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

指数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Andris Nelsons,),拉脱维亚指挥家,现为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德国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候任音乐总监。.

目录

  1. 26 关系: 卑尔根国际艺术节大都會歌劇院小號尼伯龙根的指环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帕西法尔伯明翰市立交響樂團克劳迪奥·阿巴多皇家歌劇院王家音樂廳管弦樂團理查德·瓦格纳纽约爱乐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维也纳爱乐乐团罗恩格林聖彼得堡音樂學院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马里斯·扬颂斯詹姆斯·莱文里加里卡多·夏伊柏林爱乐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指挥家拜罗伊特音乐节拉脫維亞

  2. 拉脱维亚指挥家

卑尔根国际艺术节

卑尔根国际艺术节(Festspillene i Bergen)是在挪威卑尔根举办的一项年度的国际文化艺术节。它也是北欧国家同类型艺术节中规模最大的一项,其涵盖的活动内容包括音乐,舞蹈,文学,视觉艺术,风俗表演等等。艺术节在每年的五月底到六月初进行为期大约两周的表演,举办地点包括 Grieg Hall, Haakon's Hall, Troldhaugen, Lysøen, Siljustøl 还有卑尔根的街头和中心广场。在同一时间国际爵士音乐节Nattjazz也在卑尔根举行。 卑尔根国际艺术节于1953年由歌手芬妮埃尔斯泰创办, 这个创意其实是受到了1898年的爱德华•格里格卑尔根音乐节的启发。第一届艺术节的开幕式由国王哈孔七世主持,接着在卑尔根胡斯城堡开始了这场音乐盛宴,节目内容大都是挪威民间艺术精选。当地媒体称“卑尔根艺术节有着成长为国际型艺术节的巨大潜力”和“一场精彩绝伦的成功”。.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卑尔根国际艺术节

大都會歌劇院

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 House)是位於美國紐約的林肯中心內的世界知名的歌劇院,由「大都會歌劇院協會」(Metropolitan Opera Association)負責營運。大都會歌劇院協會於1880年4月成立,是纽约主要的歌劇公司,也是美國最大的古典音樂組織,每年上演約240部歌劇。大都會歌劇院是林肯中心的十二個常駐組織之一。.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大都會歌劇院

小號

小號(英語:Trumpet),是一種銅管樂器,常用於古典音樂及爵士樂,是銅管樂器家族中音域最高的樂器之一。演奏小號時,吹奏者經過號嘴,以雙唇振動空氣來發聲。現代的小號一般有3個按鍵(有時或有4個),透過讓吹奏者按下按鍵來調低音高;按鍵通常為活塞式,而轉閥式按鍵較為少見。一般最為常見的小號是降B調小號,為移調樂器。.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小號

尼伯龙根的指环

《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本意为尼伯龙人的指环,是一個由四部歌劇組成的系列,由華格納作曲及編劇,整個於1848年開始創作,至1874年完成,歷時共26年。創作靈感來自北歐神話《威爾森格英雄傳》及日爾曼敘事長詩《尼貝龍根之歌》內的故事及人物,特別是冰島家族傳說 (Icelanders' sagas,冰島歷史英雄故事散文)。 《尼伯龙根的指环》由四部歌劇組成,亦被瓦格納稱為“舞台节庆典三日剧及前夕”,包括:.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尼伯龙根的指环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德語: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是德國慕尼黑巴伐利亞廣播公司所屬的知名管弦樂團,是慕尼黑三大管弦樂團之一(另外兩個是慕尼黑愛樂樂團與巴伐利亞國立管弦樂團),主要的表演場地為德國慕尼黑的愛樂廳(Philharmonie im Gasteig)及慕尼黑王宫中的(Herkulessaal)。.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帕西法尔

《帕西法尔》是德國作曲家理察·華格納創作的最後一部歌劇作品,也是該作品裡男主角的名字。帕西法爾的故事情節與中世紀的聖盃傳說密不可分。這部歌劇充滿了基督教的儀式情節與傳說,其劇本的重要主題接近普世皆然的價值“慈悲”、“同理心”、願意向善卻受到惡轄制的心靈拉扯。 華格纳創作這部歌劇所參考的素材,最主要來自艾申巴哈的沃夫朗(Wolfram von Eschenbach)這位中世紀德語詩人的傳奇作品,敘述男主角帕西法爾通過考驗成為“純全的騎士”的過程。華格纳的歌劇則將帕西法爾的傳說,改寫成一個人通過考驗成聖的過程。.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帕西法尔

伯明翰市立交響樂團

伯明翰市立交響樂團(the 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Orchestra, CBSO,又譯伯明翰交響樂團)是一支位於英格蘭伯明翰的英國交響樂團。樂團現任行政總監是自1999年出任至今的史蒂芬·馬多克,首席指揮是。.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伯明翰市立交響樂團

克劳迪奥·阿巴多

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中央社,2014年1月20日),出生于米兰,意大利指挥家,世界著名的指挥大师。.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克劳迪奥·阿巴多

皇家歌劇院

皇家歌劇院(Royal Opera House)是英國的一座歌劇院,位於倫敦西區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是英國皇家歌劇團、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皇家歌劇院管弦樂團的表演主場。皇家歌劇院現在的建築已經是第3代建築,立面和玄關、觀眾席是1856年殘存的建築,除此以外的部分則改建於1990年代。皇家歌劇院的歌劇院的觀眾席為圓形,高四層,可容納2,174名觀眾。舞台則長12.20米、高14.80米。觀眾席部分是英國的指定建築物。皇家歌劇院是英國頂級的演出場地。.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皇家歌劇院

王家音樂廳管弦樂團

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荷蘭語:Koninklijk Concertgebouworkest,又譯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是在全世界知名度最大的荷蘭交響樂團。.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王家音樂廳管弦樂團

理查德·瓦格纳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德国作曲家、劇作家,以其歌劇聞名。理查德·瓦格纳不同於其他的歌剧作者,他不但作曲,還自己編寫歌劇劇本。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扎特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查德·施特劳斯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理查德·瓦格纳一開始是延續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和贾科莫·梅耶贝尔的浪漫主义傳統,但後來提出了整體藝術的概念,整合了詩歌、視覺藝術、歌劇及劇場,並在1849至1852年間提出許多的論述。瓦格纳後來將這些概念放入由四部歌劇組成的系列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中,共花了26年的時間才完成。 理查德·瓦格纳後期的作品以其複雜的音樂織度、豐富的和声及配器法著稱,另外他也在作品中靈活的使用主导动机,也就是會和特定人物、地點或是事物一起出現的一到兩個小節音樂。理查德·瓦格纳在音樂語言上的一些進展,例如極度的以及快速變換的調性,也影響古典音樂的發展。瓦格纳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可以算是現代音樂的開始。 理查德·瓦格纳曾建造自己的歌劇院,也就是拜羅伊特節日劇院,其中有許多新穎的設計,此歌劇院是為了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而興建,《帕西法爾》也是在這裡首演。後來的拜羅伊特音樂節也在此固定演出瓦格纳的十部樂劇。在瓦格纳建造歌劇院時,他對於音樂及戲劇的想法又改變了,他也將一些傳統形式引入他最後幾部作品中,包括《尼伯龍根的指環》。 在理查德·瓦格纳的最後幾年生命中,充斥著政治流亡者、動盪的愛情以及貧窮。他在音樂、戲劇及政治上的爭議作品在最近數十年來得到許多的注意,尤其是其中的反犹太詞句。他的概念在許多二十世紀的藝術中可以看出踪跡,其影響包括哲學、文學、視覺藝術及戲劇。.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理查德·瓦格纳

纽约爱乐

紐約愛樂(New York Philharmonic),正式全名為紐約愛樂交響樂協會(Philharmonic-Symphony Society of New York, Inc.),是於1842年由在美國紐約市成立的一支管絃樂團。紐約愛樂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樂隊之一,是美國成立時間最長的樂團,屬於美國五大管弦樂團之一,並完成多個音樂作品的美國首演,如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和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紐約愛樂一年大約演出180場音樂會,並在2004年12月18日完成其第14000場音樂會。 樂團在1962年離開卡內基音樂廳搬至艾弗里·費雪廳(林肯中心)之後,一直存在討論若樂團回遷是否會更好。 托斯卡尼尼、伯恩斯坦和馬舒爾曾經樂團帶來了三個黃金年代。目前,樂團的首席指揮是阿倫·基爾伯特。 2008年2月24日,洛林·马泽尔帶領樂團在北京一站後訪問北韓,並在東平壤大劇院演出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格什文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等作品。還令美國國歌首次在朝鮮響起。表演會場2500個席位座無虛席,惟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卻沒有到場。不過音樂總監马泽尔十分滿意今次演出,並稱「任務完成」。美國負責此次演出事務磋商的外交官克里斯托弗·羅伯特·希爾對《紐約時報》說到:「這標誌著北韓將走出關鎖;不過,人人都知道,這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纽约爱乐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重定向 维也纳国立歌剧院.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维也纳爱乐乐团

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簡稱維也納愛樂,是位於奧地利维也纳的管弦乐团,成立于1842年。.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维也纳爱乐乐团

罗恩格林

《罗恩格林》(Lohengrin)是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创作的一部三幕浪漫歌剧,脚本由作曲家本人编写。虽然剧中有历史成分(10世纪前叶的布拉班特),但其性质属于童话歌剧。歌剧灵感来源于中世纪沃尔夫拉姆·冯埃森巴赫的诗篇《提特雷尔》和《帕西法尔》(德文为Parzifal,其拼法有别于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Parsifal))。瓦格纳在其遗作《帕西法尔》中再次采用了这两个诗篇中的故事。 歌剧于1850年8月28日在魏玛的大公爵宫廷剧院首演,由李斯特指挥。当时瓦格纳因为参加了1849年德累斯顿革命而被政府通缉,在瑞士逃亡。作曲家本人直到1861年5月15日才在维也纳第一次听到《罗恩格林》全剧的演出。.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罗恩格林

聖彼得堡音樂學院

聖彼得堡音樂學院(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консерватория имени Н. А. Римского-Корсакова),聖彼得堡著名的音樂學校,俄羅斯鋼琴家和作曲家安東·格里戈里耶維奇·魯賓斯坦與弟弟尼古萊於1862年一同創立聖彼得堡音樂學院,成為俄羅斯的第一間音樂學校。2004年,約有275名教職員和1,400名學生。.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聖彼得堡音樂學院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德语: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又譯萊比錫布業大廳管弦樂團或音譯為萊比錫格萬豪斯管弦樂團)是以德國萊比錫為基地的世界知名管弦樂團,現有175名全職樂手,是當今全世界人數最多的專業管弦樂團之一,有著名的布商大厦弦乐四重奏团。.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

马里斯·扬颂斯

里斯·伊瓦爾斯·喬治·扬颂斯(Mariss Ivars Georgs Jansons,又译:--,)生于里加,拉脱维亚指挥家。其父亲也是一名指挥家,母亲伊赖达·杨松斯(Iraida Jansons)是犹太女中音歌唱家,曾为里加歌剧院的首席歌手。.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马里斯·扬颂斯

詹姆斯·莱文

詹姆斯·莱文(英语:James Levine,),出生於美国俄亥俄辛辛那堤,是指挥家和钢琴演奏家。他出生于一個音乐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个舞会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他的一个祖父是犹太教庙的领唱。10岁时列文就已作为钢琴家上台与辛辛那堤交响乐团同台献艺了。他在瓦尔特·列文那学习音乐理论,在鲁道夫·塞尔金门下学习钢琴。1961年他在纽约朱利亚德音乐学院毕业,专业是指挥和歌唱。 1964年列文成为克利夫兰管弦乐团最年轻的助理指挥,艺术指导则是乔治·塞尔。1971年他转到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任,首演的剧目是普契尼的托斯卡。 之后他在大都会歌剧院扶摇直上,1973年成为首席指挥,1976年任音乐指导到1986年成为艺术总监。他在那里指挥超过2000场,75部歌剧作品,其中很多都是该乐团首次接触到的。 詹姆士·列文不但带领乐团作世界巡回,还经常双双出现在电视上。 他不但指挥大都会歌剧院管弦乐团,而且还作为钢琴家演奏和为歌曲伴奏,和他合作的歌唱家有巴托莉、包罗丁娜和卡娜娃。 他指挥过世界上所有最重要的乐团,包括柏林爱乐管弦乐团、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和芝加哥交响乐团。他还经常做客萨尔斯堡音乐节(1975—1993)和拜羅伊特音樂節(1982—1998),三大男高音卡雷拉斯、多明戈和帕瓦罗蒂的世界巡回就是由他陪同的,还为迪士尼的电影幻想曲2000配乐。当然还有录音也是他的艺术生活之一,从1972年起他已录制超过200款唱片。 1999/2000乐季开始列文被任命为慕尼黑爱乐管弦乐团的首席指挥,在2002年6月他与乐团在巴登巴登音乐节乐厅里献演。 在2004年夏天,他转到波士顿交响乐团上任,2011年他因為健康因素卸下這個職務。 2016年,莱文因健康原因从大都会歌剧院退休,但仍以荣誉指挥的身份在大都会歌剧院登台。2017年12月,莱文被指控性侵年轻男性音乐家,大都会歌剧院决定将其停职。2018年3月12日,大都会歌剧院发表声明,称已有确凿证据证明莱文曾进行性骚扰和性侵活动,歌剧院已与其解除关系。据报道,莱文的性骚扰行为可追溯至几十年前。.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詹姆斯·莱文

里加

里加(Rīga)是拉脫維亞的首都,北欧地区波羅的海國家中最大、最繁忙的城市,位於波羅的海岸邊,道加瓦河口。 里加是波羅的海國家主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工商業中心。里加是历史上汉萨同盟主要商业城市,其歷史中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別認為里加豐富的新藝術運動建築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欧盟欧洲电子通讯监管机构总部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战略通讯中心设在里加。里加是欧洲城市组织及欧洲首都联盟组织成员。2014年欧洲文化之都,世界合唱比赛,2006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峰会,2003年欧洲歌唱大赛,2006年世界男子冰球锦标赛,2003年世界女子冰壶球锦标赛等活动的举办地。.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里加

里卡多·夏伊

里卡多·夏伊(意大利語:Riccardo Chailly,),義大利指揮家,早年以指揮歌劇而成名,近年開始指揮更多的純交響樂作品。.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里卡多·夏伊

柏林爱乐乐团

柏林爱乐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簡稱柏林愛樂,舊名Berliner Philharmonisches Orchester),德国管弦樂團,成立于1882年。普遍认为柏林爱乐是世界级的管弦乐团。.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柏林爱乐乐团

波士顿交响乐团

波士顿交响乐团(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是世界最为著名的管弦乐团之一,尤其以高质量的弦乐器演奏而闻名。乐团总部所在的波士顿交响大厅,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厅之一。 波士顿交响乐团由于1881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建立,包括阿图尔·尼基施和在内的多位著名指挥家为最初的乐团带来了赞誉。然而,直到谢尔盖·库塞维兹基接过指挥棒,波士顿乐团才真正声名雀起。在科乌谢维茨基的带领下,乐团开始为电台提供定期演出并在坦格活德建立了自己的夏季演出地点。此外,科乌谢维茨基还委托包括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和伊戈尔·斯特拉温斯基在内的许多著名作曲家为乐团创作了大量的作品。1949年,查理·明希接替科乌谢维茨基出任乐团音乐总监。在他的主持下,乐团进行了第一次海外演出。1973年,小泽征尔入主乐团,他的富有感情的风格很快被接受并成为波士顿市民最喜欢的音乐家之一。小泽在波士顿乐团担任首席指挥直到2002年,成为乐团历史上时间最长的指挥。他的继任者是詹姆斯·莱文,这也是乐团第一位出生在美国的总监。萊文於2011年因健康因素離任後,樂團宣布將於2014/15樂季正式接任的人選則是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其人是此團近百年來最年輕任總監者,但近年已主持樂季當中的主要演出。 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分支成立于1885年,主要演奏轻音乐和流行经典音乐。.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波士顿交响乐团

指挥家

指挥(英语:conducting,法语:chef d'orchestre,德语:Dirigent)是以手势操纵乐队或歌剧的表演的艺术(或方法),这种操纵包括打拍子,保证声部正确的进入演奏以及个别乐句的分句处理。至19世纪初期,指挥成为最重要和最受尊崇的音乐家,这种发展是与音乐中的表情的,浪漫主义因素的增加是平衡的。 从最基本的要求来说,指挥必须指出音乐的拍子,使全体演奏(唱)者能有统一的节拍,这些动作概括地刻画出一小节内的节拍,其重拍总是用向下的动作来表示。指挥们喜欢用右手握指挥棒或一细棒来强调节拍的轮廓,让左手来指示各个声部的进入和表示音乐的层次。然而许多现实指挥家遵循长期以来指挥无伴奏合唱的做法而不用指挥棒。可能第一位指挥大师(按现代人对此词的理解)当推瓦格纳。自瓦格纳树立起了“演绎”的传统,指挥不仅要使演出具有优秀的演奏技巧,而且要在作曲家的意图上建立起自己的个人风格。就音乐而言,指挥是指导管弦乐团、合唱队、歌剧团、舞剧团或其他音乐小组的演出或解释合奏(唱)作品的职业及技能。 指挥与一个乐团长期合作的例子极多。.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指挥家

拜罗伊特音乐节

拜罗伊特音乐节或称理查德·瓦格纳音乐节(德语:Bayreuther Festspiele)是一个音乐节和歌剧节,每年一度在为瓦格纳乐剧在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举行。音乐节由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所发起,1876年8月13日首次开幕,上演的剧目是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自此每年都会在此演出瓦格纳十部乐剧,即漂泊的荷兰人到帕西法尔中的几部。他早期三部乐剧,仙女,禁恋和黎恩济被他本人从节目单上剔除,因为这三部剧并不符合他后来提出的乐剧的要求。 自1973年起,音乐节的主办者为“拜罗伊特理查德·瓦格纳·基金”(Richard-Wagner-Stiftung Bayreuth)基金成员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巴伐利亚州,拜罗伊特市,拜罗伊特之友协会,巴伐利亚州基金,上弗兰肯基金,上弗兰肯和瓦格纳的家族成员。基金会的负责人为拜罗伊特市长Michael Hohl。音乐节从1986年起由拜罗伊特音乐节有限公司承担(Bayreuther Festspiele GmbH)。 音乐节的艺术指导为沃尔夫冈·瓦格纳(1951起与其兄维兰德·瓦格纳共同负责,及后者1966年去世后,即独力承担)。其后继可能为尼克·瓦格纳,埃娃·瓦格纳-帕斯桂尔和维兰·拉夫兰兹或者是古东·马克和卡特琳娜·瓦格纳。2001年逆沃尔夫冈之愿,埃娃当选,但她当即又辞去了该职。.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拜罗伊特音乐节

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Latvija),正式國號拉脫維亞共和國(Latvijas Republika),是位于波罗的海东岸的北欧国家,是波羅的海國家之一。北、南、東分別與愛沙尼亞、立陶宛及俄羅斯為鄰,西邊隔波羅的海與瑞典相對,東南國境則與白俄羅斯接壤。拉脫維亞總人口數為2,070,371人,國土面積,氣候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政治體制上,拉脫維亞是一個民主議會共和制國家,於1918年建國,以里加為首都;而作為單一制國家,拉脫維亞全國分為119個行政區域,包括109個自治市和9個直轄市。在語言上,拉脫維亞以印歐語系中唯一僅存的波羅的語族語言,拉脫維亞語為官方語言,是該國主要民族拉脫維亞人的母語;另一方面,立窩尼亞人作為該國原住民族,則使用烏拉爾語系的立窩尼亞語,但該語言已逐漸步入死亡。 拉脫維亞是北欧理事会、歐洲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委員會、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等國際組織成員國。2014年時,拉脫維亞在人類發展指數中排名第49,是高收入經濟體之一。該國曾使用拉脫維亞拉特為其官方貨幣,直到2014年加入歐元區,以歐元作為新國幣。.

查看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和拉脫維亞

另见

拉脱维亚指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