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巴格达圆城

指数 巴格达圆城

巴格达圆城(Round city of Baghdad,也被称为和平之城,阿拉伯语:Madinat-As-Salam)是一个在巴格达西部的古老城市,於767年至912年建成。其範圍包括智慧之家。.

35 关系: 塔木德大呼罗珊巴士拉巴尔赫巴赫拉姆五世巴格达巴比伦布哈拉库费伊朗人伊朗语支哈兰 (土耳其)哈里发Columbia University琐罗亚斯德教白益王朝花剌子模萨珊王朝阿尔·马赫迪阿尔达希尔一世阿布·加法尔·阿卜杜拉·曼苏尔·本·穆罕默德阿拔斯王朝阿拉姆语阿拉伯人阿拉伯语雷伊河中地区沙姆地区波斯语泰西封法爾斯省法拉什班德清真寺戈勒斯坦省智慧之家

塔木德

《塔木德》(希伯来文:,,為教導或學習之意)是猶太教中認為地位僅次於《塔纳赫》的宗教文献。源於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5世紀間,記錄了猶太教的律法、條例和傳統。其內容分三部分,分別是密西拿(Mishnah)——口傳律法、革馬拉(Gemara)——口傳律法註釋、米德拉什(Midrash)——聖經註釋。 由於《革馬拉》分為以色列與巴比倫兩個版本,因此《塔木德》也分為《耶路撒冷塔木德》(或稱《巴勒斯坦塔木德》)及《巴比倫塔木德》。.

新!!: 巴格达圆城和塔木德 · 查看更多 »

大呼罗珊

大呼罗珊(خراسان),中亚历史上的一个地区,大概包括今伊朗东北部、阿富汗和土库曼斯坦大部、塔吉克斯坦全部、乌兹别克斯坦东半部的吉尔吉斯斯坦小部分各一部分地区。历史上领土范围变化很大,曾经受到过波斯、古希腊、帕提亚、月氏、白匈奴、阿拉伯、粟特、塔吉克、突厥、花拉子模、蒙古、阿富汗等的统治。《回回館譯語》中称虎剌桑。.

新!!: 巴格达圆城和大呼罗珊 · 查看更多 »

巴士拉

巴士拉(,al-Baṣrah),為伊拉克巴士拉省省会,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交汇形成的夏台·阿拉伯河西岸,南距波斯湾110公里,是连接波斯湾和内河水系的枢纽,伊拉克第一大港及第二大城。巴士拉建于638年,曾被战火摧毁,经历过多次重建。2014年時,巴士拉城人口約1,193,000。.

新!!: 巴格达圆城和巴士拉 · 查看更多 »

巴尔赫

巴尔赫(بلخ、巴克特里亞語:ẞaxlɔ) ,又称八剌黑、薄提、缚喝、薄知、薄渴罗、巴尔黑、白勒黑、巴里黑、藍氏城、班城等,是阿富汗巴尔赫省内一个小镇,在首府马扎里沙里夫(مزار شرىف)西北20公里处。巴尔赫古城乃是阿富汗最古老的一遗址,临巴尔赫河的河口,海拔约365米。 古时巴尔赫城曾是波斯东部呼罗珊省(جراسان)内的一个城市,是祆教的中心,传说祆教的创立者琐罗亚斯德死于巴尔赫城。這裹也是阿富汗佛教中心。 《回回館譯語》中称白勒黑。.

新!!: 巴格达圆城和巴尔赫 · 查看更多 »

巴赫拉姆五世

巴赫拉姆五世 Bahram V,外号“野驴”(Gor)是萨珊王朝的波斯国王,420年/421年至438年在位。他是伊嗣埃一世之子。在波斯文学和艺术中对他均有非常多的描述和表现。.

新!!: 巴格达圆城和巴赫拉姆五世 · 查看更多 »

巴格达

巴格达(بغداد,阿拉米语:ܒܓܕܐܕ),古称报达,伊拉克首都,同时它也是伊拉克巴格達省的首府,為伊拉克最大城市及經濟文化中心。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部地區,底格里斯河流過巴格達市區,而距幼發拉底河約30公里閻玉龍 《中國大百科全書》-巴格達。巴格达人口约577万,在阿拉伯世界位于开罗之后列第二位。在历史上,巴格达曾是伊斯兰文明的政治、宗教、經濟、商業、學術、交通中心。巴格达也是一座多民族多教派的城市。巴格达在2003年美軍佔領伊拉克之前,有大量信仰基督教的亚述人(其中以信奉东方礼天主教的居多)居住,但近几年来巴格达的多座著名教堂屡次遭到破坏以及其他原因使亚述人纷纷离开巴格达,迁往伊拉克北部或邻国甚至西方国家。现在在巴格达原本就是少数民族的亚述人已经所剩无几了。.

新!!: 巴格达圆城和巴格达 · 查看更多 »

巴比伦

巴比伦(阿拉伯语: بابل, Bābil; 阿卡德语: Bābili(m); 苏美尔语语标符号: KÁ.DINGIR.RAKI; 希伯来语: בָּבֶל, Bāḇel; 古希腊语: Βαβυλών Babylṓn)原本是一个闪语族阿卡德人的城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四千三百年前的阿卡德帝国。 它起初是一个低级行政中心。公元前1894年在由移民者建立的阿摩利人王朝的手里巴比伦才成为一个独立的城邦。巴比伦人在他们的历史上相对更多地被其它移民王朝统治,例如加喜特人、阿拉米人、埃兰人与迦勒底人。两河流域的同胞亚述人也统治过巴比伦。 巴比伦城市遗址在今天伊拉克巴比伦省的希拉被发现,位于巴格达以南约八十五公里处。这个举世闻名城市的遗址地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现在仅留存着由破损的土砖建筑物构成的大型土墩和碎片。城市沿着幼发拉底河建造,被左、右河岸平分成两部分,配有陡峭的河堤来抵御季节性的洪水。 现存的历史资料显示,巴比伦最初是一个小城镇,在公元前二千年初变得兴盛。在阿摩利人巴比伦第一王朝于公元前1894年兴起时它作为一个小城邦获得独立。巴比伦宣称自己是苏美尔-阿卡德城邦——埃利都的继承者。尽管在那时候它还是一个小城市,但是它让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圣城”尼普尔黯然失色。大约也是这个时候,也就是公元前十八世纪左右,一个名叫汉谟拉比的亚摩利人国王第一次建立了一个短命的巴比伦帝国。从这时候开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南部被人称作巴比倫尼亞,巴比伦城市的规模日益膨胀,变得越来越雄伟。 巴比伦帝国随着灭亡而快速瓦解。之后,巴比伦在亚述人、加喜特人和埃兰人的统治下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在被亚述人毁灭并重建后,巴比伦于公元前608年到公元前539年之间成为新巴比伦王国的所在地。这个帝国由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南角的迦勒底人建立。新巴比伦帝国最后一个国王是一个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的亚述人。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巴比伦在衰落后又被阿契美尼德帝国、塞琉古王朝、帕提亚帝国、罗马帝国和萨珊王朝统治。.

新!!: 巴格达圆城和巴比伦 · 查看更多 »

布哈拉

布哈拉(乌兹别克语:Buxoro)是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西南部的一座城市,也是该国第五大城市和布哈拉州的首府,人口237,900(1999年)。 布哈拉在唐代称为捕喝、安国,王姓昭武,为昭武九姓之一。布哈拉在梵文是指修道院與學術中心。 與乌兹别克斯坦的另一座大城市撒馬爾罕一样,布哈拉的塔吉克人佔多數人口,伊朗文化佔優勢。在蘇聯把布哈拉劃給烏茲別克後,塔吉克斯坦有收回布哈拉的企图。.

新!!: 巴格达圆城和布哈拉 · 查看更多 »

库费

库法(阿拉伯语: ),是伊拉克纳杰夫省的一座城市,位于巴格达以南170公里,纳杰夫东北10公里,幼发拉底河旁。2003年人口大约110,000。 库法建于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历元年),与馬什哈德、卡尔巴拉和纳杰夫一起合称什叶派四大重镇。伊斯兰教最后一位正统哈里发阿里在位时期将其定为都城。.

新!!: 巴格达圆城和库费 · 查看更多 »

伊朗人

伊朗人是印歐語系中種族與語言的分支,主要分布於伊朗高原與更遠的中、南、西南亞洲及東南歐洲一帶。伊朗人主要界定為伊朗語支,是印歐語系的主要語支之一。他們分布橫跨伊朗高原,自興都庫什山脈延伸至安那托利亞中部,從中亞到波斯灣--有時被稱作大伊朗(Greater Iran)的地區。伊朗語支曾經遍布於歐亞大陸,自巴爾幹半島到中國西部的新疆 — 大英百科全書 (2006-6-4查閱)。 — 伊朗百科全書 (2006-6-4查閱)。。伊朗人並不受限於當今伊朗領土的國界,而為避免混淆,則以「伊朗國民」一詞用指伊朗公民。.

新!!: 巴格达圆城和伊朗人 · 查看更多 »

伊朗语支

伊朗语支,亦作伊蘭語,是印欧语系的一个分支,属于印度-伊朗语族,分布在伊朗(波斯)、巴基斯坦、伊拉克、土耳其、高加索、中国新疆等地。该语族包括波斯语、普什图语、库尔德语、俾路支语、奥塞梯语、塔吉克语等语言,在中国另外有回回语-中国回族人及其中亚东干人使用的东部波斯语方言。.

新!!: 巴格达圆城和伊朗语支 · 查看更多 »

哈兰 (土耳其)

哈兰(Harran),也作赫伦,旧称卡雷(Carrhae),是土耳其东南部的一座古城,位于尚勒乌尔法省首府尚勒乌尔法东南38公里,今為阿拉伯人小村,在幼發拉底河上游的支流拜利赫河的東岸,距交匯之河口約10公里,水陸路均甚便利。,2017年哈兰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

新!!: 巴格达圆城和哈兰 (土耳其) · 查看更多 »

哈里发

哈里发(阿拉伯语: ;拉丁化:Caliph),為哈里發國(khilāfa,意為哈里發統治之地)與烏瑪的統治者,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及世俗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最早源自於,意為繼承者,指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者。在穆罕默德死後,其弟子以Khalifat Rasul Allah(安拉使者的繼承者)為名號,繼續領導伊斯蘭教,隨後被簡化為哈里發。 哈里發本為阿拉伯帝国最高的統治者稱號,相當於一般所說的皇帝,但同時兼有統治所有遜尼派穆斯林的精神領袖的意味,故又可以同時起了類似天主教的教宗的作用。 在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哈里发拥有最高权威,管理着庞大的伊斯兰帝国。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哈里发”的头衔,僅作为伊斯兰教宗教领袖的名称,一直保存了下来,傀儡哈里发处于开罗的马木留克王朝的控制之下。 1517年,鄂圖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征服了埃及,时任哈里发的穆塔瓦基勒三世也被俘。塞利姆一世宣布自己继承哈里发的职位。之後哈里發稱號便由鄂圖曼帝國蘇丹世襲,但1517年之後數百年歷代蘇丹均不常使用該稱號,直到19世紀末鄂圖曼帝國瀕臨解體,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才重新強調自己的哈里發身分。1924年,哈里发制度被土耳其總統凯末尔废除。 2014年6月29日,“伊斯兰国”領袖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自立為哈里發,稱易卜拉欣,但未受大部分穆斯林承認。.

新!!: 巴格达圆城和哈里发 · 查看更多 »

Columbia University

#重定向 哥伦比亚大学.

新!!: 巴格达圆城和Columbia University · 查看更多 »

琐罗亚斯德教

瑣羅亞斯德教(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伊斯兰教诞生之前中东和西亚最具影响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因信徒在火前祷告而又得名为拜火教,在中国称为「--教」或「白頭教」。 琐罗亚斯德教的思想屬西方理論定義下的二元论,有學者認為它對犹太教以及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影响深远。琐罗亚斯德教的神“密特拉”也进入到罗马帝国以及印度的佛教的宗教之中,现今西方圣诞节即为密特拉节。目前此教在伊朗偏僻山区和印度孟买一带的帕西人(又譯作巴斯人)中仍有很大的影响力。 此教的创始人是琐罗亚斯德,出身于米底王国的一个贵族骑士家庭,20岁时弃家隐居,30岁时聲稱受到神的启示,破斥当时的多神教,宣说拜火教,但受到当时的多神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岁时,阿契美尼德帝國的宰相娶他女儿为妻,将他引见国王,琐罗亚斯德教才在波斯迅速传播,77岁时他在一次战争中,在神庙中被杀身亡。另有說法琐罗亚斯德的生存年代要更早,瑣羅亞斯德教也非他首创,有源自更遠古的繼承。.

新!!: 巴格达圆城和琐罗亚斯德教 · 查看更多 »

白益王朝

白益王朝(آل بویه Āl-e Buye,或譯布韋希王朝、布耶王朝)是945年至1055年間統治伊朗西部及伊拉克的一個王朝,由裡海南岸(吉蘭省)的德萊木人建立。王朝名稱來自创建者白益。.

新!!: 巴格达圆城和白益王朝 · 查看更多 »

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Xorazm;Хорезм;خوارزم,Khwārizm;خوارزم,Khwārazm;Khwarezmia 或 Chorasmia),是一个位于中亚西部阿姆河三角洲地区的大型绿洲。它的南部为卡拉库姆沙漠,北部是曾经的咸海,西部为乌斯秋尔特高原,东部是克孜勒库姆沙漠。在中世纪曾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花剌子模帝国。现今为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一部分。.

新!!: 巴格达圆城和花剌子模 · 查看更多 »

萨珊王朝

薩珊王朝或薩桑王朝(ساسانیان;Sassanid Empire),也稱波斯第三帝国,是最後一個前伊斯蘭時期的波斯帝國,國祚始自公元224年,亡於651年。薩珊王朝的居民稱薩珊王朝為埃蘭沙赫爾或埃蘭,在中古波斯語裡意指雅利安人的帝國。薩珊王朝取代了被視為西亞及歐洲兩大勢力之一的安息帝國,與羅馬帝國共存了超過400年。 在安息帝國衰敗及其末代君王阿爾達班五世陣亡後,阿爾達希爾一世建立了薩珊王朝。薩珊王朝一直統治到阿拉伯帝國入侵,伊嗣俟三世被迫逃亡為止。薩珊王朝統治時期的領土包括當今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亞、高加索地區、中亞西南部、土耳其部分地區、阿拉伯半島海岸部分地區、波斯灣地區、巴基斯坦西南部,控制範圍甚至延伸到印度。620年前后,萨珊王朝控制的土地面积达到约54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约1970万。 古典時代晚期的薩珊王朝被認為是伊朗或波斯最具重要性和影響力的歷史時期之一,它是在伊斯蘭對波斯的征服及伊斯蘭教流行之前最後一個伊朗大帝國。從很多方面來說,薩珊王朝統治時期見證了古波斯文化發展至巔峰狀態,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羅馬文化。薩珊王朝的文化影響力遠遠超出了它的邊界,影響力遍及西歐、非洲、中國及印度,對歐洲及亞洲中世紀藝術的成形起著顯著的作用。.

新!!: 巴格达圆城和萨珊王朝 · 查看更多 »

阿尔·马赫迪

阿尔·马赫迪(),伊斯蘭教第二十一代哈里發,阿拔斯王朝第三代哈里發。744或745年出生,父亲是阿拔斯王朝第二代哈里发曼蘇爾一世,775年10月6日继承父亲曼蘇爾一世,成为哈里发。785年7月24日去世,儿子哈迪一世即位。.

新!!: 巴格达圆城和阿尔·马赫迪 · 查看更多 »

阿尔达希尔一世

阿尔达希尔一世(Ardashir I,?—约240年),或名阿塔泽克西斯(Artaxerxes)伊朗萨珊王朝的创建者,第一位“众王之王”(约226年—约240年在位)。.

新!!: 巴格达圆城和阿尔达希尔一世 · 查看更多 »

阿布·加法尔·阿卜杜拉·曼苏尔·本·穆罕默德

曼蘇爾(أبو جعفر عبدالله بن محمد المنصور )萨法赫胞弟,伊斯蘭教第二十代哈里發,阿拔斯王朝第二代哈里發。奠定阿拔斯王朝的制度。曼蘇爾建造巍峨壯麗的圓形皇城「平安之都」於巴格達,整頓宮廷的制度與儀式。哈里發的絕對權威亦已確立,宰相為最高的行政長官,以呼罗珊的常備軍為主力,成為哈里發實行其專制政治的有力手段。.

新!!: 巴格达圆城和阿布·加法尔·阿卜杜拉·曼苏尔·本·穆罕默德 · 查看更多 »

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العبّاسيّون)是哈里發帝國的一個王朝,也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于750年取代倭馬亞王朝,定都巴格達,直至1258年被旭烈兀西征所滅。阿拔斯王室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伊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卜的後裔。在该王朝统治时期,中世纪的伊斯兰教世界达到了极盛,在哈倫·拉希德和马蒙統治時期更達到了頂峰。古代中国(新旧唐书)史籍稱之為黑衣大食 。.

新!!: 巴格达圆城和阿拔斯王朝 · 查看更多 »

阿拉姆语

#重定向 亞拉姆語.

新!!: 巴格达圆城和阿拉姆语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人

有三种方式可以判断一个人多大程度上是阿拉伯人。.

新!!: 巴格达圆城和阿拉伯人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 al-ʻarabīyah 或者 ʻarabī )是除了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之外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阿拉伯語源自公元6世纪的古典阿拉伯语。它包括书面语及流通于中东、北非和非洲之角(即索马里半岛)的各种口语。阿拉伯语属于亚非语系。 阿拉伯语的书面语称为“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或“书面阿拉伯语”。书面阿拉伯语是目前唯一在官方及正式场合使用的阿拉伯语,用于大多数书面文件和讲座、新闻广播等正式讲话。但这亦因国家而异。1912年,在摩洛哥加入阿拉伯国家联盟之前,曾在正式场合使用过一段时间。 阿拉伯语属于,与亚拉姆语、希伯来语、乌加里特语和腓尼基语相近。阿拉伯语书面语不同于其所有地方的口语,且更为传统和保守。两者是双层语言的关系,用于不同的场合。 一些地方的阿拉伯语无论是书写还是口头形式,都无法互通。而所有地方的阿拉伯语被当作是一个整体。即是说,纯粹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它们是不同的语言;但是从政治及民族的角度来说,他们又是一个整体。如果阿拉伯语被当作一个整体,则世界上估计有4.22亿人以其为母语。如果各地的阿拉伯语当作是不同的语言,则很难估计到底有多少种,因为它们是方言连续体,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其中埃及阿拉伯语的使用人数最多,大约五千四百万人以其为母语——多于其他任何一种闪米特语言。 阿拉伯语是美国使用人数第12多的语言。 现代的书面语(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源于古兰经的语言(即古典阿拉伯语),用于学校教学及工作、政府、媒体等场合。两者合起来被称为书面阿拉伯语,是伊斯兰教的。现代标准阿拉伯语的语法与古典阿拉伯语大体相同,词汇也有相同之处。但古典阿拉伯语的一些语法结构在现代标准阿拉伯语中不再使用,在口语中不使用的词汇也不在现代书面语中使用。而且现代书面语从口语中借入了一些词汇和语法现象。新的词汇大多用来表达近现代出现的概念。 阿拉伯语用阿拉伯字母从右往左书写。有时在非正式场合也可用拉丁字母从左往右书写,但没有统一的形式。 阿拉伯语往伊斯兰世界的语言(如波斯语、土耳其语、索马里语、波斯尼亞語、哈萨克语、孟加拉语、乌尔都语、马来语和豪萨语)輸出了大量词汇。中世纪时期,书面阿拉伯语成了欧洲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科学、数学和哲学领域。这导致许多欧洲语言也从阿拉伯语中借入了大量词汇。阿拉伯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对羅曼語族的语言(特别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加泰羅尼亞語和西西里語)影响很大。 阿拉伯语也从其他语言中借入了大量词汇,如早期从希伯来语、希腊语、波斯语、叙利亚语,中期从土耳其语,当代从欧洲语言(主要是英语和法语)。.

新!!: 巴格达圆城和阿拉伯语 · 查看更多 »

雷伊

雷伊可以指:.

新!!: 巴格达圆城和雷伊 · 查看更多 »

河中地区

河中(英語:Transoxiana),指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包括今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和哈萨克斯坦西南部。河中为古代欧亚陆路主商道丝绸之路重要通道;自波斯帝国(前559—前336年)時期開始,该地区先后被希腊、突厥、唐朝、阿拉伯帝国、萨曼王朝、喀喇汗王朝、西遼、察合台汗国、帖木儿帝国等统治。.

新!!: 巴格达圆城和河中地区 · 查看更多 »

沙姆地区

沙姆地区或沙姆(阿拉伯语:或,拉丁化:Bilād-al-Shām或al-Shām),是阿拉伯世界对于地中海东岸的整个累范特地区或大叙利亚地区的称呼,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所指亦有所不同。如今阿拉伯人所说的沙姆地区一般包括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国)。.

新!!: 巴格达圆城和沙姆地区 · 查看更多 »

波斯语

波斯语(波斯語:فارسی / Fârsî;阿拉伯语:لغة فارسية)屬於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語族伊朗语支,是一种形成于8至9世纪间的文学语言。是今天伊朗的官方语言,作为其分支的达利语和塔吉克语分别是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的官方语言。 由于历史与宗教的原因,现代波斯语中,有近60%的词汇来自属于闪含语系的阿拉伯语。波斯语用波斯-阿拉伯字母拼写。.

新!!: 巴格达圆城和波斯语 · 查看更多 »

泰西封

泰西封(Ctesiphon;帕提亞語及帕拉維語:Tyspwn或Tisfun;تيسفون;المدائن,Madain、Maden或Al-Mada'in)是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一個偉大城市,帕提亞帝國及它的繼承者薩珊王朝的首都。泰西封在今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東南的底格里斯河河畔。800多年來,它一直都是Khvarvaran省的首府。在《舊約聖經·以斯拉記》亦有提及泰西封(譯成「迦西斐雅」)。.

新!!: 巴格达圆城和泰西封 · 查看更多 »

法爾斯省

法爾斯省(波斯語:فارس)是伊朗三十個省份之一。面積122,608平方公里,在所有省份中排行第四。人口約4,323,000(2004年數據);首府位於設拉子市。.

新!!: 巴格达圆城和法爾斯省 · 查看更多 »

法拉什班德

法拉什班德是伊朗的城市,位於該國南部札格羅斯山脈東南部,由法爾斯省負責管轄,距離首府設拉子約110公里,海拔高度1,331米,2012年人口63,506。.

新!!: 巴格达圆城和法拉什班德 · 查看更多 »

清真寺

--(阿拉伯语、波斯语:单数 masjid,复数مساجد masājid),又称--、礼拜寺,是供穆斯林群眾使用的宗教场所。 对于什么宗教场所可视作回教堂,遜尼派的回教法学有严格以及具体的要求,不符合规定的场所则称作musallah。正式被划定为回教堂的场地(通常是更大综合建筑物的一小部分)有严格的使用限制,而回教法规定,一旦某个场地被正式划定为回教堂,该场所将直到末日都作为回教堂用途,被非穆斯林摧毀或占用的情形是絕對不容許的。 许多回教堂都有精致的圆顶、宣礼塔和礼拜殿,各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回教堂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如今所有人类聚居的大陆均能发现其踪影,用作穆斯林(回教徒)礼拜的地方,也可以作传达信息、教育以及争议解决等用途。回教堂的会众由伊玛目带领祷告。.

新!!: 巴格达圆城和清真寺 · 查看更多 »

戈勒斯坦省

戈勒斯坦省(波斯語:گلستان)是伊朗三十個省份之一。面積20,893公里,在所有省份中排行第20。人口約1,637,063(2005年數據);首府位於戈爾干市。.

新!!: 巴格达圆城和戈勒斯坦省 · 查看更多 »

智慧之家

智慧之家(阿拉伯語:بيت الحكمة、Bait al-Hikma),多译作「智慧宫」,是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時期伊拉克巴格達的一所圖書館及翻譯機構。它是翻譯運動裡的重要機構,被視為伊斯蘭黃金時代的一個主要學術中心。智慧之家由阿拔斯王朝哈里發哈倫·拉希德創立,在其子馬蒙時最為鼎盛,馬蒙在公元813年至833年間當政,因智慧之家而備受讚揚。在九世紀至十三世紀,許多博學的穆斯林學者都是這所教育研究機構的一部分。 智慧之家一詞是薩珊王朝對圖書館稱呼的直譯。它仿照了薩珊王朝的圖書館,以翻譯波斯文書籍到阿拉伯文及保存譯本為目的。 在馬蒙治下,天文台被建立起來,智慧之家是研習人文科學及科學的中心,包括數學、天文學、醫學、化學、動物學及地理。學者們借鑒波斯、印度及希臘的文獻,包括畢達哥拉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歐幾里得、普羅提諾、蓋倫、蘇胥如塔、沙落迦、阿耶波多、蘇格拉底及婆羅摩笈多的著作,他們積累了世界上的各種知識,並根據他們的發現再加以擴展。巴格達是當時世上最富庶的城市,並且是學術發展的中心,人口超過百萬人,為當時之冠。代數之父花剌子密也是智慧之家的學者。.

新!!: 巴格达圆城和智慧之家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