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布基烏基

指数 布基烏基

布基烏基(Boogie-woogie)又譯為布吉伍吉或布吉音樂 是1920年代後期流行的音樂流派,但是在1970年代非洲裔美國人的社區發展起來。它最後從鋼琴衍伸到鋼琴二重奏和三重奏,吉他、大樂隊、鄉村和西部音樂,以及福音音樂。雖然藍調音樂傳統上表達了各式各樣的情緒,但布基烏基主要是和舞蹈關聯,最早的歌曲之一“的歌曲”歌詞中完全說明了是對於舞者的指示: Now, when I tell you to hold yourself, don't you move a peg.

19 关系: 吉他大樂團乡村音乐德克薩斯州和弦八分音符福音音乐美國节奏布鲁斯非裔美国人顫音讚美詩舞蹈藍調钢琴Rockabilly搖擺樂流行音乐拉格泰姆

吉他

--,屬於弹拨乐器。通常有六條弦,形状与提琴相似。吉他在流行音樂、搖滾音樂、藍調、民歌、佛朗明哥中,常被視為主要樂器。而在古典音樂的領域裡,結他常以独奏或二重奏的型式演出;在室内乐和管弦乐中,吉他亦扮演著相當程度的陪襯角色。.

新!!: 布基烏基和吉他 · 查看更多 »

大樂團

大樂團(Big band),又譯大樂隊,是演奏爵士樂的樂團,流行於美國1930年代初到1950年代末的。大樂團的編制通常有10到25位樂手,包括演奏薩克斯風、小喇叭、伸縮喇叭、鐵琴的樂手,還有歌手以及負責節奏樂器的樂手。 大樂團所演奏的音樂多經過改編,且會依照事前預備好的書面樂譜(charts)來演奏。唯有當編曲者指定時,才會有樂手擔任即興獨奏。.

新!!: 布基烏基和大樂團 · 查看更多 »

乡村音乐

鄉村音樂(Country music),也稱為鄉村與西部(Country and Western)或簡稱為鄉村(Country),是一種當代的流行音樂,起源於美國南部與阿帕拉契山區。鄉村音樂的根源可追溯至1920年代,融合了傳統民謠音樂、凱爾特音樂、福音音樂、藍調及美國民間音樂Peterson, Richard A. (1999).

新!!: 布基烏基和乡村音乐 · 查看更多 »

德克薩斯州

#重定向 德克萨斯州.

新!!: 布基烏基和德克薩斯州 · 查看更多 »

和弦

和弦(chord)源自希臘文χορδή,原意是指弦線。在音樂理論裏,是指組合在一起的兩個或更多不同音高的音。在歐洲古典音樂及受其影響的音樂風格裏,更多時候是指三個或以上的音高組合,而兩個音高的組合則以音程來描述。和弦的組成音,可分開演奏,亦可同時演奏。分開演奏的,我們稱為分解和弦〔或分散和弦〕。和弦有三度疊置及非三度疊置之分,在西方傳統和聲中的和弦,均按照三度疊置的原則構成。 和弦的標記方式有很多種,巴洛克音樂經常以數字低音來標記和弦,古典音樂經常以羅馬數字來標記和弦,爵士樂和流行音樂經常以音名的英文字母來標記和弦。.

新!!: 布基烏基和和弦 · 查看更多 »

八分音符

在音乐记谱中,八分音符是一种音符时值。在五线谱记法中,八分音符表示为一个实心的椭圆符头加上一个带一条旗帜状的符尾的符干(如右图左边的记号)。当八分音符与其它有符尾的音符连写时,可以共用符尾(也是一般的情形),这时旗帜状的符尾变为连接用的短线。当符头位于五线谱第三线上方(包括第三线)时,符干朝下,否则符干朝上,符干改变方向时,符头的左右方向也要作相应改变(见图)。符尾的上下方向也改变,但始终在符干右边(见图)。八分音符的音长是全音符的八分之一,即4/4拍中的半拍,3/8或6/8拍中的一拍。二分音符的音长是其四倍,四分音符的音长是其二倍,十六分音符的音长是其二分之一,等等。 在Unicode中,八分音符的编码是U+266A(),有连线符的两个八分音符编码是 U+266B()。 在休止符中,对应有着同样音长的是八分休止符,在五线谱中表示为一个类似于“y”或“\gamma”的记号,写在谱表第二间和第三间(如右图右边的记号)。.

新!!: 布基烏基和八分音符 · 查看更多 »

福音音乐

福音音樂(Gospel music)福音音樂是基督教音樂的一種流派。福音音樂的創作、表演、意義甚至定義都因文化和社會背景而異。福音音樂的組成和表演有很多目的,包括審美愉悅,宗教或儀式的目的,並作為市場的娛樂產品。福音音樂通常與基督教歌詞有領導性的主唱(通常強烈使用和聲)。福音音樂可以追溯到17世紀初,源於黑人口頭傳統。讚美詩和聖歌經常在呼喚和回應中重複出現時尚。大部分教堂都依靠拍手掌和腳踩踏作為節奏伴奏。大部分歌唱都是在無伴奏合唱中完成的。Jackson, Joyce Marie.

新!!: 布基烏基和福音音乐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布基烏基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节奏布鲁斯

节奏布鲁斯(Rhythm and Blues,簡稱:R&B或RnB,中國譯作「--」,香港、臺灣及新馬譯作「--」),是一种美国非裔艺术家首先采用,并融合了爵士乐、福音音乐和蓝调音乐的音乐形式。这个音乐术语是由美国告示牌(Billboard)于1940年代末所提出。 節奏藍調最初在1947年的美国被告示牌雜誌的Jerry Wexler创造为一个音乐的市场营销术语,取代了种族音乐(英語:Race Music,又譯黑人音樂;最初来源于黑人社群,但是被战后的社会认为是会令人很不愉快的词语)而告示牌在1949年將其分類為哈林暢銷排行榜。这个词最初被用于定义包含了12小節布鲁斯格式和一种带有节拍背景的電藍調融合爵士乐的摇滚乐,后来这种音乐转变成了一种摇滚乐的基本元素。 在1995年《Rock & Roll: An Unruly History》書中Robert Palmer把节奏布鲁斯定义为那些約定俗成、用来意指任何一种美国黑人创造的音乐。在他1981年出版的《Deep Blues》中,Palmer用「R&B」作为跳跃布鲁斯的缩写。 Lawrence Cohn是《Nothing But the Blues》的作者,写到节奏布鲁斯是一个宣传人员为了产业便利所发明的,除了古典音乐和宗教音乐,节奏布鲁斯包括了所有的黑人音乐,除了那是一首福音歌曲並且其銷售足以打入流行榜。 在1960年代,节奏布鲁斯被用于总括靈魂樂和放克音樂的术语。而现在R&B的缩写差不多一直被用于代替全寫「节奏布鲁斯」,而主流則用它來表示由迪斯可逐步變得不那麼流行而发展出来的Contemporary R&B──一種现代灵魂乐和受放克音樂影响的流行音樂。.

新!!: 布基烏基和节奏布鲁斯 · 查看更多 »

非裔美国人

非裔美国人(African American)指美國人口中的黑人,又稱為美国黑人。以前人种学家称呼黄、白、黑三个人种为“蒙古人种”、“高加索人种”和“尼格罗人种”。尼格罗(negro)是拉丁语,詞義为“黑色的”,在美国种族歧视猖獗時,逐渐演变成对黑人的誣衊语言,等同於“黑鬼”。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崛起後,这个单词被摒棄,黑人采用“黑色的”(black)自称。不過1960年代後,因为以肤色称呼人种被认为是不够政治正确,这个单词也被摒棄,而改为“非洲的”,因为黑人的祖先都来自非洲。.

新!!: 布基烏基和非裔美国人 · 查看更多 »

顫音

顫音根據上下文的不同,可能有以下含意:.

新!!: 布基烏基和顫音 · 查看更多 »

讚美詩

讚美詩(Hymn)是歌曲的一种类型,通常用于宗教场合。它专门为赞美、崇拜或祈祷而写,通常写给某个神或诸神,或写给某个著名人物或化身。圣诗(Hymn)一词来源于希腊语「ὕμνος」(hymnos)意为“赞美歌”。赞美诗的集录称为赞美诗集(hymnbook)。.

新!!: 布基烏基和讚美詩 · 查看更多 »

舞蹈

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是於三度空間中以身體為語言作「心智交流」現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

新!!: 布基烏基和舞蹈 · 查看更多 »

藍調

藍調(英文:Blues,被稱為藍調,音譯為布魯斯)是一個音樂流派和音樂形式,起源於19世紀末,非裔美國人在美國南方腹地及美國各地。這種流派的根源是從非洲傳統音樂而來,非裔美國人的歌曲作品,黑人聖歌及歐洲白人移民美國傳統的民間音樂,藍調融合了黑人靈歌、工作歌曲、現場大聲叫喊及回應、歡呼、吟唱和押韻成簡單的民謠。爵士樂、節奏藍調和搖滾樂中無處不在都有藍調音樂形式的特點,就是呼叫-回應模式,藍調音階和特定的和弦進行,其中十二小節藍調是最常見的。藍色音符(或“擔憂音符”),通常是音高變平的三分之一或五分音符,也是聲音的重要組成部分。藍調洗牌或行走低音加強恍惚般的節奏,並形成一個重複的效果,被稱為凹槽。 藍調作為一種音樂流派的特點是在於歌詞、低音線和樂器。早期的傳統藍調詩歌由四行重複的單行組成。直到二十世紀的最後幾十年,最普遍的現行結構才成為標準:AAB模式由四條第一條線上的一條線組成,它在下四條線上重複,然後是一條較長的結束線最後的節拍。早期的藍調經常採用寬鬆的敘述形式,往往涉及非洲裔美國人遭受的種族歧視和其他挑戰。 許多元素,如呼叫和響應的格式和使用藍色的音符,可以追溯到非洲的音樂。藍調的起源也與非裔美國人的宗教音樂黑人聖歌有著密切的關係。藍調的第一次出現往往是在奴隸制結束之後,以及後來的的發展。這與前奴隸新獲得的自由有關。編年史開始在20世紀初報導藍調音樂。藍調樂譜的第一次出版是在1908年。藍調已經從無伴奏聲樂和口頭傳唱的奴隸演變成各種風格和其他風格。藍調其他風格包括鄉村藍調如三角洲藍調和皮埃蒙特藍調,以及城市藍調風格如芝加哥藍調和西海岸藍調。第二次世界大戰標誌著從原聲到藍調的轉變,藍調音樂逐漸向更廣泛的受眾,特別是白人聽眾開放。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逐漸發展了有快慢節奏的藍調搖滾的混合形式,將藍調風格與搖滾音樂融為一體,及節奏藍調。.

新!!: 布基烏基和藍調 · 查看更多 »

钢琴

钢琴是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用於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彈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裏--包着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出聲音。 鋼琴音域寬廣,音色宏亮、清脆,富於變化,表現力很強。獨奏時,可演奏各種氣勢磅礡、寬廣、抒情的音樂,亦可演奏歡快、靈巧、技巧性很高的華彩樂段,在樂隊中則可發揮巨大的作用,還經常作為伴奏樂器使用。鋼琴因其豐富的樂理表達能力,被稱作“樂器之王”。.

新!!: 布基烏基和钢琴 · 查看更多 »

Rockabilly

#重定向 洛卡比里.

新!!: 布基烏基和Rockabilly · 查看更多 »

搖擺樂

搖擺樂(Swing music)是1930年代早期發源於美國的一種音樂類型,至1935年已形成獨特的風格。搖擺樂依靠由低音大提琴和鼓組成的節奏組來支撐旋律組(旋律組包含小喇叭、伸縮喇叭等銅管樂器、薩克斯風、單簧管等木管樂器,有時也會加入小提琴、吉他等弦樂器。)節拍速度大致多為中等至輕快,帶有搖擺的節奏感。 音樂之所以稱為「搖擺樂」,是由於音樂強調小節裡的下半拍或弱拍,因而帶來搖擺的感覺。搖擺樂樂團通常會有獨奏樂手為編制好的音樂加上即興演奏。 1935年至1945年稱為「搖擺年代」(Swing Era),在各大樂團以及班尼·古德曼等樂團領班的演奏下,可供跳舞的搖擺樂稱霸當時的美國流行樂壇。 而2017年台北爵士音樂節亦以《全城搖擺 city of swing》為主題。.

新!!: 布基烏基和搖擺樂 · 查看更多 »

流行音乐

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或POP music),亦稱流行歌曲、現代流行音樂,是指一段时期内廣泛被大眾所接受和喜歡的音樂。現代流行音乐又可作商业化运作,有時稱作商業音樂。和流行音乐形成对比的音乐形式是古典音樂和民間音樂。目前因為利益壟斷的關係,導致於外界難以一窺堂奧。.

新!!: 布基烏基和流行音乐 · 查看更多 »

拉格泰姆

拉格泰姆(Ragtime)也稱為抹布時間(rag-time),是一種原始的音樂風格,1897年至1918年間十分普及。其主要特點是切分音,“衣衫襤褸”的節奏。它最初是作為舞蹈音樂,在聖路易斯和新奧爾良内美國黑人社區的紅燈區十分流行。歐內斯特·霍根是幫助拉格泰姆發展音樂風格的關鍵先驅。拉格泰姆風格一词的使用也被归功于霍根。拉格泰姆是在約翰·菲利普·蘇薩帶動流行的进行曲的基础上,吸收了非洲音樂的复节奏进行改编。拉格泰姆作曲家斯科特·喬普林,藉由1899年发表的“楓葉拉格”和之后“艺人”等一系列作品出名。在发表之后的12年内,“楓葉拉格”依然强烈影響隨後拉格泰姆作曲家的旋律線條、和声和节拍模式。.

新!!: 布基烏基和拉格泰姆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