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安妮·內維爾

指数 安妮·內維爾

安妮‧內維爾(英语:Anne Neville,),英格蘭國王理查三世的王后。 她是沃里克伯爵理查德·內維爾(Richard Neville)與妻子安妮·比徹姆(Anne Beauchamp)的幼女,於沃里克城堡(Warwick Castle)出生。由於沃里克伯爵並無子嗣,她與其姊伊莎貝爾·內維爾(Isabel Neville)被視為沃里克伯爵的繼任者。年幼時居於米德勒姆城堡,並認識了當時寄居城堡、愛德華四世的幼弟格洛斯特公爵理查。 安妮·內維爾十四歲時,沃里克伯爵因伍德維爾家族的崛起,與愛德華四世反目成仇,轉而支持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六世奪回王位。當時伊莎貝爾·內維爾已與愛德華四世的二弟、克拉倫斯公爵喬治成婚。為了鞏固雙方聯盟,安妮·內維爾被許配予亨利六世與安茹的瑪格麗特的獨子、威斯敏斯特的愛德華。他們在1470年12月13日於法國成婚。 沃里克伯爵雖然成功使亨利六世復位,卻在巴内特戰役被約克家族殺害。其後安茹的瑪格麗特與威斯敏斯特的愛德華夫婦等人回到英格蘭,與約克家族在蒂克斯伯里展開激戰,威斯敏斯特的愛德華戰死。為了佔據沃里克的所有財產,克拉倫斯把安妮·內維爾帶至倫敦家中,喬裝成廚房女傭以掩人耳目。 格洛斯特對沃里克的財產虎視眈眈,於是從克拉倫斯家中救走安妮·內維爾。兩人於1472年成婚,婚後二人定居米德勒姆城堡,育有一子,取名愛德華。 1483年,格洛斯特以愛德華四世與王后婚姻無效、克拉伦斯因叛国被处死為由,剝奪愛德華四世的子女(如爱德华五世、约克公爵理查、约克的伊丽莎白等)和克拉伦斯的子女的繼承權,自立為王,是為理查三世,安妮·內維爾被立為王后,獨子愛德華則為威爾士亲王。 威爾士亲王愛德華於1484年4月在米德勒姆城堡病逝,安妮‧內維爾承受喪子之痛,亦於翌年病故,死後葬於西敏寺。她生前曾劝理查三世立克拉伦斯的儿子也是自己的外甥沃里克伯爵爱德华为王储,但她去世后,理查三世即废除了沃里克的王储身份。 N Category:約克王朝.

11 关系: 威斯敏斯特的爱德华亨利六世理查三世 (英格兰)約克的伊麗莎白爱德华五世西敏西敏寺英语英格兰英格兰君主配偶列表沃里克郡

威斯敏斯特的爱德华

威斯敏斯特的爱德华(Edward of Westminster)(),又称兰开斯特的爱德华,是英格兰国王亨利六世和王后安茹的玛格丽特的独生子,在蒂克斯伯里战役中阵亡,是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死在战场上的英格兰王位法定继承人。.

新!!: 安妮·內維爾和威斯敏斯特的爱德华 · 查看更多 »

亨利六世

有多位历史人物可以译为亨利六世:.

新!!: 安妮·內維爾和亨利六世 · 查看更多 »

理查三世 (英格兰)

查三世(Richard III,),英格蘭國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他是愛德華四世之弟,封格洛斯特公爵,同時也是約克王朝的最後一任國王。他在博斯沃思原野战役的敗戰,為玫瑰戰爭與金雀花王朝畫上句點。其兄愛德華四世過世後,理查曾短暫以護國公的身分替愛德華四世的兒子─愛德華五世攝政,隨後將愛德華五世與他的手足,舒茲伯利的理查(即第一任約克公爵)送進倫敦塔後奪權成功,並於1483年7月6日被加冕為英格蘭王。 歷史曾發生過兩場針對理查三世的大規模叛亂行動: 第一樁發生於1483年,由強烈反對愛德華四世的人士及支持理查三世稱王的亨利·斯塔福德,第二代白金漢公爵領導。這次事變很快就被理查三世平定,而白金漢公爵則在賽利斯伯利地區的牛頭旅館附近被斬首。第二樁發生於1485年,領導者是亨利·都鐸,第二任理奇蒙伯爵與其叔父賈斯伯·都鐸。叛軍成功登陸英格蘭,並於博斯沃思原野战役擊敗了理查三世。理查三世就此成為金雀花王朝的最後一任國王與最後一個死在戰鬥中的英格蘭國王。.

新!!: 安妮·內維爾和理查三世 (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約克的伊麗莎白

約克的伊麗莎白(Elizabeth of York,),1486年起为英格蘭王后直至去世。作为亨利七世的妻子,她是都铎王朝第一位王后。她是英格蘭國王爱德华四世的女儿、理查三世的侄女,在亨利于终结玫瑰战争的博斯沃思原野战役获胜后嫁给亨利。她是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的母亲。因此,她依次是英格兰国王们的女儿、姐姐、侄女、妻子和母亲(非生前)。 在她几乎平安的一生里,从1483年她17岁时父亲去世,到1486年结婚之间的时间是一段暴力和紧张的插曲。她的两个弟弟“塔裡的王子”失踪,命运未知。她和妹妹们被叔父理查三世迎回宫中。玫瑰战争中兰开斯特王朝最终得胜,对身为约克王朝公主的她而言似乎是进一步的灾难,但亨利·都铎渴望弥合宿怨,且在入侵前已许诺娶她;这也是他获取约克王朝支持的重要举动。 尽管长子威尔士亲王亚瑟1502年15岁就去世了,其他也有三个子女早夭,但她的婚姻显得成功。她几乎不参与政治。她存活的子女成为了英格兰国王、苏格兰和法兰西王后;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后裔多是她的后裔。.

新!!: 安妮·內維爾和約克的伊麗莎白 · 查看更多 »

爱德华五世

愛德華五世 (Edward V,),英格蘭國王,1483年在位。 爱德华五世是爱德华四世的长子,父亲死后即位为英格兰国王,之后两位王子被他们的叔父摄政王格洛斯特公爵理查带到伦敦塔, 等待加冕仪式。不久之后,愛德華五世就和他唯一的弟弟约克公爵理查一起神秘失踪。当时正是英格兰玫瑰战爭的混乱时期。兩年后,理查三世在博斯沃斯战役中阵亡。 理查三世的继任者亨利七世为了稳固统治,结束玫瑰战争中兰开斯特与约克的世仇,迎娶爱德华五世的姐姐——约克的伊丽莎白为妻。亨利七世不希望妻子的合法性和她作为其父亲爱德华四世的女继承人的身份存疑,故驳斥了王权法案,将爱德华四世子女重新合法化,承认爱德华五世为自己的前任。教皇特许下达后,亨利和伊丽莎白于1486年1月18日结婚。1487年11月25日,伊丽莎白加冕为王后。.

新!!: 安妮·內維爾和爱德华五世 · 查看更多 »

西敏

西--敏或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傳統音意合譯「西--敏寺」,可以指:.

新!!: 安妮·內維爾和西敏 · 查看更多 »

西敏寺

威斯敏斯特聖彼得協同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称--(Westminster Abbey,--),是一座位于伦敦市中心西敏市區的大型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一直是英国君主(从英格兰、不列颠到英聯邦时期)安葬或加冕登基的地点。曾在1546–1556年短暂成为主教座堂,现为王家胜迹。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 安妮·內維爾和西敏寺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新!!: 安妮·內維爾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英格兰

英格蘭(England),又稱作英倫、英國,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個構成國,位於大不列顛島的東南方,蘇格蘭以南,威尔士以東,是英国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一個部分。虽然就传统上一般可以认为其政治地位相当于一个国家,但以国际通行标准上其仍然是一级行政区。 在歷史上,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是以哈德良长城為界。英格蘭這個名字源自「盎格魯人」(Angles),其原名「Engla-lond」意为「盎格魯人之地」,他們繼凱爾特人之後來到這個地方,属日耳曼民族。.

新!!: 安妮·內維爾和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英格兰君主配偶列表

这里列出的是英格兰王国君主配偶的名单。其中绝大多数是女性,所以称为王后;但也有部分男性,他们的头衔并不统一,由其配偶的统治背景而定。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之后的君主配偶名单参见英国君主配偶列表。.

新!!: 安妮·內維爾和英格兰君主配偶列表 · 查看更多 »

沃里克郡

#重定向 華威郡.

新!!: 安妮·內維爾和沃里克郡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