!!: 弗朗茲·馮·希佩爾和大衛·貝蒂 · 查看更多 »

大艦隊

大艦隊(Grand Fleet)是英國皇家海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不久建立的一支主力艦隊,母港在斯卡帕灣的奧克尼群島,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一支艦隊,主要假想敵為德國海軍的「公海艦隊」。「大艦隊」成立於1914年8月,由「第一艦隊」與「本土艦隊」的「第二艦隊」之一部為基幹,加上三十多艘當時最先進的戰艦組成。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艦隊」在整場戰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維持著英國的海上霸權,存在期間先後共有兩任司令——約翰·傑利科與大衛·貝蒂。 德國海軍自知與英國海軍在數量上處於劣勢,故透過各種方式想要引出「大艦隊」的一部份,將其消滅以拉近實力差距,而第一任司令的傑利科自知其「大艦隊」的任務乃維持北海的海上優勢,故不冒險輕易出兵,最終,在1916年爆發了當時最大規模的戰艦決戰——「日德蘭海戰」,與德方設想不同,此次是「大艦隊」全部兵力傾巢而出,儘管戰鬥結果顯示德軍在船體設計與戰術有著優勢,但依舊沒有改變德國海軍被封鎖於北海的困境,德國依舊受到嚴密的海上封鎖。然而,由於傑利科的謹慎態度招致批評,使他不久後失去了大艦隊司令的職務,由戰鬥巡洋艦艦隊司令貝蒂繼任,但也未改以封鎖為主的策略。 1918年,「公海艦隊」的水手不願意在德國海軍的命令下前去與「大艦隊」決戰,引發蔓延到全國的反戰兵變,從而結束了戰爭。大艦隊後於1919年4月被解散,部份兵力併入新生的「大西洋艦隊」。 Category:英國皇家海軍艦隊.

新!!: 弗朗茲·馮·希佩爾和大艦隊 · 查看更多 »

巴伐利亞王國

巴伐利亞王國(德語:Königreich Bayern)是德意志地區曾經存在的一個王國,也曾是萊茵邦聯,德意志邦聯以及德意志帝國的組成國。該國是於1805年由原先的巴伐利亞選侯國升格而來,並持續存在到1918年。維特爾斯巴赫的巴伐利亞選帝侯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在1805年成為巴伐利亞的第一位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約瑟夫(Maximilian I Joseph)。直到王國在1918年滅亡前,王權持續由維特爾斯巴赫家族掌控。現代巴伐利亞大部分的邊界是於1814年的巴黎條約簽署後確立的,其中巴伐利亞把蒂羅爾和福拉爾貝格讓予奧地利帝國,同時接收阿沙芬堡和維爾茨堡。 隨著德意志地區於1871年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王國成為新帝國的下屬邦國,並在規模、權力和財富上僅次於帝國內占主導地位的普魯士王國。 自1918年王國和帝國滅亡以來,巴伐利亞一直是德國的一部分。.

新!!: 弗朗茲·馮·希佩爾和巴伐利亞王國 · 查看更多 »

希佩爾海軍上將號巡洋艦

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德語:Admiral Hipper)是納粹德國海軍的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一號艦。該船命名自德國海軍名將—弗朗茨·馮·希佩爾上將,他指揮德國巡洋艦艦隊於1916年的日德蘭海戰作戰,並擔任了德國公海艦隊最後一任總司令。希佩爾海軍上將號為其5艘同級別艦隻的1號艦;另外2艘—布呂歇爾號和歐根親王號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於德國海軍中服役;第4艘—呂佐夫號則在1939年尚未完工時就賣給了蘇聯;第5艘—塞德利茨號則在建造途中試著改裝成航空母艦,但沒有完工。.

新!!: 弗朗茲·馮·希佩爾和希佩爾海軍上將號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帝國海軍

德意志帝國海軍(德語:Kaiserliche Marine,意為「帝國海軍」)是指德意志帝國的海軍,存在於1871年至1919年之間。德意志帝國海軍最早由普魯士海軍和北德意志邦聯海軍(Norddeutsche Bundesmarine)為前身所組成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大力擴展海軍力量,而形成德意志帝國與大英帝國的軍備競賽,德國海軍因而一度發展成世界上僅次於英國皇家海軍的強大海軍。德意志帝國海軍最後大部分在一戰西線中損失與在英國斯卡帕灣集結時,在德國海軍軍官發起的秘密行動中自沉。 德意志帝國海軍的船艦通常被命名開頭為SMS,為「皇帝陛下的船艦」(德語:Seiner Majestät Schiff)之縮寫。.

新!!: 弗朗茲·馮·希佩爾和德意志帝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公海舰队

公海艦隊(Hochseeflotte,亦有大洋艦隊的譯名)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的一支主力艦隊,曾參與過於第一次世界大战,自1907年2月起由本土艦隊(Heimatflotte)改名而來。海軍上將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是「公海艦隊」的締造者,他將後者建設為一支足以挑戰英國皇家海軍海上霸權的艦隊。德皇威廉二世亦是艦隊的擁護者,將其視作德國取得海外殖民地、晉升為全球強權的工具。鐵必制建軍的核心思想為風險理論,德軍若將強大的戰鬥艦隊集結於北海將可和海軍兵力分散於帝國各處的皇家海軍達到均勢,使後者將不會與德國海軍發生衝突,以免導致其自身海軍核心實力的衰落。 公海艦隊主要由戰艦編組而成,一般為8艘組成一支分艦隊,亦有少數如第1偵查集群的特別編制。公海艦隊於1907年創建時僅有2支戰艦分艦隊,而到了1914年時額外增加了3個中隊。1906年的无畏舰革命極大地影響了公海艦隊的組成,後者編制中的24艘前無畏艦都淪為過時而需汰換,到了1914年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公海艦隊才有了僅僅兩支滿編的無畏艦分艦隊,而8艘最現代化的前無畏艦則被編為第3支分艦隊。另外還有兩支分艦隊在戰爭爆發後才將舊式軍艦編組而成,戰爭結束後即解編。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公海艦隊於北海進行多次出擊,欲引出具優勢兵力的大艦隊的一部份,進而消滅之,這類引誘作戰(如砲轟英國沿海岸)多由以航行速度快的战列巡洋舰所組成的第1偵查集群所執行。結果促成了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的日德兰海战,但與德方計畫不同的是,公海艦隊遭遇到的卻是整支大艦隊。這場海戰的結果雖不具決定性,但英方卻在戰略上佔有優勢,且進而說服了德方艦隊司令——赖因哈德·舍尔上將,即便艦隊決戰的結果有利於德國,但後者仍無法在戰爭中取勝,故舍爾此後便與其他海軍高層一同向德皇建議改採無限制潛艇戰。結果在1917與1918年期間,公海艦隊的主要任務變成了確保北海的德國海軍基地可供U艇作戰。儘管如此,公海艦隊依舊於北海出擊數次,還曾調派分艦隊前往波罗的海對抗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1918年11月,德國戰敗,盟軍拘留了整支公海艦隊於斯卡帕湾,但就在《凡尔赛条约》簽署前幾天的1919年6月,艦隊大部分的軍艦被德國水兵自沉。.

新!!: 弗朗茲·馮·希佩爾和公海舰队 · 查看更多 »

第1偵查集群

#重定向 第1偵察集群.

新!!: 弗朗茲·馮·希佩爾和第1偵查集群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弗朗茲·馮·希佩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纳粹党

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ational 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 Partei,縮寫為NSDAP),或譯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動者黨,通稱納粹黨(Nazi Party),是20世紀前半葉的一個德國政黨,創立於魏瑪共和時代,前身為於1919年創立的德國工人黨,於1920年更名。後由希特勒領導。1932年,在德國議會選舉中獲勝,希特勒於1933年出任德國總理。納粹黨執政後,威瑪共和時代結束,德國進入希特勒獨裁時代,俗稱納粹德國或者第三帝國。1945年5月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及由盟國占領後,以盟國管制理事會第2號法令將納粹黨解散。 納粹來自德文中的Nazi,為「民族社会主义者」(Nationalsozialist)的簡寫。.

新!!: 弗朗茲·馮·希佩爾和纳粹党 · 查看更多 »

騎士

#重定向 骑士.

新!!: 弗朗茲·馮·希佩爾和騎士 · 查看更多 »

魏瑪共和國

威瑪共和國(Weimarer Republik)指1918年至1933年採用共和憲政政体的德国,于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霍亨索伦王朝崩溃后成立。由於這段時間施行的宪法(一般称之为《威瑪憲法》)是在憲法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因而得此名稱。其使用的國名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威瑪共和」这一稱呼是后世历史学家的称呼,从来不是政府的正式用名。有如現在的法蘭西共和國算是第五共和國,共和是針對政權的說明。 威瑪共和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嘗試,于德国十一月革命后而生,因阿道夫·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虽然1919年的威瑪共和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在法律上仍然有效,但納粹黨政府在1933年采取的一体化(Gleichschaltung)政策已经彻底破坏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玛共和国在1933年已经名存实亡。.

新!!: 弗朗茲·馮·希佩爾和魏瑪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赖因哈德·舍尔

萊因哈特·舍爾(德语:Reinhard Scheer,),德意志帝国海军上将。 萊因哈特·舍爾于1879年加入海军成为一名见习军官,其后历任巡洋舰和战列舰指挥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萊因哈特·舍爾担任公海舰队第二舰队司令,后又担任德意志帝国海军装备最新、战斗力最强的公海舰队第三舰队司令。1916年1月,萊因哈特·舍爾晋升为上将并受任為公海舰队總司令。同年5月31日-6月1日,萊因哈特·舍爾率领公海舰队参与了历史上最大海战之一的日德兰战役。 此战后,萊因哈特·舍爾加入针对协约国的无限制潜艇战。1918年8月,萊因哈特·舍爾出任「海軍戰爭指揮部」部長兼海軍總參謀長,而弗朗茨·冯·希佩尔上将接替其在公海舰队的职务。两人曾计划对英国舰队发起最后攻势,但因厌战的水兵发动威廉港暴动而作罢。舍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退役。 1919年,萊因哈特·舍爾编著的回忆录出版,一年后又译成英语并发行。1925年,萊因哈特·舍爾自传出版。1928年,萊因哈特·舍爾在马克特雷德维茨逝世,后葬于魏玛。.

新!!: 弗朗茲·馮·希佩爾和赖因哈德·舍尔 · 查看更多 »

重巡洋舰

重巡洋舰,即重型巡洋舰(Heavy Cruiser)或大型巡洋舰,是巡洋舰的一种分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条约时期,由海军军备条约的限制产生,主要以主炮口径作为划分依据的一类巡洋舰。一般指在火力和装甲方面强于轻巡洋舰但次于战列舰的舰只。在美国海军的军舰代码中,重巡洋舰由“CA”来表示。 重巡洋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到顶峰,美国和英国、日本、納粹德国均大量制造和部署重型巡洋舰,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上,重巡洋舰对美日双方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航速可以与驱逐舰媲美,但是火力却远强于轻巡洋舰,造价远低于战列舰,它可以担任水面战斗舰和快速袭击舰。二战结束后,隨著航母戰術的興起,幾乎所有重巡洋舰和战列舰一起被出售解體,只有少數就成為了博物馆,且鲜有国家继续建造重巡洋舰。.

新!!: 弗朗茲·馮·希佩爾和重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战列巡洋舰

戰鬥巡洋艦(battlecruiser 或 battle cruiser;又名巡洋戰艦,或簡稱戰巡)是一種短時間活躍於20世紀初的主力艦。戰鬥巡洋艦在尺寸、造價和武裝與戰艦相近,但一般裝甲都較其薄弱,以換取更高的航速。世界上第一批戰鬥巡洋艦為英國所建造,與同時代的「無畏艦」取代「前無畏艦」一樣,戰鬥巡洋艦也是「裝甲巡洋艦」進一步發展而成的結果。戰巡的設計理念是以自身高航速的優勢去追捕速度較慢的巡洋艦,並透過戰艦級別的火力摧毀,而裝甲厚重、航速較慢的戰艦則加以迴避。然而在實戰中,大多情況是戰鬥巡洋艦與防護較佳的戰艦共同作戰,其選擇性交戰的構想難以實踐。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上只有英國、德國、鄂圖曼土耳其、澳大利亞和日本海軍使用戰鬥巡洋艦此一艦種,著名相關海戰包括福克蘭群島海戰、德軍於北海襲擾英國沿海都市的行動以及史上最大規模的主力艦海戰——日德蘭戰役。英軍的戰鬥巡洋艦隊在日德蘭戰役中受創嚴重,其輕裝甲難以承受大口徑艦砲彈藥的破壞。戰後,主力艦的設計傾向轉為戰艦航速增快、戰巡則是裝甲增厚,戰鬥巡洋艦與快速戰艦之間的分野也越來越模糊不清。《華盛頓海軍條約》後,各國的主力艦建造計畫受到了限制,催生了各種特定數據限制的「條約型」戰艦與戰巡,部份的建造計畫也因此廢止。 1930年代起,世界上只剩下英國海軍繼續服役戰鬥巡洋艦此一艦種,日本的戰巡則已經被重新改造過,與戰艦幾近相同的性能。 二戰期間,戰鬥巡洋艦再度被投入戰場,但只有一艘存活至戰後。戰巡重新定位於為大型「巡洋艦殺手」的軍艦,但在戰爭中幾乎沒什麼發揮空間,其相關建造計畫也被嚴重限制,以騰出造船能量用於需求更迫切的護衛艦、航空母艦和貨船。冷戰期間,蘇聯將「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也歸類為戰鬥巡洋艦。.

新!!: 弗朗茲·馮·希佩爾和战列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日德兰海战

日德兰海战(英語:Battle of Jutland;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Skagerrakschlacht);1916年5月31日─6月1日)是英国皇家海军(也包括皇家澳大利亚海军与皇家加拿大海军的舰只 (Access: 24 February 2012).

新!!: 弗朗茲·馮·希佩爾和日德兰海战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