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 关系: 基輔省,俄国内战,俄国白军,俄羅斯帝國陸軍,哈尔滨市,关东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罗曼诺夫王朝,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烏克蘭國,烏法,白軍,西伯利亞冰雪大行軍,高爾察克,葉夫根尼·米勒,桑多梅日,满洲国,海軍上將,日俄战争,敖德薩。
- 俄国白军将领
- 基辅省人
- 滿洲國人物
- 移民中国的白俄人物
基輔省
基輔省(Киевская губерния)是俄羅斯帝國的一個省,範圍大致包括烏克蘭北部的基輔州和切爾卡瑟州第聶伯河西岸的部分。面積50,579平方公里,1897年人口3,559,229人。首府基輔。 1708年建省,是最早的八個省之一。1832年起受基輔總督區管轄。1923年被撤銷。.
俄国内战
俄国内战(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Росси́и),后来又称為苏联国内战争或對蘇干涉戰爭,是於1917年11月到1922年10月,在前俄罗斯帝国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交战双方是红军和由反布尔什维克力量组成的松散的联合力量白军,还有多国出兵干涉,部分战事还蔓延到外蒙古和波斯。苏联官方称法为“1917年到1922年的内战和武装干涉”。红军于1919年在乌克兰击败白军,并在西伯利亚击败亚历山大·高尔察克的武装。随后彼得·弗兰格尔领导的白军于1920年秋在克里米亚被击败。 许多独立运动随着俄罗斯帝国的崩溃和战争的进行而发起。其中芬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和波兰成为主权国家。前俄罗斯帝国的其余领土在战后成立苏联。.
俄国白军
白军(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是指1918年至1920年期间在俄国内战中對抗蘇俄工農紅軍Viktor G. Bortnevski, “White Administration and White Terror (The Denikin Period),” Russian Review, Vol.
俄羅斯帝國陸軍
俄羅斯帝國陸軍(Ру́сская импера́торская а́рмия.),是俄羅斯帝國的陸軍部隊,在1721年彼得大帝稱帝、俄羅斯帝國成立後創建,直至1917年俄國革命解散。在19世紀中葉,俄羅斯帝國陸軍由超過900,000名正規軍及近250,000名非常備軍人(多數為哥薩克人)組成。.
哈尔滨市
哈尔滨(a),简称哈市,别名冰城、東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位于中国東北平原北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的省会,东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哈尔滨是20世纪中国的工业重镇,是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中国省会城市中辖区面积最大、辖区户籍人口第二多的特大城市,现辖9区、2市、7县,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面积10,198平方公里,继重庆、北京、天津之后为全国第四;市辖区人口553.7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哈尔滨地区常住人口1063.60万人,列全国第八位。 哈尔滨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爽短促,是冰雪旅游和避暑胜地,以其每年一度的国际冰雪节和浓郁的欧陆风情而闻名,也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由于其地理位置,哈尔滨在近现代深受俄罗斯影响。1912年,哈爾濱的俄國僑民有43091人,佔當年哈爾濱人口73.7%。至今哈尔滨的城市建筑风格很多俄式、欧式建筑遍布市区,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早的国际化都市之一。今天,哈尔滨依然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俄罗斯博览会的中方永久轮值举办城市。哈尔滨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欧亚第一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根据国务院2013年批复的《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哈尔滨市为沿边开发开放通道中心,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哈长城市群的核心城市。2010年6月22日,哈尔滨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音乐之城”。.
关东军
東軍是1919年至1945年大日本帝國駐紮在中华民国东北地区(1932年至1945年间为滿洲國)的部隊。.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罗曼诺夫王朝
罗曼诺夫王朝(House of Romanov)是1613年至1917年统治俄罗斯的王朝。罗曼诺夫王朝是俄罗斯的一個王朝,它也是俄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俄国由东欧一个闭塞的小国扩展为世界范围的强国之一。.
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烏克蘭語:Українська Народна Республіка,縮寫:УНР),有時也稱為烏克蘭國民共和國(英文:Ukrainian National Republic,縮寫:UNR),是俄國十月革命以後,由烏克蘭人所短暫建立的現代國家。是乌克兰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国家。 Category:乌克兰历史政权 Category:短命國家 Category:已不存在的欧洲人民共和国 Category:1917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 Category:1920年終結的國家或政權.
查看 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基斯利欽和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烏克蘭國
烏克蘭國(烏克蘭語:Українська Держава)是自1918年4月29日至同年12月14日以烏克蘭中部為中心短暫存在的國家。 俄羅斯在1917年二月革命後,舊俄羅斯帝國領土內出現過多個「獨立國家」,在烏克蘭就有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其最高權力機構是烏克蘭最高拉達,然而中央拉達的統治者大多缺乏經驗和政治能力。1918年4月,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被德國軍隊下令解散。烏克蘭國取而代之。德國人扶持烏克蘭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德軍食糧。烏克蘭國還參加了對布爾什維克的戰爭。和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不同的是,烏克蘭國的主要支持者是地主階級,採取的是極其保守的政策。在德國戰敗之後,德國軍隊撤出烏克蘭。在這年年底,烏克蘭軍隊發起叛亂,烏克蘭國又被死灰復燃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所取代。烏克蘭國的軍隊在戰後被英法接收。一般將其視為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一段時期。.
烏法
烏法(Уфа,俄语拉丁字母拼写:Ufa)是俄羅斯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的首府。位於別拉亞河畔,佔地750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有1,062,319,西烏拉爾山的工業中心,有煉油、石油化工、電機、合成橡膠、食品等部門。 面积7079平方公里,城市由西南向东北延伸超过70公里,位于白河和乌法河的交汇处的乌法半岛上,是俄罗斯仅次于索契和伏尔加格勒的第三长的城市。距离莫斯科1357公里。.
白軍
#重定向 俄国白军.
西伯利亞冰雪大行軍
西伯利亞冰雪大行軍(Великий Сибирский Ледяной поход)為俄國內戰期間,由白軍將領弗拉基米爾·卡佩爾在1920年1月至2月間所指揮的一次軍事行動。.
查看 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基斯利欽和西伯利亞冰雪大行軍
高爾察克
#重定向 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高爾察克.
葉夫根尼·米勒
#重定向 葉夫根尼·卡爾洛維奇·米勒.
桑多梅日
桑多梅日(英語:Sandomierz),位於波蘭東南部、靠近維斯瓦河左岸之城市,隸屬塔爾諾布熱格省,距桑河口約10公里。至2006年為止,人口約有2.6萬人。.
满洲国
滿洲國(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大日本帝國在發動滿洲事變(中國稱‘九一八事變’)佔領滿洲後,結合部分清朝宗室以及漢人將領和權貴建立的国家,為日本軍國主義者所扶持的傀儡政權。其首都设于新京(今長春),1945年8月後遷至通化(今吉林省白山市境内)。領土包括現今中國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全境(不含關東州),以及內蒙古東部、河北省承德市(原熱河省)。 滿洲國初期為共和體制,以清朝遜帝溥儀為元首,稱號為「執政」,年號「大同」;1934年3月改政體為帝國,國號滿洲帝國(又稱大滿洲帝國),「執政」改稱「皇帝」,年號“康德”。雖然名義上為獨立國家,但日本透過簽訂《日滿議定書》、關東軍持續駐紮滿洲等方式,使滿洲國變相成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日本本土受到美國原子彈的攻擊,蘇聯紅軍進攻關東軍和滿洲國軍,日本戰敗;同年8月17日午夜至18日凌晨,溥儀在通化臨江縣(今臨江市)舉行退位儀式,宣讀《退位詔書》。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溥儀被蘇聯紅軍俘獲。隨着中國抗日戰爭的結束,滿洲國正式滅亡。 中华民国政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满洲国均不予承认,以「偽滿洲國」稱之。.
海軍上將
海軍上將(admiral,縮寫為 Adm 或 ADM) ,是一個軍階,在多數國家是海軍最高的軍階。在北約國家中,這個階級相當於OF-9。在部份國家的海軍中,尚於上將之上設有海軍大將。.
日俄战争
日俄戰爭(日露戦争;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是大日本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為爭奪在朝鮮半島和滿洲地區的勢力範圍的戰爭。主戰場位於辽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島一帶海域。 日俄戰爭中,俄羅斯帝國遭遇連場敗仗,最終在美國總統羅斯福斡旋下,簽訂《朴次茅斯和约》,戰爭結束。俄羅斯帝國在日俄战争失敗後,損失了用作維持其帝國的常規軍事力量,國內自此動蕩不安,爆发一連串革命事件。俄军在日俄战争中的惨败,是1905年爆發的血腥星期日革命事件最直接的导火线。 日俄戰爭有不少总体战的特點,雙方皆大規模動員軍隊,以及其所需的龐大補給,该場戰爭形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場預演。Steinburg, p.
敖德薩
敖德萨(Одеса;Одесса),位於黑海西北岸的港灣都市,亦是烏克蘭重要的各種物資集散地及重要貿易港口,也是敖德萨州首府,人口1,012,500,大多以俄语为母语。(2004年)。.
另见
俄国白军将领
- 亞歷山大·伊里奇·杜托夫
- 尤里乌什·隆美尔
-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尤登尼奇
- 尼古拉·弗拉基米洛维奇·斯科布林
- 弗拉基米尔·奥斯卡洛维奇·卡普佩尔
- 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基斯利欽
- 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弗兰格尔
- 拉夫尔·格奥尔基耶维奇·科尔尼洛夫
- 格里戈里·韋爾日比茨基
- 米哈伊爾·康斯坦丁諾維奇·季捷里赫斯
- 維克托·列昂尼多維奇·波克羅夫斯基
基辅省人
- 伊弗雷姆·卡齐尔
- 塔拉斯·舍甫琴科
- 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基斯利欽
- 弗拉基米爾·霍羅威茨
- 德米特里·博格罗夫
- 拉扎尔·卡冈诺维奇
- 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
- 谢苗·乌里茨基
- 赛尔曼·瓦克斯曼
- 阿列克谢·卡普勒
滿洲國人物
- 丁超
- 三多
- 佟济煦
- 劉夢庚
- 大達茂雄
- 川島芳子
- 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基斯利欽
- 張海鵬 (軍事將領)
- 星野直树
- 松冈洋右
- 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谢苗诺夫
- 椎名悅三郎
- 毓嵒
- 毓嶦
- 河豚计划
- 溥仪
- 满蒙开拓移民
- 甘粕正彥
- 石原莞尔
- 罗振玉
- 臧式毅
- 袁金鎧
- 赵一曼
- 金剑啸
- 鲍观澄
移民中国的白俄人物
- 上海及旧金山的圣伊望
- 乌尔金
- 亞歷山大·伊里奇·杜托夫
- 史禄国
- 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基斯利欽
- 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谢苗诺夫
- 格里戈里·韋爾日比茨基
- 米哈伊爾·康斯坦丁諾維奇·季捷里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