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姜曰廣

指数 姜曰廣

--曰廣(),字居之,一字燕及,晚號浠湖老人,江西南昌人。明末政治人物。 東林黨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進士。選庶吉士,改編修。天启六年(1626年),出使朝鲜。天启七年(1627年)夏,以东林罪削其籍。崇祯初,起擢左春坊左谕德。崇祯十五年(1642年),起任詹事,掌南京翰林院。 李自成陷北京,明思宗自縊死,南京議論立帝,--曰廣等主張立潞王,結果福王為帝,仍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史可法、高弘图並稱“南中三贤相”。 馬士英等攻擊--曰廣五大罪狀。--曰廣怒斥之,棄官回南昌,顺治五年(1648年)金聲桓邀--曰广起義,清军围攻南昌,次年城破,金声桓投水死,--曰廣亦投水自尽,清軍屠南昌。著有《石井山房文集》、《皇华集》、《石井山房语录》、《過江七事》等。.

31 关系: 南京市南昌市史可法天启天启 (明朝)崇祯东阁大学士东林东林党万历庶吉士弘光帝彭士望北京市礼部尚书編修翰林院表字顺治馬士英詹事高弘图金聲桓李自成江西省清军朝鮮王朝明朝明思宗春坊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新!!: 姜曰廣和南京市 · 查看更多 »

南昌市

南昌市(普通话:Nánchāng shì,赣语白话字:lan31chɔŋ11 si32)简称 “洪”或“昌”,别称“天下英雄城”。南昌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的省会,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三大城市,江西最大的城市。南昌地处江西中部偏北,建城歷史逾二千二百年,古称“豫章”、“洪都”、“洪城”,扼赣江、鄱阳湖要冲,居豫章平原腹地。东引吴越,西控荆楚,北接中原,南通粤闽,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最早的航空工业基地和光电产业基地,世界级的光伏产业基地,江南名城、中国水都。 南昌辖6区3县,设1个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总面积0.74万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0.22万平方公里),平原占35.8%,水面占29.8%,素有“物华天宝”之美誉。2017年南昌人均GDP9.4万元(1.45万美元),常住人口537.14万人  。 南昌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寓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历来是江南地区核心城市之一,南唐时期南昌府为“南都”。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宣告中国共产党党领导下的解放军从此诞生了。二千多年的建城史,留下海昏侯墓(汉废帝陵)、滕王阁、八大山人纪念馆、百花洲、八一起义旧址群等名胜古迹。 南昌制造了中国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批海防导弹、第一辆摩托车、拖拉机,是重要的制造中心。南昌区位优势独特,成为沪昆高铁、沪深高速铁路、沪广高速铁路、京九高铁、福银高铁等线路交汇的全国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1986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2006年被《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2014年荣获国家卫生城市。2011年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主辦城市。.

新!!: 姜曰廣和南昌市 · 查看更多 »

史可法

史可法(),字憲之,又字道鄰,南明諡忠烈,一諡忠靖。乾隆時改諡忠正。明末河南開封府祥符縣人(今河南開封市),祖籍北直隸順天府大興縣(今北京),東林黨人,師承左光斗,義子史德威。明末南京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 史可法进士出身,早年在南直隶参加镇压民变。崇祯末年,担任南都兵部尚书。甲申之變、清兵入關,史可法一直輔佐南明,弘光帝登基后,史可法任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督师江北,节制四镇。弘光元年,史可法镇守扬州,江南重镇三天就失守,史可法下落不明。明朝遗老计六奇编写的《明季南略》记载史可法缒城出逃。全祖望《梅花嶺記》則說史可法屍骨不知去向,故相傳史可法未死,還提到清朝一方的将领洪承畴也對被俘明將詢問史可法是否活著,可見清朝官方也不清楚史可法之生死。康熙年間,清政府出於安穩江南民心的需要,在揚州建立史可法祠,並在官方史書中敲定了史可法在揚州殉難的說法。 现江苏省扬州市設有史可法纪念馆及其衣冠冢,其冢於文革中被發掘,只有玉帶一條而已。其祠有揚州太守任民育同祀,今有守揚州諸將牌位。後人收其著作,編為《史忠正公集》。史可法家書披露自己的心情,亦得知其城破前因朝中黨爭,方寸已亂。.

新!!: 姜曰廣和史可法 · 查看更多 »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除了有名有字之外,有时亦会为自己取號,又稱别號,别字。號是較正式的别名,以言意托志。受古代中國文化的影響,包括日本、韓國、越南等在內的東亞國家都有這樣的習慣傳統。 在東亞文化中,直呼別人之名是十分无禮的。正常來說,只有長輩能直呼其名,平輩以字相稱,後輩就用號來稱呼前輩。故稱呼別人時,對有字之人多呼其字,對有號之人則多呼其號,而不會直稱其名。如苏轼,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號東坡居士,道號東坡道人。人多称之為苏东坡,而不會直呼其名。有些人的號因此比他的本名或字更為人所熟悉,如祝枝山(本名允明),徐霞客(本名弘祖),曹雪芹(本名霑),郑板桥(本名燮),李叔同(本名广侯),邓泽如(本名文恩)。 另外,因應不同的用途也會有不同的號,如詩號、畫號、武號等。士大夫還流行以自己的居處或書齋之號為別號,是為庵號。佛教及道教檀越或出家人為了宗教取的號,稱法號,或道號。.

新!!: 姜曰廣和号 · 查看更多 »

天启

天启可以指:.

新!!: 姜曰廣和天启 · 查看更多 »

天启 (明朝)

天启(公元1621年 - 1627年)为中国明朝第十五个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 天启七年八月明思宗即位沿用。.

新!!: 姜曰廣和天启 (明朝) · 查看更多 »

崇祯

崇祯(1628年—1644年)是明朝皇帝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个年号。 朱由檢於天启二年(1622年)九月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即皇帝位。 内阁拟定的年号为“--圣”、“兴福”、“咸嘉”、“崇贞”,朱由检圈定“崇贞”,并改为“贞”为“祯”。一说呈上的四个年号为“永昌”、“绍庆”、“咸宁”、“崇贞”。次年(1628年)改元。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京师,思宗自缢。李自成建立確立大順,改年號為永昌;吳三桂則擁立朱慈烺為帝,改元義興。 明朝滅亡之後,李氏朝鲜的士族出於反清情緒及小中華思想,在國中仍然使用崇禎年號,如崇禎紀元後八十三年(1710年)、崇禎後再癸丑(1733年)、崇禎紀元後四乙丑(1865年)等等,這被稱作「崇禎紀元」。.

新!!: 姜曰廣和崇祯 · 查看更多 »

东阁大学士

東閣大学士,为明朝、清朝内阁大学士之一,正五品衔。掌管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等职位《明史》(卷72):“十五年,仿宋制,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禮部尚書邵質為華蓋,檢討吳伯宗為武英,翰林學士宋訥為文淵,典籍吳沉為東閣。又置文華殿大學士,征耆儒鮑恂、余詮、張長年等為之,以輔導太子。秩皆正五品。二十八年敕諭群臣:「國家罷丞相,設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務,立法至為詳善。以後嗣君,其毋得議置丞相。臣下有奏請設立者,論以極刑。」當是時,以翰林、春坊詳看諸司奏啟,兼司平駁。大學士特侍左右,備顧問而已。建文中,改大學士為學士。悉罷諸大學士,各設學士一人。又改謹身殿為正心殿,設正心殿學士。成祖即位,特簡解縉、胡廣、楊榮等直文淵閣,參預機務。閣臣之預務自此始。然其時,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辦公地址為紫禁城左順門南廡房東閣。 洪武十三年(1380年),罷中書省,廢除一千餘年來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親統六部。但由於工作份量實在過於龐大,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不得不設殿閣大學士,為皇帝顧問,一開始大學士並無實權,類似今日的秘書之職。之后明成祖朱棣逐渐倚重内阁,内阁权力遂大。 吳沉為明朝首位東閣大学士。.

新!!: 姜曰廣和东阁大学士 · 查看更多 »

东林

东林可以指:.

新!!: 姜曰廣和东林 · 查看更多 »

东林党

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文官为主、各省士林相依附而成的一个儒家政治集团。雏形是徐階的「江南官僚集團」,於萬曆年間初見(《明史·孫丕揚傳》說:「南北言官群擊李三才、王元翰,連及里居顧憲成,謂之『東林黨』。」)「東林」二字取自於顧憲成講學之東林書院,是為東林黨稱之嚆矢。.

新!!: 姜曰廣和东林党 · 查看更多 »

万历

萬曆(1573年-1620年8月27日)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後由於國本之爭,神宗受权臣阻止不能立愛子為儲君,一怒之下三十年不上朝,史稱萬曆怠政,此時期也因為神宗容許朝廷官員羣黨的對立,而出現了東林黨爭,並利用明末三大案互相鬥爭。.

新!!: 姜曰廣和万历 · 查看更多 »

庶吉士

庶吉士,亦稱庶常,名稱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國明、清兩朝時翰林院內的短期職位,由科舉進士中選擇有潛質者擔任,目的是使其可先於翰林院內學習,之後再授予各種官職,情況有如今天的見習生或研究生。.

新!!: 姜曰廣和庶吉士 · 查看更多 »

弘光帝

明安宗朱由崧(),又稱弘光帝,為南明首位皇帝,原為福王。朱由--是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檢堂兄弟,福忠王朱常洵之子。思宗殉国後,朱由--在南京即位,改元弘光,在位僅一年。弘光元年清军南攻,朱由--被俘,押往北京,翌年被處決。南明永历帝为其上庙号安宗,谥号奉天遵道宽和静穆修文布武溫恭仁孝簡皇帝。.

新!!: 姜曰廣和弘光帝 · 查看更多 »

彭士望

彭士望,本姓危,字躬庵,又字達生,號樹廬,明末清初南昌人。 父彭哲為明末諸生。自幼聪慧,十岁作《除夕诗》。十六岁补县学生,名籍甚。與歐陽斌元研究经世之学。崇祯十二年(1639年)父逝,临终时嘱其当以黄道周为师,士望即前往拜見。黄道周因直言进谏,触怒明思宗下狱,彭士望竭力营救。清兵入關,杨廷麟起兵,彭士望为他募兵。杨廷麟战死,彭士望竭囊營救其子。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史可法督师扬州,他和欧阳斌元应召前往,建议用高杰、左良玉,以清君侧。史可法未采纳,彭士望辞归。 後清兵二十万人围攻南昌,彭士望避难宁都,居翠微峰。与魏禧、魏际瑞、魏礼、林时益、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等九人躬耕相食,论道讲学,提倡古文實學,世称“易堂九子”。士望精于《春秋》、《左传》诸史。著有《手评通鉴》、《春秋五传》、《耻躬堂诗文集》等。 P彭 P彭 S士.

新!!: 姜曰廣和彭士望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新!!: 姜曰廣和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礼部尚书

部尚书,中國、越南古代官名,六部中礼部的最高級長官,相當於今日的教育部長、外交部長,雅称禮書、宗伯、大宗伯、春官卿、宗卿。.

新!!: 姜曰廣和礼部尚书 · 查看更多 »

編修

編修,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在清朝,此官職品等為正七品。該官職主要配置於儲備人才功能的翰林院,所屬工作為典簿記載,其上有學士、侍讀等官職,另有典簿從官。 清朝滅亡後,中華民國中央政府中仍設有「編修」一職,分別在考試院、國史館、國家圖書館及各部會單位。其職等因部會而不同,約在公務人員薦任第八等到第九等間。類似的文官職稱有簡任「編纂」、「修纂」等,級別較編修稍高。.

新!!: 姜曰廣和編修 · 查看更多 »

翰林院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歷朝歷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唐朝的李白、杜甫、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張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翰林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封建中国文官制度的基本架构。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然而,成为翰林的辉煌前景也使得大量知识分子投身科举,造成了人才浪费。社会重文士轻技工,拖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翰林制度也使得文学界和思想界的主流处于皇帝的监管之下,对学术自由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独立起了压抑作用,有利于皇帝进行专制统治。.

新!!: 姜曰廣和翰林院 · 查看更多 »

表字

表字,又称字,是漢字文化圈傳統上在本名之外的一個正式代稱。通常基於禮貌性質,一般習慣間接性叫喚他人的表字而不直稱其本名,以表示客氣避免失禮(本名則可以是當事人自述或由尊長直稱)。 表字的取法,一般与本名意义相关。歷史上有些人的表字廣為人知,本名反而隱沒於世,稱為「以字行」,如:孟浩然,名浩,字浩然。.

新!!: 姜曰廣和表字 · 查看更多 »

顺治

順治(p;;公元1644年至1661年)为中国清朝在清軍入關後第一位皇帝清世祖福临的年号,前后共18年。 顺治十八年正月清圣祖即位沿用。.

新!!: 姜曰廣和顺治 · 查看更多 »

馬士英

士英(),字瑤草,貴州貴陽人,明末鳳陽總督;南明弘光朝內閣首輔。祖籍廣西梧州。.

新!!: 姜曰廣和馬士英 · 查看更多 »

詹事

詹事,中國古代内侍职官之一,秦朝起设立,主要掌管皇太子宫中事务。.

新!!: 姜曰廣和詹事 · 查看更多 »

高弘图

弘圖(),字研文,一字子猶,號硜齋,山東膠州(今膠縣)人。 高弘圖生於萬曆十一年(1583年),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成進士。授中書舍人,因忤熹宗,停俸兩年,後擢御史。天啟初年巡按陝西,又忤魏忠賢罷職。崇祯十六年(1643年)拜南京兵部右侍郎、戶部尚書。次年,李自成破北京,威宗自縊殉國。安宗監國時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为马士英、阮大铖所排斥,是年十月,弘圖四疏乞休獲准。流寓会稽(今浙江绍兴)。 弘圖在內閣時,馬士英尚畏之,不敢放肆,一旦去職,遂無忌憚。清軍攻陷山東,弘圖流寓吳門,渡江入浙東。顺治二年(1645年),清軍破杭州,携一幼孙逃入一野寺中,絕食九日,卒於會稽之竹園。有《太古堂集》。有子高朗。.

新!!: 姜曰廣和高弘图 · 查看更多 »

金聲桓

金聲桓(),字虎臣。遼東(今遼寧遼陽)人。 早年是遼東人,世襲軍戶,隶屬杨嗣昌诸营。清人陷遼東,聲桓全家被俘,隻身入關,成為明總兵黃龍裨將,後投左良玉軍中。左良玉死,隨其子左夢庚降清,任江西總兵,駐守南昌,攻拔吉安及贛州,逼殺楊廷麟,以功改提督江西军务总兵官。因愤清廷封赏太薄,江西巡抚章于天、巡按董学成胁迫其钱财,“索馈遗、索金珠至再至三”,又反。 順治五年(1648年)閏三月,金声桓与部将王得仁在江西南昌反正,並邀姜曰廣起義,擒杀江西巡抚章于天、清江西巡按董学成、布政使迟变龙,清軍撤出湖南。金声桓力攻赣州,久攻不下。不久,清軍圍攻南昌,金声桓和王得仁派人向何腾蛟求救,但何腾蛟未前往救援。次年城破,正月十九日,蒙古兵登城墙,南昌失守。金聲桓身中二箭,投帅府荷花池死,大学士姜曰廣亦投水自盡,清軍屠南昌。消息报至行在肇庆,永曆帝赠榆林王,谥忠武。.

新!!: 姜曰廣和金聲桓 · 查看更多 »

李自成

李自成(),原名鸿基费密《荒书》记载,“自成产时,其父梦一黄衣人入其土窑,故小名黄娃子。”《明季实录》所收米脂县知县边大绶塘报稿中说:“闯贼李自成,幼曾为僧,俗名黄来僧”。又冯苏《见闻随笔》云:自成“小字磑生”;《鹿樵纪闻》卷下,《闯献发难》条,记“李自成,初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陕西米脂人,世居米脂李继迁寨。明末民变领袖之一,大顺政权皇帝。 原是陕北驿卒。崇祯帝采信大臣裁撤驿卒的建议,造成失业驿卒武夫起义,李自成参与起义军。高迎祥被明朝处死后,李自成稱闖王、李闖,成为明末民变领袖之一,率起义军于河南歼灭明军主力。1644年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後进攻明都北京,与崇禎帝谈判破裂后,攻入北京城,崇祯自缢,是為甲申之變,至此明朝滅亡。一片石战役后,李自成退入北京称帝。.

新!!: 姜曰廣和李自成 · 查看更多 »

江西省

江西省,简称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界浙江与福建、北邻安徽和湖北,西连湖南,南毗广东。境内最大河流为長江支流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中国目前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全省总面积166946.58平方公里,2016年底人口4592.00万人江西省统计局:〈〉。省会为南昌。.

新!!: 姜曰廣和江西省 · 查看更多 »

清军

清军、清兵、清朝军队指,自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后金至1912年清帝逊位时,清朝政府所有及效忠于它的武装力量。兵种以陆军为主,兼有水师。.

新!!: 姜曰廣和清军 · 查看更多 »

朝鮮王朝

#重定向 朝鲜王朝.

新!!: 姜曰廣和朝鮮王朝 · 查看更多 »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新!!: 姜曰廣和明朝 · 查看更多 »

明思宗

#重定向 崇禎帝.

新!!: 姜曰廣和明思宗 · 查看更多 »

春坊

春坊,中國古代的政府機構之一,為東宮官署。北齊東宮官署門下坊、典書坊為最早雛型,唐將門下坊改為左春坊,典書坊改為右春坊,宋、遼、明、清四朝則沿之,職掌轄屬各異,明朝、清初與唐制略同。 在清雍正時期不設儲君後屬翰林院、國子監轄下,機構目的約是儲備人才,功能職稱視編制略有變動。例如翰林院的春坊負責輔佐典簿修撰、編修、檢討等,一段時間則輔佐東宮太子。1910年代,清朝滅亡後,該機構廢除。.

新!!: 姜曰廣和春坊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