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奧地利大公國

指数 奧地利大公國

奧地利大公國(德文:Erzherzogtum Österreich),神聖羅馬帝國最重要的邦國之一,為哈布斯堡君主國的權力核心,奧地利帝國的前身。將近七百年來,奧地利從一個藩侯國(Markgraftum)晉身為帝國的中心。.

40 关系: A.E.I.O.U.卡爾一世 (奧匈帝國)塔亞河天主教會奥地利奥地利大公奥地利统治者列表奥匈帝国奧地利帝國奧托 (奧地利)巴本堡王朝上奧地利邦下奧地利州亨利二世 (奧地利)弗朗茨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德语利奧波德四世 (奧地利)哈布斯堡君主國哈布斯堡王朝內萊塔尼亞公爵克恩頓公國克拉尼斯卡神圣罗马帝国神聖羅馬皇帝維也納維也納盆地De facto萊塔河魯道夫四世 (奧地利)鲁道夫一世 (德意志)阿爾布雷希特二世 (奧地利)阿爾布雷希特六世 (奧地利)腓特烈三世 (神圣罗马帝国)腓特烈二世 (奥地利)恩斯河死亡波希米亞王國按照法律的施蒂利亞公國

A.E.I.O.U.

A.E.I.O.U.,或AEIOU,是哈布斯堡王朝皇帝使用的格言,亦是奥地利帝国的国家格言。这个格言是由腓特烈三世发明的,这位皇帝喜欢使用缩写的、带有神秘色彩的语言。 最初腓特烈三世并没有解释A.E.I.O.U.的意义,但是他在逝世前不久用德语解释了A.E.I.O.U.的真正含义,即“Alles Erdreich ist Österreich untertan”(德文,意为“世界属于奥地利”), 然而当时还有已经流传的其它的版本:.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A.E.I.O.U. · 查看更多 »

卡爾一世 (奧匈帝國)

卡爾一世(Karl I,),全名卡爾·弗朗茨·約瑟夫·路德维希·胡伯特·格奥尔格·玛利亚·冯·哈布斯堡-洛林(Karl Franz Joseph Ludwig Hubert Georg Maria von Habsburg-Lothringen)是哈布斯堡王朝與奧匈帝國的末代皇帝(1916年—1918年)。作为奥地利皇帝,称卡尔一世;作为匈牙利国王,称卡洛伊四世(IV.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卡爾一世 (奧匈帝國) · 查看更多 »

塔亞河

塔亞河是歐洲中部的河流,屬於摩拉瓦河的支流,河道全長235公里,流域面積13,419平方公里,流經奧地利的下奧地利州和捷克的南摩拉維亞州。 Category:奧地利河流 Category:捷克河流.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塔亞河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通稱奥地利(Österreich ),是一个位在於中歐的内陆国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國。奧地利与多國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同時因阿爾卑斯山存在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最高點海拔。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半總統制的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聯邦州。Lonnie Johnson 17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 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並于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並且奧地利在民族上屬於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同為德語區,在歷史上和中歐東歐的的匈牙利、捷克、波蘭都有緊密的關聯。.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奥地利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大公

奧地利大公(Erzherzog,Archduke)是奧地利大公國哈布斯堡王朝統治者的世袭爵位。它源自神圣罗马帝国,依照贵族等级,它在君主之下,但是它在德意志公爵之上。由奧地利大公或是女大公統治的領地稱為奧地利大公國,簡稱為大公國。代表奥地利大公的貴族象徵是,被保存在克洛斯特新堡修道院。.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奥地利大公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统治者列表

这是一份奥地利自成为独立封地以来各代藩侯、公爵、大公以及皇帝的名单。.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奥地利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奥匈帝国

奧匈帝國(Österreich-Ungarn;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其建立源於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1918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而灭亡。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双方在法定意义上是平等的,两国在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權,外交和國防事务統一由帝國的中央政府處理。奥匈帝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国土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次于俄国的第二大国,人口总数居欧洲第三,次于俄国和德国。 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为帝国存续期间少有的领土扩张,酿成波斯尼亚危机",间接为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埋下祸根。事件中,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黑手黨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和德国同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战败而解体,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王国继承。 奧匈帝國是多民族国家,其內政事务常需要由其国土范围内12个民族代表共同商議决定。其存续期间欧洲民族主義思潮盛行,各地民族独立思想已趨至成熟,国内民族起事和民族纠纷不断,民族问题严重,由之产生的语言分歧也使得战时军队指挥效率低下。雖然奧匈帝國在民族問題上舉步維艱,但在它所存在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了近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奥匈帝国保有世界规模第四大的机械制造业体系,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其家用电器、电力工业设备及发电厂发电装置的制造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次于美国和德国。.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奥匈帝国 · 查看更多 »

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Kaisertum Österreich)是當時歐洲列強之一,而且為歐洲面積第三大國、人口第二大國和外交第一大國。中文中所說的奧國、奧帝國等就是指奧地利歷史上的帝國時期。該國是1804-1867年間,地跨中欧、南歐和東歐的一個強國。領土包括現在的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地亞、北意大利、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亚等廣大地區,首都位於今奧地利皇室轄地內的維也納。 因為奧地利皇帝直接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所以在德意志地區有著絕對支配權;在國際地位上一直代表著整個德意志地區、其在國際事務的影響力遠遠凌駕於德意志第二強國普魯士之上,直到普奧戰爭被普魯士打敗後才永遠與德國分離。奧地利帝國為神聖同盟的積極推動者、發起者和最主要的成員國,在神聖羅馬帝國還沒解體的七年戰爭中、和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的拿破崙戰爭中代表著舊歐洲的封建勢力和至高無上的皇權,並身兼德意志邦聯的永久主席國,為現代奧地利共和國的前身。奧地利帝國這個名稱亦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奧地利和其他領地的統稱,在1867年後,奧地利帝國成為奧匈帝國的主體。 因為都是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地域遼闊的大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西班牙殖民帝國三者合起來又通稱為哈布斯堡帝國。.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奧地利帝國 · 查看更多 »

奧托 (奧地利)

#重定向 奥托 (奥地利).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奧托 (奧地利) · 查看更多 »

巴本堡王朝

巴本堡王朝(巴奔堡王朝)是奥地利的公王朝。顾名思义,该王朝起家于法兰克尼亚(约当今日之德国巴伐利亚州北部)的巴本堡(巴奔堡)。在哈布斯堡王朝崛起之前,这个家族的成员在976年—1248年间先后以藩侯和公爵的身份统治奥地利。.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巴本堡王朝 · 查看更多 »

上奧地利邦

#重定向 上奧地利州.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上奧地利邦 · 查看更多 »

下奧地利州

下奧地利(德語:Niederösterreich)是奧地利面積最大的州(19,174平方公里),人口僅次於維也納州(1,545,804)。其与上奥地利、維也納州组成奥地利的历史核心地区。首府自1986年经公民表决选為聖波爾坦。在此之前,州政府一直设于首都维也纳(1922年前一直属于下奥地利州)。.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下奧地利州 · 查看更多 »

亨利二世 (奧地利)

亨利二世(Heinrich;),奧地利巴本堡王朝藩侯(1041年—1177年在位)、萊茵-普法爾茨伯爵(1140年-1141年在位)及巴伐利亞公爵(1141年-1156年在位)。奧地利藩侯利奧波德三世與第二任妻子德意志的阿格妮絲的次子。.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亨利二世 (奧地利) · 查看更多 »

弗朗茨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弗朗茨二世(德语:Franz II,),神圣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1792年—1806年在位),奥地利帝国的第一位皇帝(1804年—1835年在位,称弗朗茨一世,德语:Franz I)。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奧波德二世与皇后西班牙的玛利亚·路易莎之子。 弗郎茨二世就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時,德意志城邦割據的情況已經十分嚴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早已失去實權。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崛起加劇了德意志諸城邦的分化,帝國的前景並不樂觀。第二次反法同盟結束後,神聖羅馬帝國喪失了全部意大利領地,瑞士更成立赫爾維蒂共和國,掠奪了奧地利大公國在阿爾卑斯山中部的領地。第三次反法同盟後,弗郎茨二世在奧斯特里茲戰役慘敗,神聖羅馬帝國首都維也納被法軍三次攻陷,奧地利軍被全殲,雙方簽訂普雷斯堡和約,萊茵邦聯創立,弗郎茨二世保留皇帝頭銜。在拿破崙稱“法国人的皇帝”三個月後,弗朗茨亦自稱奧地利皇帝以回應拿破崙,成立奧地利帝國。但再度被迫臣從於拿破崙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提爾西特同盟中。不可干涉第七次俄土戰爭。 弗郎茨二世發起了四次反拿破仑的神聖同盟,都被拿破崙打敗,而且大大削弱了奧地利的國力,間接導致日後普魯士的崛起。1806年,拿破仑強行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歷八百年的神圣罗马帝国滅亡,奧地利成為萊茵邦聯的一部分。弗郎茨二世被迫以和亲的方式,把女儿瑪麗·路易莎嫁给拿破仑。從此哈布斯堡王朝的勢力大幅度衰落,無法恢復對全歐洲的影響力。 弗郎茨二世在1814年拿破崙倒台後,立即主持召開了維也納會議,在首相梅特涅領導下成立維也納體系和神聖同盟,企圖恢復歐洲的舊「秩序」,以抵消自由主義的影響,但被迫制定憲法,承認部分改革。在1848年革命後,維也納體系被推翻,弗郎茨二世用盡一生精力維繫的奧地利帝國崩潰,匈牙利、波希米亞、巴爾幹各國民族主義紛起。 法国大革命中被断头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是弗郎茨二世的姑姑。.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弗朗茨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德语

德语(德语:Deutsch,)是印欧语系西日耳曼語支的一门语言。以使用國家數量來算是世界排名第六的語言,也是世界大國語言之一以及欧盟内使用最广的母语,德语拥有9000万到9800万使用者。德语标准共同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对拉丁文《圣经》的翻译工作。大多数德语词汇源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语言,一些词汇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部分来自法语和英语。 德语母语使用者的主要分布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北部、列支敦士登和卢森堡。欧洲许多地区(如意大利北部、比利时东部以及波兰等地)和作为原德国殖民地的纳米比亚也有大量的德语使用者,主要为作为当地少数民族的日耳曼人。 德语书写使用拉丁字母。德文字母除去标准的26个拉丁字母外,另有三个带分音符的元音Ä/ä、Ö/ö、Ü/ü以及一个特殊字母ß。.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德语 · 查看更多 »

利奧波德四世 (奧地利)

利奧波德四世(),有“慷慨的利奧波德”的稱號。巴本堡王朝的奧地利藩侯(1137年-1141年在位)及巴伐利亞公爵(1139年-1141年在位)。利奧波德四世是奧地利藩侯利奧波德三世的第三子。 利奧波德四世母親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的女兒來自霍亨斯陶芬家族,其家族長期與韋爾夫家族爭鬥。1139年,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羅馬人民的國王康拉德三世沒收巴伐利亞公爵驕傲的亨利的巴伐利亞公國,交給利奧波德四世統治。利奧波德四世依靠其弟弗萊辛主教奧托幫助下,成功入主巴伐利亞公國。 利奧波德四世在位的短短數年間,最顯著的事件是他與帕紹主教商定興建聖·斯蒂芬大教堂。當時帕紹已有一座以一台擁有17,000根管的管風琴而聞名的斯蒂芬大教堂。斯蒂芬大教堂作為天主教維也納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座落於帕紹古城中心。利奧波德四世將維也納聖伯多祿教堂送給帕紹主教以交換主教批准拓展他的領地至維也納城界外面及建造一座新的教堂(即聖·斯蒂芬大教堂)。 1141年,利奧波德四世突然於巴伐利亞逝世。其兄長亨利二世繼承奧地利藩侯爵位。 L.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利奧波德四世 (奧地利) · 查看更多 »

哈布斯堡君主國

哈布斯堡君主国(Habsburgermonarchie,Habsburg Monarchy),或哈布斯堡帝国(Habsburg Empire),是由历史学家采用的,用来形容一系列曾经由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的系统在1287年至1918年間統治奧地利的、以及在1506年至1700年間統治西班牙的所有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制國家。而后,因為在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被法國波旁王朝取代,以及在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正系絕嗣、旁系哈布斯堡-洛林皇朝上位,所以在1700年(16世紀以後)這個名詞變為專指“發源於奧地利的、哈布斯堡—洛林家族统治的、集合奥地利·匈牙利·波西米亞(即現在的捷克)這三部分核心領土的”綜合體。另外,由於領土廣大、統治的民族眾多,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西班牙帝國這三者單獨羅列、或者合并起來也可以被總稱為哈布斯堡帝國。.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哈布斯堡君主國 · 查看更多 »

哈布斯堡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也称哈普斯堡家族(),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之一。 其家族成員曾出任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273年—1291年,1298年—1308年,1438年—1742年,1745年—1806年),奧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大公(1453年—1804年)、奧地利帝國皇帝(1804年—1918年),匈牙利國王(1526年—1918年),波希米亞國王(1526年—1918年),西班牙國王(1516年—1700年),葡萄牙國王(1580年—1640年),墨西哥皇帝(1864年—1867年)和今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境内及南部斯拉夫地區若干王國、公國的國王、大公與公爵。 16世纪中叶查理五世退位後,哈布斯堡家族分为奥地利与西班牙两个分支,前者占据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称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后者则为西班牙国王,统治西班牙、西属尼德兰、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撒丁王国以及美洲新世界的广袤领土,称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但由于多代近支联姻,西班牙分支在1700年,奥地利分支在1740年相继男嗣断绝。西班牙王位落入法國皇室波旁家族之手;而奥地利分支与洛林家族联姻,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玛丽亚·特蕾西亚嫁于洛林公爵、托斯卡纳大公弗兰茨·斯蒂芬,并依据《国本诏书》继承了奥地利、匈牙利与波希米亚等家族领地,由此创建了哈布斯堡-洛林皇朝,1745年弗兰茨·斯蒂芬当选为帝国皇帝。.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哈布斯堡王朝 · 查看更多 »

內萊塔尼亞

內萊塔尼亞(Cisleithania,Cisleithanien,Ciszlajtánia, Předlitavsko)是奧匈帝國的北部與西部領土的泛稱,由奧地利所擁有。 內萊塔尼亞意為萊塔河以西,與萊塔河以東的匈牙利王國外萊塔尼亞相對。 內萊塔尼亞繼承了過去奧地利帝國的土地,由哈布斯堡家族以奥地利皇帝之名统治。 內萊塔尼亞的首都設在維也納。1910年,人口有28,571,900人(包括了位於帝國南境的布科維納和達爾馬提亞)。.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內萊塔尼亞 · 查看更多 »

公爵

公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一些鄰近國家受中國影響也以此為爵位名。在中文裏用“公爵”來翻译歐洲中世纪貴族等级系统中相應等級的称号(例如英語Duke、德語Herzog、法語Duc等)。.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公爵 · 查看更多 »

克恩頓公國

克恩頓公國 (Herzogtum Kärnten; Vojvodina Koroška)是位於現在奧地利南部和斯洛維尼亞北部的一個公國,存在於976年至1918年期間。在976年至1806年期間,克恩頓公國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帝國政治體。1806年至1918年期間,克恩頓公國則是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中奧地利部分的領土。1918年之後,克恩頓公國的大部分領土成為奧地利的克恩頓州,東南部有一小部分被劃入斯洛維尼亞的領土。.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克恩頓公國 · 查看更多 »

克拉尼斯卡

卡尼奧拉(英語:Carniola)或--(斯洛文尼亚语:Kranjska;德语:Krain,克雷恩)是斯洛文尼亚境内的一个历史地名。在中文里经常依据英语的名称而翻译为“卡尼鄂拉”。 在奥匈帝国时期,克拉尼斯卡地区是一个公国,即卡尼鄂拉公国(Herzogtum Krain)。整个地区被分为三部分:上卡尼鄂拉,下卡尼鄂拉(与白卡尼鄂拉一起)和内卡尼鄂拉。公国的首府开始是在克拉尼(克雷恩堡),后来移到了卢布尔雅那(现在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首都)。 1918年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帝国解体,卡尼鄂拉公国也随之停止存在。克拉尼斯卡地区被并入新成立的南斯拉夫王国。在1992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斯洛文尼亚独立后,原克拉尼斯卡地区成为新成立的斯洛文尼亚国家的核心部分。 卡尼鄂拉公国西部的一些城镇在1920年被并入意大利。.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克拉尼斯卡 · 查看更多 »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神聖羅馬皇帝

聖羅馬皇帝(Römisch-deutscher Kaiser,Imperatores Romani Sacri)是歷史學家稱呼中世紀時獲教宗賜予「羅馬皇帝」頭銜的东法兰克国王和罗马人民的國王,和1356年後統治神聖羅馬帝國的君主。 最早「神聖羅馬皇帝」只是歐洲中世紀時的一個富宗教色彩的頭銜,首個獲教宗加冕為「羅馬皇帝」的君主是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直至十世紀中後期,奧托大帝在加洛林王朝的東法蘭克,即德意志地區,建立神聖羅馬帝國,该名稱才作为該帝国的君主頭銜使用,後來的纳粹德国称其为德意志第一帝国。帝國內的公爵會先互相選舉出「东法兰克國王」,然後由教宗加冕為皇帝。但事实上,在查理五世後的皇帝都沒有得到教宗的加冕,法律上只是「皇帝當選人」。最後一個神聖羅馬皇帝當選人是弗朗茨二世,他在1806年拿破崙戰爭期間退位,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神聖羅馬皇帝」該詞是歷史學家對該時期受天主教教宗加冕的羅馬皇帝的稱呼,而當中「神聖」一詞事實上從未在正式文件的皇帝頭銜中出現。「神聖羅馬皇帝」頭銜的正式名稱應為「蒙上帝恩典的羅馬皇帝,永恒的奧古斯都」(Dei Gratia Romanorum Imperator Semper Augustus)。查理曼在八百年加冕時,他的頭銜是「蒙上帝加冕的最尊貴的奧古斯都,平和而偉大的皇帝,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卡尔」(Karolus serenissimus Augustus a Deo coronatus magnus pacificus imperator Romanum gubernans imperium),當中包含了「神聖」和「羅馬」兩個元素。沿用「羅馬」一詞是為了象徵「皇權的過渡」(translatio imperii),即承認神聖羅馬皇帝為西羅馬帝國皇帝的繼承人,而這頭銜在480年尼波斯死後一直懸空。.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神聖羅馬皇帝 · 查看更多 »

維也納

維也納(Wien;奧地利德語:Wean)是奧地利共和國首都和維也納州首府,人口172.3萬人,都會區約240萬人,佔奧地利人口四分之一以上。維也納是歐洲著名的都會區之一,拥有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OPEC的總部也設於此。同時,維也納與美國紐約和瑞士日內瓦同為聯合國僅有的駐地城市。位於北緯48度12分5秒、東經16度22分38秒。具“世界音樂之都”美譽。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領域曾遍及除德意志以外的中東歐大部分地區的奧匈帝國首都。按照市区人口,它是欧盟第七大城。在20世纪初以前,它是德語圈最大的城市,奥匈帝国分裂之前,該市已经擁有200萬人口。時至今日,它仍是德语圈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該市位於奥地利東部,靠近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界。其市中心古城區被列為世界遺產。.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維也納 · 查看更多 »

維也納盆地

維也納盆地(Wiener Becken;Vídeňská pánev;Viedenská kotlina)是一個位於阿爾卑斯山脈與喀爾巴阡山脈之間的沉積盆地。呈梭狀,長約200公里,闊約50公里。當中超過50%的面積位於下奧地利,其餘分別為捷克和斯洛伐克管轄。 Category:欧洲盆地 Category:奥地利地形 Category:捷克地形 Category:斯洛伐克地形 Category:下奥地利州地理‎.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維也納盆地 · 查看更多 »

De facto

de facto(,),為拉丁語法學詞彙,意思指「事實上」或者「執行上」,而法律上並未宣告。 De facto與拉丁語的de jure相對。De jure意指「法律上」,即由法律、政府干預、技術性的手段(例如規格、標準、協議等)等明文規定的方法;而de facto的意義則著重於該方法是由通俗的經驗所構成,不由規範所構成,甚至方法本身亦與規範互相違反。 當發生於法律上的情況時,de jure表明法律上的明文規定,而de facto則表明實際運作上的方法和行為。 De facto一詞亦可用於無法律或標準可跟從、有一套習以為常、但又非萬能或廣為人知的實作情況或共識。.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De facto · 查看更多 »

萊塔河

萊塔河是歐洲中部的河流,河道全長180公里,發源自下奧地利州的蘭岑基興,流經奧地利和匈牙利,最終在莫雄馬扎爾古堡注入多瑙河。 Category:奧地利河流 Category:匈牙利河流.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萊塔河 · 查看更多 »

魯道夫四世 (奧地利)

魯道夫四世(Rudolf IV;)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大公(1358年-1365年在位)。因為哈布斯堡家族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的金璽詔書中沒有成為選帝侯,魯道夫四世因此假製了大特權,試圖將奧地利升格為一個大公國,以期與金璽詔書上的七大選帝侯的權位互相抗衡,但該稱號未得到皇帝查理四世的承認。魯道夫四世被後世稱為「創始人」。.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魯道夫四世 (奧地利) · 查看更多 »

鲁道夫一世 (德意志)

鲁道夫.冯.哈布斯堡 (Rudolf von Hapsburg,)罗马人民的国王。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奠基人,1273年10月24日于安亨教堂登基。 鲁道夫一世是阿尔萨斯南部和瑞士北部的领主,哈布斯堡伯爵的儿子。.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鲁道夫一世 (德意志) · 查看更多 »

阿爾布雷希特二世 (奧地利)

阿爾布雷希特二世(Albrecht II,),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公爵(1330年-1358年在位),他被稱為「智者」。 阿爾布雷希特二世為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的兒子,出生於哈布斯堡的哈布斯堡城堡。1330年,其兄腓特烈三世去世,阿爾布雷希特二世與其弟奧托一同統治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地。阿爾布雷希特二世更從其妻手上繼承阿爾薩斯等城市。 其後,阿爾布雷希特二世又成功向盧森堡的約翰提出對卡尼鄂拉及克恩滕統治權的要求。1335年,因為阿爾布雷希特二世在歐洲各國的教會領袖間有祟高的聲譽,教皇本篤十二世邀請阿爾布雷希特二世調停羅馬教廷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路易四世之間的爭執。1337年,法國國王腓力六世向阿爾布雷希特二世求助希望他出兵抵禦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路易四世及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的入侵。但是阿爾布雷希特二世始終忠心於路易四世,直至路易四世去世。 阿爾布雷希特二世創立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法,雖然此法在他死後已無人遵從,但他的後代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將此阿爾布雷希特的繼承法更新成為直至1918年奧地利其中一條基本的法則。阿爾布雷希特二世又在維也納的斯德望主教座堂建造了哥特式的禮堂。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所以阿爾布雷希特二世有短暫的癱瘓,所以又被人們稱為「跛子阿爾布雷希特」("Albert the Lame")。但是他仍生下四名兒子: 長子魯道夫四世,繼承阿爾布雷希特為奧地利公爵(1358年-1365年在位)。 次子腓特烈三世,第二公爵,與魯道夫四世同時執政(1358年-1362年在位)。 三子阿爾布雷希特三世,奧地利公爵(1365年-1395年在位)。 四子利奧波德三世,奧地利公爵(1365年-1379年在位)。 1358年,阿爾布雷希特二世於維也納逝世。由長子魯道夫四世繼承奧地利公爵。 A A.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阿爾布雷希特二世 (奧地利) · 查看更多 »

阿爾布雷希特六世 (奧地利)

阿爾布雷希特六世()哈布斯堡王朝的利奧波德支系的成員,奧地利大公(1457年-1463年在位)及施蒂里亞、克恩滕及卡尼鄂拉公爵(內奧地利大公)(1424年-1463年在位)。阿爾布雷希特六世是奧地利大公恩斯特次子、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五世的弟弟。相比起其兄長腓特烈五世,阿爾布雷希特六世的個性充滿活力,卻傾向於輕率,所以也被人們稱為「浪子」。.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阿爾布雷希特六世 (奧地利) · 查看更多 »

腓特烈三世 (神圣罗马帝国)

腓特烈三世(1415年9月21日生於因斯布鲁克—1493年8月19日卒於林茨)哈布斯堡王朝的罗马人民的国王(1440年—1493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52年加冕)。他是最后一位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也是德意志的施蒂里亚公爵(1424年起)和奥地利大公(以腓特烈五世的名义,1453年起)。 腓特烈三世在1452年在罗马由教皇尼古拉五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由于德国的一切都取决于那些各自为政的诸侯,腓特烈三世实际上不能在德意志内政方面做出任何决定。所以他把精力集中在扩大哈布斯堡王朝自身的领地上。到1464年,除蒂罗尔以外的全部奥地利领地已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1480年代,腓特烈三世在与匈牙利国王匈雅提·马加什的战争中,几乎失去了全部的奥地利领地(包括维也纳)。 腓特烈三世晚年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研究星象学和炼金术。 |- |- F F F F F.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腓特烈三世 (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腓特烈二世 (奥地利)

#重定向 腓特烈二世 (奧地利).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腓特烈二世 (奥地利) · 查看更多 »

恩斯河

恩斯河(Enns River),多瑙河南岸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奥地利萨尔茨堡州Radstädter Tauern山区,在Mauthausen注入多瑙河,全长254公里,流域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 E 支.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恩斯河 · 查看更多 »

死亡

死亡是相對於生命體存在(存活)的生命現象,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能够导致死亡的现象一般有:衰老、被捕食、营养不良、疾病、窒息、自杀、他杀、餓死、脱水以及意外事故還有死刑(如槍斃),或者受伤。绝大部分已知的生物都会不可避免的经历死亡。 在人类社会中,死亡這自然现象被宗教传统和哲学疑问关注了几千年。其中可能包含一种信念,即某种复活(相关于亚伯拉罕诸教)、转世(相关于印度诸教),或者意识永久消失,被称为「」(Oblivion,通常相关于无神论)。 人类死亡之后的纪念仪式可能包括各种丧礼或葬礼。人的遗体通常被称为尸体,一般会土葬或火化,但亦有多种其他的方法处理人的尸体。.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死亡 · 查看更多 »

波希米亞王國

波希米亞王國(České království;Königreich Böhmen;Regnum Bohemiae)是以前位於中歐的一個國家。其範圍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捷克。在歷史上曾是神圣羅馬帝國內獨立的一員,許多國王皆兼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首都布拉格於14世紀末期曾為神聖羅馬帝國中心,1526年王國為哈布斯堡統治。波希米亞王國在1198年由國王奧圖卡一世成立,歷經查理四世的黃金時期、波希米亞戰爭、哈布斯堡統治,最後一任國王為卡萊爾五世(Karel V)。1918年一戰結束後,大部份地區被劃入當時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波希米亞王國 · 查看更多 »

按照法律的

#重定向 De jure.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按照法律的 · 查看更多 »

施蒂利亞公國

施蒂利亞公國(Herzogtum Steiermark; Vojvodina Štajerska; Stájer Hercegség)是一個曾經存在於現今奧地利南部與斯洛文尼亞北部地區的公國。在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解體之前公國一直是帝國的一部分,之後公國成為奧匈帝國內萊塔尼亞的王冠領地直至1918年,隨著奧匈解體公國亦同時滅亡。.

新!!: 奧地利大公國和施蒂利亞公國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