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川中島之戰

指数 川中島之戰

川中島之戰是日本戰國時代甲斐國大名武田信玄與越後國大名上杉謙信之間,在北信濃川中島地區進行五次大小戰役的總稱,或者專指發生於1561年(永祿4年)九月(舊曆)的「八幡原之戰」。 前述兩軍於1553年(天文廿二年)、1555年(天文廿四年)、1557年(弘治三年)、1561年,以及1564年(永祿七年)前後十二年間,圍繞著信濃境內的領地問題,在善光寺平附近,以犀川、千曲川匯流處的沖積平原(即「川中島」)為中心的區域,分別發生五次戰爭或對峙。其中爆發於1561年10月17至18日(新曆);即永祿四年9月9至10日(舊曆)的第四次對陣(「八幡原之戰」),是戰況最為激烈的一次。.

64 关系: 大名 (称谓)天文 (後奈良天皇)學習研究社室町幕府宇佐美定滿安田長秀小笠原長時山本勘助川中島 (日本)上野國上杉謙信上杉氏上洛中條藤資东京三好長慶平原五畿七道今川義元今川氏弘治 (日本)征夷大將軍後北條氏信濃川信濃國善光寺冲积平原公曆真田幸隆甲陽軍鑑甲斐國甘粕長重荒川長實飛驒國饭富虎昌馬場信春駿河國諸角虎定高坂昌信越中國越後國足利義輝齋藤朝信阴阳历關東管領長尾政景長野市色部勝長柿崎景家松代城...村上義清正親町天皇武田信玄武田信繁武田義信武田氏武藏國永祿本庄實乃战争战国时代 (日本)日本日本历史9月 扩展索引 (14 更多) »

大名 (称谓)

大名()是日本封建時代對一個較大地域領主的稱呼,由名主一詞轉變而來。 日本建立統一的國家武力以前,土地或莊園的領主為了保護自家產業,大多擁有自己的武力,以武士為骨幹。所謂「名主」,就是在東日本土地或莊園的領主,西日本則稱為庄屋,九州則稱為肝煎——武力較強、領地較大達到十數村,甚至管轄一整個令制國的領主就是大名主(或大庄屋、大肝煎),簡稱「大名」,有些勢力範圍廣達數個令制國的大名,又被稱做大大名;否則即為小名;全部大小領主可以合稱為大小名。日本各時代對「大名」的資格定義不盡相同,不過同樣都是指一個較大地域的領主。.

新!!: 川中島之戰和大名 (称谓) · 查看更多 »

天文 (後奈良天皇)

天文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享祿之後,弘治之前。指1532年到1554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奈良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晴、足利義輝。.

新!!: 川中島之戰和天文 (後奈良天皇) · 查看更多 »

學習研究社

#重定向 學研控股.

新!!: 川中島之戰和學習研究社 · 查看更多 »

室町幕府

室町幕府,也称足利幕府,是日本历史上第二个幕府政权,由足利尊氏于1338年开设,终于1573年,其间共经历16代室町征夷大将军(由於第10和12代將軍是同一人,所以有說是15代)。室町幕府雖然長達二百多年,但有一半時間國家處於戰亂之中,幕府並無能力去控制擁兵自重的大名,日本步入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战国时代。.

新!!: 川中島之戰和室町幕府 · 查看更多 »

宇佐美定滿

宇佐美定滿(),為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又被稱為駿河守(するがのかみ)。越後國琵琶島城主(現在之新潟縣柏崎市)。 最初同父親宇佐美房忠仕奉越後守護職上杉氏一族的上條家、與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對抗作戰、之後降服於長尾氏、為景死後繼續仕奉其子長尾景虎(上杉謙信)。曾協助景虎降服同族的上田長尾家之長尾政景而立下戰功。 永祿7年(1564年),他在阪戶城近郊的野尻池與長尾政景一起溺死、他死後宇佐美氏也跟著沒落,之後琵琶島城也跟著荒廢。曾有說法是宇佐美為了肅清與謙信敵對的長尾政景而以自己犧牲的方式和政景共赴黃泉。亦有一說是在這之前的永祿五年,他在武藏上尾原和後北條氏作戰時戰死。 17世紀時仕奉於和歌山藩的軍學者宇佐美定祐,大力提倡上杉謙信軍法「越後流軍學」以對抗當時流行的武田信玄軍法「甲州流軍學」。他自稱其先祖即是上杉謙信的軍師宇佐美駿河守定行,這個虛構的人物據信即是以宇佐美定滿所編造出來。 Category:戰國武將 Category:溺死者 Category:工藤氏.

新!!: 川中島之戰和宇佐美定滿 · 查看更多 »

安田長秀

安田長秀,出生於永正13年(1516年),卒於天正10年陰曆4月16日(1582年5月8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越後國戰國大名上杉謙信的家臣。 最初身為上杉謙信的側近之臣。曾數度參與和武田信玄交戰的川中島之戰及和織田信長的戰役。謙信去世後、在御館之亂中他選擇了支持上杉景勝。1582年在討伐新發田重家的陣中過世。享年六十六歲。(但亦有1585年、1592年去世之說)。 順道一提的是,謙信的家臣當中另有一位安田景元的同姓武將,他們之間是沒有血緣關係的。 Category:揚北眾 category:1516年出生 category:1582年逝世 Category:城氏.

新!!: 川中島之戰和安田長秀 · 查看更多 »

小笠原長時

小笠原長時(、永正11年10月23日 - 天正11年2月25日)日本信濃國的戰國大名。信濃林城城主。小笠原長棟長男,官位從五位上信濃守、大膳大夫。育有兒子小笠原長隆、小笠原貞次及小笠原貞慶。.

新!!: 川中島之戰和小笠原長時 · 查看更多 »

山本勘助

山本勘助()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武田信玄的家臣,根據軍事書《甲陽軍鑑》所記載,他是在1493年出生(近代考證約為1501年),而且書中提及他是武田家的軍師,諱名晴幸(由蒙賜將軍偏諱的晴信所賜),出家後法名道鬼。有一子山本勘藏。.

新!!: 川中島之戰和山本勘助 · 查看更多 »

川中島 (日本)

川中島,是位於日本長野縣長野市的地名,為千曲川、和西側茶臼山所夾成的三角區域。 戰國時代上杉謙信和武田信玄於此曾有五度大會戰,史稱川中島之戰。目前有川中島古戰場史跡而成為觀光勝地。.

新!!: 川中島之戰和川中島 (日本) · 查看更多 »

上野國

上野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又稱上州。上野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群馬縣。.

新!!: 川中島之戰和上野國 · 查看更多 »

上杉謙信

上杉謙信()是一名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後世譽為越後之龍、軍神。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幼子,幼名“虎千代”,成年後稱長尾景虎。 由於繼承了關東管領「上杉」的姓氏,並先後得到關東管領上杉憲政和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的偏諱,故又稱上杉政虎、上杉輝虎,篤信佛教,法名谦信,號宗心,齋號不識庵。官位為「從五位下彈正少弼」,死後由明治天皇追贈從二位。 任內終結內亂頻仍的越後國,除了政務與軍事外,也致力於經濟產業的復興。另由於救援盟國及關東秩序的回復屢次出兵,在48年的生涯中,分別與武田信玄、北条氏康、織田信長、越中一向一揆、蘆名盛氏、能登畠山氏、佐野昌綱、神保長職、椎名康胤等大名頻頻作戰,尤其5度與武田信玄在川中島地區作戰最為著名,廣為後世描述。之後應足利將軍家邀請而上洛,從越後國經北陸路西進越中國、能登國及加賀國等擴大勢力,但壯志未酬而去世。作戰的戰兜為飯綱明神前立鐵錆地張兜。 謙信共有四名養子,為上杉景勝、上杉景虎、上條政繁和山浦景國。.

新!!: 川中島之戰和上杉謙信 · 查看更多 »

上杉氏

上杉氏,日本氏族之一,原為公家,後在關東管治。後來武士化,在鎌倉時代、室町時代及江戶時代,該家族擁有一定地位。.

新!!: 川中島之戰和上杉氏 · 查看更多 »

上洛

上洛在日语中是“进入京都”的较正式的说法。日本仿照中国古代的国都洛阳建立平安京的東側,後來「洛陽」逐漸成為整個京都的雅稱,文人們对它雅称为“京洛”(けいらく),于是后来称呼进入京城为“上洛”。日语中的上洛主要是谓前往京都,而京都的别称就是洛阳(rakuyo)。 最初,平安京西侧(右京)仿照唐长安城设计,东侧(左京)仿照唐洛阳城设计。右京有不少沼泽,环境过于潮湿,不适宜居住;于是京都的發展,主要在左京。左京效法洛陽城,于是人们使用“洛阳”来指代整个平安京。因此,進京都就被称作“上洛”,广义上与“上京”同义;相反的,下洛指离开京都。战国时代,“上洛”特指战国大名率領军队开进京都、宣示其霸主地位的军事行动。 由于京都被称为洛阳,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战国大名带兵攻入京都的行动被称为“上洛”,上洛是诸如武田信玄等战国大名追求的目标,如同中国春秋时期的“问鼎中原”(称霸诸侯);同样,京都附近的近畿地区被称为“洛中”。京都府内至今仍随处可见诸如“洛东”、“洛西”、“洛南”、“洛北”、“洛中”、“洛阳”之类的地名。近年,日本还诞生了“洛阳学”,是专门用来研究古都洛阳的一门学科。 除了京都之外,奈良市在古代又被称为“平城京”,起初本打算仿照北魏的“平城京”;但北魏很快把首都迁到了洛阳,所以,奈良就仿照汉魏洛阳城建造了奈良的“平城京”。.

新!!: 川中島之戰和上洛 · 查看更多 »

中條藤資

中條藤資,出生於年不詳,卒於永祿11年(1568年)),是日本戰國時代上杉氏的家臣。父親是鳥坂山城城主中條定資,自稱彈正左衛門尉、越前守。晚年號梅波齋。景資、資興、資泰之父。.

新!!: 川中島之戰和中條藤資 · 查看更多 »

东京

東京()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都市,狹義上指東京都、或東京都區部(即東京市區),亦可泛指東京都及周邊衛星都市群相連而成的「首都圈」(東京都會區)。目前(2017年8月)東京都區部人口數達946萬,首都圈的人口數則達3千6百萬,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都會區,亦為亞洲最重要的世界級城市。東京是传统上的全球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在2016年GDP達9472.7億美元,超越紐約(9006.8億)成為全球第一,同時全球城市指數排名中排名第三。 東京古稱江戶,自德川幕府時代以來開始成為日本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維新時期改為現名後,更發展為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眾多領域的樞紐中心。經過二戰後的繼續發展,東京不僅成為世界商業金融、流行文化與時尚重鎮,亦為世界經濟發展度與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此外,東京還有目前全球最複雜、最密集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中東京的地鐵系統每日平均運量達880萬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鐵第三位。 在正式的行政區劃定義上,東京僅限於東京都,與道、府、縣同為日本的一級行政區,轄區包含東京都區部、多摩地方與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等離島;其中,東京都區部為日本中央政府所在地。東京都同時也囊括了日本最南端(沖之鳥礁)和最東端(南鳥島)等地理極點,擁有日本各都道府縣中最多的人口數,同時也是日本人口密度最高的都道府縣。.

新!!: 川中島之戰和东京 · 查看更多 »

三好長慶

三好長慶(、大永2年2月13日-永祿7年7月4日)為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室町幕府的相伴眾、管領代。三好元長長男。三好義賢、安宅冬康、十河一存、野口冬長之兄。正室是波多野稙通女兒,側室是遊佐長教女兒。長男義興,另立養子義繼。.

新!!: 川中島之戰和三好長慶 · 查看更多 »

平原

平原(plain)是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大地区,海拔多在0—500米,一般都在沿海地区。海拔0—200米的叫低平原,201—500米的叫高平原。.

新!!: 川中島之戰和平原 · 查看更多 »

五畿七道

五畿七道是古代日本全土在律令制下的行政區域劃分。“五畿”指近畿地方內的五個令制國,又稱“畿內”或“五畿內”。京畿之外的日本全土則仿古中國唐制,以“道”稱之,共分為“七道”。七道中皆建有同名的官道,構成古代日本的交通路網。七道之間有大路、中路、小路的等級差別,間接代表著繁榮的程度。五畿七道據說是在天武天皇時所確立的。 另外,北海道(蝦夷地)遲至明治維新後才著手開拓,不屬於古代即有的五畿七道。但北海道之名是仿自此命名法,加上北海道而有“五畿八道”的稱呼。.

新!!: 川中島之戰和五畿七道 · 查看更多 »

今川義元

今川義元()是日本戰國時代守護大名今川氏的第十一代家督,家系出身鎌倉八幡太郎源義家一系的名門望族。父親是今川氏親,母親壽桂尼,正室為武田信虎之女定惠院。 義元是戰國時代中期戰國大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川家在其統治下迎向其全盛期,占有駿河、遠江、三河三國,並與同代的武田晴信(信玄)、北條氏康、織田信秀競逐霸業,在世時有「東海道一弓取(弓取引伸有武家人之意,意指東海地區第一的武士)」的威名。然而,由於他在永祿4年(1560年)戲劇性地敗死在年輕的織田信長手上,今川家也迅速地由盛轉衰。.

新!!: 川中島之戰和今川義元 · 查看更多 »

今川氏

今川氏()是日本鎌倉時代至江戶時代的武家氏族,發跡於三河國今川(現愛知縣西尾市今川町),最初於南北朝時代作為足利氏支援北朝對抗南朝,進入室町時代後繼續支持室町幕府,並且箝制鎌倉公方,永享之亂和享德之亂時依然支持幕府。戰國時代時則以駿河國和遠江國為根據地,擴展勢力至三河國,一度將收歸其下,與武田氏和後北條氏多次交戰後三方結盟。此後,以上洛為目標向西進軍,卻在桶狹間之戰中敗於織田信長,家督今川義元亦戰死,並且遭到德川家康和武田信玄背叛,最終作為大名的今川氏滅亡,家督今川氏真則輾轉投靠不同的大名,其子孫在江戶時代則作為存續至明治維新後斷絕。.

新!!: 川中島之戰和今川氏 · 查看更多 »

弘治 (日本)

#重定向 弘治 (日本年號).

新!!: 川中島之戰和弘治 (日本) · 查看更多 »

征夷大將軍

--夷大將軍在日本历史上,原為大和朝廷為對抗蝦夷族所設立的臨時的高級軍官職位,本應於停戰時即功成身退。「夷」其实是指曾在本州和北海道居住的蝦夷族(阿伊努族),而「将军」一词指军阶中的高級領導職。征夷大將軍的衙門称为幕府,故中文俗稱征夷大將軍為「幕府將軍」,也常簡稱其為「將軍」。 12世紀末,幕府將軍轉為所有武士與軍人的首領、總代表。1192年,源賴朝於消滅把持朝政的武家政權伊勢平氏及東北豪族奧州藤原氏之後出任征夷大將軍,創立镰仓幕府,一時間能夠統領各地諸侯與軍人,故一直保留著將軍之頭銜,以後的幕府將軍皆襲用「征夷大將軍」之官位。由1192年开始,大部分幕府将军或武家取代日本皇室與天皇,掌握日本實際政權,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為止,相关政治地位日后由太政大臣及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取而代之。 由於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實際政權,明朝朝廷也封一部分室町幕府将军为“日本国王”(例如足利义满)。而鎌倉幕府和江戶幕府将軍時不受封日本國王,江戶幕府将軍大多自號為“日本國大君”。在歐美,由於將軍的長期世襲統治,到後來歐洲人執訪日本,一直誤以為「將軍」就是日本的天皇。直到江戶幕府末年,美國派到日本的特使也還沒有弄清楚。.

新!!: 川中島之戰和征夷大將軍 · 查看更多 »

後北條氏

後北條氏是日本關東地方的氏族,特別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由於與鎌倉時代的執權北條氏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故特此區分,或以居城為名,被稱為小田原北條氏,原姓伊勢。家紋與北條氏一樣,同樣為三塊鱗(形狀稍有不同)。.

新!!: 川中島之戰和後北條氏 · 查看更多 »

信濃川

信濃川()是日本第一長的河川,流域面積是日本第三大,為11,900平方公里。整體來說稱之為「信濃川水系」,但在長野縣境內叫作「千曲川」(),而經流過長野縣下水郡進入新潟縣之後才稱為「信濃川」;稱為千曲川的部份長度為214公里,而信濃川部份是153公里,全長合計為367公里。 自古時候的《萬葉集》開始,就有許多詩歌是在描述千曲川,在近代也有不少歌曲是描述這條河流,另外也是誘發日本人思鄉情愁的一條知名河川。日本戰國時代在這河川的上游,犀川與千曲川會流的川中島曾經爆發知名的川中島之戰,因而許多歷史上有名的地方都是在這條河流的流域。 流域幾乎涵蓋整個信越地方(長野縣與新潟縣),另外還有源頭起於群馬縣野反湖的小支流中津川,所以整個信濃川水系流域是涵蓋長野縣、新潟縣與群馬縣三縣。.

新!!: 川中島之戰和信濃川 · 查看更多 »

信濃國

信濃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又稱信州。信濃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長野縣。.

新!!: 川中島之戰和信濃國 · 查看更多 »

善光寺

善光寺是一座位於日本長野縣長野市大字長野的無教派佛敎寺院,創建於皇極天皇3年(644年)。一般也稱為「信州善光寺」或「信濃善光寺」。這座日本古剎所供奉的阿彌陀如來、觀音菩薩以及大勢至菩薩稱為「善光寺阿彌陀三尊」,是日本指定的重要文化財,原本三尊是供奉在飯田市的坐光寺,西元629年日本天皇請三尊遷座到長野市現址。寺內除了善光寺本堂在昭和28年(1953年)3月31日被日本政府指定為第106號建築物國寶,以及多數其他建物與佛像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之外,所供奉的絕對密佛本尊也是目前日本發現最早期的靈佛。善光寺是長野市最具代表性的景點。.

新!!: 川中島之戰和善光寺 · 查看更多 »

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又稱氾濫平原,是由河流沉積作用在中游沖積扇及河口三角洲間形成的下游平原地貌。在河流的下游,由於水流沒有上游般急速,而下游的地勢一般都比較平坦。河流從上游侵蝕了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後因流速不再足以攜帶泥沙,結果這些泥沙便沉積在下游。尤其當河流發生水浸時,泥沙在河的兩岸沉積,沖積平原便逐漸形成。 基本上任何河流在下游都會有沉積現象,尤其是一些較長的河流為甚。但也有部分大河沒有形成下游沖積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如怒江、剛果河、聖弗朗西斯科河等。世界上最大的沖積平原是亞馬遜平原,乃由亞馬遜上游的泥沙堆積而成。而中國的黄淮海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亦屬這一地形。.

新!!: 川中島之戰和冲积平原 · 查看更多 »

公曆

#重定向 格里曆.

新!!: 川中島之戰和公曆 · 查看更多 »

真田幸隆

真田幸隆(、永正10年-天正2年5月19日),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甲斐国的戰國大名武田氏的家臣,也是真田家的始祖。有子真田信綱、真田昌輝、真田昌幸、真田信尹及金井高勝。又名真田幸綱,人稱「攻彈正」。正室是河原隆正之妹恭雲院。.

新!!: 川中島之戰和真田幸隆 · 查看更多 »

甲陽軍鑑

《甲陽軍鑑》一書,作者一般認為是高坂昌信。但是也有部分的史學家認為是江戶時代的兵學者小幡景憲假借高坂昌信之名所著,或是山本勘助之子所著,借用高坂的名字來發表。.

新!!: 川中島之戰和甲陽軍鑑 · 查看更多 »

甲斐國

斐國(),是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亦稱為甲州(こうしゅう)。其位置相當於現代日本行政區中的山梨縣。.

新!!: 川中島之戰和甲斐國 · 查看更多 »

甘粕長重

甘粕長重,生年不詳,卒於慶長9年(1604年),是日本戰國時代越後國的武將,戰國大名上杉謙信、上杉景勝的家臣。因上杉謙信(本名長尾景虎)賜與他名字中的景字,故改名景重,或稱景持。官至近江守。與宇佐美定滿、柿崎景家、和直江景綱有上杉四天王之稱。 永祿四年 (1561年)第四次川中島之戰中他擔任上杉軍的殿後部隊,使上杉軍得以順利退至善光寺。天正十年 (1582年)他奉景勝之命駐守三條城以作為討伐新發田重家的據點,並參與了天正十四年(1586年)攻擊新發田之戰、立下了斬殺敵方主將的戰功,得到景勝的感謝狀。慶長三年 (1598年)隨著景勝轉封至會津,關原之戰後轉封至米澤。慶長9年 (1604年)去世。 引发“甘粕事件”的甘粕正彦是其后代。 Category:戰國武將 Category:1604年逝世 Category:米澤藩.

新!!: 川中島之戰和甘粕長重 · 查看更多 »

荒川長實

荒川長實,生卒年不詳,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亦稱為荒川伊豆守。.

新!!: 川中島之戰和荒川長實 · 查看更多 »

飛驒國

飛驒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又稱飛州。飛驒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岐阜縣的北部。.

新!!: 川中島之戰和飛驒國 · 查看更多 »

饭富虎昌

飯富虎昌(1504年-1565年11月11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甲斐國武田氏重臣。父親是飯富道悦或飯富源四郎。 從武田信虎時期已經擔任武田家的譜代家老,領有信濃國。 出自,屬於源義家的四男義忠的兒子飯富忠宗的後裔;亦有出身於古代的一說。.

新!!: 川中島之戰和饭富虎昌 · 查看更多 »

馬場信春

場信春()為日本戰國時代的武田氏家臣,父親為教来石遠江守信保。本名教來石景政,別稱信房、信勝、氏勝、信武(信字爲武田信玄所賜),史料有將這幾個名字一起混用,當中在晚年,以信房這個名字最為有名。通稱美濃守。他的嫡子有昌房。.

新!!: 川中島之戰和馬場信春 · 查看更多 »

駿河國

駿河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駿州。倒幕後的明治時期,駿府被改稱靜岡,而在1871年的廢藩置縣推行下,駿河國大部分被納入現今的靜岡縣,領域約為静岡縣的中部及東北部。.

新!!: 川中島之戰和駿河國 · 查看更多 »

諸角虎定

#重定向 室住虎光.

新!!: 川中島之戰和諸角虎定 · 查看更多 »

高坂昌信

Kosaka Masanobu 高坂昌信()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甲州武田氏的家臣,本名春日虎綱,幼名為源介,父親為甲斐國豪族春日大隈,別稱彈正忠、逃彈正,武田四名臣、武田二十四將之一。中文標記當中,也有高阪昌信的寫法。.

新!!: 川中島之戰和高坂昌信 · 查看更多 »

越中國

越中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北陸道,又稱越州。越中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富山縣。.

新!!: 川中島之戰和越中國 · 查看更多 »

越後國

越後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北陸道,亦稱越州,越後國的領域相當於現在的新潟縣。.

新!!: 川中島之戰和越後國 · 查看更多 »

足利義輝

足利義輝(),日本室町幕府的第十三代征夷大將軍。原名足利義藤,為人剛毅,別稱強情公方。足利義輝的父親是第十二代將軍足利義晴。義輝也是阿波公方足利義維的侄兒,以及第14代將軍足利義榮的從兄。.

新!!: 川中島之戰和足利義輝 · 查看更多 »

齋藤朝信

齋藤朝信(1527年-1592年(生卒年有異說))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越後國上杉氏家臣。赤田城城主。父親是齋藤定信。兒子有齋藤昌信。官位是下野守。因為武勇而被稱為「越後的鍾馗」。.

新!!: 川中島之戰和齋藤朝信 · 查看更多 »

阴阳历

阳合历,又稱太陰太陽曆,是为許多文化採用的曆法,其日期採朔望月以指示月球的相位,年則與太陽相關,且一年的月數必須是整數。大多採用太陽年以回歸年定義,也有採用恆星年定義者。採用陰陽合曆的主要目的是配合季節,因此需要安排閏月來調整,大多數的年有12個月,閏年就會有13個月。 在天文學中是指兼顾月相週期和太陽週期運動所安排的曆法。平年有12个朔望月,十九歲為一章)安置七个閏月,使年的平均值大约与回归年相当。俗稱農民曆的夏历就是阴阳历的一种。 農民曆是構成陰陽合曆的部分,連續十九年一套可名為陰陽章曆,連續七十六年一套可名為陰陽篰曆。阴阳合历制中單一各別的年,其月數、日數不夠穩定,依曆制的定義,欠缺年曆年年穩定循環的性質,沒有年曆的身份,不能直接稱某一本農民曆是陰陽合曆,也不便於以回歸年為循環的農作應用,一般稱農民曆可以兼顧陰曆和陽曆的優點,且簡單、易懂、好記,其實是欠缺系統思考導致的誤解。 現今公曆以回歸年為基礎,如果加註四分月相,一樣可以構成陰陽合曆,連續十九年一套一樣可名為陰陽章曆,連續七十六年一套名為陰陽篰曆,如此月相清楚,且兼顧一年一循環的節氣。.

新!!: 川中島之戰和阴阳历 · 查看更多 »

關東管領

東管領是日本南北朝時代至室町時代室町幕府的官職名,用於輔佐关东公方。當初稱作關東執事。关东公方的下部組織,但是任命權等在將軍手中。上杉憲顯就任以後,代代由其子孫世襲。.

新!!: 川中島之戰和關東管領 · 查看更多 »

長尾政景

長尾政景(1526年-1564年8月11日)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上田長尾氏的當主。父親是長尾房長。上杉景勝的父親。.

新!!: 川中島之戰和長尾政景 · 查看更多 »

長野市

長野市(),是一個位在日本本州长野县的城市;該城市地处千曲川與犀川匯流處,為長野縣縣廳所在地。 1998年,當地舉辦1998年度冬奥会与1998年残疾人冬奥会。此外,建於7世紀的佛教寺院善光寺也位在當地。.

新!!: 川中島之戰和長野市 · 查看更多 »

色部勝長

色部勝長,出生於明應2年(1493年),卒於永祿12年陰曆1月10日(1568年2月7日)),是日本戰國時代上杉氏的家臣。其子有色部顯長和色部長真。 他歷任長尾為景、長尾晴景、和長尾景虎(之後的上杉謙信)家臣,位至宿老。北越後國人眾(楊北眾)之一、平林城城主。深受謙信的信任,多次參與關東出陣與北條氏康的交戰、並於第四次川中島之戰解救了柿崎景家的危機,謙信因此授與他「血染的感状」以表揚他的功勳。永錄7年(1564年)進攻下野國佐野城時獲得軍功,再次獲得謙信賜給感謝狀。以後2年間擔任佐野城將職務。永祿12年1月10日(1569年2月7日),本庄繁長之亂時,率兵包圍繁長的居城村上城,繁長發動夜襲時遭到討死。也有出征时病死的说法。 永祿12年(1568年)1月10日去世,享年75歲;由兒子色部顯長繼任其位。 Category:揚北眾 category:1493年出生 category:1568年逝世 Category:色部氏 Category:日本战争身亡者.

新!!: 川中島之戰和色部勝長 · 查看更多 »

柿崎景家

柿崎景家(1513年-1574年12月5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武將。越後國戰國大名長尾氏(上杉氏)的家臣。別名彌次郎。柿崎城、猿毛城城主,官位是和泉守,外號「越後第一」。.

新!!: 川中島之戰和柿崎景家 · 查看更多 »

松代城

松代城是日本長野縣長野市松代町松代的城郭。又有海津城(かいづじょう)之稱。形式上像輪郭式平城。日本國內指定史跡。.

新!!: 川中島之戰和松代城 · 查看更多 »

村上義清

村上義清()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北信濃的戰國大名。父親是左衛門督村上顯國(賴平・賴衝)。母親是室町幕府三管領斯波義寛的女兒。乳娘是家臣出浦國則之妻。正室是信濃守護小笠原長棟的女兒。幼名武王丸, 信濃埴科郡葛尾城城主時期兩度擊退武田晴信(後來的信玄)的侵攻等,武勇為人所知,繼任家督後,把佐久郡、埴科郡、小縣郡、水內郡、高井郡等信濃東部及北部納入領地支配,成為村上氏最盛期的當主。實質上是身為戰國大名的村上氏的最後當主。.

新!!: 川中島之戰和村上義清 · 查看更多 »

正親町天皇

正親町天皇(;),日本第106代天皇,1557年11月17日 - 1586年12月17日在位。諱方仁()。 正親町天皇是後奈良天皇第二皇子,母親是萬里小路賢房之女萬里小路榮子。他在位的年代正處於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期間。.

新!!: 川中島之戰和正親町天皇 · 查看更多 »

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大永元年十一月三日-元龟四年四月十二日,原名武田晴信,通稱太郎)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為清和源氏源義光的後代,甲斐武田家第19代家督,武田信虎之长子。母亲是甲斐國人眾的女儿大井之方,先室為扇谷上杉家大名上杉朝興之女,繼室為左大臣三條公賴之女三條之方。官位是從四位下、信濃守,大正時代贈从三位。 武田信玄是日本戰國時代名将,人稱「甲斐之虎」,與「越後之龍」上杉謙信、「相模之獅」北條氏康齊名。在日本战国史上颇具影响。所举“风林火山”(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之军旗,语出《孙子兵法》,成了武田军的一种象征。.

新!!: 川中島之戰和武田信玄 · 查看更多 »

武田信繁

武田信繁(〉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甲斐守護武田信虎之次子,武田信玄之胞弟,幼名次郎。元服後任,由於官職對應的唐名為典厩,因此一般通稱為武田典厩信繁。為了區分繼承典厩之職的長子信豐,後世亦會稱他為古典厩。武田二十四將之首,與武田四名臣之一的內藤昌豐一起擔任其兄武田信玄副將。.

新!!: 川中島之戰和武田信繁 · 查看更多 »

武田義信

武田義信(1538年-1567年11月19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甲斐武田家一族武將,武田信玄的嫡長子,後來被廢嫡。幼名是太郎。.

新!!: 川中島之戰和武田義信 · 查看更多 »

武田氏

武田氏,是日本从平安时代末期到战国时代的武士氏族。本姓是源氏。家系是以清和源氏的一个支系河内源氏下的源義光为始祖的甲斐源氏的宗家。武田氏在安艺国、若狭国存在支系,上总国亦有庶出支系。.

新!!: 川中島之戰和武田氏 · 查看更多 »

武藏國

武藏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武州。武藏國的領域大約包含現在東京都(不含東京都的外島)及埼玉縣、神奈川縣的東北部。.

新!!: 川中島之戰和武藏國 · 查看更多 »

永祿

永祿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弘治之後,元龜之前。指1558年到1569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正親町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輝、足利義榮、足利義昭。.

新!!: 川中島之戰和永祿 · 查看更多 »

本庄實乃

本庄實乃,出生於永正8年(1511年),卒於天正3年(1575年),是日本戰國時代上杉氏的家臣。 為城主,從長尾晴景時代即仕奉上杉氏(長尾氏)。實乃在長尾景虎(之後的上杉謙信)年少時即注意到他的器量,因此將景虎迎接至自己的居城栃尾城,成為景虎的側近之臣。景虎於14歳代替病弱的長兄晴景平息越後國人眾叛亂之時,他成了景虎的助手協助平亂而立功。他可以說是上杉謙信年輕時的軍學老師,對往後謙信之後的用兵影響甚大。 之後深得謙信重用,與直江景綱同為側近重臣獲得極大的權力。據信於1575年去世,但亦有1578年隨著謙信去世殉死的說法。 Category:戰國武將 Category:1511年出生 Category:1575年逝世 Category:越後本庄氏 Category:越後國出身人物.

新!!: 川中島之戰和本庄實乃 · 查看更多 »

战争

戰爭是动物界普遍的行为,在人类社会,战争则与政治紧密关联,是多個組織和組織之間的有組織性的武裝衝突。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以武力为手段,目的是迫使一方服从另一方的意志(通常是政治意图),通过多次大规模对决使敌人失去抵抗的力量,这样的行为就是战争。兵法是在战争中作戰的方式,沒有战争的情形稱為和平。 一些学者不认同战争一定和政治有关,有些战争出现时间比政治、国家还要早。所以约翰·基根认为克劳塞维茨的定义有局限性,只适用于文明社会,他给出的定义是:「战争一向是文化的表现,往往是文化形态的一个决定因素,在某些社会是文化本身」。 若從開戰開始計算死亡人數,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約在6,000萬至8,500萬之間。若以人口比例來看,巴拉圭戰爭是近代歷史殺傷力最強的戰爭,殺死了巴拉圭60%以上的人口。依照史迪芬·平克的說法,理查德·斯莫利在2003年將戰爭列為接下來50年間人類10大問題中的第6個。.

新!!: 川中島之戰和战争 · 查看更多 »

战国时代 (日本)

日本的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義政時期的應仁之亂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紛亂及群雄割據的一段時期。最終,歷經一個半世紀的混戰,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戶幕府,1615年滅豐臣氏,正式統一全國。.

新!!: 川中島之戰和战国时代 (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川中島之戰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历史

日本歷史、日本史是指日本或日本列島內的歷史。 根據民間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國。日本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大和國,其後於大化革新後確立天皇體制,引入唐朝文化。12世紀末,日本開始六百多年的幕府時代,期間曾經歷一個半世紀的戰國時代,以及由豐臣秀吉領導的文祿慶長之役。17世紀初,江戶幕府實行鎖國政策二百多年。 1854年黑船事件後,日本國內有志之士提出「尊王攘夷」等號召,江戶幕府在壓力下,被迫將政權還給明治天皇。1867年,明治天皇整頓內政,富國強兵,一戰後短暫經歷大正民主時期,到1930年代落入軍部控制,實行軍國主義,但於1945年被盟國擊敗後宣布投降。日本在恢復主權後經濟高速增長,躋身先進國家之列,直至1990年代,泡沫經濟破灭。.

新!!: 川中島之戰和日本历史 · 查看更多 »

9月

9月是公历年中的第九个月,是小月,共有30天。.

新!!: 川中島之戰和9月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川中島合戰川中島會戰第三次川中島合戰第一次川中島合戰第二次川中島合戰第五次川中島合戰第四次川中島合戰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